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和蔡司镜片: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9:11:31

  -- 1

  弗洛伊德文集

  性学三论

  第一篇 性变态①

  对于人类或动物的性需求现象,生物学中常以“性本能”

  这一术语表达。

  性冲动与饥饿时的觅食冲动是一样的。

  然而在我们现行语言中还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字眼去表达这种相当于饥饿冲动的性冲动。在学术研究中我暂以“原欲”

  (即利比多或性力)一词来称呼它。

  对于性冲动的本质和真相,人们常常以为自己知道得很清楚。

  在一般人看来,它并不存在于人的童年,只有当人发育到青春期之后,才随着人的成熟而出现。人们相信,它仅出现在两性之间那种压倒一切的相互吸引力里,其目的在于达到两性之交合,或者至少也在于导致性交合的行为。

  但是,许多事实使我们相信,上述想法已远离了事情的真相,仔细思索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想法中其实充满了

  ①本论文引用的事实多参自克拉夫特。伊宾(Kraft-Ebong)等人的著作,本书不再一一注明出处。至于用精神分析法得到的材料,则以萨德格尔(Sadger)和我的所见为依据。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

  错误和偏见,它得出的结论是极为草率的。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引进两个名词:对那些发出性的诱惑力的人物,我们称之为“性对象”

  ,对性冲动竭力追求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性目的”。我们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弄清各种与性对象和性目的有关的变态现象,这些变态现象与正常现象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很值得探讨的。

  第一节 关于“性对象”的变异

  普通人对性冲动的看法,可以从一则史诗般的传说中略见一斑。按照这一传说,人最初原是单性的,后来就一分为二,有了男人和女人。男女之间相互吸引,经过一番曲折奋斗之后又重新结合一体(或融合)。

  ①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当一般人听说有些男人的性对象不是女人而是男人,还有些女人宁舍男人而与女性相爱,便感到大为迷惑。对于这种专爱同性的人,我们称为同性恋者。

  为了表达得更准确,我们还可以称之为性颠倒者(inverts)

  ,对这种现象本身,我们称之为性颠倒。这种人究竟有多少,一时还难于估计,但绝对不会太少。

  ②

  ①这里显然引自柏拉图对话录中陈述的理论。弗氏以后在《超越快乐原则》一文中,也曾提及此事。——译者注。

  ②如果想知道作出这种估计的困难,以及进行这种估计的具体情形,可参见希尔什弗德的《性学年刊》。

  4弗洛伊德文集

  一、性颠倒(性对象的颠倒,即同性恋)

  性颠倒者的行为类型对于这种人的具体表现,可以分出三种不同的类型。

  1。

  完全颠倒者。

  这些人追求的性对象自始至终都必须是同性,异性无论何时都不能成为他们在性方面渴求的对象。在有关性这类事情上,异性对他们是无关紧要的,或者干脆引起他们的厌恶。由于这种厌恶之情,他们便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行男女性交,即使勉强做了,也不会从中得到任何乐趣。

  2。

  两栖性的性颠倒者(性心理的半阴半阳)。

  他们的性对象既可以是同性的,也可以是异性的,这些性颠倒者没有什么确定的特征。

  3。

  偶尔颠倒者。在某些个别的情形中,特别是当正常的性对象遥不可及时,他们也能经由模仿以同性的人作为其性对象,并且由此而得到满足。

  对于这种奇特的性冲动,即使是在患性颠倒症的人中间,也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有的把这种颠倒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正常人要求自己原欲的满足一样,认为这是一种正当的和应该得到的权利。有的人却觉得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病态现象,想方设法地去克服自己的颠倒行为。

  ①

  其他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发病时间方面。

  在某些人身上,这种性颠倒症状的出现时间可能比他具有记忆力的时间还要

  ①一个人在性颠倒时的挣扎程度(或克服它的倾向)

  ,常常决定着他有没有可能接受精神分析治疗。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

  早,也可能在他到达青春期后的某一段时期才有所呈现。

  ①有可能保持终身,也许会半路上消失,成为整个正常发展过程的一小段插曲。另有一些人则不时地在正常的性对象与异常的性对象之间交换。然而最有意思的却是这样一些病例:由于患者在与正常性对象结合时,会产生一种极不愉快的经验,于是便开始染上性颠倒病症。

  在这些相互不同的类型之间,通常没有任何联系。只有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性颠倒现象才会自始至终地存在,而这样的人往往很满意自己的特殊状态。

  有不少专家不愿意把以上所说的各种性颠倒现象归为一类,他们宁可把这些人的相同之处略过不提,只讨论他们之间的不同,从而得出自己对性颠倒的独特看法。然而不管人们怎样对这些现象加以区分,处于两极之间的人总是占多数。

  所以这种分类工作,恐怕反而会给自己造成障碍。

  颠倒现象有成因一提起性颠倒现象的成因,我们可能会马上想到,这也许是先天性心理变质的表现。这种想法与下面的事实似乎相符:医师们最先在那些患有心理病症的人,或是具有这种病症之症兆的人身上,发现了性颠倒现象。在这种想法中有两种因素需分别加以考证,一种是先天性,另一种是退化。

  ①关于性颠倒出现的时间,许多专家以为患者自己指出的发生时间常常不可靠,因为其记忆常常压抑着自己早年对异性的感情痕迹。精神分析对性颠倒者的分析,已证实了这种看法。这种方法能够从他们儿时遗忘的东西中重新发掘出种种事实,以填补记忆的缺陷。

  6弗洛伊德文集

  退化现象(degeneration)

  人们曾提出许多理由,反对使用“退化”一词,这些理由同时还驳斥这个词在其他方面的横遭滥用。过去人们已习惯于把那些不属于创伤性和感染性疾病的成因归之于“退化”

  ,按照玛格南(Magenan)对“退化”现象的分类,连那些最高级的心智能力也有陷入“退化”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退化”一词已失去了其特定的含义和用途。我认为,至少下面两种状态,是不宜于被称为“退化”现象的:1。

  如果其中明显违背正常状态的地方并不很多;2。

  如果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能力尚未受损。

  ①

  从以下事实我们可以相信,如果按上述标准衡量,性颠倒者并非定是“退化”者:1。

  性颠倒现象常常发生在那些在其他方面均与正常人毫无差异的人身上。

  2。

  它还常常发生在那些心智能力非但无损,反而在智力和道德修养方面有高度成就的人身上②。

  3。

  假如我们无视个人医疗患者方面的经验,从一个更广的范围或角度看待此事,我们会获得两种事实,阻止我们把性颠倒看作是一种“退化”症状。这两种事实就是:1、我们发现,性颠倒常常出现在文明古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而

  ①关于“退化”的诊断,一般并无实际价值,因而不能轻易施行。对于这一点,莫比尤斯(Moebius)曾说过:“从全面情况判断,对”退化“现象作的诊断是无济于事的。”

  ②自古至今,那些极有名望的人,不仅患有性颠倒症,而且有很多是绝对的性颠倒者。

  -- 1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

  且往往赋有意义重大的功能。

  2、它在原始民族和野蛮人中十分流行,而“退化”这个词通常只限于用在高等文明上〔依布拉赫(Bloch)的看法〕。

  即使在最文明的欧洲国家,气候和人种的差别,以及人们对性颠倒的态度,都对它的分布有着十分强烈的影响。

  ①

  先天性只有在最极端的第一类性颠倒者当中,我们才能经由猜测,说性颠倒是天生的。而这样说的唯一证据,也只在于当事人自己的供词:自己一生中性冲动从来不曾以其他方式表现过。事实上,其他两类,尤其是第三类,就很难与这种先天性的假设相符合。如此,坚持先天性的说法,势必会导致“绝对的性颠倒者”

  与其他性颠倒者的分离,从而不能维持性颠倒这一概念的一致性。这样一来,有些性颠倒者就被说成是先天性的,其他性颠倒者则另有其他原因。

  那种反对“先天性”的人则认为,“性颠倒”只是性冲动在后天习得的一种习惯或倾向。持这种说法的人提出如下理由:1。

  从许多性颠倒者(甚至绝对的性颠倒者)的身上可以发现,他们早先曾遭遇过某种强烈的性印象的震撼,它留下一种永久性的“后效”

  ,即同性恋倾向。

  2。

  在其他的事例中,则大都是某种鼓励性的或压抑性的

  ①过去人们认为性颠倒是一种病态现象,以后学者们开始用人类学的眼光来研究它。这一可喜的转变归功于布拉赫(Bloch)

  ,他曾经坚定认为古代文明里性颠倒现象非常多见。

  -- 12

  8弗洛伊德文集

  外在影响力在起作用。这些影响出现在童年或成年时期(比如与同性者长期相处、战时或刑期的同性伙伴、对异性性交的危险性的忧虑、独身生活或性弱等)

  ,它们对性颠倒现象起一种加强或固置作用(fixation)。

  3。

  使用催眠性联想可以去除性颠倒。

  如果它是先天性的,这种方式是断然不起作用的。

  由此看来,这种认为存在着先天性性颠倒的见解,恐怕是很值得怀疑的。我们提出的反对理由是:如果对这些所谓的先天性性颠倒病例加以更详尽的检查,就可能会发现,其原欲的发展方向原是取决于儿童早期的某一次经验。这一经验虽然已不能回忆,仍然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将它重新唤回(艾里斯也曾这样说过)。

  根据这位专家的意见,所谓性颠倒,只不过是性冲动经过人生中某些外在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一种常见的变异。

  上述观点表面上看明确,实则经不起驳斥:有很多人幼年时也曾经历过诱奸,相互手淫等性活动的影响,但后来却没有变成(或不至于变成)性颠倒者。因此,我们不得不相信,无论是先天的因素,还是后天习得的经验,都不能单独把性颠倒现象解释清楚。

  对性颠倒的解释如上所言,对于性颠倒的本质,我们不能单独以先天的成因,也不能单独以后天习得的成因对它作出明确的解释。

  在用先天性对它解释时,除非我们满足于下面一种最粗劣的说法,即:某些人拥有的先天性冲动,注定只能指向某一种性对象,否则我们就要追问,所谓先天性,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 1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

  至于后一种解释,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假如个人本身没有任何先天性的倾向,单凭那些确定而多样的外在影响力,也很难说明一切。很明显,根据方才的讨论,上述两种解释都不能单独成立。

  双性理论自从弗兰克。李兹顿(FrankLydston)

  、奇尔南(Kier-nan)及柴瓦里尔(cheralier)对性颠倒之发生原因作出解释以来,又出现了一连串新的见解。其中某些见解与那种认为一个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的通常看法是极不相同的。科学告诉我们,从解剖学的角度看,有些人的性特征极为模糊,简直是雌雄难辨。这种阴阳人的性器官同时具有男性性器官的特征和女性性器官的特征。在某些极特殊的案例中,他们的两种性器官都能得到完全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真性阴阳人。

  在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性器官都发育不全。

  ①这些反常现象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使我们在无意中了解了正常发展过程的真相,原来,从形态上说,某种程度的双性倾向完全是正常的。

  没有一个正常的男人或女人不具有异性器官的残迹,只不过有些已经正转化,作了别的用场,另外一些则成为一无用处的残存器官,继续存在。

  从这些传播已久的解剖学知识里,我们会得出这样一种印象:人类原初的身体是雌雄同体的,只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变为单性的,那因为受阻而未得发展的一性则

  ①有关阴阳人生理上的详细论述,请参阅特劳费(Traufi)的近著,以及纽盖堡(Neugcbauer)关于阴阳人的专著。

  -- 14

  01弗洛伊德文集

  只留下了某些残迹。

  这样一种印象自然会被人们引伸到精神范畴里,使人们作出“性颠倒的变态原是心理阴阳人的表现”的设想。但是,要想使这种设想得到证明,就必须发现这样一种事实:在患有性颠倒的人身上,必须经常发现其心理上的,乃至生理上的阴阳人迹象。

  然而这第二种设想却很难成立。因为所谓心理上的阴阳人与解剖上确切可见的阴阳人之间,并没有确定的连带关系。

  诚然,在性颠倒者之间,我们常常可以见到性冲动减弱的现象,有时还会通过解剖发现其性器官的欠缺(如艾里斯所说)。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偶然案例。它们绝不多见,也绝不重要。我们必须清楚,性颠倒与生理上的阴阳人原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

  还有人十分注意那些所谓次要的或更次要的特征,强调性颠倒者的这些特征方面的差异(如艾里斯)。

  事实虽然如此,但我们切勿忘记,这种次要特征或更次要的特征,原本就常出现于异性当中,很多人一身兼具两性的性特征,但并不是像性颠倒者那样改变了其性对象。

  假如伴随着性对象的变异,他们的其他精神机能,比如其明显的异性特征及性的冲动,多少也有所改变,我们便不得不承认有所谓的心理阴阳人的存在。

  然而事实却并不如此。

  人们发现,这种性格上的颠倒仅仅出现于女性性颠倒者身上。

  至于男子,就连那些具有典型男子气的人也常常有性颠倒现象的出现。假如我们彻底相信这种心理阴阳人的假设,就必须首先确证,这种例外的案例在任何场合都不存在。所谓生

  -- 1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1

  理阴阳特征也同样如此。但是,正如哈尔班所说的,一个人那退化的异性器官同这个人的次要性特征之间,表面上并无确切的连带关系。

  一位研究性颠倒的男性专家曾以一种通俗的语言来描述上述理论中的双性人形象,说他们“是在一个男性的身躯上错装了女性的脑子”

  ,但是我们依然不能了解“女性的脑子”

  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像这样用解剖学名词取代心理学名词,不但多此一举,而且不确切。除此之外还有克拉夫特。伊宾的解释,他的解释看上去似乎更精确一些,但实质上并无多大差别。在他看来,这种双性倾向除了在身体的性器官上有所表现之外,还会分别形成男性和女性大脑中枢,这种中枢分别接受男性性腺和女性性腺的影响,在接近青春期时发展起来。然而,这种存在着所谓“男性中枢和女性中枢”的说法,并不见得比那种说存在着男性和女性脑子的说法更高明一些,况且我们还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像已知的语言中枢那样,其假设性的功能也有与之对应的大脑专门区域①。

  不管怎样说,经过上述讨论后,我们便得到两种见解:一、

  ①第一个主张用双性理论解释性颠倒的人似乎是E。格雷。有趣的是,每一个从性颠倒现象推断出双性理论的人,都会把它扩展应用到正常人身上,同时又推论出,性颠倒只是正常发展遇到障碍的结果。柴瓦里尔这样说过,伊宾(1895)也根据多次观察,得出同样的结论。他说:“由此可见,另一性的大脑中枢应该说是存在的。”

  D。阿尔都因(190)则说:“每一个人身上都兼有男性和女性成份;但是只有当其中的一种成份(视他是哪种性别而定)远为强大时,才得以使我们区别出他是男人还是女人。”赫尔曼(1903)则认为:“每个女人身上都有男性的成份和特征,反之亦然。”

  弗里斯(1906)

  曾声称,双性理论是他首创的,但根据上文,显然并不正确。

  -- 16

  21弗洛伊德文集

  双性倾向自然也存在于性颠倒者身上,不过,除了解剖学发现的东西外,我们便不知道它还包含什么。二、我们讨论的东西乃是性冲动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障碍。

  性颠倒者的性对象那些持心理阴阳理论的人认为,性颠倒者的性对象与正常人正好相反,男性性颠倒者就好像是女人,男性的体态和心智对其充满魅力,他自己觉得像个女人,寻求男人的抚爱。

  虽然这种说法符合大部分性颠倒者的情形,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把它当作性颠倒现象的基本特征。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不少男性性颠倒者,其仪态举止俨然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并不呈现多少异性的次要的性征。而且以那些具有纯然的女性气息的人为其追逐的性对象。假如不是这样,我们又怎样能够解释,古往今来的男伎们为性颠倒者服务时总要在外观上模仿异性,涂脂抹粉,娇柔作态。如果依照方才的说法,性颠倒者在这样的男性面前恐怕要避之不及了。

  据说,在希腊时代,性颠倒者往往是那些最强壮的男人,他们之所以爱一个男孩,也绝不是因为看上了他的男性特征,而是他呈现出的女性体态以及羞怯、娴静、天真、令人怜爱等女性神态。一旦这个男孩长大成人,他便不再是男人的性对象,自己也许又变成一个恋爱男孩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性对象显然不仅是同性,而是融合了两性性特征的人。雌雄同体者乃是这种人在徘徊于对男人的渴望和女人的渴望之间达到的妥协,但有一个条例是不能够推翻的,那就是:这一对象必须

  -- 1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1

  有男性的肉体(性器官)

  ①。

  女性的情况比较明确,主动型的性颠倒者多表现出清晰

  ①虽然精神分析学还不能完全解释性颠倒(同性恋)的起源,但它终究发现了性颠倒的心理机制,对与之有关的问题作出了有力的澄清和解释。每一个我们检查过的性颠倒者,都曾经在其童年的最初岁月里对女人(通常是他的母亲)

  有过一段短暂而又强烈的“固恋”。

  在这之后,他们便自己模拟那个女人,并以自己为性对象。这就是说,他们根本上是“自恋”的。他们往往寻找与自己相似的男人来爱,就像自己的母亲爱自己那样。此外,我们还发现,许多性颠倒者并非丝毫不能感受女性的魅力,只是他们不断地把从女人身上得来的激动转投到男性对象上,所以终生都重复演出着造成性颠倒的那种机制。他们对男人不可自制的饥渴原来是他们不断远离女人的结果。

  精神分析学最反对把同性恋者从人类中分离出来,视之为异类。透过对那些尚未明显表露出来的性兴奋的研究,我们发现,人人皆能以同性为性对象。事实上,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早就这么做了。在我们正常人的心智生活中,对同性人的“原欲依恋”

  并不比对异性的依恋小多少。

  而在病态的人身上,其重要性就尤其显著。相反,精神分析学还认为,那种不分性别的对象选择——即对男性对象和女性对象都有兴趣——就像在孩提时代、原始社会及早期文明史里所见的那种情形,倒是更为根本的基础。由这一基础出发,再通过对某一倾向的限制,才形成了正常的或颠倒的形式。因此,用精神分析学的眼光来观看一个普通男人为什么只对女人有兴趣,也是一个十分有意思、并且值得研究的问题。这种问题绝不是用化学理论便可解释得通的。一个人,其最终的性态度为什么直至青春期才固定下来,其中有很多原因,我们还不能全部了解。有些是体质上的关系,有些则是环境的影响,在个别例子里,常常是一两个因素特别显著,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这种原因的多重性已表现在人类性态度的繁杂多样之中,在颠倒型的人身上,你可以看到远古的体质和原始的精神机制占明显的优势,其最基本的特征似乎是自恋式的对象及肛门快感区的持续作用。但是,假如我们以特异体质为名,把最极端的性颠倒者区分出来,使之自成一类,这并不能使我们了解得更多一些。我们在这些人中发现的体质,在转移型或性态度表面正常的人身上也有轻度表现。

  初看起来,二者的差别似乎是质上的,但经过分析之后,我们才得知,这

  -- 18

  41弗洛伊德文集

  无误的男性体态及心理,在其性对象里多追求一种柔弱的女性气质。不过即便如此,只要我们进行严密的探究,仍能找到相当大的差异。

  性颠倒者的性目的我们应该牢记下面的事实:在性颠倒现象中,性目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在男性性颠倒者当中,肛门性交实际上并不多见,仍以相互手淫为最多。在这里,人们宁愿把性目的局限于自恋,而不是异性。在女性方面,性颠倒者的性目的也是多样的,其中口腔粘膜的相互接触或许是最常见的一种。

  结论虽然我们现在掌握的材料还不能合理地解释性颠倒的根源,但我们已经发现,通过这番探讨之后,我们已得到了比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更为重要的收获,这就是一种洞察能力。

  仍然是量上的不同,至于说到影响对象选择的偶发因素,特别值得提的是“挫折”现象(由于早期出现的阻碍性力量,以及对性生活的恐惧)。我们还注意到,双亲的健在与否往往极为重要。童年时如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父亲,性颠倒就极容易发生。最后应指出的是:性对象的颠倒概念与生理特征的模糊不清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之间虽然可能有某种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互不相干的。菲廉克齐(1914)

  曾对性颠倒现象提出过颇有价值的论点。

  他提出异议说,只因他们有共同的性颠倒症状,所以尽管他们之间有许多互不相同之处,尤其是在机体与精神两个方面的重要性绝不相等的情况下,仍然被归在“同性恋”的名下(依他的命名,应称之为“同性淫”)。

  他坚持至少应把下面两类不同的情形区分开来:“自体同性淫者”

  (他们自己的感触和行为都像妇女)和“对象同性淫者”

  (本身是个男子汉,只不过以男人而不是以女人为其性对象)。

  对于前一种,他愿意称之为“性中间型者”

  ,对后一种他则不甚情愿地归类为“着迷性心理症”

  (obsesireneurosis)。按照他的看法,只有那些“对象同性淫者”才会挣扎着对抗性颠倒倾向,也才能接受精神分析法的治疗。我们很赞同这种分类,但必须进一步指出,多数人身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自体同性淫”与“对象同性淫”相互融合的倾向。

  -- 1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1

  我们注意到,以前我们把性本能和性对象之间的关系看得太密切了,从所谓的病态情形中我们获得了一个经验,这就是:不能被正常状态下本能与对象间的关系所蒙蔽,而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

  这样,我们便明白了本能与对象间的可分离性,性本能可能完全与其对象无关,也绝不是来自于从对象身上发出的刺激。

  二、以性发育尚未成熟者或动物为对象(即“恋童症”或“恋兽症”)

  性颠倒者虽然在性对象的选择方面异于常人,但其他方面大体上还是相当正常的。但是,那些专门选择儿童(或性尚未成熟者)为其性对象的人却不在此例。这种恋童症显然是一种罕见的和极不正常的变恋。儿童之所以受摧残,大都是因为与之交媾者是个意志薄弱的性无能者,或者是因为这种人一时兽性大发,不能自制,但又找不到适当的对象。这样一种异常现象同样有助于我们了解性本能的真相。它使我们看到,性本能的对象竟然如此花样繁多,甚至被贬值到如此地步。

  相比之下,饥饿觅食的本能的对象倒更专注一些,而且绝不至于落到这种“饥不择食”的地步。至于人与兽之间发生性关系(恋兽症)——这件事在农夫中绝不少见——的事实,我们也可以由此而得到的同样的断语:性的吸引力如此之大,竟然使得物种之间的界限都消失了。

  从美学方面看,我们也许很希望有这类过分的变态现象归结于精神不健全者的性本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验告

  -- 20

  61弗洛伊德文集

  诉我们,精神病患者的性本能障碍,并不至于达到超过正常人或他所属的种族或社会阶层的范畴。例如,由于教师和仆役最有机会接近儿童,我们便常听到他们在性方面凌辱儿童的丑闻。其实,精神病患者只不过是在表现上述变态方面更加随意和强烈罢了。或者更严重的是,在他们身上,这种病态更容易排斥正常的性满足成为独一无二的途径。

  这又是一件说明正常人与精神病患者在性的方面无明显区别的案例。这种案例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对此应作如下解释:即使在正常情形下,性冲动也很少受高级精神活动的驾驭。根据我们的经验,一个无论是从社会的还是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都属精神失常的人,他的性生活也不会正常;但反过来说,有不少性生活异常的人,其他方面(如精神)均与常人无相异之处。

  他们在这些方面与人类的文明同步发展着,但他们在性问题上却始终跟不上步伐。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许多场合中,性对象的价值和意义对某些人不再是重要的,性本能中必定还有某种根本的和必要的成份,尚未被我们发现①。

  第二节 性目的方面的变异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典型性交行为,总是以两性器

  ①古代人与现代人在情欲方面最惊人的差别是:古人着重本能本身,而我们太强调对象的重要性。古人视本能为万有之源,甚至不惜因此而抬高低级的性对象;我们则蔑视本能的活动本身,只有面对美好的对象时,我们才容许性本能活动。

  -- 2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1

  官之交媾为正常的性目的。这种交媾可以清除性的紧张,暂时扑灭性欲之火(这种满足同饥饿得到的满足是一样的)。

  但是,即使在最正常的性行为里,仍可以见到一些附属的东西,它们的畸形发展,足可以造成一种性的变态,即性的反常行为。举例说,在性交前后与性对象之间的某些关系,如抚摸、观看等,原来都是导向性目的的预备动作,这些动作一方面本身便是愉快的,另一方面也促进激情,直至到性目的明确在达到为止。接吻也是接触的一种,这时双方互以嘴唇的粘膜相接触。嘴唇本不属性器官,它只是消化道的入口,但在文明的国度里,这种方式却常常被赋以相当的性价值。

  总之,这些附属动作已成为性反常现象与正常性生活之间的桥梁,也可以作为我们分类时的依据。性反常可以分为两种:1。

  性交媾时使用的身体部位在解剖学上的变位;2。

  在与性对象共同到达确切的性目的之前,那本应该很快通过的过渡性接触也被延长了。

  一、解剖学上的变化

  对于性对象的过分估价一个人内心对性对象的估价,除了极特殊的情形之外,绝不仅限于其性器官上面。通常情况下,它不仅包括性对象的全身,而且还会把性对象的柔情蜜意包括其中。同样的高估现象甚至还会扩展到心智领域,其典型的表现是使一个人的推理陷入盲目(判断力降低)

  ,以为他的性对象在人格上如何完美,情操如何高洁,最后完全被爱情蒙住了眼睛。这种在

  -- 22

  81弗洛伊德文集

  爱情方面的盲信,即便不能包括到对权威服从的心理模式之内,也算得上是造成权威的一个重要原因。

  ①

  正是这种对性对象的过高评价,使得其性目的渐渐冲却性器官结合的狭窄限制,使身体的其他部分也变成了性所追逐的目的②。

  对性的过高估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对于它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在有关男人的研究里获得丰富的证明材料,因为他们的性生活探究起来比较容易。女性的性生活则一半因为文明的压制,一半因为女人天生的隐晦与不诚实,依然隐藏在重重的幕帐里③。

  口唇粘膜的使用两个人嘴唇粘膜互相接触并不算是反常,只有当一个人以嘴唇(及舌头)与另一个人的性器官接触时,才能算作性反常现象。接吻可以被看作是正常性行为与反常性行为之间的中间阶段。至于口唇对性器官的满足方式自古以来便十分盛行。一个讨厌这种反常现象的人会说,他决不会做出这种

  ①在这里我不由想起接受催眠者对行使催眠术的人那种百依百顺的行为,这使我怀疑,催眠术的要害是否在于使受眠者的原欲经过对其性本能中某些成份虐待,而在其潜意识中造成对施术者形象的固恋。

  ②但必须进一步指出,对性对象的过分估计,未必会产生于每一个对象的选择机制中。下面我们还要提到另一个更直接的解释来说明身体其他部分的地位。

  至于性兴趣为什么会扩展到性器官之外的其他部位,豪赫(Hoche)和布拉赫(Bloch)曾提出“渴求更多的刺激”的解释,但我却不以为然,原欲的各支流之间关系极为密切,我们不应该忘记它流向旁支时的情形。

  ③在典型的情况下,女人不会对男人产生过分的估计,但她们对待子女方面,又常常犯高估的毛病。

  -- 2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1

  事情,因为想到这种事情,他就会感到恶心。然而所厌恶的事物的范围却又往往是由习欲决定的,一个人可以热烈地亲吻美女的嘴唇,但一旦让他使用她的牙刷,又忍不住要翻胃;他自己的口腔诚然不见得比女孩子的干净多少,但他每天却在使用自己的口腔而不觉得任何不安。

  因此,我们所涉及的,事实上是这样一个现象:这种厌恶感虽然是用来阻止原欲对性对象之过高估计的一种力量,却又不难被原欲所粉碎。从翻胃的感觉里我们看到有一种限制“性目的”的力量,这种力量通常并不指向性器官,而且在某些情形下异性的性器官也能成为厌恶的对象。这是歇斯底里症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常有的表现特征。性本能的力量主要用来克服这种厌恶的感觉(详见后面的叙述)。

  肛门的使用以肛门为性目的的反常现象,其因厌恶感而受阻的程度,要比前者大得多。我这样说倒不是想为之辩护。我认为,造成这种厌恶感的东西——觉得身体的这一部分是用于排泄的,无时不与排泄物接触的——并不比患歇斯底里症的女孩因男孩生殖器兼作排尿之用而讨厌它的情形高明多少。

  肛门粘膜在性方面的地位并不只限于男人之间的性交,对这种方法的喜好也并不能表示这个人就是一个性颠倒者。

  相反地,在这种情形中,“恋童”

  (或使男子取乐的童子)可以更像个女人,在真正的性颠倒者之间,互相手淫才是最常见的性目的。

  身体其他部分的重要性在性的方面向身体其他部位的扩展,不论是哪种形式都

  -- 24

  02弗洛伊德文集

  不能给我们提供新的资料。这些形式除了我们更加明白性本能在欲想占有其对象时的无所不用其极之外,别无他种用处。

  至于解剖学上变位的原因,除了对性对象的过分高估外,还有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因素,这就是:身体的某些部分,如口腔和肛门粘膜,由于经常被当作性器官使用看,所以一般都与性器官等同对待。从不久以后将要讨论的性本能的发展里,我们可以得知,这种看法完全正确,它满可以用来解释某些病症的症状。

  性对象的不适当替代品:恋物症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下面一种情形:正常的性对象被某种物品所取代,此物品与性对象有关,却完全不宜于成为正常的性目标。依照我们的分类原则,这种现象实际上应归类于与性对象有关的“变异”现象。但现在只好等到我们对“性的过高估价”

  现象有所了解之后再来谈它,因为这种现象原是盲目的激情加上性目标放弃之后才形成的。

  性对象的替代物通常为身体中与性目标无关的部分,如足踝、发丝等,还有某些与异性明显有关因而具有相当性意味的非生物物品,如衣服的碎片、红肚兜等。我们可以把这种物品比做原始氏族的崇拜的物神(fetish)

  ,因为原始人就是从这些物品中想象出神灵的具体形象的。

  在向恋物症发展的途中,有些人的性目的虽然不很正常,但还不算错乱,为了达到其性目的,他们的性对象必须拥有某些特征才行,如头发必须是某种特定颜色;衣服必须是某种式样;身体须有疤痕等。他们对这些条件的执着,与恋物症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表现得是如此怪异,以致再没有哪

  -- 2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2

  一种濒临病态边缘的性冲动比它更能引发我们的兴趣了。我们推想,这种人追逐正常性目的的能力一定是多少受到了某种损害(性器官的衰弱)

  ①。即使正常人,也有可能发生类似情形,他们心中常会把性的对象估价过高,以至把所有与之有关的事物都加以夸大和抬高。因此,有某种程度的恋物症原是正常的,尤其是在人们求婚的初期,当正常的性目的还遥遥不可及的时候。正如浮士德所说:

  “我甚至渴望,她胸前的香帕,还有触过她双膝的透明罗裙。”

  ②

  一旦物恋的追逐得到固置,从而完全取代了正常的性目的,或者所崇拜的物品与其所属之人脱离了关系,本身成了性的对象,这种情形才算是病态的。性冲动的些微异常与全然病态的变异之间,可以用以上原则来加以区别。

  幼儿时代得到的深刻的性印象,往往表现于对崇拜物的选择上面,这一点是毕耐特(Binet)最先提到的。后面我们还要提出许多例子加以证明。这件事与谚语中所说的“初恋最难忘”颇为相似。某些人在选择性对象时,虽然受制于引

  ①这种衰弱一般表示出体质的衰弱。然而精神分析法却发现,这种现象也可能源自于偶发因素,由于幼年时对性活动的恐惧而受到的限制,会使人背离正常的性目的,转而寻找其他替代品。

  ②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分,第七场。

  -- 26

  2弗洛伊德文集

  发拜物症的种种条件,但在这些人中,幼儿期的性印象仍起着明显的作用。关于这种印象的重要性,后面还要详加讨论①。

  在其他情形中,一个人之所以拿崇拜物取代性对象,可能是一种连他本人都不知道的象征性思维发生作用的结果。

  这种关联的原因并不是永远都能为我们所把握的。足踝是一种极原始的性的象征,这种象征常见于神话之中②。

  崇拜皮毛恐怕与会阴部的毛丛联想有关,这种象征的含义似乎与童年的性经验大有关系③。

  ①深入进行精神分析学的探讨,我们便会不满足于毕耐特的解释。这方面的所有观察都指出,当患者初遇其崇拜物时,此物顿时便充满了性的意味,而从当时的周围环境来看,并不能解释事情何以如此。此外,所有这类“早期”性印象都发生在五六岁之后。从精神分析学的观点看来,病态现象的初次固置能否发生得这么迟,是大可怀疑的。真正的解释应该是:在患者的记忆里,还在崇拜物第一次出现之前,必有一段潜在而早已忘却的性的发展,而这“崇拜物”

  ,就像一种记忆的遮蔽物,它代表着这一段发展。至于婴儿早期的发展为何会走上恋物的方向,以及他们将选择何种崇拜物,恐怕多是由体质性的因素所决定的。

  ②例如,鞋和拖鞋常常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

  ③精神分析学已经能够解释恋物症中的一个问题,这就是:患者为什么选择脚作为崇拜的对象。足与头发都是带有强烈气味的部位,在遗弃了嗅觉的不愉快的感受之后,它们才成为崇拜物。因此,那些患足恋症的性反常者,只以肮脏难闻的脚为其性对象。对偏爱足部的恋物症的另一种解释,可以在关于儿童的性理论里找到:儿童深切地关怀女人是否有阳具,并且以“脚”

  代替女人的阳具。

  在另外一些患恋足症的案例中我们还发现“视淫本能”的作用。那种从裙下上朔至性部位的视淫过程,往往因外部的压力或自发的抑制作用,而中途停止。

  这样,这种视淫冲动便停留于足或鞋上面,并以此为崇拜物。在婴儿的内心世界里,女人的性器官应该与男人的性器官相同。

  -- 2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2

  二、对暂时性性目的的依恋

  新意向的出现所有阻碍性目的达到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诸如性无能、性对象追求的不易、性行为的危险感等等,都有相当大的力量,驱使人停留于预备性动作上面,把它们本身变成新的性目的;并以此取代正常的部分。人们经详细的研究之后指出,不管这种新的性目的如何奇特,它们其实早已存在于正常的性行为之中了。

  抚摸与观看如想达到正常的性目的,一定程度的抚摸是不可少的。

  我们知道,对性对象之肌肤的爱抚可以带来无穷的乐趣,为其提供源源不绝的刺激。

  因此,只要性行为最终能够得以完成,在抚摸之中作逗留,并不能算是性的反常。

  观看同样如此,它与抚摸在性质上颇为相近。视觉印象是刺激性兴奋的最为多见和最正常的渠道,对性对象的自然选择多依赖于它。这样一种目的性形式,促进和鼓励了人们对性对象之美的要求。随着文明的发展,连那遮掩身体的衣物,也意在不断地逗起性的好奇心,并且时而使性对象以身体的裸露部分来吸引异性。如果我们的兴趣从性部位转向全身体态,这种好奇心理便是艺术性的(对此,我称之为“升

  -- 28

  42弗洛伊德文集

  华作用“

  ①)。

  这种喜欢逗留于居间性的性目的上面,喜欢看异性袒体裸露的倾向,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而且这样做也的确能使人将部分原欲转化到高级的艺术兴趣上面②。

  另一方面,如果“观看”的欲望局限于下列情形,则应划归性反常范围:1。当它完全局限于性器官时;2。当它压倒了正常人所应有的厌恶感(如喜欢偷看别人大小便的情形)

  ;3。

  当它不仅不能促使人达到正常的性目的,反而压制性兴奋。

  根据我的精神分析的实践,最后一项实际上是指有些患者喜欢将性器官暴露出来的偏好。

  这种人之所以喜欢暴露其性器官,是因为他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引诱别人把性器官暴露给他③。

  在这种想看别人的性器官和想被别人看自己的性器官的性反常行为中,我们面对着的是极为奇特的情形。在以后将要讨论的变异现象里,它将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在这种情形中,性目的表现为正负两种形式,即主动的和被动的形式。

  那种能够阻抑窥视症并最终将它完全消除的力量,主要来自于羞耻心的作用(这里所说的羞耻,亦即前面所说的厌

  ①关于“升华作用”一词的含义,本书第二篇之第一节将有较详细的说明(这是弗洛伊德第一次正式在书中使用“升华”一词)——译者注②我坚信,“美”的概念植根于性的刺激,其原义应为“能激起性感者”。

  在德文中,“Reiz”一字兼含两种意思,在专门用语里,含有“刺激”的意思;而在日常用语中,则与英文中的“迷人”

  (charm)

  、“诱惑”

  (atraction)相当。

  实际上,最能激发强烈性兴奋的性器官本身,谁也不认为它是美的,这是很有意思的。

  ③通过分析后,我们得知,在这类性反常行为后面,有着多得惊人的动机和原因。举例说,暴露的冲动同阉割情结极有关系:如此可以不时地展示患者本身(男性)性器官的完整无损,也表达了一种他发现女人缺少阳具时的孩童式的满足。

  -- 2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2

  恶)。

  虐待症与被虐待症克拉夫特。伊宾曾把性反常行为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两种——喜欢使性对象痛苦的倾向以及喜欢自身尝受到对方所造成的痛苦的倾向——分别称之为虐待症和被虐待症。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另外一些人则喜欢用另一个意义比较狭窄的词,即“痛楚淫”来称呼它。这个词表明,在痛苦与残酷之中埋藏着一种乐趣。而伊宾采用的词则包含了任何一种形式的羞辱与屈服所造成的乐趣。

  主动性的痛楚淫,即虐待狂所植根的基础,在正常人身上不难发现。我们知道,多数男人的性欲之中都混杂着某种侵略欲和征服欲。在生物学方面则表现为,假如他未使用不同于求爱方式的其他方式去征服性对象,便觉得索然无味,因此,所谓虐待症,实则是性本能中侵略性成分的独立及强化。

  它是这种成分经由“转移作用”的一种明显表现形式。

  在日常用语中,虐待症这个词包含着几种差异颇大的含义。从那种稍微主动或稍为放肆的态度,到那种不使性对象完全屈服或达到遍体伤痕便不足以获得满足的极端态度,有着天渊之别。严格说来,只有上面这种极端的情形,才可以称之为性反常现象。

  同时,被虐待症这个名词也全部包括了性生活中所有对性对象的被动态度。在最极端的情形中,只有性对象给自己造成种种身体的或精神的痛苦,才能达到性的满足。被虐待症这种性反常现象似乎比虐待症更加远离了性的目的。我们满可以怀疑,这种现象究竟是原本就存在的,还是只不过是

  -- 30

  62弗洛伊德文集

  虐待症的一个变型①。

  我们不难发现,被虐待症只不过是一种指向自我的虐待症,是一种把自己比作性对象的结果。通过对极端型的被虐待症的临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大批各种因素相互强化,并固置于原始的被动性态度的症状(如阉割情结和良心感等)。

  这里所要加以克服的那种痛楚感,也同前面所说的厌恶感和羞耻心一样,同为原欲的阻抗力量。

  虐待症与被虐待症在性反常现象中具有相当特殊的地位,其中包含的主动与被动之间的强烈对比原是性生活里常见的特性。

  这种性本能同残酷行为之间息息相关的情形,有史以来便很明显,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然而在解释这种关联时,迄今还没有人超出“原欲中侵略因素被强化”的论调。某些专家认为,存在于本能里的侵略欲,乃是食人之习性的残余。

  换句话说,这种压服对方的现象,同时也能满足个体发展史上的一种更加本能的欲求②。

  也有人认为,每一种痛苦之中都包含了快感的可能性。论述到此,我想可以告一段落了。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印象:对于这种性反常现象,上述解释还不够完美,因为可能还有其他多种心智能力努力在其中表现

  ①事经多年之后,我对被虐待症的看法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基于我对人心的构造以及作用于人心的各种本能所提出的某些假设,我感到有必要将这种虐待症分为两大类:1。原发性的或以色情狂出现的被虑待症,由此又发展出“女性的”及“温和的”被虐待症。

  2。

  至于不能在现实生活里获得发泄因而转向自身的虐待症,则造成了“续发性”的虐待症,添加在原发性的被虐待症上面。

  ②参阅本书第二篇第七节中对性器官前期发展情形的讨论。

  -- 3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2

  着自己。

  这种性反常现象之最明显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主动与被动性质经常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一个在性关系中因对方之受苦而感觉快乐的人,也可以在受苦之中得到快感。

  这就是说,一个虐待症患者同时也是一个被虐待症患者,不过通常不是主动的方面表现强烈,就是被动的方面表现强烈。

  这种表现构成了他的主要的性活动①。

  至此,我们已经发现,某些反常倾向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就我们将在后面所要谈的内容来看,这一点的确在理论上有着相当的重要性②。

  届时我们将明白,虐待症与被虐待症之间的鲜明对比,不能完全归因于侵略欲的参与。我们反而更应该将这种同时出现的相反现象比做双性现象中男性性特征与女性性特征之间的对比。通过心理分析,我们可以将它们加以简化,变成主动与被动之间的对比。

  第三节 各种性反变的共同规则

  性反常是否病态那些研究性反常之特殊案例的医师们一开始极容易把这种反常行为看作是病态或退化的症状。但是,这样一种看法

  ①对此我们完全可以引用艾里斯(Elis)的一段文章加以证明,这段文章说:“对虐待症与被虐待症的各种历史研究(包括克拉夫特。伊宾的研究)

  ,都不断指出过两种现象的痕迹出现于同一个人身上的情形。

  ②参阅本书第二篇第七节中关于“矛盾情感”的讨论。

  -- 32

  82弗洛伊德文集

  与那些关于性颠倒的看法相比,似乎更不能成立。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在适当的情况下,这样一些“变了位”的或多或少总存在于正常人性生活中的隐秘部分,完全可以被一个正常人长期地用来取代正常的性目的,或者二者兼备,互不侵扰。世界上还找不出一个正常人于正常性目的之外不再追求那些足以视为性反常的附属目的。性反常所包括的范围是如此广泛,我们又何苦一定要为它们加上一个可耻的罪名呢?

  在性生活领域里,如果坚持要在正常的生理差异与病态症状之间划分一条清晰的界限,这就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能力,目前我们恐怕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某些性反常现象中的性目的确实是十分新奇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目。还有某些性反常现象与正常状态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致使我们不得不把它们归之为“病态”。

  我们在某些特异的例子中看到,性本能一旦克服了阻抗(如害羞、厌恶、害怕、痛楚等)

  ,就会造成令人惊异的结果,如舔大便,尸奸等。但即使在这样的例子中,我们也不相信犯这种行为一定就是神智昏乱或反常。不难发现,许多在其他各方面都很健康的人,在性生活方面却是病态的,因为性本能本是一切本能中最不好约束的一种。反过来,对于那些在其他各方面都表现得很正常的人来说,这种反常性行为的隐患却一直存在着。

  通常情况下,我们之所以说一个人的性反常行为具有病态的特性,并不是指他有与众不同的性目的,而是指它与常态下的表现相比较下的不正常。假如环境只有利于性反常行为的生成,正常性行为的发展反而会受到阻碍,或者是受到

  -- 3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2

  压抑,或是受到排挤。在这种情况下,在性反常行为产生的同时就不再有正常性行为与之陪伴(指正常性目的与性对象)。

  只有这种性反常行为,我们才称之为病态的。

  这就是说,假如某种性反常现象不具备排他性与固置性,便不是一种病态现象。

  性反常现象中精神能量的参与在那些最令人厌恶的性反常现象里,我们发现有最丰富的精神能量参与其中,用于转化其性的冲动。其实,每一个这样的例子听上去之所以令人恶心,都是精神能量参与其中的后果。在这些人中,性冲动在理想化过程中呈现的价值是无可非议的,或许再也找不到什么别的场合比这种变异更能显示爱情的无边法力。在性方面,在最高级和最低级的功能之间,本来就是密切相关和时时转换的(从天堂经人间再入地狱①)。

  两点结论通过对性反常的研究,我们深入地理解了这样一件事实:性冲动必须不时地与某些精神能力或某些阻抗作用作抗争,其中最常见的是羞耻感和厌恶感。我们知道,这些力量本来是用来限制性冲动,使它不至于超出正常范围的。

  如果它们在一个人的性冲动还不十分强大的时候便有充分的发展,其对性冲动的驾驭便能轻松自如,从而引导性向

  ①见歌德著的《浮士德》歌剧的序曲。

  -- 34

  03弗洛伊德文集

  正常状态发展①。

  此外,我们还一再提到过,对某些性反常现象,我们只能以多种动机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假如它们可以加以分析或解剖的话,它一定是一种复合性的性冲动。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暗示:性冲动本身并不一定是单一的,相反,它有可能是由许多不同的成份组成的。这些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性冲动,有时也可能脱离作为整体的性冲动,这样就导致了性反常。我们的临床观察就使我们注意到,和谐正常的性行为原是一种隐蔽的多种冲动“融合”的结果②。

  第四节 心理症患者的性冲动

  精神分析要想对这些与众不同的人的性冲动有所了解,我们只有一条渠道,也唯有依照这一渠道,我们才能最终有所发现。

  换句话说,想要全面无误地解决所谓心理症患者(如歇斯底里症、迷狂性心理症(obsesion)

  、取名不当的神经衰弱症(neuArosthenia)以及早发性痴呆病(dementiapre-cox)

  ,还有妄

  ①从另一方面说,这些阻抗性力量(厌恶感、羞耻心、道德感)的发展,也有自己的历史背影,它们或许是人类种族之精神发展史上性本能承受外在压制的积淀物。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它们一到关键时刻,只要稍受教养或其他外在力量的作用,便不由自主地出现。

  ②关于性反常的起源,我可以作这样的补充:它有点像恋物症中发生的事情,在性反常固置之前,也曾有过短命的存在。心理分析的实践已证明,性反常原是恋母情结未能解决的后效,当此情结被压抑之后,此人性本能之诸成分中那最强的倾向遂再度出现。

  -- 3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3

  想症①的性生活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经由我和布劳尔(J。Breuer)于1893年所创立的“导泻法”

  (Catbartic)的精神分析研究。

  我在此不得不重复我早期提过的一个观点:根据我的经验,上述心里症的推动力,无一不是来自性本能。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性冲动的能源仅仅导致病态表现。我要坚持的看法是:它是心理症之最重要和独一无二的能源所在。这就是说,这些人的性生活的全部、大半部或部分都可表现在这些症状中。正如我在其他地方说过的,这些症状也就等于病人的性活动。我在最近二十五年来逐日积累的歇斯底里症和其他心理症的行医经验,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这些研究中有几个病历我已详细报告过,以后我仍愿继续将它们发表出来②。

  精神分析的实践证明,歇斯底里症只不过是一种替代物,它们同一系列动人心弦的精神历程、期待及愿望之间的关系亲密,简直可算得上是这些东西的忠实记录。这些期待和愿望之所以为患,完全是因为它们遭受了一种特殊的压抑作用之后而郁积下来,不能在意识的精神生活中渲泄。它们被封闭在潜意识中,但由于其感情方面的力量,又不能不力求表达和呈示,最后终于在歇斯底里症中经由转化的历程而以肉

  ①所谓早发性痴呆病即精神分裂症。按照现在的分类,精神分裂症与妄想病属精神病(Psychoses)

  ,它与心理症(neuroses)是不相同的。——译者注②心理症乃是面临两种相反的需求而不能解决时发生的症状。

  在这两个方面中,一个是原欲的诸本能,另一个是自我对它发生的反应。

  -- 36

  23弗洛伊德文集

  体的变化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歇斯底里症状。假如我们运用特殊的技巧,便可以从这些症状出发,逆流而上,将它引入意识之中,并渲泄其情感。这样我们便不难得知这些原来处于潜伏状态的精神活动的性质和来源。

  精神分析的结果经过精神分析之后我们得知,歇斯底里症状代表着一种挣扎,其力量来自性冲动。这种说法极其合乎我们作为心理症案例的歇斯底里症患者在发病前的性格和发病原因。患歇斯底里症的人,其性格明显地呈示出一种异于常情的性抑制——往往大大地扩大了我们所说的羞耻心和厌恶感等造成的阻抗作用,以抗拒性冲动。他们总是本能地逃避着,决不使内心沾染性问题,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某些极端的案例中,患者几乎对性全然无知,这种情况可一直持续至性成熟之后。

  这样一种状态虽然是歇斯底里症的最大特征,在初作观察时却常常被歇斯底里症的另一个根本因素——性饥渴的过分发展——所掩盖。然而我们所进行的心理分析最终总能揭穿这个底细,从而证明下面一种鲜明对比的存在,即同时存在的一个激烈的性欲望与一个夸张了的性抗拒之间的对比。

  这样我们便解决了这个谜一般的矛盾。当这些具有歇斯底里素质的人由于性的持续成熟或外在环境的影响,再也无法逃避真正的性需求时,他们便发病了。在发病时,病人往往同时遭受性饥渴与相反的性排斥这两大压力来夹击。即使在病情发作时,也不能根除这种冲突。只不过原欲的挣扎已被转化成病的症状,试图去逃避那难堪的局面。一个具有歇斯底

  -- 3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3

  里性格的人(例如一个男人)

  ,假如为了某种微小的情绪波动(而不是以性行为的冲突为中心)

  便轻易发病,这倒成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精神分析法一再指出,只有是以性为中心的冲突,才使精神活动从常态中退缩,使疾病成为可能。

  心理症与性反常那些反对我的见解的人很可能会说,我在心理症症状中所推导出来的性成分,只不过是正常性冲动的偶然出现而已。

  然而精神分析的经验使我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种批评,因为分析表明,这些症状不管怎样都决不仅仅是来自(或不是绝对地或压倒性地来自)

  那些所谓正常的性冲动。

  它代表的是那些能够直接表现在意识的幻想里或表现在行动中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性反常冲动,因此,这些症状可以说部分是变态性欲的代价,或者说,所谓心理症,乃是性反常的负面(或被动性)表现①。

  可以说,在心理症的性冲动中,我们所研究过的一切变异无一不见,它包括正常范围内的变异以及病态性生活的表现。

  1。

  在所有心理症患者身上,我们毫无例外地都可以在其潜意识的生活中感觉到性反常以及原欲固置于一个同性人身上时的那种特殊气息。由于缺乏探讨式的深入讨论,我们还

  ①性反常意识中的清晰幻想(在有利的情况下,可能会直接化为行动)

  、妄想症患者因妄想而发生的恐惧(那是源自本身而投射到他人身上的敌意感)

  、歇斯底里症患者的潜意识幻想(这是精神分析法由其症状中揭示出来的)

  ,这三者在细节上无一处不吻合。

  -- 38

  43弗洛伊德文集

  不能完全体会这一因素在造成疾病症状上的重要性。我在这里只能强调,在解释男性歇斯底里症的时候,性反常倾向必然存在,而且会广泛地参与其中。

  ①

  2。

  每一种解剖学的变位都可在心理症患者的潜意识中找到,其实,它们正是其症状的创造者。但最常见而且最严重的、却是那些欲把口腔及肛门粘膜视为性器官的倾向。

  3。

  那些以鲜明对比成双出现的欲望,在心理症症状的构成成分中也可以明显见到。众所周知,它们有些还夹带着新的性目的,如“视淫症”

  、“暴露症”

  、主动及被动的残害冲动。

  它们几乎永远控制了病人社会行为的某些部分。

  化爱为恨,化友情为敌意,乃是某些心理症病例的特征,这在各类妄想症里,表现得尤其明显,它们是通过残害冲动与原欲的结合才得以发生的。

  下面一些奇特的事实会使以上的归纳更加有趣:1。

  只要在潜意识里发现一种可以与它的对立面成对存在的冲动,后来就一定能真地发现它的反对势力。

  这就是说,每一个主动的性反常行为必定有一种被动的行为与之对立。举例说,一个在潜意识里有暴露症的人,必定同时又是一个患“视淫癖”的人;一个受困于潜伏的虐待情感的人,其症状中必有一部分可以用被虐待倾向来解释。这样一种正负相反的

  ①心理症患者也常伴有明显的性反常。在不少案例中,对异性的感情全然被压制了。

  我承认,我自己首次注意到心理症病例中性反常的必然性及普遍性,是受柏林的W。弗里斯的影响。

  当然,在这之前我自己也在不少病例中发现过这种情形。这样一种尚未受到广泛注意的事实,对所有关于同性恋的理论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 3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3

  两种性反常现象永远并现的事实,的确引人注目,但是在每一个病例中,却往往只有其中的一种倾向占大部分。

  2。

  在严重的心理症中,我们通常不能发现单一的性反常冲动。通常总是有好几个合并出现,每一种性反常现象都可以在其中留下痕迹,但总是有一种特别强大,显得异常突出。

  它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研究它的机会,并由此去了解它的隐蔽的一面。

  第五节 部分冲动和快感区

  明确了正面与负面性反常的意义之后,我们便不难了解,它们原是一群“部分(或局部)冲动”。但是,我们的分析到此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可以继续下去。

  “本能”的意思,明显是指一种源自肉体而表现在精神上的内在刺激。但它又与一般意义上的刺激不同,因为一般说的刺激是指一种外在的激发。而“本能”这个概念却是一种精神的东西,它与肉体的刺激是不同的。有关本能的性质,我们设想它并无确切的内涵,归根结底,它只是用于衡量精神活动所需用的一种衡量尺度而已,至于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冲动,它的特殊属性是什么,则有赖于对这种冲动的肉体来源和它的不同目的的探讨。冲动往往来自某一器官的激荡过程,而冲动的最终目的则在于消除这一器官的刺激或紧张①。

  ①本能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中最重要但同时又是其最不完善的部分,在我后来的文章《快感原则之外》及《自我及本我》里,另有对此问题的较详论述。

  -- 40

  63弗洛伊德文集

  关于本能的理论,还有另一个有趣的设想,想必是不宜忽视的,这就是:在体内器官中有两套由于化学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的刺激作用,对于其中一套所产生的过度刺激,我们统称为“性”

  ,它所涉及的器官则称为快感区,从那里发散出的性成分便叫部分冲动①。

  在某些性反常现象里,性活动特别以口腔或肛门为主,这时快感作用便极其明显,致使这两个地方酷似性器官,甚至达到不可区别的地步。在歇斯底里症中,身体的这些部分经过转化之后往往具有下述明显的“症状”

  :它们的上下粘膜区上的神经分布变得像真正的性器官一样了,这样就造成了相当于正常性交过程的那种快感。

  这些额外性器官(或性器官的代用品)的快感区对歇斯底里患者有着十分显著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是说它在其他病症中就不重要。在强迫性心理症及妄想症里,快感区往往模糊不清。因为发病部分的心理意义与前者毫不相干,这种情形在强迫性心理症里尤为明显而重要,它的冲动所新创的性目的似乎与快感区全然无关,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在“暴露症”中,眼睛成了快感区。而在那些包含着痛苦与虐待的性中,皮肤则成了快感区。这当然是一些特殊的例子。在通常状态下,只有皮肤之中某一特殊部分,才能经过分化,或再加上附近的粘膜,而变成了优质的快感区。

  ①这些假设目前仍不易被确切证实,因为它们只来自某一类心理症的研究。但是即使如此,我还是要涉及这些假设,因为不如此,我便不知如何处理本能这一题材了。

  -- 4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3

  第六节 心理症中性反常现象盛行的原因

  经过以上讨论,我们有可能对心理症患者的性生活有所误解,似乎心理症患者本来就是性反常的,它的背离正道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当然,从广义上说,这些病人的体质中除了包含着大量的性压抑及势不可挡的性冲动之外,还很有可能具有特殊的性反常倾问。但对轻型病例的探讨,并没有证明后面这一假设的正确性。我们至少也应该说,它对病症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多数心理症患者都是在青春期承受了正常性生活之后,才开始发病的。其潜在的抑制作用也完全是为了阻抗正常的性欲。有些疾病发病较晚,多半也是因为原欲不能得到常态的性满足。在两种情形中,原欲就像通道被阻塞了的溪流,只好溢向旁边干涸了的偏道。

  所以,呈现在心理症中性反常的例子很多(当然都是被动表现)

  ,但都是一些无可奈何地溢向旁道的表现。不管怎样,患者比正常人更用得着这些旁道。事实上,一个本来应很正常的人之所以性反常,除了因为他的外在自由被剥夺、正常性对象无法得到和正常性行为发生危机之外,还有性的内在抑制因素在发生作用。

  事实上,不是所有心理症病例都是一样的。在有些病人中,导致性错乱的主要是先天因素,有的则如上述,是在其原欲脱离正常性目的及性对象之后,才走向这条旁道。既然这两种影响力相互渗透交织,勉强把它们分开就无多大意义

  -- 42

  83弗洛伊德文集

  了。只有当体质与经验都导向一个倾向时,心理症才会趋于极端。诚然,一个体质特异的人,也可能不需日常经验的帮助,便可脱离正道。反过来,一个体质与常人无异者,在经历一番特殊的经验之后,也可能成为心理症患者,这样的看法大体可以适用于其他一些兼含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疾病。

  但是,如果我们依然坚持那种认为在心理症体质中“性反常”较常人为多的设想,就应极力强调这个或那个快感区或某种部分冲动。每个人都有其先天倾向,而这类性倾向原本就不能划一。究竟在某一类病状与另一类性反常之间有没有特殊关系,我们还未来得及加以详尽探讨(这一领域中其他许多问题也未被详尽探讨)。

  第七节 关于幼儿期性欲

  在我们证实了在心理症患者的症状表现中包含着相当多的性反常情感成分之后,性反常的人数无形中便增加了许多。

  这不仅是因为在人类社会里心理症患者占了相当大一部分,而且还由于正常人与心理症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如果如莫比尤斯(Mobius)所说“每个人都多少有点歇斯底里”

  ,性反常现象之所以如此广泛的原因也就不难看出了。这一事实使我们想到,性反常倾向决非偶然,它是常态下标准体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经常有人问我们:性反常究竟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还是像毕内特在论恋物症时所证明的,来自于偶然的经验?我

  -- 4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3

  们不否认性反常现象中的某些先天的基础,但这种先天性几乎每个人都有。作为一种倾向,它可能时强时弱,有时受到生活中某些因素的影响,会变得异常明显。我们讨论的则是某种性冲动素质的先天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展为一种性活动的真实体现者,而在别的情况下,经由不充分的潜在抑制作用之后,则以病态的迂回形式吸引住相当一部分性的能源。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才是真正的人,他们通过有效的节制及其他努力,享受了真正的性生活。

  然而我们不要忘记,这种代表着一切性反常现象之根基的素质只能在儿童中找到,虽然在小孩中所有冲动的表现都不太强烈。假如我们相信,心理症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患者依然保持或回返到幼儿性欲状态,我们便会对幼儿性生活发生兴趣。我们要在这里探索那些影响着幼儿性生活发展过程的力量,以便了解究竟为什么有人最终造成性反常现象或心理症,有人却能享受正常的性生活。

  -- 44

  第二篇 幼儿性欲

  第一节 前  言

  对幼儿期的忽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幼儿身上是没有什么性冲动的。性冲动是人的生活史上某一段被称为青春期的日子里突然冒出来的,这种普遍性的误解主要源自于我们目前对性生活基本原则的无知,其后果是严重的。但是,只要对幼儿期的性症兆从不同角度作多方面的探讨,我们或许能对这花样繁多的性冲动理出一个头绪,最终认识它的来源、构成和发展。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那些一向致力于解释成人性格与反应的学者们,总是致力于从人类祖先中发现解释的源泉。他们不了解个人发展史的重要性,总以为遗传比童年更具有影响力。

  事实又怎样呢?我们知道,童年的影响力要比遗传力量

  -- 4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4

  容易理解的多,而且更值得去用力追寻①。在有些医学杂志上,我们偶而会读到有关幼儿性早熟的例子,如阳具勃起、手淫以及其他一些与性活动相近的动作。然而这些都只被人们当作意外的事件、怪事或人之劣根性的提早发作,至今还没有一个学者悟出幼儿期性冲动的正常性,在大量有关幼儿成长过程的著作里,有关“性的发展”的章节常被略过,或干脆就不提②。

  对幼儿期的全盘遗忘忽视这一阶段的原因大约有以下两点:一是学者们受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和影响,不敢越出雷池;二是因为这种精神现象的意义迄今还模糊不清,这是一种全盘遗忘所致。对于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全部)

  ,对其童年期的最初几年(通常是六年到八年)的记忆几乎消失殆尽。这虽然是一个令人大

  ①事实上,如果不了解童年的影响力,对遗传因素的了解也就无从谈起。

  ②这一说法也许太冒失,所以我又一次去查阅文献,以核实其正确性。结果我们仍然发展,这句话无需更改。

  对于幼儿性欲,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

  科学的研究还刚刚开始。有位专家贝尔(Bel)说得好:“我知道,至今还没有哪一个科学家曾对青年的情感问题作过详细的分析。”

  至于青春期之前的性表现,则仅被当作变态现象的一种来讨论,并引为诊断变态现象的标准。在所有关于这一时期的心理学著作中,我还未见过专门讨论幼儿性欲生活的章节。即便是普莱耶(Preyer,182r)

  、巴尔德温(Baldwin,1898r)

  、普雷兹(Perez,186r)

  、斯特鲁贝尔(Strumpeil,189r)

  、谷鲁斯(Gros,1904r)

  、海勒(Heler,1904r)

  、苏里(Suly,1895r)诸家之名作也不例外。

  但他们都注意到,孩童能爱,并不足奇。

  普雷兹论证了它的存在,谷鲁斯认为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有些孩子从小就有性冲动,极想与异性接触”。据贝尔(Bel)记载,发生“性爱”最早的例子,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请参阅H。艾里斯1913年的作品)。

  -- 46

  24弗洛伊德文集

  惑不解的事情,但古往今来竟没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谁都知道,除了那些少数不可理解的记忆显示空白的年代之外,幼儿均能获取印象,而且能像成人一样表达痛苦、快乐及其他出自内心的情感。的确,成人们也时常在小孩言谈之中发现某种理解力和发展着的判断力。然而幼儿一旦长大,对这一切竟然会一无所忆。为什么比起其他精神活动来,我们的记忆如此落后?

  难道我们不应该相信,在生命的开端年代里,人类获取印象、保存记忆的能力原是最旺盛的吗①?

  然而在观察了许多人的心理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这些我们原以为忘却的印象,在精神生活里却有着很深的印痕,而且会成为未来之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所谓的遗忘,并不是指幼儿期印象的真正忘却,而是一种与成年心理症患者的遗忘症十分近似的遗忘,它们都是因潜抑作用而远离了意识的结果。然而究竟是什么力量造成这种幼年期印象的潜抑?如果能够解开这个谜,便可进一步解释歇斯底里式的遗忘症了。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肯定,这种幼儿期遗忘现象的存在,能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比较儿童与心理症患者的精神状态。在前一篇里我们已认识了这样一个事实:心理症患者的性生活有的一直保存着一种幼儿状态,有的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又退化至幼儿状态。以此推断,对幼儿期的全盘遗忘,是否也同幼儿期的性冲动有关?

  ①在《遮蔽性记忆》一文中,我曾试图解决有关童年期最初记忆的问题。

  对此还可参考《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之第四章。

  -- 4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4

  对幼儿期的全盘遗忘与歇斯底里式遗忘症之间关系的探索,并不是一种文字游戏。

  对歇斯底里式遗忘症的潜抑作用,我们可以作以下解释:患者内心早已存在着一股远离意识的往事,它们经由联想的关系,与当前意识领域中的某一行为相符,从而看上去似乎进入遗忘的境界①。既然如此,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没有幼儿期的遗忘现象,就无所谓歇斯底里式的遗忘症。

  我坚信,使人视自己的童年期恍如隔世,从而对自己童年期性生活的萌芽一无所忆的,就是这种童年期的遗忘现象。

  正是因为这个原故,人们才不能理解幼儿期在性欲发展中所占的地位。

  我个人在单独致力于弥补这一知识的空隙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早在186年,我就已经强调指出,童年在某些与性生活有关的现象里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那时起,我便致力于揭示幼年期性生活的重要性,而且从未停顿过这一探索。

  第二节 幼儿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断

  根据童年期常见的性的异常表现,以及心理症患者潜意识中对幼儿期的朦胧回忆,我们便可以描绘出一幅童年期性行为的情景②。

  ①除非注意到这两个同时出现的历程,否则就不容易明了潜抑作用的机制。这种情形犹如游客攀登大金字塔,必须一边推一边拉才能上去。

  ②我相信,心理症患者童年的发展基本上与正常人无什么差别,所不同的只是现象上的强度与明显性。

  -- 48

  4弗洛伊德文集

  毫无疑问,幼儿性冲动的胚基是与生俱来的,它持续发展了一段时间,然后又遭受较长一段时间的压抑,直至性发展达到旺盛的程度或个人体质极为强壮突出时,性的压抑才被突破。这种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的规律和周期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尚未得知。

  但通常情况下,儿童长到三、四岁时,其性生活便已经很容易观察到了①。

  性抑制在这段完全的或部分的潜伏期内,精神力量的发展开始抑制性生活,它就像一道河堤,引导它走向狭窄的河床。

  这些精神力量包括了厌恶感、羞耻心以及道德的和审美上的理想化要求。我们或许认为,在文明世界中,为儿童设置的这些堤防,主要是教育的功劳。教育自然是有一定的贡

  ①在解剖学中也有类似的发现,拜耶(Bayer)发现,初生儿的内生殖器官(如子宫)

  与身体的比例一般大于年长的儿童,但我们很难说明这些器官为什么又在出生之后发生退化。哈尔班(Halban)认为,每一种性器官都有这种情形,这种退化大都在出生几星期之后开始。那些纯然以性腺解释“性”的专家们,经过解剖学的研究后,最终发现了幼儿性欲及其潜伏期的存在。李卜什舒兹(LipAschschutz)

  在书中写道:“下面一种说法或许更接近事实:青春期性的成熟只不过是一个早已发生的历程的加速,这一历程我认为始自幼儿时代。”

  儿童发育到十几岁时,这一青春期应称为第二次青春期,而从出生到这一时期的十余年历程则可称为“青春中歇期”。

  菲林克齐发现此书中列的解剖学发现与心理学上的发现是相吻合的。唯一遗憾的是,性器官发展的第一次高峰是胎儿尚在母体时,而幼儿性生活的明显表露则是在三、四岁的时候。当然,我们勿须指望生理的发展一定要与心理的发展同步前进。这种研究一般以人类的性腺为对象,既然动物并无性潜伏期的现象,所以它的性器官的发展是否也有两次高峰,应是值得探讨的一件趣事。

  -- 4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4

  献的,但实际上这也是机体自身的发展注定要经历的途程。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一无教养,这一过程还是要发生的。而且教育必须服从机体本身的潜力,才能达到特定的功效——使抑制更加深沉,更加干净利落。

  反向作用与升华作用个人在以后的素养以及对其常态的维持,是一个意义深远和规模巨大无比的工程。这一工程究竟是怎样完成的?它们有可能是受益于在潜伏期中一直持续和从未中断的幼儿期性欲——当然,它的能源已多少或全部偏离了性用途,指向其它目的。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这种舍性目的而就新目的的性动机及其力量,即为升华作用。这种作用曾是文化成就的无穷源泉。我们在这里应加以补充的是,自性潜伏期开始之后,这同一种历程也深深地影响了每个个体的发展①。

  关于升华作用的机制,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另一种观点来加以解释。由于生殖能力的后延,幼年的性冲动不可能有用——这是形成性潜伏期的主要原因。此外,幼儿期的性活动一般是令人失望的,而且这些来自快感区的冲动,也只能给人带来极不愉快的感觉。久而久之,它们便逐渐激起一股相反的作用力(或反动情感)。

  正是靠着这种不愉快感觉的帮助,精神上的堤防,如厌恶感、羞耻心及道德感等才得以建立起

  ①“性潜伏期”这一名词借用于弗里斯

  -- 50

  64弗洛伊德文集

  来①。

  潜伏期的中止让我们暂时离开这模糊不清的潜伏期以及幼年发展的过程,不再沉入这些模棱两可的假设,而回过头来讨论些实际的东西。这就是:幼儿期性欲的此种结局乃是在理想抚育之下获得的效果。然而人与人又不同,有时候一部分性症状会从升华之中再度返回,明显地表现出来,有时性活动在这潜伏期内依然会若隐若现,直至青春期性冲动急剧增加时才爆发出来。教育家们在讨论到幼儿期性欲时,表面上似乎同意我们的看法,但仍然相信道德的防御力量须以牺牲性欲为其代价,相信性的活动会使一个儿童不可教诲。只因为他们不可能有什么成就,教育家们才把儿童期一切性的表现都说成是“坏”的。我们的看法则与此相反,我们愿意花费力气去澄清他们所恐惧的东西,因为我们相信,从这里是可以真正发现性冲动的真相的。

  第三节 幼儿性欲的表现

  拇指吸吮现象我们将以幼儿吸吮手指作为幼儿性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这样说的理由将在以后加以讨论。

  有关这种习惯,匈

  ①这里所指的是性本能力量的升华指向相反的方向。但一般情况下,升华作用与反向作用依然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历程,升华也可以借助一种更单纯的机制来完成(参阅《论自恋》和《自我与原我》中第三、四、五章)。

  -- 5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4

  牙利小儿科医师林达奈(Lindner)曾发表过一篇相当精彩的专门文章。

  吸吮手指的习惯多半发生在哺乳期中的小儿,但有时也可以持续到成熟期,甚至终生都保持着。这是一种以嘴唇吸吮动作的规律性重复,以吸取营养为目的。但有时吸吮的不是手指,而是嘴唇的某一部分、舌头等容易达到的部位,还有大脚趾等不容易达到的部分。与此同时,一种想抓取东西的欲望也发展起来,表现为规律性地拉动自己的耳垂,或拉扯别人身上的某一部分(通常是耳朵)

  ,其目的同前面的吸吮动作相同。吸吮的乐趣可以达到使人浑然忘我的地步,有时使人渐渐进入睡眠状态,有时又引发出一阵类似性高潮到达时的那种反应①。这种吸吮之乐常常伴随着身体的其他敏感部位(如胸部和外生殖器)的接触摩擦,许多小儿常从吸吮指头过渡到手淫。

  林达奈本人对这种活动的性意味十分清楚,而且公然挑明了这种意味。

  在育婴室里小孩子因吸吮指头所受的惩罚,同别种“性”的顽皮行为一样严重。然而有很多小儿科和神经科医师们都强烈反对这种看法,因为他们弄不清“性”和“生殖器”二字的含义,以为这是同一件事情。这样的误解或混淆带来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这就是:“一种行为究竟具备怎样的特点才能算是性的表现。我相信,经由精神分析的研

  ①我们由此而知道,即使在这么小的时候,性的满足就已经是最好的安眠剂,那些神经过敏的失眠者,均可以追索到性满足的缺乏。众所周知,有些缺乏性满足的保姆常以抚摸婴儿的性器官来使自己入睡。

  -- 52

  84弗洛伊德文集

  究之后,人们对这些行为的出现原因已有了较透彻的理解。

  将吸吮指头的习惯归并到性活动中,就是这种理解的结果。从这点出发,幼儿期性活动的基本性质便可得到直接研究的机会。

  自体享乐我相信,对这一现象作出明确的交待乃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必须坚持这样一种看法:相信这种性活动的明显特征在于它的冲动并不是指向另一个人,而是在自己身上寻求满足,引用艾里斯(Elis)

  发明的妙语,这是一种“自体享乐”

  (autoeroAtio)

  ①。

  此外,我们还知道,当一个小孩吸吮指头时,这表明他正在追寻某种记忆犹新的愉快体验。

  反复地吸吮皮肤粘膜,原是一种最简单的性的满足方式。我们不难理解,一个儿童在这种情况下所竭力追求的愉快体验,过去曾在什么样的场合体验过。吸吮母亲的奶(或奶的代用品)

  ,原是孩童生活中体验最早的一种愉快动作,也是最重要的愉快动作。

  这就是说,孩子的嘴唇是一种快感区,母亲奶汁的温暖之流的确能带来刺激,造成一种快感。快感区的满足在一开始时确乎同获取营养时得到的满足密不可分,你只要看到一个心满意足的婴儿离开母亲的乳房,粉红的脸蛋在微笑中沉沉入睡,便很快想到成人性满足之后的那种表情,他们是何其相似!

  但是,这

  ①事实上,在艾里斯使用“自体享乐”这一词的时候,其中包含的意思与我的意思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它主要是指源自内部而不是外部的激动,而精神分析学却认为,重要的东西不在于激动的来源,而是它与对象的关系。

  -- 5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4

  种想使性得到满足的欲望迟早要同摄取营养的欲望分家。在牙齿长出之后,进食便不再用吸吮的方式,而改用咬嚼的方式。

  从这个时候起,这两种活动便开始分道扬镳了。

  当然,这时的婴孩仍然不能自立,也不能适应外部世界。他只能用自己的皮肤来代替母亲的乳头。他之所以吸吮自己的指头,大约有两个原因:一。这样比较方便;二。指头可以成为另一个比较次要一些的快感区。

  正因为这个快感区比较微弱一些,所以后来会逼迫一个人弃之而另寻乐源——这就是另一个人的嘴唇(“真可惜!我不能吻自己!”这句话可以很好地作这一段文字的注释)。

  当然,并不是所有小孩都吸吮指头,但凡是吸吮指头的小孩,他们的嘴唇快感区却天生敏感,他们长大之后往往喜爱接吻,甚至会导致一种错乱性接吻的倾向——如果是男人,很可能会喜欢吸烟喝酒。但是,假如潜抑作用占了上风,他们反而会厌恶吃东西,发出歇斯底里式的呕吐。由于嘴唇是二者的共用地带,这种潜抑作用便很容易波及摄食冲动。我所治疗的许多女人,她们的症状都与饮食有关,如歇斯底里性喉涨感①、窒息感、呕吐等。她们在婴儿期均有过吮吸指头

  ①1919年,葛兰特(Glant)发表了一篇名为《吸吮者》的文章,内中提到一位从未放弃过这种幼儿“性”活动的成年妇女。她认为,吸吮的快乐可以与性的满足相比拟,尤其是得自于爱人的那种吻,其乐更是无穷。并非每一个吻都称得上是“吮吸型的”

  ,你简直不能形容当你吸吮时那种浑身舒适的感觉,就好像飘飘欲仙,到达极乐世界,你会感到绝对的满足和一种再无所求的快乐。这种感受相当奇妙,除了宁静——出奇的宁静——外,你别无他求。

  这是一种说不出的爱,再也没有痛苦和忧愁。啊!你简直来到“伊甸园中”。

  -- 54

  05弗洛伊德文集

  的习惯。

  从吮吸指头或这种“为愉快而吸吮”的活动中,我们看清了幼儿期性表现的三大特征:它的来源同身体中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寻食功能密切相关;它尚不知有性的对象,是一种“自体享乐”

  ;它的性目的受快感区的直接控制。

  我们相信,这些特征也通用于其他幼儿期的性冲动活动。

  第四节 幼儿性欲的“性目的”

  快感区的特征这一吸吮指头的例子对我们该怎样去辨认快感区有不少启发,如:它必须是皮肤或粘膜的一部分,对它进行刺激时,可以得到一种明确的快感。现在我们还无法理解,究竟它的哪种特殊属性使得一种刺激会给它带来快感。

  “律动性”

  的确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禁使我们想到挠痒的乐趣。但我们不能由此确定,这种由刺激带来的感觉是不是“特殊”的,在这种特殊性里,“性”的因素又占着怎样的地位。心理学每涉及“快乐”与“痛苦”问题时,总是在黑暗里摸索。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假设时,还是愈小心愈好。我们只能说“性”的感受有着极为特殊的性质,至于理由,我们只好在以后渐渐去发现。

  身体中有某几个特别部位的“性”感受力极为强烈,正如我们在“吸吮”的例子中所提到的,它们是天生的快感区。

  但即使在这个例子里,我们也能发现,任何有皮肤粘膜的地方,都具有快感区的功能,所以这样一种看法还是有相当的

  -- 5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5

  弹性的。由此观之,快感的产生与某种“刺激”本身的性质有着较大的关系,与刺激施行的部位却关系不大。那些吸吮指头的小孩,总是在全身寻找可以通过吸吮而导致快感的部位。久而久之,他便习以为常,偏爱着某些部位。在寻找的过程中如果他偶然碰到那个较为敏感的部位,如胸部、乳头、阴部等,他的偏好就很可能固定在这些部位。在歇斯底里症状中,还可以发现一种近似于转移作用的现象。在这种心理症中,快感区本身受到潜抑作用的制约,引起兴奋的能源遂传递到其他快感区,使这些在成年生活里本应消失的东西暴露出来,代替了性器官的作用。但除此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以像吸吮指头的情形,经由性器官兴奋的影响,成为快感区。快感区与歇斯底里发作区的性质极为相近①。

  幼儿的性目的某一特定快感区的适度兴奋,可以满足幼儿的性冲动,而达到其性的目的。为了建立起一种“重复”的欲望,这种满足必须是先前曾经历过的。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为了使这种事情发生,“自然”有其自身的安排,并不一定全靠机遇。对这种安排,我们在讨论唇快感区时已提到过,即:身体的这一部分同时也是用来摄取营养的。

  在其他一些性欲来源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性机制。对这种反复要求满足的欲望,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

  有一种奇特的紧张感存在,这种感受特别挑逗人;二。

  心灵深处有一种敏感或痒感出现,投

  ①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更多的观察,我认定身体各部分乃至一切内脏器官皆可以是快感区,请参阅我写的《论自恋》。

  -- 56

  25弗洛伊德文集

  射到周围的快感区。因此,对“性目的”我们可以作如下界定:它意在运用外来刺激来摒除那种源自内心而存在于快感区的敏锐(或紧张)感,从而带来满足的感觉。这种外在刺激的方式通常与吸吮动作相类似。

  这种欲望也可以通过造成快感区的确切变化,自边缘区域予以唤醒,这一点其实并不违反我们的生理学知识。值得怀疑的一点是,为什么加在同一个地方的同一种刺激,既能抑制又能引动那种需求。

  第五节 自慰(手淫)的性表现

  一旦我们对唇部快感区的冲动有所理解,其他快感区便能由此类推,有关儿童的性活动的讨论,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以后的论题便容易多了。我认为,不同快感区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求取满足时所需动作的不同,唇区所需要的是吸吮,其他地方也各依自己的情况和性质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肌肉动作。

  肛门区的活动肛门区也和唇区一样,兼有其他功能。

  我们应该想到,身体的这一部位具有强大的色情意义。通过精神分析,你会对这一区域在常态下的兴奋过程的丰富变化,还有它终生保持的相当程度的性感受能力感到惊讶。婴儿期时常发生的肠炎会强烈地刺激这个区域。我们常常听说,肠炎会引起年幼儿童的“神经质”。不仅如此,它们还对以后发生的心理症症状产生确切的影响,并且时常与胃肠不适有关。考虑过肛门快

  -- 5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5

  感区至少在转化的意义上所具备的重要性之后,对于从前医学杂志里所十分看重的以痔疮的影响来解释心理症的说法,我们便不应该再加以嘲笑了。

  儿童往往控制自己的大便,直积到非用强烈的肌肉收缩不能排便为止——他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获得肛门快感区的快乐感受的。这时,积粪一下子便通过了肛门,对肛门粘膜造成了明显刺激,这种刺激会引起一阵痛楚,但痛楚之中又包含着一种说不出的痛快淋漓之感。一个被保姆带到厕所排大便的孩子,如果他经常拒绝在保姆跟前将粪便排出来,而且单独留下来享受排便的快乐,这很可能预示着,这孩子将来会形成一种较古怪的脾性和陷入神经质。有这种脾性的孩子根本不在乎大便控制不住时会不会把床铺弄脏,而只想到由控制而导致的大便时的那种快乐。

  教育家们已经觉察到,这种故意控制大便的孩子是顽劣的。当肠内排泄物刺激着表面上那层敏感的粘膜时,这种感受就像另外一些孩子在童年期过后才发达起来的性器官的特有感受,因而具有很强的性的意味。这一发现说不定对育婴学还是一个贡献:这种活动代表着第一次“奉献”

  ,抛弃粪便显然具有妥协的含义,而不情愿抛出,就意味着不愿意妥协,说明小儿对环境不满。小孩子往往从这个“奉献”的意义去理解“生产”的含义。他们往往对“性”作出这样的解释:人因为吃了什么东西而怀孕,然后从肠子内“生产”出来。

  将粪便憋住不排,其本意在于用来刺激肛门区,以达到自慰(自淫)的目的。精神衰弱的人常常便秘,也多少可以用这一点去解释。一切心理症患者都毫无例外地有着特殊的

  -- 58

  45弗洛伊德文集

  排便习惯和方式。这些习惯和方式被他们小心地(或秘密地)保存下来,而肛门区的重要性,便可以由此而见一斑①。

  在较大些的孩子里,那种发自内心的或因为外阴部的痒感引起的用手指刺激肛门区的手淫活动亦很多见。

  生殖区的活动在儿童身体内的快感区中,有一个似乎不占什么重要地位,对早期性感受也毫无关系的部位,但它在以后却注定要发展成最重要的东西。不论在男人或女人身上,这一部位都与排尿有关(男人是阳具,女人是阴蒂)。以阳具为例,它通常总是被包裹在一个薄膜囊袋里,从而很容易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受到分泌物的刺激,使儿童在早期便能被激起性的兴奋。这个快感区的活动,属于真正的性器官的活动,它的发展构成了日后正常的性生活。

  由于它在解剖学上的特殊位置,所以不管身体的沐浴和擦拭,还是其他意外刺激物(如蛲虫夜间爬出肛门、误闯入女孩的阴部)都容易刺激这一区域。小孩在吃奶的时候就已发现了身体这一部分的愉快感觉,所以每逢这种刺激就更唤

  ①L。安得列斯。萨洛姆在一篇对肛门情欲作了深刻而精辟论述的文章中,叙述了儿童初次受到外部力量的禁止和约束时的情形(主要禁止他们从肛门活动及粪便排泄中获取快感)

  ,认为这种约束会对他们整个发展过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儿童第一次发现他的本能冲动面对着一种敌意的环境。从而开始学会把自己同外界根本分离开来的尝试。与此同时,也是他第一次学会以潜抑作用来阻止自己对快感的追求。

  从此以后,“肛门”

  在他们眼中成为一切可憎的和一切与生活不相容的东西的象征。普通人总坚持应把肛门与生殖过程清楚分开,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二者在解剖学和功能方面是极为近似的,生殖系统一直与排泄系统紧紧相邻,事实上,“在女人身上,生殖器只不过是从那里租借的一席之地而已。”

  -- 5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5

  起一种想重复这种愉快感觉的欲望。如果留心观察,我们便会发现,不论你尽力保护婴孩干净,还是任由他脏下去,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毫不怀疑,这是自然本身的意愿,经过这种人人皆有的幼儿期自慰(自淫)

  ,就为这个快感区在未来性活动中的雄霸地位作了准备。在这种预备性活动中,消除刺激和带来满足的方式是经由手的接触摩擦和大腿的闭合,以造成一种对本能压力的反作用。后面一种方法比较原始,而且常见于女孩,男孩子则喜欢用手,这预示着男性在成熟之后,其自慰性性活动中以手消除性冲动将占重要地位①。

  儿童手淫的第二期幼儿自慰期一般历时较短,但有时也可能保持至青春期,这种情形很容易被文明社会视为异端而予以唾弃。在育婴期过去之后的某一段童年时间里,性的冲动可能再度出现,持续一个阶段之后再重新消沉;有时也会一直持续下去,拒不消失。总之,可能出现的情形十分复杂,只有通过对个别案例的分析才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不管怎样,这第二期性活动的详细情况必将在个人记忆中留下最深刻(或潜意识)

  的印象,它决定着正常人的性格,还决定着在青春期之后患心理症的那些人的症状②。

  这一时期的性发展往往被遗忘,意识

  ①从成年后用于手淫的各种花招可以看出,手淫之禁虽然已被克服,其影响力仍然存在。

  ②布列拉最近指出,心理症患者内心的罪恶感常与青春期内某些手淫活动的记忆有关,这还有待于精神分析学的解释。一个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因素是,手淫是整个幼儿性欲的体现,因而他也接受了附着在它上面的罪恶感。

  -- 60

  65弗洛伊德文集

  中对这一时期的朦胧记忆只不过是一种经过转移作用之后的伪装。我早就提出过这样的主张,正常人对幼儿期的全盘遗忘与幼儿期的性活动有关。精神分析学的研究,可以使遗忘的材料浮现在意识之中,从而根除来自潜意识精神因素的强迫性行为。

  幼儿手淫的再现婴儿期的性兴奋会在童年的岁月里再现,成为一种自发的、要求着自慰之满足的痒感,或者形成一种类似遗精的过程。

  这种过程和成年人的遗精相似,可以不经动作的帮助。

  便可得到满足,后者多见于童年后的女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尚不清楚。它的发生并不经常,但可以从中追溯到早年曾有过过度自慰的现象。这一时期性的表现还不明显,生殖系统还未成熟。所有病症差不多都表现在与生殖系统相邻近的泌尿系统上面。大多数所谓的膀胱障碍都富有性的意味,小儿夜晚遗尿,除了那些因癫痫证引发者之外,差不多都有着遗精的机制。

  透过心理症症状之形成过程,再透过精神分析的研究,我们便可以较为确切地了解造成性活动再现的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原因。对于内在原因,我们将在以后加以讨论。至于外在原因,我们是这样看的:在这个时期偶而出现的外在原因往往对一个人有着重大而长久的影响。最重要的外因是诱导的影响:未成熟的儿童往往被人当作性对象,在某些情况下小孩子也能学会从生殖区得到满足的方法,忍不住以自淫的方式求取满足。

  这种影响可以来自成人及其他小孩的教唆。

  我认为在我论述歇斯底里的成因时,对这件事的重要性的估计

  -- 6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5

  并不过高,不过我当时还不知道正常人在其童年期也可能经历过相似的经验,因而太强调受引诱在性内涵之发展中的作用①。很明显,要唤醒一个儿童的性生活,他人的引诱并非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因素,这种觉醒可能随时自内在的源泉中爆发出来。

  多种性反常现象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经由“诱导”作用,会导致儿童多种性反常现象的发生,把他们的性活动引向任何一种变态。这表明儿童本身就有适应这一切的倾向。

  这些反常行为的形成,往往遭受到很小的阻力,因为那阻碍性变态的精神堤防,如羞耻心、厌恶感和道德感等(这些堤防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加强)

  ,还未曾建立起来,有些还有待于形成。在这一点上,儿童与天真的妇女之间颇为接近,他们都保持一种多方面的性反常倾向。这样的女人通常过着正常的性生活,但如果受到别人的引诱,就可以在每一种性反常行为里得到快感,因而也可以将这种反常行为归并到正常性活动范围里。在妓女的职业性活动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种多种形态的或幼儿的倾向,在许多妓女以及许多表面正经但骨子里却很风骚的女人身上所发现的事实,使我们再也不可能忽视遍存于人性中的这种原始的性反常倾向。

  部分冲动

  ①艾里斯曾发表过某些一生性活动都相当正常的人的自传,谈到他们童年的第一次性冲动诱发的情形。这些报告自然不能无缺陷。因为它们仍受幼儿期遗忘的影响,因而只能以精神分析法加以补充,但不管怎样仍有价值。

  -- 62

  85弗洛伊德文集

  除此之外,将这一切归之于诱导的影响,不仅无助于对性冲动原始关系的澄清,反而妨碍了我们对它的了解,因为它往往在幼儿性冲动尚未追求其性对象时,便提前为它提供了得到性对象的机会。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幼儿性生活虽然大都控制在自己的快感区范围之内,但从一开始起仍然带有视他人为性对象的成分,其中如视淫症、暴露冲动、待冲动等,皆或多或少地脱离了快感区,直到后来才逐渐与性生活连结在一起。当然,在幼儿期,这些现象虽然与快感区互不干预,通常也会露出明显的迹象。小儿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们不知羞耻为何物,喜欢展示自己的裸体,尤其是性器官。

  除此之外,还有与这种欲望相反的性反常行为——想看别人阴部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可能直等到儿童年龄稍大,羞耻心已产生了相当大的阻力时才首次出现。经过诱导之后,视淫这种性反常现象可能会在儿重性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不过,通过对某些正常人和一些心理症患者童年生活的研究,我已经认识到,这种视淫冲动也可以在不依靠外力的影响下发生,很自然地成为儿童的性行为之一。儿童的注意力一旦指向他们自己的性器官——通常表现为自淫——便不能顺着这条路继续前进。如不受外力干涉,便有可能对其伙伴的性器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由于满足这种好奇心的机会通常只发生在别人大小便的时候,这些小孩子便成为患窥视症者,十分热心于观看别人排尿与排粪,这一倾向虽然以后遭受潜抑,想看别人性器官的好奇心(同性与异性)依然是一种逗人的欲望,成为构成某些心理症患者症状的首要因素。

  儿童性冲动中的残酷成分与快感区的性活动更是无关。

  -- 6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5

  在儿童中,那种极力克制自己、不使自己因过分玩弄他人而伤害他人的约束力(即通常说的同情能力)

  ,一般发展得相当晚。这使得儿童的性情偏向于残酷。我们知道,对这种冲动,人们还尚未进行过较详尽的分析,但我们仍然可以设想,这种残酷的倾向来自征服的冲动,它在性器官尚未发达之前便已出现在性生活里,并在一段时期内控制了性生活。对于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性器官前期”。对于那些对待动物和伙伴特别残酷的儿童来说,我们完全可以猜想到他们早年可能经历过极强烈的性快感区的感受。总之,在所有儿童性冲动中,快感区的活动总是最根本的。

  假如失去了同情心的阻抗,性冲动与“残酷倾向”

  之间在儿童期表现出的那种紧密联系,便有持续到成人期的危险。

  自卢梭的《忏悔录》发表以来,每个教育家都很熟悉,对儿童臀部的惩罚乃是被动性残酷冲动(被虐待症)的色情根源之一。他们正确地指出,对孩子身体的这一部分的鞭挞和体罚是必须禁止的,否则一个置身于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其原欲很可能误入歧途①。

  ①在1905年本书初版时,本篇(幼儿性生活)的论点多半来自于精神分析法研究成年人的材料。当时我还没有机会观察儿童,从儿童中我只能得到很少几个孤立的暗示和证据,后来我才渐渐有机会对一些发病很早的心理症患者(儿童)施行分析,从而了解了儿童的某些“心一性”

  (Psycho-sexuality)状态。值得庆幸的是,这类直接的观察皆与精神分析的结论符合——这成为支持这类研究方式之正确性的最好证据。

  除此之外,“一个五岁男孩的恐惧症的分析”

  (1909)

  这篇文章还使我得以了解到某些在精神分析法中尚未触及的东西,如性的象征(或者,以某些与性无关的事物代替性的事物)

  可以发生在儿童刚刚学话的第一年。

  在本书中为求表达清晰,我把自体享乐期与对象之爱两个概念分得很清楚,看上去它们似乎不能同时存在似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方才提到的分析,还有本篇第二个注解中提到的贝尔(Bel)

  的发现都指出,三岁到五岁的孩子都已经能够对对象作出清楚无误的选择,而且伴随着一种强烈情感的出现。

  -- 64

  06弗洛伊德文集

  第六节 幼儿性欲的研究

  好奇心从三岁到五岁这段时期,大约是儿童性生活初次出现的时期。与此同时,一种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也开始了。这种求知欲既不是原始本能,也不能完全归之于性活动。它的活动一部分固然是来自掠夺欲的升华,另一方面又可能来自视淫冲动。然而它与性生活的关系还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精神分析中得知,儿童的好奇心深受性问题的吸引,发生时间早,程度上又极为强烈,因此很有可能纯粹是被性问题唤醒。

  狮身人面兽之谜那激发起儿童之探索活动的,并不是理论上的热情,而是实际的兴趣。家庭中即将出生或已经出生的弟妹威胁着他们,使他们顿时滋生出一种就要失去照顾和爱护的恐惧感,因而变得好思考且行动伶俐。伴随儿童这一觉醒而来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两性之间的差异,而是这样一个问题:婴孩是从哪里来的?其实,第比斯的狮身人面兽让人猜的也就是这样一个谜,虽然经过了歪曲改变,但并不难将其还原。儿童通常是在不加思索的情况下接受了两性存在的事实。男孩假设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和他一样的性器官,很难想象别人也缺乏这个东西。

  阉割情结(Castrationcomplex)和阳具羡慕(Penisen-vy)

  男孩面对着揭露出来的事实,会受到极大的震惊。面对

  -- 6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6

  着这种不一致,他会极力反抗,经过极严重的内在挣扎(阉割情结)后,才终于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至于女人,则会因为缺少阳具而出现一种心理替代现象,这种“替代”机制在性反常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①。

  在儿童所持有的那种幼稚理论中,他首先设想每一个人都有着和他相同的(男性)性器官。虽然生物科学与这种看法相符,指出女性的阴蒂和阳具相近,但儿童对此原是一无所知的。

  当小女孩看到小男孩有与她不同的性器官的时候,她的反应不是像男孩子那样拒绝承认,而是立即承认这一事实,不久便对男孩拥有阳具的事实羡慕起来。这种羡慕之情日益俱增,并希望自己是个男孩。

  关于诞生的理论许多人都清楚地记得,他们在青春期之前,曾对“小孩子从哪里来的”问题产生过强烈的兴趣。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真是花样繁多,各各不一。

  有的说小孩是从胸腔中跳出来的;有的说从胳膊窝下钻出来的;还有的说从肚脐眼中挤出来的②。若不是通过分析,我们很难记起小时候的这些探索活动。那时我们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怀孕,是因为她吃了一种什么特殊的东西(如童话中所说的那样)

  ,才使小孩子像大便一样产生出来。幼儿期的这些理论使我们联想起动物界通

  ①女人同样也经历过“阉割情结”。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曾一度认为女人本和男人一样,具有阳具,而且会因为阉割而失去。当男性最后终于弄清女性生来就没有阳具时,便再也摆脱不掉对女性的鄙视。

  ②在那些年纪较大的孩子中发展出数不清的性理论,这里举的只是少数几个例子。

  -- 66

  26弗洛伊德文集

  过的构造法则,尤其是那些低于哺乳类动物,它们不都保存着泄殖腔吗?

  性行为中包含的虐待意味由于成人多认定小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决不会想到性的事情,所以便不顾影响,把成人的性行为暴露在这些幼稚的儿童面前,使他们脑子里对性行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这不过是一种欺负、侮辱和带有虐待性质的行为。精神分析的实践表明,幼儿的这一印象经常促使性目的转移到虐待方向上。

  此外,儿童还经常猜想着,性行为究竟是什么意思。

  对他们的幼小心灵来说,这也就等于是在追问,究竟婚姻是什么意思。他们总觉得,这是一个与大小便功能密切相关的问题。

  幼儿探讨的注定失败一般说来,幼儿的性理论乃是通过他们自己性的天赋总结出来的,因而难免要犯下令人可笑的错误。

  但总的说来,他们对性过程的了解,已远远超过了父母们的想象,小孩子可以看出母亲怀了孕,也知道怎样去解释。他们常常听到“鹳鸟送子”的故事,总是默默地和深深地怀疑着。但无论如何,有两件小事是儿童不可能知道的,这就是精液的授精功能以及女性生殖道的存在(因为在小孩身上这些还不发达)。

  有鉴于此,儿童的设想和推理常常劳而无获,最终仍然茫然无知。

  这种情况常常永久地挫伤儿童的求知欲。幼儿对性的探讨总是自个单独进行的,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迈向独立自主、自寻方向的第一步。在这之前,他对环境是绝对信任的。自此之后,在他面对着周围的人时,总免不了会有一种

  -- 6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6

  强烈的隔离和孤独之感。

  第七节 性组织的发展阶段

  有关幼儿期性生活的特征,我们已经强调指出了下列事实:一。它从根本上说是“自体享乐”的(它总是在自己身上寻找对象)

  ;二。

  它的每一个“部分冲动”

  ,往往都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但又都致力于求取快乐。性活动的这一发展,结果都是引导那寻求快乐的力量,达到繁衍子孙的目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正常性生活。所有的“部分冲动”都统辖于一个最首要的快感区之一,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性组织系统,最后达到向外界的性对象求取性的目的。

  性器官前期组织运用精神分析法在研究性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禁制和干扰,我们发现,部分冲动各有自己的满足方式,它们构成了整个性体系中那较为原始、而且终将被视为多余的阶段。

  这一发展阶段往往能够轻易地通过,只留下微小的痕迹。

  只有在病态的例子中,它们才变得活跃,从而被我们很容易地观察到。

  在生殖区尚未扮演主角之时的性生活组织体系,我们称为性器官前期。其中最常见的有两种,这就是我们在远古时代的动物祖先中观察到的情形:第一种性器官前期体系是口欲的,换言之,它具有吞食同类的性质。在这一时期,性活

  -- 68

  46弗洛伊德文集

  动尚未同摄取营养的活动分开,两性之间的差异也尚未开始,两方面的对象可以相互混同。它的性目的在于把对象合并到自己体内。

  这样的原型(Prototype)

  以后又在同化作用(identiAfication)中扮演了重要的精神角色。吸吮指头的活动便是这一阶段的残迹。在这一阶段,性活动开始与摄取食物的活动分开,但仍以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代替外在的对象①。

  第二种性器官前期是虐待性的肛门性欲体系的建立。在这期间,两性已有明显的分化,但仍然只能有“主动的”与“被动的”

  两种,在后来性生活中所见到的那种明显的男性与女性的区别,此时尚未呈现出来。这时的性活动受“支配冲动”的调动,依靠全身的肌肉来完成。肠道的粘膜快感成为被动的性目的。

  两性都有自己追求的对象,并且很不相同。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自慰形式的“部分冲动”存在着。总之,在这一时期内,性的两极分化以及外部性对象均已存在了,但性欲仍然未能臣属于繁殖后代的功能之下。

  矛盾心理(ambivalence)

  以上所说的性体系有可能持续终生,一直支配着性生活的大部分。虐待症的出现,还有肛门区所起到的类似泄殖腔的作用,均证明了它们的确是远古印象的遗迹。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到它的另一个特征,即成对而又相反的冲动(如爱恨交织)的出现,布留拉(Bleuler)曾称之为“矛盾心

  ①有关这一时期在成人心理症患者身上留下的痕迹,请参阅阿布拉汗(Abraham)的论文。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他又把口欲期及“虐待——肛门期”

  再进一步分为两期,代表着另一种见解。

  -- 6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6

  理“

  ,这一称呼的确很恰当。

  提出性生活范围内存在着一段性器官前期的设想,这是对心理症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结果,而不是什么人随便想出来的。无疑,我们可以预期,精神分析法以后还会继续发展,从而使我们更加了解正常性功能的结构和发展。

  关于儿童性生活,还有另一个需要提到的情况,这就是:即使在儿童期,也经常有着性对象的选择,这种选择在各方面都和青春期的情形相似。

  儿童常常选择一个固定的性对象,把一切性的追求都对准这个人,期求在他那里达到性目的。

  这是儿童模仿青春期性生活的最佳途径,但又与青春期选择不尽相同,这就是:在儿童阶段,各种“部分冲动”服从于生殖区的情势尚未建立起来,实际上,生殖区支配一切性活动以便使子孙繁育下去的情形,乃是性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最后一步①。

  对象选择的两个时期在正常情况下,对象选择可分为两个时期,或者说,可分为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大约在三岁到五岁间,到达潜伏期时,便突然中止,或渐渐消失。其性目的纯粹是儿童式的。

  第二次飞跃始于青春期,决定了性生活的明确形式。

  ①1923年之后,我的看法稍有变动,在儿童发展了这两个性器官前期体系之后,还有一个第三期,即性器官期。但这个时期仍然只有一种性对象,性冲动在某一程度上是集中的,它与性成熟的最终体系之间仍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之处,因为它只认识一种性器官,即男性性器官。正因为此,我称它为“男性生殖器期体系”。

  根据阿布拉汗的看法,这一体系有一个生物学的原型可作参考,那就是在胚胎期性器官尚未分化而两性还相同的时候。

  -- 70

  6弗洛伊德文集

  由于潜伏期的阻拦,对象选择一般分两次出现。这种情形对最终的结局,尤其是病态的结局有着极大的影响。儿童对象选择的结果,往往影响深远,它们或是一直保存下来;或是在潜伏期潜伏一段时期,再于青春期重新出现。但是由于在这两个时期逐渐形成的潜抑作用,它们便不能在青春期有所发展。它们的性目的也已经柔化,这时仅构成性生活中的温柔情思。只有通过精神分析的研究,我们才能明白,在这些柔情(如荣耀感、敬重之情)之后,竟隐藏着年代久远、不再起作用的原始儿童期的部分冲动。青春期的对象选择必须压倒儿童期冲动指向的对象,形成一种情感型的对象。由于这种原始冲动与情感型的情思格格不入,所以性生活便达不到这样的理想境界:使所有欲望都融汇到一个单一的性对象中。

  第八节 儿童性欲的来源

  关于性冲动的来源,经过我们努力探索之后,已经有如下的发现:1。

  性兴奋来自对伴随其他机体历程而出现的满足的模仿;2。性兴奋经由对边缘快感区的刺激而产生;3。性兴奋乃某种“冲动”的表现(如窥视冲动、残酷冲动)

  ,这些冲动的来源我们至今还不清楚。我们对性兴奋之永不枯竭的能源的了解,一般是靠两个方面的研究达到的。一方面的研究是运用精神分析法使成年人回忆其童年,另一方面的研究则是通过对儿童作现场观察。后一种途径的坏处在于,我们很容易将观察所得作出错误解释。但精神分析法也有自己的

  -- 7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6

  困难和不足,这就是:它为了得到一个结论或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要绕很大的圈子。虽然它们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当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时,便会加深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在研究快感区时,我们就已经发现,这些区域只不过是皮肤中最敏感的部位。当然,敏感性在整个体表却或多或少地保存着,所以当我们发现,即使某些普通的感觉作用同样沾染了色情的味道时,也不必大惊小怪。

  在所有这些感觉中,尤值一提的是温度感觉,它可能帮助我们了解温水浴的医疗效果。

  机械性兴奋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必要提一提,当身体作机械式的规律性摇动时发生性兴奋的情形。这种摇动一般会引发下面三种作用:1。

  对平衡神经(第八脑神经前的部分)感觉器官的作用;2。对皮肤的作用;3。对深层部分,如肌肉与关节的作用。这些作用激起的性兴奋是极为愉快的。此外我还须强调指出,目前阶段我们还只能继续笼统地使用“性兴奋”

  、“性满足”

  之类的名词。

  对它们的精确解释还有待于以后进行。

  儿童非常喜欢玩一些包含着被动性动作的游戏,如让人来回摇晃,让人抛在半空中等。一旦这样做过之后,他们还会要求再来一次,可见这种机械性的刺激的确能带来快感①。

  我们知道,摇篮可以使哭闹的婴孩入眠,马车或火车里

  ①有些人尚记得当他们被摇晃时,感觉到流动的空气扫过性器官,会带来一种一时的性快感。

  -- 72

  86弗洛伊德文集

  的摇晃或对年龄稍大的儿童有着如此大的诱惑力,以至所有的男童,至少在他们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立志要做个驾驶员或车夫。

  他们对那些与铁路有关的活动和消息有着特别的、令人无法理解的兴趣。在那些充满幻想的年代里(青春期前不久)

  ,他们总是以此为中心,抒发着微妙的性象征作用。这种将火车旅游与性生活相联结的想法,明显源自于节奏感中的那种愉悦成分。等到后来,潜抑作用大大增加,便将无数童年的喜好化为憎恶。同一个人,在到达青年时代和成年时代后,一旦受到摇晃或旋转,便恶心或呕吐起来。火车的旅程会使他们感到疲劳不堪,甚至刚一离家上车便感到有一种无缘无故的焦虑感。人们称这种人为顽固的“火车恐惧症”。

  总而言之,绝对不愿意让那种痛苦的感受重新出现。

  这种情形符合一个我们还不太明了的事实,这就是:对这种机械摇动的惧怕,常与那种歇斯底里式的创伤性心理症并发。对此,我们可以作出下面的假设性解释:患者原来就积藏了过多的性兴奋,受不了哪怕一丁点足以化为性兴奋的外在刺激。如果强行对其施加这种刺激,其性机制便立刻陷入混乱。

  肌肉的活动谁都知道,儿童需要较为激烈的肌肉活动,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使他感到分外喜悦。这种快感究竟是否与性活动有关?

  它是否包含着性的满足?

  或足以导致性的兴奋?

  对这样一些问题,都曾有人以批评的语气讨论过。还有人认为被动动作中的快感包含性的成分。然而事实是否如此?有不少人说过,他们性器官的首次兴奋,是出现在同伙伴们打架、

  -- 7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6

  玩耍甚至摔跤的时候。当然,在这种场合,除了全身肌肉在紧张用力之外,还要与对方的肌肤接触和摩擦,这也许是造成性兴奋的一个因素。一个儿童如果特别喜欢同另一个儿童比赛力气,就表明他也像成年后爱同某个异性斗嘴一样,他的对象选择正指向这个人。

  正如俗话所说,“最喜欢嘲弄你的人,也许最喜欢你。”从肌肉活动中提取出来的性兴奋中,我们发现了虐待冲动的一个根源。

  幼儿打架时与性兴奋的关联,影响了他们以后解决性冲动的方式,或者说,在日后解决性冲动时,也喜欢采用一种类似“打架”的形式①。

  情感过程对儿童性兴奋的其他来源,迄今还很少有过争论或疑问。

  我们通过现场观察和事后的深入研究,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肯定的结论:一切比较强烈的情感过程,甚至惊惧和恐怖感情,莫不与性活动有关。这一发现十分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些情感的病态性质。在校的学龄儿童大都害怕即将到来的考试,甚至对做习题也有畏难情绪。一旦他们再也经受不住时,就会有种种异常表现:除了在学校中与别人搞不好关系之外,在性方面也有所表现。一种兴奋的感觉常常驱使他们去触摸性器官,甚至会导致一种类似遗精的过程,从而陷入一种难堪的境地。儿童在学校中的性行为,经常使教师们感到迷惑不

  ①对某些心理症病例的分析证明,运动的欢乐中包含着性的意味。现代教育家极力以竞赛性的运动去转移年轻人的性冲动,就是依据这个道理。可以这样说,这些年轻人以运动的乐趣代替了性的享乐,从而使性活动回到它的自体享乐阶段。

  -- 74

  07弗洛伊德文集

  解。这的确应该认真地从儿童初萌发的性欲方面加以认识和体会。很多人感到,像惧怕、战栗、恐怖等痛苦的感情,都包含着性兴奋的因素。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都愿意经历这种感受。当然,这些感受的体验大都须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其中最主要的是一种安全的“距离”

  (如阅读时的幻想,戏院里的观赏)。在这种“距离”中,那种要求痛苦感觉的意图,大都受到压抑。

  我们可以设想,在上述现象中,包含着一种以强烈痛楚感为目的的色情作用,这也是虐待与被虐待等冲动的根源所在。至于正常人,则只能在轻微的痛楚中得到满足,或者只能在小说、电影中通过幻想而得到发泄。

  智力活动最后一种造成性兴奋的活动是智力活动。绞尽脑汁,将精力集中在智力操作上,同样也能造成性的兴奋。这一情形不分老幼,但最常见的还是年轻人。我们经常说,如果一个人“用脑过度”

  ,就会神经紧张,这大概是唯一讲得通的解释了。

  在本篇结束之际,假如我们回顾一番,那些引发幼儿性兴奋的种种起因,就可以从这些材料中,找到如下的普遍规则:许多证据表明,性兴奋的过程(它的性质对我们一直是个谜)必须通过动作才能完成。使这一规则成立的是皮肤及感觉器官对兴奋的感受性,而身体中最易兴奋、反应最快的部分则为快感区。至于性兴奋究竟是哪个来源,则要视刺激的性质。但刺激的强度(或痛楚的程度)也有相当的重要性。

  此外,对于体内的大多数生理活动来说,假如它们达到相当

  -- 7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7

  的程度,同样能附带地引起性的兴奋。我们所说的性活动中的“部分冲动”

  ,便是直接得自于这些性兴奋的内部来源,或者由这些内在来源与快感区各个方面共同组成。很有可能人体内无论哪一种重要的机能,都要在性冲动的形成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由于下面两种因素,目前我还不能说自己的看法确切无误。这两种因素是:一。

  这还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二。

  对性兴奋的本质我们尚未完全了解。但不管怎样,有两个方面在将来会有大的发展,在这儿值得一提。

  性构造的多样性在对这些快感区的形成作了上述讨论之后,我们已经发现,性构造可能生来就是多样性的。这一点也适于性兴奋的间接来源。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虽然这些不同的来源对每个个体都有所贡献,但性构造的每一个因素却不必在所有人身上都一样地强。每个人的发展过程,都有着其特殊的倾向①。

  逆向的影响如果我们抛弃惯用的比喻,不再使用性兴奋的来源一词,我们便可以作出这样的设想:所有从身体其他功能导向性活动的路线或通路,其反方向也可以走通。以唇区为例,由于两种功能的同时存在,就使得性满足可以通过对食物的摄取而达到;反过来说,同一个区域的性功能一旦有了障碍,也

  ①经过讨论,我们必须这样肯定:每个人都有口腔乐欲、肛门乐欲、尿道乐欲等,而与之相对应的心理方面的特殊性,都不一定是反常或心理症。只有性本能各成分在发展过程中参与的不同强弱程度,才是区分正常与反常的根据。

  -- 76

  27弗洛伊德文集

  可以干扰营养的摄取。根据这一道理,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注意力的集中会造成性兴奋,而性兴奋的具体程度如何又可以影响一个人注意力的集中。心理症的症状常常表现为其他一些不属于性的身体功能的错乱,并且多半能从这些错乱中追踪到性过程的错乱。由此看来,那些模糊不清、看上去似乎不可理解的症状,原来是控制性兴奋之产生的反方向影响。知道了这一点,它就不那么神秘了。

  再者,性的紊乱会妨碍身体其他功能,这样一种途径在正常人身上还肩负着另一种使命:经由这一途径,性动机的力量能被引离性目的之外,从而使性欲的升华得以完成。我们承认,对于这一途径,我们除了知道它的存在,除了知道它在两个方向上都可以伸展之外,其他东西还知道得很少。

  -- 77

  第三篇 青春期的改变

  青春期的到来引起了某种变化,这时,幼儿性活动发生了明显改变,最终变为常见的形式。

  我们知道,在此之前,性冲动大都局限于“自体享乐”

  ,从现在起,它开始寻找外部性对象了;以前每一个局部冲动都单独作出努力,各快感区也自行在其特定的性目的中寻求快乐,现在却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性目的,一个由各局部冲动组织起来去寻求的性目的,这就是生殖目的。由于这一目的的出现,就使各快感区信服于生殖区的权威统治①。由于这个新的性目的在两性身上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性发展也就只能分道扬镳。男人的性发展前后较为一致,因而更易于了解。女人则不然,其性表现有时会以退化的形式出现。既然正常的性生活必须由性对象和性目的两个方面汇聚而成,对它的认识也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这就像挖一座山洞必须同时从两边动工一样。

  ①在本书第二篇的注中我已指出,幼儿性欲发展到“性器官阶段”时,由于对象选择的出现,已经接近了最终的性体系。

  -- 78

  47弗洛伊德文集

  在男性中,这一新的性目的就是性产物的释放。这其实并不与以前的性目的相违背,它同样也能得到快感。

  事实上,整个性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或最后一个动作)可以带来巨大的快感。这时,性冲动完全受制于延续子孙的功能,一切都为它服务。换句话说,它已经完全变为“利他”

  (altruistic)的了。这样一种改造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它的过程适合原先的总倾向,从而与其中包含的所有“部分冲动”

  在性质上相类似。

  这里发生的事情也同其他场合一样,当新的关系和新的构造需要复杂的机制去完成时,如果不能及时而妥善地建立起新的秩序,病态的紊乱便有可能发生。总之,性生活中所有病态的紊乱都可看作是发展过程遭受抑制的结果。

  第一节 生殖区的首要性及前期快感

  从以上所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整个发展过程的主流及其最终目的,但对其中发生的某些转变,我们迄今仍不清楚,有许多谜还要求我们作出回答。

  青春期内最明显和最典型的发展历程,便是外生殖器的显著发育。我们知道,在童年的潜伏期里,它的成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相当受压抑的。与此同时,内生殖器也发育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足以泄出性的产物或足以承受这些产物,从而导致一个新生命的形成。这个十分复杂的器官在一段时间是闲置着的,它总是期求着那大显身手的机会。

  这个器官可以通过刺激而引起兴奋。根据观察,这种刺

  -- 7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7

  激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来源:一。来自外部世界,经过我们所熟知的那些性感区传导给它;二。来自内在的有机世界,其作用机制仍有待于研究;三。来自那储积着外来印象和承受着内在刺激的精神世界。这三个方面的刺激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一种可以称为“性兴奋”的特殊状态,这种兴奋状态涉及着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某些显著变化。在精神上,表现出一种奇特的和极为急切的紧张感;在肉体上则表现为性器官的明显变化。这种兴奋状态的确切含义,是要作好做爱的准备,或者说,乃是性行为的预备动作(表现为阳具的勃起及阴道腺液的分泌)。

  性紧张伴随着性兴奋而来的紧张,关系着一个目前尚难以解决、但在解释性的过程时又显得极为重要的问题。尽管心理学界对这一问题仍然众说纷纭,我还是坚持认为,这种紧张感无论如何都有不愉快的色彩。在我看来,这种感觉本身无疑会造成一种想要改变其精神状态的冲动,其表现是浮躁不安。

  这当然极不合乎一般所谓性快感的性质。但是,假如我们反过来把性兴奋的紧张感当作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我们又会遇到一件与之相反的事实:它最终又会给人一种愉快的感受。这就是说,性兴奋带来的紧张感必然伴随着愉快感。即使性器官尚处于准备期的变化阶段时(如阳具的勃起)

  ,便已经伴有明显的满足感。究竟这种不愉快的紧张感与这种愉快的感觉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有关快感与痛感的问题,仍然是当今心理学中最弱的一环,现在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就事论事,尽量避免触及整

  -- 80

  67弗洛伊德文集

  个结构。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旧的快感区是如何适应于新的秩序的①。我们看到,还在性兴奋的准备阶段,它们就已经被委以重要任务。以眼睛为例,它本来离对象的距离最为遥远,但在追逐对象的时候,却是最常用到的。它时常被一种特殊性质所吸引。这种性质乃是从性对象身上发射出来的。一般人常用“美”这个词去称呼这种性质。我们则把这种存在于对象身上的奇妙性质称之为“吸引力”。

  吸引力一方面造成快感的出现,一方面又造成性兴奋的剧增,把尚在沉睡状态的性激动唤醒。至于其他快感区的刺激效果,如手的抚摸等,也有着相同之处。一方面是造成快感的准备阶段上的各种变化,这种变化本身引起更大的快感;另一方面性紧张也相应的增加。如果快感不能继续涌现,它便会一举变为极明显的不愉快感。

  另一种情况也许把问题说得更清楚,例如,假如当时有一个尚未达到性兴奋的快感区(如女人的乳房)

  被人抚摸,这种抚摸本身便会引发快感,但它同时又唤醒了性的兴奋,因而要求得到更多的快感。真正的问题在于,前一种快感为什么竟能引发要求更多快感的欲望。

  前期快感的形成机制然而快感区所担负的使命是相当明确的,从上述例子中所作出的结论适用于一切情形。先是它们自身的激动所造成的相当程度的快感,这种快感又增加了紧张感,紧张感又注定造成特定量的动能,以使性行为能够完成。这种行为的最

  ①我曾在《被虐待症的利益问题》一文的第一部分里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 8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7

  后一部分乃是由一个快感区达到相当激动之后完成的。先是生殖区本身,即阳具的龟头被它的最适合的对象,即阴道的粘膜所激动,经由这个激动所带来的快感,又通过反射而产生动能,最后将性的产物排出体外。这最后一种快感使人达到如醉如狂、飘飘欲仙的境地,与早先的各种快感在发生机制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完全是一种经由排泄而达到的快感满足,原欲的紧张感至此便完全消失了。

  对这两种快感(一个是经由快感区的激动,另一个得自精液的排泄)

  ,我认为极有必要赋予不同的名称,以便把它们区别开来。我们把前一种快感称为前期快感(fore-pleasure)

  ,把后一种快感,即性活动得到最后满足的快感,称为终极快感(end—pleasure)。

  前期快感大体同儿童期性冲动所供给的快感相同,但幅度较小;终极快感则是随着青春期的变化,最新才出现的。有关快感区的这一新功能,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化语言加以表达,这就是:儿童期所曾取得的前期快感形式,均为这种新的功能贡献一份力量,以便在最终的满足里得到更大的快感。

  最近我又在精神生活的另一个极为不同的领域里,发现了类似的情形,这就是:少量的快感可以诱发出更大量的快感。在这一领域中,我们也有机会更深入地探讨快感的性质①。

  但是,前期快感与幼儿生活之间可能出现的病态关系,同

  ①参阅我在1905年发表的《交谈谐趣与潜意识的关系》一书第四章的最后部分。

  由交谈谐趣的技巧而得到“前期快乐”

  ,转移了内在禁制而得到更大的快乐。

  -- 82

  87弗洛伊德文集

  样也会渐渐加强,在前期快感赖以表达的机制里,的确存在着一种危险,对正常的性目的造成极大的威胁。不管在性的预备过程中的哪一个阶段,假如它带来过多的快感和过少的紧张感,问题就会相应发生。经验证明,这种有害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一快感区(或与之相当的“部分冲动”)早在儿童期便已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强烈快感。假如再有其他一些有利于使之固置的因素起作用,成年后便会发生强迫性行为——阻止前期快感向终极快感的发展或前进。许多性反常形成的机制的确就是如此。它们的明显表现就是:在性的整个过程的某一预备动作上逗留不前。

  假如生殖区的首要性早在幼儿期便已描绘出来的话,因前期快感而造成的性机制功能的失败便可以得到避免。童年期的后半阶段(即从八岁到青春期)

  ,常常有助于此事的形成。

  在这种年岁中,其生殖区的表现已和成人相差无几了,假如这时通过性感区的满足经验到某种形式的快感,它们便是激动的感觉和预备性的变化发生的地方。

  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结局仍然是漫无目的的,性过程不能继续进行。除了这种快感的满足之外,即使在儿童期里,便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性紧张。不过这种情况比较稀少,因而不太常见。由此可以了解,为什么在讨论性欲的来源时,我们已有充足的理由去声称,这个过程本身便已兼有性满足和性兴奋了。人们也许早已明白,在我们探讨性的真相的过程中,开始时把幼儿和成年人的性生活分得太清楚了。我们此时不得不作出一些矫正,这就是:幼儿性欲不但表现在偏离正道的人的性生活里,在正常人身上也有着明显的表现。

  -- 8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7

  第二节 性兴奋问题

  对于那种与快感区的满足同时出现的性紧张感的来源与性质,我们还未曾涉及①。有人认为,这种紧张感乃是经由某种方式来自快感本身。这种肤浅的见解,非但不可能,而且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在性物质排出的最大快感中,不但不会产生紧张,而且会消除一切紧张。这说明,快感与性紧张的关系只能是间接的。

  在正常情况下,唯有性物质的释放才能中止性的兴奋。

  除此之外,性紧张与性产物之间,还有其他种种基本的关系。

  在那些禁欲者中间,性的活动只能在晚间凭借梦境幻化出来,这种性活动也能释放出性物质,从而带来快感。每一次发泄的间隔虽然不定,但又不是无法预料的。对于梦遗机制的以下解释,似乎很有道理:造成这种性紧张并以这种幻觉式的间接方式发泄出来的,是积聚而未得发泄的精液。性欲可以预先消除这件事,同样说明了这个事实。

  在没有精液蓄积时,非但性的动作不可能完成,就连快感区的激动状态也消失了。

  这就是说,即使有了适度的刺激,也不再带来快感。我们由此可以知道,要想刺激起快感区,相当程度的性紧张(或物质积聚)是必不可少的。

  ①令人深思的是,德文中“Lust”一词的解释,十分忠实地描绘了性兴奋时的情景:给人带来满足,同时又造成更大的性紧张。

  “Lust”一般有两种含义,一义指性的紧张感觉,另一义指性的满足感觉。

  -- 84

  08弗洛伊德文集

  我们由此而想到,正是性物质的积聚才产生和维持了性的紧张。我想一般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的。这些储积的性产物会对储存器的器壁造成压力,从而激动了脊椎中枢,这种紧张状态会继续向上传递,最后为最高级的神经中枢所觉察,造成意识上常见的紧张感。如果快感区的激动能增加性的紧张,这只有一个可能的途径:各快感区早已通过生理上的通路与这一中枢区联系着。

  它们大大增加着激动的强度,如加上适量的性紧张,就可以引发性行为的特殊动作;如性紧张不足,它们便只能刺激性物质的增加。

  这种人人都信服(连克拉夫特。伊宾描绘性过程时也很相信)的理论,也有一定的弱点,这就是:它只适于说明成年人的性活动,而忽略了下面三种特殊情况:这三种情况分别是儿童,女人和阉割后的男性。在这三种人中我们根本找不到男人特有的那种性产物的积聚,因而不能用上述方式去解释。但即使在这些人中,各快感区依然会服从于生殖区的统治。但在这些特殊情形中,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运用性产物的积聚而得到完满的解释。

  内生殖器的过分强调性的兴奋在相当程度上和性物质的产生无关。这一说法可以在阉割后的男性身上得到说明。他们的原欲常常逃脱了手术阉割的伤害,而得以保持,因为对意欲摧毁的行为,在手术后仍然存在。

  所以我们听了C。里格尔的下述观点后,大可不必感到奇怪。里格尔认为,男性性腺如果在成年之后再除去,便不会对这个人的性心理产生新的影响。

  这就是说,性腺通常与性欲无关,男人阉割后的情况只不过再一次证实了

  -- 8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8

  我们很久以来从卵巢割除中悟出的道理,这就是:性腺的割除并不能消除心理的性特征。当然,如果在青春期之前性心理较微弱的年代里实行阉割,便可以达到以上目的。但在这种情况下,性心理的消失除了因为性腺的丧失外,还有其他一些抑制其发展的因素在起作用。

  化学理论对脊椎动物加以性腺割除(割去睾丸或卵巢)以及对这类性器官施行种种移植手术的动物实验,为解决性兴奋的起源问题投下一道曙光。这些实验皆标明了性物质积聚的重要性。有些人(如E。斯坦纳,Steinach)已经能通过这种实验使动物的雌雄互变,并且使它们的“心一性”

  行为(Psy—choAsexuol)

  也随着肉体特征改变而改变。

  实验发现,在性腺中影响性特征的力量不是存在于产生精子或卵子的部位,而是从那些可称为“青春腺”的间隙细胞的分泌中产生出来。未来的研究很可能会指明,这种青春腺的分泌物也是两性的。因此,有关高等动物的双性理论原来有着解剖学的基础。

  当然,它们很可能不是体内唯一能制造这种促成性兴奋及性特征显现的器官。不管怎么说,这样一种新的发现同我们所熟知的甲状腺对性起的作用是极为相似的。我们相信,性腺的间隙组织会分泌出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血液的传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的变化,从而引起性的紧张感。

  有关这种“毒”性刺激仅表现于某一特定部位的情形,我们常常在某些误入人体的毒素的作用中见到。实际上,即使单纯从理论角度来研究那些导向性过程的单纯毒素或生理性的刺激,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事实上,我对这一假说并没

  -- 86

  28弗洛伊德文集

  有什么偏爱的地方。我所要吸取的,是它的根本精神,或者说,只保留性作用要受化学变化的影响这一事实。只要保留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对这种现象作出更新的或更合理的解释。就我所知,有一件极为重要、但又很少为人们注意的事实,对这种化学理论是十分有利的,那就是:因为性生活受到扰乱,而导致其病的心理症患者,他们表现出来的症兆,与那些对吗啡或其它东西成瘾的人中毒或突然戒掉时发生的情景有着极其相似之处。

  第三节 原欲理论

  这种认为性兴奋有着化学基础的理论,同我们为了理解性生活的心理表现而提出的一种辅助性概念不谋而合,这种辅助性概念就是“原欲”

  (Libido)概念。所谓原欲,乃是指一种或大或小的力量,可以以它来测定性兴奋领域内的不同过程及这些过程的变态表现。在我看来,即使原欲,也依据它的源泉和它属于何种心理过程而各有区别。不同原欲之间不仅有量的差异,而且有质的区别。我们之所以要从其他心理能量中把原欲能量分离出来,是为了表达这样一种假设:机体性活动是经由特殊的化学变化过程而获取其营养的,性兴奋不仅来自所谓的性部位,更多的是来自全身各器官。这样我们便为自己建立起一种原欲量子概念。我们称它在心理中的表现为“自我原欲”作出区别,我们还可把自我原欲称为“自恋原欲”

  (ego—Libido)。这种自我原欲的产生、增加、分配和转移,将对我们观察到的“心一性”现象作出有力的解

  -- 8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8

  释。

  然而只有当“心理能”投注(Cathexis)于性对象上面,化为“对象原欲”

  (object—libido)时,精神分析的研究才能最终探明这种自我原欲的情形。这时,我们看到的是它聚集或固置于对象上(或离开这些对象而投向另一些对象)的状态,这就是说,是它化为个人性活动的状态。这时候,原欲本身却暂时地或部分地消失了。对“转移型心理症”的精神分析,可以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借鉴。

  至于“对象原欲”

  ,我们也曾指出,它会从对象撤回,在一般时间内以一种紧张力呈现自己,最后终于收回到自我之中,再度变成自我原欲。为了与“对象原欲”作出区别,我们还可把自我原欲称为“自恋原欲”

  (narcisis—tic—libido)。

  在精神分析领域,要想达到“自恋原欲”的疆界,似乎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所能做的,还只能是在这条鸿沟的这一边远远探视这“自恋原欲”的活动,并构想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我看来,自恋或自我原欲乃是一个很大的储仓,投资或投注出去的能量从这里出发,最终又回到这里。自恋原欲对自我的投资乃是从孩提时代便已经存在的一种原始状态,以后又因为原欲的不断发散,这一现象遂被掩蔽而积存于最低层。

  我们之所以构想出这套原欲理论去解释心理症及精神病的病态状况,原在于用“原欲”这一简单明白的词去表达所有可见的现象和可知的过程。不难理解,自我原欲的自然(或命定)

  倾向在这里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它甚至可以去解释那些更深层和更严重的精神病态。但与此同时却又有一个

  -- 88

  48弗洛伊德文集

  问题出现:我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精神分析法,迄今为止还只能为对象原欲的“变型”提供一些比较确切的资料,目前仍不能从自我原欲所处的那片浑沌不清的能源中,把自我原欲单独分离出来①。因此现在我们还只能靠推想来缔造原欲理论。

  如果有谁追随荣格(C。

  G。

  Jung)

  ,运用他的方法精简原欲概念,试图使它与精神本能的整体完全吻合,就会使精神分析观察的一切成果付诸东流。

  刚才我已指出,性功能有其特殊的化学基础,这一点最能容许我把性本能的兴奋同其他精神活动分开,从而使“原欲”的概念依然保持前面所说的那种较狭窄的意义。

  第四节 男女之间的分化

  众所周知,男女性特征的明显分化始自青春期。分化的结果对以后人格的发展,与别的因素比较起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事实上,男女之间的天性方面的差别,甚至在婴儿期便已经很明显了。以性抑制(害羞、厌恶、同情等)为例,它在女童身上就比男童身上来得早一些,而且受阻碍的程度也要小一些。女童的性潜抑倾向更为明显,性的“部分冲动”也多呈现被动的形式。然而快感区的自体享乐活动在两性中却并无多大区别。正因为二者有着这一共同之处,我们就不能断定,在青春期前的儿童时代,便已有了性的分化。

  至于在自体享乐和自慰式的性表现方面,我们甚至认为,女童

  ①参阅我的《论自恋》(1914)。

  “自恋”这一词原为艾里斯所首创。

  -- 8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8

  的性活动完全是男性风格的。事实上,假如我们仔细推敲“男性的”与“女性的”这两个词的确切含义,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管是在男人还是在女人身上,原欲都必然是男性的,只有它的对象才分为男人和女人①。

  男人与女人的首要快感区除此之外我还要补充一点,即:女人的主要快感区在阴蒂(citoris)

  ,它和男性的阳具相类似。我们观察到的所有女童的自慰行为,差不多全都与阴蒂有关,而同其他一些对以后的性功能相对来说较为重要的外生殖器无关。除了极少数例外情况之外,我们不能设想女童除了阴蒂手淫之外还能被诱导去做什么。女童身上偶发的性兴奋,常表现为阴蒂部位的痉挛。它的经常勃起使女童即使不用特殊关照,也能正确地理解异性的性表现,她们只以自己性过程的特殊感受来猜

  ①有关“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区别,在常人看来似乎不证自明,但在科学理论中,这一问题却最为混淆不清。它们可以有三种含义,这就是:“男性”

  与“女性”有时表示主动与被动,有时则有生物学的含义,有时则表示一种社会学的含义。三者之中以第一种为最基本和最重要,而且也是心理分析学常常采用的一种。举例说,当本书说到原欲是“男性”时,它便是指它永远是主动的,甚至在它追逐被动性目标时亦如此。至于“男性”与“女性”的生物学含义,则最容易理解,精子与卵子以及它们各自的不同功能,在这里决定了个体的性别。主动性,以及与主动性有关的种种现象(如强有力的肌肉、侵略性、更强烈的原欲)

  ,一般与生物学角度的男性相关,但这种关系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在某些动物中女性反而是主动者。第三种,即社会学意义上的男性和女性,则是实地观察男女个体之后的结论。

  这种观察使我们理解到不管从心理学还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一个人都不可能是纯粹的男性或纯粹的女性,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发现两性的特征,他本人也是主动与被动的混合体。

  -- 90

  68弗洛伊德文集

  度男童便成了。

  我们如果想了解一个女童如何变成女人,首先应弄清引发阴蒂激动的根源。我们知道,对男孩来说,那使他的原欲得到明显发展的青春期,在女童都是性潜抑得到进一步加强的阶段,这一点尤其表现有阴蒂性活动方面。在他身上的男性特征(开始人是双性的)

  也在这种潜抑作用中逐渐减少。

  青春期的潜抑作用在女人身上是性抑制的加强,而在男人身上却是其原欲的进一步被刺激,它的能量也得到增加,随着男性原欲的加强,对“性”的估价也愈来愈高,而女人愈是拒绝和愈是否认其性欲,对方对她的估价也就愈高。

  由此便导致一场男对女的追求。

  性行为一旦开始,首先激动起来的自然是阴蒂。阴蒂的作用是把这种激动传达给与之紧邻的女性性器官上面,这就好像是用一小堆易燃的干松枝引起硬木的燃烧。然而这种刺激的转移作用又常常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年轻的新娘全无感应。假如阴蒂区不愿放弃其激动的状态,这种麻木不仁的现象可能就要持续很久,这常常是婴儿期性活动过度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女性性冷感常常是表面的和局部的,她们的阴道虽然麻木,其阴蒂和其他快感区却绝非不能激动。导致性冷感,除了生理的因素之外,还有精神上的因素,但它同样也受潜抑作用的影响。

  假如性感的激动能顺利地从阴蒂转移到阴道上面,以后女人性活动的首要区就会完全改变;比较而言,男人从儿童到成年期的整个过程中都无需这种交换。女人之所以容易患心理症(尤其是歇斯底里症)

  ,其根源就在于女性的首要区的

  -- 9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8

  转换以及青春期的潜抑作用上。这样一些现象同女性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第五节 对象的寻求

  生殖区的首要性在青春期得到正式确立。这之后,男人那勃起的阳具便急切地要指向新的性目的——穿过那能够激动其生殖区的“空洞”。再则,从儿童时代便已开始的对象寻找的准备工作,在这一期间也已经在心理上完全就绪了。最初,当性满足仍然与摄取营养的活动合为一体时,性本能就指向一个存在于婴孩体外的性对象,这就是母亲的乳房。以后,当小孩子认清了那个使他得到满足的器官属于另一个人的人体时,性本能便失去了性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性本能就变成了“自体享乐”

  ,直到这一潜抑期过去之后,与性对象的关系才得以重建。这就难怪吸乳的婴儿被当作一切爱恋关系的原型了。因此,在这之后的任何一种对象寻找,只不过是对这种爱恋关系的重新发现而已①。

  婴儿期的性对象但是,即使在性行为同摄取营养的活动分离之后,这种最原始和最具威力的性关系仍然存在。它总是促成对象的选

  ①精神分析学告诉我们,对象寻求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依赖性的”或执着性的(执着于婴儿期的原型对象)

  ;第二种是自恋性的,这就是在人群里重新寻找自己的“自我”

  ,后面的方法更容易导致病态。

  本文论及的第一种,与后面一种无关。

  -- 92

  8弗洛伊德文集

  择,重建那失去的(与对象结合的)快乐。在整个潜伏期内,儿童都在学习怎样去爱那些满足他们的要求和使他们从失望中跳出来的人。这其实只不过是那种吸吮母乳的原始性感模式的一种延续。这种把儿童对照料者的爱恋和尊敬视之为性爱的做法,使某些人听起来很不顺耳。我认为,如果精神分析能更深入一步的话,上述事实是一定会被证明的。孩童与任何照料者之间的交往,都会源源不断地带给他性的激动以及快感区的满足。通常情况下照顾他们的总是母亲,而母亲对幼儿的感情又源自于她本身的性爱:她总是抚摸他,摇晃他,甚至吻他,明显地把他当作一定完整的性对象①。如果母亲发现她所有的爱抚都会激发孩子的性本能和加强这种性本能在日后的强度,她或许会感到自疚的,因为在她看来,这一切爱抚都是正常的,是一种纯洁的爱,与性无关。更何况她在这种爱抚中除了不得已之外,总是有意避免触动小孩的性器官。但我们知道,性本能并不是只有在生殖区受直接刺激时才激起的,即使那些被人们当作与情爱无关的动作,日后也必须影响到生殖区的感受。最应该明确指出的是:如果母亲多了解一些性本能在整个心智生活的发展(包括一切道德的和精神的成就)中的重要作用,她的这种知识就会使她不再过多地指责自己了。归根结底,她只不过执行了她的天职,教导孩子如何去爱。不管怎样,一个小孩必须成长成一个性欲旺盛的健康男人,在一生中任何刺激都会激惹起性的

  ①假如你认为这段文字是“乱伦的”

  ,你最好读一读艾里斯的关于母子关系的文章,他的观点与我的几乎相同。

  -- 9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8

  冲动。当然,父母的过分溺爱会引起孩子的性早熟,从而造成危害。因为对这些被宠惯的孩子来说,一旦长大之后,他们就会受不了哪怕一丁点的爱抚的失去或减少。小孩会永不满足地要求父母的爱,这也是他将来会变成心理症患者的最清晰的迹象。反过来,那些具有心理病态的父母,比较起来,也更容易表现出过分的情爱。他们的这种过分宠爱的行为会使小孩沾染上心理症的症状。这就是说,那些患心理症的父母往往把他们的疾病传给子女,这种传递是经过一种比遗传更便当的途径进行的。

  幼儿不安对儿童本人来说,他从小就表现得好像知道他们以照料者的依赖有着性爱的意味。儿童不安的根源就在于他们害怕失去自己所爱的人。因为同一个缘故,他们也害怕每一个陌生人。假如握着亲人的手,他们在黑暗中也不感到害怕。有些人往往指责保姆,说她们讲的妖怪和吸血鬼的故事把孩子吓破了胆。其实这是高估了这些故事的功效。实际上,只有那些本身有着胆小倾向的小孩,才会被鬼怪故事吓倒,对于其他小孩来说,在听这种故事时是无动于衷的。只有那些承受着过多的抚爱、性本能过分、过早发育和难以让他们满足的小孩,才变得如此胆小。在这一点上,小孩同成人是相似的,当他们的原欲不能满足时,便要把它化为不安和焦虑。

  反过来说,当成人因原欲不能满足而焦虑不安时,也表现得像个孩子:一个人独处时,就觉得害怕。这就是说,一旦他离开所爱的人,便失去了安全感,并试图用一种带孩子气的方

  -- 94

  09弗洛伊德文集

  式来缓解这种恐惧①。

  乱伦的堤防由此我们得知,双亲对儿童的过多情爱有可能过早地唤醒其性本能(也就是说,还在青春期的生理状态未达到之前)

  ,致使其心荡神驰,最终在生殖系统中表现出来。假如儿童幸而躲过了这一关,他成年之后的柔情将指导他如何去选择对象。儿童选择性对象的捷径无疑是用他童年期间那具体微妙的原欲爱恋对象为其对象。

  但由于性成熟往往后向延迟,所以他们仍有相当充裕的时间,去建筑起防止乱伦的堤防和其他一些对性施加抑制的途径。这自然导致一种血亲不可通奸的道德律令。这样一来,便在其对象选择活动中,排除了他童年所爱恋的人。对这道堤防的敬畏,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所确立的一种文明要求。社会总不愿使家庭的关系过分亲密,以至阻碍了更高级社会单位的形成。正因为此,社会中每个人(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都会竭尽其所能,疏松他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在儿童时代独一无二和一刻

  ①这里对“幼儿不安”

  之根源的解释,我的灵感得自于一个三岁的男孩,当时他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大叫:“姑姑,跟我说话,这里很暗,我害怕!”他姑姑回答说:“那有什么用处,你又看不到我。”孩子回答:“不,如果你说话,这里就不暗了。”

  这说明,他害怕的不是黑暗,而是他所爱的人离开他。

  他自己心里明白,只要能证明他爱的人仍在附近,也就安心了。

  精神分析在这里得到一个重要收获。

  心理症的焦虑不安,来自于原欲,或者说,是原欲转化的产物,二者的关系有如醋和酒。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可参阅我的《精神分析引论》第二十五章。不过即使在那一章中,问题也没有完全澄清(这个问题最终解决可参见弗氏《精神分析新论》的第三十二章——译者注)。

  -- 9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9

  不可缺少的关系。

  ①

  但是,对青年人来说这种最早的对象选择只在他们的想象中出现。

  青年人的全部性生活也都局限于纵情的幻想之中,这些幻想绝大多数都不易实现②。

  在这些幻想里,幼儿期的种

  ①这种阻止乱伦的堤防可能是人类发生史上的一项成就,它和其他道德禁忌一样,在许多人身上已成为一种遗传的天性(参阅我的《图腾与禁忌》)。但是,精神分析仍发现,个人对这种乱伦诱惑力的反抗是很吃力的,他们常常幻想甚至实际上超过这道堤防。

  ②青春期幻想,应追溯到久而弃之的童年期的幼儿性探索。但他们有时也会在潜伏期未结束之前就出现。它们有可能全部或多半停留在潜意识中,因而不能较确切地指出它们的开始时间。它们对许多症状的发生都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它们实际上就是这些症状的准备期,引导着潜抑了的原欲成分在其中寻求满求。

  同样,它们还是夜幻想(或梦)的原型,受到前一天白昼中某些刺激的影响(其实,那些与之相关的梦就是这类青春期幻想的原型,见《释梦》第七章第一节)。

  某些青春期幻想极为典型,而且十分普遍地可以见到,因而似乎与个人的经验无关,例如,有些病态的青年常常幻想他听过自己双亲做爱时的声响,或幻想他童年时曾被爱自己的人诱奸,或幻想那时有人要阉割他(见《精神分析引论》第二十三章的“原初幻想”)。此外,他还会幻想自己在子宫里的日子,甚至想象出身体于其中的种种感受。

  他还想象出所谓的“家庭浪漫史”

  ,从这种浪漫史中可看到,随着自己的长大,对双亲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转而持一种反抗的态度。伦克(Rank)在《英雄诞生的神话》中,还证明过这种幻想与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

  恋母情结的确是心理症的核心或其内涵的基础部分。

  这一情结代表着幼儿性生活的高峰,因此而对成人的性生活造成决定性的影响。每一个诞生于这个世界的儿童,总有一天要面对这个情结提出的难题。任何一个过不了这一难关的人都会变成心理症患者。随着精神分析学的深入,这一情结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你才能从众说纷纭的各种见解中区别出什么是精神分析所主张的东西。在另一篇文章里,伦克还将恋母情结远溯至胎儿期,因而认定这一情结有生物学基础。

  与以上稍有差别的是,他认为生产时的焦虑所造成的伤害性影响,才是防止乱伦的真正力量。

  -- 96

  29弗洛伊德文集

  种倾向会一再显示出来,但这时已经与幼儿期有所不同了——主要是已有肉欲的成分参与其中了。在这些倾向中,最重要的是对父母亲的性冲动,他们已经按照不同的性别分别受到自己异性的母亲或父亲的吸引了。这就是说,儿子总喜爱母亲,女儿则亲近父亲①。

  随着对这种明显的乱伦幻想的克服和放弃,青春期中最重要和最痛苦的精神历程也就得以完成了,这就是脱离父母的管制。这个历程对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因为只有发生这一事件,上下两代之间的对立才可能出现。

  当然,在人类必须经历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上,总会有些人因受到阻挡而裹足不前。在这一阶段,某些人也不能摆脱父母的管制,只能不情愿和不安全地撤消对他们的情爱,有些则干脆就不能撤回。

  女儿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往往在到达青春期之后,她们仍然保留着全部幼儿式的爱。

  这种爱会使父母感到极为欣慰。但令人深思的是,这样的女孩在结婚后往往不能尽到妻子的本分。

  她们往往是冷淡的妻子,对房事显得似乎可有可无。由此可以看出,性爱与对父母的纯净之爱原是出于同一个根源,只不过后者是幼儿期原欲的固置罢了。

  我们愈是深入观察病态的“心一性”发展,就越能发现乱伦式的对象选择的重要性。由这种性“放弃”所造成的结果是,心理症患者用来“寻找对象”的“心一性”活动的全部或大部都闭锁在潜意识里。那些一方面过分渴望情爱,另一方面又过分恐惧性生活的真正需求物的女孩子,不可避免

  ①参阅《释梦》第五章第四节论述伊底帕斯王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的部分。

  -- 9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9

  地要在其性生活中实现其所谓的“非性爱情理念”

  ,或是把自己的原欲隐藏于一种不会引起自责的情爱之后,这就是将自己的生命紧紧依附着幼儿期的爱恋上。这种对父母或对兄弟姐妹的爱恋,大都复萌于青春期。精神分析可以直接告诉这种人,他们事实上正在同自己的血亲恋爱。因为透过这种症状和这些症状的其他一些表现,精神分析已经摸清了他们潜意识中的思想,最后又把这些潜意识的东西转移成意识的东西。同样,当一个健康的人因失恋而致病时,同样也是因为他的原欲退回到自己幼儿期所依恋的对象上所致。

  幼儿对象选择对以后的影响即使一个人能有幸地逃过原欲固置到乱伦方面的倾向,也不可能全然摆脱它的影响,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年轻男人的初恋,往往是对一个成熟女人的恋情,女孩也会不知不觉地爱上一个有权有势的老人。这明显是我们刚才所讨论的那一阶段发展历程的余音回响。其实,这样一些被爱的人,只不过是他们的母亲或父亲的活生生的身影①。有时虽不太明显,但每一次对象选择,几乎都离不开这种原型。对于男子来说,总在寻找一个能替代其母亲形象的女人,因为这个形象从他幼小的时候,便已占据着他的心灵。因此,如果他的母亲仍然活着,母亲就有可能对这个替代她的人十分不满,甚至充满敌意。由于幼童与父母之间的这种关系在决定他后来选择性的对象方面极为重要,所以任何一种对这种关系的干扰(或损害)

  ,都将对他成年时的性生活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①参阅《男人选择对象之一异型》。

  -- 98

  49弗洛伊德文集

  即便是情人的嫉妒心理,也要追溯到其幼年的情况,或者至少要受到幼年经验的强化。如果双亲之间不时发生争执,或者他们的婚姻不愉快,他们的儿子便很有可能在性的发展中发生错乱,甚至出现心理症。

  儿童对双亲的情爱乃是幼儿心灵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它往往在青春期重新苏醒,对他的性对象的选择方向起指导作用。但这并不是影响性选择的唯一力量。其他一些恒久的素质,同样也源自童年的经验,这使他的性的发展不止指向一个方向,影响其性对象的选择的原因也是极为复杂的①。

  性颠倒的预防在性对象选择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是,它必然指向异性。

  但我们都知道,要想指向异性,并不是轻而易举便能达到的。

  青春期后的初次冲动免不了会迷失方向。通常情况下,这种迷失尚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

  德索(Desoir)曾于1894年正确地指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常常和同性结成感伤的伴侣。

  能够抵制性对象的这种永久颠倒的最强大的力量,无疑来自于异性性特征间的相互吸引力,当然,我们并不打算在这儿阐明此事。但必须指出,仅仅这样一个因素还不足以消除性颠倒,消除性颠倒的还有其他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性的权威禁忌。在那些不把性颠倒视为违法的地方,总能发现有相当多的人表现出这种倾向。另外,我们还看到,男人在幼儿时代受到其母亲或其他女性照顾时的情爱,总会出现于

  ①人类情欲生活的表现复杂多样。

  恋爱时那不克自制的性质若不是追溯其童年影响的持续,是难以理解的。

  -- 9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9

  日后的记忆中,这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导引他们去接近女人①。另外,由于他们早年的性活动总是受到父亲的阻挡,便使之与父亲之间形成一种竞争关系,这种关系也有利于他们远离同性。上述两种因素也适用于女孩,她们的性活动总是时时受到母亲的监视,从而对同性滋生了一种敌对情绪。这对她们日后的性对象的选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使之走上正常的方向。那些受男人教育的男孩(在古代,老师总是由奴隶充当)

  ,似乎更容易导向同性恋。今天,那些出身贵族名门的男人最多出现性颠倒,其原因只能归结于他们多使用男仆以及母亲对儿子的疏远。我们在某些歇斯底里患者中发现,那些因为父母离婚、分居或过早死亡而失去父母一方的孩子,其全部爱情皆被剩下的一个所吸收,因而决定了这孩子在日后选择性对象时所期望的性别,终于导致了永久性的性颠倒。

  第六节 概  要

  现在是应该对以上的论述加以概括的时候了。从性本能的对象和目的方面的变态现象出发,我们探究了这些现象究竟是出自于先天倾向,还是来自于后天的经验。依靠精神分析法的帮助,我们很快地弄清了那些离正常状态还不太远的为数众多的心理症患者的性本能状态,从而解答了上述问题。

  ①此处可参阅非兰克齐的《一种生殖器理论的证明》。

  在这本书中虽然想象成分很多,仍很有趣。高等动物的性生活,都远溯其生物进化的历史。

  -- 100

  69弗洛伊德文集

  我们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发现了每一种性反常倾向,这种反常倾向被证实是造成心理症症状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心理症其实是性反常的另一种表现(或负面表现)。鉴于性反常现象的广泛存在,我们便得出结论说,性反常这种特性乃是人类性本能中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癖性。在成熟的过程里,唯有经过机体的变化与精神的压制,性行为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我们由此而希望去证实这一基本癖性的幼儿期便已存在。有许多限制着性本能发展方向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上面所指出过的羞耻感、厌恶、怜悯、社会所建立起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权威力量等等。这样一来,我们便把一切脱离常态的性变异看作是整个性发展的中断和幼稚病。

  虽然上述基本癖性(性反常)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但它们同真实生活的影响力之间乃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另一方面,既然这些根本癖性并不单纯,性本能本身当然也就应看作多种因素的聚集。但在性反常现象中,这些因素却又一一分离出来,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因此,性反常一方面可以说是正常发展的中断,另一方面是正常本能的分崩离析。所有这一切都意在指出,成年人的性本能来自幼儿期的多种冲动,这多种冲动组织合并起来之后,又指向一个单一的目的。

  在解释了为什么在心理症患者中性反常倾向占据优势之后,我们又证明了,这种倾向的主流一旦被“潜意识作用①”

  ①这不仅适用于心理症的“负面的”

  (negative)性反常倾向,同样也适用于“正面的”

  (Positive)

  ,或一般人所说的性反常。

  后者不止来自幼儿倾向的固置,也常常是因为性发泄的其它方向受阻之后才退化为这样一些反常倾向,因此“正面的”性反常也可以用精神分析疗法治疗。

  -- 10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9

  阻止后又如何导向旁道而形成病态症状。由此我们很自然地探讨了儿童时代的性生活。我们发现,人们极为错误地否定了幼儿性本能的存在,他们的性表现也被视为不正常或不常见。我们的研究证实,这种看法完全脱离了事实。幼儿性活动的根基是与生俱来的,其实,还在摄取营养的时候,他们便享受了性的满足。后来他们又常常通过吸吮手指等类的活动对这种满足的体验进行重复。但看起来幼儿的性活动并没有同其他身体功能同时并进,在经过了二岁到五岁间的繁盛期之后,它又进入了所谓的潜伏期。在这一期间,性兴奋虽不曾中断,能量的积存却在继续着,但主要是用来达到性以外的目的——一方面使性的成分带上社会性情感的甲盔,另一方面又通过潜抑作用和反向作用建造起日后用来防阻性欲的堤防。由此可以得知,把性本能限定于某一特定方向的力量在幼儿时代就已经打好了基础,以后经过教育的帮助,舍弃了反常的性冲动,最后才得以完成。

  在幼儿期的性冲动中,有一部分可能逃过这些而表现为性活动。另外,我们还发现了幼儿的性兴奋的多种来源,其中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来源,是从快感区的适当兴奋中得到的满足。我们认为,皮肤的任何一个部分以及任何一个感觉器官,都很可能是一个快感区。只不过有些快感区特别敏感,稍受刺激便借助某种机制而兴奋起来。其实,性兴奋只不过是机体中许多活动达到一定程度时的副产品,尤其是那些伴有强烈感情因素(不管是苦是乐)的机体活动,就更容易引起这种性的兴奋。所以说,在性本能尚未与对象相结合的幼儿时代(开初时当然没有性对象)

  ,其性兴奋的主要特征是自体享乐的。

  -- 102

  89弗洛伊德文集

  一个不可怀疑的事实是,生殖区快感似乎远在童年时代就已经露出痕迹。它可能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同其他快感区一样,在适当的感性刺激之下获得满足;另一种是通过一种我们尚不清楚的方式,从其他一些来源中获得满足(如通过一种特殊的联系渠道,同时造成快感区的性兴奋)。

  令人遗憾的是,我现在还不能对性满足与性刺激之间、生殖区与性欲的其他来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

  我们从心理症的研究中发现,在儿童性生活刚刚开始之时,性本能的诸成分便已经开始聚合。开始时,是由口唇快感扮演着主要角色;第二个性器官前期的聚合则以肛门快感与虐待癖的出现为特征;只有到达第三期时,真正的生殖区才参与其中,性生活最终定型。

  这之后我们又惊异地发现,在幼儿期性生活(从二岁到五岁)中,其实早已开始了性对象的选择,在这一选择活动中,所有的心智活动差不多都牵扯进去了。因此,虽然这一阶段各种不同的本能成分尚未汇聚,性目的也不确切,但性活动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乃是以后形成的确切的性体系的预备和重要先驱。

  人类的性发展被潜伏期分离成两个阶段,这件事值得引起注意。

  我认为,这也许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但它有时又带来了心理症倾向。据我所知,在人类的动物近亲中,还没有发现这种现象。我认为,人类的这种特性很有可能开始于人种刚刚出现的史前期。

  现在我们还不能明确地肯定,幼儿期中究竟有多少性活动属于正常的,不会危及其未来发展的活动。幼儿性表现大

  -- 10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9

  部分是自慰性质的。

  许多经验证明,外在的影响和各种引诱,可以导致潜伏期的中断或者停止,这就引发了儿童性本能的各种各样的性反常表现。可以这样认为:任何这类早熟的性活动,都将减低儿童的可教育性。

  虽然我们对幼儿期性生活的知识还不太完整,缺点漏洞很多,但仍然不得不继续探讨青春期的来临所带来的各种变异。我认为,在这一期间有两件事是关键性的:一、所有性兴奋的其他来源都开始服从于首要的生殖区;二、开始了寻找性对象的历程。这两件事在幼儿时代仅仅有所萌生,前者是经过“前期快感”机制而得以完成的。这就是说,在以往,虽然有性的兴奋和满足,但基本上是自体之内的,现在却变成了一种为达到新的性目的(性产物排出)

  的预备性动作,这个新的性目的的形成,将带来无比的快感,使性的兴奋消失。

  在这之后,我们又探讨了性欲中男性与女性的分化。我们发现,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女人,青春期的女子还必须再经历一段潜抑作用,抛弃幼儿的男性性特征,以突出其首要的生殖区。至于对性对象的选择,我们发现,真正左右其选择倾向的,是幼儿对他的父母或照顾者的爱恋,这是一股潜伏于童年期、至青春期又复苏的力量。但是,由于防止乱伦的堤防已经建立,对象便不再可能是他们(父母或照顾者)

  ,而是同他们相似的外人。最后我们还需要指出,在这一段位于中间阶段的青春期里,肉体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并不平行,直到有一天,强烈的情欲冲动震撼了生殖器的神经系统,才使情欲功能的身心两个方面合为一体,从而达到正常状况。

  -- 104

  01弗洛伊德文集

  阻止性正常发展的因素在这一漫长的发展历程上,每一步都有可能受到阻止或固置。诸种力量汇合时的任何失败,都有可能造成性本能的分崩离析。对于这一点,我们早已在许多场合中指出了。现在我们所要进行的,是对种种干扰发展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分别加以评判,弄清楚它们究竟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才造成这种伤害。

  以下我们列举的因素,不可能每一个都重要,但如果要一一加以评判,那自然还要有一种勇于应付困难的勇气才行。

  体质和遗传我们最先想到的自然是“先天性”的变态性体质。这也许是所有因素中最应该看重的部分,但它只能从患者日后的表现中去推知,因而不能确切弄清。总体上说,造成这种变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性兴奋的许多来源中有一两种特别强化的缘故。但是,即使在正常人身上,这种癖性强弱不等的情况,也是存在着的。由此我们又推知,很可能有一种完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因素直接导致了这种异常的性生活。对这种生活,我们可以称之为“变质性”的。这种“变质性”又是由遗传而来。有关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在我以精神分析法治疗过的患严重歇斯底里症和强迫性心理症等患者中,我发现有半数以上病人的父亲在婚前得过梅毒,有些还得过脊髓痨或全身麻痹症,有的则在其病历上查到以前患过病毒。

  必须特别加以声明的是,从那些后来患心理症的儿童身上,绝对看不到患遗传性梅毒的症兆,梅毒遗传的唯一影响,是他们那变异的体质。我并不主张父母患梅毒是导致子女心理症

  -- 10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01

  体质的必不可少的原因,但是我仍然相信,我所发现的这层关系,绝对不会是偶然的或不重要的。

  关于性反常的遗传情形则一般不易为人所知,因为患者总是有意地避开人们的调查。但我们仍有理由把心理症方面的情形应用到性反常现象上面,因为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形:心理症患者与性反常患者往往来自同一家庭;这种病症在两性之间的分布上,也十分有意思。假如一个家庭有一个男人(或几个)患了“正面的”性反常症,其女人必然会在其天生的女性潜抑倾向的作用下,成为“负面的”性反常者(即歇斯底里症患者)。由此可以判定,这两种病症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后天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讲,假如有人认定,构成性生活的各种体质因素一旦形成,便即刻决定了性生活的样式,我们同样不能同意。

  在我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那种种制约着“性”的力量仍然会发展出来,而且每一种力量都构成性欲的一个支流,它的强大和削弱,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些后天的影响往往决定着最后的结局。那些大体相似的体质一般会受到下面三种后天的影响,从而导致差别极为悬殊的结果。

  一、潜抑作用假如在发展过程中,这种过于强大的先天性倾向受到潜抑作用的钳制(当然绝不会被彻底废除)

  ,最后的结局将大为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兴奋固然会像以往那样出现,但它们在精神上已受到阻碍,因而不能达到目的,最后只能走上旁门歪道,以病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性生活可能相当正常

  -- 106

  201弗洛伊德文集

  (就有限的意义说)

  ,不正常只表现在心理上。经由精神分析法对这种心理症的分析,我们现在对这种病症已相当熟悉。

  这种人的性生活一开始时与性反常患者极为相似,大部分患者早在幼儿阶段就已经有了性反常行为,有些还将这种性反常行为持续到成年之后。这时,由于某些内在的原因(通常是在青春期,有些还要晚些)

  ,潜抑作用开始出现,性行为于是受到阻止,从此之后,心理症便取代了性反常状态,然而现有的性冲动仍然存在。

  这正如那句格言所说,“年轻的妓女会变成老尼姑。”只不过在上述情况下,“年轻”的时间持续得太短罢了。总之,性反常可为心理症所取代这一事实,明确地告诉我们,它也像我们以往所提到的“性反常和心理症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家庭的不同性别的成员中”

  的事实一样,同样证明了心理症乃是性反常的负面。

  二、升华作用先天病态倾向发展中受到的第二种影响是升华作用。这种作用能使得性欲的过强激动找到一个出口,从而对其他方面做出贡献。这使得本来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倾向,成为一种能大大提升精神工作效率的因素。从这里我们发现了艺术创作的一个源泉。我们曾经通过对升华作用的完全或不完全的解析,对那些有着高超的天资和艺术气质的人物的性格作了有意义的探讨。

  这种探讨发现,这种人的性格乃是高效率、性反常和心理症三个方面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总体。另一种升华作用表现为反向作用造成的抑压。这种抑压在幼儿潜伏期中就已表现出来,在有利的条件下甚至可以持续终生。

  我们所说的一个人的“性格”

  ,其建构材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性

  -- 10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01

  方面的东西,另外还有自幼儿时代便已固置的本能冲动,经过升华之后而达到的成就,还有其他一些用来有效地防止无用的反常性冲动的装置①。幼儿期的种种奇特的性反常因素常常是我们一部分德性的来源,因为它们均能通过反作用,刺激德性的成长②。

  三、性欲的释放假如我们认为这种异常的先天倾向在发展中仍然保持其原来的构造关系,它就应该随着成熟期的到来而变得更加强化,其结局无疑是反常的性生活。人们对这种异常先天倾向的分析,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一个像样的结果。但有些例子同这种解释是相当吻合的。许多这方面的专家主张,这种性反常的固置必有特定的前提,这就是:其性本能天生就比较弱。这种极端的见解我当然不能完全同意,但只要换一换说法,事情就比较明显了,这就是,这种性反常的前提乃是因为构成性本能的某一特殊部分——生殖区——的先天性脆弱。由于这种脆弱,就不能使其他性活动统一于它的统治之下,致使它们的活动分崩离析,不能为生殖功能服务。换言之,由于生殖区的软弱,青春期内原来应该发生的各要素的

  ①在某些性格构成因素中,我们甚至可以追踪到它们与某些特殊快感区的关系,如顽强、节俭和一丝不苟的特征与肛门区的关系,野心与强烈的尿道快感区的关系等。

  ②左拉对人类天性有过相当敏锐的观察,他在《生之欢乐》中曾描述过一个愉快而无私的小女孩,她能毫不犹豫地为她爱的人牺牲自己的一切(金钱、对未来的希望等)。然而这个小女孩在幼年时却大不一样,她总是渴求别人的照顾,稍不称心或稍被冷落,便发脾气,表现出一种近乎残酷的行为。

  -- 108

  401弗洛伊德文集

  聚合现象便不能发生,致使性欲中其他一些较强的部分取而代之(代替生殖区)

  ,从而形成了性的反常。

  偶然性的因素在性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再也没有别的影响力能和潜抑作用、升华作用和性欲的释放这三种后天因素相提并论的了。

  对造成前两种作用机制的内在原因,我们还不太清楚。潜抑作用和升华作用也许可以当作先天素质的一部分,或者说,仅仅是此种素质在生活中的表现。每一个持这种主张的人,必定会得出“性生活的最终形态乃是先天体质自然发展的结果”的结论。但明眼人不难看出,个人在儿童期和成年期内所经历的某些偶然事件,必定也会对性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发展中,先天体质因素与后天偶然因素相比,究竟谁重要一些?现在还难于作出评判。仅凭理论推断,我们也许会高估前者,但医疗实践都一再强调后者的重要性。但我们决不可忘记,这两者之间乃是一种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体质的因素必须等待具体经验的刺激,才能表现出来;反过来,偶发因素自然也要有体质上的基础,方能生效。在大多数例子中,其实都有一种“互补体系”在起作用。这就是说,其中一种因素的消减,必定伴随着另一种因素的增强,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一些特殊的例子,作为这两个极端情况的一种而存在着。

  假如我们比较注重童年期的早期经验所造成的偶发因素,我们的观点就更合乎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单一的病因体系划分为二:一种是气质的(dis-positional)

  ,另一种是确定的(difinitive)。

  前者包括天性和偶

  -- 10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01

  发经验,聚合为一种素质;后者则纯属日后的创伤经验,所有伤害“性”

  的发展的因素,都会造成一种退化作用(regresAsion)

  ,使人回复到较早期的发展上去。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原来的题目上面,一一列举那些作用于或影响着“性”发展的因素,其中有一些,本身就是一种作用力,有些则是这种力量的表现。

  性早熟在这些因素中,最明显的是性早熟。性早熟无疑是心理症的病因之一,但它还不能成为这种病症的根本原因。早熟表现为幼儿潜伏期的中断、缩短和中止,而其性的表现总是反常或错乱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性抑制不完全,另一方面由于生殖系统的发育不全。这种错乱的倾向可能持续下去,也可能已经由潜抑作用而成为造成心理症症状的动因。但不管怎样,性早熟总会使得高级的心智能力在日后更难控制性本能。除此之外,它还增加了性本能冲动在精神上的表现。性早熟常常同其他智能的早熟同时出现,这样一来,它就往往出现于一些能力强、智力高和名声特大的人物的幼年时代里。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即与智能同时早熟的情况下)

  ,它无论如何也不会像前面单独出现时那样,有着致病的危险。

  时间因素同性早熟一样,其他一些因素还与发生时间的早晚有关,这很值得研究。各种本能冲动开始出现的时间顺序似乎早在物种发生史中便已经决定了。从它们的出现到它们被新出现的本能冲动所取代,或经过某种强有力的潜抑作用而窒息,所经历时间的长短,都是一定的。但是,即便在时间顺序和时

  -- 110

  601弗洛伊德文集

  间长短方面,同样也有变态现象存在。这种变态常常对最终的结果起决定性的作用。一种倾向与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倾向之间在出现顺序上谁先谁后,是至关紧要的。因为潜抑作用的效果不可能逆行,时序关系上发生的变化,往往导致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结局。

  另一方面,那些极为强烈的本能冲动,往往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举例说,那些在后来表现为同性恋的人,最初时与异性关系中的冲动就相当强烈,那些在童年期表现得奔腾激越的情感,不一定会保持下来并继续控制成年人的性格,最后它们很可能趋于消失,而由一种完全相反的倾向代替。目前我们还不敢涉及整个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对时间顺序的干扰,这恐怕涉及着种种生物学甚至历史学的问题,尚有待人们作进一步探索。

  早期印象的持久性。

  “性”的种种早期表现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这恐怕是由一种还不十分清楚的精神因素决定的。对这种精神因素,我们现在还只能假定它是一种心理观念。我个人认为,为了与事实相符,我们必须想到,凡是后来变成心理症患者或性变态的人,都对早期性印象有着持久的或敏感的反应,因为同样的早期“性表现”

  ,其他人对其并没有深刻的印象。他们不至于身不由己地对其加以重复,也不会让性本能终生肆虐横行。这种早期经验的持久性有可能取决于造成心理症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精神因素:这种病人内心往往充满过去记忆的片断,这些片断远超过其新近的印象。

  事实证明,这个因素明显来自心智教育,而且与个人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与此相反,野蛮人则往往被称为“只生存于这一瞬间

  -- 11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01

  (当时)

  的可怜的孩子“。

  ①由于文明与性的发展之间有着反比关系(我们现存的社会结构就是这种反比关系的结果)

  ,儿童的性生活过程对低级的社会文化形态并不重要,对高度发展的社会而言,却是异常重要的。

  固置作用刚才提到的许多精神因素,再加上某些偶发经验的刺激,构成了幼儿性欲得以发展的温床。后者(即偶发经验,特别是其他孩子或成年人的引诱)往往凭前者之助,固置为永久的性异常。我们在后来性生活的变态现象以及心理症中看到的那些对正常性生活的偏离,根子大多数都出在幼儿早期印象里(许多人仍以为这一时期没有性欲)。

  造成这种症状的直接原因,则包括体质、性早熟、早期印象之持续性的增加以及性本能因外界影响而受的刺激。

  最后必须承认,对性生活的上述探讨,仍有许多令人不能满意的地方,因为我们对构成性欲本质的生物学历程仍一无所知,所以不能从我们的零散的知识中构造出一套足以包含常态与病态情结的理论来。

  ①幼儿性欲的肉体表现如果显得特别强烈,也会导致其印象的持久性。

  -- 112

  儿童的性启蒙——致M。福斯特的公开信滕守尧 译

  -- 113

  性爱与文明。儿童的性启蒙901

  亲爱的先生:当您要求我对儿童性启蒙问题发表看法时,我相信您所希望得到的是一个医生的独立见解,是他利用行医实践对这一问题作的专门研究,而不是像有些学术论文那样,仅仅读过几篇论述这个问题的论文,便产生出自己的所谓“看法”。

  我清楚地知道,您对我科学研究的每一个进展,都十分关心。

  您不像我的许多同事那样,只是因为我把性生活中的某些纠结和“心理一性”构成看作是导致一般性心理变态的重要原因,就拒绝听取我的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贵刊最近对拙著《性学三论》(在本书中我详尽地描述了性本能的构成,以及性本能在为完成其性的功能的发展过程中所受的种种干扰)

  作了充分地肯定和好评。

  下面我要回答的问题是,可不可以让儿童知道一些有关性生活的真实情况和懂得一些性的基本知识。如果可以这样做,应该在多大年龄和以什么样的方式为最好。我觉得,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应该首先提出我自己的想法。

  我感到,对上面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作出回答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我感到迷惑的是,上述第一个问题何以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论。我们究竟有什么必要向儿童和年轻人隐瞒人类性生活的知识呢?是不是因为害怕这样做会在他们尚未成熟之前,就唤起他们对这类问题的兴趣?是不是想通过隐瞒事件的真相来阻碍他们性本能的发展,直等到他们自己发现文明社会所能允许的那种唯一的发泄方式?人们是否觉得儿童如果不接受外在影响的刺激,他们自己永远不会想到去询问、理解和认识那谜一般的性生活真相?人们是否真地想使他们相信凡是与

  -- 114

  01弗洛伊德文集

  性有关的东西都是卑鄙可憎的,所以老师和父母才尽量不让他们知道这些事情?

  我的确无法知道,在上面列举的种种缘故中,究竟哪个是人们习惯于向儿童隐瞒性生活真相的根源。我唯一知道的是,上述种种理由统统都是愚蠢可笑的,我甚至感到,如果对它们作出认真批驳就等于是抬高了它们。但我记得,在伟大的思想家和人类的朋友莫尔塔都利(multatuli)的一封信中,曾有过下面几行字,恰好可作为上述问题的绝好的回答。

  他在信中这样写道:“在我的心目中,某些事情简直是太神秘莫测了。

  使儿童的幻想保持纯洁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这种纯洁却不等于无知。恰恰相反,如果向一个男孩或一个女孩隐瞒一件事情,就会引起他们更大的怀疑,好奇心会使人们更急于去窥探一件事情。假如这件事被公诸于众,而且谈论时不带大惊小怪的表情,它就不会唤起那么大的兴趣。如果这种无知状况一直维持下去,儿童或许会安于现状,但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儿童总要同别的儿童接触,读书也会引起他对这件事情的思考,再加上父母总是对这件他认为神秘莫测的事情摆出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似乎碰也碰不得,就使儿童更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儿童对这件事情稍微知道一些,而且是在一种十分秘密的情况下知道的,他的兴奋度就会大大升高,纯洁的幻想也就不复存在了,脑子里总是装着这种‘下流’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已形同罪人,父

  -- 115

  性爱与文明。儿童的性启蒙11

  母还以为他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犯罪呢?“

  对这一问题,我们再也找不到比这更绝妙的回答了。当然,我们还可以把它说得再详细一点。说穿了,在对待性的问题上,成年人之所以对儿童持一种神秘的态度,或许是因为他们感到问心有愧,或是作贼心虚。但有时可能出于另一个原因:他们自己对这件事情就有着认识上的错误,因而也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一般人总认为儿童没有性欲,只有当他们的性器官成熟时,性欲才开始出现。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误解,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错误的。我们很容易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纠正这一错误,一旦得到纠正,人们就会认识到出现这样一个错误着实不应该。事实上,新生婴儿一出生,也就把性欲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某些性感会随着乳房的发育而产生,而且在儿童早期便已经出现了。

  可以说,在青春期之前能逃避某些种类的性行为和性经验的儿童为数极少。我在《性学三论》中已对这一问题作过详细论述。关于这本书的情形,我在上面已经提到了。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认识到,生殖器并不是人体中唯一能够提供快感的部分,何况人的本性已经决定了,即使在幼儿期,也免不了对生殖器的刺激。在人生的这一阶段,某种程度的性感快乐是通过对各个不同的皮肤区(性感区)的刺激产生的。某些生物性的冲动,如伴随着某些情感状态的兴奋,也都可以造成性感的快乐。如伴随着某些情感状态的兴奋,也都可以造成性感的快乐。对于这一时期,H。艾里斯曾使用“自我享乐期”这样一个名词去称呼,我觉得这一称呼是有道理的。所谓青春期

  -- 116

  21弗洛伊德文集

  (发身期)

  ,仅仅是指这样一个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殖器官在所有快感区中跃居首位,成为快乐的主要源泉,从而迫使性行为服务于生育。这样一种行为(性变)自然要受到某种抑制,而在那些后来变为性反常和心理症患者的人中,这种行为只能部分地完成。另一方面,儿童早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就已经能够将爱情的大部分心理表现呈示出来,如体贴、热心、嫉妒等等。由于这样一些心理表现往往与肉体的性兴奋关系密切,所以儿童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毫不怀疑的。

  简言之,儿童早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其爱情就已经成熟了,不过这时他们尚不具生育能力罢了。可以肯定,这种神秘感只能阻碍他们的理智对这一行为的理解,而对它的身心方面的感受却是永远阻止不了的。

  儿童开始从理智上对性生活之谜感兴趣,并希望知道这方面的东西,要比我们一般人想象的早得多。如果儿童的父母不经常遇到我下面要讲的情况,他们将会因为自己竟然未发现自己孩子在这方面的兴趣而懊悔不已,或者在他们发现了这种情况而觉得不得不管时,就要想方设法地去压制或窒息它。我认识一个聪明过人的男孩,他名叫赫尔伯特,今年已经10岁了。

  他的精明的父母一向不愿用强力去压抑这个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尽管他自己从未从仆人那儿受到过任何性的诱惑,但有一段时间他却对身体的某一部分特别感兴趣起来,他称这个部分为“小鸡”

  ①。还只有三岁时,他便问母亲“妈妈,你也有小鸡吗?”他母亲回答:“当然有,那又怎

  ①即男性生殖器。——译者注。

  -- 117

  性爱与文明。儿童的性启蒙31

  样呢?“以后,他又反复向爸爸提出这个问题。大概在同一时期,他还被带到一个牧场,在那儿他第一次看到人们给母牛挤奶,便喊叫起来:”看哪,牛奶从小鸡嘴里流出来了!“这句话是以一种十分惊奇的口吻说出来的。在三岁到三岁零九个月时,他就能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能力对事物作正确的分类。例如,当他看到水从机车中流出来的情形时,就说:”看哪!

  水车也在撒尿了,可怎么见不到它的小鸡呢?“他稍稍想了想之后又说道:”狗和马都有小鸡,桌子和椅子都没有小鸡。“

  最近,他又看到父母给刚出生一个星期的小妹妹洗澡的情景,他仍不失时机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的小鸡还小,等她长大了小鸡就大了。”

  (我还听到过与他同一年龄其他小男孩,对性器官的识别问题上也持相同态度。)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小赫尔伯特并不是一个好色的小孩,即使连不健康的倾向也提不上。

  在我看来,由于他还没有受到犯罪感的压抑,这对他还没有恐惧心理,所以在表达对性的感想时就特别真实,可以说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儿童所关心的第二个大问题(也许是一些年龄大得多的儿童)

  ,是“孩子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个问题常常是在不受他欢迎的小妹妹或小弟弟出生以后提出来的。这也是一个经常缠绕在那些尚未成熟的人的头脑中的一个最古老和最关紧要的问题,那些擅长解释古老传说和古老神话的人,往往从司劳克斯向俄底浦斯提出的谜语中隐约地察觉到这个问题。托儿所的阿姨们向孩子们作出的回答,往往会伤害儿童的那种天真无邪的探索精神,也是使儿童对其父母的信任感的第一次打击。从这次之后,他们就不再信任成年人了,而

  -- 118

  41弗洛伊德文集

  且开始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性的问题)放到心里。从下面一封信中可以看出,这种好奇心在那些较大些的儿童身上会变成一种痛苦的折磨。这封信是一个十一岁半的失去母亲的女孩写的,因为她同她的最小的妹妹一样,由于对这个问题百思不解,才写信问她的姨母:“亲爱的玛尔阿姨,盼望您能写信告诉我,您的克丽丝和鲍尔是怎么生出来的。您一定知道,因为您已经结了婚。我们昨天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而且想弄个水落石出。我们没有别的人好问,您什么时候能到萨尔斯堡来?我和妹妹怎么也想象不出鹳鸟会把小孩子叼来。特露黛想到大鹳鸟是用一件衬衫把孩子卷上之后再叼来的。我们还想知道,鹳鸟怎么会从池塘里把小孩叼上来,我们从来没有在池塘里见到过小孩子呀!再恳请告诉我们,在您得到您自己的孩子之前,您是怎样知道这些事情的。请您把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吧!

  吻您一千次。

  您的好奇的侄女莉莉

  我并不相信,这样一封诚恳的信会给这两个姐妹带来满意的答案。事实也正如此。不久之后,这封信的作者便患了心理症。这种心理症产生于无意识生活中无法回答的问题——迷狂性的忧虑。

  我认为我们拿不出任何像样的理由拒绝回答儿童们渴望

  -- 119

  性爱与文明。儿童的性启蒙51

  知道的问题。我敢说,如果教育者的目的是通过尽早窒息儿童之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便产生一种受到社会之高度赞扬的“良好行为”

  ,那就再也找不到比在性问题上对儿童进行欺骗,或是通过宗教手段对其施行恐吓更加有效的方法。的确,那些有着较坚强性格的人是可以承受这些影响的,他们将会背叛和对抗父母的权威,最后导致对一切权威的反抗。当儿童不再从父母长辈那儿获得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时,他们便在私下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或是试图找到一种答案。这种答案往往是对实情的猜测和荒诞想象的奇妙混合。他们常常在私下相互传播着关于这类事情的种种说法。由于这些年轻的探索者自身的犯罪意识,所以很容易把每一种与性有关的东西都看成是恐怖的或讨厌的。这样一些儿童对性的见解是很值得加以收集和验证的。在经历过这样一种经验之后,儿童对性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态度便失掉了,对多数人来说,这种正确的态度很难在今后的年代里出现。

  看起来,对于如何向儿童解释性秘密的问题,大多数学者,不管他们自己是男是女,都认为应当向儿童进行性的启蒙教育。但他们提出的种种建议——关于这种启蒙应该何时进行和怎样进行——往往又很笨拙,所以使人不得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他们看来,在这种事上冒险并不值得。从我所读过的某些文章来看,F。

  E。

  艾克斯坦发表的那些写给他十岁的儿子的迷人的信①最为典型。这些信所展示的是一种习惯性的教育方法:先是尽量拖延,使儿童晚知道有关性的

  ①见F。

  E。艾克斯坦,《儿童的性教育问题》,1904年。

  -- 120

  61弗洛伊德文集

  知识,最后不得不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向他们吞吞吐吐地解释一番,虽然只讲出了事实的一半,而且为时已经很晚,却还要以一种严肃的语言和故弄玄虚的神秘口气去讲述。人们总是以“我怎能向孩子讲这种事情?”这样一个问题为理由,对父母不去做这件事持同情态度。因此认为最好还是不要求父母向孩子们讲这些事情。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里,而是一开始就不要给儿童造成这样一个印象:似乎那些有关性生活的事实要比其他一些不适于他们理解的事实更神秘一些。要做到这一点,一开始就要从容地或自然地对待性的问题,使之像儿童应该知道的其他一些问题一样,得到正常的理解和探索。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们提到性的问题时,学校和教师不要有意地阻挠和干涉,在那些讲解动物世界的课程中,应当把生育和繁殖这一重大事实包括进去,而且要给予应有的强调和重视。与此同时还要指出,人的机体在这方面与高级动物并无本质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家庭中的气氛不再压抑儿童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很可能发生下面的这样的事情,在一个托儿所中,一个小男孩对他的妹妹说:“你怎么会以为孩子是由鹳鸟叼来的呢?人是一种哺乳动物,怎么可以设想一只鸟会生出别的哺乳动物的孩子呢?”

  这样一来,儿童的好奇心就不会变得无法忍受,因为他们在每一个阶段上提出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满意的回答。儿童在十一岁左右就应该知道一些有关人类“性”活动的特殊环境以及这种活动的社会意义等知识。而在给儿童行按手礼的年龄将比任何其他年龄更适合于接受性方面的指导。因为这个年龄的儿童已经完全知道了性活动的身体动作,因而更应该让他们了

  -- 121

  性爱与文明。儿童的性启蒙71

  解一个人应对这种本能的真正满足所负的社会责任。在我看来,在对儿童的性启蒙中,完全应该采取这种循序渐进的指导方式,这种教育应该是先由学校开头,中间不应间断。由于它充分考虑到按照儿童的不同发展期给予不同的性知识,所以能成功地避免种种危险。

  我认为,法国人采用的方式在教育科学方面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法国教育中,已不再使用问答教学法,而是先由国家指定一本入门书,书中对儿童将来具有的公民的地位、权利和应负的道德义务作了初步的介绍。

  但遗憾的是,在这种基本教育中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它完全回避了性的启蒙。这是一个应当引起教育家和改革者充分注意的大问题。在有些国家里,竟把对儿童的教育全部或部分地交给牧师去作,这些牧师使用的方法当然十分不实用。因为没有一个牧师会同意人与动物在本性上是相同的说法。

  在他看来,灵魂不死是伦理教育的基础,因而永远不能放弃。在这儿,我们又一次清楚地看到了用旧瓶装新酒的愚蠢。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从根本上推翻现行体制,仅从枝节方面着手改革,改革是永远不可能的。

  -- 122

  论儿童的性理论滕守尧 译

  -- 123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91

  如果我们完全忘记道德律条,设想自己是一种纯粹的思维生物,并从另一个星球上观看地球上发生的事情,那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的一切对我们都将是新鲜的,而其中最能吸引我们注意的将是人类中两性的存在。对我们来说,尽管这两性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区别又是那么明显,所以即使是浮光掠影的一瞥,也能将这种区别看出来。

  在儿童眼中的两性,是否也是这个样子呢?

  看起来,儿童并没有把上述基本事实作为他们的出发点。这就是说,他们一开始时对两性间的区别并不太感兴趣,因为他们从记事起就知道有一个父亲和一个母亲,这几乎是一种理所当然和不容置疑的事实。同样,一个小男孩对于他的姐姐(她只比他略大一二岁)

  也会持同样的态度。

  可以肯定,儿童的求知欲并不是由这一事实自动促成的,只有当他与另外一个刚出生的儿童“遭遇”时(例如在他刚刚两岁时,母亲又生了一个小孩)

  ,才会在其自我追寻(寻根)

  冲动的激励下,产生出求知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他一时失去了父母的亲自照顾和关怀(他亲自经验到父母已把原来对他的关怀照顾转移到这个“新来者”身上,他对此很害怕)

  ,由于他从此之后,必须同这个新生儿分享原来的一切,所以很快便滋生出某些(敌视)感情,他的思维能力也因此而大大加强了。

  一般说来,这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儿童总是对这个新来者表示出一种公开的敌对态度,并通过一种敌对的批评言论发泄出来(例如“让白鹳把他叼回去”等)。在偶然的场合,他还会对这个躺在摇篮里的小东西进行蹂躏和欺侮。一般说来,如果这两个孩子之间年龄相差较大,这种幼稚的敌对情绪就会

  -- 124

  021弗洛伊德文集

  大大减小。举例说,如果过了许多年之后,小妹妹或小弟弟还没出生,他们就会十分盼望有一个玩伴出现(就像他们在别的地方见到的玩伴一样)。

  受这样一种感情和思绪的刺激,儿童便开始考虑人生的第一个大问题,即经常自己问自己,孩子是从哪儿生出来的等。

  他的发问或许是:“这个极其讨厌的孩子是从哪儿来的?”

  这是人生第一个谜(它的反响似乎就是出现在神话和传奇中的无数谜语)这一问题本身,也像其他一切问题一样,乃是某种急迫需要的产物,似乎他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唯一目的,就是想阻止如此可怕的事件再次发生一样。与此同时,儿童的思维这时已不受外部刺激的制约,自由地和独立地进行调查研究。在儿童未受到过分恫吓的情况下,他们迟早要采取一种最简捷的解决方式——直接从他的父母或保姆那儿得到该问题的答案,因为对他们来说,父母或保姆乃是知识的源泉。

  不用说,这种方式多数会遭到失败,他们所能得到的不是含糊其词,就是对其好奇心的严厉训斥,或者是用一种神话般的故事搪塞过去。在德国,父母们往往这样回答:“孩子是鹳鸟带来的,鹳鸟从水里把孩子叼了出来。”

  我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多数儿童都不满足于这样一种答案,而且对其持一种怀疑态度,虽然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公开表示出来。我认识一个三岁的男孩,这个男孩在听了保姆的上述回答后,竟背着保姆独自跑到一个大湖岸边的城堡上,想从这儿观看水中到底有没有“孩子”。我认识的另一个孩子,同样不相信这一故事。为了表示这种不信任,他慢腾腾的回答说,其实,这件事他知道的比谁都更清楚,带来孩子的不是鹳鸟,而是苍鹭。

  -- 125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121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儿童们根本就不相信这一鹳鸟的传说。

  经过这第一次受骗(或搪塞)

  之后,他们以后便不再信任成年人的解释,他们已经隐隐地观察到成年人是在向他们隐瞒一件犯禁的事情,不让他们知道真相。

  为了继续揭开这个秘密,他们只好在暗中进行调查。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也就意味着经历了第一次“心理冲突”。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他们在本能中感到而且十分喜欢的,却无故地受到成年人的斥责,甚至被骂作“淘气”或“顽皮”。由于这种想法与那些被成年人批评因而成年人自己也无法接受的观念正好相反,所以这种“心理冲突”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样一种“心理冲突”发生之后不久,又产生出另一种“心理分裂”

  :心理中分裂出两种理念,一种观念被誉为“善”的或“好”的,它的出现即意味着思维的停止,最后变成一种强大的意识;另一种观念由于不断受到好奇心的驱使,所以总是提供出新的证据。由于这些新证据不被重视,所以总是被压抑,从而变成无意识的,精神病人那解脱不开的核心情结就是这样形成的。

  后来我通过对一个五岁男孩分析以后,又获得了另外一种无可辩驳的证据。通过这种证据,我进一步认识到,母亲在怀孕后,身体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无法逃过儿童那敏感的眼睛的。儿童完全有能力把母亲渐渐变大的肚子同一个婴儿的出生联系在一起。在上述例子中,当这个男孩的妹妹出生时,他已经三岁半。在他四岁零九个月的时候,就已经能用准确的比喻表达出自己对性问题的清晰见解,当然,他对这种早熟的知识,一般是秘而不宣的,而当他向父母提出

  -- 126

  21弗洛伊德文集

  问题而受到训斥后,他的这种对性问题的好奇心便受到了压制,以后便渐渐忘却了。

  因此,那个有关鹳鸟叼来孩子的寓言,其实并不是代表着幼儿对性的看法。事实上,儿童通过对动物性生活的观察(动物很少隐瞒其性交过程)

  ,和对动物的经常接近,对上述鹳鸟的故事早已经不相信了。

  他们通过独立的观察了解到,幼儿是在母亲身体内成长起来的。这样一来,这个他们一直用心思考的问题,便有可能开始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逐渐地得到解决。但可惜的是,这种逐步进展后来又受到了阻碍而不得不停止下来,这种阻碍是由他们自己杜撰出来的某些虚假的性理论造成的。这些虚假的性理论,大都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特征,即虽然极为荒唐,但每一种说法中又都包含着点滴真理。在这方面,它们有点像成年人在解决那些人类理性难于解决的宇宙问题时的灵感的闪光。后来的事实证明,凡是这些理论中所包含的那些正确的和切中要害的成分,一开始就与儿童机体中活跃着的种种性本能成分密切相关。这就是说,这样一些观念的产生并不是来自随意性的,心理活动和偶尔得来的印象,而是性心理结构的必然产物。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在这儿谈论这些典型的儿童性理论,也正是同样的原因,我们才能在所有那些我们能观察到其性生活的儿童中间发现同样的性理论。

  第一种这样的理论表现出对两性间差别的忽略,对这样一种忽略,我们称之为“特殊的原始注意方式”

  ,亦即儿童特有的注意方式。依照这种方式,他们认定所有的人,包括女人,都有一个像他自己身上那样的阳具。这一被成人视为正

  -- 127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321

  常性器官的阳具,在儿童眼里却成为性活动的高贵特区,一种供“自身性欲”的重要“性”对象。儿童对这一器官作出如此高的评价,以至于他们无法想象,一个与他的“自我”

  相似的人,竟然会没有这一重要的器官。有时候,一个小男孩偶尔看到他的小妹妹的生殖器时会大发议论,这种议论表明他的上述偏见已经大到足够影响他的视觉的程度。在这种时候,他并不说自己的妹妹缺少什么,而是反复地唠叨(似乎是一种自我安慰,又好像是在自圆其说)

  :她的“小鸡”

  还小,但当她长大一些时,“小鸡”就会很快变大的。这种认为女性也有阳具的观念,在儿童长大成人后仍然会在梦中出现。例如:在夜梦中,性兴奋往往使他梦见与一个女人交媾:他把一个女人掀倒在床上,正准备性交时,却发现女人生殖器部位有一个直挺挺的阳具。这一景象往往会使梦突然停止,性兴奋也随之消失。远古人类制造的种种雌雄同体的形象与儿童的这种性观念其实是非常相像的。我们注意到,对多数正常人来说,这种雌雄同体的形象并不会引起反感,但是,假如让他们看到某个真人身上的这种雌雄同体性器官,一定会引起他的极大恐惧。

  如果这种认为女人也有阳具的观念,在儿童头脑中“固置”

  ,它就会无视后来生活中的一切影响,使这个男人永远无法排除其性对象身上一定有一个阳具的幻觉。这样一来,这个男子一旦有了正常的性生活,便很快成为一个同性恋患者,把另一个男人作为他的性对象,因为这个男人的身体和心理特征总促使他把他看作是一个女人。即使他以后结识了某个真正的女人,也不把这个女人当作性对象看待,因为女人缺

  -- 128

  421弗洛伊德文集

  少他需要的性的吸引力。事实上,如果让这种人接触另一种类型的童年生活,这种生活准会使他感到憎恶。一个主要以阴茎的性兴奋支配的儿童,往往通过用手拨弄自己的阳具而获取快乐。如果这种行为被父母或看管他的人看见,就会受到训斥,甚至威胁说他把他的阳具割掉。

  这种“阉割威胁”

  所产生的效果,会随着儿童对这一部分的看重而增加,换言之,会变得根深蒂固和持久延续。传奇和神话证实了儿童感情中的这种变化,也证明了与这种“阉割性质”有关的恐惧。在以后的年代里,意识只有在偶然的场合才记起这种情结。当这种同性恋的男子在以后亲自看到女人的性器官时,往往把这看作是一种被阉割后的残疾,因为很快他便记起小时候的“阉割威胁”。所以女人的性器官给同性恋患者造成的往往是恐惧,而不是快乐。这样一种特殊反应,并不因为他以后学习了科学知识而改变。更何况有些科学发现认为儿童的上述假设并不完全错误。这就是说,女人同样具有阳具。解剖学已经认识到,女性的阴蒂是一个与男人的阳具同源的性器官。

  生理学对女性发展过程的描述对此还作了下述补充:女人具有的这个不再长大的阴蒂,在她的儿童期起着同男孩的阴茎相同的作用(二者有相同的行为)。例如:它同样是一个易兴奋的区域,很容易被触到,而它的兴奋为小女孩的性活动赋予男性色彩。

  在女孩的发育期,必须对这种兴奋加以压抑。

  只有将这种男性的性欲抛弃,才能使其身体的女性特征发展起来。相反,许多女人性机能的丧失,都是因为她们顽固地依恋于阴蒂兴奋的缘故(这种机能的丧失,包括交媾时毫无快感,或是因压抑的持久延续,导致性生活能力完全丧失,代

  -- 129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521

  之以歇斯底里症的发作)。

  所有这些事实都证明,在这种认为女人也有阳具的儿童性理论中,的确包含着某些真理的种子。

  我们还可以极容易地观察到,在这一方面,女童的看法与她的兄弟们是相一致的。她们一开始就对男孩身体的这一部分(阴茎)极为感兴趣,发展到后来,这种兴趣就变成嫉妒。她们感到自己是受害者(被阉割者)

  ,希望自己也能像一个男孩一样,用阳具撒尿。当她们表达这种愿望时,总爱说:“我要是个男孩该有多好。”

  我们知道,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对自己缺少的东西有所补偿。

  如果儿童能从阳具的勃起中获得一些暗示,将会对他们开始时提出的问题的解决起推动作用。这就是说,他们将会感到,那种认为小孩子是从妈妈的身体中生出来的说法,并不是一种正确的解释。那么孩子究竟是怎样来的呢?究竟是谁使得小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生长?

  这件事肯定与爸爸有关,爸爸不是经常说,这个孩子也是他的吗?儿童由此又想到,这件神秘的事情肯定与阳具有关。更何况他自己一想到这种事情时,阳具就开始兴奋和勃起,这一事实更证明了以上的想法。伴随着这种兴奋,还会唤起一种模糊的冲动。对这种冲动,儿童不知如何对付——有时会作出一种强迫性的动作,挤压、摔打,甚至捅破一件什么东西。但是,正当他有可能想到母亲身上有一个阴道的事实,此时就仍然不为儿童所知。

  我们很容易猜测出,由于这一思路不能成功,很可能使儿童抛弃甚至忘记这一问题。当然,这样一些想法和疑问以后不会彻底消失,而是变成成人思考问题时的种种“原型”

  ,但不管怎样,这样一种初次的失败都会对其后来的发展产生坏的效

  -- 130

  621弗洛伊德文集

  果。

  由于对母亲身上有一个阴道的无知,就使得儿童产生出另一种想法,这种想法构成了儿童的第二个性理论。即:如果婴儿先是在妈妈肚子里长成,后来又从肚子里出来,这种事情如果真的发生,那只有通过母亲的肛门才行。

  这就是说,在他们的想象中,婴儿只能像粪便那样用力从肛门中排泄出来。如果在以后的童年时代里,这个问题再次被提出,成为儿童独有的思考或两个儿童争论的一个题目,那么作出的解释就有可能是这样的:婴儿是从张开的肚脐眼中生出来的,或者,先要把肚皮划开一道口子。然后才能把婴儿取出来,这种说法恰恰与一则寓言故事中描写的一只老狼生小狼的方式一样。这样一种理论往往被孩子们公开地讲出来,而且留存在他们的记忆里,成为意识思考的一个内容。所以对儿童来说,这种理论中丝毫不包含令他们感到吃惊的东西。这些儿童完全忘记了他们小时候曾经相信的另一种性理论,也不知道这种性理论后来又受到肛门性理论的排挤。与此同时,关于要想排泄大小便的事却可以在托儿所内当众宣布而不感到为难。这就是说,这些儿童尚未远离上述习俗性的成见,对他们来说,说一个人像一团粪便一样生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一种贬黜,因而不会受到唾弃。他们认为,对许多动物适用的泄殖理论,理所当然地适用于人,而且他们自己准保也是以这种方式生出来的。

  按照这一理论,儿童们当然也就不同意只有女人才能生孩子。如果婴儿是从肛门出来的,男人也可以像女人一样生出孩子。

  一个男孩子会想象自己将来也会有个孩子。

  对此,我

  -- 131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721

  们不必谴责他,说这是一种向女性化发展的变态。因为在这个阶段上,起作用的只有一种,即那种活跃的肛门性欲。

  如果这种泄殖理论在童年期的后半阶段仍然保留在意识中(这种情况偶尔会有)

  ,他们对于“儿童来自何处”这一问题就有可能作出另一种回答。这种回答当然不再是前期的那种回答,它听上去有点像是一个神话故事。如:一个人吃进去一种什么特殊的东西,于是便生出个小孩。从一个精神病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儿童性理论的痕迹,举例说,一个心理症患者会把给他治疗的医生领到他在墙角排泄的一堆粪便跟着,笑着说:“看,这就是我今天生下的孩子。”

  第三种典型的儿童性理论出现于那些偶尔看到父母性交场合的孩子身上。通过这种事件,他们得出了一种关于性的极不完善的概念。不管他们看到这一场合中的多少细节(如两人的位置、发出的声音、或其它性爱动作)

  ,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说这是一种“虐待性的性交”

  (或者说性交是一种施虐行为)。因为他们亲眼看到强壮的人如何用强力“欺负”弱者,就好像他们在儿童游戏中看到的那种搏斗场面一样(因为在这种场面中,也有某种性的兴奋混于其中)。

  我现在还不能肯定,儿童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突然觉悟,把父母之间发生的事件看作是孩子出生的一个必然步骤。但总的看来,儿童并没有领悟到这一点,因为他们总是把这种性爱活动解释成一种暴力活动。但这种施虐概念本身又会造成这样一种效果;使他们回想起自己初次追问孩子从何而来,从而导致阳具勃起时的那种想要做出某种残暴行为的模糊冲动。但下述可能性同样不能排除,即:这种有可能导致对性交秘密发现

  -- 132

  821弗洛伊德文集

  的过早成熟的施虐冲动,其本身就是在模糊记起父母性交场合的情况下激发起来的。

  虽然儿童对这种场合还知道的不多,也没有充分利用它来解释自己的疑问,但由于父母同床而卧,这种印象必定会对他发生影响。

  这种“性交乃施虐”的性理论(它本来应该作为儿童的性启蒙,却不幸把儿童引入歧途)

  ,同样是性本能中某些天然要素的表现形式。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随便哪一个孩子身上找到它的痕迹。因此,这种施虐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真实的,它部分地表示出性爱活动的本质,而且展示出在性交之前男女双方之间的那种“角斗”。在多数情况下,儿童的这样一种概念完全是通过对性交场合的偶然观察而得到的。对这一场面,他只理解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他就似懂非懂了。

  在许多婚姻中,妻子常常拒绝丈夫的拥抱和抚摸,因为这种动作不仅不能给她们带来快乐,弄不好还会再次怀孕。在这种情况下,躺在同一张床上假装睡熟的孩子就会得出这样一个印象:母亲这时正在尽力躲避这种暴力行动。在另外一些时候,结婚给孩子造成的印象就是一种不断的争吵:不是高声吵架,就是挥拳动腿。对这样的儿童来说,这样一种争吵在夜间进行是毫不奇怪的。再者,当他同自己的兄弟姐妹和伙伴们接触和交火时,不也是使用同样一些手段吗?这样一种亲身的经验,更使他们对上述“施虐”概念深信不疑。

  如果这个儿童第二天早上发现母亲睡的床上有斑斑血迹,他的这种概念就变得更加深刻一步,因为这恰好是证明,昨天夜里在父母之间又发生了一场虐待和反虐待的斗争(而对成年人来说,新鲜的血迹标明性交活动的暂时停止)。

  人类

  -- 133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921

  对“血的恐怖”大都可以从这儿得到解释。儿童的错误,又一次使他不能洞察事实真相,因为显而易见的是,血迹乃是初次性交的标志。

  儿童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与“孩子如何出生”这一问题仅有间接关系。这一问题就是:“婚配”的本性和内容是什么?

  对该问题有各种不同的回答,这主要取决于儿童对其父母婚姻生活的偶然观察同他们自己那带有愉快感受的冲动是否合拍或一致。所有这种回答的共同点是:婚姻会带来愉悦的报答和满足,但首先要不顾廉耻。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身体中撒尿。”另一种比较文雅的说法似乎表示说话者对这个问题认识得比较清楚,即:“男人把尿撒到女人的尿壶里。”

  还有些儿童则把结婚看成是“两个人毫无羞耻地向对方露出屁股。”

  有些父母通过对孩子的教育,成功地推迟了孩子对性问题的认识。

  其中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孩,虽然已经有了月经,仍然不懂性的问题。她从书本中得出这样一种看法:结婚就意味着把两个人的血混在一起。由于她自己的妹妹还未来月经,她就强迫一个刚来过月经的女孩与她“交媾”

  ,以便把两个人的血“混合”到一处。

  虽然儿童对婚姻的上述观念以后很少被记起,但它们日后对许多心理症患者的症兆却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可以从儿童们作的游戏中看到。在这种游戏中,在一个儿童同另一个儿童之间会作出各种堪称为“婚配”的小动作。以后,这种想结婚的愿望仍然常常以儿童的上述表达方式出现。

  例如,有时以一种恐惧的表情或其他类似的表情呈现出来。

  这种“表现”乍一看当然是无法理解的。

  -- 134

  031弗洛伊德文集

  以上所说乃是儿童在其幼年时代受其自身性本能的影响而自然产生出来的几种最重要的性理论。我自己知道,这些材料还很不完整全面,而且尚未在这些材料和儿童童年生活的其他部分之间牢牢地联系起来。为清楚起见,我还想在这儿进一步补充几点任何一个经验丰富的人都有可能漏掉的看法。举例说,我们还常常听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性理论:“那人是通过接吻而怀孕的”

  ,这种说法明显地表示了对于唇部性感区的强调,就我所知,这样一种理论,多半是由女孩子设想出来的,对于那些其性的好奇心在童年时代遭受到强烈压抑的女孩来说,这种理论常常成为她们发病的根源。我有一个女病人就是因为偶然观察到一种“父亲作娘”

  时发病的。

  这种“以父作娘”的做法在许多民族中极为流行,其目的大概是为了驳斥对“父权”的怀疑(因为这种疑虑从未消失)。当一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她的一个相当奇怪的“叔叔”便一连几天呆在这个家里,并穿着睡衣接待客人。大概是为了证明生育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完成的,因此在孩子出生后,男人也应躺在床上睡觉。

  在儿童长到10岁或11岁时,他们便开始知道一些有关性的知识。一个儿童如果在一种自由的和不受抑制的社会环境中长大,或者说,他有很多机会观看到性生活的真实情况,就会很快地把他知道的东西告诉别的孩子。他感到,通过传递这种知识,自己似乎已长大成人,而且高出别的孩子一头。

  孩子们通过外部方式学到的东西多数是正确的。

  这就是说,他们已经知道了阴道及其作用,但由于在伙伴们中间传来传去,往往使事实大大走样,有的还混杂着一些虚假的看法,甚至

  -- 135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131

  还夹杂着年长儿童拥有的性见解。这就使得这样一些理论很难完善,从而不可能解答儿童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正如他们开始时因不知道存在一个阴道而无法真正回答上述问题一样,现在又因为不知道精液的存在而妨碍了他们对整个生育过程的理解。儿童们无法猜测,从男性生殖器中,除了排出尿液之外,还可以排出精液。在少数情况下,一个纯洁的少女会在新婚之夜大发脾气,因为新郎“把尿撒到了她肚子里”。

  假如这些知识在青春期之前获得,就会使儿童的对性问题的好奇心重新燃起,但他们这时对性的看法,已不再是典型的,也不再带有幼年期的痕迹了。在我看来,儿童后期对“性之谜”的种种理性解答,并不值得在这儿一一列举,因为它们没有病理学方面的意义。它们的多样性自然取决于一开始接受到的信息,而它们的意义则在于重新唤醒了无意识中孩童早期对性的兴趣。因此,日后发生的手淫之类的性活动,甚至想与父母脱离的冲动,都无不与此有关。无怪乎学校教师经常谴责说,儿童在这样一个年龄上接受这样一些信息,只能使他们堕落。

  仅举几个例子就足以证明,这种儿童在自己对性问题的后期思考中,究竟又加进了些什么东西。一个女孩从她同学那儿听说,男人给女人身体中下了一个“蛋”

  ,让女人在自己身体中“孵”孩子。

  一个男孩同样也听说过关于这种“蛋”的事情,但在他们心目中,所谓“蛋”就是睾丸(因为民间大多数人都把睾丸称为“蛋”)。然而使她最为不解的是,“蛋”

  是被阴囊裹住的,它怎么能时时更换?这样一些传闻,很少能解除儿童对性活动之真实过程的种种重大疑虑。女孩子们

  -- 136

  231弗洛伊德文集

  常常以为,性交仅仅发生一次,而且会延续很长时间(如24个小时)

  ,而且仅仅一次性交,就能使女人生下所有的孩子。

  有人认为,儿童之所以这样说,一定是因为他们具备了某些昆虫生殖过程的知识的缘故。但这种猜想并未得到证实,看起来,这样一种理论很可能是由儿童自己创造出来的。另一些女孩子则根本不知道有怀孕这种事,也不知道在子宫里有个小生命。她们以为只要男女睡上一夜,第二天就生出了孩子。玛赛尔。普列福斯特曾把女孩的这一错误想法改造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见他的《女人的信》)。儿童青春期对性问题提出的这种种疑问,一般说来还是挺有意思的,但可惜它们与我要达到的目的相去甚远,所以我不打算在这儿深谈。我想特别提请人们注意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儿童当时杜撰出这样一些奇谈怪论,大抵是为了反驳那些被压抑和进入无意识中的更古老的观念。

  谈谈儿童在接受到上述信息后的行为方式同样是很有意思的。对许多儿童来说,他们在性方面受到的压抑是如此之深,以致他们听不到也不愿听到任何有关性方面的事情。这样一种无知状态,还可以延续到更晚些时候,例如,一直到他们幼年时得到的性知识经过医生心理分析再次被披露出来时。我还认识两个10到13岁之间的男孩,他们当然听别人说过有关性方面的事情。

  但他们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你的父亲和别的女人当然会干那种事,但我敢保证,我父亲是决不会干出这种事来的。”

  尽管儿童在年龄稍大时对性问题的好奇心会改变,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他们早期的行为中找出普遍的东西,这就是:他们都急于要发现他们父母究竟是怎样生出孩子的。

  -- 137

  诗人与白日梦滕守尧 译

  -- 138

  431弗洛伊德文集

  使我们这些外行人一向感到迷惑的是(在这方面,我们有点像那个给阿瑞欧斯多提问题的红衣主教)那些怪诞的人——即诗人①,究竟是怎样创造出他的作品的?

  他用什么东西吸引我们,并在我们心中唤起我们从未有过的种种感情?

  当我们向诗人提出上述问题时,他们多半会说,这些问题是无法解释的。即使有个别诗人勉强向我们作出解释,也多半令人不满意。就我们所知,迄今为止,连那些洞察力很强的人,也未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诗人对其想象性材料的选择,也不知他们用什么能力制造出这样一些想象力丰富的材料。但是,即使情况如此不景气,也丝毫没有减少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兴趣。

  假如我们能够在我们自己身上(或与我们相似的人身上)

  发现同诗人的想象性创造活动相似的活动,那该有多好!

  如果真是这样,只要对我们这种活动细细审查,就有希望洞察诗的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实质。事实上,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作家们一直在设法减小他们同一般人的距离,他们经常鼓励人们说,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是一个诗人的世界,即使世界只剩下最后一个人,这个人必定还是个诗人。我们当然应该在儿童身上寻找这种想象活动的最初痕迹。我们知道,对儿童最有吸引力和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是游戏。我们不妨这样说,每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儿童的行为,看上去都像是一个正在展开想象的诗人。你看,他们不是在重新安排自己周围的世界,使它以一种自己更喜欢的新的面貌

  ①弗洛伊德所说的诗人,实际上泛指一切艺术家。——译者注

  -- 139

  性爱与文明。诗人与白日梦531

  呈现出来吗?谁也不能否认,他们对这个新世界的态度是真诚的,他们对自己的游戏十分当真,舍得在这方面花费大量精力和注入自己最真挚的感情。因此,真正与游戏相对立或相反的东西,并不是“认真地做事”

  ,而是“现实”。当然,尽管儿童在感情上对这个游戏世界十分专注,但仍然能把它与现实世界很好地区别开来。只不过他想象中的种种物体和景致都是从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世界中借用而来的。儿童游戏与现实的这一联系,也正是它同“白日梦”的重要区别。

  诗人所做的事情与儿童在游戏中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他创造的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又把它当作真实世界对待。

  这就是说,他向这个世界注入了大量的真实感情,但又能严格地把它同现实世界区别开来。从人类使用的语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儿童游戏同诗人创造的世界之间的相似。例如,人类语言总是把某些包含着种种真实的或可触的事物并能使它们得以再现的想象性创造物称之为“游戏”

  (英文中这个词还是戏剧、表演和假扮等意思)

  ,把呈示这个想象世界的人称为“表演者”或“演员”。但是,这一诗的想象世界的非现实性,却产生出重大的文学效果——许多事物,如果它们在现实中发生,根本就不会使人感到愉悦,然而一旦出现在作品中,就令人十分愉快;许多情感,在现实中是痛苦的,但对那些观看和倾听文学作品的人来说,这一切均变成了愉快的源泉。

  有关现实与游戏之间的区别,我们还有另一种看法。当儿童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很长时间不再做游戏之后,在他几十年来只同现实打交道仅从事于理解现实生活的活动之后,也许有一天,他会突然进入这样一种境界,在这里,游戏和

  -- 140

  631弗洛伊德文集

  现实之间的区别又一次消失了。成年人会记得,他当初做儿童游戏时,是何等的认真和虔诚。他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出一种极想抛掉生活之重担,去寻求一种愉快的幽默感的愿望。

  人一旦长大,就不再做游戏,但这是否等于他会放弃从游戏中获得的那种快乐呢?任何一个稍微懂得一点人的内心生活的人都知道,人一旦尝受到某种快乐,就很难让他放弃对这种快乐的追求。事实上,我们从未放弃过什么,我们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用一种东西换取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我们似乎放弃了一件东西,实际上,我们是在努力获取这件东西的“代用物”。因此,当人长大成人不再做游戏时,他们只不过是放弃了游戏同真实事物原来的那种联系。换言之,他只不过是创造出一种虚幻的世界来代替原先的游戏。他所创造的是一种空中楼阁或我们称之为“白日梦”的东西。我坚信,人类中绝大多数都在制造自己的白日梦,只要他不死,这种活动就要继续下去,这样一件事实,已被人们忽视许久了,对它的重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估计。

  比起儿童的游戏来,人的这种幻觉更不易观察到。

  的确,儿童游戏是一个人做的,即使同别的孩子一起做,在所有参加游戏的孩子的头脑中也必定有一个专为游戏目的而设的共同秘密的王国,但儿童无论如何也不会向成年人隐瞒这些秘密,虽然成年人对其根本就不感兴趣。但做白日梦的成年人就不同了,他总是对这些梦感到羞耻,总是把它隐瞒起来不让别人知道。

  他珍爱它们,把它们当作自己最隐秘的宝藏。

  一般说来,他宁愿把自己做的错事告诉别人,也不愿意向别人宣示自己的白日梦。正因为此,他或许以为,只有他一个人

  -- 141

  性爱与文明。诗人与白日梦731

  有这种幻象,而不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这种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白日梦是游戏的继续。由于这两种活动后面的动机不同,儿童游戏中的具体行为也就同成人的白日梦不同。

  儿童的游戏是由儿童所具有的特殊愿望所决定的——儿童实际上只有一个愿望,这就是快快长大,使自己变成成人。

  在游戏中,他们总是以成人姿态出现,把他知道的成人的生活模仿得维妙维肖。在这种时候,他当然没有必要去掩盖自己的愿望。成年人就不同了,一方面,他知道自己不应该迷恋于游戏或沉溺于白日梦,而应该努力在现实世界中争取成功;另一方面,对于导致他做白日梦的许多愿望,他又必须尽量藏匿起来。他对自己的许多幻想总是感到羞耻,视之为孩子气的东西,所以总是加以抑制。

  人们也许会问,如果白日梦被如此秘密地掩盖起来,我们又何以会了解人类有这样一种创造幻想的倾向呢?我们知道,当今世界上出现了这样一类人,那代表着“必然性”的严峻女神(而不是上帝)向他们提出了这样的任务:将自己遭受的痛苦和欢乐原原本本地诉说出来。这些人就是精神病患者。为了让医生用心理疗法医治自己的病,他们除了向医生讲述别的事情外,还要披露自己的种种幻想。这也许是我们获知上述秘密的最好源泉。长期的治疗经验告诉我们,这些病人向医生披露的事情,是决不可能从一个健康人那儿听到的。

  那么白日梦究竟有哪些特征?首先可以肯定,幸福的人从来不去幻想,幻想是从那些愿望未得到满足的人心中生出去的。换言之,未满足的愿望是造成幻想的推动力,每一个

  -- 142

  831弗洛伊德文集

  独立的幻想,都意味着某个愿望的实现。或意味着对某种令人不满意的现实的改进。

  这些作为推动力的愿望各各不一,随着幻想者的性别、性格和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但它们明显地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促使梦幻者做升官梦的野心欲,另一种是性欲。年轻女子的幻想大都是由性欲促成的。她们的野心欲一般都包含在性的追求中了。年轻男子则不然,造成他们幻想的不只有性欲,还有野心欲和利己欲。但是,对于上述两种倾向来说,我们主要不是想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而是强调它们之间的一致。正如我们总会在许多教堂圣坛画的一个角落看到一个雷神形象一样(见日耳曼神话)

  ,在绝大多数白日梦中,也总有一个女人隐藏在梦中的某个角落。梦幻者的一切英勇事迹几乎都是为她而作,在他胜利时,又总是跪在她的脚下,把赢来的一切胜利果实悉数向她呈献。从这儿我们真正地看到人们隐藏自己幻觉的强大动机。一个有良好教养的女子,其性欲愈小,也就愈受赞赏;而对一个年轻男子来说,他必须学会抑制自己在备受溺爱的儿童时代养成的过度自爱(自重)心,方可以在这个由无数同他自己有着同样追求的人组成的社会上立足。

  我们决不可以为,由这种幻觉冲动生成的各种幻象、空中楼阁、白日梦,都是一成不变的或不可以改变的。

  相反,它们同实际生活印象总是保持一致的。换言之,它们会随着生活本身的改变而改变。每一种深刻的新印象都为他们打上了一个标志着具体时间的邮戳。总起来说,幻象同时间(或时代)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一般说来,在某个时刻,同一个幻象总是在三个时期徘徊——这三个时期代表着我们的三个

  -- 143

  性爱与文明。诗人与白日梦931

  幻想。首先,我们心中的幻想活动可能同某些现在的印象联系着,由目前发生的某些有力量唤起某种强烈欲望的事件引发;紧接着,这种幻想又会溜回到记忆中的某种早期经验(一般是幼儿时代发生的、使这种愿望得以实现的经验)

  ;最后,它又会为自己制造出某种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的事件,这种事件依然代表着该愿望的实现。这就是所谓的白日梦或幻想,它既包含着目前直接引发它的事件,又包含着某些过去的记忆,这样一来,过去、现在和未来,就以“愿望”为主线,被串联在一起了。

  仅举一个普通例子,就可以对我的问题作出生动说明。

  设想有一个贫穷的孤儿,拿着一封推荐信去见一位雇主。他走在路上时,很可能会陷入一个与他眼前的境遇相对应的白日梦,这个白日梦的具体内容有可能是这样的:他一到那里就受到了录用,雇主对他也极为满意。不久之后,他便成为这个雇主的得力助手,而且很快被雇主那美妙无双的女儿相中,于是便与她结了婚,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他以后又继续辅助岳父干事业,由开始时的助手变成了岳父事业的继承人。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这个梦幻者便重新获得了他幸福的童年时代曾经有过的东西:他的安全而温暖的家,他的慈爱的双亲,以及初次使之动心的对象等。通过这样一个例子,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人的愿望是如何利用眼前发生的某种事件,通过过去的经验模式,为自己设想出一个光辉的未来的。

  关于这种幻想或白日梦,我们还有更多的东西要说,但目前只能作出简单说明,以点到为是。这就是:如果这种幻想过于丰富和过于强大,就必然会导致神经分裂或精神病。

  这

  -- 144

  041弗洛伊德文集

  就是说,幻想乃是我们目前治疗的病人病情初发的症兆。而这种现象就属于病理学研究的宽广领域了。

  另一个不能越过的问题是幻想同梦的关系。通过对梦的解释以后,我们都知道,夜梦同上述幻想其实是一回事。我们使用的语言,以它那无可比拟的智慧,很早之前就把幻想中创造的虚幻物称之为“白日梦”

  ,从而道出了梦的本质。尽管如此,梦的含义依然不为普通人所知,这究竟是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夜间活跃于我们心中的是那些我们平时耻于披露的愿望。这些愿望,我们开始时是尽量设法藏匿,久而久之便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所以不再被我们意识到)。当然,这样一些被压抑的愿望及其各种变种并没有消失,然而只有在完全伪装的情况下,才能在意识中呈现出来,当科学研究成功地把这些愿望从他们在梦中的变形体中分辨出来时,就不难发现,夜梦同样是欲望的实现。

  对于白日梦,我们暂时说到这里。现在我们再谈一谈诗人。我们能否把一个想象力很强的作家当作一个在大白天作梦的人,把诗人创造的作品等同于白日梦呢?我认为,它们之间是有许多明显区别的,诗人以及以往的史诗作者和悲剧作者,他们所取的材料都是“现成物”

  ,这同那些似乎以本能创造自己材料的创造者是大不相同的。让我们先谈后者。在正式讨论之前,我想提请读者注意,我在这种对比中选择的作家,均不是那些得到批评家高度称赞的人。他们大都是那些不那么自负和清高的传奇作家、小说家和传记家,但他们均拥有广泛的男女读者。这类作者所创作的作品有一个极为明显的特征,每一个读者也都能从中觉察到,这些作品中大

  -- 145

  性爱与文明。诗人与白日梦141

  都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英雄。

  作者总是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赢得读者对这个英雄的同情和尊敬,而且总是使他受到特殊的保护。如果在第一章结束时,这个英雄因受重伤而血流不止,以至失去知觉,我们准得会在第二章开始时发现,他受到了细心周到的照料,健康也逐渐得到恢复。如果第一卷结束时,书中英雄在海上遇到风暴,他所乘的船触礁碎裂,第二卷开始时,他必定是在千钧一发时得到拯救。如果不是这样,整个故事便无法继续下去。我们总是怀着一种安全感随同主人公渡过千难万险,这同一个真实的英雄跳入水中救出一个即将溺死的人,或是一个冒着枪林弹雨去炸毁敌人碉堡的英雄所怀有的安全感是一样的。对于英雄所怀有的这种安全感,一个优秀的读者曾用这样一句话加以表达,即:“我永远不会出事”

  ,然而在我看来,英雄怀有这样一种“刀枪不入”的感觉,说到底还是“自我陛下”的暴露。一切白日梦和一切小说和故事中的英雄,都是这个“自我陛下”的变种。

  在这样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故事中,还有其他一些特征,揭示出同样的关系。例如,在这些故事中,总有一个美貌的女子与其中的英雄相爱。这种情节当然不是在描写现实。

  谁都知道,这种情节乃是每一个白日梦的基本组成部分。

  我们还注意到,故事中涉及到的所有人,尽管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有各种不同的特征和喜好,在故事中都一律被划入“好人”和“坏人”两大阵营。凡是与故事中“英雄”

  (英雄也是自我)站在一起的,都是好人;凡是反对这个“英雄”的,都是敌人或竞争者。

  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许多想象力很强的作品,远

  -- 146

  241弗洛伊德文集

  远超出了最初的那种天真的白日梦的范围和水平,但我仍然坚持这样一种猜测,即:即使那些走的最远的白日梦变种,也可以通过一系列连续不断的转换,还原为白日梦原型。在这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就连许多所谓的心理小说,也仅仅包含着一个人物(同样也是一个英雄)

  ,只不过是一个通过对其内心的描写而揭示的人物。作者“钻进”这个人物的心灵内部,并以他的眼光从外部观看别的人。一般说来,这种心理小说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表现了现代作家的一种倾向,即通过对自我的观察,将自我分裂成无数个细小的“组成成分”

  ,并通过这种方式,将英雄自身心理生活中各种对立和冲突的倾向“人格化”(即每一个人物只代表他的一种心理倾向)。另外,还有一种可以称之为“超越中心”(或中心之外)的小说,这种小说看起来与“白日梦”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这种小说中,那作为主人公的人物,看上去极不主动。他就像一个过路人那样,对别人的行动和痛苦总是“静视旁观”。左拉写的许多小说大都属于这一种。我需要在此指出,对非作家和对那些在许多方面都不正常的人所作的心理分析表明,他们的白日梦都有相类似的变态表现。这就是说,在这些白日梦中,“自我”都满足于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如果说我们所作的上述比较(即富有想象力的作家同白日梦者的比较、诗作品同白日梦的比较)

  有任何价值的话,这种价值就在于它与各种实际情况相符。让我们首先以刚才提出的观点,去对照幻想(白日梦)同贯串于整个幻想的“愿望”之间的关系,用幻想所涉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段时间,来检验作家们的作品,然后再用这种检验所得的证据来

  -- 147

  性爱与文明。诗人与白日梦341

  研究一下作家本人的生活同他的作品之间的关系。

  迄今为止,人们还不知道用什么基本观念来看待这种关系,很多人把这种关系看得过于简单。种种对幻觉(白日梦)的研究使我们想到,事情有可能是这样的:某些给作家印象深刻的真实经验激起了自己早期经验的回忆(一般是童年时代的经历)

  ,随之便唤起了他的某种愿望,这种愿望又只能通过创造一种作品才得以实现。因此,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既能分辨出某些最近发生的事件,又能看出回忆起来的童年的经验。

  请不要对这种创造过程的复杂性感到吃惊。

  我个人认为,上述概括与真实发生的事情相比,还要粗略得多。因此,它还只能作为人们追索真实创作过程的一次初次尝试。我自己所作的许多尝试使我坚信,这样一种研究创造性想象的方式一定会结出丰硕之果。你们知道,我一直都在强调作家对其童年生活的回忆。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奇怪。但请你们不要忘记我的这种说法所依据的假设,那就是:想象力创造的东西,也同白日梦一样,乃是儿童游戏的继续和代替。

  我们切不可忘记另一类创造性作品,即那种不是以本能创造出来,而是对现成的材料作重新加工之后生成的作品。

  在这种作品中,作家同样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独立,这种独立表现在对材料的选择和对所选择材料的大量改变上。这些现成的材料大都取自于一个民族的神话、传奇和童话的宝库中。

  它们实则是整个民族心理的创造物,目前对它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但从很多迹象中可以看出,神话这类东西,很可能是由整个民族的愿望(一个年轻民族的那古老的梦)所生成的幻象或幻象的变种(或它的经过变形之后的痕迹)。

  -- 148

  41弗洛伊德文集

  有人或许说,虽然本文的题目中首先提到作家和诗人,但它谈论作家或诗人要比谈论幻觉(白日梦)少得多。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我觉得这样做是会得到谅解的,因为目前我们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实在少得可怜。我所能做的(目前)只能通过对幻觉(白日梦)的研究找出几点暗示性线索和提出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均超出心理学领域而涉及到文学材料的选择。至于与作家有关的其他一些问题,我们根本就没有涉及:作家以他们的作品在读者中唤起种种感情是通过什么手段达到的。但我至少可以向人们指出,从有关“白日梦”的讨论到讨论作家的想象性作品会造成什么样的效果,这二者之间还是彼此相通的。

  我以上曾经说过,“白日梦”

  的作者总是把他的幻觉隐瞒起来,不让别人知道,因为他觉得这些幻觉都是一些下流的事情。现在我可以肯定,即使他把自己的幻觉告诉我们,我们也不会从这种“披露”中获得任何愉快的感受。因为这样一些幻觉常常使人反感、厌恶,至少提不起我们的兴趣。但一个具有文学天赋的作家就不同了,当他向我们呈示自己的“游戏”或向我们“披露”他的“白日梦”时,我们会经验到各种不同的快感。至于作家究竟怎样制造出这种效果,至今还是一个最为隐蔽的秘密。诗或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用某种技巧征服了人们的厌倦感情。而这种厌倦感情又与每个个体同其他人之间的“障碍”有关。对于克服这种障碍的技巧,据我猜测至少有两种。一种是作家通过变换和伪装等手法将“白日梦”中所具有的“以自我为核心”的特征变弱,使人更

  -- 149

  性爱与文明。诗人与白日梦541

  容易接受。另一种是他向我们呈示自己的幻想的同时,又提供我们形式的或审美的愉悦,使我们获得快乐和满足。这种快乐的增加,又会进一步将我们内心深处的更大的快乐释放出来。

  所以我们一般称之为“刺激性的钓饵”

  ,作为一个术语,它又被称为“前期快乐”。我个人认为,我们从所有艺术家的作品中所获得的审美快乐,都是这类“前期快乐”。文学欣赏的实质就在于使我们内心的紧张得到放松和释放。造成这种效果的绝大部分原因,也许是因为作家将我们置于这样一个境地,我们能够欣赏自己的白日梦,同时又不感到为难和羞耻。到此为止,我们的讨论眼看就要进入一种更加奇特、有趣和复杂的研究领域,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在这里停下(至少在目前是这样)

  ,作为我们眼前讨论的终点。

  -- 150

  无意识

  滕守尧 译

  -- 151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741

  心理分析告诉我们,“压抑”

  的本质不是取消或废弃本能的“观念性呈现”

  ,而是迫使它不能进入意识,或者说,不使它成为“意识的”

  (或自觉的)。这样一来,这种概念就只能停留在无意识中,不能被“意识”所理解。但我们已有充分可信的证据证明,即使它是无意识的,却仍然在起作用,最终甚至会影响到“意识”

  ,任何一种被“压抑”的东西都是无意识的,但我们现在还不能肯定,无意识的全部内容是由被压抑的东西构成的。无意识的范围也许要广泛得多,被压抑的东西仅是无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达到对“无意识”

  的清晰认识?

  就目前来说,我们所知道的无意识,仅仅是那些能够经过变形和转化而变成“意识”的那一部分。实际上,这样一种转化在精神分析实践中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东西。为了使这种转化得以实现,被分析者必须克服某些阻力,就像他们早些时候为了把问题压抑到无意识中,而采取的那种把它们从意识中排除掉的方式一样。

  一、对“无意识”概念的辩护

  很多人对我们的辩护持批评态度,认为我们提出的人心中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系统的假设,纯属无稽之谈,更不能把这种假设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提或出发点。

  对这些批判,我们必须作出针锋相对的回答,这就是,我们的这种认为存在着“无意识”领域的假说是必要的和合法的,因为我们拥有各方面的证据以证实它的存在。说它是必要的,是因为目前

  -- 152

  841弗洛伊德文集

  关于“意识”的资料还极不完善,不管是健康人还是心理病患者,他们有些心理活动是无法用“意识”活动解释的,既然从意识领域中找不到有关它们的任何证据,我们就只能把它们归于“无意识”领域。这些活动不仅包括健康人的“动作转移”

  活动和梦,还包括心理病人的种种反常的病态表现。

  某些为我们熟知的日常经验有时会引导我们突然产生某种令我们自己也感到吃惊的“观念”

  ,对它的来源,我们竟一无所知;还有些心理活动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使我们感到大惑不解。因此假如我们紧紧抱住原来的想法不放,认为我们心中任何一个独立的心理活动都可以被意识觉察到,上述现象就无法解释了。如果把它们归于意识的活动,意识活动便成为一种互不联系(如因果关系)的和丝毫见不出智慧的活动。

  反过来,如果我们将我们推断出的无意识活动稍加修改,它们就很可能进入一种可以加以证明的联系中,人们希望推导出它们的意义和联系,这是一种完全合理的动机,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突破直接经验的局限。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假定有一个无意识领域存在着。这种假设看来有助于我们建立起一种可导致极大成功的实际方法,这种方法将使我们有能力对意识活动的过程行使有益的影响。与此同时,它又可以反过来成为我们证明无意识存在的不可争论的证据。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那种认为凡是内心发生的一切均可以被意识到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一种想当然的和自以为是的看法。

  为了证明这种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存在,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断言,在某个特定时刻,意识活动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少的,

  -- 153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941

  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自觉性认识都长期“潜伏”着,换言之,都是无意识的,不为我们的意识把握和理解。只要想一想我们拥有多少潜在的记忆,对无意识存在的假设就更加坚信不移了。有人或许反对说,这样一些潜在的记忆,不应该再被当作心理活动,因为它们只是一些可以继续从中榨取出某些心理产品的肉体残余。

  对此我们可以作出下面的反驳,潜在的记忆根本就不是肉体的残余,而是与之恰好相反的心理活动的痕迹。然而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我们自己一定要弄清楚,人们之所以提出以上反对意见,完全是由于他们错误地把意识活动同心理活动等同起来(当然,人们并没有明确地说出来,而是把它看作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与上述等同,要么被当成逻辑推导的”预期理由“

  (一种逻辑错误,把未经证明的判断作为证明论题的证据)用来论证“心理活动一定就是意识活动”

  ;要么就是一种习惯性说法,被作为一个专用术语使用。如果是后者,那就没有必要再去反驳,因为它像许多习惯性说法一样,其错误是明摆着的。

  剩下来的唯一问题是,这样一种说法是已经被证明有用,因而我们应当接受过来。

  对此,我们可以作出明确的回答,这种把意识和心理等同的习惯性做法毫无实际用处(或好处)。

  它破坏了一切心理的连续性,使我们陷入了不可解脱的“心理物理平行主义”的困境。它还很容易遭到人们的非议,说它在没有任何可靠根据的情况下,过高地估计了意识所起的作用;最后,它只能迫使我们从心理研究领域中退出来,连一个可以作为这种损失之补偿的地方都不能找到。

  看起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即这种其存在不容置疑的

  -- 154

  051弗洛伊德文集

  潜在的心理活动,究竟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状态,还是一种无意识的机体状态)

  ,我们只能打一场笔墨官司了。

  为了以理服人,我们最好先摆出关于这种状态的一些最易于肯定的性质。一方面,我们对它的物理分析学出现之前,某些零星的催眠试验(尤其是催眠之后的种种迹象和暗示)就已经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无意识心理的存在和它的活动方式。

  进一步说,这种“存在着无意识活动”的假说,还是一种完全合法的假说。这是因为,在我们提出这种假说时,一点也没有脱离人们所习惯的那种普通思维方式。意识活动仅能使我们每个人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而我们对别人意识状态的了解,就只有靠类比去推导出来;或者说只有靠观察别人身上相似的说话和行动方式而达到对别人行为和意识的理解(在心理学中,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勿须经过反思,就认定别人与自己的构造相同,因而也像我们自己一样,具有意识。这种认同作用乃是我们理解活动的绝对必要的条件)。这种推导或认同作用,在人类早期就已经被“自我”扩大到别的人、动物、植物、无生命的物体,甚至整个外部世界。总之,凡是个体“自我”觉得与自己极为相似的身外的其它物体都在这种认同作用之下与自我达到“等同”。但是,随着自我同它之外的其他人和其它物之间的“区别”愈来愈大,这种认同作用便被逐渐放弃了。今天,我们所具有的批评判断力已经使我们怀疑那种认为动物也具有意识的说法。

  我们断然否认植物也有意识,认为那种认定非生物也有意识的假设乃是一种神秘主义的说法。但是,即使在那些被原始的认同倾向阻碍了批判力发挥的场合(或者说,在那些把一

  -- 155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151

  切身外之物都视为自己的同类的地方)

  ,这种认为一切身外之物都是有意识的假设,也是通过“推导”作用而获得的,它根本不可能像“自我意识”一样,能即刻作出判定。

  精神分析所提倡的东西,不外是要求我们也应该把这种推导过程用于我们自己——这样一种方式的确不同于我们的天然倾向。如果这样做了,我们肯定会这样说:如果我在自己身上所看到许多“行为”和“表现”无法同自己的所能意识到的自我心理活动联系起来(或者无法与它们吻合)

  ,它们自然会被我看作是属于他人的东西——这就是说,这些行为和活动只能通过他人的心理活动去解释。进一步说,经验还证明,我们最懂得怎样去解释别人身上发生的那些与自己相同的活动(或者说是最懂得怎样把它们归之于论证事件的因果链条中)——与此同时,又矢口否认这种活动在自己心理中发生。很明显,这对我们提倡的这种研究应从自身的“自我”做起的主张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因为它使我们无法获得对它的真正的认识。

  但是,在我们运用这种推导过程于自身时,如果看不到我们自身内部的二元对立,同样不能把这种“无意识活动”

  揭示出来。

  它只能按照逻辑推导,得出一种不同的假设,即:在自我中存在着另一种意识或第二意识,它与我们所知道的那种意识结合为一体。这样一种假设,当然应当受到批判,因为,第一,一种属于自己但又不被自己知道的意识,根本不同于那种既属于自己,同时又属于他人的意识。这种找不到其最重要牲的意识,究竟值不值得我们去讨论,是大可怀疑的。看起来,即使那些一直反对有一种“无意识心理”的人,

  -- 156

  251弗洛伊德文集

  也不准备用一种“意识不到的意识”去取代它。第二,精神分析业已证明,我们推导出的各种不同的潜在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相互独立性,它们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或者说,它们谁也不“知道”谁。如果事情果然如此,我们是否应该假定,自我之中不仅有第二意识,还有第三意识、第四意识,以至无穷多的意识呢?

  第三(这是最重要的批驳)

  ,我们还应该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精神分析所做的研究表明,某些潜在的意识活动的自身也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我们对这些特征极为生疏,甚至认为它们难以置信或不可思议,因为它们同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意识的性质完全相反或对立。鉴于以上理由,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上述思考作出修正。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推导或想要证明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的第二意识,而是一种不能为意识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动。我们不同意人们将它称为“下意识”或“潜意识”

  ,这种称呼是错误的,而且容易引起误解。我们的医疗实践证明,即使是那些有名的“意识分裂”病例,与我们的观点也不矛盾。我们对该病例所做的一般描述是:这种病人的心理活动分裂成两种,它总是不停地在这一种和那一种意识中交替。在精神分析中,除了作出下列断言外,我们别无选择,这就是:心理活动本身是无意识的。

  意识只能像感官“知觉”

  外部世界一样去知觉它。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这种对比中获得更新的知识。

  在我们看来,精神分析关于存在着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假说,一方面是原始泛灵主义的扩展(它使我们在周围事物中看到自身)

  ,另一方面又是康德对于各种关于外部知觉的种种错误看法之批判的延伸。正如康德警告我们的,万万不可忽视,我们的知

  -- 157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351

  觉是受主观条件制约的,决不可把它等同于被我们知觉到的不可知之物。精神分析同样警告我们,不要把意识的知觉等同于作为这种知觉之对象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同物理事实一样,心理事实同样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令我们欣慰的是,对内在知觉的纠正并不像对外在知觉的纠正那样困难,比起外部世界,内部对象的不可知程度要小得多。

  二、“无意识”的各种不同含义——一种地形学的观点

  在作出进一步阐述之前,首先让我们指出这样一个重要的(虽然不是太方便)事实:“易于进入无意识状态”

  ,仅仅是精神活动的一个特征,而且不是它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心理活动,尽管它们表现出一种十分不同的价值,同样具有“无意识”性质。因此,所谓无意识,它一方面包含着种种因潜伏而暂时不为意识所知,其余一切都与意识活动相同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包含着种种被“压抑”的活动,如果这些活动变成意识活动,它们肯定与意识中其他种种活动形成极鲜明的对照。从现在起,假如我们在描述各种心理活动时,不再追问它们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在对它们分类和联系时,仅仅依照它们与“本能”和“目的”的关系,它们自身的构成,它们在自己所属的心理系统内的等级等等,就会消除对它的所有曲解和误会。然而这样做毕竟是不实际的,其中有许多原因,例如,当我们提到“意识”和“无意识”这两个字眼时,有时是在“描述意义”

  -- 158

  451弗洛伊德文集

  上使用它们,有时又是从“系统意义”上使用它们。从系统意义上看,它们各自代表的是一个特殊的心理系统,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意义的含糊。为了避免这种混乱,我们可以把某些经我们区别出来的心理系统,以一些随意选择出来的名子称呼,这些名子最好不要使人们想到它们属于“意识”。但在这样做的时候,首先应当阐明,我们区别这些心理系统时的依据是什么,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及意识的种种属性,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些属性乃是我们进行一切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在下面的阐述中,当我们在“系统”意义上使用“意识”和“无意识”时,一般用简写符号Cs代表“意识”

  ,用Ucs代表“无意识”。

  下面我们对精神分析所获得的某些肯定性发现作出解释。一般说来,一种心理活动要经历两个阶段(或两种状态)

  ,在这两个阶段之间,还穿插着某种可称为“检验”或“审查”的步骤(这种审查也称为无意识压抑力量)。第一阶段的心理活动一般是无意识的,属于Ucs系统。如果在“检验”时,它不能通过审查的关卡,就会被拒之门外,不允许进入第二阶段,我们就说它受到“压抑”

  ,或者说被压抑到了无意识之中。如果能通过检验,它就进入了第二阶段,此后便属于第二系统,即我们所说的Cs系统。但是,即使它已属于这一系统,也不等于明确肯定它就是“意识”的了。换言之,它这时还不是“意识的”

  ,而是具有变为“意识”的可能——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才可以不受阻碍地直接变成意识的对象。从具有变成“意识”的能力这一角度考虑,我们还可以称这一系统为“前意识”。

  如果还有另一种审查或检

  -- 159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551

  验,其任务是专门确定“前意识”能否变成“意识”

  ,我们就可以在Pcs(前意识)和Cs之间作出清晰的区分。就目前来说,重要的是要记住Pcs系统同时又具有Cs系统的特征,因为在Ucs向Pcs(或Cs)过渡的交接点上,同样也有审查者在行使自己的职权。

  由于精神分析承认这两个(或三个)

  心理系统的存在,它就在描述性“意识心理学”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获得了许多新的研究内容。

  在这之前,它同描述性“意识心理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总是以一种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心理活动。而目前它同它之间又有了进一步区别,这就是,它又发展出一种可称为“心理地形”的东西,这就是:在提到某种特定的心理活动时,总要提到它属于哪一个“系统”

  ,或它是在哪两个系统之间发生的。从这一角度考虑,我们还可以把它称为“深层心理学”。我敢肯定,如果我们进一步从另外的角度去考虑它,它肯定会得到更进一步的丰富和成熟。

  如果我们严肃看待这一有关心理活动的“地形学”

  ,就必须首先把注意力转到如何解答由此而引起的种种怀疑上。当某种心理活动(在下面的阐述中,我们把这种心理活动局限于一种概念活动)

  ,从Ucs系统转入Cs系统(或Pcs)时,我们能否说,这种转换只不过是同一个概念换了一个新位置,它的最初的无意识内容还仍然存在,或者,我们还可以认为,这种转换乃是这种概念之自身状态的变化,亦即同一种材料在同一个位置上发生的变化。这一问题看上去似乎很艰深,但是如果我们希望获得关于心理地形学的较为确定的概念,如

  -- 160

  651弗洛伊德文集

  果我们想对心灵内部的深度层次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就必定会提出上述问题。这个问题的困难就在于它超出了纯心理学范围,触及到心理器官(大脑)同解剖的关系问题,(即解剖能否用于精神器官)。我们知道,大体说来,这种关系还是存在的,科学研究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心理活动与大脑的各种机能(而不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机能)

  紧密相关。在我们有幸发现了大脑的各个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作用,以及发现了这些部位同身体的某一特殊部位以及同某种特殊的心理活动的关系时,上述研究还会更深入一步(究竟达到什么程度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是,由此出发而产生的任何一种想发现心理活动发生的具体位置的企图,任何一种设想“观念”储藏在神经细胞之内,兴奋是通过神经纤维传导的努力,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同样的命运还等待着任何一种试图在大脑皮层区找到Cs系统(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的解剖位置、在大脑皮层之下找到无意识活动的解剖位置的做法。

  这是目前科学还不能填补的一个空白,况且填补这块空白也不是心理学的任务。这就是说,我们的心理地形学目前与解剖学无关。或者说,与它有关的不是解剖学上的位置,而是位于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心理器官的内部区域。

  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换言之,只要需要,我们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然而我们自己应清醒地看到,我们提出的假设还只是一种图解性的说明,我们提到的上述两种可能性中的第一种——即某种概念的Ucs阶段,乃是它在原来的状态不变的情况下,挪到一个新的位置——无疑是一种最不成熟的假设,当然也是一种较为方便的假说。

  -- 161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751

  第二种假说——在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这个概念本身的状态或功能发生了变化——则应当受到优先考虑,因为它有更大的可能性。

  但它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它的可塑性较差,不容易阐明和改动。至于第一种假说,即地形学的假说,注定要从地形学的角度,将其划分为Ucs系统(无意识系统)和Cs系统(意识系统)。

  这就是说,同一种概念,有可能同时出现在心理器官内的两个地方。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某种概念顺利通过“审查”的情况下,它就会从一个位置到达另一个位置,同时又不失去原来的状态和内容。

  这一假设看上去极为奇特,但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的实践而清楚地观察到。例如,当我们同一个病人交流某种他以前有过的,但是后来又潜抑了的概念时,他的心理状态初看起来并无任何变化。首先,这种交流并没有帮助它冲破“压抑作用”加诸于这一概念的抑制力,或者说,这种压抑作用并没有消除,因此不能期望这种原来的无意识概念会变成意识的概念。相反,我们开始时取得的唯一东西,就是使他在不经意地情况下放弃这一被压抑的概念。在这个病人的心理机构中,上述概念实际上是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它的两个不同位置上。第一种形式和第一种位置是他对我们传达给他的这一概念之听觉形式的有意识记忆,第二种形式和第二种位置则是对他早先经验到的这一概念的形式的无意识记忆。

  事实上,在这一有意识的概念克服一切障碍与它的无意识记忆痕迹联系起来之前,压抑设置的障碍是不会去掉的,只有通过把无意识记忆痕迹变成有意识的,上述努力才能成功。

  如果对这问题不作深入思考,就会觉得上述有意识的概念和无

  -- 162

  851弗洛伊德文集

  意识的概念乃是同一种内容在两个不同地形位置上的两种不同显现。然而一旦我们稍微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看到,病人此时获得的信息,与他那被压抑的记忆之间的相同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从心理性质上说,听到某种事情与经验到某种事情完全是两码事,虽然这二者的内容有可能相同。

  目前还不是在上述两种可能性之间作出抉择的时候。也许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会遇到某些因素,促使我们喜欢其中的一种而不喜欢另一种。当然也不排斥这样一种可能:我们或许发现我们上面提出的问题根本就不恰当,觉得我们应该用另一种方式去对有意识概念和无意识概念作出区别。

  三、无意识情绪

  以上我们讨论的东西仅局限于“概念”。

  现在我们想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样是为了阐明我们提出的理论。我们常常提到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概念,但是否还有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无意识的情绪和无意识的感情呢?我们能否把上述的种种合并在一起阐述呢?

  我个人看法是,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对立并不适用于本能。本能永远不能成为“意识”的对象,意识的对象只能是那些能再现“本能”的概念。进一步说来,即使在无意识中,本能如不以概念出现,也无法被再现出来。这就是说,如果本能不把自己附着在一种概念上面(以概念体现出来)

  ,或者说,如果它自己的状态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们就对它一无所知。我们平时总是随便地谈到“某种无意识本能冲

  -- 163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951

  动“或”某种潜抑了的本能冲动“等,这些不严格的表达方式其实是十分有害的。当我们提到本能冲动时,真正与它的意思相当、并能表达它的术语就是”无意识“

  ,其他的术语都会造成混乱。

  考虑到以上的意见,我们对无意识感受、无意识情绪和无意识情感的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了。

  对于某种情绪的本质,我们的意识的确可以把握到,这就是说,它的确能成为意识的对象。因此,在阐明“无意识”的性质时,如果不把情绪、感受、情感等考虑进去,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在精神分析的实践中,我们对这些东西习惯的称呼是“无意识的爱”

  、“无意识的恨”

  、“无意识的愤怒”等等。我们还发现,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使用某些奇怪的混合字眼,如“无意识的犯罪意识”等等;有时还使用某些相互矛盾的字眼,如“无意识的欲求”等等。这样一些称呼是否比我们经常听到的“无意识本能”包含着更丰富的含义呢?

  上述两种说法事实上不完全一致。首先,事情有可能是这样的:某种感情的或情绪的冲动被感受到了,但对它的解释却是错误的,由于那个真正适合于它的表达或用语受到抑压,它就不得不去寻找另外一种概念。

  “意识”误以为它(这种感情或情绪)就是这种概念的具体呈现。假如我们能够恢复它与那个真正适合于它的概念的联系,就会把原来的感情冲动称为“无意识冲动”

  ,但是,尽管这么称呼它,它造成的感情效果却从来不是无意识的,其中真正发生的事情乃是它的“概念”经受了“压抑”。一般说来,“无意识感情”或“无意识情绪”

  等术语的真正所指乃是本能冲动在遇到压抑之

  -- 164

  061弗洛伊德文集

  后,其量的方面所经历的“变化”。就我们所知,这种“变化”一般有下列三种:1。

  这种感情经压抑后全部或部分保留下来;2。

  转变成一种不同质的情感,首先是转变成一种“焦虑”或“欲求”

  ;3。被抑制,或者说其发展受到阻止(这样一些可能性可以通过“梦”进行研究,这比通过研究“精神病”好的多)。众所周知,阻止感情的发展和生成,乃是“压抑”活动的真实目的,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它的工作就等于没有完成。每当“压抑”活动成功地禁止了感情的发展时,我们就称这些情感为无意识的(当我们取消压抑时,它们又恢复原状)

  ,因此,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字眼的使用还是前后一致的。但是,当我们把它同“无意识概念”作比较时,它们之间又有重大区别,这就是:无意识概念在受到压抑后继续存在(指仍然在Ucs系统中作为一个真实的结构存在)

  ,而位于这个系统中与之相对应的无意识情感,却处于一种抑压状态,得不到任何发展。严格说来,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无意识概念”意义上的“无意识情感”。虽然这种语言称呼本身并无错误,但是,在Ucs系统中有可能存在着某些可以变成“意识”的情感结构。因此,它们之间的全部区别就在于这样一个事实:概念多半是记忆痕迹的投注,而情感和情绪则是一种排出(释放、发射)活动,其最终的形态被我们感知为感情。我们目前掌握的关于情感和情绪的知识还不可能把这种区别解释得十分清楚。

  使我极感兴趣的是,我们已经证实了这样一件事实:“压抑”作用可以通过把本能冲动转化成情感表现而成功地对它抑制。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般情况下,意识系统总是

  -- 165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161

  对情感表现施行控制,对运动活动则加以放纵。它极力强调“压抑”的重要性,因为压抑不仅能阻止事物进入意识,而且还在阻止情感表现的同时引发肌肉的活动,反之亦然,我们或许说,只要Cs系统控制了感情表现和肌肉运动,人的精神状态就是正常的。但是,这种控制同上面提到的两种相互邻近的发泄(发射)活动(即发泄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却有着截然的不同①。

  Cs对自动性动作的控制是牢固可靠的,足以经得住神经机能失调的频繁冲击,只有在患了精神病之后,才受到破坏。

  而Cs对情感发展的控制则不那么可靠,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觉察到,在Cs和Ucs之间争取对情感优先控制的斗争,总是在不间断地进行着。有时候某些领域的影响力会相互区分开来,有时候各种作用力相互交混。。

  Cs(Pcs)系统在释放感情和身体动作时的重要性,使我们更加懂得了“替代性概念”在决定病情的形式方面所起的作用(替代性概念:当原来的概念被压抑后,就生成了一个替代性概念继续存在)

  :情感有可能直接从Ucs系统中直接产生,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生成的情感就带有焦虑(欲求)的特征,因为它代表着一切“被抑制的感情”。然而在多数情况下,“本能冲动”总是耐心等待,直到在Cs系统中找到一个替代性的概念。这样一来,情感就可以从意识领域内的这一替代性概念中发展出来,而这种替代性概念本身的性

  ①“感情表现”基本上是通过运动(分泌和血管舒张等)呈示的;而“发泄”则是由主体身体内部的变化造成,不涉及外部世界;“运动”则产生于设计出来的,试图改变外部世界的活动。

  -- 166

  261弗洛伊德文集

  质又决定了产生出来的情感的“质”的特征。我们曾一再声明,在压抑活动中,情感同它所归附的概念(或产生它的概念)开始分离,这之后,它们每人又经历了自身特有的变化。

  从描述的角度来说,上述说法是无可置疑的,但事实却并不如此简单,情感活动一般并不直接生成,只有当它冲破限制,在Cs中找到一个新的替代者时,才能成功地产生出来。

  四、地形学与压抑的动力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已经认识到,“压抑”

  基本上是一种施影响于“概念”的活动,而且位于Ucs系统和Pcs(Cs)系统的交接处。本节我们打算对这一活动作出较详细的描述。我坚信,压抑乃是投注①的收回(或撤离)。但问题在于,这种撤离发生在哪个系统?这种投注一经阻回之后,它又回到了哪个系统?

  由于在Ucs系统中,那被压抑的概念仍然在活动着,所以它肯定仍保留着自身的“投注”能力,因此,撤离回来的并不是这种概念,而是另外一种东西。

  我们首先要谈的是,当“压抑活动”

  本身影响了一个位于前意识中的概念,甚至影响了一个已经进入意识的概念时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压抑,就是抑制那个属于Pcs系统的前意识概念的投注(使这种投注停止)。这样一来,这个概念就面临三种可能:1。不

  ①投注:Cathexis,精神分析学专用术语,指把心理能量集中于某一特殊的人、物或概念上。——译者注

  -- 167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361

  能投注;2。从Ucs系统中接受投注;3。保留它先前进行过的无意识投注。

  相应说来,我们所得到的结果也可能是三种,即:1。

  撤离回来的前意识;2。

  保留下来的无意识;3。

  代替前意识投注的无意识。我们还进一步注意到,我们所作的上述反思,乃是不自觉地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从Ucs系统向离它最近的系统过渡,并不是通过制造一个新的代替物完成的,而是通过改变它本身的状态完成的,或者说,是通过改变它自身的投注完成的。这一有效的假设很自然地使我们想到地形学。

  然而这一利比多的撤回过程,并不足以使我们了解“压抑”的另一个特征。我们尚不清楚,为什么那个保留了它的投注或从Ucs系统中接受了“投注”的“概念”不能通过它自身的投注重新进入Pcs系统?

  如果是这样,利比多的撤离就不得不重复一次,这一同样的活动也许会没完没了地重复下去,但其结果却不再是“压抑”。我刚才描述的前意识投注的撤回,同样不能解释开初的压抑活动。

  因为在压抑开始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这儿还有一个未曾从Pcs系统中接受投注的无意识概念,而这样一个概念是不能被剥夺的。

  因此,我们真正要寻找的,乃是另一种活动,它首先支持“压抑”

  ,其次要保证这种压抑的形成和继续。这种活动,只能是一种“反——投注”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才能保证Pcs系统不受无意识概念的侵犯。

  我们将从医疗病例中看到,这种在Pcs系统中发生的“反——投注”

  活动的具体表现。

  它代表了初始压抑活动所需要的连续性和对自身之持久性的保持,“反——投注”乃是初始压抑活动的主要机制,而在压抑

  -- 168

  461弗洛伊德文集

  活动中还要再增加一种撤离或阻止前意识投注的活动。很有可能发生的一件事情是,那种从“概念”中撤离回来的投注,就是供“反——投注”的投注。

  随着讨论的进展,我们逐渐地发展出了有关心理现象之大体结构的第三种观点(前两种观点是动力学观点和地形学的观点)。对这第三种观点,我们称之为经济学的观点。通过这种观点,我们将彻底探明特定量的兴奋,最后将剩下多少,从而对它作出相对正确的估价。对于这种作为精神分析研究之最终结果的“观看问题的方式”

  ,我们最好给它取一个特殊的名称。我建议,在我们把某种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动力学方面的,地形学方面的和经济学方面的——全部成功地描述出来之后,应该称这种描述为“玄学心理学描述”

  ,我们必须预先指出,就我们现在掌握的知识而言,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仍然是片面的。

  我们下面要做的,是试对我们熟悉的三种转移型心理症的压抑过程作一番玄学心理学的描述。在作分析时,我们将用“利比多”这个字眼代替投注,因为就我们所知,我们在以上病例分析中所研究的主要东西,就是性冲动的命运。

  第一种是忧虑型歇斯底里病,人们常常忽视或漏掉了对这种病的最初发病阶段的观察。如果仔细观察,这一最初阶段是可以辨认出来的。

  它显示出的忧虑具有这样一个特点:看上去似乎是一种忧虑,但忧虑者本人又不知自己害怕什么。

  我们认为,在这一阶段,其Ucs系统中必定有某些爱欲冲动要求转化成Pcs系统的冲力,与此同时,那前意识中的利比多冲动也正以一种“逃离”的方式,从这个领域撤退,这样一来,

  -- 169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561

  那已被放弃(或压抑)

  的概念中所包含的无意识利比多冲动,就以一种忧虑的形式排放出来。随着这一过程的重复,就向着支配或克服这一令人痛苦的忧虑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那逃回的利比多冲动。将自己附着到一个替代概念上,这一替代概念一方面通过联想同那个放弃(或压抑)

  的概念联系着,另一方面又因它远离这一概念而逃避了被压抑的命运,这样一来,就使得那个无法控制的忧虑的爆发成为合理的。

  这时,这个替代概念就在Cs(Pcs)系统中发挥着一种“反——投注”

  (或反利比多冲动)

  的作用——通过阻止那被压抑的概念进入意识,从而保护着这个系统,另一方面,它又是(或者说,它扮演着)这样一个交接点——忧虑感情(这时它最不容易控制)

  ,在这个交接点上爆发和投注。

  治疗实践中所作的观察证明,当一个儿童患有“动物——恐惧”症的时候,会经验到两种不同的条件下的忧虑:第一种是当被压抑的爱欲冲动变得强化的时候,第二种是当儿童看见他所害怕的动物的时候。在第一种情况下,替代概念作为一个从Ucs系统向Cs系统过渡的指挥者出现。在第二种情况下,它是作为一种用于释放忧虑的孤立根源出现。由Cs系统所做的进一步控制,一般这样一种倾向呈现出来:随着第一种条件(而不是第二种条件)所持续的时间的延长,这种替代概念就愈易被唤出来(更容易出现)。

  这个儿童的最终表现或许是这样子的:1。

  他似乎一点也不喜欢自己的父亲,并且开始独立于他,不再受他的控制;2。

  对动物的恐惧似乎成了他的唯一恐惧。这种恐惧不断增长,直达到与无意识本能产生的恐惧相等。这是一种最顽固不化和放肆无忌的恐惧——它无视一切来自

  -- 170

  61弗洛伊德文集

  Cs系统的影响,只在Ucs中暴露出自己的本相。

  在忧虑型歇斯底里症的第二阶段,那来自Cs系统的“反——投注”就开始导致“替代概念”的形成。不久之后,同样的机制又在一个新的方向上起作用。就我所知,压抑活动这时仍然没有结束,而是发现了一个新的任务——对那个由替代概念激起的忧虑加以禁止。

  这一活动以下面的方式进行:与替代概念相近的所有联想均被赋予一种特别强烈的利比多“冲动”

  ,从而展示出某种对“兴奋”的高度敏感。在这一保护性结构内,它的每个位置上的“兴奋”由于与替代概念联系着,所以均能造成忧虑的轻度增长,这种增长继而又被作为一种信号,用来抑制这种忧虑的进一步增长(这种抑制是通过利比多冲动的新的逃避行动完成的)。

  这种敏感而又活跃的“反一投注”

  作用在这个可怕的替代物周围扩展得愈远,这样被用来孤立这个替代概念,使它不受新的冲动干扰的机制就愈准确。当然,这种保护机制仅仅是用来抵制那些通过外部知觉对这一替代概念的干扰和侵犯,它们永远不会抵制本能冲动(它按照这被抑制概念的联系方式与替代概念联系)。

  因此,只有当替代概念成功地取代了被抑制的概念时,这种机制才开始起作用,而且永远不是在一种完全安全的情况下起作用。这种本能兴奋增加多少,围绕替代概念的防护也就向外扩展多少。这整个结构(它以类似方式出现在其它神经官能症中)就是我们说的恐惧。我们从忧虑型歇斯底里中见到的退避、放弃和犯禁等症状,乃是替代概念逃避有意识投注的具体表现。

  纵观这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三阶段上的活动,重复了和扩大了第二阶段上的所做的事

  -- 171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761

  情。Cs系统如今通过围绕在它四周的各种联想的反投注作用,抑制了替代概念的活动,从而保护了自己。正如开始时这一系统对自身的保护是通过替代概念的投注,制止了那被压抑的概念的呈现一样。这样一来,这种替代结构就通过转移作用而发展起来。我们还必然作出如下补充:在Cs系统中,先前只有一个小的环节被压抑的本能冲动冲破,这就是替代概念(或者说,这种被压抑的本能冲动的唯一出口,就是替代概念)。但是后来情况就变了,——整个保护性结构(即恐惧)

  都与那种极为突出的无意识影响相对应。

  进一步说来,我们还可以强调这样一个观点:通过整个自卫机制,就把来自本能的威胁外射出去,自我展示的行为表明似乎那威胁它的忧虑不是来自本能,而来自外部知觉。这必须会导致这样的后果:自我对这种外部危险的反应,乃是试图逃避,即“恐惧”时试图作出的那种逃避。在这一过程中,压抑仅在一个特殊地方获得了成功,这就是:忧虑的排泄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只不过这种抑制是以丧失个人自由为代价的,这的确是一个重大的牺牲。然而,从本能需求中逃避的企图,一般是无多大用处的,而那种通过“恐惧”方式达到的逃避效果,也并不那么令人满意。

  我们从这种忧虑型歇斯底里中看到的大部分症状,都适用于其它两种神经官能症。因此,我们只想把下面的讨论局限在它们的不同之处以及“反—投注”

  活动所起的作用上。

  在转移型歇斯底里中,被压抑概念的本能性投注转变成使其发病的“刺激”

  ,在多大程度上和处于什么条件下,这种无意识概念对自己本能冲动的投注是通过这种向“刺激”转化的方

  -- 172

  861弗洛伊德文集

  式进行的(从而可以使它克服压力进入Cs系统)?这样一些问题(以及与之相似的其他问题)最好是留给对歇斯底里的专门性研究。在“转移型歇斯底里”中,来自Cs(Pcs)系统的“反—投注”所起的作用是很清楚的,“症状的形成”就是它所起的作用的具体呈示。正是这种“反—投注”

  ,决定了整个投注应当集中于本能表现的那一部分。经它选择出来用于形成“症状”的那一部分,必须适合于表现本能冲动的目的(起码不低于Cs系统之自卫和惩罚活动所需要的条件)

  ,这样一来,它就取得了一种“超级—投注”

  ,这就是说,它也像“忧虑型歇斯底里”一样,同时从两个方向得到维护。因此我们不需要再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Cs系统使压抑时的费力程度并不一定等同于症状呈现时的能量的投注。

  因为压抑时花费的力量是通过“反—投注”付出的力量来衡量的。而症状呈现不仅得到这种“反—投注”的支持,而且得到与之交织在一起的Ucs系统中的“本能性投注”

  的支持。

  至于迷狂性心理症,我只要对“论压抑”一文中提出的议论作一点补充就够了。这就是,在这种病中,Cs系统的“反—投注”开始突出出来,占据中心位置。这正是造成最初的压抑的原因所在。这时,压抑是以“反抗”的形式出现的,到后来,便成为“被压抑的概念”的突破点。我们还可以作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压抑活动在“忧虑型歇斯底里”和迷狂心理病中,看上去远远不如在“转移型歇斯底里”中那样成功,这是因为它的“反—投注”过于突出,从而使它找不到任何突破口。

  -- 173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961

  五、Ucs(无意识)系统的特征

  我们以上区别了心灵中的两大系统,当我们仔细观察其中一个系统,即Ucs系统时,会从中发现另一个系统(即Cs系统)所不具有的特征。这种现象给我们以更新的启示。

  Ucs系统的核心是“本能呈示”

  ,其目的是进行“投注”

  ,换言之,这一系统的核心就是“欲望—冲动”。在这儿,各种本能冲动并列存在着,它们相互独立,互不矛盾。即使在两种看上去目的各不相同(或互相矛盾)的欲望同时活跃起来时,它们也不会相互拆台和势不两立,而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居间的或妥协的目的。

  在这一系统中不存在否定,不存在怀疑,也不存在各种程度的确凿无疑。因为只有通过位于Ucs系统和Pcs系统之间的“审查者”的检验之后,上述一切才有可能出现。

  “否定”在较高的意识层次上乃是“压抑”的替代,而在Ucs系统中只有以不同强烈程度的“投注”内容存在着。

  在这个系统中,投注的强度比起其它系统来,更是变换不定。通过转移,一种概念会连同它的全部利比多冲动,转让给另一种,它还可以通过压缩作用,把属于好几个概念的全部利比多冲动都占为己有。我曾建议,把上述两种作用作为心灵之“初始活动”的典型标志。

  因为在Pcs系统中,占统治地位只是一种“次级活动”。

  一旦初始活动在发挥自己作用时与属于Pcs系统的各种因素相联系或相结合,它就看上去滑稽可笑。

  -- 174

  071弗洛伊德文集

  Ucs系统中所进行的活动,都是无时间性的,换言之,它们不按时间的顺序进行,也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与时间没有任何关系。只有Cs系统中的活动,才与时间有关。

  Ucs系统中的活动,很少与现实有关,它们的命运只取决于它们拥有多大的力量,还取决于它们是否服从快乐与痛苦原则。

  总起来说,我在Ucs系统的活动中大致发现了如下几个特点,即:1。各种活动相互并列、互不矛盾;2。属于一种“初始活动(是一种”投注“性动作)

  ;3。无时间性;4。以心理实在代替外部实在。

  对上述无意识活动,我们只有在人们的梦中和各种心理症中才能观察到。换言之,只有将更高级的Pcs系统中的活动,通过某种退回作用,回复成低级层次上的活动时,我们才能看到。这就是说,这种活动不可能“独立地”被我们看到,因为它们不能独立存在。

  Ucs系统很早(或刚刚出现)就被Pcs系统所掩盖,只有Pcs才拥有进入意识和导致运动的手段。

  Ucs系统的向外发泄,是通过某种物理刺激导致情感的发展,但即使这样一个发泄口,也被Pcs系统夺走了。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仅靠自己,它连一种有目的的肌肉活动都做不出来,这唯一能做的,就是那些习惯性的条件反射活动。

  为了充分理解上述Ucs系统之种种特征的意义,我们理应将它们同Pcs系统的种种特征作一比较或对比。但这样一来,我们就走得太远了。因此,我建议,我们最好先停留在目前这一步,等到我们讨论更高层次的意识系统时,再做这种比较也并不算迟。目前我们只能挑选几个最紧要的问题作

  -- 175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171

  阐明。

  Pcs系统中的活动,不管它们已经变成有意识的,或仅仅具有变成意识的可能性,都会展示出一种对投注概念之向外发射倾向的抑制作用。当一种活动从一种概念转向另一种概念时,第一种概念会保留下它的一部分冲动力(投注)

  ,这就是说,只有一部分冲动力转移到第二种概念中。在这儿,以“初始活动”

  方式进行的转移和凝聚十分少见,因为它们在这儿受到极大的限制。

  这一情况曾使布留尔(Breuer)

  作出如下的假设:在心理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能量的投注阶段,在其中一个阶段上,这种能量是被“软禁”起来的;而在另一阶段上,它就自由活动起来,并开始要求外射。

  我认为,上述见解代表着我们对心理能量之本质的最深刻洞察,我们没有理由反对它。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对这个问题作出玄学心理学的描述,虽然这是一个过于大胆的举动。

  除此之外,它还移交给Pcs系统这样一个工作:使各种不同的观念性内容相互交流,以便达到相互影响;使它们与时间联系起来;设立审查关卡(或各种审查关卡)

  ,建立起检验现实的一套法则,即“现实法则”。有意识的记忆似乎也全部依赖于Pcs系统,因而与那种Ucs经验在其中得到固定的“记忆痕迹”明确区别开来。它或许对应于某种特殊的“复现”——这一概念曾被我们用来解释有意识概念与无意识概念的关系,现在已被我们抛弃,我们还应该由此而发现一种手段,以结束我们不知如何称呼更高级系统中的困窘(就目前来看,它的名子很不明确,我们有时称之为Pcs,有时称之为Cs)。

  -- 176

  271弗洛伊德文集

  在此我们还要奉劝某些人,对于我们把各种心理活动归类于这一种或那一种心理系统时所做的解释和描述,不要急于做出结论。我们所描述的是成年人的心理状态,在这里,Ucs系统严格说来只是作为较高级心理系统的初始阶段。在个体发展起来之后,这个系统的内容和联系是什么?在动物中这个系统有何意义?

  这都不能从我们的描述中推导出来,这就是说,必须对它们作出独立的研究方可得知,进一步说来,对于人类的心理生活,我们必须尽力去发现上述两种心理系统(包括其内容和特征)能够相互改变或相互交换的病理学条件。

  六、两种系统之间的交流

  如果我们认为Ucs系统已经不起作用,心灵的全部工作都由Pcs承担;如果认为Ucs只是某种退化器官,是进化过程留下的痕迹,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个同样的错误的假设是,认为这两个系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压抑”

  活动——Pcs把任何一件有碍于它或使它不安的东西,都扔进Ucs的无底深渊。

  事实恰恰相反,Ucs是一个活的系统,它还在不断发展着,而且同Pcs保持着多种关系,尤其是相互合作关系。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把Ucs系统看成是一个延伸的或时时向它的所谓“衍化物”

  转化的系统,易于接受现实生活的各种影响,持续不断的作用于Pcs甚至还能反过来受Pcs系统影响。

  在无意识本能冲动的各种衍生物中有某些显得十分奇特,这就是,在它们自身中包含着许多与之相对立的特征。

  它

  -- 177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371

  们一方面是高度组织化的,见不出任何自相矛盾的地方,充分利用从Cs系统中得来的每一点东西来装扮自己,使我们普通判断力很难把它从这个系统的结构形态中区别出来。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无意识的,这就是说,它们决不能变成意识。

  按照它们的性质似乎应该归属于Pcs系统,但事实上它们又属于无意识系统,它们的起源对它们将要承受的命运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比做人类中的混血儿。大体看去,他们很像白人,但又不时暴露出某些有色人种的这种或那种特征。正因为此,他们在白人社会中受到排挤,不能享受到白人的特权。上述性质正是正常人和患心理症的人的“幻觉世界”所具有的性质。我们已经认识到,幻觉的生成乃是梦和心理症的初始阶段,尽管它们是具有高度的组织性,仍然处于潜抑状态,因而不能变成意识,在没有明显地被“投注”之前,它们往往接近于意识。而且不受任何干扰,一旦受到某种程度的干扰,它们就会立即被压抑回去。

  Ucs中另一种与之相同的和高度组织化的无意识衍化物是“替代—结构”。所不同的是,它能够成功地冲入意识领域。这要归功于某些有利的联系,例如,当它们同一个前意识区域的“反—投注”相重合时,就会很容易地进入意识。

  当我们利用别的场合进一步了解进入意识的条件和方式时,就有可能找到克服它们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的办法。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最好对照我们以前考察意识时提出的观点(即从意识的角度提出的观点)

  ,即:意识总是把全部心理活动归属于前意识领域。由于来自于无意识的相当一部分前意识材料都具有无意识衍生物的特征,所以当它们进入意识时

  -- 178

  471弗洛伊德文集

  都要受到“审查”。而对于其余一部分前意识材料来说,它们可以在不受审查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意识。从这儿我们窥见到早先提出的一个假设中的矛盾:从“压抑”

  的角度来看,它不得不行使“审查”

  ,因为这种审查决定着位于Ucs系统和Cs系统之间的意识。而现在我们又有了另一种可能性,即:在前意识系统和意识系统之间也有一道审查。然而我们完全可以不理睬这种复杂情况造成的困难,进而作出这样的假设:从每一个系统向另一个比它高一级系统的过渡(这就是说,每向更高级的心理结构前进一步)

  ,都需要经受一道审查。

  作为这一假设的推论,我们将不得不抛弃原来的假设,即开始时提出的那个它“每进一步,都只不过是制造出原物的一个新的复制品”的假设。

  解决这个问题时遇到的所有困难,大都出于这样一个原因,即:我们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活动的唯一特征,就是它的“意识性”

  ,而意识本身又不能作为划分不同系统的标准。

  我们知道,属于意识领域的东西不一定总是被意识到,它们有时还会暂时潜抑起来。研究还进一步证明,许多具有前意识系统之特征的东西,不会变成意识的。我们还注意到,这种进入意识的可能性还要受到某些“注意”倾向的限制。这就是说,意识与不同心理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同“抑制”

  活动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实际上,与意识相离异的不仅是那些被压抑了的东西,还有某些对自我进行支配,从而成为被压抑的东西之最强大的对立面的各种冲动。如果我们想尽快地以玄学心理学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分析,就必须学会摆脱已往的成见。尤其是那种极为看重“有意识状态”的各

  -- 179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571

  种症兆的成见。

  只要我们执着于这一成见,在我们对其作出综合时,就要受到例外情况的干扰。

  我们看到,进入Pcs的衍生物是作为替代性结构和心理症状进入意识的,它们一般经历了巨大的变形,因而大大远离了Ucs(虽然许多经受了压抑,但仍然保持原状)。我们发现,许多前意识构造仍保持无意识状态,虽然从其性质看,它们理应变成意识的。

  或许对它们来说,Ucs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我们下面想要寻找的一种重大区别,不再是意识和前意识的区别,而是前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别。位于前意识领域边界上的审查者,总是把无意识挡回去,但它的衍生物却可以绕过这个审查站,从而获得了更高级的组织结构,在Pcs系统中达到某种强度的“投注”。但是一旦越过这道防线,它们又会继续突进到意识领域,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与前意识之间的审查者的检查,当认出它们是无意识系统的衍生物时,就再次把它们“压抑”回去。这就是说,第一道防线上的审查者专门用来对付Ucs本身,而第二道防线上的审查者则专门对付无意识系统在前意识中的衍生物。

  我们以为,在个体发展的进程中,这个“审查者”自身也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精神分析治疗中,这个位于Pcs系统和Cs系统之间的审查者的存在,已得到确凿无疑的证明。我们可以要求病人自由地产生出Ucs的衍生物,还可以设法保证他们克服审查者对这些想变为意识的前意识结构的反抗,进而帮助他们废除了第一个审查者行使的压抑。除此之外,我还要作出如下补充:Pcs和Cs系统之间的审查者的存在,使我们懂得了,

  -- 180

  671弗洛伊德文集

  “变成意识”不单纯是一个知觉活动,它或许还是一种“超级—投注”

  ,或者说,是心理结构中发展出的一个更高级的层次。

  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转向无意识同其它心理系统之间的交流。在本能活动的根基部位,各种系统之间以一种最自由的方式相互交流着;某些这类活动极为活跃,它们穿过无意识系统,进入前意识系统,最后到达最高层次的意识系统;其余的活动则一直保持在无意识区域。然而Ucs还可以受到知觉外部世界时所经历的经验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从知觉到无意识系统的一切通道都是通畅的,只有从无意识系统向外部穿越,才受到“压抑”活动的阻挡。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某个人的无意识可以对另外一个人的无意识产生影响,而他们的意识却不受任何牵连(或无动于衷)。

  这一点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

  我们应该努力弄清,在造成上述结果的所有因素中,是否应该把前意识排除在外,然而就描述想要达到的目的来说,这当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Pcs(或Cs)系统的内容,一部分来自本能生活(通过无意识媒介)

  ,另一部分则来自知觉。然而我们还不清楚,这一系统究竟会对Ucs产生多大的直接影响。对精神病病例的检查常常发现,他们的Ucs系统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独立性,对外在影响极不敏感。注意力分散和两种系统完全分离,乃是这种病人的两处典型特征。然而精神分析治疗却完全建基于Cs系统能对Ucs系统施加影响的设想上。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虽然费了许多力气,却收效甚微。然而,那作为这两种系统之中介者的Ucs衍生物,却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我们应该想到,通过Cs作用Ucs而引起它内部自动改变,这

  -- 181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771

  的确是一个艰难的和缓慢的过程。

  前意识与某种无意识冲动进行合作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后者受到强烈的压抑,但只要无意识冲动与其中一种控制性倾向相谐调,最终亦能达到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抑制被消除了,那被压抑的活动也变成了支持自我达到其企图的一股力量。在这种简单的布局中,无意识变成了自我的谐振,同自我保持一致。对其它方面的压抑活动则丝毫不产生影响。

  Ucs在这种合作中起的作用是无可指责的。那受到加强和支持的倾向一旦被揭示出来,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与寻常倾向极为不同——它们可以取得特别完善的成就,对于类似于迷狂症状的种种相反倾向进行抵抗。

  Ucs中所包含的内容就像一个心理王国中的原始臣民。

  如果说在人的内心存在着遗传而来的心理构成——与动物本能相似的东西——它们便是Ucs系统的核心。那些在儿童发展期没有多少用处,因而被抛弃的东西,以后又一个个得到补充,而这些补充物同遗传物的性质不一定有什么不同,这两大系统的内容完全区别开来的时间只能是青春期。

  七、对无意识的识别

  只要我们对Ucs的概念仅仅来自于梦的生活和转移型心理症的认识,我们对这一系统所能作的断言就超不出以上谈论中说过的东西。这些谈论当然还很不够,甚至有时还造成模糊和误解。尤其是当我们无法把Ucs同某种我们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或不能把它们归之于我们熟悉的某一类时,上

  -- 182

  871弗洛伊德文集

  述情况就更明显。现在让我们对自恋型神经官能症作一番具体分析,从这种分析中我们将对这谜一般的无意识领域,有一个清晰具体的认识。

  自从阿布拉哈姆于1908年发表了他的作品以来——这位真诚的作者把它归于我的鼓励——我们就一直用自我与对象之间的对立去解释精神分裂症的成因,在转变型心理症(如忧虑型,倒错型和迷狂型歇斯底里症)中,我们对这二者之间的对立并没有突出出来。我们知道,对象方面的破坏和阻挠,偶而也会导致心理症的爆发,心理症大都表现在对真实事物对象的放弃。

  我们还知道,放弃对对象追求的利比多,首先回复为一个幻觉中的对象,继而又变成一个潜抑了的对象(内向)。然而在上述例子中,其“对象——投注”一般仍保留下它的大部分能量,对压抑过程作仔细检查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受到压抑(或作为压抑的结果)

  ,这种“对象—投注”仍在无意识系统中继续着。事实上,这种转移能力(我们在具体治疗上述心理症时,曾利用过这一点)

  ,乃是使“对象—投注”不受阻碍的保证。

  然而精神分裂症则不然,我们现在不得不承认,在这种病中,因被压抑而回缩的利比多并没有找到一个新的对象,而是退回到“自我”中。这就是说,“对象—投注”在这儿已被放弃,重新建立起一种“对象迷失”的原始自恋状态。这种病的种种特征(如转移能力的丧失)

  治疗对它的无能为力、它特有的那种对外在世界的遗弃和否定。其“自我”展示出的那种“超级—投注”

  ,以及最后达到的全然冷漠和无动于衷等等,都与我们提出的“对象—投注”

  被放弃的假设相吻合。

  谈

  -- 183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971

  到两大心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多数研究者都对下面的事实感到吃惊:在精神分裂症中,这两种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还在意识领域中就已经表现出来。

  而在转移型心理症中,却只存在于无意识中,而且要经由精神分析手法,才能把它们揭示出来。然而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不能把“自我—对象”系统和意识内两大系统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通过下面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我们似乎可以达到我们想要寻找的东西。在精神分裂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患者在谈吐方面的种种变化(尤其在早期阶段)

  ,这种变化值得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由于患者特别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结果使他变得矫揉造作起来。他们谈话的方式完全打乱了,有时达到使人完全不能理解的程度,以至在正常人听来,这些谈话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其实,这些谈话的内容常常与患者的某些身体器官或某些刺激有关。我们还可以把这一症状同另一种现象联系起来,这就是:在精神分裂症的上述症状中(它们同歇斯底里症或迷狂症中的替代性机制有相同之处)

  ,其替代物同被压抑的东西之间的关系,揭示出两种形式心理症都有一种令我们吃惊的奇异特征。

  维也纳的维克多。托斯克博士曾经把他对精神分裂症初期阶段观察时所得的一些结果提供给我。这些材料之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们证实了患者本人极力想进一步解释她自己谈的东西。我这里借用他的两个例子来说明我的论题,而且我也确信,任何一个研究者都能获得大量这种材料,托斯克受理过这样一个病人,她是在同她情人吵架之后被带到诊所来的。刚一来到,她就向医生倾诉说,她的眼睛不对劲了,

  -- 184

  081弗洛伊德文集

  它们被“扭歪”了,为了对这句话作出解释,她又用完全合乎语法的句子对她的情人作了一连串的谴责:“我根本就不理解他,他每次看上去都变了样,他是个骗子,他专门扭歪人的眼睛(在德语中,其真实意思是”奸诈的人“)

  ,他把我的眼睛也扭歪了,现在这双眼睛不再是我的了,我好像在用另一双眼睛观看这个世界。“

  患者对她开始时说出的那句令人费解的话的上述解释,很值得我们作一番分析,因为它们包含的内容与开始时那概括性的句子完全相同,与此同时,它们又向我们展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结构的含义和起源。对这个问题我同托斯克的意见是一致的,这就是,这一病例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用身体中某一器官(在这儿是眼睛)的遭遇或状态来代替自己思考的全部内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谈吐展示出“癔病”患者的种种特征,这就是说,它们已变为“器官—语言”。

  患者所作的第二个陈述是:她站在教堂中,突然感到身体扭动了一下,她不得不换一个位置,似乎有人把她推到了这个位置。好像她是被迫站到这个位置上一样。

  接下来又是一番解释。仍然是对她情人的一连串攻击:“他很粗俗,尽管我生性文雅,现在也变俗气了,他使我变得像他自己那样,让我承认他比我高贵,现在我真的变得像他了。

  因为我开始想到,如果我像他,我就会比现在好得多。

  他总是给人以地位高贵的假象,我现在变得完全像他了,他已

  -- 185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181

  经改变了我的位置①!“

  托斯克认为,在“改变了我的位置”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动作,这种动作代表的含义是“她的地位改变了(或不由自主的改变了)

  ,与她爱人“同一”了,或“以她爱人而自居了②。”

  在这儿,我仍然要提请人们注意,其思想的全部内容都转化成了身体对这种内容的感受,或者说,这种思想内容对身体的刺激支配了整个思维链条。第一个例子中的歇斯底里表现于其眼睛的剧烈震颤,第二个例子则表现于真正的推拉动作(而不是具有推拉的冲力或被拉的感受)

  ,但不管哪个例子,都不伴有任何有意识的思维,即使事情过后,患者也不能表达当时的想法。

  迄今为止,上述两例仅证实了我们所说的“器官语言”

  或“癔病语言”。然而其意义还不仅限于此,它们似乎还证实了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即我们常常遇到的另一种(如布笛儿论文中提到的那种情形)可以归纳为一种确定的公式的事物状态。精神分裂病人对语言文字的使用类似于使梦的思维变成梦的意象,对于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原始心理活动”。

  它们先是经过“凝缩”

  ,然后再通过“转移”

  ,将“投注”的意象整个地改头换面。有时候,这种转换过程会走得很远(与原来的样子相差极大)

  ,致使整个思维过程可以用一个有

  ①“改变某人的位置”

  ,仍然是一种文字游戏,或者说,说话者在用这一字眼的字义取代它的比喻意义。

  ②心理学中称“自居作用”

  ,即以自己理想中的人而自居。——译者注

  -- 186

  281弗洛伊德文集

  着特殊用法的单词(尽管这个单词与其它词有很多种联系)

  再现出来。

  布笛儿、荣格以及他们的学生均作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以丰富的材料,对这一命题作了准确的证明。

  在我们利用上述印象作出结论之前,让我们进一步谈一谈精神分裂症、歇斯底里症和迷狂症之间“替代概念”的区别,这是一种极有意思的区别,但我们会得出一种奇怪的结论。我目前受理的一个病人,声称他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再感兴趣,原因是他脸部皮肤已经得了一种病。他声称自己皮肤生了黑斑,脸上有一个个深坑,谁都能一眼就看出来。经分析后证明,原来他是把自己的“阉割情结”转移到皮肤上,开始时,他在对付这些黑斑时并不感到恐惧,甚至当把它们挤出来时,还感时一种莫大的快慰。

  因为正如他自己说的,每挤出一个黑斑,就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喷射出来。然而后来情况就变了,觉得每挤掉一个黑斑,脸上就留下了一个深坑,因而对自己的行为非常懊悔,认为像他这样“不断地用手瞎搞”

  ,已经把皮肤彻底“糟塌”了。很明显,对他来说,他用手把黑斑的脂肪挤出来,这无疑是“手淫”的替代,由这种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即孔洞)

  则成了女性生殖器的代替,这种生殖器又进一步代表着由于手淫而导致的阉割威胁的真正实现(也可能在幻觉中出现了这种后果)。这样一种“替代机制”尽管带有癔病症的特征,但与“转移型歇斯底里症”也有极其相似的地方。

  但我们觉得它们之间似乎还有某种区别,因为我们想不到在歇斯底里症里会有这样一种“替代机制”

  (即使在我们还不知道这种区别的情况下)。

  在歇斯底里症中,皮肤上出现的小坑很难被作为女人阴道的象征,因为在这种

  -- 187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381

  情况下,只有那些周围裹起来的孔洞才可以使患者联想到阴道。此外,我们还应想到,由于脸孔上的小坑数目众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患者用它们替代女性生殖器。同样的道理也适于托斯克几年前向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报告的另一个年轻患者的病情。这位患者在其他方面与一个患迷症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他往往一连几个小时花在穿衣服或其它类似的事情上。然而这一病例又有自己的突出特征,这就是,患者能够不受任何阻碍地讲出自己的禁忌(或被压抑的东西)。

  举例说,在套穿长统袜时,马上便闪现出一个概念:他必须把袜子的针脚拉开(显出孔洞来)

  ,因为每一个洞在他看来都象征着女性生殖器的孔洞。我们同样不能把这样一种症状归之于一个迷狂心理症患者。

  R。勒特尔也碰到过一个与此相似的病人(这个病人也老把时间花到穿袜子上)。

  在经过分析治疗而克服了障碍后,他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在他看来,他的脚象征着男性的阴茎,套上袜子的动作象征着手淫动作。他之所以不断地把袜子穿上脱下,部分是把手淫的动作再现出来,部分是为了破坏这种动作。

  我们也许会提出,究竟是什么东西使得精神分裂症中的替代机制和症状如此奇特?在经过一番分析后,我们最终懂得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语词—语词关系”压倒了“物—物关系”。举例说,“在挤出黑斑”和“阴茎射精”这两件实际事件之间只有微弱的相似关系,而在“脸皮上数目众多的小坑”和“女性生殖器”之间的相似就更是微乎其微。

  然而由于前一例涉及的两种事件(挤黑斑和射精)都可以用“排出”

  一词加以表达;后一例中的两件事物都可以用嘲弄性

  -- 188

  481弗洛伊德文集

  语词“坑洞”来表达,就使两种实际上不同的事件和事物在表达用语或语言层次上等同起来了,支配精神分裂症中“替代机制”的,无疑是这种词语上的等同。很明显,由于“用词”与“实物”不相符,精神分裂症中的“替代机制”就远离了心理症中的转换机制。

  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自然会得出结论说,在精神分裂症中,“对象—投注”已经被完全放弃了。然而这一结论并不完全,我们必须对其作出这样的修正,即语言概念的“投注”与“物体”间仍然保持一致。这就是说,我们以前所说的“物体的(对象)概念(意识)”

  ,现在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语词的概念,另一种是物的概念(具体概念)。后者指“投注物”

  而不是指物的直接记忆形象,最起码也是指直接记忆形象衍化而成的遥远的记忆痕迹。最值得一提的是,它使我们突然明白了意识概念同无意识概念之间的区别。这两种概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位于心灵中的不同的位置上的同一种内容的不同复现物,也不是位于同一部分的“投注”的不同功能状态,意识的概念包括具体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语词概念,而无意识概念则只包含事物本身。

  Ucs系统包含着对象的物的投注,这是最初的也是最真实的对象投注。

  而Pcs系统则产生于具体概念“超级—投注”

  ,这是通过把这一具体概念同表达它的语言的语词概念联系起来而做到的。我们可能想到,正是这种“超级—投注”才产生了较高级的心理结构,也正是它才使得初始心理过程后面紧跟一个第二级心理过程,即支配Pcs系统的心理过程。

  现在我们已经有可能准确地指出,“压抑”

  在转移型的心理症中所拒绝的弃置概念

  -- 189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581

  (所谓弃置概念,即指那些可以转译成语词,但这种语词又依存于物)是什么。那些没有转换成语词的概念,或者说那些未曾接受“超级—投注”的心理活动,则以潜抑状态留在无意识领域。

  我想提请人们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在很早之前,我们就已经掌握了今天懂得精神分析之最典型特征的那种洞察力。

  在1900年出版的“释梦”的最后一页中,我就阐述过这样一个论题:思维活力,即那些经过投注,远离了知觉的心理活动,由于它们本身缺乏“质”的东西,而且是无意识的,所以只能通过与“语词知识”的残存物(或痕迹)相联想,才能进入意识,而语词概念同具体概念一样,都是来自感官知觉。这样一来就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物的概念(具体概念)

  不能为它们自身的知觉痕迹替代,从而变成意识。

  思想系统的内容需要具有某些新的性质。除此之外,如果它们与语词联系在一起,也许会传给“投注物”以某种性质(由于“投注”仅仅在再现了物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所以,从它们自己的知觉中不会自然生出什么性质来)。

  这些只有通过语词才能理解的“关系”

  ,构成了我们思维活动的最主要部分。

  我们知道,把它们同语词概念联系起来,仍然不等于真正变成意识的,而是有了变成意识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它们属于Pcs系统,而且只能属于这个系统。

  现在我们再回到精神分裂症,由于我们仅涉及到有关Ucs的一般性认识,所以仍不能解除某些怀疑,例如,我们还不敢肯定,这种病症中的“抑制”是否同转移型心理症中的“抑制”有共同之处。

  我们为“压抑”下的定义是:所谓压抑,

  -- 190

  681弗洛伊德文集

  乃是一种位于Ucs系统和Pcs(或Cs)系统之间的活动,其作用是使被潜抑的材料不能进入意识。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必须加以修正,使它把痴呆型自恋症和其它自恋症包括在内。

  但我们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精神病和心理病的一个共同特征,即:自我试图逃避,在缩回的有意识“投注”中表现自己。仅作肤浅的思考,就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自我逃避倾向,在自恋型心理症中表现的是多么彻底和多么露骨!

  在精神分裂症中,这种逃避表现为本能投注,从代表着无意识的物体概念的地方退缩回来。

  看上去十分奇怪的是,属于同一概念的前意识——与无意识物体概念相对应的语词概念——会作出一个正好与之相反的和更加强烈的“投注”。

  我们所期待的也许是:那位于前意识部分的语词概念,将不得不承受压抑的第一次冲击,当这种压抑迫近到无意识概念时,它就不再作出“投注”

  ,这当然是很难理解的。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能是这样的,语词概念的投注并不是“压抑”活动的一部分,而是代表着争取病情恢复或痊愈的首次努力(这种目的明显支配着精神分裂治疗的整个计划)

  ,这些努力在于重新获得过去失去的对象。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运用表达这些对象的语词来捕捉这些对象。因此就必须满足于用“语词”代替具体对象(物体)。一般说来,我们的心理活动总是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向中的一个上活动:要么是从本能出发,经过无意识系统,到达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要么是从外部刺激物出发,通过Cs系统和Pcs系统一直到达无意识领域中的自我投注和它的对象的投注。这第二种方式尽管受到“压抑”

  ,但总起来还是顺利的。而且在很长一段距离内,见不到

  -- 191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781

  任何妨碍心理症患者去重新获得自己的对象的阻力,当我们抽象地思考这个问题时,就有可能忽视语词同无意识具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当前哲学思考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已经开始趋向于使用类似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使用的不受欢迎的思维方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认识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面对具体事物时总是把它们看成抽象的,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把握住这种思维方式的典型特征了。

  假如我们已经认识到了Ucs的性质,而且已经能够正确地确定无意识概念和前意识概念的区别,我们就敢肯定,从其它许多角度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 192

  爱情心理学B

  滕守尧 译

  -- 193

  第一篇 男人对象选择的⒇一种特殊类型

  造成“恋爱”的条件是什么?或者说,男人和女人根据什么选择自己的爱恋对象?当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合乎自己理想的对象时,他们又是如何以幻想来满足自己的要求的,这一向是一个由诗人和想象力丰富的作家们描述和回答的问题。在这方面,文学家们的条件的确优越,他们来做这件事情是再合适不过了:他们有着敏锐的知觉,能对他人的潜在情感生活作出清晰的透视,而且更有勇气来揭示自己的无意识心灵。然而从探求真理的角度来看,他们作品的价值又往往因下面的原因而大受削弱。这就是:文学家们往往要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他们不仅要影响读者的情绪,还要激起人们理智上的和审美的快感。有鉴于此,他们在发言时就不能

  ⒇ 本文根据《弗洛伊德选集》第四卷(伦敦,弗拉德福出版社,1946年C第三版)译出。由三篇论文组成,分别写于1910年,1912年和1918年。

  -- 194

  091弗洛伊德文集

  直言不讳,例如、他们不得不把真实发生的事情的某些部分舍去,为的是防止无关紧要的东西干扰,然后再用别的材料去填补这些空隙、对整体的统一下一番粉饰功夫。对文学家的这种特权,我们可以称之为“诗的破格”

  (Poeticlicence)

  ①。

  文学家虽然描述生命,但对种种心理的起源、发生与发展等,却不太注意。因此,为了最终解决问题,我们还必须借助科学,对这些诗人们反复玩味和几千年来不断给人带来快乐的材料,作一番深入探讨。当然,科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有时免不了笨手笨脚,其结果也恐怕不那么令人愉快,但这种不愉快的反应,却正从反面证明,我们对两性之爱或其他事情的研究,是完全合乎科学的(而不是艺术的)。科学研究愈深入,我们就愈加认识到,人心在容忍对“快乐原则”的违背方面达到了多么高的程度。

  精神分析家在治疗病人时,常常能深入心理症患者的情欲世界,获得深刻印象。有时候他们还注意到(或听说过)

  ,甚至某些身体健康、德智高超的人,也有着同病人一样的表现。假如他运气好,观察和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心中便可能得到一些明确的印象,促使他把人们的恋爱方式归纳为种种不同的类型。

  有关男人对于性爱对象的选择,也有很多类型,我首先讨论的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因为这种人的“爱情事件”十分

  ①诗人、文学家为了达到某种表现效果,常常不顾常识、风俗和一般的逻辑与分类标准,随意安排材料。在诗中是允许的,在科学中却不允许。诗人的这一特权,被称为“诗的破格”。——译者注

  -- 195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191

  奇特、常使旁观者(或自己)感到大惑不解。然而当我们使用精神分析法去解释时,却可以得到较清晰的解答。

  一、在这类人的爱情选择条件中,有一条最为明显,而且不可缺少(每一次当你在某人身上发现这一特征时,就可以把他归于这一类型。如果继续寻找,就可以发现这类人应具有其他一些特征)。对这一条件,我们可以这么表述:“他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缺少被伤害的第三者”。换句话说,这种人绝对不会去爱那些无所属的女子,如少女或寡妇等。他们所爱的女人,永远是那些被别的男人爱过或占有着的,不管这些男人是丈夫、未婚夫还是情夫。

  在某些极端的病例中,那些无所属的女子永远激不起他们的爱欲,有时甚至会受到他们的鄙视,直到这些女子与别的男人发生了上述关系后,才突然变得可爱起来。

  二、第二种条件可能不多见,然而也很引人注目。而且我们所讨论的这一类型,也正是第一种条件与这第二种条件以不同程度混合而成(也有时仅由第一种条件构成)。

  这第二种条件就是:凡纯洁善良的女子,对他们均没有爱情的魅力,情爱的诱惑力永远来自那些贞操可疑,性生活不太检点的女子。这种特征本身也差别悬殊,从爱上一个妖艳而稍有艳闻的有夫之妇,到情夫众多,有如妓女的“大众情人”

  ,各各不等。他们要的就是这种味道,说的粗俗一点,这种条件可称为“非野鸡不爱”

  (或“青楼之恋”)。

  这类人的爱情似乎总离不开这两个条件,前一种条件满足他的敌对情感,使他能够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而去与别的男子争斗;第二种条件则因女人的放荡而带来一种嫉妒情绪。

  对

  -- 196

  291弗洛伊德文集

  这种男人来说,只有当他们嫉妒的时候,其热情才升腾到沸点,与此同时,对象的价值也就急剧上升,甚至高的无法比拟。

  他们总是两眼盯着女方的行为,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证据,也要借题发挥,欲火也就随之上升。奇怪的是,他嫉妒的对象从来就不是这个女人的合法占有者(丈夫等)

  ,而总是她结交的新朋友,甚至任何引起怀疑的陌生人。在很多时候,他并不想单独占有她,而以三角关系的保持为满足。我自己就碰上这样一个病人,他常为其情妇的放荡偷情而郁郁不乐,后来听说女方要结婚,他不但不反对,还极力支持。在以后若干年里,他对那个丈夫竟然一点也不嫉妒。在另一个典型的例子里,男方对自己初恋对象的丈夫十分嫉妒,一直坚持要女方与其丈夫离婚,但后来便渐渐改变了,他对其情妇的丈夫的态度,也像其他同类男子一样,渐渐习以为常和不以为意了。

  对以上所描述的,是关于一个女人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成为这些男人的热恋对象。以下要谈的,则是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恋人,综合起来,也有以下二种情况。

  一、正常人一般看不起放荡不规的妇女,他们敬重贞洁的女人。然而奇怪的是,这种人的态度却恰恰相反,对他们来说,女人越是轻浮淫荡,就越使他们爱得发狂。同这种女人相爱,往往使他们魂销骨酥,不能自拔。他们觉得,只有这样的女人,才是唯一值得爱的,但一旦爱上之后,又要求她们对自己忠实。这种爱情免不了经受一段奇特的磨折。我们知道,本来,不管哪一种热恋行为,多少都具备一种强迫

  -- 197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391

  的性质(Compulsion)

  ①。但这类男人的强迫欲望却又进了一步,当他们爱上自己无法不爱的女人时,这种强迫冲动,就更是无法阻止。他们的恋情的确诚挚热烈,十分专一,但若以为他们一生只有这样一次热恋,那就错了。事实上,这类奇异的爱缘在他们一生中不断出现,每一次几乎都是上一次的翻版。随着这个人生活条件的变化,如迁居或改行,他们的情妇也会易人,到最后,他们的这种经验会愈积愈多。

  二、在这类人的性格中,最使人惊奇的是那种渴望成为其爱恋对象的拯救者的欲望。他们坚信对方需要他,认为假如没有自己的支持,她们一定会出错,落到凄惨可悲的境地。

  因此,他觉得自己必须成为她的保护人,而要保护,就得管住她,不让她出去。

  如果女人的确浪荡惯了,不值得信赖,或者她的生活的确无所依靠、艰难备至,这种保护冲动还情有可原。但问题是,即使在没有上述情况时,他的这种保护冲动仍然十分强烈。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人,平时,他在女人面前总是花言巧语,温存备至,用尽一切巧计加以诱惑,一旦得到一个女子,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说服她对自己“忠诚专一”。

  现在还是让我们暂时回顾一下这种人的上述种种特征吧:他们所受的女人必须属于别的男子;她们必须是轻浮的,他也需要这种轻浮;他的强烈的嫉妒心,每次都渗入骨髓;尽管信誓旦旦,却又不能保持终生;他对爱恋对象总是具有一

  ①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病症,即一种止不住去做某种事的倾向,在恋爱中,表现一种难以自禁的、或不顾一切的倾向。——译者注

  -- 198

  491弗洛伊德文集

  种特有的“保护”冲动等等。要想从这种种表现中寻觅到一个单一的根源,看来并不容易,但这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当我们运用精神分析法对这些人的性生活进行透视时,便可以得到较为令人满意的结果。我们发现,这些男人选择对象的条件和爱恋的奇特方式,其渊源与正常人的爱情大体是相同的,这就是他们幼儿时代对自己母亲的那种眷恋之情的固置①。

  这种固置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而这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对于正常人来说,他们选择的对象固然还保留着“母体原型”的痕迹(如年轻人对成熟妇女的爱恋)

  ,但他们的原欲脱离开母亲的意象还是相当容易的。这类人就不同了,他们的原欲在母亲身上倾注得过久,因而即使越过了青春期,其母亲的特征仍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对爱人的选择——她们之间的相似使我们不难认出这一对象乃是他母亲的替身。对此我们可以用一个有趣的比喻加以说明:婴孩如果生产顺利,他们的头大都是圆的;如果不幸诞生时遇到困难,延续时间过久,他们头部的形状,看上去简直就像是从母亲的骨盆中塑出来的。

  这类人的爱情条件和爱恋方式的确源自恋母的情感,但仅这样说还不行、我们还必须提出一些合理的证据来。最容易论证的是第一个条件,即“所爱的女人必须属于别的男人”

  ,或“不能缺少被伤害的第三者”。从这点我们即刻可以想到,在一个于家庭环境中长大的男孩子看来,母亲属于父

  ①或译作“停留”。

  这里是指当发展到应该离开父母而自立时,仍然固着于恋母之情,不能达到心理的成熟。——译者注

  -- 199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591

  亲所有,这是使母亲成为母亲的最根本性质。至于这类人在恋爱中表现的那种专一性,即感到他爱的人是他心上独一无二的人,不能被别人取代,这同幼小男孩的观念也有相似之处。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母亲,同母亲亲近是他求之不得的,也是不能由别人所取代的。

  如果这类人选择的爱恋对象的确是母亲的替身,那么对另一个矛盾又作何解释呢?这个矛盾就是:他虽然每次总是狂热地爱着一个女子,似乎至死不渝,终身不二,但一生中却总免不了一次次地变换恋人。

  从其他方面的精神分析中,我们曾发现过这样一个铁定的规律:人的潜意识中对某种独一无二、不能替代的东西的热恋,会表现为一种永无休止的追寻活动。这是因为,替身终归是替身,它永远不能像真身那样满足他的渴求。小孩子在到达一定的年龄之后,会变得极好发问,对这种现象同样应作出这样的解释:他们本想只问那个他们最关切的问题,但这种话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同样,对那些整天唠叨不休的精神病人,也可以作出如此解释:他们心中承载着某种秘密的重压,极想一吐为快,但无论如何也不肯说出来。

  至于这种爱情的第二个条件,即选择的对象须具有淫荡的性格。似乎与母亲的意象完全不合或根本就是冲突的,因而不可能有因果关系。在成年男子的内心深处,母亲总是被神化了的,有着贞洁的美德。假如同别人的交谈中自己母亲的这种德行受到些微怀疑,他就感到莫大的耻辱。如果自己也猜忌起来,则感到十分痛苦难堪。母亲与“妓女”间的这种极其鲜明的对照,启发我们去对这两种情结(恋母情结与

  -- 200

  691弗洛伊德文集

  恋淫荡女人的情结)的发展史作深入研究。我们只能从潜意识中去寻找这二者之间的关联。

  很久以来我们就已经发现,两种在意识(注意:与潜意识不同)中相互排斥的东西,可能在潜意识中正属于一体①。因此我们想到了孩子生活史中的一段,这就是差不多在其青春期到来之前的那一段。

  这时,他隐约知道了一些成人性生活的真实情况。这种对性生活秘密的了解,一般是通过某些流传于口头的粗俗语言达到的,在这些语言中使用的形容词当然都是恶意的或敌视的(把性生活贬为极低)。

  这种对成人性生活的了解,与长辈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是极不相容的。

  那些第一次了解这些事体的小孩,会马上想起自己的父母。多半情况下,他们会这样驳斥说:“你爸爸妈妈才是那样子的,我的父母决不会干这种事。”

  随着这种“性的启蒙”

  ,他们又进而得悉,世界上有很多女人是靠供人性交来维持生计的,这些人多半都为人唾骂。

  小男孩大约不能理解人们为什么会瞧不起她们。

  一旦他了解到,通过这种女人他自己也可以拥有成人们才有的特权,即进入的性生活领域时,便开始对这些女人怀有一种渴望而又畏惧的感情。其后,他便不再相信,这种人人差不多都有的“丑恶”性行为在他父母身上就没有,于是只能以嘲弄的态度对自己说,既然父母做的事与她们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母亲与妓女之间便没有多大差别了。又加上他此时得到的见闻重新挑动了婴孩时代的印象,那时的欲望和情感于是得以复活。

  最后,他会在这些新知识的挑动下,再次欲求得到母亲和仇

  ①在《图腾与禁忌》中,弗氏称之为“矛盾情感”。——译者注

  -- 201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791

  视妨事的父亲,这就是说,他再次陷入伊底帕斯情结里了。

  使他耿耿于怀的是,母亲只允许父亲有与她性交的特权,而他就不允许。在他看来,这真是一种不忠的行为。假如这样一种激情不能很快消失,那就只能通过某种方式将它发泄出来。

  这种方式只能是种种荒唐的幻想——在这种幻想中,母亲的意象总是以奇特的变形形象出现,幻想造成的性刺激迅速增强,最后只能以“自淫行为”为结束。由于恋母和仇父这两种倾向总是同时出现,他就很容易幻想着母亲的不贞。那些在幻想中与母亲有私情的情夫,又总是有着与男孩自己相同的性格,换句话说,就是他在理想中所希望的自己成长为能同父亲匹敌的样子。我在许多地方提到的“家庭浪漫史”

  ,就是指这一时期的男孩通过种种奇特的幻想所交织成的一厢情愿的结局。

  我们一旦了解了儿童这一时期的心智发展状况,对女人的放荡性格为什么成为男人爱恋的条件,就很明白了。

  这种现象应追溯到恋母情结,追查到这一根源,它的奇特性和自我矛盾性便消除了。很明显,我们所讨论的这一类型的男人,其早年情欲在个体史上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印象。我们不难发现,他日后所做的一切,正是他青春期之前童年幻想的固置。此外还应看到,青春期中过分的手淫也或多或少促成了这件事情。

  在清晰的意识看来,“拯救”

  爱人的冲动与支配着这个人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的幻想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和确定的关系。

  即便有关系,也是一种松散的关系。这就是说,既然他所爱的人天性放荡、情爱不专一,就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窘地,所以他有责任尽自己的能力去保护她。这种帮助就是使她注意

  -- 202

  891弗洛伊德文集

  自己的贞节,不要继续做坏事。

  但通过对遮蔽性记忆①、幻想及夜梦的研究,我们便了解到,这种解释只是对潜意识动机的一种恰到好处的“合理化处理,(在羞于承认自己某种行为或思想的潜在动机时,便在无意中用其他一些貌似合理的理由来搪塞)。

  正如一个极成功的“梦的继发性加工过程”

  ②常常可以瞒过我们一样。这种“拯救”的观念,自然也有其原因和特殊的重要性。实际上,它同样来自“恋母情结”

  ,或者更正确地说,来自“双亲情结”。当一个儿童听说自己的生命来自双亲,或者听说是母亲生下了他,他的感恩戴德之情中便会夹杂着一种长大后独立自主的愿望,并期望自己有朝一日能以某种珍贵的礼物回报父母的恩惠。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个小男孩为维护自己的尊严,甚至会说出这样的话:“我并不想从父亲那儿得到什么,他现在给我的东西,将来我一定还给他。”

  由此他可以编造出种种幻想,如从某些危难中救了父亲一命,大恩得报之后,他便坦然地离开了他,与他断绝了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幻想需经过伪装以后才能进入意识,所以“拯救”的对象往往不是父亲,而变成皇帝、国王或某个大人物,这些幻想往往成为名诗的素材。在“拯

  ①通过对某种症状的精神分析,可以追溯到引起这种症状的某一童年期经验。

  如一个怕见水的病人,童年也许有溺水的经验。

  但心理分析分析到这一步时,病人症状仍不见好转,弗洛伊德称这种记忆为“遮蔽记忆”

  ,意思是它掩盖了真正的情欲根源。——译者注②梦分显梦与隐梦。隐梦的梦的原意,不合社会道德规范,为瞒过“超我”的检查作用,就经过乔装打扮改变其形态,即从隐梦化为显梦。这一过程称为“继发性加工过程”。——译者注

  -- 203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991

  救“仅仅是针对父亲时,其幻想中包含的意思主要是保持自尊;如果这种拯救是指向母亲,它包含的就主要是一种感恩的柔情。母亲给了他生命,这是不可能用任何别的礼物来报答的,然而只要在潜意识中稍稍变一变”拯救,母亲的含义(这在潜意识中是很容易的,即使在意识中,许多观念不是也有很多歧义吗?)

  ,感恩的欲望便可满足了。改变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她一个孩子,或使她再生一个孩子。

  当然,这个孩子必须处处像自己。这样一种变化后的含义与原来的含义(“救了母亲的命”)相差并不太远。这种改变看上去还是合理的,因为二者有种种相似之处。

  母亲给了自己以生命,他报答时又还给她一个生命。

  而且是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小孩。

  做儿子的力求让母亲生一个像他这样的孩子,以示感恩图报,这就是这种“拯救”的本质。在这样的拯救幻想里,他无意中已拿自己代替了父亲,在他期望着“自己做自己的父亲”的时候,他的所有的天性、爱悦、恩情、欲求、自尊、自重和自立等,统统都得到了满足。

  在这样一种“含义转换”里,就是连“拯救”中的危险意味也不曾失去。因为一个生命的出生本身就是一种危机,这个生命凭借了母亲的受苦而存活下来。所以人们常常说,在整个人生中,出生乃是人生第一危机。事实上,这第一次危机乃是日后人生旅途上遭遇到的各种危机的原型,这一原型经验在人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烙印,一再造成我们称之为“焦虑”的情绪表现。人们对这第一次危机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所以在苏格兰的一个传说里,由于主人公马克多夫出生时不是从他母亲的阴道中生出来,而是从“她的子宫中直接窜出来”

  ,因而始终不知恐惧为何物。

  -- 204

  02弗洛伊德文集

  古代的详梦家阿特米多鲁斯曾说,同一种梦往往因做梦者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因而要有不同的解释。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按照这种潜意识内思想表达的规律,“救某人一命”的含义同样应依幻想者男女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就是:使人生个小孩并对其加以抚育(男人)和自己生个小孩(在女人)。

  这种“拯救”冲动在梦中和幻想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当这种梦或幻想与水有关时,其重要性更为明显。

  在男人梦中,假如他把一个女人从水中救起、就意味着他使她成为母亲。

  根据以上的论述,这一点很容易得到说明。而当一个女人梦见从水中救出某个人(一个小孩)时,那就意味着自己是这个孩子的生身母亲、就像摩西神话中法老的女儿一样①。

  拯救父亲的幻想偶尔也包含着感恩的柔情。在这种情况下它表达的意思就是把父亲置于儿子的地位,或者说,想有一个像父亲的儿子。在所有这些有关“拯救”的观念与双亲情结的关联当中,只有那种想“拯救”自己所爱的女人的冲动,才是我们所讨论的这类人的典型特征。

  对这样一种通过观察而推演出的理论的过程,我不想在这儿作过多的描述。我在这儿的着眼点,也同讨论“肛门乐欲”一样,只放到那些有着鲜明特色的极端例子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只有一二个可观察到的特征,而且常常

  ①见《旧约全书》中“出埃及”第二章。当摩西出生时,正值埃及法老搜杀以色列男婴,其生母遂将婴儿放到河边芦苇丛中,这时正好被法老的女儿看见,收养为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摩西,意思是“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 205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102

  是偶发。我们如果不追查其根源,了解它的总体面貌,仅仅从偶然出现的反常现象出发,就无法理出一个清晰的头绪,从而陷入一片朦胧迷茫中。

  --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