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有多少县城:26岁县委常委3年4升迁,背后'工程'能造出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0:54:43

11月30日,有网友在华声论坛发帖爆料,出生于1985年的范洁自2008年大学本科毕业后,直接担任江陵县滩桥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并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升迁四次,现任江陵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滩桥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华声在线2011年12月01日)

事情不符常理,就存在值得推敲和质疑的疑点。大学本科毕业到县常委,4年4次升迁,26岁成了县决策层的重要成员,年龄与工领、职位与经验、阅历与能力之间相对比,形成的巨大反差就成了疑点。疑点背后是否有“背景”?但是,当地组织部们回应,官员连续升迁,公开透明经得起推敲和质疑。

可是,不到4年4次升迁,是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还是为民、为国、为社会做过突出贡献,这才是衡量官员升迁是否合理、公平、公正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确实为民做出过突出贡献,那么连续升迁,甚至越级提拔都是国家以及群众鼓励和期待的,就算是有“背景”也无所谓,因为古训就有举贤不避亲、也就无可质疑。

然则,不到4年4次升迁说明,一年一个岗位的领导角色变换,怎能在匆匆而过的岗位中做出业绩?试想工作岗位的转换,需要一定时间熟悉工作环境,了解民情、掌握社情,需要时间进行工作磨合,短短时间屁股连椅子都没坐热,怎么会做出业绩?更不用说做突出贡献了。就如组织部门所说,湖北频频破格提升年轻干部,是力推的“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所赐,此项工程,无疑像年轻领导干部生产流水线,已机械化“生产”出大批年轻干部,流水线上造就的年轻干部能出“正品”?

不可否认,培养年轻领导干部,是国家倡导也是时代所需要的,因为年轻人有朝气、有知识、有宽阔的眼界。但是,只看重理论知识,只片面要求年轻,只注重表面上的“特别优秀”,而忽视内在工作能力,就会出现选拔用人的务虚举措。就抛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偏离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违背了国家《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中,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而且任用的人可能只会夸夸其谈,打不了实战,成为赵括似的纸上谈兵“次品”。

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造成的后果:一方面拔苗助长的年轻干部成了流水线工程的“牺牲品”,缺乏基层领导能力、缺少实践经验、缺失群众基础也就失去了立足之地,复杂社会环境也会轻易吞噬掉,没有经过实践锤炼过的年轻人的前途;另一方面脱离实践的结果只会给群众造成损失,让年轻领导去县乡关键岗位去培养锻炼,需要一定时间理论联系实际的磨合,磨合的顺利产生的成效也只会在几年之后显现,反之就会损害群众利益,其社会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年轻干部成长,需要的是干部培养机制,需要循序渐进“阶梯”式的递进方式,需要实践检验过的合格人才,而非流水线工程打造的一蹴而就的机械品。干部成长机制是一项科学、有序、的体系,违背了干部成长的科学规律,就会误入急躁冒进的歧途,就会给国家、社会、群众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也会给年轻干部造成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为了国家、社会、群众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更是为了年轻干部长期健康成长,必须尊重培养干部成长的科学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