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根能吃吗:篆笔释疑 (三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33:19
 

篆笔释疑 (三十)

■冉献强

  288、湃(图288),篆书为“濞”。其实,“濞”和“湃”虽含义相同,但读音并不相同。为什么“湃”可以篆作“濞”?这是因为,“湃”古通“■”,而“■”又同“濞”,在这一点上,它们就有相同点了。据考,“湃”本身没有“bì”的读音,而“濞”也没有“pài”的读音。但是,在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此二字却交换使用过,这说明古时二字可能有共同的读音。《上林赋》:“■涌澎湃。”又:“滂濞沆溉。”这里的“滂濞”与“澎湃”相同。“湃”篆为“濞”虽不十分准确,但因“湃”无篆,也只好如此。
  289、褥(图289),篆书为“蓐”。“褥”和“蓐”并非同字,它们只是读音相同,含义仅有一项相近,因“褥”无篆,故以“蓐”代之。“褥”的本义是:“毡褥。”“蓐”的本义是:“陈草复生,繁缛也。”另有一个义项:“席也。”这就与“褥”的“毡褥”含义相近了。
  290、洲(图290),篆书为“州”。“洲”的本字就是“州”,也就是说,“洲”是一个后出字。《说文解字》注:“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篆书“州”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含义是水中的陆地,所以它是由两个“川”字组成。二“川”之间有一小片陆地,这就是“州”。因为“州”又是古代的行政区划,为了区分这一含义,后来人们又在“州”旁加个三点水,作为用来表示水中之洲的“洲”。
  291、澎(图291),篆书为“滂”(■)。“澎”和“滂”并非一个字,它们只是有义项相通。据考,“滂”古有“péng”的读音。《集韵》注:“滂披庚切,音‘澎’,与洴、泙同,水声。”这就是“澎”篆作“滂”的依据。
  292、泛(图292),篆书无相应的楷书。篆书“泛”是由“水”和一个反“正”字组成的。原来,“乏”的篆书就是一个反“正”字。反“正”为什么是“乏”呢?《说文解字》注:“反‘止’为‘之’,反‘正’为‘■’。”徐铉曰:“尚书惟正之供,反正不供,故曰‘乏’。”《通志》:“正乃射侯,正以受矢,乏以藏矢,是相反也。”注意,篆书“泛”易与篆书“沔”字相混。
  293、涎(图293),篆书为“■”。“■”的古文是“■”。“■”是“涎”的本字,义为:“慕欲口液也。”“涎”和“■”都是形声字,它们都以“水”为形,分别以“延”和“欠”为声。不过,“涎”是一个后出字,它是后人用形声方法造出的一个新字,故无篆。
  294、胀(图294),繁体字为“脹”,篆书为“張”。“張”与“脹”本为二字,但它们有音义相通之处,因“脹”无篆,以“張”代之。“張”除了读“zhāng”之外,古时还读“zhàng”,义为:“满也。”在这一点上就和“脹”相同了。“張”的本义是:“施弓弦也。”“張”的“满也”之义可能是由弓拉满弦引申出来的。在篆书中,“張”又可以代“漲”,因为“漲”也是一个后出字,且与“張”音义相近。
  295、沃(图295),篆书为“■”。“■”是一个会意字,义为:“灌也。”篆书“■”是由“水”和“芺”组成的。“芺”读“ào”或“yāo”,同是指一种草。“草”旁有“水”,这就表示灌溉。篆书隶变时,人们将“■”中“芺”上的“草”头省去,这便成了“沃”。篆书“沃”右旁必须写作“芺”,不能写作“夭”。
  296、脊(图296),篆书无相应的楷书。篆书“脊”是由“肉”和“■”组成的,其义为:“背吕也。”这是一个会意字。“■”是“乖”的本字,其义也是“背吕”,这和“脊”的含义是相同的,因二字读音不同,故“脊”在“乖”(■)下添一个“肉”字,这就使字义更明确了。
  297、溪(图297),篆书为“谿”。“溪”与“谿”两个字音义完全相同,只不过“溪”出现得晚,所以没有篆书。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都以“奚”为声,分别以“水”和“谷”为形,有人将“溪”篆作“水”旁,这是不对的。因为“溪”是一个后出的新字,它根本就没有篆书,我们不能胡编乱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