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门票缆车价格:明天的土地靠谁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8:53:53
四川省仪陇县五福镇笋店村全村1290人,常年离乡外出人员达到660人,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举家外出。该村第8村民小组,原有19户村民63人,现在仅余3户人家7口人留守农村,“空心村”现象十分突出。(经济参考报 2011-09-21) 

    笋店村地处川东北丘陵地区,是典型的传统农区。9月8日下午,记者赶到笋店村第8村民小组组长王顺中的家。这是一幢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土坯瓦房,9间屋,面积300多平方米。老王的妻子已去世,尚未成家的小儿子在仪陇县城打工,如今,59岁的老王和大儿子王猛一家四口人居住在这里。王顺中说,他1972年在修建襄渝铁路时患上了矽肺病,身体一直虚弱。今年一个人在家务农实在抗不住了,只好把已经举家外出打工的大儿子一家人叫回来,有个照应。他说,现在全组除他和大儿子两家外,就只有他的亲家杨成中老两口了。杨成中夫妇原来也在城里打工,去年妻子生病,只好回乡休养。全组其他人家已经好几年没回来过了,全部在外打工或随子女在城里生活。

 

    在当地文化程度较高、教书出身的漆华明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是社会发展趋势,政府也鼓励,但也带来农村缺少青壮劳力,影响正常的粮食生产和农田水利建设等问题。现在,留在农村的都是老弱病残,下地种田的全是60岁以上的老人。由于年老体弱,村委会再怎么号召,他们也很难把外出人家撂荒的田地全部种起来,只能挑一些离家近点,自然条件好些的连片地种种庄稼,产点粮食自己吃。至于冬修水利,整理农田,改善土壤这些活儿,村里现在基本找不到人做,顾不过来了。

 

    其实,农业耕作人口“老龄化”、“女性化”现象并不是仪陇独有,而是从西南的广西、四川,到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到北方的河北、辽宁、吉林等地,越来越普遍。一方面是现代农业耕作技术和手段逐步推广,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劳作强度;另一方面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开土地,以老人和妇女为主的“留守队伍”成为务农主力。

 

    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离开土地始,乡镇企业每年要吸纳约1.5亿农民工。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户籍人口限制条件进一步宽松,外出务工劳动力进一步增加,农村人口进一步减少。同时,升学、创业等也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渠道。并且,“这些孩子再回农村几乎不太可能。”为了生存在城市,他们不得不采取所能想到的一切办法,甚至不惜去骗、去……

 

    何以至此?显然是因为农村穷,农活累,效益低,同样的劳动得不到同样的报酬,农业对个人缺少“职业前景”预期。一句话,农村不如城市好!据同行的村支书漆华明介绍,笋店村没有企业带动,没有矿产资源可开发,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现在种田利润很薄,村民们想改善生活只能选择外出务工。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笋店村人均土地面积一亩多点,现在种一亩水稻一般年产1000市斤,收入1000来元,扣去农膜、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各类成本700多元,不算自己的劳力成本,年份好的时候,辛苦一年可赚个两三百元。而在外打工,每年净收入上万元没问题。

 

    笋店村这样的农村空心化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农村社会在城市化、工业化冲击下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新课题。这种现象,也正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明天,我们的土地靠谁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