夫妻离异后户口怎么办:新闻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7:47:36

民生新闻:践行“三贴近”的有效途径

魏  武

2007年10月25日14:11  来源:人民网——《青年记者》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民生新闻的崛起及概念辨析

  以关怀民生为主要内涵的民本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说是贯穿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一条主线。《尚书·五子之歌》中即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说。《管子·霸业》中有“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的治国方略。《孟子·尽心下》中更是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充满民本思想的话语。而“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则是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就是百姓生计的意思。近代最早对“民生”进行具体阐发的是孙中山先生,他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民本思想。

  在大陆最早提出民生新闻概念的是深圳报业集团旗下的《晶报》,他们在2001年创刊不久就打出了“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口号。民生新闻概念提出得虽晚,但对民生新闻理念的实践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邹韬奋先生主办的《生活》周刊,他强调新闻必须贴近民众,贴近大众的实际生活。我国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1927年在南京创办了《民生报》,这是我国报纸第一次明确亮出民生的旗帜。解放以后,党报成了民生新闻理念最早的实践者,党报虽然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宣传性,但它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基本诉求,它的立场与民众的利益是一致的,从《大众日报》、《人民日报》这些报名中就可以充分体现出这种民众性。在新闻实践中,党报追求群众性,关心民生民计,成为党与群众之间沟通理解的桥梁。

  《大众日报》的许多老记者,像许学芳、何荣德等,他们的记者生涯都与民众、民生紧密相联,写出了许多贴近群众、关怀民生的名篇佳作。改革开放以后,晚报又成为民生新闻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包括《齐鲁晚报》在内的一大批新型晚报应运而生,它们奉行一种新的新闻理念,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强调生活性、地域性、服务性、监督性,其报道已具备了民生新闻的雏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都市类报纸迅速崛起,民生新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欢迎。2003年的“非典”事件,又在客观上为民生新闻向纵深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土壤。

  2002年,江苏电视台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被认为开创了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全国几乎所有中等以上城市电视台都推出了类似的反映民生的栏目,一下子抢走了民生新闻的风头。但党报以及各类晚报都市报也不甘落后,在以前实践的基础上,对民生新闻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成为报纸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大众日报》改版以来,强调“新闻强报,特色立报”,在贴近性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去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两金一银,就是改革结出的丰硕成果。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大众报业集团的几张晚报生活类报纸近几年在民生新闻方面认识到位,措施得力,有突破性进展。 《齐鲁晚报》启动“民情记者进社区”活动,推出了以关注民生为主题的“山东新闻第一眼”原创新闻栏目,策划的“2007劳动之星技工大赛”等大型活动也受到读者的高度评价。《生活日报》3月份推出“社区对话”栏目,反映并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难题。“济南”板块中的“帮办”通过市民的互帮互助,彰显社会的良好风尚,是一种新的探索。《半岛都市报》在近期报道思路上紧扣民生,特别是在“两会”报道中把政府工作与民生议题巧妙结合,效果很好。《鲁中晨报》在3月份连续推出多个“民生新闻”版,形成了舆论强势。《农村大众》在一版开设“在城里”专栏,介绍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酸甜苦辣,很有创意。

  如前所述,“民生新闻”概念的出现距今只有五六年的时间,还处于生机勃勃的发展阶段,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自然不会很完善,就连“民生新闻”的内涵,包括“民生新闻”的定义、分类、体裁等等,都无定论,虽然“民生新闻”是个新鲜概念,但是,构成这个关键词的两个词语——“民生”和“新闻”,大家却沿用已久。如果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理解,我们大致会得出这样的判断:民生新闻就是反映老百姓生活并被老百姓关心的新闻。受传统新闻模式的制约,以前许多新闻仅仅停留在“反映民众生活”这个层面上,至于“民众是否关心”则很少顾及。这大概就是民生新闻和传统新闻的最大区别。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民生新闻的定位。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新的新闻类型,还有人认为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新闻体裁,等等,虽然目前从学理上尚难以说清这些问题,但我认为:第一,民生新闻不是一种新的新闻类型。新闻学传统上把新闻划分为时政新闻、社会新闻、财经新闻、科教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类型,这些新闻类型的特点是都遵循单一的标准,而且相互之间排他性较强,界限比较清晰,内容上基本没有重合。而民生新闻是多种标准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上述类型在内容上界限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时政新闻可以写成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也可以表现财经新闻的内容。第二,民生新闻也不是一种新的新闻体裁,这比较好理解,因为通讯、消息、评论等新闻体裁都有一套公认的比较成熟的写作规范和结构模式,但民生新闻没有,相反民生新闻可以用以上任何一种新闻体裁来表现。第三,一种新的新闻类型或新闻体裁应当有比较长期的稳定性,而我认为民生新闻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在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之后,民生新闻会逐渐消失。但这并不表明新闻可以不关心民生,而是要将重点转向公共新闻。

  催生民生新闻热潮的现实因素及社会背景

  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为民生新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在今年“两会”期间一位代表曾这样说 :我党始终把民生问题列为首要问题,“民生接力捧”在几代领导集体手中依次传递。事实的确是这样,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标志着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邓小平在著名的“三个有利于”中,实际上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了其他两个有利于的目的和落脚点。江泽民在邓小平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与时俱进的大胆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把民生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亲民、爱民、为民,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成了党中央和新一届政府治国方略的最大特色和亮点。十六大后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就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随后又相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胡锦涛总书记从今年元旦以来,多次到困难群众家中探访。在甘肃定西农民家中他对农民说 :“这些政策,你们说好,我们就继续办;你们说不行,我们就改进”,恳切而朴实地表达出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心系人民的关爱之情。温家宝总理经常出现在矿难事故现场、贫困群众家中,被称为“平民总理”。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再一次强调民生问题,要求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进民生摆到突出位置。

  党中央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方针,必然在我国的新闻传媒上打上鲜明的“为民”的烙印,成为中国新闻改革的指导性思想,也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2.社会急剧变革、各种矛盾凸现为民生新闻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说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往往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这一时期的一大特征是利益分化,一项政策或改革,可能在让某些群体受惠的同时,使另外一些群体利益受损,也就是所谓的“零和博弈”,这与改革开放初期大包干责任制等“双赢改革”有很大区别。特别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人的社会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动,导致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情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还使民生问题严竣地摆在民众面前,就业、医疗、教育等许多民生问题从过去依赖国家转变到依靠自己,使人产生惶惑不安甚至痛苦的情绪。因此在这一时期,民众的诉求就会特别多,通过传媒来倾诉表达这种诉求的愿望也就会特别强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民生新闻就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沟通舆情、反映民生、化解矛盾、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任务。

  3.“三贴近”为民生新闻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我们的报纸宣传,特别是党报宣传,的确还存在许多有悖于“三贴近”原则的问题:一是观念陈旧,头脑中条条框框太多;二是新闻敏感不强,只见工作不见新闻,只见领导不见群众,只见上层不见基层,面对新闻富矿时,只停留在表层,缺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发掘功夫;三是读者意识淡薄。从工作从领导考虑多,从群众从读者考虑少;四是作风浮漂。采访不深入,不扎实。

  4.激烈的媒体竞争对民生新闻的发展起到了发酵、催化作用

  民生新闻之所以在近几年出现“井喷”,除以上三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报业传媒竞争日趋激烈、传媒经济面临僧多粥少困境。传媒竞争的实质是对受众注意力的竞争,而吸引受众注意最便捷有效的手段就是为其提供贴近性强、受公众欢迎的新闻,民生新闻恰好就符合这些特性。


 民生新闻的构成要素

  民生新闻的构成要素包括它的关注对象、反映内容、观察视角、价值理念、叙事风格等,我总结为以下5点:民生内容、平民视角、读者本位、人文情怀、民众话语。

  1.民生内容

  从报道内容上,民生新闻理所当然地要关注老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报道他们在日常状态之下的家长里短、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但同时,民生新闻的内容又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些日常小事,还应当开拓更广阔的内容空间。新华社播发的《12道民生考题待解》,总结了民生新闻的12大主要内容,未必全面,但我认为基本上能涵盖百姓生活的主要方面,它们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还有的学者把民生内容归纳为10个字:“衣食住行用、安教医乐理”。这些内容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可以以小见大,从老百姓身边小事与国家大政方针的结合点上做好民生新闻的文章。

  2.平民视角

  民生新闻的报道视角要摒弃“仰视”和“俯视”,采取“平视”,也就是“平民视角”。传统党报有“仰视”倾向的报道,大多是时政报道,特别是领导人活动的报道。而在报道群众时,则多采用“俯视”,过分注重自上而下的指导性,将读者看成需要教育的对象。民生新闻的“平民视角”要求新闻工作者摒弃那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站在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上来审视和处理民生新闻题材。

  3.读者本位

  在以往的有关民生的报道中,虽然名义上报道对象是群众,但媒体和记者往往掌握着几乎所有的话语权,在他们笔下,群众成了“吊线玩偶”,任记者随意摆布。在真正的民生新闻中,记者应退隐幕后,让被报道对象走上前台,成为主角。

  4.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人文关怀的缺失成了新闻界的一个通病,甚至缺乏最起码的人道主义的报道比比皆是。比如一家媒体报道跳楼自杀者,标题是《昨晚上演高空飞人》。 广州夏天太热,30多人因酷暑死亡,某报报道标题为:《广州“酷”毙三十余人》,等等。在这些报道中,我们看到的只有猎奇、嘲讽、斥责和鄙夷。媒体和记者应当以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去反映百姓疾苦,那些以猎奇、嘲讽为特色的缺乏人文关怀的报道,可能会受少数读者追捧而得意一时,但终究会被更多的读者所唾弃。

  5.民众话语

  在这里,“民众话语”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用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形式来报道民生内容 ;第二层意思是让民众在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改变人称,采用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第三层意思是在写作中不拘一格,突破成规,采用白描手法以及故事化、情景化和悬念化的叙述,注重新闻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新奇性。

  切实贯彻“三贴近”原则改进和强化民生新闻宣传

  1.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民生新闻的责任是要弘扬主流的、健康的、正确的民意,引导和消解非主流的、不正确的民意。有的记者往往打着“尊重民意”、“为民请命”的旗号,充当“裁判”和“法官”的角色,以预设立场代替理性判断,大包大揽,越俎代庖,反映事件不客观,盲目情绪化,对群众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不分青红皂白就要讨伐政府部门,将问题简单化,引起利益各方冲突。因此,我们在处理民生新闻题材时,选题既要贴近民生,又要大局在胸。《纽约时报》在报道不同意见的事件时往往给意见的正反双方安排对等的版面,将评判的权利交给读者。我们应当借鉴这些做法,真正尊重老百姓的话语权和价值判断。

  民生新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还应当坚决抵制低俗化倾向。民生新闻绝不应当是低俗的代名词。某些民生新闻为吸引读者眼球,偏爱负面新闻,对个人隐私、色情、暴力等负面话题津津乐道,背离了贴近百姓的初衷和客观报道的原则。

  2.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围绕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设计民生新闻的选题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主持人拉瑟提出一个“后院篱笆原则”,他认为,设想一天结束的时候,两位家庭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一个问另一个,今天的重要新闻是什么?主妇们谈论的,就是CBS要报道的。我们的民生新闻当然不能完全依据这样的标准进行选题,但它却可以给我们以启示,那就是民生新闻的选题必须贴近民众,并被绝大多数老百姓关心关注。除此之外,民生新闻的选题还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应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二是应具有新闻价值;三是应力求做到党和政府立场、媒介立场和百姓立场三者的统一。

  (1)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选题。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百姓琐事,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成为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也是民生新闻的选题范围。

  (2)围绕社会现象进行选题。社会现象多姿多彩,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民生新闻对这些现象都应当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予以关注。

  (3)围绕社区和家庭进行选题。社区是新型的社会组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两个地方也是民生新闻素材的富矿。齐鲁晚报记者张刚长期深入社区采访,采写了大量民生新闻,被称为“社区记者”,很有学习、借鉴意义。

  (4)围绕安全问题进行选题。大到国家安全、生命安全,小到食品安全、卫生安全,可以说民生处处与安全有关。

 3.提升民生新闻品质,实现由“小民生”理念向“大民生”理念的转变

  所谓的“小民生”,就是将关注的着力点放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寻常生活中,为百姓提供量身定做的生活信息和服务讯息。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四个基本”,即基本营养、基本住房、基本教育和基本保健。而“大民生”则开始介入公共事物,从民生的角度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宏观政策进行解读和诠释,比如金融、房地产、汽车等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领域的政策调整或新规。

  “大民生”理念可以说是对“小民生”理念的一种质的提升。如果说民生新闻在第一阶段更多地是体现了对百姓话语权的迎合,那么民生新闻的下一个阶段,也有的学者把这一更高阶段称之为公共新闻,并把公共新闻的主要内容用四句话来概括:培养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物;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这些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由私人品的匮乏转到公共物品的匮乏,公共领域内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而关系到公民切身利益的诸多公共事务更引起了社会大众普遍的关注,比如政府决策、人身权利、社会安全等等。

  4.加强和改进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

  民生新闻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还应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这把利器的作用,从民生的角度对社会生活中阴暗、消极、负面的方面进行监督,最大限度地承担起惩恶扬善、击浊扬清的社会使命。

  民生新闻舆论监督在揭露和批评错误现象的同时,还要注意将正确的价值取向传递给读者,倡导一种文明的、高尚的精神风尚。比如最近所谓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最终在舆论监督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圆满解决,可以说是皆大欢喜,这一案例是对刚刚被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的一次最好诠释和普及,比任何讲座、宣传都有效、管用。

  舆论监督是老大难问题,涉及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舆论监督,更是难上加难。但今年以来的一些迹象表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深化。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国华就说:“这个不准报那个不准报,并不是好的管理办法。现代社会信息发达,想把信息封锁起来是不可能的。”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明确提出了“媒体三不观”,即“媒体不是中纪委,媒体不是审计署,媒体不是调查组,你不能要求他们每句话都说得对。只要有事实根据,就要高度重视。”这些官员的表态表明我们国家舆论监督环境在日渐宽松,同时也对新时期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5.采取科学的操作方式处理民生新闻,寻求民生新闻效果的最大、最佳化

  民生新闻不仅仅是告知信息,还需要对信息进行阐析和解释,换句话说,读者不仅需要信息传播者提供可“读”的新闻,更需要经过“解读”的新闻。《大众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通过集合调动诸如名词解释、新闻链接、背景展示乃至图片、表格、漫画等多种手段,形成组合新闻,化严肃为简易,化冗长为简洁,对新闻事件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进行拓展,以完成对新闻事件深层信息的反映,引导读者迅速进入民生新闻的核心。《南方日报》“多梯次服务民生之道”的做法也值得借鉴,所谓第一梯次就是提供与公众有关的政治层面的民生服务,第二梯次则提供与个人发展有关的观点、法律层面的民生服务,第三梯次提供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资讯层面的民生服务。

  6.以抓民生新闻为契机,加强采编队伍作风建设

  再真实的民生新闻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再现新闻事件的真象,只能无限地接近,而接近的程度,首先取决于记者是否具有扎实的采访作风。美国最负盛名的记者、主持人爱德华·默罗首开战地现场播报的先河,有人问他为何要如此冒险,他说:“我有一种农民的头脑,我写不出没有看见的东西”。我认为现在这种“有农民头脑”的记者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7.关注农村民生新闻报道

  中国有9亿农民,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为主要特征的民生新闻,自然不能忽视和淡忘这一群体,但在新闻实践中,许多媒体,特别是晚报都市类报纸,却将民生新闻的内容限定在与城市居民相关的新闻信息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被弱势化、边缘化了,处于“缺席”状态。取悦市民,忽略农民,导致民生新闻报道视野狭窄,局限性大。大众传煤带有公益属性,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因此,在分配媒介资源时必须平等对待包括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民生新闻不等同于市民新闻,“民生”中的“民”应当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中的农民。民生新闻忽略了农民,是与我们所倡导的“三贴近”原则相背离的,其后果必然是失去这一部分人数众多的读者,使报纸的影响力下降。因此,面对农民这一最需要媒体关注的弱势群体,媒体要切实负起社会责任,真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在宣传中突出“三农”特色,以服务性和实用性为突破口,把握住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生活资讯、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同时,还要针对农村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比如民选村官、征地补偿、村务公开等,找准与党和政府政策的结合点,重点从政策上予以解读,为农民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作者为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