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熊家死人事件:第二章 阴阳学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20:00
第二章  阴阳学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属性。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八卦分五行,五行分阴阳,阴阳是《易》之纲。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均可分阴阳两音分。而每一事物中的阴和阳的任何一方还可再分阴阳。这种事物即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是无穷无尽的,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矣。
阴阳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但不局限于某一特定事物,阴代表阴性事物,阳代表阳性事物,一般地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显的、进行性的,机能亢进的,都属阳;而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隐晦的、退行性的、机能减退的,都属阴。足见,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可概括为阴和阳两类。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万物的总纲领,是人生上的真谛,是易经的中心,之所以人会生病就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中医治病的基本原侧就是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人体的结合就是阴阳结合,如:有右臂(阴)就有左臂(阳),有右脚就有左脚,有头(园、天阳)就有脚(方、地阴)。有诸内必有诸外,如:肝开窍于目,人有两个眼睛,肝也有两叶,肺开窍于鼻,肺两叶,鼻孔也是两个等等。八卦奇数为阳,偶数为阴,“0”也有阴阳,在象数前面的为阴,后面为阳,奇数偏阳,偶数偏阴等。同时阴阳属性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单位的一把手是女士(阴)但一般手是乾为阳性,二把手是男士(阳)而二把手是坤为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二、阴阳的含意及普遍性
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
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若是以一个动物为例,则它的肉体为阴,生命活动为阳;它内在的脏腑为阴,外露的皮毛为阳;它向下的腹为阴、向上背为阳……。
由以上例子说明,阴阳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
第二节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斗争
阴阳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双方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既是相互制约,又是相互斗争的。如:夏季本来是阳热盛,但夏至以后,阴气却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炎热的阳;冬季本来是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复,用以制约严寒的阴。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都遵循着一定规律,即经历着生、长、壮、老、死的必然过程。它是由初生而成长壮大,当发展到极度就归于消亡而变为另一种新的事物;当新事物成熟时已隐伏着:消亡之因。当旧事物败坏之时,已孕育了新生之机。大宇宙拥此,人体这一小宇宙亦如此。
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双方也不是平静地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所谓人体“阴平阳秘”也是阴阳对立斗争中的动态平衡。总之阴阳双方的对立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二、阴阳的依存互根
阴阳双方即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如没有动,就无所谓静;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表,就无所谓里;没有实,就无所谓虚等等。所有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都是这样,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每一方都以另一方为依存的条件。阴阳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互根”。结合人体的生理来说,也是如此.阴指物质居于体内,谓“阴在内”;阳指功能表现于外,谓“阳在外”。在外的阳是内在物质运动的表现,所以说阳为“阴之使”;在内的阴是产生机能的物质基础,所以说阴为“阳之守”。如果阴阳双方失去了互为依存的条件,即所谓“孤阴”和“独阳”,也就不能再生化和滋生了。
三、阴阳的消长转化
阴阳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但它们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它们总是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互为消长的运动状态。如自然界从冬至春及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这是“阴消阳长”的过程;反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热逐渐变寒,这是“阳消阴长”的过程;就人体而言,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阴长阳消”的过程。阴阳的消长正是推动了事物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在正常情况下,阴阳消长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出一定限度,不能保持相对平衡时,将会出现阴阳某一方的偏盛偏衰,以人体而言即会产生疾病。
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当其发展封一定阶段,还可以各自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说明阴阳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互相转化。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由阳转阴,由阴转阳的变化是常可见到的。
阴阳的对立斗争,依存互根,消长转化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其基本规律贯以八卦象数疗法的始终。
总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要想掌握八卦象数疗法,必须掌握阴阳学说。
第三节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一、阴阳的属性和普遍性
趋向太阳的一方——用“阳”代表;   背向太阳的一方——用“阴”代表。
阴/阳所代表的一方,各有其相似的特性:
阳—比较活跃,具有积极、主动的特性。——“阳”的属性;
阴—不太活跃,往往处于宁静、被动的状态。——“阴”的属性。
天地间的任何事物及其运动状态,都有“阴”“阳”两种属性。
自然界;
阳 日天昼火热温夏春干气清……
阴 月地夜水寒凉冬秋湿味浊……
人体:
阳 男外表背上气腑实……
阴 女内里腹下血脏虚……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无限可分性
例如:昼为阳,夜为阴,
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
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包括天体运动、气候变化,乃至人类社会、人体自身,都普遍存在着两两对应的“两端现象”
例如:
天。日。明。昼。热。升。进。强。增长。上。外。动。刚…——阳
地。月。暗。夜。冷。降。退。弱。消亡。下。内。静。柔…——阴
(二)阴阳的互根依存
1、“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阴阳相倚”,“阴阳互根”。
2、“阴”“阳”双方互以对方为“生”“长”“化”的条件,“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正如地球的生物(动物、植物),既不能缺少阳光,也不能缺少雨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阴阳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孕育着对方的成分,也就是阴中有阳的“基因”,阳中有阴的“基因”。……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
例如:
天体
日──阳 (太阳)
天──阳
月──阴 (太阴)
南——阳(山南、阳坡)
地──阴
北——阴(山北、阴坡)
请记住:在统一体中的阴阳之间的依存关系: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相依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在统一体中的阴阳双方,始终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不断运动之中。
1、一天中的阴阳运动变化
昼 — 阳
上午—阳渐长,阴渐消—阳中之阳
下午—阳渐消,阴渐长—阳中之阴
夜 — 阴
上半夜—阴渐长,阳渐消—阴中之阴
上半夜—阴渐消,阳渐长—阴中之阳
2、一年中的阴阳变化
春分——阴阳各半,昼夜均而寒暑平;
夏至——阳之至极,阴气之始至,日行南至;
秋分——阴阳各半,昼夜均而寒暑平;
冬至——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
冬至─→春分:阴渐消,阳始长;
春分─→夏至:阳渐长,阴渐消;
夏至─→秋分:阴始长,阳渐消;
秋分─→冬至:阳渐消,阴始长。
3、阴阳消长的总体规律
当阳盛时,阴始至;阴盛时,阳始至;
当阳渐长时,阴渐消;阴渐长时,阳渐消。
4、阴阳消长的过程
阳处于上升状态时,——阳中之阳,阴中之阳;
阴处于上升状态时,——阳中之阴,阴中之阴。
阴阳消长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渐变过程!
5、阴阳消长的特点
有一定的范围(或限度)……有度性;
有一定的规律……有序性;
保持平和协调……和谐性。
只有这样,才能: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自然界。
健康强壮,心想事成。……在人体。
如果失度、失序、失和谐,就会:
产生灾害(旱、涝)。……在自然界。
产生疾病。……在人体。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消长运动到了一定限度,会向对方转化,即“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
阴阳转化,有两种情况:
阴阳相推,如:一天中的昼夜相推;
一年中的寒暑相推。
阴阳“顿变”,如:“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下雨之前,常有特别闷热的天气)
阴阳转化,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有一定的条件:
“极”……阴阳消长达到一定限度;
“重”(chóng)……阴/或阳过盛。
阴阳转化的结果,是形成新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
请记住:阴阳学说的基本要点
1、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着阴阳对应关系:
任何事物都具有“阴”“阳”属性;……普遍性
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相对性,可分性
2、阴阳双方,在不断运动中保持其统一性、和谐性:
阴阳相依——阴依附于阳,阳依附于阴;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统一性
阴阳消长——阳消阴长,阴消阳长;
阴阳转化——阴阳相易,转相生也。……对立性
阴阳双方在“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对立统一运动中,保持统一的和谐关系;
当阴阳消长达到一定极限时,则以阴阳相易的形式,形成新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
第四节  易学阴阳
古代预测术的基础大都是阴阳五行,要弄清阴阳的性质,就必须从易经源头找起,这样才能准确真实地把它本源性的变化机理揭示出来,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运用,要想研易、太极图自然是最佳的途径,周易大传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辞,二者之联系,由此可见。应当说太极图是对易最为直观的一种形象表达方式,在这里要提一下的是,易主要是指象、数、理三方面的内容,而从易的早期发展来看,理出现的较晚,它真正的意思只是古人对易的象数的解释,从过程上看,它丰富了易的内容,但由于当时人类缺乏大的世界观和科学知识,只能把易解释为肉眼可见的事物,所以,不可避免地使易的真正原理受到了局限和制约,这种约束因为科学进步的缓慢始终没有得以真正的解除,内涵的偏差又直接影响易在使用中的有效性,所以无字的“易”有着无穷的现实寓意和象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有责任用科学的视角重新挖掘它。
太极图无疑是易最直接最具体的象、数表示。研究易的人都知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但其解释却各有不同,(太极圈的图形也有许多种,笔者以古太极图流传最广泛、也最形象的用之),在这里需郑重强调的是:太极是易的直观体现,其具有的特性就是易的特性。如:“八字是易的一个分枝,其基础不能与易相悖,故太极中的大原理会在八字中产生,这个观点是无极易新体系的大观点,大基础,如不明其理,研究易只能是本末倒置,事倍功半。
一、无极
先天混沌状态,从多种古籍中都有此评述,用现代的观点看它应为一种绝对均匀的状态,在现代宇宙起源学中,很多学者都认为宇宙是由一个奇点而来,这个奇点是一种密度或大或小但绝对颁布均匀的状态,二者之间的描述是多么的接近,中国古代的大智大贤在几千年前已经能解释的东西,西方人直到现在才摸到点门道,中国古代易学的伟大由此可见一斑,二种理论不仅相距几千年,而且又以东西方文化相隔,这种相似性,无论如何不能只用巧合来解释,所以我认为二者描述的为同一种状态,就是说,无极之意应为宇宙的初始状态。
二、太极
太极为无极所生,自然是宇宙的表示了,但应强调的这个宇宙即不是可见宇宙也不是物质宇宙。当今科技的发展速度是极其惊人的,也许几年前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很快就被科学所发现。在人们没有发现电子之前,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存在一种反物质的东西,然而现在对于反物质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但已经没有人在否认它的存在了,在科学领域中,物质之间的性质与联系用太极中的阴阳两仪来比喻应当再恰当不过了,阳是实体的可感受的物质,阴是常人难以感受到的虚体的反物质,既然我们把阴阳归为物质与外物质,那么太极就应是二者合一的超宇宙,这个理论才能真正体现易的内涵,在此之前,笔者研易多年,还没有见到有那部书中有此类观点,所以,可以这样讲——这是一种创新。
三、两仪阴阳
阴阳是我们讨论的中心问题,它的重要性在太极论述中已经能够感受到,阴阳是东方古代思想的精华所在,平衡是其宗旨,从古到今论阴阳的书籍不可胜数,但细加分析,都不全面,我想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古人的思想必竟有局限性,二是今人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敢越雷池一步,下面我将向大家讲解无极易理论中的阴阳观。
1、对立性
阴阳是相互对立的,如果太极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那么,阴阳就是其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一反一正,相互抵消相互制约,把范围说大一些,天地宇宙都在阴阳的制约中运行的。这种对立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如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动与静,内与外等等。
2、相对运动性
阴阳之间的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是相对静止。这种相对静止是平衡的目的,它们之间的运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样阴阳平衡的本质就清楚了。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当一个平衡产生后,随着又有新的不平衡产生,然后阴阳再重新去寻求新的平衡点,在阴阳不断寻找平衡的过程中,万物才得以发展,层次也得以提高,太极图中阴阳之间的曲线已经把这种变化形象的表达了出来。
3、互变性
互变性是指阴阳之间的位置可以相互转变,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是对互变性达到的极点的表示,动极则静也是一种反映,从过程上看主要由两个时期组成。
(1)渐变期
这个时期阴阳已经开始改变,但由于变化较慢,幅度较小,所以从表面上看还难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的能量差距越来越大,这种隐性状态会越来越快地向显性转化。
(2)突变期
原有的阴阳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渐变期,其相互间的平衡关系已经瓦解,但如果要发生性质上的彻底改变,还必须有一个很强大的诱因,如旧社会的改朝换代,封建统治者和百性就是阴阳的两个方面,当二者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后,不管是那家的王朝,总是在一个开始不明显,但得以迅速壮大、发展的因素中,宣布了终结,其次这种位置上的根本改变必定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只有这样,爆发的力度才足以改变原有的格局。
4、相容性
阳性的物质中有阳也一定有阴,阴性的物质中,有阴但一定也有阳,(这里的物质是指在以后论述中的大物质),这种阴阳的相互容纳性体现在:物质的所有状态中,大到宇宙,小到原子核,或现在还没有发现但确实存在的一切事物中。现在医学发现男人的体内存在着雌激素,女人的体内存在着雄激素,即是对此理论的很好证明,这个理论在古人两仪向四象转化的过程中进行了明确的形象描述,两仪中的“阳”是由四象中的太阳和少阴两象来构成,“阴”是由太阴和少阳两象构成,在“阳”中太阳处于主导地位,少阴处于次要地位,故显阳性,但不能说少阴没有显现出来,就认为少阴不起作用或不存在,少阴的这种隐性是阴阳转化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阴阳转化将无从谈起(两仪之阴亦是同理)。
5、时空性
阴阳在某一位置上是一一对应的,同时在某一时间上也是一一对应的,不会在时间上的某一个仅以一种状态出现,通过对古太极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太极图所反映的不是一个静止的二维平面图像,而是一个无时无刻都在运动中的立体空间结构,通俗的讲是对事物所在时间、空间结合点的描述,空间的阴阳性与时间的阴阳性相互组合,从而深化出了四象结构,谈到空间人们容易理解,但对于时间的阴阳划分就难以接受了,这个问题笔者将进行专门论述,仅举一例说明,人的大脑由左右半球组成,左脑善于逻辑思维,右脑则善于抽象思维,近代通过气功等手段及医学的研究,人们发现很多功能都存于右脑之中,但因为左脑的相对发达,使它一直压抑着右脑,无法将这些功能表现出来,在这个例子中的“思维”是确实存在的事物,那么它的阴阳之分即是“逻辑”与“抽象”,那么“思维”是用概念就能完全解释的吗?阴阳的具体状态到底该如何定位呢?大多数人只相信眼见为实,然而,从古到今,人类的发展总是那些具有“妄想”精神的人创造的,对于未知的、不确定的东西不要一概打死,不断用另一种方法理解它,当为一种明智之举。阴阳的特性暂写到这,其精微之处尚多,我将详细阐述,对具体的技术应用有着绝对的指导作用。
第五节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及八卦象数疗法中的应用
一、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
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胸部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皮肤为阳、筋骨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属阴。见表-15生理方 面阴阳情况
表-15生 理 方 面 阴 阳 情 况
生理组织结构


部位
上部
下部
身体


躯干

胸腹
四指
外侧
内侧
脏腑
六腑(各包含阴阳)
五脏(各包含阴阳)
经络
手足三阳经
手足三阴经
气血精液
气(卫气、肺、脾、胃、心等)
血津液




升降
上升
下降
状态
亢奋、发散
阴滞、收敛
动静


主要功能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阴在内,阳之守也。
二、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  人体的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如《内经》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摄取饮食后,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将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各处,使肉体增长强壮、使生命活动力旺盛。食物消化后有形的废料,由前后二阴排出。人体之阴阳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人体就健康。
三、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  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和病症,而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即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即阴)证。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另外,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正常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正常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
另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正常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正常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
四、阴阳与人体气血关系  人体之中气为阳、血为阴。这里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推动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这里的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医及养生保健学说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和血密不可分。
五、阴阳在养生保健上的应用  阴阳是养生保健的总纲。身体各种不适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如从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性质来看:非热(阳)即寒证(阴);从发展趋势来看:不是实证(阳)就是虚证(阴)。总之,阴阳可以概括各种不适的属性。养生保健的总原则为“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这也是养生保健的基本出发点。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日常,我们可以用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的阴阳之正,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滋阴潜阳,滋阴助阳,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阳平衡的失调会影响脏腑功能紊乱,如果有一个脏器受损,其他的脏器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体平衡的失调。因此在养生保健时,必须要注意身体的整体调整和养护;还要注意尽早清理体内不利因素,调节平衡、补充营养,达到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里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和抗病能力,而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当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力抗邪,引起邪正相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或使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身体不适及病理变化;若正气强盛,邪气消退,则各种不适及病证很快趋于好转、痊愈。若正气虚弱,邪气强盛,则疾病日趋严重,甚至恶化、衰亡。
六、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  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寒、热、温、凉、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从治疗上总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这就是治疗的基本出发点。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具体用法:①阳虚和阴胜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②阴虚和阳胜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③正气不足,治法:虚者补之;④邪气偏胜,治法:实者泻之;⑤阴不足、阳偏亢,治法:滋阴潜阳;⑥阴阳两者均不足,治法:滋阴助阳(阴阳双补)。见表-16、17
表-16阴 阳 在 治 疗 养 生 学 中 的 运 用
治疗指导思想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治疗大法
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指导预防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死
指导养生
把握阴阳、和于阴阳、法于阴阳
表-17阴 阳 学 说 在 药 物 学 特 征
药   物
性   味

寒、凉性,苦、酸、咸味,味厚者

热、温性,辛、甘味,味薄者
药   物
性   能

沉降,清火、攻下、滋阴、抑制

上升,发散、上升、温阳、兴奋
药物作用的转化
重阴则阳,重阳则阴
七、八纲辨证的应用
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辨证的总纲。
辨证:是指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辨,即辨认,辨别,也就是分析。证,即证候,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所以,明确了某一证候,即是对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斗争的强弱、阴阳的偏盛偏衰等病理情况的概括。
辨证的过程,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等理论为依据,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推理、判断、辨明其内在联系,以及各种病变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辨证和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具体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辨证是认识疾病,论治是针对病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症”:是指单个的症状,中西医认识是一致的,如头痛,发热,咳嗽,心慌,恶心…等。
“病”:是指病名,中医所说的病名中只有少数与西医病名是一致的,如麻疹,白喉,破伤风,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由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对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的基础上,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体格检查、化验检查;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临床辨证主要依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舌象、脉象等),诊断时不一定要确定病名,而是要明确是什么“证”。
“证”:即证据、证候的简称,它不单纯是症状或主观感觉,而是一组征候群,也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证”是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并包含着病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等方面的综合概念。“证”是从分析症状和体征着手,归纳成为比症状更能说明疾病本质的概念。
中医辨证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精津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其中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势的轻重、机体反应的强弱、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纳,也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的共性,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纳挈领作用。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都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疾病总的类别,有阴证、阳证两大类;病位的深浅,可分在表在里;阴阳的偏颇,阳盛或阴虚则为热证,阳虚或阴盛则为寒证;邪正的盛衰,邪气盛的叫实证,正气衰的叫虚证。因此,八纲辨证就是把千变万化的疾病,按照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这种朴素的两点论来加以分析,使病变中各个矛盾充分揭露出来,从而抓住其在表在里、为寒为热、是虚是实、属阴属阳的矛盾,这就是八纲的基本精神。
(一)、表里
表里是说明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一般地说,皮毛、肌肤和浅表的经属表;脏腑、血脉、骨髓及体内经络属里,表证,即病在肌表,病位浅而病情轻;里证即病在脏腑,病位深而病情重。
1、表证
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一般为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后,邪留肌表,出现正气(卫气)拒邪的一系列症状,多为外感病初起阶段。表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和病情轻的特点。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初起阶段。
主证: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舌苔薄白,脉浮为基本证候,常兼见四肢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由于外邪有寒热之分,正气抗御外邪的能力有强弱不同,表证又分为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证。
(1)、表寒证
主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明显,无汗,流清涕,口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病机:寒邪束于肌表或腠理,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邪气侵犯体表经络,致卫气营血运行不畅,故头身肢体酸痛。正邪相争于表,故脉浮。
治则:辛温解表。
(2)、表热证
主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喉疼痛,有汗,流浊涕,口渴。舌质稍红,苔薄白不润,脉浮数。
病机:邪正相争于表,故发热,恶寒。热邪犯卫,汗孔失司,则汗外泄。热伤津而口渴。热邪在表,故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
(3)、表虚证
主证:表证而恶风,恶寒有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而无力。
病机:体质素虚,卫阳不固,故恶风,汗出,脉浮而无力。
治则:调和营卫,解肌发表。
(4)、表实证
主证: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有力。
病机:邪盛正不衰、邪束肌表,正气抗邪,肌表汗孔固密,故发热恶寒而无汗,脉浮而有力。
治则:辛温解表。
辨别表寒证与表热证,是以恶寒发热的轻重和舌象脉象为依据。表寒证是恶寒重发热轻,表热证是发热重恶寒轻,表寒证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表热证舌苔薄白而不润,脉浮数。此外,风寒之邪可以郁而化热,由表寒证变成表热证,外邪侵入肌表后容易入里化热,表寒证(或表热证)可以转化为里热证。
辨别表虚证与表实证,结合病人体质,以有汗无汁为依据。表实证为表证而无汗,年青体壮者多见;表虚证为表证而有汗,年老体弱或久病者多见。
2、里证
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是病位深于内(脏腑、气血、骨髓等)的证候,
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表证进一步发展,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二是外邪直接入侵内脏而发病,如腹部受凉或过食生冷等原因可致里寒证;三是内伤七情、劳倦、饮食等因素,直接引起脏腑机能障碍而成,如肝病的眩晕、胁痛,心病的心悸、气短、肺病的咳嗽、气喘,脾病的腹胀、泄泻,肾病的腰痛、尿闭等。因此,里证的临床表现是复杂的,凡非表证的一切证候皆属里证。外感病中的里证还需结合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而内伤杂病中,则以脏腑辨证为主。里证要辨别里寒、里热、里虚、里实(在寒热、虚实辨证中讨论)。
辨别表证与里证,多依据病史的询问,病证的寒热及舌苔、脉象的变化。一般地说,新病、病程短者,多见于表证;久病、病程长者,常见于里证。发热恶寒者,为表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者,均属里证。表证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见于舌边尖红;里证常有舌苔的异常表现,脉浮者,为表证;脉沉者,为里证。
3、半表半里证
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于表里之间,而出现的既不同于表证,又不同于里证的证候,称为半表半里证。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目眩。舌尖红,苔黄白相兼,脉眩。
病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互有胜负,故寒热往来。邪犯半表半里,胆经受病,故胸胁胀满,口苦。胆热而肝胃不和,故心烦,目眩,欲呕,不思饮食。
治则:和解表里。
4、表里同病(表里夹杂)
表里同病是指表证和里证在同一个时期出现,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初病即见表证又见里证。二是发病时仅有表证,以后由于病邪入里而见里证,但表证未解,也称为表里同病,三是本病未愈,又兼标病,如原有内伤,又感外邪,或先有外感,又伤饮食等,也属表里同病。治疗原则为表里双解。
(二)、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用以概括机体阴阳盛衰的两类证候,一般地说,寒证是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表现的证候。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辨别寒热是治疗时使用温热药或寒凉药的依据,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1、寒证
寒证是感阴寒之邪(如寒邪、湿邪)或阳虚阴盛、脏腑阳气虚弱、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可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表寒证已以表证讨论,这里所指为里寒证。
主证:畏寒、形寒肢冷,口不渴或喜热饮,面色白,咳白色痰,腹痛喜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病机:阳虚阴盛,病人寒化,故畏寒肢冷,脾胃寒冷,故腹痛喜暖,阳气不振而脉沉迟。
治则:温中祛寒
2、热证
热证是感受阳热之邪(如风邪、热邪、火邪等)或阳盛阴虚、脏腑阳气亢盛和阴液亏损、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可分为表热证和热证,表热证已在表证讨论,这里所指为里热证。
主证:发热,不恶寒,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咳痰黄稠,腹痛喜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数。
病机:阳热偏盛,故发热喜凉,热伤津液而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热盛故见脉数。
治则:清热法。
3、实热与虚热
由于感受热邪所形成的实热证,与机体阴液亏损或机能亢进所致的虚热证,其临床表现及治则都是不尽相同的。实热 证发病急,病程短。高热,怕热,大汗出。神昏谵语,甚则发狂。烦渴引饮。
咳吐黄稠痰、脓痰、或咳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厚。脉洪数。热邪炽盛。多由热邪引起(如感染)。治以清热泻火。虚 热 证 发病缓慢,病程长。低热,骨蒸潮热,盗汗
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干,但饮不多 。痰少,痰粘,或痰带血丝。大便量少,小便黄、量少 。两颧绯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 。脉细数 。阴液亏耗,虚损内呈 。多由机能亢进所致 。治以滋阴清热 。见表—18实热证与虚热证的鉴别
表—18实热证与虚热证的鉴别
实 热 证
虚 热 证
发病急,病程短
发病缓慢,病程长
高热,怕热,大汗出
低热,骨蒸潮热,盗汗
神昏谵语,甚则发狂
五心烦热,失眠多梦
烦渴引饮
口干,但饮不多
咳吐黄稠痰、脓痰、或咳血
痰少,痰粘,或痰带血丝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大便量少,小便黄、量少
面红目赤
两颧绯红
舌红,苔黄厚
舌红,少苔或无苔
脉洪数
脉细数
热邪炽盛
阴液亏耗,虚损内呈
多由热邪引起(如感染)
多由机能亢进所致
治以清热泻火
治以滋阴清热
4、寒热真假
在疾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危重阶段,可以发现一些“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的假象,临床上把本质是热证而表现为寒象的叫“真热假寒”,本质是寒证而表现为热象的叫“真寒假热”。这种情况往往表示疾病比较严重。如果不能抓住本质,就会被假象所迷惑,而致误诊、误治。
(1)、“真寒假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见身热,两颧潮红,躁扰不宁,苔黑,脉浮大等,表面上看似有热象,但病人却喜热覆被,精神萎颓淡漠,蜷缩而卧,舌质淡白,苔黑而润,脉虽浮大但无力。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其本质仍是寒证,故称“真寒假热”治疗上要用温里回阳,引火归元。
(2)、“真热假寒”:即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如热性病中毒较重时可见表情淡漠、困倦懒言、手足发凉、脉沉细等,粗看好似寒证,但又有口鼻气热,胸腹灼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干,脉虽沉细但数而有力。为阳热内郁不能外达,本质是热证,故称“真热假寒”,治疗上应清泻里热,疏达阳气。
一般来说,寒、热的表象属标,是一种假象;内、里的寒、热属本,是它的本质。
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或体征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综合观察,尤其是寒热、口渴不渴、面色、四肢温凉,二便、舌象、脉象等几方面更为重要。即畏寒喜热为寒,发热,怕热喜冷为热;口淡不渴为寒,口渴喜饮为热;面色红为热;手足厥冷多为寒,四肢烦热多为热;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为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为有热;舌淡苔白为寒,舌红苔黄为热等等。从寒证与热证的比较可以看出:寒证属阴盛,多与阳虚并见;热证属阳盛,常有阴液亏耗的表现。
(三)、虚实(见表—19脏腑器官阴阳辩证具体症状变现)
虚实是辨别人体的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纲。一般而言,虚指正气不足,虚证便是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而实指邪气过盛,实证便是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若从正邪双方力量对比来看,虚证虽是正气不足,而邪气也不盛;实证虽是邪气过盛,但正气尚未衰,表正邪相争剧烈的证候。辨别虚实,是治疗是采用扶正(补虚)或攻邪(泻实)的依据,所谓“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1、虚证
虚证的形成,或因体质素弱(先天、后天不足),或因久病伤正,或因出血、失精、大汗,或因外邪侵袭损伤正气等原因而致“精气夺则虚”。
“阴”代表储存的能源,“阳”代表日常生产的血气能量,“阳虚”就代表日常生产的能源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血气不足,“阴虚”则说明储存的能源正在透支。血气”代表日常产生的能源,透支的能源则称之为“火”。“阴虚火重”则说明人体正在大量透支储存的能源,“阴阳两虚”则说明日常生产和储存的能源都快用完了,也就是“血气”和“火”都快用完了。“气血枯竭”就是“血气”和“火”全部消耗殆尽。
虚症的表现种类
主要是下述三种:一 阴阳气血虚证 ;二 脾系虚证;三 肾系虚证
一般人只知道肾虚,而且一提到肾虚就想到男性朋友,这是不对的,女性一样肾虚,也很严重。言归正传,先简单阐述阴阳气血虚证:
(1)、阴虚证:是指机体阴液不足的证候,主要表现开体消瘦,面色憔悴,目眩耳鸣,口燥咽干,舌质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伴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为阴虚内热证,也称“虚热证”。
(2)、阳虚症:是指阳气不足的证候,主要表现:面色白,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蜷卧自汗,品淡乏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脉迟无力等。
(3)、气虚证:指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的证候,主要表现:神疲乏力,声低懒言,气怯气短,头晕,自汗,纳呆少食,舌淡胖嫩,脉虚无力。气虚严重者可表现为气陷,腹部坠胀,腰酸脚痛,甚至脱肛,子宫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
(4)、血虚证:主要表现为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指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可见月经失调,舌淡,脉细弱。
气虚症泛指全身无力,极易疲乏,呼吸气短,说话声音低,甚至懒言少语,平日出汗多。本症在临床上,可随疾病出现的脏腑部位不同而可以兼见。
肺气虚者:症状为咳嗽声音低、咳痰无力,易得感冒。
心气虚者:症状为面色苍白、健忘、心烧等。
肾气虚者:遗精、夜尿多。
脾气虚者:饭后胃部胀满不舒,大便稀、不成形,消化功能差,饭量少。阴虚症往往表现为体形消瘦,口干、鼻干、咽干,午后发热或手心、足心发热。具体又分为:肺阴虚: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睡眠状态下出汗,醒后出汗自止(俗称盗汗)。
脾阴虚:不思饮食,食后不易消化,干恶心,口干、口渴,大便干结,消瘦。肾阴虚:腰困腿软、足跟痛,手足心热或兼有心烦热,失眠盗汗,遗精,脱发、齿摇。肝阴虚:头晕、头痛,眼干,怕光,两眼昏花或夜盲,失眠多梦,指甲光泽度差。
值得一提的是,肝肾阴虚常常同时并见,肝阴虚可到肾阴虚,肾阴虚常可致肝肾虚。
阳虚症常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发冷、发凉,口中无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较多,浑身无力,易疲乏等。阳虚症在夏季症状较轻,冬季症状则加重,且常由气虚症进一步发展为阳虚症。
脾阳虚症:食欲减退,胃部喜欢温热,按压后胃部舒适,口淡无味,喜欢热饮,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伴有水肿,面色虚白,女性白带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
肾阳虚症:腰部、膝部酸困、发冷,肢体怕冷,小便清长或遗尿,浮肿(以腰下多见),阳萎遗精,女性表现为不孕或黎明前脐周围作痛,肠鸣腹泻,泻后痛减消失。
心阳虚症:心慌,胸闷,胸憋气短,心中空虚,易受惊吓,惊吓后心中惶惶不安,甚至心前区疼痛。
血虚症面色发黄或面白无色泽,口唇颜色淡,头晕,失眠,女性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皮肤无光泽,头晕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指甲苍白,头痛程度较轻,遇劳累后加重,常兼有气虚的症状,如懒言少语,疲乏无力,汗多。
心血虚:心慌,心烦,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唇舌色淡,多发生在体质虚弱者。
肝血虚:看东西时两眼昏花、干涩,指甲无光泽、色淡、脆而薄,甚至变形,夜盲,看东西模糊,耳鸣,手脚肢体麻木,体形消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失眠多梦,易惊醒。
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虚症的表现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气、血、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或者同时出现,也就是说,许多症状不仅见于一个症形,还可见于许多症形当中,需要和其它症状结合起来一起
表—19脏腑器官阴阳辩证具体症状变现


阳证和阴证
阳证指病变表现为: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火热炽烈,阴液耗伤等病证。
阴证指病变表现为:阳气不足,机能低下,阴气偏盛,寒象明显等病证。

面色红赤,躁动不安,舌红,苔黄燥或黑燥。

面色苍白或暗淡,神情萎顿,倦怠少语,舌淡胖,苔白润

语声重浊,呼吸粗大,或有痰壅气喘。

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息短促。

恶热,心烦,渴喜冷饮,腹胀满痛,便秘,小便短赤等

畏寒喜暖,口淡不渴,腹中冷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

皮肤灼热,腹部硬满拒按,脉数有力。

四肢清冷,腹软喜按,脉沉弱微细无力。


是指阳气不足的证候,主要表现:面色白,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蜷卧自汗口干,心烦,遗精,品淡乏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红,苔白,脉细迟无力等。
是指机体阴液不足的证候,主要表现开体消瘦,面色憔悴,目眩耳鸣,口燥咽干,唇舌淡白少苔或无苔,脉细,伴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为阴虚内热证,也称“虚热证”。
气虚:指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的证候,主要表现:神疲乏力,声低懒言,气怯气短,头晕,自汗,纳呆少食,舌淡胖嫩,脉虚无力。气虚严重者可表现为气陷,腹部坠胀,腰酸脚痛,甚至脱肛,子宫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
血虚:主要表现为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指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可见月经失调,舌淡,脉细弱。







心悸气短,或有心胸憋闷,畏寒肢冷,面色少华、虚浮,舌淡胖,脉微细。
气虚:症状为面色苍白、健忘、心烧等。
心悸易惊,失眠或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
血虚:心慌,心烦,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唇舌色淡,多发生在体质虚弱者。

咳喘无力,气短,痰液清稀,面色淡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
气虚:症状为咳嗽声音低、咳痰无力,易得感冒。
阴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声嘶,形体消瘦,潮热骨蒸,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阳虚: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大便溏薄清稀,口淡无味不渴,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伴有水肿,畏寒肢冷,舌淡而胖,面色虚白,女性白带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腹胀纳少,食后加剧,大便干结难解,形体消瘦,肌肤干燥,手足心热,口干唇红,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无力。
气虚:饭后胃部胀满不舒,大便稀、不成形,消化功能差,饭量少。阴虚症往往表现为体形消瘦,口干、鼻干、咽干,午后发热或手心、足心发热。具体又分为:肺阴虚: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睡眠状态下出汗,醒后出汗自止(俗称盗汗)。

胃脘疼痛,喜暖喜按,不思饮食,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畏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心烦,口干多饮,大便秘结,或干呕、呃逆,舌红少苔,舌体瘦少,脉细数。

胸胁牵引作痛,或涉及少腹睾丸,得温稍缓,遇寒更剧,形寒肢冷,干呕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细。
头晕耳鸣,两目昏花,面部烘热,胁肋疼痛或有灼热感,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血虚:看东西时两眼昏花、干涩,指甲无光泽、色淡、脆而薄,甚至变形,夜盲,看东西模糊,耳鸣,手脚肢体麻木,体形消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失眠多梦,易惊醒。

腰膝痠软,畏寒肢冷,四肢冰凉怕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或遗尿,夜尿频多,浮肿(以腰下多见),阳萎遗精,头目眩晕,易疲倦,面色苍白或黧黑,或有阳萎、白带多而稀白,性欲减低,女性则不容易怀孕或黎明前脐周围作痛,肠鸣腹泻,泻后痛减消失。下肢浮肿,苔白滑,脉沉弱。、没有性欲等,男性会阳痿、早泄、滑精。
气虚:遗精、夜尿多。
容易上火,腰膝痠痛,眩晕耳鸣、健忘、牙齿和头发容易脱落,男性容易性冲动,但是精关不固,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性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或崩漏,形瘦潮热,心烦盗汗,失眠多梦,颧红,五心发热,口干咽燥,溲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考虑,因此,患者当难以辨别时,一定要找有经验的中医诊断。见表—14脏腑器官阴阳辩证具体症状变现
虚症的特点
(1)、“久病多虚”,一般虚症多发生于重病之后,病期往往迁延较长,不易速愈,易于反复。
(2)、由于正气不足,肌体对疾病的反应可能不明显或反应不出来,故症状表现不剧烈。低热迟久不退、消瘦、出虚汗、精神不振、两目无神、语言低怯、长期食欲不振、腹痛隐隐不休、舌淡苔少、脉细无力等。
(3)、虚症一般多与寒症同时存在(虚寒症)。
(4)、虚症拔罐治疗一般罐斑不明显,皮肤多呈淡红或潮红色。虚症又或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其临床症状如下:
主证: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失禁,舌少苔或无苔,脉虚无力等。
临床上由于气、血、阴、阳不足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由于脏腑的不足造成的各脏腑的虚证(如肺气虚、心血虚、肝阴虚、脾气虚、肾阳虚等)。下面说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证候及治则。脏腑的虚证在脏腑辨证中讨论。
气虚和阳虚的共同症候是:面色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纳少,舌淡胖,脉无力。不同的是气虚气短,乏力动则气急等症明显,脉虚无力。治则益气,常用四君子汤等。阳虚畏寒,形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迟。治则补阳,常用肾气丸、参茸丸等
血虚和阴虚的共同症候是:消瘦,头晕,目眩,失眠,心悸,脉细。不同的是血虚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手足麻木,口唇指甲淡白,舌质淡,脉细弱无力。治则养血,常用四物汤等。阴虚 低热或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舌红绛,质瘦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则滋阴,常用六味地黄丸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气虚和阳虚,属阳气不足,故临床表现相似而都有面色白,神疲乏力,自汗等症状,但二者又有区别,气虚是虚而无“寒象”,阳虚是虚而有“寒象”――怕冷,形寒肢冷,脉迟等。血虚和阴虚属阴液不足,故临床表现相似而都有消瘦,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状,但二者又有区别,血虚是虚而无“热象”,阴虚是阴液亏损不能约束阳气而导致阳亢,故为虚而有“热象”――低热或潮热,口干,咽燥等。见表—20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证侯
表—20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证侯
分类
共同证侯
不同证侯
治则
气虚
面色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纳少,舌淡胖,脉无力
气短,乏力动则气急等症明显,脉虚无力
益气
阳虚
畏寒,形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迟
补阳
血虚
消瘦,头晕,目眩,失眠,心悸,脉细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手足麻木,口唇指甲淡白,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养血
阴虚
低热或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舌红绛,质瘦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滋阴
2、实证
实证的形成,或是由病人体质素壮,因外邪侵袭而暴病,或是因脏腑气血机能障碍引起体内的某些病理产物,如气滞血瘀、痰饮水湿凝聚、虫积、食滞等。
临床表现由于病邪的性质及其侵犯的脏腑不同而呈现不同证候,其特点是邪气盛,正气衰,正邪相争处于激烈阶段。常见症状为高热,面红,烦躁,谵妄,声高气粗,腹胀满疼痛而拒按,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或有瘀血肿块,水肿,食滞,虫积,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实症的特点
(1)、“暴病多实”,一般实症的病程较短,多属病的初、中期,病势较凶,但一般痊愈较快。
(2)、由于邪正交争激烈、肌体对病邪反应较明显,故症状表现得较剧烈,如高热、无汗、精神兴奋、瞻语、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便秘、小便短赤、剧咳痰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
实症一般多与热症同时存在(实热症)。
凡是体内的病理性异物(结石、肿瘤、瘀血、腹水、痰饮等),皆属实症。
实症拔罐治疗一般罐斑非常明显,多呈现鲜红色或紫红色罐斑,或出现水泡。
治则:泻实攻邪是治疗实证的主法,所谓“实则泻之”。但泻火、通便、逐水、祛痰、理气、活血化瘀、消导和驱虫等不同的泻法用于不同病邪产生的各种实证,将在有关章节中讨论。
辨证虚证与实证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从发病时间上,新病、初病或病程短者多属实证,旧病、久病或病程长的多属虚证;从病因上,外感多属实证,内伤多属虚证;从体质上,年青体壮者多属实证,年老体弱者多属虚证;从临床症状与体征上,参考下面鉴别:
虚证 面色白、苍白、萎黄无华 神疲乏力 声低懒言 隐痛喜按 舌淡苔白或少苔脉虚无力。治则补虚。
实证 面红 烦躁谵语 声高气粗 剧痛拒按 舌红苔黄厚腻 脉实有力。治则泻实。
(四)、阴阳
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八纲的总纲,即将表里、寒热、虚实再加以总的概括。《类经.阴阳类》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指出了证候虽然复杂多变,但总不外阴阳两大类,而诊病之要也必须首先辨明其属阴属阳,因此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一般表、实、热证属于阳证,里、虚、寒证属于阴证。阴证和阳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等已述于表里、寒热,虚实六纲之中。但临床上阴证多指里证的虚寒证,阳证多指里证的实热证。
1、阴证
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阴偏盛的证候。一般而言阴证必见寒象,以身畏寒,不发热,肢冷,精神萎靡,脉沉无力或迟等为主证。由脏腑器官功能低下,机体反应衰减而形成,多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呈现一派虚寒的表现。
2、阳证
阳证是体内阳气亢盛,正气未衰的证候。一般而言阳证必见热象,以身发热,恶热,肢暖。烦躁口渴,脉数有力等为主证。由脏腑器官机能亢进而形成,多见于体壮者,新病,初病呈现一派实热的表现。见表—21阴证与阳对比
表—21阴证与阳对比
证侯四诊
阴        证
阳        证
阴证指病变表现为:阳气不足,机能低下,阴气偏盛,寒象明显等病证。
阳证指病变表现为: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火热炽烈,阴液耗伤等病证。

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萎靡不振,舌质淡而胖嫩,舌苔白而润滑
面色潮红或通红,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质红绛,舌苔厚,甚则燥裂,或黑而生芒刺

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
语声壮历、烦而多言,甚则狂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

饮食减少,喜温热,口不渴,口淡无味,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少
口干口苦,喜凉,烦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

疼痛喜按,身寒足冷,脉沉,细、涩、迟、弱、无力
疼痛拒按,身热足暖,脉浮,洪、滑、数、实而有力。
3、亡阴与亡阳
亡阴与亡阳,是疾病过程中两种危险证候,多在高热,大汗不止,剧烈吐泻,失血过多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情况下出现,常见于休克病人。亡阴亡阳虽属虚证范围,但因病情特殊且病势危笃,而又区别于一般虚证。
亡阴与亡阳的临床表现,除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但亡阴之汗,汗出热而粘,兼见肌肤热,手足温,口渴喜饮,脉细数疾而按之无力等阴竭而阳极的证候;亡阳之汗,大汗淋漓,汗凉不粘、兼见畏寒倦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阳脱而阴盛的证候。由于阴阳是互根的,阴液耗竭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阳气衰竭则阴液无以化生而枯竭,所以亡阴与亡阳的临床表现,难于截然割裂,其间可迅速转化,相继出现,只是有先后主次的不同而已。
亡阴与亡阳的治疗都以扶正固脱为主。亡阴者,应益气敛阴、救阴生津,大补元气以生阴液而免致亡阳,常用方有生脉散;亡阳者,应益气固脱、回阳救逆,常用方有独参汤、参附汤等。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的区分并不是单纯的、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错综复杂、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归纳起来,八纲之间存在着“相兼”、“夹杂”、“转化”的关系。见表—22亡阴亡阳的对比
表—22亡阴亡阳的对比

四肢
其它症状


治则
亡阴
汗热、味咸而粘
尚温畏热
面色潮红、全身灼热、烦躁、昏迷、气促、渴喜冷饮
红绛而干
细数疾而按之无力或虚大
益气敛阴救阴生津
亡阳
汗冷、味淡不粘
厥冷畏寒
面色淡色,全身发凉、淡漠、昏迷、气微、口不渴或喜热饮
淡白滑润
微细欲绝或浮而空
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五)、八纲之间的关系
1、相兼关系
“相兼”即指两个纲以上的症状同时出现,如外感热病初期,见有表证,还须进一步辨其兼寒或兼热,故可分为表寒证和表热证;久病多虚证,当进一步辨其属虚寒证或虚热证。相兼证的出现,不能平均看待,而是有主次和从属关系,如表寒、表热证都是以表证为主,寒或热从属于表证,治疗当以解表为主,分别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虚寒、虚热证都是以虚证为主,寒或热也从属于虚证,治疗时当以补虚为主,分别用补阳或滋阴的方法。至于表里相兼时,以何证为主,须看具体病情而定。
2、夹杂关系
“夹杂”即指患者同时出现性质互相对立的两纲症状,如寒热夹杂、虚实夹杂、表里夹杂(习惯上叫表里同病)病。另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假象,如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等。所以,在辨证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全面分析,去伪存真,抓住本质,以免造成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3、转化关系
“转化”即指某一纲的症状向其对立的一方转化。表里之间、寒热之间、虚实之间、阴阳之间既是相互对立的,又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外感风寒见恶寒发热、头痛等表寒证,若因病情发展或治疗不当,则病邪可由表入里,病变性质可由寒转热,最后由表寒证转化为里热证;实证可因误治、失治等原因,致病程迁延,虽邪气渐去,而正气亦伤,逐渐转化为虚证,虚证可由于正气不足,不能布化,以致产生痰饮或水湿、气滞或血瘀等实邪,而出现种种实证。转化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辨证时必须随时审察病机的转变,及时诊断治疗,避免疾病向恶化方向发展,促进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
八纲辨证运用时,首先辨别表里,确定病变的部位;然后辨别寒热、虚实、分清病变性质,了解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最后可以用阴阳加以总的概括。
(六)、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  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自看:实证(阳)虚证(阴)。总之,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见表-23
表-23阴 阳 在 诊 断 学 中 的 运 用
八纲
辨证

包括里证、寒证、虚证

包括表证、热证、实证
诊断指导思想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脉        诊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由于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整阴阳,使其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如阳热盛,而损及阴液者(阳盛者阴病),可损其有余的阳,用“热则寒之”的方法;若阴寒盛而损及阳气者(阴盛则阳病),可损其有余之阴,用“寒则热之”的方法。反之,若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或因阳气不足,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则必须补其阴或阳的不足。概括地说,就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总之使阴阳达到新的相对平衡为原则。
象数疗法始终遵循“法于阴阳,合于数术”之理,使阴阳理论贯串始终。如阴虚阳亢之症,可滋阴潜阳,配方为640或20·640。可滋补肝肾;640为补肝,但“肝肾同源”,故实为滋补肝肾。又如脾气(阳)虚,可健脾益气(阳),配方为380。380健睥益气(阳)。其辨证施治均以阴阳为纲。阴阳五行与脏腑见表-24
表-24八 卦 阴 阳 五 行 配 脏 腑
五  行
阴     阳


八卦









小肠













大肠






膀胱




总之八卦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融会贯通,指导象数疗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宇宙即是人,人即是宇宙;宇宙即八卦,八卦即宇宙。八卦分五行、分阴阳,它们是宇宙论这个大系统中,可分可合的表达方式,是遵循“天人合一”的说理工具,是八卦象数疗法的理论核心。
以阴阳学说来分析医学中的各种现象,不仅仅限于区分事物的阴阳属性,还在不同的层面上进一步分析事物的阴阳属性,如在阴中又可分阴阳,阳中也可分阴阳,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真是变幻无穷。
同时,中医学还有许多关于阴阳相互关系的论述。如在分析生理时提出“阳生阴长”、“阴生阳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等,在分析病理时提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盛阳衰”,“阳盛伤阴”等,在治疗时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等。
六、阴阳学说在中医学里运用的特点
中医学在运用阴阳学说时,又在原有基础上赋予其许多新的内涵,使其内容更充实、丰富。其中较明显的是不是在于如何区分事物的属阴属阳,而是在于分析对立事物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诸如阴阳互根、相生相长等理论。以下就此作一分析:
1、强调阴阳属性:中医学里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简单的对立统一关系,更不是所谓的“一分为二”,而是具有非常严格的、特定含义的属性。如以自然而言,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热为阳、寒为阴,雄(男)为阳、雌(女)为阴,等等。以人体而言,器质属阴、功能属阳,机能阴滞属阴、机能亢奋属阳,等等。以药物而言,性质温热者属阳、性质寒凉属阴,作用升提者属阳、作用下降者属阴,起兴奋作用者属阳、起抑制作用者属阴,等等。这些阴阳的划分是有明显的属性区别的,是决不可以随便调换的。有人认为这是阴阳学说的局限性,实际上这是该学说的优势之一。因为对立统一的事物双方并不是对等的,往往有其属性的差别,而这种属性的差别用阴阳学说来分析是非常适合的。
2、突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中医学里对阴阳的认识有一个突出的地方,即不把阴阳看作是机械的、平面的、呆板的,而是动态的、立体的、灵活的。阴阳的属性固然是有其严格性的,但在阴中有阳,阳中也有阴。而这一思想的体现最典型的是中国古代的太极图:图中充分体现了在阴中包含了阳,而在阳中也包含了阴。
3、展示阴阳的层次:中医学里对阴阳学说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其概念有时很广,有时很窄,也就是在不同层次上都可以运用阴阳学说。如脏腑学说中用阴阳进行分析,脏属阳,但背为阳,心为阳中之阳,背为阳,肺为阳中之阴。而心又有心阴、心阳之分。
4、阴阳之间相互依存:阴阳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内经》中提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提出阴阳之间相互依存,即所谓的“阴阳互根”。如人的形体属阴,功能活动属阳,二者缺一不可。
5、阴阳之间相互影响:阴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统一关系,双方是无时不在相互影响的,不断地此消彼长,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如这一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病态,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而治疗的目的就是要恢复这一动态平衡。阴阳之间这种相互依存影响的关系,突出了古人对人体整体性的认识,对形神统一、组织与功能统一、脏腑经络统一、人体内外统一等有精辟的见解。
第六节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循行的起点是从胸部始,经脯(上臂内侧肌肉)臂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从手指端循臂指(经穴名)而上行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和下肢而止于足趾间;足三阴经脉,从足趾间上行而止于胸腹部。“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这是对十二经脉走向规律的高度概括。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记忆要点: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举手直立,阴升阳降”。
十二经脉命名规律
阳   经
阴   经

太阳-膀胱

太阴-脾
阳明-胃
少阴-肾
少阳-胆
厥阴-肝

太阳-小肠

太阴-肺
阳明-大肠
少阴-心
少阳-三焦
厥阴-心包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手足、阴阳、脏腑而确定的。
1、脏腑
十二经脉与人体六脏六腑有特定的联系,这种特定的联系用“属”、“络”来表示。其中经脉直接联系的脏或腑,称为“属”,并以此脏或腑来命名该经脉;而属脏或腑的经脉又联络与其相表里的腑或脏,这种联络称为“络”。如手太阴肺经以“肺”命名,表示该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以“大肠”命名,表示该经属大肠,络肺。
2、手足
十二经脉中,主要分布在上肢的经脉,称为“手……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经脉,称“足……经”。如手太阴肺经以“手”命名,表示该经主要分布在上肢;足太阴脾经以“足”命名,表示该经主要分布在下肢。
3、阴阳
首先,根据阴阳学说,脏为阴,腑为阳;内为阴,外为阳。十二经脉中凡属六腑,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外侧的经脉,称为“阳经”;凡属六脏,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其次,根据阴阳盛衰、消长情况,阴阳再分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与阳明、少阳、太阳,它们在四肢内侧或外侧的排列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少阴、太阳在后。另外,由于“头为诸阳之会”,六阳经均分布于头部;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还经过躯干部。阳经在头部、躯干部的分布仍遵循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阴经与阳经交接:即阻经与阳经在四肢部衔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手厥阴心包经由掌中至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跗(即足背部)上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走足心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跗上分出,至大趾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共6对,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其中相为表里的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在上肢末端(手指),相为表里的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交接在下肢末端(足趾)。如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端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端交接,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交接,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交接。
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同名的手、足阳经有3对,都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翼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
3、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
足、手阴经,又称“异名经”,也有3对,交接部位皆在胸部内脏。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走向与交接规律之间亦有密切联系,两者结合起来,则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径路,这就是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的分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 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处;足厥阴经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 寸;足太阳经行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足少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
四、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阴,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
总之,十二经的循行,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为“阴经”,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经,由胸走手;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由手走头;卞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由头走足:阳经行于外侧,阴经行于内侧。
五、实例演示
1、手太阴肺经
首先,手三阴从胸走手。其次,手,提示分布在上肢;太阴,提示位于(肢体)内侧前缘;肺,提示属肺,络大肠。
因此,根据十二经脉的走向与命名规律可以推断,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大致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属肺,络大肠。
2、足少阳胆经
首先,足三阳从头走足。其次,足,提示分布在下肢;少阳,提示位于(肢体)外侧中间、侧头部、躯干侧部;胆,提示属胆,络肝。
因此,根据十二经脉的走向与命名规律可以推断,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大致分布在侧头部、躯干侧部、下肢外侧中间,属胆,络肝。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
十二经与五脏六腑天干地支对应关系
五    脏
六    腑
脏腑





心包
大肠
小肠

膀胱

三焦
天干












地支












时间
3-5
1-3
9-11
11-13
19-19
19-21
5-7
13-15
7-9
15-17
23-1
21-23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脚不过膝手不过肘歌
阳日阳时气在前,血在后兮脉在边,阴日阴时血在前,气在后兮脉归原,阳日阳时针左转,先取阳经腑病看,阴日阴时针右转,行属阴经脏腑痊。
附:《四圣心源·天人解·经脉起止》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谓六腑,肝、心、脾、肺、肾、心包,是谓六脏,六脏六腑,是生十二经。经有手足不同,阳明大肠、太阳小肠、少阳三焦,是谓手之三阳经,阳明胃、太阳膀胱、少阳胆,是谓足之三阳经,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是谓足之三阴经,太阴肺、少阴心、厥阴心主,是谓手之三阴经。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手阳明,自次指,出合谷,循臂上廉,上颈,入下齿,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手太阳,自小指.从手外侧、循臂下廉,上颈,至目内眦。手少阳,自名指,循手表,出臂外,上颈,至目锐眦。三经皆自臂外而走头,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足阳明行身之前,自鼻之交頞,循喉咙,入缺盆,下乳,挟脐,循胫外,入大指次指。足太阳行身之后,自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贯臀,入腘中,出外踝,至小指。足少阳行身之侧,自目锐眦,从耳后下颈,入缺盆,下胸,循胁,从膝外廉出外踝,入名指。三经皆自腿外而走足,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足太阴行身之前,自大指,上内踝,入腹,上膈。足少阴行身之后,自小指,循内踝,贯脊.上膈,注胸中。足厥阴行身之侧,自大指,上内踝,抵小腹,贯膈,布胁肋。三经皆自腿里而走胸,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手太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前廉,入寸口,至大指。手少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后廉,抵掌后,至小指。手厥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入掌中,至中指。三经皆自臂里而走手,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手三阳之走头,足三阳之走足.皆属其本腑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脏,足三阴之走胸,手三阴之走手,皆属其本脏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腑。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胡为表里。六阳六阴.分行于左右手足,是谓二十四经也。
第七节  奇经八脉
凡夫身血气方刚者,正经十二脉,五脏六腑均有一良好生机,身体情况旺盛,但奇经八脉较少浸及。依经络学来说,一般均以内气布满正经十二脉,有多余之内气,始络溢入奇经八脉。而修行者内气诱发起后,宜先行督脉(此点修净土、修密者常反其道而行,易造成困扰),后连任脉再转冲脉(任脉旁左右两脉)。盖因此阶段过程,小腹胞中契机虽诱起,但真气仍不具足,故宜局限在重要经络上。
督脉之重要性在于循行时,能贯通入脑及连通心脏,此两部位系修行者须先调伏的重点。盖因内气由脑户穴入脑后,可开发出般若智慧;另内气通过心脏,行者始能进入微细息相,达有漏、无漏禅者境界,行者在似有若无之呼吸间,才有能力使内气遍满全身。
修佛禅行者任、督、冲脉等通达后,内气再及于其余奇经与正经十二脉,内气布满全身所有经络,始会走入中脉(在身体正中央),由会阴穴起最后通达顶轮梵穴。此点与某些修世间禅者状况不同,盖因修世间禅者,均以两眉间之轮外连,虽有些超能力,但因不能涉及行者脑内心、意、识之修证,故不能断其根本见、思惑诸烦恼,不能得漏尽通,亦不能了脱生死。
修佛禅行者,用功较后阶段,内气由会阴穴起,通小腹胞中,经中脉过脐轮,破喉结过喉轮入脑,再破眉心内轮(不破时微细昏沉现起),达头顶囟会穴下端。若有行者能再往外前进,即能达梵穴轮。若有真修大乘佛禅行者,能破色身,则心能从梵穴轮出离色身。依《楞严经》圣教言,若行者想阴灭尽,意生身起,他往无碍,成就无量幻化三昧。
一、奇经八脉名称
脉有奇常,十二经脉者常也,何谓之奇?奇者不拘于常,谓之奇也。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经脉满溢,流入他经,别道而行,故名奇经。奇经有八,八脉总歌诀:“正经经外是奇经,八脉分司各有名,任脉衽前督于后,冲起会阴肾同行。阳蹻跟外膀胱别,阴起跟前随少阴,阳维维络诸阳脉,阴维维络在诸阴。带脉围腰如束带,不由常度号奇经。”
(一) 冲脉
十二阴阳经之海
起源于会阴穴,阴阳相贯,故任与督脉必相交,下交于会阴之间,上则交于唇之上下也。
(二) 督脉
手足三阳脉之海
(三) 任脉
手足三阴脉之海
(四) 阳维
主一身之表,起于诸阳之会
(五) 阴维
主一身之里,起于诸阴之会
(六) 阳蹻
主一身足左右之阳
(七) 阴蹻
主一身足左右之阴
(八) 带脉
总束十二经及其他奇经七脉
明代《医经小学》中奇经八脉歌云:
督脉:督脉起自下极俞,并于脊里上风府,过脑额鼻入断交,为阳脉海都纲要。
任脉:任脉起于中极底,上腹循咽承浆里,阴脉之海衽所谓。
冲脉:冲脉出胞循脊中,从腹会咽络口唇,女人成经为血室,脉并少阴之肾经,并任都本于会阴,三脉并起而异行。
阳蹻:阳蹻起自足跟里,循外踝上入风池。
阴蹻:阴蹻内踝循喉嗌,本足阴阳脉别支。
阴维:诸阴交起阴维脉,发足少阴筑宾。
阳维:诸阳会起阳维脉,太阳之金门穴。
带脉:周回季胁间,会于维道足少阳。
二、奇经八脉的基本内容
1、督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②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③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④上行巅顶,⑤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
交会腧穴:长强,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百会、水沟,神庭。
2、任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②向上行于阴毛部,③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④到达咽喉部,⑤再上行环绕口唇,⑥经过面部,⑦进入目眶下(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
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
交会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阴交、下脘、中脘、上脘、天突、廉泉、承浆。
3、冲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②向上行于脊柱内,③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④上达咽喉,⑤环绕口唇。
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交会腧穴: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
4、带脉
循行:①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②横行绕身一周。
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
5、阴维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侧,②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③与足太阴经相合,④过胸部,⑤与任脉会于颈部。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筑宾;府舍,大横、腹哀;期门;天突、廉泉。
6、阳维脉
循行:①起于足跟外侧,②向上经过外踝,③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④经胁肋后侧,⑤从腋后上肩,⑥至前额,⑦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疼。
交会腧穴:金门;阳交;臑俞;天髎;肩井;头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
7、阴蹻脉
循行:①起于足舟骨的后方②上行内踝的上面,③直上沿大腿内侧,④经过阴部,⑤向上沿胸部内侧,⑥进入锁骨上窝,⑦上经人迎的前面,⑧过颧部,⑨到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阳蹻脉相会合。
主要病候:多眠、癃闭,足内翻等证。
交会腧穴:照海、交信;睛明。
8、阳蹻脉
循行:①起于足跟外侧,②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没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③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足外翻等证。
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居髎;臑俞;肩髃、巨骨;天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风池。
三、八脉与八卦
1、八脉交会八穴表
八卦
八脉
八穴名称

督脉
后溪

冲脉
公孙

阳跷脉
申脉

阴维脉
内关

带脉
足临泣

阴跷脉
照海

阳维脉
外关

任脉
列缺
2、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
八脉配八卦歌:
乾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
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连,
补泻浮沉分逆顺,随时呼吸不为难,
仙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
八法歌
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
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其中八穴代表数对灵龟八法的推算和应用具重要意义。
3、灵龟八法的运用
(1)、八法逐日干支代数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各有一个代数。干支代数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的阴阳定出的,它是演算灵龟八法穴位的基本数字:
口诀:
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
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
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
八法逐日干支数字表
代数
10
9
8
7
天干
甲    己
乙    庚
丁     壬
戊癸   丙申
地支
辰丑  戌未
申    酉
寅     卯
巳午   亥子
(2)、 八法临时干支代数
每日时辰的干支亦各有一个代数,它是演算灵龟八法穴位的基本数字。
口诀: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
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须知,
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
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八法临时干支数字表
代数
9
8
7
6
5
4
天干
甲    己
乙    庚
丙     辛
丁    壬
戊    癸
地支
子    午
丑    未
寅     申
卯    酉
辰    戌
巳   亥
3、日、时干支的推算
公式
(1)逢阳日:(日干+日支+时干+时支)÷9,
① 余数对照八法歌的数字取穴。
②除尽无余数取九数(列缺)。
(2)逢阴日:(日干+日支+时干+时支)÷6
①余数对照八法歌的数字取穴。
②整除者取6数(公孙)
实例:已知1988年元旦干支为“乙卯”,求1988年8月28日8时的所开八穴为?
解答:
①求日干支:1988÷4=477,整除为闰年。
日干代数=乙2+28+1+1=32-3×10=2
日支代数=卯4+28+1+7=40-3×12=4
8月28日为“乙卯”日(阴日)。
②求乙日的时干支
因8时为辰时──乙庚起“丙子”──当为“庚辰”时。
③日干支:乙9、卯8,时干支:庚8、辰5
(9+8+8+5)÷6(阴日)=5 ,除尽
④阴日除尽数是取6数,乾六是公孙,取公孙配内关,为父母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