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水报价单模板:中考作文技法系列-审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43:07

技法一: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中考作文技法》)

(一)应试作文的审题步骤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环。

有经验的考生,应将审题过程分作四步走完。

1.扫视

快速扫读文题,以明体裁,找重点,求范围。扫读的内容为:

①看文题的类型——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要求自由拟题;看是材料作文、条件作文,还是想象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

②看文题的内容——是记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说明;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是写文,还是写信……

③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④看文题的多少——是一个题,还是两个题;是独立的两个题,还是一材两题。

2.品析

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重点:

①理解完整命题的含义,明确重点,确立中心。

②分析半命题的表达形式,理解要求,仔细斟酌之后再进行“完形填空 ”。

③阅读文题中的材料,从提炼观点、改写续写、其它用途三个角度判定其作用。

④体味材料的含义,初步提炼观点。

⑤观察文题中的图画,品析含义,提炼主题,确立立意角度。

⑥品读话题作文的材料与要求,确定自己的作文内容。

3.补读

审读构成文题的其它因素,着重查看:

①文章体裁和字数的要求。

②关于拟题、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

③关于材料处理的要求。

④作文过程中不容违反的规矩。

⑤其它特别的要求。

4.深究

①对看不懂的材料再从头读过,仔细推敲。

②细读文题中的解释、举例、说明与提示,看其中隐含有哪些对写作构思有用的信息。

③研究文题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语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隐含有对文题写作构思的一些暗示。

以上四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步的“品析”。品析文题时,速度不妨放慢一点,时间不妨拉长一点,以确保真正地理解题义。为了理解的准确,除了从字面意义上直接体味之外,还可以运用如下两种方法:

①增删。或在文题中增加字词,或从文题中减少字词,从增删之后变化中体会文题的表达重点,从而强化对文题的理解。

②对比,将卷面上的文题与平时见过的或考前训练过的文题进行对比,从中体会到大的差别或细微差别,以防止草率套用原先熟悉的材料。

以上四步,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实际上在操作上是揉为一体的,只不过是审题中要注意的四个侧面,我们在考场上一定要为自己负责,细心审慎地“步步到堂”。

[练习]

1.在“真   ”这个文题中,“”可用什么内容来代替,横线上可以填进那些上应的内容?用这个文题进行作文应该扣住哪个字?

2.读下面中考作文题,然后答题:

以“冬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以冬夜中的人、事为主要叙写内容;以景物描写作必要的渲染烘托;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500字。

①题目中哪一句话对作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提示?

②题目中哪一句话对提高作文的档次进行了提示?

3.在中考作文题“可敬天下父母心——记家长对我期望的二三事”中:

①文题的表述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②题目中暗示的文章主题是        

③题目中表示文体色彩的一个词是        

④我们作文时应扣住文题中的        、               

4.下面是一个很长的中考作文题,你读一读,审一审。看你发现了哪些对作文有用的信息。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作文:

现在社会上有种风气,父母爱孩子,真有点近乎溺爱。只要求孩子读书、升学,至于待人接物、劳动、生活等等都置之脑后了。特别是家务劳动,都由父母包了下来。小到洗一块手绢,一双袜子,都是妈妈代劳,这是不利于培养下一代的。我的父母却不然,他们严格要求我会生活,爱劳动,不怕吃苦,勤奋、节约,对我的缺点从不迁就。所以,我学会了自己走路。

以“我学会了自己走路”或“这样要求我”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夹叙夹议的文章,其中代替父母或老师,正式写文章时将它代进去。本文也可以取材于所见所闻,但要用第一人称写。

(提示:1.“”可指任何一个人,横线上可填任何一种性质的特点或行为;“”可指任何一件物品,横线上可填任何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可指任何一件事,横线上可填任何一种对事的评价用这个文题进行作文应该扣住“真”字2.①以冬夜的人、事为主要叙写内容。②以景物描写作必要的渲染烘托3.是生动的、直露的②可敬天下父母心③记④期望二三事4.审题中发现:①“学会了走路”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有独立生活的能力②文题中的材料是暗示要写别人对“我”严格要求和“我”自己的努力③作文时不一定要写自己的父母④作文的内容也可以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

(二)仔细领会文题的要求

为了严谨和科学,也为了考生尽量少失误,中考作文题的命题者总是要在文题前后交代几点,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语。在这简短的文字中,有着丰富的、指令性与指导性兼容的信息。若不细细咀嚼、领会就匆忙着笔,可能会给考场作文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作文应试中,不可不仔细研读文题的“要求”。

文题的“要求”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交代

每个文题之后必有此项内容。综合起来看,大致包括如下若干方面:

①书写的要求;

②字数的限定;

③取材的范围;

④表述的对象;

⑤文体的类别;

⑥拟题的方式;

⑦写作的禁忌;

⑧违规的处理。

这方方面面的“要求”,具有明晰的、干脆的指令性,只能遵从,不能违反,否则会影响得分。如某地中考作文题“告诉你我的一件新鲜事”中,有如下的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②以记叙为主,不能用书信的格式。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④字迹清楚,标点占格,卷面整洁。⑤全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00字。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内容不具体者,要扣分;不写记叙文的,要扣分;写成书信了的,要扣分;写了真名的,要扣分;书写不整洁的,要扣分;字数超过限制的,也要扣分。倘若粗心大意,或以为这些规定只是小事一桩,也许就会糊里糊涂地丢分。

2.解释

这较多地用于半命题作文、拟题有特别要求的作文、记叙对象可以变换的作文以及文体不限的作文。拟题者往往用一两句话进行解释或例说,以指导考生对作文题准确把握,灵活处理。如中考作文题“我和××”的要求中说道:题中的××可写人和物,如妈妈、老师、同学、猫、花、邮票、足球等。此解释意在给考生开拓思维空间,告诉我们要从自己最熟悉的内容中撷取材料。又如中考题“一个我最〖CD#8〗的人”,要求“要用一两个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面貌,要有生动的描写”,这是在告诉考生如何组织材料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取得较高的分数。再如文题“我帮妈妈做家务”中,其“注意一”为:也可以帮爸爸、帮爷爷、帮奶奶做家务。此解释既点示文题中的叙述对象可以改变,又暗示“帮”的对象是自己家中的一位长辈,而不是几位或者其它。

3.提示

主要用于较为强调写法的作文。命题者用很简炼的语言,通过文题的要求,或提示写法,或指导构思。考生对此多加品味领悟,必有好处。

它们之中,有的提示比较直露,如中考题“微笑”,要求写成记叙文,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或接触过的人,在记叙中适当穿插抒情或议论。这个要求直接指导怎样取材,提醒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的提示则比较含蓄,有“暗示”作用。如中考题“家庭的乐事”,要求以“乐”字贯穿全文,写一篇反映家庭生活之乐的记叙文。这个要求既明示“乐”是文章的线索,又暗示要记的不只是一件乐事,而是几件乐事。又如中考题“这是真的吗”,要求中说“可以加副标题”,这即是暗示考生利用副标题将写作对象具体化,使写作集中目标,集中力量。

由以上所述,我们知道,在中考作文时,一定不要淡漠了对文题“要求”的审读。

[练习]

1.说明你怎样掌握下面文题中的“要求”。

题目:我在父母心目中

要求:通过记叙二三件具体的事情,表现家长对你的期望,以及教育的方式方法;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点明其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表明自己的看法。字数600左右。

2.下面文题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题目:忘不了您的教诲

要求:①“您”必须是长辈或老师。如果涉及学校名、老师和自己的姓名,一律分别用刘老师、王斌、红星中学来代替,否则扣分。②要写成记叙文,具体写出一件事来表现中心。③要有语言和心理描写,还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④不少于600字。

3.下面文题括号中的内容起什么作用?

题目:我有这样一个好   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写一个自己要写的人(例如:妈妈、老师、叔叔、伙伴、邻居等),构成自己的作文题目。②写一篇记叙文,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③字数600—900,不足或超出部分,每50个字扣一分。

(提示:1.①用两三件事写父母,②文中一定要穿插议论2.①只能记叙一件事,②要有描写、议论和抒情,③要注意保密3.仅起举例的作用,并不是一定要求写这些内容。)

(三)认真品味文题的“导语”

除了材料作文,在一般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之前,有时也会出现一段较长的文字。它们不是据以作文的材料,也不是进行限定的条件,而是语言优美精粹的富于理性或激情的导语,非常类似于语文课中教师设计的“开讲语”。作为文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既然“导语”作为某些文题的组成部分出现,那么就必然有其独到的作用。品味“导语”的语言,揣摩其蕴含的意图,也就成为审读中考作文题的必要过程。

下面,我们结合文题,分别领会“导语”的基本作用。题中打浪纹号的部分,即为我们所说的文题“导语”。

文题一

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阂被消除……。)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

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了这篇考场作文立意的某些侧面,并用省略号暗示考生去进行发散联想。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ZZ6〗点示立意角度,〖ZZ6〗开拓写作思路。通过抒写“笑声”可以表现怎样一个有意义的侧面呢?你可以写“友情在加深”或“学业在长进”,可以写“困难被克服”或“隔阂被消除”,还可以写自己由此而联想到的某个方面。文题的“导语”用“友情在加深”这组排比句,既激发考生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了考生立意的具体侧面,隐含的内容相当丰富。

文题二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原野,吹开了满园的鲜花……。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以“我在春天里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此“导语”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发写作情感,创设写作情景。其优美的语言,能调动考生的回忆,铺设作文情感的基调;一句“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设置了特定的写作情景;“想”和“做”则暗示在写作中如何选材,选什么材。

文题三

同学们,近来全国都在开展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活动,牢记中华民族受欺凌的苦难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家都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请以“给同学的一封信”为题,谈谈你从中受到的教育,以互相鼓励。

此导语的作用是:显示写作背景,强调把握主题。考生要写自己受到的教育,不能离开“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活动”;考生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离不开“牢记中华民族受欺凌的苦难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背景和主题,通过导语巧妙地表达出来。

文题四

我们都曾路过许多地方,如商店、市场、田垄、公园、运动场、图书馆、电影院、舞厅、教师的窗前、爸爸妈妈的办公室……等等,我们也一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的。请以“我从   走过”为题,先将题目填写完整,然后写一篇有叙有议的文章,以叙为主。

此“导语”的作用是:提示选材范围,指点行文布局。其罗列的“许多地方”,意在让考生展开联想,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表达的“地方”,以便顺利成文。“所见所闻所感”一语极为巧妙,暗示出写这篇“有叙有议”的文章应该如何布局:先写所见,穿插所闻,然后表达所感。

以上“导语”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基本作用”。而实际上,上述每个导语都不仅仅只有一个“基本作用”,只有认真阅读,揣摩品味,才有可能对其隐含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所以,我们在遇到有“导语”的文章时,一定要对其多读几遍。

[练习]

1.说说下面文题导语中最关键的一个句子是什么?

文题“我懂得了珍惜……”下面这样一段“导语”:“当青春微笑着向你走来的时候,生活也时时给你教益。有那么一次,它让你懂得了应该珍惜什么。请用上面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简析下面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

文题:生活中难免发生些不如意的事,如自己的愿望、要求未能得到满足;考试成绩不好或是有错误受到了家长的指责、批评;或是受到误解、委屈等。遇到这种情况,多数人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受磨练,从而重新奋起。许多有成就的人是都是这样,但也有人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青年人必须学会正确对待错误和挫折。请以“在错误、挫折面前”为题,写一篇记叙、议论结合的不于500字的作文。

3.下面文题中的导语暗示了什么?

晨会上,当校长宣布你荣获某项荣誉称号或者向你颁发某项奖状时,台下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课堂上,当老师表扬你取得进步的时候,同学们的掌声会经久不息;在家里,你为父母分担了家务或做了一件有益于邻里的事情时,亲友长辈们会欣喜地为你鼓掌;有时候,你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悟出一个道理,也会仿佛听到来自心底的掌声……当然,你也常常把掌声献给身边值得称道的人。请以“掌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有掌声响起时的场景和心理描写,还要具体写出如何赢得掌声的过程。

4.下面的文题中有“导语”吗?

题目:照片

提示:“照片”,反映出我们经历的方方面面的生活,摄下了我们走过的路,记载着我们的幸福、欢乐、怀念、骄傲、悲痛、懊悔、艰辛、稚拙……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②写600—700字 。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代替。

5.下面的导语中暗示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题目:我在努力生活是需要认真、需要努力的。一个人的志趣、情感、追求、理想、毅力、为人、工作态度、奋进精神、自立能力……等等,都会在生活的细节之中表现出来。请用上面的文题,或叙说一个故事,或连缀几个生活的片断,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表达出你对生活的某种感悟,表现你为了健康成长而正在进行着努力。文中若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假名代替。

(提示:1.是“有那么一次”,它是在暗示如何选材。出题者暗示考生写好一次经历,写好一件事情,考生应当在记叙一次经历或者一个事件中阐发自己懂得了应该珍惜什么,而不能去写几次经历;凡写几次的,肯定“吃力不讨好”,因为此类文章不合题意2.此“导语”在构思方面这样暗示我们:一是在取材时应结合自身实际;二是在叙述或议论中要注意将“重新奋起”与“一蹶不振”相对照;三是在议论中可以运用“许多有成就的人”的一些例子;四是文章的主题应是青年人必须学会正确对待错误和挫折3.这个导语很长,暗示了如何选材,还暗示了可以写自己得到掌声,可以写别人得到掌声,也可以将“掌声”虚化,写自己为得到某种心灵上的启迪而感到高兴、自豪4.这个文题将导语直接用“提示”语表达出来,点示了选材的角度,这样对考生更有利一些5.选材构思主题。)

(四)冷静排除文题的干扰

考场作文题中必须安排一点干扰因素。但于考生来说,这却是影响考场作文质量的不利因素。如果碰上稍偏、稍怪、稍难的题,考生的情绪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应对考场上难以预料的情况出现,考生要有充分的自信心,要有冷静的排除文题中干扰因素的技能。

一般来讲,中考作文题中可能出现如下干扰因素,对这些干扰因素,也有相应的排除方法。

1.题意难解

如文题“告诉你我的一件新鲜事”,又如文题“在重兴学雷锋之风的日子里”。此类作文题在断句、读词上会使一部分同学感到为难。如对“重兴”一词,基础差、心理紧张的同学也许会因为理解不出“再次兴起”的意思而导致作文全篇覆没。

排除此类干扰的方法是,先凭借语感读题,初步把握文题的含义,再从语言习惯的角度去理解,最后运用语法知识去反复分析。如上述第一题,通过这几步,就可以确定应将题目理解为“告诉你/我的一件新鲜事”。

2.要求难达

如某地文题,写作要求就写了近200字,共六条,其中还规定“用脸色的描写表现心理变化”等。此类文题条件“苛刻”,不达到所限制的要求不能算优秀作文,容易让一部分同学难以动笔。

排除此类干扰的办法是顺应文题的要求,按规定办事,先认真快速拟好草稿,对照其要求修改,逐一落实,然后定稿。

3.材料难找

如某地中考为命题作文,题目是“这种做法应该提倡”,要求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又如某地文题为“机遇”。此类文题给考生造成的困难较大。前者的困难在于需要考生自己去找“做法”来议论,许多考生无法先陈述一种好的“做法”。后者则是部分考生未曾体验过或认识上不去。面对这样的考题,考生首先要冷静,力戒慌乱、焦急,然后展开联想,从自己经历过的、听过的、看过的、读过的、交谈过的诸多方面的内容中选出一个点,尽量靠近文题,扣住文题,构思成文。

4.体裁难定

如某地文题“生日”,可以写记叙文、散文、议论文等,又如某地文题“伸出友谊的手”,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这类题体裁灵活,要求宽松,能适应不同同学的需要。然而它们也给考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考生需要考虑写哪种文体顺手、好得分,在酌定文体时就费了不少时间,有的同学写到途中写不下去,又调头重写。

应对此类文题的方法,一是把握住自己的心理流向,保持冷静;二是注意把握住阅读文题的最初感受,它往往反映作文构思的最佳选择;三是确定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文体,中途不要再换。

5.观点难出

如某地材料作文题,说的是某一富翁看到别人住在好看的三层楼上,也要工匠给他盖出第三层楼,但不要盖第一、二层楼。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据此写篇议论文。此材料寓义丰富,但考生绝大多数只提出“要打好基础”的观点,考场作文主题雷同。

排除此类干扰的方法是研读材料,展开联想,发散思维,努力地提炼出若干种观点,然后特别考虑自己拿出的第一个观点是否与别人相同,小心地删去几个观点,最后确有把握地确定一个观点。

6.有劲难使

如某地材料作文题,为考生提供了一张详细的个人履历表,要求按照此表写一份“人物小传”。这个题完全避免了猜题押题,可以使所有的考生的“考前准备”排不上用场。但由于“小传”的平实性,也会使一部分优秀的考生无法施展自己的写作技能。

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就得考虑如何在构思上去进行突破,力求用全新的结构模式完成全文的写作,其次就是要注意语言表达,要在平实的基础之上做到生动与准确。

另外,还有两题选一、一材多作以及题型太新太活等因素,都可能给考生一定的写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在中考作文复习中针对上述情况进行一些抗干扰训练。[练习]下面所选的都是中考作文题。它们难吗?如果你有难处,该如何排除它呢?

1.在竞争的热潮中

2.我最爱唱的歌。要求结合歌词内容,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3.以“友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4.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文学名著。要求介绍的必须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可以从内容梗概、艺术特点、文学地位及影响方面去介绍。介绍的必须是一本文学著,不能是一篇文章。 5.读下面一段文章,以“留在我心中的歌”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短文:

感人的歌声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那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深处,像在记忆里摄下声音的影片一样。

6.读下面这则故事,你有哪些想法,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写一篇议论性短文:

古代有一个人卖马,在市场上一连站了三天,无人问津。此人就去见以识马闻名的伯乐,愿出一天工钱,请伯乐绕着他的马转转看看,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伯乐照着他的要求做了以后,马价一下子就涨了10倍。

7.题目:从名人的谦虚所想到的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提示:1.难在从“热潮”中来表现一个“竞争”的故事,学生难得有这方面的丰富材料2. 这个题目,在很大的范围内,不能保证说每一个考生都有一支“最爱唱的歌”,如在偏远落后地区的同学,就可能是这样。所以这个题目对一批考生显得很不公平3.这是宽泛而熟悉的用滥了的文题,不难,但也许会给以考生编造说假及套用范文的机会4.这个题太难了,只有少数考生能得分5.这个题的“难”与第2个题的一样,它还有容易让考生“走题”的干扰性——如果不读或不注意读文题中的那一段话,也许就有同学用“留在我心中的歌”的比喻义来写文章——写到其他“有意义”的事上去了6.这个题难在不大好提炼出观点7.这个题比较偏,也比较难,它从知识面上让考难生以应对。第一,也许考生对名人的事迹了解不多,对名人谦虚的事迹了解会更少,第二,由于平时较少注意这些内容,所以表述起来有困难。)(五)注意文题中的“隐含信息”

传统的中考作文题型至今还在以严肃的面目“坚守岗位”,没有多大变化。但从中考作文题的创新和发展来看,现在很多文题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文题中往往安排了活泼生动、情感动人的文字。它们之中,隐含着丰富的信息,要想中考作文获得优秀成绩,不可忽视对它们的认真审读。

每一个中考作文题,不论其题型如何,都有周密具体的写作要求。这些写作要求透露出来的,有很多是“警告性信息”,它们的作用,是提醒考生防止“技术犯规”,保护考生“少失分”。这些“警告性信息”告诉我们:

1.要注意保密

由于中考作文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所以中考作文卷中最容易透露考生的真实姓名、校名,或者让人从真实的地名中猜测到校名。这样就容易导致作文阅卷中的抬分或压分现象的出现,使中考作文在某种程度上失去竞争的公平性、严肃性,甚至造成阅卷工作的混乱。因此,中考作文题在要求中随时注意提醒考生对此予以充分的注意,作了甚为详尽、严格的要求。

其表述的形式主要为:

1.简单表述。如: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2.复杂表述。如:文中不得出现学校、班级名称和有关人名(包括本人、家长、亲属、老师、同学等)。

3.指令式表述。如:凡涉及真实校名、人名、地名,一律用代替。考生如果忽略了这些规定中所隐含的“扣分”信息,往往会在不经意之中丢失了宝贵的分数,甚为可惜。于是有些出卷人干脆把问题挑明,如:文中如需出现人名、校名,可用代替,否则扣分。 有的措词则更加严厉。如:文中不得出现校名、姓名、必要时可用代替,否则试卷作废。

还有的措词简直就是严重警告。如:文中不得暴露自己所在的地区和学校,否则给零分。 这可能是在众多的“不保密”的试卷面前所采取的“惩前毖后”的措施吧。

2.要注意字数

不按要求中的字数去完成考场作文,也要受到“扣分”的“处罚”,好多考生不了解这一点,或者在写不出的时候马虎了事,结果篇幅不够;或者希望得到好的评价而尽情展示,超过规定的字数,糊里糊涂被扣了分还不知道,这也是很可惜的。

一般来讲,中考作文题中对字数的要求有如下几种表述。

(1)“左右式”。如“写一篇字数在600字左右的文章”等。这一“左”一“右”的含义就是500字以上、700字以下的文章不会扣“字数分”,如果是小作文,则“左右”的幅度不能超过50字。

(2)“不少于”式。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等。这“不少于”的含义就是“要超过”,超过的字数,大作文可在100字以内,小作文可在50字以内。

与“不少于”相对,还有一种“不超过”、“以内”式的表述,字数的限定可按上例类推。

(3)“之间”式。如“字数在400—500之间”、“字数在400—600之间”、“写一篇四、五百字的议论文”等。这时考场作文的字数一定要按规定办。

(4)综合式。如“字数500字左右,但不得少于400字”等,这也应该按规定办。

中考作文之所以限定字数,首先是为了公平竞争的需要,其次是为了阅卷的方便。字数的限定合乎初中生的表达能力,所以每个考生都应该注意这个要求。

3.要注意表达方式的选用

文题要求中对表达方式的限定也很严格。考生若不注意对此方面的规定,起码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失误,一是没有综合地使用表达方式,二是写错文体。这方面的扣分将大大超过因字数不合要求的扣分,考生将蒙受“重大损失”。所以,要千万注意准确选用表达方式。

对于表达方式,文题中有两种“要求”。

一为“硬要求”。

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如:在叙述的基础上,要有适当的议论。

如:要运用描写的方法。

如:以叙述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前三例要求很明确、很单纯。第四例要求也很明确,但要求的层次高一些,如果考生不以叙述为主且适当穿插或抒情、或议论、或描写,那么作文质量永远上不了第一类,充其量也只能在二类作文中徘徊。

二为“软要求”。

如文题“我为此而自豪”:“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又如文题“友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此类要求十分宽松,考生可以任意选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方式抒写内容、表达情感。考生要结合个人实际水平或特长,扬长避短,以稳妥为要,作出最佳选择。

4.要注意选材、构思

有些文题对选材、构思也提出了要求。不要小看或忽略了它们,否则也会得到“扣分”的结果。此类“要求”主要分两类。

一类是选材要求。

如“选择一两件平凡小事,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优秀品质”,如“围绕中心选择一两件事表现一个人物 ”,如“选取两件事,围绕一个中心”等。

前二者允许选“一两件事”,最好依此行文;后一题规定“选取两件事”,可千万不要来点创造性,去写三件、四件事。

一类是构思要求。

如“文中要有场面描写”,如“合理想象,用第一人称,以信为线索,写一篇五六百字的记叙文”如“按照书信格式写”,如“以日记的形式写”等。

既然文题中进行了这此限制,考生就不必去违背,要想到这些要求中隐含着的警示。

另外,有的文题的要求对规范地书写、标点占格、如何拟题、如何把文题补充完整、如何运用文题所提供的材料、图画等,也都作了说明,考生在读题时均应予以注意。

同时,我们还应知道一些关于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方面的信息。

下面是对一些地方2001年中考作文评分扣分或加分的“标准”的介绍,了解了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知己知彼”,争取加到一些分,也可以避免无端地丢失分数。当然,这样的信息对于毕业班的语文老师也是很重要的。

如:给考生加分,主要有如下一些规定:

内容或表达有创意者可酌情加1—3分,加满3分为止。(山西省)

文章基本切合话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具体,如果表达十分突出,可加3—4分。

(安徽省)

书写工整、规范、文面整洁的,加1—3分。(江苏连云港市)

内容有新意,可加1—5分,加到“内容项”满分为止;语言流畅,可加1—5分,加到“语言项”满分为止;结构巧妙,可加1—3分,加到“结构项”满分为止;卷面非常整洁,可加1—2分,加到作文满分为止。(北京西城区)

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满分40分为止。(1)感情真挚(2)立意新颖(3)构思巧妙(4)语言有特色。(河南省)

而扣掉考生的分数,则显得严厉一些、细致一些:

缺少文题,扣3分。(山西省);缺少标题扣2分。(温州市)

(要求自己拟题而)不拟题者扣3分。(甘肃省)

书写、标点不规范、字体潦草的,酌情扣除1—3分。(山西省)

书写不规、涂抹严重的,扣1—3分。(甘肃省)

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每2个扣1分,扣至5分为止。同一个错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吉林省)

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酌情扣1—2分。(南京市)

全文一逗到底或没有标点的扣2分。(北京西城区)

文章不足600字,每少50字酌情扣1—2分。(安徽省)

字数不足部分,每50字扣1分,扣分不超过4分。(北京昌平区)

(作文80分),不足300字的,48分以下;不足400字的,64分以下;不足500字的每少20字扣2分。(大连市)

作文中如果出现镇(乡)、学校的名称和师生真实姓名,从总得分中扣5分。(北京昌平区)

文章中出现了真实校名和真实姓名者,降一等级给分。(四川眉山)

(在命题作文中)凡自命另外的文题进行作文且内容完全不是本试卷文题所要求的,给10分以下的分数。(湖北荆州市)

凡作文只写开头、结尾,而在中间充塞其它内容诸如课文语段的,给10分以下的分数。(湖北荆州市)

作文内容完全不符合题意的,只能在7分以下给分。(贵州铜仁地区)

[练习]

1.举例说明下面文题中隐含着哪些“扣分”的信息。

题目:我有一双   的手

要求:①根据所写内容,选用恰当的词,把题目填写完整。②叙事中要细致地写手的动作,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③在叙述的基础上,要恰当地运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文字要通顺,全文不得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写出县(区)、学校的名称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2.说说下面的文题中隐含着哪些对考生有利的信息。

憧憬未来,展示未来,未来是光辉灿烂的。在奔向未来的脚步声中,她的轮廓我们已隐约可见。请以上述内容为中心自拟题目,写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的题目中必须嵌进“未来”二字。②文章叙写的对象必须是“我”“、我们”。③字数600—800。

(提示:1.①字数不够要扣分②写出了真实名字要扣分③没有描写、议论要扣分④语言不简明连贯要扣分⑤没有突出对“手”的描叙要扣分2.①文章的主题很明显②文章的题目也很好拟,如“走向未来的一步”③由于是自拟题目,所以选材自由④对“记叙文”三个字没有进行限制,也可以写成想象作文,如“这就是未来的我”⑤对字数的要求比较宽松。)

技法二:不同题型作文的应试方法(《中考作文技法》)



(一)命题作文

中考命题作文包罗万象。如:

童年回忆——“童年琐事”

青春剪影——“我在花季”

心香一瓣——“忘不了他(她)”

难忘时刻——“记一次升旗活动”

走向未来——“自强的我”

生活感悟——“我生活在集体的怀抱里”

山光水色——“家乡变了”

世相写生——“记一位平凡的人”

温馨情怀——“母亲的爱”

友谊之花——“同学,你不能这样”

……

从总体来看,中考命题作文有其设计、表达方面的规律:

第一,绝大多数文题涉及的内容充分贴近学生生活;第二,大题、宽题大大多于小题、窄题,便于考生自由选材;第三,记叙文题大大多于说明文、议论文题;第四,命题作文在使用数量上仍占主流地位。

了解这些规律,对于我们作好考前训练,练好应考本领,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那么,在实际应试实践中又有哪些规律需要遵循呢?下面介绍四个要点。

1.要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

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要审读的内容包括:

①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

②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

③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

④文题中的的标点或其它符号及其含义。

⑤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

⑥各种写作要求、限制。

⑦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求。

另外,在具体的审题过程中,对这样几种内容的题目不可掉以轻心。

第一种,看似很浅显的题目。

如“我长大了”这个文题,是一个宽泛的中考作文题,谁也不会在取材上发生困难,看样子真是浅得不能再浅了,但实际上,这个题的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在审题之中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料理自己、胆子变大了,或者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这种理解就很肤浅,写出来的文章在选材立意上也就上不了档次。如果说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第二种,看似很熟悉的题目。

如“美在课余”这个文题,是一个宽题。可供取材的内容也是不少的。其实这个题目有一个“迷惑点”,这个“迷惑点”在那个“美”字上。稍不注意,就会由于觉得这个文题似曾相识而忽视对“美”字的品读。由于没有抓住这个“美”字,就会写出“丰富多彩的课余”、“好玩的课余”、“有趣的课余”、“热闹的课余”等等内容,而就是没有突出这个“美”字。 第三种,看似很形象的题目。

如“风景这边独好”这个文题,也是一个宽题,题目似乎很“形象”,但远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那么简单。它既可以写实,如写一个地方的风景,写一个地方的景物特点,写一个地方的景物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写这个地方的发展,写这个地方的特色,写这个地方表现出的时代的进步。再换一个角度思考,它不仅可以写“地方”,还可以写人,还可以写事,等等。

第四种,看似很直观的题目。

如“礼物”这个题目,好像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但在具体的写作中,它可能是实指——某种物,更多的也许是喻指——像“礼物”一样的美好事物。用“喻指”来写文章,其思路更广,其情感更丰富。

要记住,不管命题作文的形式多么复杂,你的眼睛要永远盯着它的题目。在熟悉的题目面前不要激动,不要以为它就是你做过的“原题”;在生疏的题目面前不要紧张,不要以为你的心目中就没有它的影子。

2.在取材立意上,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些信手拈来的中考作文题:

“学语文的故事”、“母亲的爱”、“我生活在集体的怀抱里”、“他做得对”、“同学,你不能这样”、“在错误和挫折面前”、“谈谈我们的课堂教学”、“雨中”、“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等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好像只是划出了一个取材立意的框框,需要我们选用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将其具体化。

对这样一些文题,要做到“大中取小”,将其“具体化”:

第一,将宽题变“窄”。

所谓宽题,就是从内容上看,可以包含许多题材、许多素材的题目。由于它的“宽”,似乎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写作文,我们就必须选准材料,把作文的内容“浓缩”到一个点之上,使之变“窄”,以便顺利成文。

如“火柴的联想”是一个宽题,它可以让你联想到非常多的事,非常多的人,非常多的现象。但这种丰富的联想只能是在构思过程中,必须从这丰富的联想中决定一个供展开的“联想点”,才能开始考场作文的写作。

第二,将大题变“小”。

所谓大题,其实也是一种宽题。从“意义”上看,有些题目的主题比较直露,比较追求一定的“意义”。如文题“变了”,从这个“变”字上看就是要求你在文中一定要点示出某种“意义”。

对于这样的题,我们可以用加“限制”的方法将其变“小”。如“变了”这个题,我们可以在题目前加上限制性的语言,如“兰兰变了”、“我们家变了”;也可以在题目后面加上副标题,如“变了——从一件小事看我们的班风”、“变了——他又回到了我们班”。经过这样的“处理”,就可以开始构思了。

再来看下面一些常见中考作文题:

“我的一天”、“记我受到的一次小挫折”、“家中小事”、“记一堂我喜欢的语文课”、“我的老师”、“常人小传”、“令我深思的一件事”。这些题目对内容的要求都很具体,选材也比较容易。

对这样的文题,我们要做到的“以小见大”。“小中见大”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选点生发”,也就是说,要选好一个能够让你很好地展开记叙、很好地展开议论的“点”,再从这个“点”上写开去。

3.在构思上,要做到“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

“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这句话,可以说是中考作文构思的总策略。“一点式伸展”就是一篇文章内只将一个内容写好、写细、写完整,“多点式铺陈”就是在文章中多写几个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看下面中考作文题的构思方向:

家乡变了:用多个画面、事例的组合来表现“变”——这是“多点式铺陈”。

我在家中的故事:可写一个故事的始末——这是“一点式伸展”。

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或谈一个观点,或回忆几件小事。

天下无难事:可通过记一件事来突现主题,也可用几个例证证明观点。

读书乐:可乐在一处,乐在一点;也可乐在几处,乐在几点。

我眼中的同龄人:必须进行“多点式铺陈”,写几个同龄人的生活。

一件小事给我的教益:必须进行“一点式伸展”,先写事,再写理。

以这两种模式为基础进行变化,设计好开头、结尾,安排好不同表达方式的穿插,考场命题作文的框架便能够设置得完整、规范。

4.在表达上,要做到:注重文体特征,表现个性特点

注重文体特征,就是要充分准确地表现文体特点,而不要出现将“读后感”写成“读后叙”、在“家乡变了”中穿插一半篇幅的议论、将“自强的我”写成自我介绍等模糊文体色彩的错误。

表现个性特点,就是要表现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就是要认真遣词造句,稳妥布局谋篇,从语气、结构、主题方面尽量表现出自己的实际水平,甚至期望有超过水平发挥,力争做到“常中出新”、“平中有奇”。

[练习]

1.指出下面文题中的宽题与“窄”题。想想该怎样将宽题变“窄”,怎样在“窄”题中“以小见大”。

①初中生活的苦与乐,②我最盼望的,③放学路上,④笑声,⑤开心一刻,⑥我有一个小天地,⑦一张照片引起的回忆,⑧凡人小事

2.下面哪些文题表现出一定的含义?

①春天里的回忆,②童年琐事,③学校生活二三事,④生活中的小小波折,⑤我解决了一道难题,⑥给我一片绿草地,⑦明天会更好,⑧我的一个秘密

3.下面哪些文题适于“多点式铺陈”。

①雷锋,就在我们身边,②论“开卷有益”,③一件出人意料的事,④一次难忘的照相,⑤说“韧”,⑥读《为学》有感,⑦谈谈我对改进语文教学的意见,⑧我校的新教学楼

4.下面几个文题中最难应对是哪一个?你准备如何就应对?

①题目:成功的喜悦要求写一篇内容健康,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②题目:压岁钱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题目:我生活在集体的怀抱里要求:以记叙为主,当地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

④题目:珍惜这大好时光要求:必须写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5.具体说一说如何应对下面这个文题。

题目: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

要求: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若出现校名、人名,一律用假名代替。

6.说说如何就下面的题目进行构思。

题目:雨天,我想起了……

要求:①注意环境描写,情景交融;②可以写人叙事,也可以联想、想象;③不少于600字。

(提示:1.第①、②、③、④、⑤都是比较宽的题。对①可加副题,对②可加后缀,对③可加副标题,对④可加限制词,对⑧可选取二三事来记叙人物2.第①题中“春天”可实可虚,第④题中的“小浪花”是比喻,第⑤题中的“难题”含有一定的深义,第⑥题“给我一片绿草地”全题都是一种比喻,第⑦题中的“明天”并不是指时间上的“明天”3.①、②、⑤、⑥、⑦、⑧都适于“多点式铺陈”4.第④题可能比较难应对。首先要弄懂文题中“这”的含义,从中学生的角度来讲,它可以理解为花季、青春、少年时代、学习生活等等,其次要阐释“大好”二字,要在文中简明地议论一这种时光为什么好,然后再就如何“珍惜”进行“多点式铺陈”的议论5.这个题目考我们的如下能力:①读题能力。可从题目中悟出这样一些隐含信息:写自己生活中的事,写一件事,这件事应表现出情感的激荡。

②构思定向能力,应考虑到写好一件事的始末,还应考虑到记叙之中的抒情或议论。③语言表达能力,为了写好这朵“小浪花”,应调动知识储存,运用准确、通顺、生动的语言,让此事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在写作中,应:①写好开头。或叙说,或抒情,或议论;或是悬念,或是高远的境界,或是情感上的感染,或是心灵上的激动。②写好“一朵小浪花”即“一件令人难忘的小事”的始末。记叙的要素要在记叙之中有步骤有层次地交代,叙说中的情感要在记叙之中或正面或侧面地流露。③写好结尾。由于文题具有鲜明的情感特点,应通过抒情或议论来点化主题,增加深度,表达情感6.首先要想,要放开思绪地想,想到幸福的时刻,想到美好的场面,想到欢乐的节日,想到愉快的交谈;想到一本喜爱的小说,想到一篇醉人的散文,想到一首沁人心脾的诗歌;想到今天,想到昨天,想到未来………其次要“选”,即根据“雨天”这个特定的条件或者说是特定的环境来进行选材,要明确所写的事、所想的事、所抒的情为什么一定与“雨天”有关而不与其它天气有关。再就是要“扣”,一定要扣住“雨天”来写,要注意在文中或用“雨天”来引出内容`,或用“雨天”来设置情景,或用“雨天”来烘托气氛,或用“雨天”来抒发情感,或用“雨天”来结构全文。)

(二)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向前走半步,就是命题作文。

这半步是考生自己走出的,所以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技巧,主要表现在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把题目“补”好之后,就是适合于自己写作的命题作文了。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有四种表现形式。

1.点示范围式补题

这种形式的补题所形成的一个完整命题,既不能表现题材,也不能表现主题。它只是一个标准的宽泛的点示写作取材范围的文题。

如文题“在     影响下”可补写为“在大伯的影响下”、“在同桌的影响下”。补写后的文题是一个宽题,为什么有“影响”,“影响”下的“我”怎么样,需要自选题材,来进行恰切的表现。

2.突现材料式补题

这种形式的补题突现了作者最为熟悉的题材,它表示作者没有取材的困难,全篇文章将用作者选定的材料来表现一定的主题。

如文题“我这个    迷”,填充后的文题可为“我这个象棋迷”、“我这个足球迷”、“我这个电脑迷”、“我这个数学迷”、“我这个航模迷”等。作者必须通过写“象棋”、“足球”、“电脑”、“数学”、“航模”来表现自己的“迷”,来表现文章的主题。

3.立意角度式补题

此种形式的补题将文章的立意方向作了确定,作者必须选出一定的材料来表现这种立意。

如文题“我生活在     ”,完成题目后可写为“我生活在春天里”、“我生活在关爱之中”、“我生活在向往之中”等等,这“春天”、这“关爱”、这“向往”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4.综合因素式补题

这种形式的补题最为自由,因为它既能为作者确定题材,又能为作者突现立意方向。

如文题“    真        ”,可变为“欢乐‘五一’真令人难忘”,作者可选用“五一”长假中的生活片断来表现那种令人难忘的愉快。

当然,以上四式不是绝然分开的。如文题“我生活在       之中”,可以突出立意,如“我生活在幸福之中”,着眼点在“幸福”;也可突出选材,如“我生活在勤劳的家庭中”,着眼点在“勤劳”。填充时怎样顺手就怎样填,怎样有把握就怎样填。

做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补题最好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总之一句话: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一个半命题变成就像是自己命的一个题。

在考场上将半命题填充为完全命题,要掌握如下要领。

1.要认真读题。要看题中有没有举例性提示、语言说明性提示以及限制性的要求,如果有,有的则要进行理解,有的可视作参考,有的则要遵从。

2.对填充后的题目要从语意、语法、语感的角度进行检查,做到简洁、明确、生动、通顺。尽量避免很长的题目、表意不明的题目和填充后配搭有误的题目。题目填好后要回过头来与要求对照。

[练习]

完成下面各题的“补题”工作。

1.题目:我理解了   要求:①先确定所写的对象和范围,补充完整题目,例如“我理解了生活的含义”,再写作文(不能用示例作题)。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你有个怎样的家,你想有个怎样的家?温馨,和谐,安定,……,还是……,请以“我想有个   的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

3.题目:我最喜爱的   要求: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说明文。

4.题目:我终于   要求:先在题目上选填:①学会了②盼到了③成功了④了解了他(她),然后作文。

下面的半命题作文,有位考生在横线上填了“珍藏”二字,如果你是那位考生,谈谈你将如何应对。

5.心中的   要求:①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文中若出现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假名代替。

说说下面文题中导语的作用及补题的方法。

6.同学们,你们平时关心的人和事物一定很多吧!你们不仅关心熟悉的、亲近的人,也关心那些不熟悉但希望得到帮助的人;你们不仅关心身边在教育、体育、公益事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的事,也关心全社会在两个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你们不仅关心一套邮票的发行,一项竞赛的态势,不仅关心自身素质怎样提高、人生道路怎样走好,也关心文化市场对青少年的影响、下岗工人的困难和他们对再就业的期盼,甚至还关心世界航天技术、生物克隆技术的新进展以及世界和平的新进程……现请你从自己众多的关心中选择一项,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表达你的思想和情怀。

题目:我关心                

要求:①先根据上面的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以记叙为主,结合适当的抒情、议论。③不少于600字。

说说如何就下的题目进行构思。

7.提示:作为一个初三学生,你已有了不少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启发着你思考过去,认识现在,唤起了你心中许许多多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你想让自己更成熟;你想让家庭更和睦;你想让人与人之间更真诚;你想让江河更洁净…请你以《我想让            更      》为题

,写一篇记叙为主的文章,描述自己的某一经历,并以议论、抒情的方式写出感悟。

(提示:1.2.3题都可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内容去完成题目,第4题则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它只要求选填题目的4个词之中的一个,这样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填充题目了5.这个题目,是让我们回忆美,赞颂美,留恋美,并挖掘出我们心中珍藏着的那些美好。在写作此文时应处理好如下内容:①记叙的内容要美,只有美的事物才值得珍藏在心中。题材可选师生情谊、同窗友情、母女父子之情、自己一次勇敢的尝试、自己一次真正的成功、对爱物的眷念、小小的秘密等种种内容。②表达的角度要巧,要设计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记好一件事为主,恰当地穿插抒情和议论。第三,③抒发的情感要真实,尽量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情感或浓或淡,要与全文风格相吻合,水到渠成,点到为止6.文题对选材进行了广泛的提示,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补题要注意选取自己最熟悉的内容,而且要注意综合因素式的补题,既要考虑到选材,又要考虑到立意,而且选取的点一定要“小”,以便于自己写作。比如“我关心失学的同桌”这个句子中,不仅包括了立意与选材,而且很方便于写作7.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题目,有两处需要补题。补题之后,也是一个较难写的题目,因为题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眼:更。一个“更”字,意味着既要写好“以前”,也要涉及“以后”,意味着在你有了某段亲身经历后,你又产生了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你又有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写作构思时要考虑到如下几点:最好写自己,这样材料熟,选取的“点”也不会太大;文章内容上要表现出一种层进的关系;应写成一篇记叙为主的文章,描述自己的某一经历,并以议论、抒情的方式写出感悟;表情达意要自然,要与文章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要空洞地发誓、喊口号。)

(三)文字材料作文

从全国的中考来看,材料作文题的数量不小。它的共同显现出这样的规律:

1.材料作文覆盖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这些所有可考的文体。

2.材料作文覆盖了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这些所有的命题形式。

3.材料作文覆盖了改写、续写、扩写、修改等种种写作形式。

4.材料作文覆盖了大小作文的组合类型。

由此可见其在考场作文中的重要性。

考场材料作文应试,应重点“念”好这样一个“三字经”。

1.读

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

②读材料。这个环节的任务是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要用慢读的方法,细细地、全面地阅读材料,以做到心中有底。

读材料的要求是“细”、“全”。一个题目从头到尾都要读到,每一个字都要读到,不要用扫读的方法去读题。

2.析

慢读材料之后便要析读材料,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首先要明确材料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①供扩写用,②供续写用,③供引论用,④供提炼论点用,⑤供评论用,⑥供考查应用文格式用,⑦供考查修改能力用,⑧供选择说明文的材料用。析题时要认真判定,以正确运用材料。

其次析材料的类型。材料的类型主要有:①故事梗概型,②故事片断型,③寓言故事型,④正反对照型,⑤参考资料型,⑥设置情景型,⑦立论导向型,⑧论据论点型。析题时要准确把握,以便有针对性地作文。

再次要析材料的含义。有的材料意义直露,指向明确,不需要细嚼就能理解,有的材料则需要品析出深刻含义,特别是要求写议论文的文题如此。可运用寓言结尾法,对比提炼法、抽象概括法、评析立论法等等方法对材料进行理解、把握其深层含义,提炼出正确观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原料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3.防

就是防失误。读题读材析材之后,便可以按题写作或自拟题写作了。但由于材料作文的特殊性,在读材料、析材料方面的失误可能要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要大一些,因此在写作前和写作中的各个环节都要严防失误,要特别防止如下6个方面的失误:

①扩写后的记叙文原貌依旧,手法单调,叙事枯燥,仅仅只是增加了若干字节而已。

②改写后的记叙文或由于套用而与原文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或添加的细节违背生活常理。

③议论文在引述材料之后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材料没有得到利用或运用。

④由于重视了材料而淡漠了文题中的关键词,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偏离了所要求表达的中心。

⑤由于对材料的理解不深而提炼不出精粹的要点,文章立意过偏、过浅。

⑥文体有误、格式有误、修改有误。

其它如泛泛而谈、结构杂乱、错字病句等一般作文过程中的失误,也应该防止。

[练习]

1.说说下面文题中的材料的作用。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短诗,结合实际,以“爱是无私的奉献”为题写一篇作文,记叙、议论不限。

爱是这样真,爱是那样纯。

爱让枯技长满了鲜果,爱让沙粒变成了珍珠,爱让受灾的群众重新唱起了欢乐的歌,爱让心灰意冷的人点燃了希望之火……

爱是这般广阔,爱又是那般深沉。

爱国家,爱集体,爱老师,爱同学,爱得“差”班变模样,爱得小树结出丰硕之果……

爱的实质在哪里呀?

不用我去寻找,也无须我去回答,爱就是无私的奉献。

2.试用概括的方法指出下面文题里材料的中心,再说说你准备怎样展开议论。著名翻译家傅雷,每天同孩子就餐时,总是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是否妨碍了同桌的人,咀嚼饭菜是否发出没有礼貌的声音,等等。由于他注意在日常小事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他的几个孩子长大以后,都有较好的气质。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谈家教”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3.用“揣摩法”理解下面文题中材料的含义。

题目: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曾向著名画家李苦禅请教:“什么字最难写?”李苦禅回答说:“一字最难写。”

请根据这个材料,以“‘一字最难写’的联想”为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议论文。

4.说说下面文题的特点以及你应对这个文题的方法。题目:读下面短文,然后,①以“骆驼”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抒情、议论片断作文;②以“骆驼”为题,将短文材料扩写为一篇五六百字的说明文。

骆驼身高,脖长。它的鼻孔很大,嗅觉灵敏,善于找水,还能紧闭以抵御风沙。骆驼可以六七天不吃不喝,坚持行走,这时驼峰里平常积蓄的脂肪就逐渐消耗,驼峰就越缩越小。骆驼的脚掌宽厚,便于在浮沙上行走。它腿上有大片的胼胝,趴在滚热的沙上不会烫伤。它不但耐热,而且耐寒,人们管它叫“沙漠之舟”。

5.说说如何就下面的材料与要求进行构思。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作文。

在一个偏远山区,有一所村办小学和一个姓王的老师。每逢山溪涨水,王老师就守候在河边,把上学的孩子一个个背过河。溪水刺骨,乱石如刀,王老师在溪水里趟过了十几个春秋,被人们誉为大山里的“人桥”。在这个山区的另一所村小里,老师是一个姓李的娇小姑娘,在惊悸的浊浪里,她背不了孩子们。面对自己的学生上学难,她却想出了另一个办法——造桥,她给领导写信,找有关部门据理力争,还掏出自己的工资带头发动群众集资,不久,河上就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从此,孩子们可以安全顺畅地上学了。

王老师的“人桥”精神是可贵的,令人赞美;李老师造桥之举是可嘉的,值得学习。然而,这两位老师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这更值得我们思考。请你根据自己对上述两个例子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当前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形势,谈谈哪例对你教育启发更大。

要求:有明确的观点,有一定的依据,有一点分析。题目目拟,字数300字以内。

(提示:1.这个文题中的材料属于“激发感情”这一类,因为如果没有它,“爱是无私的奉献”也是能够写下去的。当然,这首诗对作文内容和语言风格上也稍有一点儿提示

2.这段材料的中心就是:严格的家教是孩子的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谈家教”是一个内容宽泛的文题,应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选取恰切的引发议论的点,运用恰当的结构方式进行议论。如:

①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傅雷教育孩子与当今某些家长娇惯“小皇帝”进行对照,议论家庭环境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②运用引申的方法,从傅雷教育孩子来逐层深入地论述家长应眼光长远,从小就要教抓好对孩子思想品质、生活习惯的培养。③运用归纳的方法,从傅雷家教严谨谈起,继续引用其它名人家教的故事,论述良好的家教是下一代人成才的重要条件,人们都应创造、珍惜这种条件

3.这个材料极为简短而意蕴精深,材料的“眼”已由文题点明,即“一字最难写”。我们审题,就必须咀嚼出这“一字最难写”中所含有的意味。

从形象看,“一”字笔画最少,形体单纯;从书写看,任何人轻轻地一划,便是一个“一”字,可以说它的书写极为容易,于是我们有理由说:“一字最易写”。可李苦禅先生为什么说“一字最难写”呢?看来,李先生是用“一”字来比喻那些人们认为非常简单、非常容易、不需要花费力气就可以做到的事,而“一字最难写”则包涵了李先生对人生对事业的深刻体味。李先生是在用“一字最难写”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世间最简单的事,往往是最难做好的。悟出了这一点,也就是悟出了我们要写的这篇“联想”的中心4.这是一材多作的题。

第一篇文章为片断作文,作文的内容与材料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是考察联想、构思能力和表达水平,因此要在象征联想上下功夫,语言力求精美,要表达出浓烈的情感。第二篇为扩写。作文时应注意:①设计恰当的层次段落,②使用一定的说明方法,③穿插一些详细的说明,④适当进行语言修饰5.这是一个似易而难的题目,因为它给出了一个含两种不同工作方法、不同思想方法的材料,要求谈“哪例对你教育启发更大”,这就带上了思辩的色彩,在取舍上颇费斟酌。但这同时也是一个似难而易的题目,尽管它给出了一个含两种不同工作方法、不同思想方法的材料,尽管它带上了思辩的色彩,但也可不必多费考虑,不管你写“哪例对你教育启发更大”,都是合理的。问题只是在于要有明确的观点,有一点分析,说话有一定的依据,也就是说,写作要合乎议论文的特点,要提观点,作分析,有结论。)

(四)自由命题作文

这里所说的“自由命题作文”,指的是一般的要求按一定的文体进行写作的作文,因为“话题作文”基本上也是一种“自由命题作文”,只不过它对文体的限制很少罢了。

自由命题作文实际上不是完全自由的,出题的人总得对考生有些限制,才能不让你完全自由自在地用自己的题目写作。所以,为了考场作文的质量,考生自己命题是第一道“工序”,这种“工序”是完全“利己”的,题目一旦完成,就可按照命题作文的思路进行写作。

一般来说,中考自由拟题的思路有:

1.针对中心拟题

有的文题,特别是有的议论文题,为了降低难度,往往将材料的中心点示得十分明晰,遇到这样的题目,可直接针对材料的中心拟定自己的文题。如下面的材料,其中心就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可以就自己的观点进行拟题作文:

现在,报纸在呼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少的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太长,教育部门再三强调,要关心爱护中小学生的身体。请你就此发表有针对性的看法,自拟文题,写一篇议论文。

2.按照条件拟题

有的文题往往有附加的条件,对这种条件一定要按要求执行。

如下面文题:“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结合周围你的人和事,引进这段语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文题自拟。

拟题时一定要注意突出“美”,以便把文题中的语录引进去。

3.体会语境拟题

如:根据下面提供的文章开头,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进行适当的议论。要求自拟题目:

一根拐杖坚定地支撑着在狂风中摇曳的小树,于是小树顶住了狂风的袭击,恢复了生机……

很明显,在这个开头具体的语境中,拐杖和小树都是比喻。“拐杖”比喻坚强有力的支持,“小树”比喻在困难中的新生的力量,只有体会到了这一点,才能开始拟题和作文。

4.提炼观点拟题

对于材料、看图画写读后感的自由拟题作文,都得先耐心审读材料,再反复提炼观点,斟酌之后拟定题目。

如下面一段材料:

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新婚时竟拒绝父亲为她多置家具。她的婚室里只有一张木桌,两把椅子。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太寒酸了。然而,她有她的“理论”:家具多了,得擦洗、掸刷,她没有这个工夫。原来,她把“工夫”全用在实验室里。她发现了一种新元素“镭”,她一连45个月不舍昼夜,从两千多吨矿石、水和药品中提炼出1克纯“镭”,从此,她的“镭的母亲”的荣耀称号传遍了全世界。

这段材料的核心是居里夫人全力以赴进行科研,终于取得光辉的成就。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科研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有得必有失”、“要耐得住寂寞”、“为科研节约每一分钟”等等观点,然后再进行拟题。

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还说:“标题是文章的眼晴”。从语言的角度讲,不管其拟题的思路如何,拟出的题目还要讲究语言文字美,讲究结构美,要在“小、巧、新、美”上下点功夫。

[练习]

1.下面文题中含有哪些必须在拟题时注意的条件?

长城中学为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定于1998年7月1日下午召开一次演讲会。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准备在这次会上演讲,题目自拟。

2.有一幅名为《干的与看的》漫画:有一只母鸡下了一枚蛋,公鸡在一旁叫道“太尖了”,

母鸡又下了一枚蛋,公鸡在一旁又叫道“太圆了”……请据此材料,写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字数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

如果你在中考中遇到了这道题,你从材料中将提炼出什么样的观点?

3.试就下面的中考题拟出你的作文题。

自拟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要用下面的一句格言:“一本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海洋。”

4.就下面的文题,你能提出几个进行议论的角度?

报载,有些社会现象的出现令人深思。例如有些旅游点的摄影个体户,准备了长袍马褂、手杖礼帽、墨镜烟卷、皮带手枪等道具,一些游客特别是青年就装扮成土匪、地痞、流氓在那里兴高采烈地留影。

请针对上述材料,任选角度,自由拟题,写一篇五六百字的议论文。

(提示:1.关于香港回归的知识,关于演讲稿的知识2.幅画的文题很重要,它点出了画面的含义:“自己不干的人,凭什么无端地指责干的人呢?”这可以作为自己提炼出来的观点3.①我的小船②我喜爱这知识的小船③好书与我们的成长④驶向知识的海洋4.这份材料揭示的内涵很丰富,选取的议论的角度可以是:①人们应当有辨别“美”与“丑”的基本能力;②社会环境要防治污染;③加强文化、艺术市场的管理;③倒退没有出路;⑤赚钱应讲道德、讲文明;⑥青年人应该懂一点历史知识;⑦国情教育很有必要;⑧从摄影看思想修养,等等。)

(五)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的“图”,主要有图表、画图和漫画三种,出现在中考作文题中的,主要是漫画。

做中考看图作文,具体的操作程序是读题、析图、立意、拟题、构思、修改、定稿。“与众不同”的关键之处是要仔细观察画面和准确理解画“意”,先抓好读题和析图两步,然后才构思成文。

第一、读题。读看图作文的题目,主要是了解文题中所提出的要求,明确所规定的体裁,以便有目的有重点地去看图。

第二、联系题目析图。

①若文题要求写说明文,便着重观察图的结构,如画面的主体、背景、细节、层次、以及文字和对话等。此时的看图所追求的是准确的把握画面内容。

②若文题要求写记叙文,一般是排列出多幅图。这时便要着重观察每一幅图的内容和多幅图之间的关系,所追求的是全面了解画面中的“情节”。

③若文题要求写议论文,便要马上想到在看图的基础上去探求画面的直接意图和挖掘画面的深层含义。有的看图写议论文只需理解其画面的直接意图,就可以由表及里,依“图”论理,并恰当地联系实际,引申开来。如要求看关于“错别字”的漫画,写一篇议论文就是如此。而有的看图写议论文则一定要准确悟出画面的寓意、理解漫画所表达的主题才能由此及彼,立意构思,联想引申。

总的来说,以上三点所共同追求的,就是准确把握漫画的含义。

做看图作文要学会读图。当图映入你的眼帘,你应该马上有这样的意识:,呵,这一幅图是一个故事;呵,这一幅图是一篇说明文;呵,这一幅图是一篇寓言;呵,这一幅图是一个比喻……于是,你便可以就像材料作文、就像命题作文、就像自由命题作文一样开始写作。

在看图作文中,析图是关键的一环,就像“析材”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环节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如下角度去“析图”:

1.看“情节发展”

这适用于对多幅有内在联系的组合漫画的审读。如某地文题,设计了4幅画面:①某人手拿烟斗发誓,②把烟斗扔出窗外,③飞身下楼,④喜滋滋地接住烟斗。这4幅画面构成一个夸张而又典型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对“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批评。又如漫画《一万个“0”抵不上一个“1”》,也是设计的4幅漫画,主人公在每幅画中都不断地画圆圈,表示“想在这里种树”。而在他画圈的过程中,别人栽的一棵树已经长大成材。画面构成了一个饱含哲理的寓言式情节,表达了“先干起来再说”、“不要纸上谈兵”、“不要总是下决心而不见行动”的主题。

2.看事物变化

适用于画面中立体事物变化鲜明的漫画材料。如漫画《珍惜我们的世界》,画中的白天鹅穿过烟囱中冒出的浓烟后,已经变成黑天鹅。画面通过天鹅的变化,揭示出公害的触目惊心,号召与各种环境污染作斗争。

3.看人物对比

适用于阅读以多个人物活动为主的漫画。如漫画《无题》,一个老婆婆在满头大汗地搓洗满盆的衣服,她背后的年青人却正围成一桌喜笑颜开地打麻将。画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呼吁社会关心老人的生活,批评不敬老爱老的社会现象。

4.看背景映衬

适用于人物活动中环境设计鲜明的漫画的阅读理解。画中的景,画中的物,往往有不可忽视的的烘托、反衬的作用。如漫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本《课外作业》组成一副硕大的门,挡住了一个个矮小的学生。这强烈的反差揭示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呼唤保护儿童的健康发展。

5..看比喻手法

适用于整体构思有明显而强烈的比喻义漫画的审读。如漫画《你来我往》,画中的大树树身上赫然写着“原则”二字,两个人正用一把写有“人情”的大锯在树身上推拉。画面喻指人情风已深深为害于原则,讽刺了拿原则做交易、各图己利的不正之风。

6.看整体意念

适用于理解含蓄的令人深味的漫画,作者在这样的漫画中往往运用比拟、象征的方法表现主题。如有这样一幅漫画,主体部分是两只山羊骷髅死死顶撞在独木桥上。它含蓄地讽刺了为一点儿小事而争斗不休、甚至于死不相让的坏风气,对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企业之间的关系、学校之间的关系均有警戒作用。

析图并理解其含义是看图写议论文的重要关隘,考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顺利通过。因此考生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析图”的方法。除上面所介绍的以外,还有类比联想法、喻义探求法、比较排除法、对号入座法、寓言点题法等方法都可以运用。

中考看图作文,在看懂画面之后,第二关便是构思、写作了。就写作的过程讲,看图作文与其它形式作文一样,离不开立意、构思、表达的程序,但由于是看图而作,也就有了其特殊性,因此应该注意:

(1)若是说明文写作,则应忠实于画面形象,作准确而不是夸张的、生动而不是随意的说明。

在说明中,首先要确定画面上一个最重要的观察点,然后设计好说明的顺序。在说明的最后部分,最好用简炼的语言点示一下画面的含义。

(2)若是记叙文写作,要尽快进行合理想象,根据画面内容,编制合乎情理的情节发展过程和此中的人物活动以及他们的语言、动作、心态的显现。编制的过程就是“想”,要反复地想,想好之后再落笔成文,千万不要边编边想边写。

(3)若是议论文写作,则要尽快地确定立意的方向,然后迅速拟定三至五个可以依画面含义展开议论的“选题”,仔细思考之后择定一个进行写作。此中要注意的是要将画面含义引伸到实际生活中来,不要就画面议画面。

不论是哪种文体,也不论是一图一题还是一图多题,考场看图作文都要求写好构思提纲,编拟草稿和进行修改,有些失误可以在这几步中被纠正过来。

另外说明一下:看图作文有一个重要的过渡性环节,就是必须对图进行一番说明、介绍或描绘。看图作文的特殊性表现为,材料中所给的单幅漫画、多幅组合漫画、以及用来说明、评论对象的摄影作品、美术作品、科学图画等,不可能作为材料直接引进文章。它们需要一次“再处理”,由作者在观察、理解、提炼的基础之上,用文字叙述出来。这些叙述文字,如果放在记叙文的开头,就成了一种解说性的铺陈;如果放在议论文中,这种开头就往往于之中解说中顺势带出作者的观点。[练习]

1.指出下面这幅漫画中的“情节”。

2.说明下面一则漫画的深刻含义。

3.下面一幅漫画的题目为《阔论》。如果要你写一篇看图作文的读后感,你可以从图中分析出哪些感点?

(提示:1.一群赌搏的人听见一个小孩子玩具警车的鸣叫声,吓得四散逃窜2.注意画面中的那一根绳子,是父母牵着孩子,要孩子什么都学,结果什么也学不深,学不透,这是在讽刺有些父母恨不得让孩子立刻成才,暗示了欲速而不达的道理3.①画面中的人物自身素质很差,他们脚下的渣滓已经污染了周围的环境,他们还在大侃别人的素质差,这是令人悲哀的②画面中的人物的言论也很狂大。一句“中国人”指责了所有的中国人,一句“外国”褒扬了所有的外国,这是一种浅薄和无知③画面中的人远不是那种所谓“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人”,那种人是懒,是没有志气,而画面中的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忠诚”,这种不忠诚比没有志气的危害性要大。)

(六)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以“特定”的话题为契机,引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这种“说话”的内容是自由的,是自在的,是自选的。

由于存在“话题”,人们就得谈话,这种谈话没有规定的题目,人们可以围绕“话题”自由自在地“侃”,海阔天空地“侃”,人人都想谈得中听,人人都在想法谈出点新意。让人们的谈话自由而又广泛,这就是“话题”的作用。由此可知,“话题作文”的作用是用一个“话题”来引出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见、带有自己思想与情感特点的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与我们习惯了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

话题作文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不是人们臆想的产物,它是多年来作文题型发展的结果,是人们探索与创造的结果。目前,“话题”作文有五种主要的表达形式。

第一种

是最为嫩稚的,就是“命题”式的“话题”,出题者直接指定一个“话题”,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如:

1.语文课是同学们在初中上过最多的一门课,请你以“语文课”(包含“语文活动课”)为作文内容的范围,把你想讲的故事、想提的意见、想抒发的情感写下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以“音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用“哆来咪”为题目,也可依据自己文章的内容,自拟题目,如能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可适当加分。②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选取某一角度,就音乐这一话题写下自己想讲的故事,想表达的感受,或陈述的见解。全文应在500字以上,800字以下。

第二种

是“导语”式或者说是“引语”式“话题”,出题者往往要铺叙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的作用是把考生引到“话题”之上。与那种直接亮出话题的作法相比,这种话题多了一些情味。如:

1.梦是睡眠时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想象活动。人们常常做梦,有美梦,也有噩梦;有完整的梦,也有支离破碎的梦……。人们也常常用梦比喻虚幻或者希望,如梦幻、梦想等。

请以“梦”作为写作的内容,写一篇作文,或说明有关梦的知识,或记叙有关梦的人或事,或议论梦的有关问题,或在梦中驰骋想象的翅膀……

要求:①内容只要与梦有关就行。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2.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有益于身体健康,有利于增长见识……

在游戏中,你也许有与伙伴吵嘴的经历,也许有与伙伴合作的经历……

请你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3.大自然的色彩是绚丽的,红的花,绿的叶,蓝色的天空与海洋……生活的色彩是丰富的,红的热血,绿的生命,蓝色的梦幻与安宁……不同的人对色彩有不同的理解。请你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第三种

是文字材料,这时的“话题作文”实际上就是材料作文中的一种,考生的“话”源于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由材料引发而又不必切入材料。如:

1.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污浊,有容清纳浊宽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化为雾、雨、雪,凝结为晶莹的冰,千变万化又不失其本性的,是水……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敏因多读课外书没多做课外作业而遭到母亲的责备;王军因捐款100元帮助失学儿童而被有的同学说成是“傻子”;工程队挖开刚填上不久的一条路铺设煤气管道而引起过往行人的不满。小敏、小军、工程队做得对还是不对呢?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人们常面临着“对与错”的问题。请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第四种

是图画材料,这是中考作文题在“话题”方面的创造,如:

仔细观察下图(漫画中画的是由被砍伐的树兜组成的“SOS”〈SOS是国际求救信号〉),认真阅读图下的文字(图下的文字为:我们的树木,你们去了哪里?世界的青葱,又消失在哪里?救救绿色吧!),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提示:可叙述类似的现象。可联系实际谈感受,说看法。也可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采用拟人手法行文。

第五种

是综合式的“话题”,此时的作文题目中列出了多种“话题”,考生可以“选择”一个“话题”进行作文,也可综合几个“话题”进行作文。如:

善良是一种纯洁的心地,表现为灵魂的高尚,并由此做出更美的行为;

真诚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表现为摒弃心中每一点猜疑和顾忌;

正直是一种健康的个性,表现为待人处事的公正、坦诚与无私;

乐观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表现为对人生、对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

请以“善良”、“真诚”、“正直”、“乐观”为话题进行写作。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与自身感受,或选取其中一个话题,或将几个话题(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3个或4个)融合在一起,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话题作文在中考中频繁出现是一种来势不可抵挡的深刻变化,为此:

1.我们应了解、知道、确立“话题作文”的观念,要习惯于“话题作文”,就像习惯于“命题作文”一样。这样就可以尽快地“进入角色”,从心理上、从技能上适应“话题作文”的训练写作与应试写作。

2.我们应进一步了解、熟悉“话题作文”的重要特点:

(1)话题作文一定有一个“话题”,“话题”的作用就是引出你的“话”,引出你的文章。

(2)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它方便我们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选写自己最能写最好写的内容。

(3)话题作文是“除诗歌外,不限文体”的作文,甚至是“不限文体”的作文。它方便我们运用自己最拿手的写法。

3.我们应把握好考场话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1)审读文题,了解“话题”。

(2)就“话题”展开多角度联想。

(3)在众多的联想内容中选取一两个方面的内容,初步进行构思。

(4)再选取自己认为最有希望或最有把握写好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按命题作文的步骤进行写作。

4.反过来讲,我们决不能把“话题”当“命题”,如果有人那样,岂不是又在写“命题作文”?

[练习]

1.说说下面这个题目的特点。

题目:请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心愿”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作文内容只要“心愿”有关,都符合要求。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③题目自拟。

2.就下面的文题谈谈你对题目中“一句话”的理解。

题目:国内有一家著名的语文杂志叫做《语文学习》。在《语文学习》杂志的封面上,曾长期印有这样一句话: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请以这句话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说明:自选角度,自拟标题,题材不限;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写法。

3.就下面的题目谈谈你的应对方法。

题目:以你眼中同龄人的生活为话题,自由拟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文章。凡涉及真实的校名、人名,一律用假名代替。

4.阅读下面材料,就这个话题作文题自己拟出几个题目。

秋是什么颜色?

谷子说: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高粱说:秋是红色的,我就是叫秋气染红

的。棉花说:秋是白色的,不然,我哪里会有这银装素裹呢?墨菊却说:秋是黑色的,我开放的花朵就是明证。松柏说:秋和夏没什么区别,都像我一样青翠。……

秋天听了摇摇头说:不,不,我是五彩缤纷的。如果我只属于一种颜色,那秋天该是多么的单调啊!

的确,如果人生也只属于一种颜色,那人生该有多么单调;生活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与认识吗?

请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其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可记叙、可描写、可抒情、可议论,可写实、可想象。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5.下面文题中的“导语”引着什么样的作用?

题目:你有过成功的快乐吗?你有过失败的痛苦吗?你是否品尝过生活、学习中的烦恼或喜悦?当时,你有哪些想法?你是否渴望别人的理解?你希望把心里的话向朋友倾诉吗?

要求: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围绕“提示”中的一个话题,展开记叙或议论,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提示:1.这个题目以“心愿”作为话题;从“话题”的形式来讲,是最简单的定范围式话题。2.“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语文学习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换言之就是,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学习。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个话题理解为“语文学习与生活”,也可以将这个话题理解为“语文学习无时不在”。

3.应注意:①拟题时变角度,在“新”、“趣”、“活”上下夫,力避“同桌”、“记一个熟悉的同学”之类太熟、过俗的题目。②文题与要求中没有指定写哪种文体,因此既可以采用以叙述为主的写法,又可以采取以描写或以议论为主的写法。如果从“保险”的角度考虑,最好写成“叙、议结合”式的作文。③文题中的“同龄人”是一个表“集体”、表“多数”的名词短语,所以应注意选定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生活片断,在表达中注意组合,注意穿插。④为节约篇幅和清楚醒目,作文应少在开头结尾上斟酌,要尽快进入“画面”,突现“画面”,细腻而深刻地表现画面中的生活。4.文题用了“如果人生也只属于一种颜色,那人生该有多么单调;生活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一段话来进行引导,其用意在于让我们的思路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话题上走。所以,可说的话,可写的文章就很多了。天南海北,春夏秋冬,大千世界都在取材的视野之中;记叙、说明、议论、抒情,各种表达方式都可供选用;记叙文、散文、小说、故事、说明文、书信等不同的文体也随将人之意。可拟的题目有:“世界之所以美丽”,“给嫦娥的一封信”,“对山中的花朵微笑”,“好像生活在童话中”,“春天里的故事”,“生活咏叹调”,“想起了那句诗”,“走进网络”……5.它的作用在于,文题中设计出很多的话题,如“成功的快乐”、“失败的痛苦”、“烦恼或喜悦”、“别人的理解”、“心里的话”等等,都是“说话”即作文的范围,这比一般的话题作文更为宽泛,更为宽松,更为宽敞。这样的文题非常公平,有利于每一位考生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七)“文体不限”作文

中考作文“不限文体”或让学生在“文体不限”的氛围中进行中考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重要特点就是覆盖了中考作文中几乎所有的题型,也就是说,中考几乎所有的命题方式都可以设计出不限文体的作文题。因此,对“文体不限”作文的训练应作为重点突现出来。面对“文体不限”作文题,其应对的措施就是:

第一,仔细审读文题,明确写作要求;第二,运用自己最想用的一种文体进行写作。

这也就是说,“不限文体”的作文进入写作阶段时,它是有文体的。因此,对三种主要文体的复习,仍不可掉以轻心。

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对“不限文体”的作文题进行审读。

1.不限文体的命题作文题

题目:心灵深处

要求:①写一篇内容充实、有真实情感的文章,文体不限;②全文不少于500字,诗歌除空格外,实际字数(包括标点)不超过不少于250字。③文中如果出现真名,一律用“  ”代替。

审读:

这个题目是一个命题作文题,是一个“大题”,考生可大中取小,任选材料进行写作,所以在审题立意上不会发生多大的困难。但考生要注意题目要求中隐含的如下信息:1.尽管说是文体不限,但同时又要求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这样我们最好不写那些空洞地抒发情感、空洞地进行议论的文章。2.从“诗歌除空格外,实际字数(包括标点)不超过不少于250字”这一句我们可知,出题者是鼓励写诗的,不像有的题目中还加上“除诗歌外”的字样,但写诗又有一定字数的限制。注意了这些内容,我们在审题上就不会发生太大的疏漏。

2.不限文体的半命题作文题

题目:在初中生活的成长道路上,你可能曾经做过傻事,或遇到过失败,或有过后悔,或流下伤心的泪……但正是这些经历,使你逐步增长了知识,感受了人生,获得了启迪,体验了纯真……根据括号中对选材、立意的提示,将题目“            告诉我”(过错、挫折、失败、懊悔、眼泪……)补充完整,写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读:

这是感悟类的半命题作文,从文题中的“告诉我”几个字可以看出来。

这也是写“我”类的半命题作文,这类作文与考生自己密切相关,难度相对来说要小一些。

这同时也是写“挫折”类的半命题作文,你可不要写成“春天告诉我”、“友谊告诉我”之类带欢乐之情的文章,一般地也不要写成“爸爸告诉我”、“妈妈告诉我”这样的内容趋向不明确的文章。文题的提示语写得明明白白:你可能曾经做过傻事,或遇到过失败,或有过悔,或流下伤心的泪……这都是指的生活中的教训,生活中的不愉快,在审题时一定不可忽略这一点。

虽然文题中说到“文体不限”,但作为考场作文,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应以稳妥为要,主要应从记事抒情的方向去考虑。

题目: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使我们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和见闻,对这些道理也会有自己的认识。请以“做人要〖CD#6〗为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①必须从以下10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与上面题干中“做人要”组成一句话(如“做人要诚实”)作为文章的中心或论点。这10个词语是:诚实、真诚、守信、宽容、正直、尊重他人、有责任感、有孝心、有主见、有合作精神。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如果写记叙文,必须写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中心,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少于600字;如果写议论文,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一个论点,不得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地名和人名。否则扣分。

审读:

题目在选材立意上对考生一定的自由,文题内容健康向上,对考生以良好的影响。文题要求中的隐含信息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必须遵照题中的提示,从10个词中选一个进行补题。如果自己自作主张填一个词,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第二,不管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必须写得单纯而又集中。第三,如果要写议论文,在写法上要做到综合运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不限文体的材料作文题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国一位女士来到中国一所小学,找了五位小朋友,要求他们配合做一件事情。她拿出一只瓶子,里面有五个小球,每个小球有一根线牵着。她说:“你们每人拽住一只小球,在7秒钟内必须全部从瓶中拽出,否则就会被瓶中的水淹死。记住,瓶口只容得下一只小球。”女士说“开始”后,只见小朋友们依次有序地拽出小球,7秒钟内5只小球全部拽出。这位女士惊呆了。她说:“这个试验我在其他国家做过好几次了,那些小朋友争着往外拽,结果挤在瓶口谁也出不来,全淹死在里面了。中国的小朋友了不起!”

要求:根据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文题自拟,不少于600字。

审读:这是一份有趣的材料,材料之中隐含着对中国小朋友智慧的赞扬,更隐含着对中国小朋友精神的赞扬,读材料,恐怕要读懂这一点。

题目的要求比较宽泛,所以要打破习惯思路,不要一见材料就往议论文方向去想。

可将材料扩写成一篇记叙文,把事件的过程写好、写细、写美。比如说写出五个小朋友中最大的孩子的作用,写出“年龄最小的小朋友最先将小球拽出,第二、三、四个小球随后出来,最后拽出小球的是位年龄最大的小朋友”,写出某国女士感动得流泪等等,总之是要把细节写好。

还可根据材料写读后感、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写小故事、写消息通讯等等。

4.不限文体的看图作文题

题目:观察下面这幅图画,展开联想,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审读:

这个命题的意图是让考生尽情地展开联想。

这个图不是一幅漫画,也不是一幅宣传画,它只是一幅插图。它没有情节,它没有寓意,但它可以让我们展开很多联想。

可以想到中国的足球,中国的足球牵动着多少人的心绪;可以想到精彩的足球比赛,那一场比赛是如此的动人心弦;可以想到球迷的故事,想到球场之外的纷纷花絮;可以想到月球上的足球比赛;可以想到球的滚动需要动力,想到球的攻入需要勇气、技巧、角度;可以想到办事不要像踢球一样互相推委;可以想到是外星的巨人将地球踢到银河系;可以想到某个会议的图标……

5.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题

题目: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书”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作文内容只要“书”有关,都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③题目自拟。

审读:这次作文以“物”作为话题;从出题的意图来讲,是让考生适应最简单的定范围式话题。

“书”这个话题能引发的内容太多了:

你可以记叙经历。如你终于买到了一本你所喜爱的书,你可以用“你在我面前微笑”、“我终于找到了你”、“寻觅之中的惊喜”、“意外”、“喜上眉梢”、“找朋友”等题目进行写作。你可以编述故事。如“珍惜”、“爸爸和我”、“一次难忘的经历”、“我的同桌”等都可以写出与己有关的“书”的故事。你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则寓言,写一篇童话,写一篇科幻小品……你可以抒发情感。可从“书”的某方面的含义写一篇小小的散文,或直接从一个角度或从几个角度进行抒情,或突出其比喻意义、象征意义……你还可以发表议论。如当前扫黄打非、净化环境就是很好的内容。当然,你还可以介绍、推荐一本你所喜爱的书,叙述一部小说的故事梗概,说说你为某书设计的封面,甚至为一本书写一篇文质兼美的广告……

[练习]

请对下面的文题进行审读,谈谈你的看法。

1.题目:以“我多么想       ”为题,写出发自内心的一个愿望,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以“我向往这样的环境”为题,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环境”的内涵多种多样,有“家庭环境”、学习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等,请你围绕一个方面作文。②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但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区、学校名称及人名,字数不少于500字。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地球及其居民好像进入了一个高风险地区。在这个危险的地方,全球性转暖、气候变化和土壤、河流及海洋的污染威胁着人们。水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同样面临着威胁,大量的垃圾也在不断产生。环境日益恶化的警钟早就敲响了。那么,为有助于环境的保护,人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请以“保护环境”为话题,从你做过的事中或想作的事情、想讲的故事、想提的建议、想议论的问题、想抒发的情感、想展望的远景中选其一点,写下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

(提示:1.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心声:有的想与某位师长亲友说一说久藏在心里的话;有的想减轻过重的负担,多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有的想消除与某位同学的误解,以重续友情;有的想向辛劳一生的父母奉献一份孝心;有的想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富饶;有的想寻找医治各种社会弊病的良方;有的想施展才华,造福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此题在审题上不会有多大的问题,问题在于它是一个比较平实的题,为了提高质量,在考场上应该将其写得生动一点,动情一点,集中一点。2.题中隐含的信息主要有:①不管写向往什么环境,都要注意选材料的方向性,不要在一篇文章中涉及到对多种环境和向往,如果思路过于开放,也许得不偿失。②由于文体不限,便可以大胆进行想象,进行虚写,比如向往桃花源内良好的社会环境之类的文章,也是可以写的。3.这个话题,首先给我们思想上认识上的启迪:我们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科技的发展,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就这样的话题“说说话”。这个话题,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只要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不管是现实的、设想的还是虚构的,不管是宏观的、细节的还是微观的,不管是环球的、外国的还是国内的,不管是空中的、地上的还是水中的,不管是城市的、乡镇的还是农村的,不管是社会的、家庭的还是学校的,不管是公众的、群体的还是个人的,不管是老年的、中年的还是少年的……都可以选为表达的内容。至于选材的角度,文体的选择,都可以由自己斟酌、决定。)

技法三:中考记叙文构思的基本套路(《中考作文技法》)

中考记叙文主要以记事为主,也有不少写人的文章。一般来讲,记事的文章,要着力对事件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思想意义中找出最重要、最动人的“闪光点”;写人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努力从刻画人物形象中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美”。为了中考记叙文的成功,必须高度注意构思的技能与技巧。下面介绍五种常用的、基本的套路,可以灵活地借鉴、运用。

(一)巧用穿插

穿插,是记叙文构思写作的基本套路之一。

所谓“穿插”,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有目的地插进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内容。在记叙文中穿插以上内容,有六个方面的作用:1.表达作者的感情、观点;2.表现人物形象;3.深化文章主题;4.变化文章结构;5.增强文章的感染力;6.使文章有很清晰的文面。

从中考作文来看,在作文中巧用穿插,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作用。第一、优化文面结构,第二、表现构思水平。而这两项对于提高中考作文得分是十分有好处的。

先看看如何进行穿插、穿插什么内容:

1.穿插描写

如《一面》在文中三次穿插了对鲁迅的肖像的描写。又如《孔乙己》中有十几处写到众人的“笑”。作者处处突出旁人的嘲弄、哄笑,在每一层描叙之后,都以“哄笑”、“笑声”一类语句作结,以至形成一种节奏,使“笑声”在小说中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力量。

2.穿插议论或抒情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开篇运用抒情议论表达感受,揭示中心;然后每叙述一个故事,就用抒情之笔,穿插一段文字;结尾安排了大段文字,进行抒情和议论,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激发人们的情感。

3.穿插主题句

如《白杨礼赞》在文中反复穿插“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样的句子,不断地点示着文章的主题。其实这种主题句也是“结构句”,不仅极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而且也有机地组织起文章的结构。

在以上内容的“穿插”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手法就是“反复穿插”。可以说,没有“反复”就无所谓“穿插”。正是由于有了“反复”,才能在“穿插”中形成文意的递进,才能形成前后内容的呼应,才能形成一唱三叹的感情波澜,才能清晰地显现出文章的思路。

再看看具体的例子:

樟树赞

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木,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木高出一段,方才罢休。据说它的花大,它的花红。仔细想想,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难保一定有趣。

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生发开来的枝丫,长到一定程度,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地,繁繁密密,荫凉特大。

这是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就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花花绿绿的,屈体前进的,以叶作伪装的,密密麻麻。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还在那里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树蛀空了,它们也还不死,而且散开去,另去物色寄生体。

樟树不招虫。这个特点,在它作为树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别的树要喷洒药水,而它却不必。其奥秘也可能是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在树的本身,树的内里,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人们就称它为香气。更难得的是,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一点,恐怕是世界上任何科学制成的化妆品,都难以做到了。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贵也贵在这里。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有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

这是作家茹志鹃写的一篇的散文。作者以物喻人,通过对樟树高贵品质的描写和赞颂,艺术地表现了宋庆龄的高贵品质。作者布局谋篇的主要特点就是反复穿插了如下“结构句”:

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有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

由于穿插了这4个句子,文章的结构清晰而又严密,文意层层递进且前后相互照应。

在运用“穿插”的技巧进行记叙文的构思时,我们要:

(1)注意侧重点,有的文章以穿插抒情为主,有的文章以穿插议论为主,有的以穿插描写内容为主,即使抒情和议论有时不能绝然分开,也应注意这个问题。不要有时抒情,有时又突发议论,破坏文章内容的和谐。

(2)注意自然贴切。文中的抒情、议论、描写,都是有感而发,有的而作,都是建立在记叙的基础上的,因此不要为抒情而抒情,为议论而议论,无病呻吟,勉强凑合。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在文中要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

(3)注意灵活适度。记叙文应以记叙、描写为主,不可本末倒置,让“穿插”占去大量篇幅,造成文章内容空泛。“穿插”一定要灵活、简洁、适度。

[练习]

用“穿插”思路完成下面的文题。

1老师的新招

2       走进我的青春

3信的故事

4.题目:我现在怎样做儿子(女儿)

要求:①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提示:1.面对众多的学生,当教师的能有一些新招,工作就显出了个性。写作此文,就是要表现某位老师的工作个性,赞美他创造性的劳动。老师的新招可以表现在课堂教学上,一种新的组织教学的方式,一种使学生十分投入的教学方法,一种激起学生兴趣的教具,都能显示教师辛勤工作的风采。老师的新招,可以表现在班集体的建设之上,切合实际的思想工作,生动丰富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创造精神、良好习惯的各种措施,都可以显现老师的奉献精神。老师的新招,也可以表现在课外活动上。开动脑筋转化差生,想方设法培养超常生,关注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以及开展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的文学艺术活动等等,都可以显示教师甘作人梯的精神。写老师的新招,既要写这招数的“新”,同时也要写这招数的“高”、“巧”、“实”,从这几方面去写,在文中反复穿插表现主题的句子,就既表现了教师的创造,又表现了学生的感受2.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它提供了广泛的选材机会和确定主题的自由。我们可以用富于时代特色的事物表现初中生的生活。如“‘电脑’走进我的青春”,可以尽情写软件、程序、操作系统等神奇的内容,通过一个电脑迷的自述表现初中生富有特色的青春生活。我们可以用青少年崇尚健康时髦的事物来表现初中生青春的色彩。如“健美走进我的青春”、“通俗歌曲走进我的青春”等等。当然,更多的题材是广泛的同时又有个性特点的“凡人小事”。我们要挖掘近期来闯进自己生活的有表达价值的“小事”,通过它们来表现青春少年的喜怒哀乐。类似的文章,最好采用反复穿插抒情议论句的构思方法3.尽管信件来往远没有追赶歌星影星那么普遍和时髦,但它确实比以往更广泛地存在于初中阶段的同学中。也许这“信的故事”可以表现友谊的珍贵,它使人珍惜,使人回味,使人奋发。也许这“信的故事”可以表现生活中的矛盾,它留给你一次教训,一丝遗憾,或者一片苦涩,让你体会到什么是生活。这“信的故事”还可以表现那些使你眼界开阔、内心充实的事件,你在这故事中还朝着未来迈出那令人欣喜的一步。在作文的过程中,可就上面提示的内容将自己的感受穿插于其中4.这个题目好在不落俗套,题目出得比较出人料,适合每一个考生写作。作文时要突现题目中的三个要素,一是写“我”,二是写“现在”,三是写“怎样做”,而关键之处在“怎样做”。写“怎样做”时最容易平铺直叙,而这样的文章又最忌平铺直叙,所以在这儿一定要想法将“怎样做”写精彩,可以穿插对心理感受的描写,也可以穿插抒情或议论。)

(二)横向组合

横向组合,就是在文章中将一个一个的情节、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加”起来,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式结构法”。

“横式结构法”总的特点就是,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充分地多角度地表现人物、记叙事件、描写景物、表达感情。

“横式结构法”用于中考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作文的文面清晰,文章的主体内容让人一目了然,而且由于使用的人不多,评卷老师会给予足够的赞赏。

运用横向组合的构思套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若干种“组合”的方法。这其中的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小标题,要用小标题将文中的几“块”内容连缀起来。

小标题运用的主要方式有:

1.日记标题式,以日记连缀的方式成文;

2.字母标题式,以A、B、C、D等若干段连缀成文;

3.单词标题式,以诸如春、夏、秋、冬,喜、怒、哀、乐等单词统领的段连缀成文;

4.数码标题式,以(一)、(二)、(三)、(四)等数字标明段落;

5.引用语录式,以诗词或散文中的句子作为几个小故事的小标题;

6.概述情节式,在段首运用诸如“序幕”、“发展”、“高潮”、“尾声”之类的词语;

7.概括内容式,如“她来了”、“她哭了”、“她笑了”之类;

8.留出空行式,即各段之间自然空一行,若干段并列,显得格外醒目。现请看下面一篇范文:

复习生活剪影

睡梦之中的钟声

清晨,在迷蒙的梦幻之中隐约听到闹钟声,便猛地惊醒,一骨碌地坐了起来。揉了揉眼睛,翻开第六册英语便背了起来。背完了课后的单词表,又背不规则动词表。周围是那么寂静,只有我轻轻的背书声。

天还不见亮。我想今天的复习效率可真高,兴致勃勃地继续背下去。猛然间一阵清脆响亮的闹钟声把我吓了一大跳,转身一看,时钟正是六时整,这才是我应该起床的时间!

原来是哪一家的闹钟把我提前唤醒,使我多得到一段复习的时间。我不由得对自己说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考试课上的鼾声

上午第三节是数学课。张老师来了,手上托着一大叠纸。我们敏感地知道,又是一节考试课,于是教室里发出一片叹声。

三大张卷子发下来了,同学们埋头做着,教室里很安静,不断有同学翻动着卷子,发出轻微的声响。张老师巡视着课堂,边走边看。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他和同学们都听见了课堂上极为少见的声响——鼾声。循声望去,只见李平的头歪在数学卷上,睡得又香又甜。

老师走过去,凝视着他,很久未动,但终于还是拍醒了他,然后老师大声地说道:“你们睡觉的水平越来越高,不知是谁让你们这么辛苦!”

晚自习中的掌声

星期一的晚自习属于语文老师,肖老师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他很神秘地说道:“今天晚上,我让你们写毕业赠言,给你们一段自由掌握的时间。”

掌声响起来了,肖老师“嘘”了一声,大家有的伸舌头,有的笑,掌声又很快停止了。

大家很兴奋,非常感谢肖老师的理解,感谢他在我们单调的复习生活上抹上了一丝青春的色彩。

不过,下自习时他“点题”的话可有点不大妙:“如果中考的小作文涉及毕业赠言,那我们这节课就具有很高的价值。”

这是一篇横式结构的文章,作者运用了“分镜头剪影”法,组合起三个彼此之间相互并列而又有内在联系的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复习生活。各个“分镜头”用了不同的小标题统领,以突出其中心内容。各个分镜头好像有点散,但实际上是用“复习生活”将它们串了起来。

写这样的文章,还可以用“总分式剪影法”进行构思,即先选用抒情、议论、叙述等方式开头,进行总说,接着选取复习生活中的精彩片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生活,最后再进行总说,或抒情,或议论。这样就会显得更加完整一些。

[练习]

完成下成文题的构思,要求运用横向组合的思路。

1.绿色的童年

2.       印象

3.我们在花季

4.同学们,你们平时关心的人和事物一定很多吧!你们不仅关心熟悉的、亲近的人,也关心那些不熟悉但希望得到帮助的人;你们不仅关心身边在教育、体育、公益事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的事,也关心全社会在两个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你们不仅关心一套邮票的发行,一项竞赛的态势,不仅关心自身素质怎样提高、人生道路怎样走好,也关心文化市场对青少年的影响、下岗工人的困难和他们对再就业的期盼,甚至还关心世界航天技术、生物克隆技术的新进展以及世界和平的新进程……现请你从自己众多的关心中选择一项,在具体的叙述过程是中,表达你的思想和情怀。

题目:我关心                

要求:①先根据上面的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以记叙为主,结合适当的抒情、议论。③不少于600字。(提示:1.人们常说童年是金色的,是美好的,是令人难忘的,而这个作文的题目却是“绿色的童年”,这就告诉我们,应该从充满生命力、充满生机、充满美好的希望以及理想的萌芽等方面构思、立意。常言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绿色是由无数绿的枝叶组成,那么,绿色的童年也就需要许多件美好的事件装扮。这就告诉我们,写作这篇文章,应运用横式结构,通过几件有意义的童年趣事来表达文章的主题。作文的题目富有诗意,作文中的小标题和作文的语言也应该注意与之配合2.从文题看,是要求写一个自己接触过并有一定交往的人。

说是要写“印象”,实际上也是要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也要求写出一定的深度和一定的情感。所以根据题目要求,应该从如下方面考虑和安排写作:第一、要有一个表现人物的场景,以利于人物的活动;第二、要有人物的外貌刻画,这是“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要有细节的描写,只有通过细节的描写才能显现出人物给别人的“印象”之深;第四、要恰当地表达出人物给自己到底是一种什么的印象。文中若要运用小标题,则要注意与“印象”二字配合3.这个题目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了比喻,用“花季”喻中学生美好的青春年代,二是突出了关系——要求写“我们”而不仅仅只写“我”。因此这个文题考查审题能力、选材能力、组材能力和表达能力。写作中可撷取初中生活中关于“我们”的丰富多采的生活画面,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将它们连缀、组合在一起,从多个侧面表现“我们在花季”的特有的生活,从而表达出对“我们在花季”的真切感受。写作中还要特别注意选材与组材,应力求避免再现校园中那种沉重的繁忙的学习生活,力争从自己的身边发现一些新鲜的、有意义的内容,使花季的生活展现得丰富多彩4.要注意从题目的“导语”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方面选材立意,然后将自己的“关心”“发散”面几个侧面或者几个“点”进行叙写。)

(三)小段连缀

所谓“小段连缀”,就是整篇记叙文都由短小的段落连缀而成。有时甚至一句话就是一段。用“小段连缀”之法写成的文章,其文面的重要特点是段落细密,由于文章全由小段构成,所以读起来给人一种流畅清新、一气呵成的感觉,给人一种散文式的韵味。比起那些用大而长的段落结构而成的文章,它就显得秀美多了。

课文中不少的篇章都采用了这种铺叙方法。如微型小说《鞋》: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只皮鞋?”

“啊……对呀。”

“要付你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

军人把两元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 “怎么大个子没来?”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要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

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着大步走了。

全文由9个自然段构成,段落小巧精美。文内悬念层叠,虚实结合,在很短很短的篇幅之内表现了一位军人英雄的行为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小段连缀”之法用于中考作文,既能写人又能记事,既能写景又能状物,既能抒情又能议论,适用面广而且易于掌握。由于它的流畅清新、结构精密,文字少而容量大,特别适于写那种600字左右的文章。

下面就是一篇“小段连缀”式的美文:

起点

前不久,我家中的气氛非常沉闷,因为妈妈下岗了。

但妈妈并没有消沉,利用我们家临近街道的特点,她很快就摆了一个小摊子,专卖冰棒、饮料什么的。听到妈妈愉快起来的声音,看到妈妈就像原来站在织布机前那样照护着她的小摊位,想到妈妈坚强地自找就业的门路,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不用说了。

笑声,又出现在我的家中;妈妈,开始了她工作的新的起点。

也许是过于辛劳的原因,妈妈病了,开始她还硬撑着,到了星期天,她就完全不能起床了。

而星期天,我是不上学的。

妈妈问我能不能代她守一天摊子,她说,多摆一天摊子,就多点收入。我点了点头,就答应了。这是我难得的机会,我知道妈妈的辛苦,我愿意为她分担一点生活的重任。

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当我站在摊子后面,面对人们时,我突然觉得胆怯了。人们的眼光投向我,我觉得那好像是在笑我,这孩子家里多穷!我又觉得那好像是在询问我,小小年纪,怎么就来摆摊子?我还觉得那是在讥讽我,不学习,想赚钱……

但我同时又狠狠地批评自己,没志气,胆小鬼,连卖几根冰棍都不敢,这还叫男子汉,这还叫体谅妈妈,这还……

我很投入地工作了,我甚至还想到了课文中懂事的孩子“傻二哥”。到了后来,我还真的像他那样吆喝起来。看到人们在这儿买了东西之后高兴而去,我心里的高兴劲儿也不用说了。

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你看,今天是我的新的起点。它不是摆摊子的起点.不是卖冰棒的起点,不是吆喝的起点,而是我懂事的起点,孝心的起点,勇气的起点,懂得生活的起点!

这篇作文真实感人,除了用“小段连缀”的构思方式外,还有不少的美点,如:第一,构思之美。文中写了两个起点,一先一后,一长一短,两份“高兴劲儿”相连相依,意趣盎然。第二,表达之美。文章朴实自然,清新可人,详略有致,将故事款款道来。第三,感受之美。小作者巧用“我想对妈妈说”引出自己的感受,又巧用“不是……而是……”的带有排比的句式朴实地抒写自己的感受,不高不低,不蔓不枝,顺理成章地收束全文。

值得一说的是,随着中考作文对文体的淡化,越来越多的作文题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更加便于同学们抒发心中的情感,考场上也就出现了很多的美文,特别是散文式的美文,这是应该受到肯定与鼓励的。请看下面的一篇美文,就是用“小段连缀”的方法写的:

假如我是诗人

诗人,多么神秘,多么浪漫的称呼啊!刚认字时,热爱文学的爷爷便教我读诗、背诗。诗,是我最先接触到,也是最喜欢的文学样式。

小时候,当我躺在院子里数着天上的星星,嘴里吟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时,心里便对这些诗、这些诗人有一种向往。渐渐长大,面对深邃神秘的夜空,我多么想在上面写下属于自己的诗行!不知是谁猜透了我的心思,幽幽地传来了一个遥远的声音:“想做一名诗人吗?想做一名什么样的诗人呢?”

是啊,我想做一名什么样的诗人呢?

假如我是诗人,我想像李太白那样浪漫,飘逸,向往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境界,也向往他“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旷达的气概。希望能像他那样淋漓尽致地挥洒内心的真实感受。写出流芳百世的名篇。

假如我是诗人,我也许会选择杜子美的沉郁,感受他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忧国忧民,用笔,用诗的语言刻画世态炎凉,震撼人们的心灵。

假如我是诗人,我要学拜伦、雪莱,学他们那种革命的浪漫主义,用诗的武器,投身革命,写出像《堂·璜》那样脍炙人口的名篇。

假如我是诗人,也希望像郭沫若先生那样豪放、热情,“不断地毁坏,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努力”,对祖国无限热爱,对新生活无限向往,为国家新文化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假如我是诗人,最想要的是汪国真的那份青春热情,他的诗里流动的是青春的血液,跳动着青春的脉搏,还有“只要情也洁白,只要诗也透明”的纯真、清新。

假如我是诗人,作一名“钢琴诗人”也好,像肖邦,虽然他是一名音乐家,但我总把他划入诗人的范畴,他的音乐,又是诗的语言,每个音符,都是美丽的字眼,给人以诗的感受,字里行间倾注着对祖国波兰的无限深情。

辽远的声音又响起:“你是对的,可你又错了,作一名诗人,固然要学习前人,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对!假如我是诗人,要做好自己,用诗去抒发感受,去赞颂祖国,去描绘生活,在诗的世界里,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

此文让人赞叹。你看小作者的知识面有多宽,小作者的知识积累有多丰厚,他就像一位小小的诗人,在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着对前辈诗人的赞美与向往。你再看小作者的思绪有多清醒,在考场这样的环境里,其行文思路如此清晰,那个“辽远的声音”在文章结构上又表现得如此美妙!

[练习]

1.运用“小段连缀”的方法,就下面的文题构思成文。

(1)我的家里充满了爱

(2)我们理解你,老师!

(3)今天属于我

2.读下面一篇考场作文,评说它的优点。

童年的游戏

小时候,我寄往在奶奶家。那是一个挺大的村庄,大都是同姓同宗的本族人。我便常与那些“小大公”或是“侄儿”们一起游戏。

村子里有个大祠堂,前面有一棵很高大的桂花树,这棵大树下便是我们的乐园:蹶着屁股看蚂蚁,采草根过家家,或是爬到树上抓知了。待到八月金风送爽,我们便会垫张高高的凳子,举着长长的竹竿打桂花,桂花雨落在我们的头上、身上……

出了村头,就有一座山,山上绿树成荫。我们常常搭帮结伙地上山游玩,满山遍野的桐树、槐树、皂荚树;遍地色彩艳丽的野花;各种叫不上名来的鸟儿唱着、跳着、飞着。我们大叫着、大笑着、打闹着。在这和谐的大自然里,饿了,有野草莓或是桑葚;渴了,有叮叮咚咚的山泉。虽然事隔很多年,但我却仍记得那痛快淋漓而不含一丝杂质的舒畅感觉,那是清纯的、细致的、绝美的感觉啊!

村里还有条河,绕了个大弯,把村子围了起来。那儿,可是我们这些“野猴子”夏冬两季的最好去处了。

夏天的傍晚,邻村的大姐、婶子便会拎着水桶到河边洗衣服。这时,我们常玩的游戏就是派出几个人悄悄地潜到大姐们洗衣的水下,“哗啦”一声,突然搞个大浪花或是把水弄浑,然后大姐们便会顾不上手中的衣服,赤着脚、踏着水来追我们。不过通常是赶不上的!我们的水性好着哪!泅水、蛙卧、狗趴,有些小伙子也比不上呢!往水下一钻,你上哪儿找去?

冬天小河的冰结实了之后,我们便从自家带来澡桶,坐在里面,后面一推,就“喳”的一声滑出去了。我们互相比赛,谁赢了就会得到一大把炸好的花生或是一大块香喷喷的锅巴。

一般天黑之后,我们才会捂着冻红的脸,拉着澡盆回家,当然免不了一顿训斥。

现在我长大了,再也不会去采桂花、抓知了了,但那段愉快的乡村生活、快乐的童年游戏却始终留在我脑海里。

(提示:1.(1)此题目已经限定了主题表达的范围,所以审题并不困难。难就难在如何写清楚家庭成员之间“爱”的交流。我们可以学习两种写法,一种运用回忆往事与写眼前事相结合的方法,使文章中心突出,引人入胜,避免’从头写起”而带来的冗长、平淡和呆板。一种运用倒叙的方法,既突出文章主题,又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生动性。写作之中分段要细,每一个段落都要尽量表现出“画面”的特点(2)描写、赞颂人民教师的文章,已经是屡见不鲜。为了更好地通过写作本文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写法、不妨从多个角度进行构思。

构思方法之一:选例典型,以事感人。就像《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那样,围绕中心记叙人物生活经历中几个感人的闪光的片断。这样的构思,由于选例切题,事迹感人,给读者以朴实、真切、动人的感觉。构思方法之二:抓住特点,写出个性。就如《藤野先生》、《最后一课》一样,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勾勒,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特征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构思方法之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就像《我的老师》那样,既通过正确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又通过侧面的烘托来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事迹。构思方法之四:小中见大,引申升华。就像《一件珍贵的衬衫》那样,在通过一件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过程之中,注意引申主题,小结意义,努力表现人物形象及心灵之美,尽量给读者以回味和启迪。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来写作本文,都要注意“小段细密”,都要紧扣题目,在写好“老师”的同时,不要忘记了“我们理解您”(3)在学校在家中都得紧张学习的学生,偶得一天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该有多么高兴。这样的一天,确实应是“心中的节日”。用这个文题写作文,取材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写自己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美美地当了一次不受约束的“追星族”。如可以写把自己的小屋好好地收拾了一番,把自己美美地打扮了一次,认真地享受了这难得的安谧和宁静。再如可以写“我”在属于自己的日子里做了一件自认为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等等。当然,时间不十分紧张的同学也是可以用这个文题进行写作的。认真地过好平平常常的一天,回想起来这一天的生活令人惬意且还可以从中感悟出生活的某种哲理。这样的日子,同样是属于自己的2.这篇作文,一言以蔽之,就是美。桂花树下,山野林中,清纯泉下,村里河边,小河里冰上,童年的“游戏”生动有趣,快乐无比,洋溢着美好的童真童趣。文章运用了小段连缀的方式,语言自然优美,给人们山泉般清新的感受。)

(四)卒章显志卒章显志,是我国文章写作的一种传统技法。

从行文布局看,它是一种结构文章的构思方式;从突出主旨看,也是常用的一种结尾的方法。所谓“志”,就是文章的主题、中心或作者所要表现的意旨。卒章显志之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的结尾,作者深情地写道:“从这件小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这是在深化一件小事的意义。

如《记一辆纺车》,抒写了延安艰苦的战斗生活和劳动的愉快与自豪,赞美了延安人民战胜困难的崇高志趣和团结战斗的革命精神。在激情酣畅、洋洋洒洒的铺叙之后,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

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记一辆纺车。

这样精粹的一句,可以说是全文的结穴所在。它寄寓了作者的深情,又鲜明地点示了全文主旨。它是全文内容的归宿和浓缩,使文章的深刻思想意义顿然升华。

如《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表现出警策性很强的哲理,寄托了作者的心志,让人们去思索社会和人生,去得到战斗的鼓舞,去吸取奋斗的力量。

再如冰心的散文《往事》,写作者回忆自己在雨中观看庭院中的莲花。红莲被大雨打得左右倾斜,红莲旁的大荷叶也在大雨中倾侧下来,正好覆盖在红莲上面。于是作者写道: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作者拈取生活中一朵小小的浪花,由景及物,由物及人,卒章显旨,表现了赞美伟大母爱的深刻主题。这引申式的结尾,蕴意深厚,清新动人,充满了诗情画意。

再如克雷洛夫有一篇《杰米扬的汤》的寓言,写杰米扬不断地请“已经吃得塞到喉咙口”的福卡喝汤,一盆又一盆地,吓得福卡“再也不上杰米扬的门了”。寓言结尾以单独一段的形式点道:

我的作家,你不妨自认为稀有的天才,可是如果你不懂得适当的节制,老是在人家的耳旁鼓噪不休,久而久之,你的诗歌和散文,就要比杰米扬的汤更加令人讨厌。

作者在这里“卒章显志”,尖锐地讽剌、批评不了那些喜欢炫耀所谓的才华、喜欢写又臭又长文章的极端虚荣的作家和诗人。实际上,这种点破,远远地超出了作者所指的范围,凡是不着实际,又想沽名钓誉的事情,都可以使人联想到“杰米扬的汤”。在中考作文中运用卒章显志之法,其运思过程比较简单,那就是“先实写,再虚写”。实写,就是实实在在地叙述事件、述说人物、描述情节;虚写,就是点示主题、点出意义、升华道理、深化情感。

如下文:

鲇鱼跑了

傍晚,爸爸回来了,喜滋滋的。他买回了3条活蹦乱跳的鲇鱼,说是小贩要回家,廉价卖给他的。看见这鲜活的鱼,似乎看见了一碗热腾腾的发着诱人香味的鲇鱼汤,哇,真美……晚上,爸爸说:“鲇鱼聪明得很,它会不顾一切地设法溜掉,如果不严加防范,那鲇鱼汤可就喝不成罗!”爸爸把装鱼的桶提进离卫生间很远的厨房,用一个篮子盖严桶口,再压上一块大砧板,还仔细看了看,这才放心的走出厨房。

第二天大清早,我就听见爸爸厨房里大叫:“鲇鱼跑了!”我连忙从床上蹦下来,跑去看。只见篮子、砧板横躺在地上,桶里空无一鱼,两条正在挣扎的鲇鱼已经靠近卫生间。另外一条遍寻不着,大家分析它已经通过卫生间的下水道跑掉了。

妈妈埋怨爸爸:“就是你,昨晚说的话都让鲇鱼给听见了。”“哼,便宜无好货,咱们一人少吃两块鲇鱼肉!”爸爸愤愤地说。

我没有责怪小鲇鱼的逃脱,也不像爸爸妈妈那么想,因为我突然感觉到: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

这篇作文语言清新自然,用字极为俭省,时间交代清楚,文面结构美观。作者第一步写实,着力于细节描绘方面的突破。全文几乎全部由细节构成。事件的起止,人物的出现都安排得十分精细,伏笔和照应也很周密。人物的描写特别生动,一家三人各具情态,甚至从妈妈仅有的一句话中也可以窥见她鲜明的个性特点。第二步写虚,着力于文章意蕴方面的突破。这是最具有力量的突破。小小鲇鱼的逃脱,只不过是家庭生活中的一桩小事,作者竟然据此赞颂了追求生存、追求自由的那种勇敢的拼搏,使文章的意境在瞬间得到深化,留给读者以咀嚼不完的意味。

作为一种常用写作模式,“卒章显志”也有它“有弊”的一面,最大的“弊”就是为追求“显现”一番所谓的“志”而无病呻吟,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所以在中考作文时要在框架构思、语言表达、主题显现、情感抒发、意境创造、角度变化等等诸多因素中,选取几个点进行认真的艰苦的揣摩,力求在“卒章显志”上自然一点,新鲜一点。

[练习]

用“卒章显志”之法对下面的文题进行构思。

1.       颂(横线上可填“青松”、“翠竹”、“小荷”、“小草”、“泥土”等等)

2.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3.我学会了       

(提示:1.用这个题目可写一篇因物及人、托物寄意的记叙文。如课文《荔枝蜜》、《白杨礼赞》那样。写这样的文章应做到:①先写物,后写人或先状物,后抒情;②咏物绘形详尽细致,生动深刻;颂人抒怀,精炼概括,神韵丰富;③其结构多为引出——描绘——联想三部分组成;④在“联想”之中进行议论或抒情,点出题旨2.这个文题,是一句很有韵味的歌词,读着它,可以引发一些思索和回味,可以激起一种眷念,一种欣慰,或是一种豪情。围绕这个文题,可以表现:

①困境中的奋斗。如青春少年面对意想不到的困难而坚韧不拔、一个家庭在突然而至的意外面前齐心合力、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为生存的发展而团结奋斗等。②挫折中的努力。如为恢复友谊而进行诚实耐心的工作。在遭到误会时对自己心理、行动的准确把握,在环境不顺畅时富于理智和智慧的运筹等。③生活本身给人的感悟。有些事情不是困难和挫折,例如愉快的登山旅游,深夜之中完成了小论文的写作,严冬过去春天给人带来喜悦等。在这些内容中点缀一点细节,紧扣文题去点化意境和主题,也同样是耐读耐看的3.通过认真审题,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以记事为主。又可以想到,这类文章,最容易写得枯燥无味。实际上,记事类文章中,往往都是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或表达一种见解,或引出一种意义,或抒发一种情感,或揭示一种道理。所以我们写作此文,要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上多下功夫,拿开头来讲,应尽量做到富有吸引力或感染力,可以用倒叙的方法设置悬念,可以用抒发情感的方法引出故事,也可以用引用语录、格言、警句的方法点示主题。拿结尾讲,则应尽量做到点示出事件的深刻含义,如写学会了骑自行车,能够引申出实践出真知,循序而渐进,要敢于独立思考,失败是成功之母等多方面的意义,又如写学会了烧饭,能够引申出吃一堑长一智、有失则有得、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等各种深刻含义,这样,文章就可以做到既感人又深刻。)

(五)环境衬托

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穿插景物的描写,是一种写作的技法,也是一种构思的方法。从中考记叙文来看,能够恰当地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是层次比较高的作文。所以,学习一下“环景衬托”的构思方法,对提高中考作文的质量是很有好处的。

环境描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对环境进行描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想描写的时候就描写,无目的地把描写硬贴在、硬塞在记叙之中;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描写,它们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在环景衬托方面给我们的示范。

1.用环境描写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

如《夜走灵官峡》的开头描写了那高山大谷,描写了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为的是表现筑路工人和他们的孩子们生活、战斗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之中,从而表现工人阶级不畏艰苦、献身建设的精神风貌。如果此中描写的是花好月圆,那么故事也就不会有如此感人的力量和如此深刻的含义。

2.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活动的背景

或者是自然背景,或者是社会背景,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如《最后一课》的开头,写了一个孩子眼中那暖和、晴朗的天气,又更多地写了普鲁士兵的操练以及那发出坏消息的布告牌。——它表现出人们生活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只有在这种背景下才有可能有那悲壮的“最后一课”。

3.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

如《枣核》,通过对“朋友”的花园特别是“北海”的描写,表现了人物对祖国对故土的眷念。又如《老山界》,通过对“半夜里”山景的描写,烘托了革命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用环境描写渲染人物活动的气氛。

如《花市》的开头,描写的是美景:“紫竹、刺梅、石榴、倒挂金钟、四季海棠,真是花团锦簇,千丽百俏,半条街飘满了清淡的花香”。这段描写生动地透露出了一种充满生机的、祥和的生活气息。有了这种气氛,就有了“花市”,有了“花市”中的故事。

5.用环境描写暗示人物的心情

如《社戏》中对“两岸的豆麦”等内容的生动描写便是。在这春夜出航的诗情画意之中,难怪“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6.用环境描写来抒发人物的感情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对百草园景色那生动而又深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乐园”的美好情感。再让我们来读一篇美文:

老鞋匠

在一个墙角上有个鞋摊儿,一位老头儿坐在“马扑儿”上,在为过往的行人和邻近住户们修补鞋子。他的摊儿上,摆着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小钉子、碎皮子、前掌、后掌、鞋油、胶水、还有废旧的自行车和汽车的外带和内胎……。

他使用的家什,也是顶普通的工具,切刀,锥子、磨石、剪子、铁锤和钉子……

老头儿长年坐在十字路口的墙角边,好使东南西北的行人都能看到他。他整天不闲地为人修补鞋子。

他的背后,就是一家店铺小货仓的窗子,窗子向南,窗子上摆满上花盆儿。花盆里的花儿长得十分茂实,可说不上有什么名贵的。天门冬、金丝荷叶、榨浆草、还有一盆玻璃翠……。摊子上没有字号,也没有人知道老鞋匠的名字。来修补鞋子的人只是顺口叫他一声老师傅罢了。墙上贴一张纸条儿,上面写着:“快修,当时可取”。

不停的来人,坐在小凳上,等他把鞋子修好,就好上路,有战士,有工人,也有农民,还有学生们……

鞋有各式各样的,更多的是塑料底的。有的人因为鞋跟磨偏了,有的人鞋子开线了,有的鞋帮裂口子了,有的人因为鞋跟掉了,还有那爱惜新鞋的,没穿就拿来打掌了。还有那矮个子姑娘拿着半高跟鞋来要求老鞋匠再把跟儿加上半寸……。

人们把刚修好的鞋子,重新穿在脚上,站起身来,抖擞精神,觉得比以前轻快多了。

有的人,接过鞋匠手里的鞋子穿上,在地上轻轻跺了两下,既合脚,又称心,付了款,说声谢谢,便踏步走在路上了。

这个老头儿,曾经托人写了“快修”字条儿,他是为了人们的方便。他大概为了怕人等得心急,才告诉人们,他这鞋摊,能够当时修得,马上穿起,立即继续走路。可是,他知道不知道,鞋子修得称心,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节省多少时间、多作多少事呢!

他,不只是个修补鞋子的人,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了流去时间漏洞的人。

这是作家端木蕻良写的一篇短文。文中写的是一份十分普通的工作,写的是一个十分普通的人。对老鞋匠,作者没有进行外貌描写,没有进行语言描写,没有进行动作描写,然而作者善于观察,善于借工作用具、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成果来表现人物,不仅勾画出一个默默无闻的老鞋匠的形象,而且升华了他的工作性质,让人们看到了他劳动成果的闪光。在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表现人物的“景物烘托”法——他的背后,就是一家店铺小货仓的窗子,窗子向南,窗子上摆满上花盆儿。花盆里的花儿长得十分茂实,可说不上有什么名贵的。天门冬、金丝荷叶、榨浆草、还有一盆玻璃翠……——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恰到好处地烘托了老鞋匠的身分,也表现出他的工作是受人喜爱的。

在中考作文中运用“环景衬托”的构思套路,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写景要有分寸,不要求多,点到为止;第二,写景要有目的,即景物的描写一定要为“烘托”人物服务;第三,写景要准确,也就是要注意知识的准确性,不要把春天的景物当作秋天的景物写出来;第四,要安排好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位置。

[练习]

1.从以下4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续写式想象作文,要求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①愚公和智叟的第二次见面

②卖炭翁的炭被抢走之后

③秋风萧瑟中的孔乙己

④又见我的于勒叔叔

2.从下面4个题目中任意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

①在节日里②刻在我记忆深处的一页③晨④这件事发生在傍晚

3.把《白毛女》第一幕第一场改写成一则故事

4.课间休息之中,在同学们之间也经常发生一些事件。请介绍一件发生在几个同学之间的课间小事,题目自拟。

(提示:1.写与课文有关的续写作文,应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充分展开合理的想象,只要情节的发展“言之有理”,不论从哪个角度入手都是可以的。由于作文要求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所以续写作文中的环境应注意与原文中的环境吻合或相称。如写愚公与智叟的第二次见面。就应设置一个崇山峻岭中挖山搬山的场景;写卖炭翁的不幸遭遇,应渲染那漫天的飞雪和凛冽刺骨的寒风以及黑地昏天的情景;写孔乙己离店之后,则应用凄冷的秋风和秋风中的暗淡场景来烘托孔乙己命运的结局;写于勒的再次归来,也应针对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心情设计恰当的景物描写2.这四个题目,都应该突出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这个重点。譬如说:写“在节日里”,可通过环境的描写表达人物愉快的心情;写“刻在我记忆深处的一页”,可通过环境的描写,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突现最重要的情节。从某种程度上讲,“晨”、“这件事发生在傍晚”也都可以写成“刻在我记忆深处的一页”,所以写法也大体上相似。不管选哪个题目作文,在进行环境描写时,都要注意点面关系,注意动静协调,注意色彩配合,并随时注意环境描写的目的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3.《白毛女》第一幕第一场主要写杨白劳躲账之后回家,本想与女儿在一起欢度大年夜,却被穆仁智骗去黄世仁家。在这场戏里,故事发生的背景、起因交代得很清楚,人物的性格,如喜儿的天真幼稚、杨白劳的善良和不觉醒、穆仁智的狡诈狠毒,都得到一定的表现。把这一场戏改写成为一则故事,需要我们在理解剧本内容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在注意故事情节完整的基础之上设计好开头和结尾。从故事的内容考虑,开头和结尾都可以设计环境描写,要很好地突出对大风雪的描写,以烘托人物,渲染气氛4.这是一篇划范围自由拟题作文,也是一篇“多人一事”作文,因此它较为复杂。在认真拟好一个简洁生动的题目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好课间小事与几个人的关系。为了表达清楚事与人的关系,应该有事件背景的介绍、事件起因的介绍和事件发展的叙述,也应该有场面气氛的介绍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应顾及到“课间十分钟”这个特定的环境。)

技法四:中考议论文构思的基本套路(《中考作文技法》)



为了应考,不论那种文体的写作,都要着眼于考前训练。,议论文尤须如此。

1.为了在考场上快速地高质量地写出议论文,在考前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就以下五个大类的写作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①论——一般性的举例子、说道理的议论,通常表现为命题式或半命题式的立论。

②议——就事、就人、就物、就现象等等内容发出议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事一议。

③析——就事情、就现象进行分析,提出看法,在很多时候可用于“写信”、“谈心”之类的议论文。

④感——读后、观后、听后有什么直觉,有什么联想,有什么深思,一一表达出来,写成读后感之类的文章。

⑤评——对书、文、歌、剧、人、事、物、言论……的条分缕析的看法都在此列。初中生写的,常常是一些小评论。

2.还有两类的内容,可以略作复习,以防在考场上碰到这方面的难题。

①辩——运用辩证的观点,谈论正反、是非、肯否、甘苦、荣辱等等内容,对其中的一方得出肯定的看法。

②驳——针对谬论、针对误论、针对丑恶的现象发表看法,进行反驳,进行批评,确立自己的看法。

下面重点介绍前面五类议论文的构思写作基本套路。

(一)论

论,就是立论,用最为通俗的话讲,就是“观点+例子+论述”。它重在“立”,重在明确地在别人面前“树立”起一个鲜明的观点。

要写好立论性的议论文,必须把握住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立好论点

论点确立得是否准确鲜明,关系到“立论”文章的大局。所以论点一要正确,切忌主观片面;二要鲜明,不含糊其辞;三要有的放矢,不能笼统空泛。论点的位置,要根据论说过程的安排而确定。有时,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有时,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有时,在末尾归纳中心论点。中考议论文,应主要掌握在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2.用好论据

论点靠论据来证明。一个论点,只有在被充分的论据证明了的时候,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才能有说服力,因此,人们把证明论点的材料叫做论据。论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事实,一种是道理。在选择使用论据的时候应注意:第一、论据和论点要一致;第二、论据要确凿有力;第三、论据要新鲜;第四、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要结合起来使用。

3.写好论证

用论据来证明论点,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一定的方法”就是论证,论证就是解决“论据怎样证明论点”的问题的,它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事实论证与理论论证。论证的几种基本结构是:

①证明式。即提出论点之后,运用论据直接证明。这种论证结构,符合人们说理的习惯,是最为基础的论述结构。

②归纳式。即围绕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在逐步论述分论点的基础上先分说,后总结,归纳出总论点。这种论证结构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概括,是符合思维活动的规律的。③排列式。即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排列出分论点,从几个方面对总论点加以阐发。这种论证结构,条分缕析,严密周详,便于把道理说清楚。④递进式。即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步步深入,逐层阐发,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把道理阐述得深刻完整。⑤对照式。即提出中心论点以后,先反后正,或先正后反,进行论述。从正反两面说理,形成强烈对比,使是非曲直对照分明。在以上内容中,作为初中生的认识水平来讲,在中考作文中要掌握运用事例进行“证明式”作文的写法。

每位同学都应掌握好如下运用事例的技巧:

1.集中用例

用三、五个例证同时证明一个观点,显现出议论的力度和气势一方面表达出论点的正确和鲜明,一方面给读者以力量的感染。如《理想的阶梯》各个并的段落都使用此法进行铺展,用例极为丰富。仅以第四自然段来讲,为了阐释“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这个观点,文中列举了富兰克林的名言,以及文艺家鲁迅先生、巴尔扎克和科学家爱迪生的生动事例,赞扬他们事业的血汗的结晶,“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

集中用例要注意三点。第一,例证要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第二,叙例要简洁,要扣住论点使用例证材料;第三,举例之后还要“分析”,不能仅仅摆出几个例子就算完事。

2.并列用例

用几个不同侧面的例子,从不同的角度支撑中心论点,有时候是直接支撑,有时候是先形成分论点,然后再支撑中心论点。用此法结构文章,可以显现出思维的严谨和思路的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如《谈骨气》一文,围绕“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分别举出文天祥、黔敖、闻一多三个例证,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侧面,从所处的时代不同、身分地位不同、所作所为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我们民族自上而下、从古到今、各行各业有着无数有骨气的人,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并列用例,除了注意用例的多角度和叙述中穿插“分析”之外,还要注意例与例之间的连接或过渡,使之浑然成为一体。

3.对举用例

将正反相对、是非分明、矛盾对立、好坏有别的例证同时举出,形成对照、比较,以增加议论的深刻性、感染力。如《纪念白求恩》中先举出白求恩同志“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幸以身殉职”的事例,再指出革命队伍中“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自私自利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要和必要。

运用“对举用例”之法,注意用例的个数不必拘泥,有时可用多个“误例”对一个“正例”以烘托“正例”的突出;有时可多个“正例”对一个“误例”,以利于引申、阐发。

以上三种用例套路,有时也与“单个用例”相配合。单个用例使用灵活,可出现在议论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但主要用法有三种。一是为了“引”,即用在文章开头,引出议论;二是为了“结”,用在文章的结尾,以便引申阐发,进行结尾;三是为了“析”,用在段中,以供展开分析和议论。下面看一看《说“勤”》是如何用例的。

说“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传说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的能力。”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和成功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从全文来看,这篇文章运用了“并列用例”之法,全文由“勤出智慧”、“勤出成果”两个分论点支撑着中心论点;从文章的细部看,文中运用的是“集中用例”之法,在对每一个分论点的论述之中,都引用了不少的事实论据。

文章在谋篇布局上运用了“证明式”的套路,全文先直接提出论点,然后用事例进行论证,最后进行总说,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文面清晰,一目了然。这样的文章,应该是中考立论性文章的最佳模式。

[练习]

就下面的文题写立论性的文章。

1.勇于和自己“过不去”

2.不做“金玉其外”的人

3.以“成熟的标志是   ”为题,先完成题目,然后写一篇六七百字的议论文。

(提示:1.

这个题目很明显地表现出文章所要议论的中心,我们不妨进行一下多角度的构思练习。

构思角度之一: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勇于和自己“过不去”,然后用不同的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证明“勇于和自己‘过不去’”是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精神面貌的表现,结尾照应开头。这是证明式的写法,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晰。构思角度之二: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先正后反地进行对比论述,指出勇于和自己“过不去”的好处和不严格要求自己的坏处,结尾再次点题。这是对照式的写法,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构思角度之三: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按照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怎样和自己“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的好处的顺序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结尾进行概括性的小结,这是递进式的写法,层层深入,令人回味。不论构思的角度如何,都可考虑引用一些格言警句,都要安排一点分析2.“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实指一个人空有外表,没有真才实学。所以,文章论述的中心应是:为了建设四化伟业,或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我们不要做“金玉其外”的人。写作本文可采用“递进式”的结构,起笔指出“金玉其外”的实际内涵,然后剖析在当前形式下和实际生活中,“金玉其外”,不学无术的表现及其危害,继而论述祖国建设事业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最后落脚到中心论点之上。在论述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摆事实,又要注意讲道理3.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把立意的自由留给作者,以使写作的内容千姿百态、富有个性。可选择诸如理智、经常思索、富于牺牲精神、智慧、时刻为他人着想、有坚定的志向、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善于规划自己前进的步骤、思考人生、善解人意,能够独立生活、知道长辈的辛劳等等内容,完成题目之后,便可按命题作文进行写作。文笔宜活泼生动,充满青春气息,也可以写成议论式散文。)

(二)议

议,在这里指的是初中生学写议论文的重点:一事一议。

所谓“一事一议”,就是对一件事、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种表现或一个概念、观点进行议论分析。它的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中心突出、以议为主。

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的基本写法,一般是以简洁精炼的文笔,先要言不烦地介绍事件或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一个要点,一个中心进行议论。有很多事物、现象中,包含着不止一个方面的道理,我们也只能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议论,决不可“一事二议”、“一事三议”。

“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基本功训练。由于表达方式和议论角度的不同,在先叙后议的基础之上,“一事一议”有如下展开议论的方式:

1.就事论事例如有《正确发展课余爱好》一文,针对中学生不珍惜课余时间的现象,提出了“要发展课余爱好”的看法,观点鲜明,议论集中。

2以小论大例如有《清官应断家务事》一文,针对一位青年妇女因生女孩而倍受虐待,求告无门的事实进行议论,指出我国有两亿多个家庭,家庭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治安团结,有关组织应保护全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这样因小论大,有理有据。

3引申生发例如有《青春与一生》一文,先概述东方歌舞团的同志写一首诗,周总理将“誓把青春献给她”改为“誓把一生献给她”的故事。然后巧妙地抓住青春与一生之间的关系,引申生发,进行议论,十分简练而又深刻地阐明了“确立一生献给革命事业的信念”的中心论点。在这种文章中,事件讲的是一回事,而议论的对象的却与事件不同类别,所以作者是“引申生发”了的。

4类比对照例如《有感于蚂蚁与蚜虫》一文,先介绍蚂蚁常常尾随蚜虫,用自己的触角轻轻拍打蚜虫的屁股,使其快意并排泄出蚜蜜,供自己享用这一自然现象,然后展开联想,由此及彼,进行类比,指出“这不禁使人联想到这些溜须拍马者,他们的某些特征,不是与蚂蚁有些类似么!”揭示得十分深刻。

5反意为之例如有《各领风骚没几年》一文,介绍了清朝诗人赵冀写的一首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然后写反意文章,指出在知识更新周期加快的今天,不断有人才脱颖而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已成为不幸。这类文章由于主题新颖,论述深刻,往往如异军突起,十分发人深省。

以上五种“先叙后议”、“一事一议”的笔法,都是“议”的基本的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许许多多变换角度。拿“就事论事”写法来讲,其中的“议论”部分,可以是分析道理;也可是揭示本质;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是表现感受。所以我们在练习写作中,要时时注意变换角度,使自己的笔越练越活。

还要注意的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事一议”要有力度。

所谓“力度”,是指文章精粹有力。不少初中生的议论文,拉不开,理不清,说不深,读起来让人不知所云,这就是没有“力度”。所以我们在构思写作时,应注意如下方面的要求。

第一,口子要“小”。

这是指文章的主题要专一,要着重谈好一个问题,谈清一个观点,既不要大而化之,也不要游移不定。一事一议,一题一议,一材料一议,一件事一议,或者一说、一感,都要在“一”字上下功夫,才会给人以深厚的感觉、有力的感觉。第二,结构要“紧”。

指文章的内部紧密,浑然成为一体。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段与段之间又有相应的方法相勾联。结构紧扎的文章,必然给人以有力的感觉。第三,语言要“精”。

这是指用语要准确、恰当、精练,同时也要生动活泼。文中成语的使用,格言的引用,比喻句、设问句的运用等,都要恰到好处,使文章内容生动、深刻、有力。

下面请读一篇习作:

谈“忘我”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载的“烈士”李玉安和火海救人的马玉祥,不以英雄自居,甘愿隐姓埋名几十年。他们曾对记者说:“这些功劳不属于我,而属于那些死去的战士。”从他们质朴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忘我的崇高的境界。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我”和“个人私利”之间似乎划上了等号。于是,多少人为了“我”,成了杨朱所说的那种“ 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之”的人。正因为如此,那些具有崇高思想境界,能为一个光辉的目标而抛开“我”,达到“忘我”的境界的人,才显得格外可贵。

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做到“忘我”呢?答曰:为了信仰。火刑架下的布鲁诺,刑场上的夏明翰就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证明了这一点。再曰:为了祖国。从苏武到文天祥,从史可法到邓世昌,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中华民族的爱国史诗。三曰:为了事业。当罗马士兵的宝剑刺穿阿基米德的胸膛时,他所想到的是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伽利略被罗马教庭判处终身监禁以后,仍然在撰写物理学名著《对话》。

为了信仰,为了祖国,为了事业,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此而忘我奋斗。英雄李玉安和马玉祥正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看来,信仰、祖国和事业,要比小小的“我”重上千万倍。

从英雄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关键在于: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就树立起自己的共产主义的信仰,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忠于事业的高尚情怀。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做到在今天能为自己的信仰、祖国和事业而忘我学习;到明天,我们将为自己的信仰、祖国和事业而忘我地工作。

这篇文章采用“以小论大”的思路,选定“忘我”作为中心论题进行议论。全文安排了递进式的结构:从材料中引出“忘我”——达到“忘我”的可贵——能够“忘我”的原因——赞两位英雄的“忘我”——向英雄学习。文章步步深入而又层次分明,达到了“口子小、结构紧、语言精”的写作要求。

[练习]

1.就班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可用“对××事的看法”、“由××事想到的”、“小事不小”等作为题目。

2.报载:1992年在澳洲悉尼举行的“世界咒骂冠军大赛”上,一名叫卡茜·克兰玛的8岁女孩,击败其他53名参赛的成年男女,靠一张满口粗言秽语、骂人尖酸刻薄的嘴巴,夺得冠军宝座。这个“骂人小后”的骂人本领,得自父母“真传”。原来她的父母经常粗口烂舌,卡茜自小饱受“熏陶”,所以掌握大量粗话也就并非奇事。

请阅读上文,自由拟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字数600字左右。

(提示:1.

写作此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取议论的事件和对象,不宜太多太繁,以切近自己学习、生活、思想实际的小事为好。

第二、写作的目的,可以对模糊认识进行分析,可以对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可以对好的事物进行褒扬,也可以从正反、优劣、得失方面辩证地看待一件事物。在选定事件之后,应确定好写作的目的,以利于展开议论。

第三、写作的思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写作时,力避就事论事,要对事件进行入情入情的分析,要挖掘、引申出事件的意义,要剖析事件的含义,使读者能从个别的事件中看到普遍适用的道理2.此文题的内容适于每一位考生,具有竞争的公平性。要好此文,宜:①选好一个议论点。遵循初中生写议论文“一事一议”的原则,从文中选取一个点进行深入深刻的议论。可以议论“咒骂比赛”的荒谬,可以议论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可以议论家长不负责任的教育的危害,可以议论青少年缺乏免疫力的可悲等等。②拟好一个文题。文题宜短不宜长,宜实不宜空,角度宜小不宜大,拟定之后,应反复琢磨,拿不定把握的,再拟几个,以便选取。③安排一个好的间架。结合文题,针对议论点,或并列地安排几个段落,或正反对比地安排两个层次,或层层深入地安排几个步骤 ,然后结合实际展开议论。在考虑文章的间架时,应设计简短的开头、结尾,以免多占篇幅。

(三)析

在中考议论文中,有一类文章,不要求立论,不要求写感受,也不要求去评议或者去驳论,它所要求的,就是谈一谈看法,或做一点思想工作,就事情、就现象进行分析,提出意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析”。这类文章重在讲道理,在很多时候可用于“写信”、“谈心”之类。

由于在一般的作文指导中不谈及“析”的写作,所以这里专门提出来说一下。

就事物、就现象、就思想进行分析,有如下的角度:

1.就事论理这是一种此而及彼的分析方式。普遍适用于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其写法是复述材料,评析材料,或深入挖掘,或引申生发。对材料的分评论可以是针对内容的,也可以是针对作法的,还可以是阐述材料内容给人的启迪和警戒等。如通过对居里夫人不要房间里有多余的椅子这个小故事的评析,可以进行如下角度的议论分析:①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格外珍惜时间;②唯有事业是高尚的;③为了事业和时间,有时应该“不近人情”;④追求事业的成功,必须付出牺牲,等等。

2.表里分析

议论的过程需要举出事例,但有时候举例是为了“证”,有时候举例是为了“析”。“析”例的过程是,先摆出事例,然后由表及里深入分析,达到议论的目的。所以这种对事例进行分析的方法也叫做“由表及里式”。表里分析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剥笋式”思路。如《反对自由主义》,先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然后谈危害、挖根源、析思想方法、揭性质,从这几个方面逐层剖析,使其本质暴露无遗,让人们认识到反对自由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种是“归纳式”思路,如《数字的启迪》,在罗列一组关于作家创作作品所花的时间之后,再进行归纳,指出其实质是: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不是举手之劳的结晶,而是艰辛劳动的成果,从而完成由表像到实质的分析。

3.因果分析是从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两方面分析问题,或由原

因推断结果,或由结果分析原因。它说理精密,可以让读者了解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联系,弄清其原委,明了其解决的方法。如《小议“生日热”》,在摆出中小学生讲

究过生日的排场、互相攀比这个“果”之后,接着分析其原因:第一,学生本身的原因;第二,家长的原因;第三,社会风气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用“因果分析”法进行议论,需要在“观察与思考”上多下功夫,议论要有一定深度。

4.对照分析对照比较是增强议论说理深度的一种好方法,它把两件事情、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两种观点等等对照阐析,加以比较,以此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这种方法议论,比较的范围很广泛,既可纵向比,也可横向比,事物的特点在对比中得到鲜明的显现,便于读者进行鉴别,决定取舍。如《个人与集体》在论述“共产党员是不能有任何的自满和骄傲的”这一分论点时,先将某些人所取得的成绩与整个共产主义事业相比较,再将这些同志取得的一点成绩与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相比较,最后又将共产党员的个人地位与共产主义事业家相比较,从而生动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5.辩证分析

就是用思辩的观点议论事物,既议论正面的,也议论反面的;既谈优点,也谈缺点;既谈优势,也谈劣势,不把话说绝,不犯简单化、片面化、只议一点不及其余的毛病。它可以克服论证的简单、片面,开掘认识和议论的深度。如《太阳的光辉》一文,以太阳发出灿烂的光辉,人们歌颂太阳伟大喻共产党伟大、有成绩,人民歌颂党。

又以太阳有黑点,发的光热过分来比喻党的工作也有缺点,指出“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的伟大性,以及工作中所取得的胜利和成绩的巨大性以后,我们更应该虚怀若谷地倾听大家议论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这将会帮助我们大踏步地前进”。

写分析类文章,其结构方式最好是运用“总—分—总”模式,着重把“分说”的部分写好。

或者是“分点”说,或者是“分层次”说,或者是“分正反”说等等。

下面的例文,就是一篇分析性的文章。

有志者事不一定能成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说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这类例证举不胜举。但是,并非所有的有志者都能成就事业。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的志向,受着诸多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不分析主客观条件的“立志”,往往伴随着失败。

从主观方面的条件来讲吧。一方面,一个人如果只立志,而不去为之奋斗,为之付出努力,那么这样的“志”只能是纸上谈兵,永无胜利的现实。第二方面,既已立志,又迈开了行动的步伐,但采取的却是见异思迁的作法,今天想干这个,明天又想干那个,挖的坑不少,井却总是打不出,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第三方面,既有坚定的志向,又有扎实的行动,然而自身素质又不够。一个想当英语翻译而发音差、听力差的人,也许要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和精力还实现不了理想,既不能当上一个翻译官,又失去了进修其它学问的机会。所以说,由于主观原因的限制,有志者不一定能成事。

再说客观方面的原因。成就一番事业是决不能忽视客观条件的。首先是物质条件。可以设想,深山老林、穷山僻壤不可能为研究天文望远镜提供优厚的资金和丰富的设备,研制天文望远镜的大志便不可能在此实现。其次是手段和方法。试图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而不拥有丰富的资料和大型电子计算机,仅用手抄笔录的古老方式去进行计算,一个人即使算上两百年也恐怕无济于事。再就是机遇,有了一定的志向,也有了一定的造诣,但没有继续实践或继续深化的机遇,甚至于反过来受到压抑或阻碍,其事业也就可能半途而废或中途夭折。所以说,由于客观原因的诸多限制,有志者不一定能成事。

我们说有志者不一定能成事,不是故意唱反调,去劝说人们不要立志,不要奋斗,不要追求。而是说,一个人要成就事业,不仅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立下明确的志向,并迅速迈开奔向理想的步伐,而且要在奋斗的过程中注意改造、改变主客观环境,尽量减少失误,减少波折,以期顺利地达到目标。个人的事业是这样,单位、地区、国家的大事也是这样,既要有奋斗的目标,又要注意符合国情,这样才能确保“有志者事竟成”。

这篇文章中的事物现象就是“并非所有的有志者都能成就事业”,作者从“因果分析”的角度,采用总分结构,运用“分点”讲析,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要在奋斗的过程中注意改造、改变主客观环境,尽量减少失误,减少波折”的看法,文章的分析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练习]

1.青年报刊登了王岚同学的一封信,信中问:“管这件闲事对不对?”请你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这封信的摘录:

一次,我在路上看见几个男孩用毛毛虫去吓唬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我上前去用身子护住小姑娘。他们见我是女孩好欺负,就说:“多管闲事!”当我正要去夺男孩手中的毛毛虫时,不料另一个男孩扔起一块小石头,把我的前额打得鲜血直流。从此我的前额留下了一块伤痕。有的人责怪我自讨苦吃,不该去管那闲事。我想问,这件事我做得对不对?

2.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学习成绩差,老师和同学也不相信你,生活中做什么事都感到不自在,连一件新衣服都不敢穿到学校里,怕别人说闲话:“学习成绩这么差,还穿这么漂亮,有本事,比比学习。”

请针对这位同学的苦恼,写一封信劝慰她、鼓励她。

3.下面是两个同学的对话。

甲:小学和初中上课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我们没有想好就急忙举手,结果被老师点到,却站在那里答不出来。

乙:是啊,现在上了高中就不想举手发言了,有时知道答案也不举手。

甲:小时候太浅薄了。

乙:不,那不是浅薄,而是幼稚。

你听了这段对话有何感想,请从下面两道题目中选择一道作文。

①幼稚与浅薄

②从举手发言谈起

(提示:1.写作这篇文章,可按“叙——析——联”的思路进行。叙,就是引叙材料的主要内容,为展开议论、提出观点作好准备。析,就是分析材料内的事件,明确这是不是闲事,该不该管,为什么要管等问题。鲜明地回答王岚的“这件事我作得对不对”的疑问。联,就是继续深化议论,把问题由个别引向一般,联系社会上一些“爱管闲事”的人受不到保护的现实,呼吁人们见义勇为,以正压邪,使议论的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普遍性2.当一位差生正需要老师的关怀和同学的帮助时,当一位差生很自卑、很伤心时,同学们应该给她友情,老师应该给她爱心。读了上述材料,可以知道那位差生同学的心理状态主要是自卑,给她写信是应抓住这个中心。这封信有两种主要的写作角度。一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讲述道理。先用名言、警句、思想火花、动人事例,帮助这位同学开阔眼界,建立信心。信中的语言要生动丰富,具有激励的力量。一是联系自身生活的实际讲述道理。运用自己在生活中思想变化、心情变化、行动变化的实例,以交心谈心的方式,帮助这位同学去掉自卑感,建立信心。信中的语言要关切、友爱3.这是一材多题的选题作文。两个文题一窄一宽。第一个题目是个窄题,它限定谈“幼稚与浅薄”,即使要进行引申也必须在限定的论题之内。

第二个题目是个宽题,它取舍的题材、论题、内容比较宽泛,因此这个题目只是一个类似于副标题的题目,在它的前面,可用一个“谈起”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所以,从写作的灵活性方面看,宜选取第二道题目作文,可以像这样拟题:“幼稚不是浅薄——从举手发言谈起”、“重要的是参与——从举手发言谈起”、“何必让包袱压抑自己——从举手发言谈起”“让青春充满活力——从举手发言谈起”破折号前面的内容,便是所要分析的中心,可择其一,然后或者就事析理,或者进行表理分析,或者进行对照分析。)

(四)感

读后感是一种材料作文,是一种引申性作文。

读后感出现在中考作文中,有它的写作的特殊性。第一,要短,六七百字便要完篇;第二,要全,引、述、议、联、结几步,步步都要走;第三,要快,这是限时的作文,读材、析材、确立感点、构思表达都要抓紧时间进行;第四,要准,观点要准确,表达也要准确。

1.要写好考场“读后感”,要把握如下几条原则

(1)一个感点一篇读后感只集中地谈一个方面的感想,力争议论严密,周全,不要东扯西拉,横生枝节。

(2)两个方面抓感点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抓住最能够使自己联系实际、进行阐发的感受,一是抓住能够使自己从道理上获得真正认识的感受。抓住了此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感而发。

(3)三步程序第一步,读材料确立感点;第二步,列出详细写作提纲;第三步,修正提纲并抄写作文。

(4)四层结构即起、承、转、合,说详细一点就是:“起”要引,“承”要议,“转”要联,“合”要结。此结构是基本结构,使文章表现出一种严密顺畅的格局,在写作中,可以对其适当加以变化,组合。

(5)五种类型①通过“感”,陈说一种认识;②通过“感”,证明一个观点;③通过“感”,发表一种评议;④通过“感”,表达一种情感;⑤通过“感”,批驳一类现象。一位考生了解了这五种类型,就可以具备考场作文的应变能力;众多考生了解了这五种类型,就可以使考场作文百花齐放。

要写好中考“读后感”,重要的是写好读后感的最关键处——“联”这一部分,即写好联系引申、展开议论的这一部分。

2.在考场上,可选用这样一些“联”的角度

(1)直联即联系材料的本义,就材料的主题谈主题,如《珍惜今天》读后感,《明日歌》读后感,《可爱的中国》读后感等等。此类作文的材料含义直露,写作时要把力量放在准确的阐述和表达之上。

(2)扩联即从材料的“微言”引申出“大义”,从材料的“片语’铺展出“章节”。如有一位同学写《读〈少年中国说〉有感》,拟了一个副标题为《说少年中国》,从前人盼望的“少年中国”引发出对今日伟大的祖国的热情赞颂。

(3)曲联此类联系在于挖掘材料的比喻义、象征义、隐含义,然后进行联想,将思维跳跃到论题上。如读《东施效颦》,联系到“一味模仿学外国”;读《滥竽充数》联系到要有真才实学等。

(4)反联从相反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展开自己的论述。在考场上,要慎用这种联系角度。

另外值得说一句的是,读后感的语言比一般的议论文要生动活泼一些,写作时不要忘记突出这一特点。

下面请读例文。

想一想试一试

——读《小马过河》

有一则童话故事,它的内容梗概是:

小马要过河,先后问了牛大伯、松鼠和自己的妈妈。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去。松鼠说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妈妈告诉小马,自己多想想,试一试。小马照妈妈的话想了,试了,结果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还是当妈妈的聪明,叫小马再想一想,不妨亲自试一试。“想一想”,“想”的什么?当然是要区别河水对牛大伯和松鼠的不同关系。牛大伯之所以说水很浅,是因为它身材高大,且会凫水,深水再深,也对它构不成威胁;松鼠个儿矮小,且有同伴淹死过,当然会把清浅的河水当作滔滔的大江的。马妈妈叫小马试一试,就是叫小马不要偏听偏信,要亲自去了解河水的深浅。小马终于过了河,这是“想一想”的胜利,更是“试一试”的胜利。如果不“想”也不“试”,可怜的小马,就只能呆在岸边望河兴叹了。

不是说“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吗?马妈妈要告诫小马的就是这个道理。葬身河底的那只小松鼠,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一生活的辩证法而酿成悲剧。不过,话说回来,小松鼠的悲剧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吃一堑,长一智”,没有失败的教训,哪来成功的希望,譬如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已取得可喜的成就,要不是有1958年“大跃进”和“文革十年”的重大失误,提醒我们在新的渡口多“想一想”、多“试一试”,“过河松鼠”的悲剧不是也有可能重演么?  

人类是靠“想”和“试”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是靠大脑和双手建设生活的美好殿堂。马妈妈的话虽是童话作者的创作,并非实有其事,但它的寓意值得我们深思。

这篇文章采用了读后感常见的写法:概介材料,选点议论,引申生发,有力收束,“引”、“议”、“联”、“结”四步,步步到堂,全文结构清晰,布局合理,文字很美,文面也很美。[练习]

就下面文题写读后感。

1.报载北京东城区在学生中推广礼仪教育。北京75中学校市生普遍坐姿端正,站立挺拔,行走稳健,气质高雅,待人接物不卑不傲,落落大方,举手投足,中规中举,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请阅读上述材料,字拟问题,写一篇随感。

2.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不久前,德黑兰举行国际摔跤邀清赛,伊朗运动员获胜,狂热的观众把白花花的硬币朝运动员扔去,下起一了一阵罕见的“钱”雨。不少外国运动员连忙弯腰拾钱,有的干脆脱下球衣装钱。在场的中国运动员却端坐不动,没有人去拾一枚硬币。几个外国人爬到他们的脚下,一面拾钱,一面抬起头来,用困惑不解的目光看着这些见钱眼不红的人。伊朗电视台记者立即把镜头对准这一场景,全伊朗的电视观众都看到了这感人肺腑的一幕。

(提示:1.题目中要求写“随感”,也就是要求谈自己的一点感想,感想的角度不拘。可以写“礼仪”教育好,这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跨世纪一代的青少年思想风貌、精神面貌的健康成长。可以写‘礼仪教育“的做法新颖、独到,与时代的步伐合拍,把青少年思想、行为的教育落到实处,具有美感,希望这样的教育活动在更大范围内展开。

还可以写青少年精神面貌的改变与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的自我修养与自尊自爱品质的培养、青少年修养与德育教育等等。不论从哪个地方交代切入,都要紧扣感点,不枝不蔓地深入议论2.用此题,可写成“通过‘感’发表一种评议”式的文章。第一部分引材料,第二部分议从此事所看到的人格,第三部分联系实际指出这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是珍惜国家荣誉的表现,第四部分结语,赞美中国运动员的骨气。)

(五)评

每年中考作文题中,都有考查“评论”的内容。

1.短评是一种短小的评论,主要有如下特点

(1)针对性强

无论哪种短评,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具体对象而发的,或一件事、一个人,或一种现象、一种行为,作者的见解总以评论的对象为凭借。

(2)观点鲜明无论哪种短评,无论评论哪一问题,都要求有明确的态度,是赞扬,还是反对,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旗帜鲜明。

(3)有论证性对所提出的观点,要做必要的论证,使自己的观点为读者信服和接受,这是短评与读后感的主要区别之一。

(4)情理兼备短评既要求说理透辟,令人信服,也要求情辞恳切,给人以认同感。

由于竞争的公平性,考查评论时不可能出现影评,加上初中毕业生表达水平的限制,也极少出现文评。最普遍的情况是材料短评(包括新闻短评),即通过材料来评事、说理。

2.进行考场评论的写作,要注意如下三点

(1)准确掌握题型

从作文的要求看,评论的题目分成两类。

①大作文。其字数在五六百字左右,要求是写“一篇”。

②小作文,一般要求是“写一段××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

从题目的表述看,评论的写作可分为两类。

①显形评论。即文题明确要求写成一篇评论。

②隐形评论。即可以写成评论,也可不写成评论。如对新闻、对具有社会意义、教育意义的材料,文题要求“有针对性地发表一点看法”,那就既可以“感”,也可以“评”。

从拟题的角度看,也有两种类型。

①要求自己拟题。绝大多数考场评论都要求自拟文题。

②材料后已经给了题目,按题目写作即可。

(2)确定评论方向

第一步是研读材料,体会含义,确立评“点”,拟定文题,然后定下评论的方向——评论内容的大致走向。

这种方向主要有两个。

①以事明理。由表及里,借助事情、事件本身引出固有的道理,并讲明这种道理。

②因事导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由事件、事情、事物引申出的一定的道理,发出中肯的议论。

一般的评论写作主要取第一方向,有时也将第二方向揉进去。

(3)掌握写作技法

①要突出评论中心。一定要做到一“点”一评,针对材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发表看法,好在哪里,误在哪里,启迪性在哪里,教育性在哪里,观点要鲜明、稳定。

②要安排好评论的结构。评论的总体结构也是三段式,即“总——分——总”、“引论——本论——结论”,写作成功的关键仍在于“分论”。分论的结构形式可采用:

第一,分点式。如评析一件事的危害性,可用“第一”、“第二”、“第三”依次罗列。

第二,层递式。如评析一件事的积极性,可用“对一人——对集体——对社会’的模式。

第三,纵深式。如为某种现象叫好,就要写明:好——好在哪里——好的原因——如何更好。

第四,正反式。如评析一种做法值得提倡,可运用这样的思路:提倡的好处在哪里——不提倡的弊端有哪些。

不管运用哪种模式,考场评论都要重在评,重在讲道理。它与读后感有区别,如果说:感”像“第一人称”的话,评则像“第三人称”;它与一般的立论有区别,如果说“立”需要更多的举例来证明观点的话,“评”则只需从本身的例子去讲述道理。

(4)把握感情色彩短评既要能说服人,又要能感动人,因此短评应讲究语言技巧,在准确、简洁的同时,还应当尽量做到生动而饶有情味,或借助形象,或寓情于理,或寓庄于谐,或运用设问、反诘、反语、排比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写短评,还要注意

(1)短评贵“短”

所以评议的问题不能太大,太多,太抽象。如果评议角度、内容杂乱,那么就不可能在短小的篇幅内把道理说清楚。

(2)短评重“评”

如果叙述材料的文字过多,势必影响评论说理的深度和力度,造成主次颠倒,中心不明。

(3)短评贵“深”如果不抓住评论材料的实质,泛泛而谈,或者脱离材料,架空分析,那么短评就很难评到点子上,就无从使读者得到明确、深刻的认识。

下面请读两篇短评。

“民情”可贵

湖南省祁东县委书记张自银,积累了40多本“民情日记”,上面记载着1000多件群众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很多已得到解决。

“民情日记”,记的是民事,关心的是民情,化解的是一个个可能激化的矛盾。解决三分之一就是300多件,解决一半就是500多件。300件也好,500件也好,做一件就做到了百姓的心坎上,架起了领导联系群众的一座桥梁,自然受到群众的欢迎。

关心民情,是领导走群众路线的一种好方法。山东省济宁市市长韩寓群,每次下乡,带着“民情联络图”走访群众,听群众意见和建议,一件件记在联络图上,督促查办,工作抓到点子上。

民情日记也好,民情联络图也好,提供的情况有理有据,反映的问题实实在在,融入干部对百姓的情与爱。

总统的母亲如是说

当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人向他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是的”,杜鲁门的母亲答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想不到杜鲁门的母亲认为当总统和挖土豆同样令人骄傲,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见解。其实,认为当总统就有了出息,挖土豆就没有出息,这种认识是源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到资本主义社会,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破除。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比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更进步。可惜我们有不少人的思想认识竟不如杜鲁门的母亲,这倒是令人遗憾的。

中国的家长应当从杜鲁门母亲的话中得到启发,“望子成龙”并不错,什么叫“龙”却应当正确认识,不等于做了大官,发了大财就是成“龙”,认认真真工作,堂堂正正做人,正是龙的传人的本色。在高考已过,大学招生在即的时候,愿以此文与家长们共勉。

第一篇文章是“以事明理”,第二篇文章是“因事导理”。第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引、议、联、结,第二篇文章是首段引,二段将“议”与“联”放在一起写。两篇文章都是结构清晰,语言通俗,说理深刻。

[练习]

1..我国学龄儿童中,仍然有3000多万人滞足校门之外,每年有100万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为帮助失学的儿童少年摆脱愚昧和无知,社会各界为这些孩子们无私地奉献爱心,发起、组织了“希望工程”。成千上万的人为孩子们捐献钱物,许许多多的少年儿童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请根据此材料内容,以“美好的希望——赞‘希望工程’”为题,写一篇评论文。

2.有一幅这样的漫画:一只母鸡恶狠狠地对另外一只母鸡说:“就你逞能,人家都是隔天生蛋,你为什么天天生蛋?”请就此漫画,联系实际,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思想评论。

(提示:1.这篇文章可从“以事明理”的角度来写。全文可采用“分点式”的结构:①阐述“希望工程”的含义,②“希望工程”的意义之一,在于人们重视了对未来劳动者文化、道德素质的教育,③“希望工程”的意义之二,在于人们爱心的奉献,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净化了社会风气,熏陶感染了大量失学儿童的心灵,④“希望工程”的意义之三,表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⑤“希望工程”充满了希望,希望工程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2.本题中的图是一幅含义深刻、表达婉转的漫画,画面的含义可理解为:①那些工作消极的人,反而指责工作积极的人,②平均主义的思想还大有市场,③自己不上进,也不想别人上进,④生怕别人冒尖等等。写作此文,可采用“因事导理”的角度,用“引述——点示——联系——评论”的结构,简介画面之后,接着点出其寓义,然后联系实际展开评论。评论中要分析思想根源,指出危害性,并注意正面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