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种茶叶可以减肥: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概念及区别(大全整理)|学习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05:47

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概念及区别(大全整理)

 一、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概念及区别

(一)、国内的研究:

1、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 的概念:

l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育技术,通过小组学习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实现个体及合作伙伴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l 通合作学习涉及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们在小组讨论和争论、相互对当前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互相填补理解上的缺陷。

2、协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概念:

处于互动这一环境中的人或集体,其中一方一旦达到目标,同时也会助长他方达到目标,这种相互依存的助长关系,一般被称为协作(cooperation)。在学习中采用这一理念构建学习活动的形式,就是协作学习。

l 协作学习意味着知识不是直接传递给学生的,而是在理解概念和应用技能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主动的对话、交流而形成的。     

协作学习是达成小组成员间的意义共享,作为学习基础的知识是由社会建构的。

3、两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共同点:

两者无论从目标到学习组织的策略均十分的相近,而就学习任务解决的过程来看,合作学习中存在着协作关系;协作学习是通过合作实现的;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在很多实际应用中是相互交融的,并不独立存在;合作(collaboration)与协作(cooperation)是指同一含义。

1)、小组学习:

2)、共同目标

(2)、不同点:

1)、小组成员组成的不同:

合作学习:一个班中水平相近的学生组成协作学习:不同领域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构成;

2)、小组目标不同;

合作组的目标:建构新知识、解决问题;协作组的目的:齐心协力、完成共同目标;成员之间互相教学;

3)、学习任务解决的过程;

4)、评价方面的不同。

(二)、国外的研究(前面的英文原文,后面的是用工具进行的中文的翻译)

1、Collaboration is a philosophy of interaction and personal lifestyle where individua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actions, including learning and respect the abilities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ir peers;Collaboration is a philosophy of interaction and personal lifestyle where individua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actions, including learning and respect the abilities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ir peers;

译文:协作是一种互动和个人生活哲学,如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学习能力和贡献,并尊重他们的同学;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L) is a personal philosophy, not just a classroom technique. In all situations where people come together in groups, it suggests a way of dealing with people which respects and highlights individual group members' abilities and contributions. There is a sharing of authority and acceptance of responsibility among group members for the groups actions.

译文:Collaborative learning (CL) is a personal philosophy, not just a classroom technique.协作学习是一个个人理念,不只是课堂技术. In all situations where people come together in groups, it suggests a way of dealing with people which respects and highlights individual group members' abilities and contributions.在所有的情况下走到一起,在人民团体它暗示一个人的处理方式,尊重并突出个人组成员的能力和贡献. There is a sharing of authority and acceptance of responsibility among group members for the groups actions.有一个分享权力并承担责任,队员之间的群体行动.

The underlying premise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based upon consensus building through cooperation by group members, in contrast to competition in which individuals best other group members. CL practitioners apply this philosophy in the classroom, at committee meetings, with community groups, within their families and generally as a way of living with and dealing with other people.
译文:The underlying premise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based upon consensus building through cooperation by group members, in contrast to competition in which individuals best other group members.协作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基于小组成员的共识,通过合作建设、相对于其他比赛中的个人最好组成员. CL practitioners apply this philosophy in the classroom, at committee meetings, with community groups, within their families and generally as a way of living with and dealing with other people.氯练习适用本哲学在课堂上,在会议中,与社区团体在和家人与一般的生活方式和对待别人.

2、Cooperation is a structure of interaction designed to facilitate the accomplishment of a specific end product or goal through people working together in groups.Cooperation is a structure of interaction designed to facilitate the accomplishment of a specific end product or goal through people working together in groups.
译文:合作是一个互动的架构旨在促进实现最终产品或者特定目的,通过人民团体共同努力.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defined by a set of processes which help people interact together in order to accomplish a specific goal or develop an end product which is usually content specific. It is more directive than a collaborative system of governance and closely controlled by the teacher. While there are many mechanisms for group analysis and introspection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is teacher centered wherea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more student centered.

译文:Cooperative learning is defined by a set of processes which help people interact together in order to accomplish a specific goal or develop an end product which is usually content specific.合作学习是指由一套互动的过程中帮助人们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制定具体的最终产品的具体内容,而不是通常. It is more directive than a collaborative system of governance and closely controlled by the teacher.它更是一个协作系统指令比治理和控制的老师密切. While there are many mechanisms for group analysis and introspection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is teacher centered wherea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more student centered.虽然有许多机制小组分析和反思的根本办法是教师为中心,而更多的是学生协作学习中心.



3、Brody and Davidson (1998) identify a series of ques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which help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approaches. (p8)

译文:Brody and Davidson (1998) identify a series of ques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which help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approaches.布和Davidson(1998)确定的一系列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帮助辨别方式. (p8)(八国)

1"Questions teachers ask from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perspective
"Questions teachers ask from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perspective老师问问题,从合作学习角度
1). How do we teach social skills?

如何教导社交技巧?

2). How can we develop self-esteem, responsibility, and respect for others?

又如何发展自尊、责任感、尊重他人?

3). How does social status effect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

怎样学习效果小集团社会地位?

4). How do you promote problem solving and manage conflict?

您如何促进解决冲突和管理?

5). Are extrinsic or intrinsic rewards more effective? 或者是内在外在奖励更有效?

6). How can we prove that cooperative learning increases academic achievement?

怎样才能证明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7). How do we teach children to take on various roles?

怎样教孩子采取各种角色?

8). How do we structure cooperative activities?

如何合作结构的活动?



2Questions teachers ask from a collaborative perspective

    老师问问题的角度,从协作

1).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activity?

    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2).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alk in learning?

    什么是谈学习的重要性?

3). To what extant is getting off topic a valuable learning experience?

    现存说句什么话题了宝贵的学习经验?

4). How can we empower children to become autonomous learners?

    怎样才能使儿童成为自主学习者?

5).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sing language to learn and learning to use language?

      有什么区别用语言来学习,学习使用语言?
6). How can we negotiate relevant learning experiences with children?

如何与孩子谈有关学习经验?

7). How do we interact with students in such a way that we ask only real questions rather than those for which we already know the answers?

怎样与学生互动,这样我们才真正问题不是问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答案?

8). How can we use our awareness of the social nature of learning to create effective small group learning environments?"

怎样才能把学习的社会性质的认识,创造效益的小组学习环境?"二、合作学习的具体含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合作学习起源于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对学生集体动力作用的研究。在7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兴起,8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为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一策略目前已广泛的用于50多个国家的中小学课堂。各个国家的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侧重相对结构化的方案,着眼于技能、概念、信息的掌握,有的注重非结构性的讨论或小组设计,着眼于社会化、高水平的思维或问题解决的技能。

  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秧田式变成合围而坐,但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没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学生是同自己过去比较而获奖励。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可以较好地适应将来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种能力差异,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例文:合作学习与信息技术教学

文章来源:***://www.bsdjz.cn/showart.asp?art_id=14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及理论基础,合作学习对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指导意义和在合作学习指导下的一个教学案例,让我们去了解合作学习,去体验和验证合作学习对我们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 合作学习  生生互动  三维目标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儒家大师在教育实践中就已经很重视合作学习了,在《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J.A.)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知识,也可以在学生同伴中的相互学习中获得知识。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小先生制”,让同学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即知即传人,把学到的知识随时传给同伴。由此可见合作学习从古到今都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教育观念和实践。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和分类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它能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认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从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合作学习活动其主要取向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等。

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是以前苏联的著名教育流派“合作教育学”为代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阿莫那什维利、B.沙塔洛夫、M.谢季宁和H.伊万诺夫”等。他们在《合作的教育学》中指出“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育学,它与从前的教育学不同,它特别注意诱导儿童学习,特别是注意注重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他们认为,要使儿童学得好,关键在于要使儿童乐意学,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也就是要使他们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而要实现这目的是要根本改变过去那种专政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相互尊重与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这种合作的教育学是从人道主义出发,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出发,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互相合作为基础,体现了合作教育学的社会本质,其教学方法完全排除了强制手段的运用,在强调师生合作的同时也提倡在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一种亲密的合作关系。

以师师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类型兴起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合作授课(Cooperative Teaching)理论与实践为代表。这种教学理论是针对专业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彼此各自为政的状况提出的,提倡两名或多名教师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协作,共同授课,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们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在思维、科研智慧上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产生“1+1〉2”的效果。合作授课论的代表人物有鲍文斯和胡卡德(Bauwens,  J.&Hourcade.J.)。

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颇具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广泛运用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国家。合作学习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了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了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性的协同发展。我们一般意义所说的合作学习就是指这类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

这类合作学习研究的重要代表文物有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Slavin)教授,他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约翰逊兄弟(Johnson.D.W&Johnson.R.T)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地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其他国内外专家和学者都有对合作学习不同的看法,他们的定义大都有相同之处。

以全员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兴起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提出的“合作教学论”为典型代表,和其他三种合作学习相比,全员合作学习的特点在于其全员参与和互动,它是前三种合作学习活动的综合与统一,是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多维立体互动合作,在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多维立体特征,是一种理想、高效和最高层次上的合作学习形式。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及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关于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研究有斯莱文(Slavin)的三因素理论(小组目标、个体责任、成功的均等机会),库埃豪(Coelho.E.)的四因素理论(小组的形成与管理、任务设计、社会因素、探索性谈话)和大家公认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约翰逊兄弟(Johnson.D.W&Johnson.R.T)五因素理论。五因素理论包括为

1、小组成员之间要积极互赖。
约翰逊等人认为,构成合作学习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积极互赖,没有互赖就没有合作。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学生们有两个责任:一是学会所布置的材料,二是确保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学会所布置的材料,这两项责任的技术术语就称积极互赖。也就是指学生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存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除非他们的组员取得成功,否则他们自己就不能获得成功(反之亦然),他们必须将自己的努力同其他组员的努力协调起来以完成某个任务,使他们相信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沉浮于共,荣辱与共,同生死共患难”。

2、需要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积极互赖产生促进性的互动,促进性的互动是指学生们相互鼓励和支持,彼此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取得良好成绩而付出的努力。通过课堂上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可以使一些重要的认知活动和人际动力在学生们彼此解释和得出问题答案时产生;可以产生多种社会影响与规范,学生之间能相互帮助,学生们对同伴能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影响彼此的推理与结论;可以为同伴敦促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进行学习提供了机会;可以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生们彼此获得了解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使面对面的互动富有成效,小组的规模以3~4人为佳。

3、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体责任:
个体责任是指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同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个体责任通常是通过对每个学生表现的评估来体现的,评估的结果反馈给个人和小组,由此可以使每个学生对小组的成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反馈评估情况,我们还可以知道,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谁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并使他们认识到不劳而获的“搭车”、“占便宜”等行为是不对的。通过个体责任使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取得进步,为将来他们在社会工作中完成“合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说的“孩子们今天在一起能做到的事情,将来他们自己也能做得到”。

4、处理好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
合作学习较之竞争性的学习和个体化的学习而言,它有着更大的复杂性,因为学生们必须同时进行两种活动,一种是作业活动(学习学科内容),另一种是小组活动(使小组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社交技能并不会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出现,它需要教师有目的的并认真地予以教授,就像传授学术技能一样,教师必须激发他们运用这些社交技能的动机,使学生从合作学习中学会彼此认可和相互信任,进行准确的交流,彼此接纳和支持,建设性的解决问题,有效地解决组内的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小组的自我评价:
小组自评也叫小组反省。合作学习小组必须定期的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小组自评可以描述为小组成员对小组在某一活动时期内,哪些组成员的活动有益与无益,哪些活动可以继续或需要改进的一种反省。通过小组自评,使学习小组成员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便于合作技能的学习,使组成员对自己参与情况有所了解,保证学生在元认知水平上,同样也在认知水平上进行思考,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的成功提供有效的手段。教师要给小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小组自评,提供一个自评的结构,,组内和组间的自评的标准,评价标准尽量具体而不抽象,使学生能够很容易的参照标准进行评价,同时强调自评结果信息的反馈,通过反馈再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大家在自评中得到不断的进步。

合作学习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科学研究为依据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Slavin)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以动机(Motivational)理论、认知(Cognitive)理论为基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约翰逊兄弟(Johnson.D.W&Johnson.R.T)认为合作学习的理论根源来源于社会互赖观、认知发展观、行为学习理论观三种观念。以色列列特拉维夫大学的沙伦教授及其夫人认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涉及约翰.杜威(Dewey.J.)的教育哲学、库特.勒温(Lewin.k.),赫伯特.谢伦(Thelen.H.)和人类生态学、认知的建构主义者心理学、学习的内在动机论等理论。美国教育学者(Murray.F.B)认为合作学习是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小组作业)、皮亚杰的理论(冲突的解决)、维果斯基的理论(合作)、认知科学理论(导生)的理论观点。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教学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

三、合作学习对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指导意义

1、改变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单向传递的方式
合作学习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复合活动,教学方式要由单向型(老师是信息的发出者,学生是信息被动接受者)向双向型(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多向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成员型(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唯一的信息源)转变。合作学习教学在注重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生生之间的关系拓展上,突出生生互动的潜在意义。在合作学习教学中小组活动是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应该占有主导地位。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更注重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强调调动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并籍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因而较之传统的教学更具有情感色彩。合作学习在突出达成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其他各个教学目标的达成,追求在知识、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合作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才会自主学习”,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能学得好,这种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其情感色彩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在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彼此争论,共同讨论和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互教互学中,小组成员都能达到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们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又通过相互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更融洽,学得更开心,更容易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3、更好的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在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则是一个服从和追随者的角色,根本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一个超负荷性低水平的练习与作业的环境当中,从而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认识的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和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产生一种我要学习的内动力,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达到一种想学、能学、要学、会学、自学、乐学的境界。而教师则充当好“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导向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

4、力求体现评价的公平性,表现为人人都有进步。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使只有少数学生得到高分,大多数学生是失败者,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能力、技能是异质分配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成绩好,中,差的,通过设置“基础分”和“提高分”,使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竞争,公平比较评价,最终导致全班学生都受到奖励,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实现教学评价的公平性和科学化,弱化甄别和选拔的评价,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把评价看作是一种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

四、合作学习指导下的模式案例

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运用比较广泛的有“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小组—游戏—竞赛法(TGT)”、“切块拼接法(Jigsaw)”、“共学式(LT)”、“小组调查法(GI)”、“结构法(SA)”等,各种方法都有相似之处又各有不同的特点,下面以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的“文本、图片、声音等信息加工”作一个关于“热爱蓝天的主题作品”的教学案例。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做一个关于自己母校的主题作品,可以是小报、幻灯片、一个小网站或flash,总之是几个学生合作的一个作品,一来可以检查学生对文本、图片、声音等信息的知识点如何进行加工掌握得如何的情况,二来可以让高一新来的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校,增进对学校的感情。本知识点用2课时,下面是一个教学步骤。

表一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课前准备
1、准备一些学校有关的资料:
2、讲述合作学习方法和合作过程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在学业目标和交际技能目标。
3、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异质分组。
根据老师要求进行分组(4~6人一组),选出小组长,明确分工,做好登记准备。
小组登记表如下:
组长

组员:

分工情况:

活动过程记录

组员表现记录


情景导入:
1、播放一个初中学生的“我的蓝天”主题作品。
2、明确学习目标,说明作品的评价标准。
3、组织学生小组内合作。
观赏、分析别人的作品,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作品的特点,风格、突出特点。
通过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们觉得自己是高中生一定要比初中生强的意念。
小组协作活动
1、课堂巡视,控制好课堂气氛。
2、引导和帮助学生如何进行分工和协作。
3、参与学生的讨论,收集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各组的情况做好记录。
1、利用老师给的素材和小组事先准备的素材进行加工。
2、小组内既分工又相互讨论研究出现的问题,并商量解决的办法。
3、做好详细的记录。
1、让学生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学会交流,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小组自评: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完成作品后,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
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作品展示
老师评价
组间他评
1、对各个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各自的优缺点
2、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允许学生一定的自由度。
1、展示小组作品,对小组分工、作品加工等情况做介绍。
2、小组间进行交流,对作品进行公平、公正的他评。
通过作品展示,提高学生交流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对创作者是一种鼓励、认可,也对其他学生起到一定的表率和激励作用。
教学小结
对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知识点的处理情况作一个简单扼要的小结,多肯定、褒扬外也要中肯的评价。
1:自查知识点方面的优缺点。
2:自查在小组合作中的心得体会。
1:知识小结,做到知识系统化。
2:学会学习,学会相互协作。


表二学生作品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自评
他评
老师评
思想性
科学性
(20分)
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7分)



能科学、完整、准确的表达主题思想(7分)



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繁体字和方言(6分)



创造性
(35分)
对素材的获取和创造性(10分)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7分)



内容、版面结构设计合理(8分)



能表达作者们独特的观点、建议(10分)



艺术性
(25分)
版式设计活泼,整体风格一致性、协调性(7分)



颜色、色调、背景、图片运用恰当(7分)



图文并茂,文字清晰易读,有调理性(6分)



有一定的审美观和艺术性(5分)



技术性
技巧性
(20分)
熟练运用各种制作工具,掌握制作技巧(5分)



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5分)



各种链接正确、动画、声音、字体运用得当(5分)



包含主题作品的各种基本元素和基本容量(5分)





五、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合作学习是一种较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一些问题的出现,主要的问题有下面几种。

1、如何解决小组内的冲突和利益关系。
合作学习小组内的成员彼此是异质的,他们在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家庭背景各有不同,要想他们能很好的合作,一开始必须要做通他们思想方面的问题,要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小团体,他们之间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既要发挥每个人的才智,又要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帮助,只有大家都有进步才算是胜利。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有自己的责任、任务分工,不准有一个人偷懒,不能占同组成员的便宜,只有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同心协力才有个人和小组的荣誉和成绩。

2、掌握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时间的度。
合作学习是几个人为单位,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要相互进行讨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容易引起课堂的喧哗,噪声比较难以控制,因此在小组活动时老师要和学生约法三章,制定一些措施使课堂纪律在老师的控制之中。学生小组的相互交流讨论的时间要确保学生们是真正的有效的利用,这也要采取一些手段保证学生能高效率的利用好课堂宝贵的有限时间。
参考文献: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王坦 著                      中国人事出版社
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      卢建筠主编                  广东教育出版社
五、以上资料主要来源:

1COLLABORATIVE VERSUS COOPERATIVE LEARNING- A COMPARISON OF THE TWO CONCEPTS WHICH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NATURE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home.capecod.net/~tpanitz/tedsarticles/coopdefinition.htm

译文地址:

***://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CN&sl=en&u=***://home.capecod.net/~tpanitz/tedsarticles/coopdefinition.htm&sa=X&oi=translate&resnum=9&ct=result&prev=/search%3Fq%3DCooperative%2BLearning%2B%2B%2B%2BCollaborative%2BLearning)%26hl%3Dzh-CN%26lr%3D

2、合作学习与信息技术教学            ***://www.bsdjz.cn/showart.asp?art_id=147

3、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www.yqr.cn/Html/gzlw/091539658.html4、教育设计原理与方法                  ***://61.144.60.222:8080/course/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