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华舍小学怎么样:生命是一棵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48:33



生命是一棵树  

 

人生最原始的意义莫过于生老病死。称之原始,因为这四种状态是人力不可及的,人只有思考的心,没有改变的力,从古到今都无正确答案。医疗上的成就也只能减轻肉体上的痛苦而已。

 

生老病死虽然是生命永恒的主题,但这四种原始意义很少有人思考,人们大概认为倘若不能改变,思考也是白白浪费脑力,不如去寻找最实际的意义。例如理想、奋斗、目标等等,其实这类意义与生命无关,说白了仅仅是索取外部的物质,但总要配合上一些悦耳的名词才不显浅薄。其实理想、奋斗、目标这些听上去很别致的词汇在当下社会可统称为——挣钱。挣钱就说挣钱,何必伪装呢?

 

生老病死虽没有准确的定义,但其魅力就在于此,所有哲人的理解五花八门。但人类的理解与其他万物不同,除了自然之理之外还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生,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都认为世间万物只是尘世间的过客,逗留于尘世的状态就是生。生让我们看到尘世的风花雪月,感受人间喜怒哀乐,这便是生的意义。但同时我们没有主动要求生,是被迫要求生于尘世,所以也注定了生命的存在与改变永远是被迫的。强迫生命的是时间。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时间随意摆弄的玩具,它能创造一切,也能毁灭一切,它能无限延长,也可能瞬间流失。人对于时间所能做的仅仅是制造一个挂在墙上小玩意儿计量它。时间不会因为计量而改变尺度,它会在人的脸上刻下标准的尺码。当尺码越来越密集,老就来了。

 

老,对于年轻人是一个恐怖的状态,不敢想象自己满脸皱纹的样子。但这种恐惧感会逐渐消失,还是因为时间。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它不会因为贫富、美丑去褒贬任何一个人。人对自身的衡量尺度在时间面前失灵。所以老年人应该可以平和的看待一切,不因丑而自卑,不因富而自得,这是单纯的婴儿能做到的,但婴儿的豁达是出于对世界的无知,而老年的超脱是来自对生命的彻底感悟。而这种价值来自于一生的经历,这种感悟是任何年龄段是难以体会的。

 

病,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仅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但没有人愿意呈现,因为它是离死亡最近的时刻,但同时也是身边的亲朋好友离我们最近的时刻。人活在世上最难割舍的是情,假如没有亲人、朋友、恋人,将无任何留恋。但尘世的迷雾总会将我们迷惑,人是最懂感情的,也是最不能准确判断感情的。人的判断力在交错的感情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病态让一个人变成弱者,弱到你不能站立,此时你需要一个依靠的时候,有人会离你而去,有人会毫不犹豫的来到你身边。

 

死,停留在尘世的状态是生,死是生之后的另一种状态,佛教中的死只是生命轮回的一个环节,或者说死是生的开始。人对死亡的恐惧早已冲淡宗教的轮回之说,在死亡面前我们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毫无意义,这是人们逃避思考死亡的原因。为何要把生命的尽头称为死亡,而不是结束?或许是因为人赋予生命太多的意义,结束只是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死亡则超越了时间。死亡只是超越了时间吗?不,是整个生命的意义超越了时间。假如没有死亡,人能永远的活着,那么生命便失去了意义。死是生的终结,也是生的一面镜子,能映照出生命的意义。

 

如果人生是一棵树,生老病死就是树的根,无论是枝繁叶茂,还是凋零枯萎,都与生命之根有千丝万缕的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