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酒吧驻唱:中国帝王简历 五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6:06:16

中国帝王简历 五代

历史经纬   2009-11-14 18:40   阅读31   评论0   字号:    


五代,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割据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十个政权。

    五代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除后梁一个短暂时期以及后唐都洛阳外,后梁大部分时期和其他三代都以开封为首都。五代为期五十四年,有八姓称帝,共十四君。后梁和后周的君主是汉族人,后唐、后晋、后汉的君主是沙陀族人。他们都建国于华北地区,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

 

后梁

(公元907年—公元923年)

 

唐末农民军的叛徒朱温建立的王朝。朱温降唐后任宣武节度使,据有今河南、山东和陕西、湖北的大部分及安徽、江苏、河北、山西、宁夏的一部分。他废去唐昭宣帝,建立后梁,建都汴(今开封)。前后经历三个皇帝,共17年。

 

一、太祖?朱温(公元852年-公元912年)

    朱温,又名晃、全忠。公元877年参加“黄巢起义”,后出卖起义军,成为唐朝封疆大吏,后杀唐昭帝,废唐哀帝自立,建立后梁。各朝各代,没有一个皇帝象朱温这样,建立王朝后没几年就毁在自己手里,原因竟是“扒灰”,朱温强纳自己的儿媳,后被儿子朱友珪杀死,时年61岁。

 

★郢王?朱友珪(公元?年-公元?年)

    郢王,朱温的儿子。公元912年,杀朱温自立,后被朱友瑱杀死,时年30岁。

 

★末帝?朱友瑱(公元888年-公元923年)

    朱友贞,朱温第三子,公元913年杀郢王自立,公元923年,被后唐所灭,死时36岁。

 

 

后唐

(公元923年—公元936年)

 

沙陀族人李存勖建立的王朝。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曾带兵帮助唐朝镇压农民起义军,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据有山西一带。后梁建立以后,908年,李克用死,其子李存勖继立,成为北方的重要割据势力。最后李存勖建立后唐,灭后梁,建都洛阳。后唐前后经历了四个皇帝,共14年。

 

一、庄宗?李存勖(公元885年-公元926年) 

    李存勖,父李克用,唐朝时封晋王,死后,李存勖袭爵。公元923年称帝,建立后唐,定都洛阳。称帝后大修宫舍,广采美女,滥用酷刑,于公元926年,被宫内伶人所杀,时年42岁。契丹灭渤海国。

 

二、明宗?李嗣源(公元867年-公元933年)

    明帝李嗣源,李克用义子。公元926年,杀庄宗自立,死于公元933年,时年67岁。契丹灭渤海国。

 

三、愍皇帝?李从厚(公元914年-公元934年)

    愍皇帝李从厚,明帝第五子。被李从珂所杀,时年21岁。

 

四、末帝?李从珂(公元876年-公元936年)

    末帝李从珂,明帝义子。公元936年,石敬瑭引契丹攻后唐,末帝自焚,时年61岁。后唐亡。

 

 

后晋

(公元936年—公元947年)

后唐河东节度使沙陀族人石敬瑭建立的王朝。石敬瑭借契丹兵灭掉后唐,建立后晋,建都于汴(今开封)。后晋前后经历了两个皇帝,共11年,为辽国所灭。

 

一、高祖?石敬瑭(公元892年-公元942年)

    石敬瑭,后唐明宗的女婿。公元936年他割让燕,云十六州与辽,并任比自己小11岁的契丹耶律德光为父,被契丹封为大晋皇帝,是一个十足的无耻卖国贼,遗臭万年。死于公元942年,时年51岁。

 

二、出帝?石重贵(公元914年-公元964年)

    公元942年,石敬瑭卒,其侄石重贵继位,是为晋出帝,也称少帝。晋出帝有心摆脱「藩臣」地位,对契丹「称孙不称臣」。辽太宗决意伐晋,于会同七年(公元944年)春,发兵大举攻晋。晋出帝亲统大军拒敌,接连在戚城、马家口两地(今河南濮阳北)挫败契丹军。随后,两军战于澶州(今河南濮阳),契丹军战败后撤。次年春,契丹军再次伐晋,兵围邢州(今河北邢台),分兵攻州、磁州。契丹军进入邺都(今河北临漳西)境。晋军且战且退,引契丹军至榆林店(今河北临漳西南)会战,晋军步骑力战,击退契丹军。不久,辽太宗亲率八万大军第三次伐晋。契丹军进至阳城(今河北安国东南)被晋军击败,辽太宗险些成为俘虏,乘骆驼逃回幽州。契丹会同九年(公元946年)冬,晋出帝命大将杜重威统军攻契丹,但杜重威却率军降敌,契丹乘势第四次攻晋。会同十年(公元947年)正月,契丹兵至开封,晋出帝投降,受尽凌辱,死于公元964年,时年51岁。

 

 

后汉

(公元947年—公元951年)

沙陀族人刘知远建立的王朝。辽军灭后晋之后,北撤。原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建都汴(今开封)。后汉前后经历了两个皇帝,共4年。

 

一、高祖?刘知远(公元895年-公元948年)

    刘知远,后晋时任河东节度使。公元947年,契丹陷开封,他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刘知远一介武夫,不懂治国,任用酷吏,使后汉成为五代中最短的政权。他死于公元948年,时年54岁。

 

二、隐帝?刘承祐(公元930年-公元950年)

    隐帝刘承祐,高祖子。其时邺都留守兼枢密使郭威控有兵权,隐帝乃密谋翦除之。郭闻讯即先发制人,以“清君侧,洗冤诬”为名,率兵南下,直逼汴京。公元951年,隐帝为乱兵所杀,后汉亡。隐帝死时年21岁。

 

后周

(公元951年—公元960年)

后汉天雄节度使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建都汴(今开封)。郭威做皇帝三年死去,养子柴荣继位,就是周世宗。周世宗死后,他7岁的儿子周恭帝继位,帝位被赵匡胤所夺。后周前后经历了三个皇帝,共10年。

 

一、太祖?郭威(公元904年-公元954年)

    郭威,后汉时任枢密使,公元950年攻入开封,公元951年称帝,建立后周,郭威针对前朝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刑罚有所轻减,某些苛税被废止,部分官田散给佃户,停止州府南郊进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郭威在五代确是一位较好的皇帝。他死于公元954年,时年51岁。

 

二、世宗?柴荣(公元921年-公元959年) 

   郭荣,郭威的义子。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周世宗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世宗有雄才大略,致力于全国统一,显德元年,亲率大军在高平(今属山西)与北汉、辽国的联军决战,大败北汉军,迫辽军退走,初步巩固了北部边防。二年,发兵击败后蜀,收复秦(今甘肃秦安北)、阶(今甘肃武都东)、成(今甘肃成县)、凤(今陕西凤县东)四州。此后,他三次亲征南唐。南唐主李□被迫献淮南、江北十四州、六十县,与后周划江为界。六年,世宗又亲自统军北征,很快收复莫(今河北任丘北)、瀛(今河北河间)、易(今河北易县)三州和瓦桥(在今河北雄县)、益津(在今河北霸县)、淤口(在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三关,计十七县。正当大军挺进的关键时刻,柴荣病重,遂回师开封。六月,病逝.他死于公元959年,时年39岁。

 

三、恭帝?柴宗训(公元950年-公元973年)

    恭帝郭宗训,世宗子。即位时才7岁。禁军首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恭帝逊位,死于公元973年,时年24岁。

十三太保与五代史滥收义子之谜

默认分类   2009-12-07 18:47   阅读150   评论3   字号:    

杜文玉

五代十国时期流行着广泛收养义子的社会风气,上至皇帝、国王,下止将相大臣,无不如此,众口相传的“十三太保”故事正是这个风气的直接体现。由于教育事业的衰退、统治阶层文化素质的急剧下降,纲常伦理失去了以往的凝聚作用。为了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五代史上的武夫悍将们以从唐代宦官那里学来的,一种毫无廉耻、唯利是图的“收儿子”“做儿子”的方式来巩固扩大权势。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社会风气,处于唐宋交替之际的五代十国,广泛收养假子(义子),成为社会上层的风尚。以至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撰修《新五代史》时,专门还为此写了一个类传——《义儿传》。

中国历史上收养义子的风气不是没有,为何只在五代如此盛行?

真实的“十三太保”

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是沙陀人,英勇善战,在镇压黄巢起义军中曾发挥过决定性作用,又与取代唐朝统治的后梁朱全忠是死对头,因而被旧史描写成一个忠于唐王朝的英雄。

 李克用曾收养了一大批假子,就是民间传说的以“十三太保”为核心的一个群体,他们是李克用集团的骨干,是其赖以成功的基本力量。关于十三太保,罗贯中编著的《残唐五代史演义》一书中有不少篇幅描写他们的英雄故事。元代,关汉卿就写过《哭存孝》、无名氏写了《存孝打虎》剧作,主要描写了第十三太保李存孝的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拍摄了《十三太保》的武侠电影,八十年代又拍摄了同名电视剧,至于类似题材的新小说也很多,从而使十三太保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在民间有广泛影响。

 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不同,十三太保均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其人物原型主要出自《义儿传》。此传共收入李克用八个假子的生平事迹,分别是李嗣昭、李嗣本、李嗣恩、李存信、李存孝、李存进、李存璋、李存贤。原本还有两人要收入此传,一个是唐明宗李嗣源,因他后来当了皇帝,所以事迹只能收入《本纪》;另一人是李存审,他的孙女是宋太宗的皇后,欧阳修身为宋臣,为尊者讳,于是便恢复其原姓氏,以符存审之名将其传编入了《唐臣传》。这十人都是李克用的假子,也是十三太保中的重要人物。十三太保中的其余三人是:李存勗、史敬思、康君立。其中李存勗是李克用的亲子,并非假子。史敬思,《资治通鉴》说他是李克用的亲兵,死于上源驿之变。这一事件发生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五月,朱全忠在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上源驿,纵兵围攻李克用,欲置其于死地,冲杀中,史敬思断后,力战而死,李克用才得以脱身逃出。康君立也是实有其人,他是李克用的得力大将,自唐末投奔李克用以来屡立战功,曾任昭义节度使。需要说明的是,史籍中并未记载史敬思、康君立为李克用之假子,将其编入十三太保之列,当是文学作品所为。

 收养义子的风气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从以上所述看,《义儿传》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李克用军事政治集团的情况,自然不能反映整个五代十国时期收养假子的全部风貌,难怪要受到别人的批评。

 其实,这一历史时期收养假子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涉及到统治阶层的各个层面。

 首先,皇帝、国王收养了不少假子。如梁太祖朱全忠、唐庄宗李存勗、唐明宗李嗣源、晋高祖石敬瑭、周太祖郭威、前蜀高祖王建、闽太祖王审知、北汉睿宗刘钧等,无不如此。其中前蜀王建收养的假子最多,达四十二人之多,这些还都是地位较高,立有专传的人,疏于记载的还不知有多少。就连在民间影响甚大的杨家将,父亲杨业也是一个假子,他在北汉时任建雄军节度使,被汉睿宗刘钧收为假子,改名刘继业。入宋以后,恢复杨姓,有子六人,皆勇敢善战,杨家将的故事就是以此为原型而形成的。

 其次,大将、节帅收养假子。如凤翔节度使、岐王李茂贞,在唐末五代割据于关中西部,势力最大时占据数十州,其部下大将中可以确定为其假子的,就有十几个人,分任亲军将校或节度使。其中不乏臭名昭著的人物,如李彦韬,本名温韬,任义胜军节度使,曾将其境内唐朝诸帝陵盗掘一空,包括唐太宗的昭陵,受到了历代史家的鞭挞。类似李茂贞这样大肆收养假子的将帅还很多,如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后梁宿将霍存、邠州节度使杨崇本等。

 其三,富人、豪强收养的假子。如王晏球,少年时被汴州富豪杜氏收为假子,先投靠朱全忠,后又归顺后唐,历任禁军大将、节度使。再如孔循,被汴州富商李让收为养子,于是改姓李。李让又被朱全忠收为养子,他又改姓朱。朱全忠之子的乳母喜爱他,遂再次被收养,这个乳母的丈夫姓赵,于是他又改姓赵。荆南国王高季兴早年也被李让收为假子,李让被朱全忠收为假子后,他又改姓朱氏,其后地位渐高,才恢复了高姓。这一时期大肆收养假子的风气,也深刻地感染了这些被收养的假子,他们纷纷仿效养父的行为,也开始为自己收养假子。

 这一历史时期就连许多帝王本人也是假子身份,除了唐明宗、唐末帝为假子外,还有一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周世宗。周世宗本姓柴,为周太祖郭威的皇后柴氏之侄,郭威无子,遂将其收为养子。欧阳修曾经指出:在五代五十多年间,天下五朝而实八姓,其中三姓出于收养,指的就是这三位皇帝。其实,五代皇帝中为人假子的并不仅限于此,晋高祖石敬瑭应该也是其中一位。石敬瑭是沙陀人,唐明宗的女婿,后唐末年任太原节度使,勾结契丹举兵反叛,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义父,推翻了后唐统治,建立了后晋政权。在十国的皇帝或国王中,除了前蜀王建、荆南高季兴为假子身份外,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也是一个假子,他幼年为孤儿,被吴国杨行密收养,因杨氏诸子不容,于是又被吴国大臣徐温收养,取名徐知诰,称帝后才恢复了李姓。北汉少主刘继恩,本姓薛,被汉睿宗刘钧收为养子。北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刘继元也是一个养子,本姓何,他是刘继恩的同母异父兄弟。刘继恩之父死后,其母改嫁何氏,生刘继元,不久刘继元父母双亡,刘钧遂收其为养子。

 以上这些还不是这一历史时期收养假子的全部情况,充其量只是一些比较典型的事例而已,即使如此,也能充分地反映出这一时期收养假子社会风气的普遍性。

 收养义子表象的隐藏真相

 五代十国收养假子的社会风气与其他历史时期收养假子的社会现象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无两样,然而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其所具有的独特历史特点。

 收养人数不同。关于历史上收养假子的现象,早在先秦就已存在,通常人们收养假子不过是为了传宗接代,继承家族地位和财产,因此收养的人数极为有限,通常为一至数人,象五代十国时期这样大规模地建立收养关系,收养人数之多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传宗接代之需,且绝大多数收养者都有亲生儿子,所以这种收养关系显然不是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收养的对象不同。我国历代法律对收养大都有许多限制,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建立收养关系。如《唐律》规定:无子之家,允许在同宗中选择小儿收养,如果擅自收养异姓为养子,处徒刑一年;如收养异姓之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被亲生父母遗弃,二是指三岁以下的小儿。收养女子者不限。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遗弃的幼儿如没有人收养,将会冻饿而死。然在五代时期完全打破这种法律规定,被收养者多为骁勇善战之士,且多是具有一定地位的将校,并不存在生存之虞。

 收养者不同。从五代前后的历朝情况看,建立收养关系的情况多发生在民间,虽然社会上层也不乏有收养关系的存在,与民间相比毕竟不占多数。五代时期就不同了,大规模地建立收养关系不是发生在民间,而是发生在社会上层,上至皇帝、国王,下止将相大臣,无不投身其中。即使有类似李让这样的富商参预其中,但其也与政治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从其被梁太祖朱全忠收为假子可知。

 被收养者的年龄不同。历代收养的假子多为幼儿,长期与养父母生活在一起,有利于家族观念的培养。五代时期虽然不排除有幼儿收养的例子,如南唐皇帝李昪,但大多数却是成年男子。如唐明宗李嗣源比其养父李克用小十岁,因善于骑射得到李克用的赏识,遂收为养子,建立收养关系时,李嗣源显然已是成年男子。甚至还有养子比养父年长的事发生,如晋高祖石敬瑭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养父时,年已四十四岁,而耶律德光年仅四十一岁。

 从这些特点可以清楚看出,这一时期广泛存在的收养假子的目的,不在于传宗接代,延续家族烟火,而是另有原因。关于这个问题,欧阳修已经明确地指出过了——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将相,完全是因利益而纠合在一起。正因此,这一时期被收养的对象,或为勇猛善战之将,或为智谋权诈之士,不少人还具有较高的地位,或握有较大的兵权。也就是说,收养者通过建立收养关系,与被收养者形成超过君臣关系或上下级关系的一种更加亲密的关系,增强内部凝聚力,从而结成一种紧密的政治军事集团,为夺取或巩固政权服务,或者维护已经取得的政治利益。这就是这种社会风气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直接的政治利益交换。

 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是如何炼成的?

 但是夺取天下、获得将相之位的方式很多,为什么在其他时期没有这种情况存在,偏偏在五代史中出现?

 这就要从唐代宦官广泛收养假子的现象说起。唐以前,法律禁止宦官收养假子,所以东汉虽有宦官养子的现象存在,但人数非常有限。唐代法律充许宦官养子,虽有人数的限制,但在宦官专权的情况下,这种约束便极为有限。尤其是唐后期,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化,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宦官们收养假子的目的发生了较大变化,收养对象的范围扩大了,开始大批收养禁军将校与藩镇将帅,或者是具有一定地位和权力的宦官。如唐僖宗时的大宦官田令孜、杨复光,唐昭宗时的杨复恭等,无不如此。《资治通鉴》说:杨复恭“诸假子皆为节度使、刺史,又养宦官子六百人,皆为监军。”杨复光有假子数十人,“皆为牧守将帅”。这些假子也收有养子,皆为禁军将校,从而形成了一个颇具实力的政治军事集团,权势之大,就连皇帝也都不被其放在眼里。数量众多的宦官通过大肆收养假子,壮大势力,获取或巩固自己的权位,这种风气不能不对其他人产生深刻影响。

 普遍都认为,唐代宦官通过收养假子建立宦官家族,从而世代延续并形成宦官世家以及唐代实行内诸司使制度,是宦官获得权势并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五代十国时期处在唐宋交替之际,不仅其制度直接沿袭了唐制,在社会风气方面也深受唐代影响,唐后期在宦官阶层中存在的这种收养风气不能不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于是这一时期的统治阶层便纷纷仿效,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风气。

忽略文化、价值建设所导致的无耻社会

 率先批评五代十国的收养假子风气的是欧阳修,他主要是从宗法关系的角度进行批评,认为这种风气是“世道衰,人伦坏”的结果,尤其对养父子之间反目成仇,相互残杀的现象深恶痛绝。欧阳修的说法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观点,“人伦坏”应该是“果”,而不是“因”,这个“因”就是对儒家思想信仰的缺失。

 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是五代时期一个突出的社会特征,在长期的混乱中,一大批出身于社会下层的人登上了政治舞台,藩镇做天子几乎成了通例。其将相大臣或出身行伍,或出身于胥吏,受儒家思想观念影响较小。即使有少数科举出身的人,也得投靠藩镇,屈居幕僚,随着藩帅升为天子,他们也就随之而跻身于高位。社会上层结构的这种变化,必然导致对儒家思想理论的忽略,重武轻文成为这一时期普遍的意识。当时有一批武夫悍将留下了不少“名言警句”,成为后世评论这一时期社会状况的常用之语:

史弘肇说:“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毛锥子”是指毛笔,这里指掌握儒家思想的文人学士。

安重荣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这是一种穷兵黩武的思想,也是对君权神授观念的挑战。

王章说:“此辈若给其一把算子,不知颠倒,何益于事!”“算子”指算盘,讽刺儒士不懂吏务,是一种轻视排斥文士的表现。

杨邠说:“为国家者,帑廪实,甲兵完而已,礼乐文物皆虚器也。”这是轻视儒家“名教”观念的一种反映,与历代莫不重视礼乐制度的健全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儒学研究不仅毫无成就可言,就连文化素质也严重地下降了。以科举考试为例,在唐代以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视,录取人数在诸科中最多;然在五代时期却以明经科录取人数为多,此科主要考“帖经墨义”,能死记硬背就有可能考取,相比进士科要容易得多,故人们趋之若鹜。周世宗时加强对科举的管理,对已录取的新科进士进行复试,时有及第者被淘汰,有时竟出现被淘汰者占到录取名额一半的奇怪现象。考生如此,考官的素质也好不了多少,有的主考官出不了考题,竟然要自己的门生来帮忙。可见这时的文化教育已经衰退到何种程度。

 由于教育事业的衰退,统治阶层文化素质的急剧下降,使得儒家思想的影响大打折扣,伦理纲常观念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也就大大松弛了,于是才出现了欧阳修所说的“人伦坏”的结果。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超稳定地持续发展,与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的坚持有着密切关系,其一旦被忽略或者抛弃,必然导致社会结构与秩序的剧烈动荡。所谓“礼乐崩坏,三纲五常之道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儒家纲常思想的忽略,导致直接恶果就是欧阳修所说的“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当时的人们却见怪不怪;其次便是视人伦关系为儿戏,抛弃自己的亲人、宗族,为了个人私利,甘愿认他人为父,毫无廉耻之心。对于因儒家纲常思想的缺失所导致的五代社会混乱状况,欧阳修曾有过非常精彩的描述,他在《一行传序》中说:“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在这种社会状况下,依靠传统的伦理观念显然是行不通了,人们必然要另行寻找一种能够整合相互关系、强化凝聚力的方式,于是通过建立收养关系,利用家族力量形成凝聚力的这种旧方式便被重新重视起来。这也是五代时期收养假子的风气能够广泛流行的社会条件,或者说这种风气能够畅通的社会环境。

 不过,由于我国自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方针以来,历代莫不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儒家思想治国,因此五代十国的这种反常社会风气并不能持久下去。当这种混乱局面发展极致时,就会走向其反面,入宋以后统治者便开始有意识地摒弃这种巩固统治的方式,重新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除了在北宋初期这种风气尚有一定影响外,随着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尤其是理学地位的确立后,这种风气的影响便逐渐淡漠了,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