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吉祥物设计理念:中医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9:38:40

1:八纲辨证

        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和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进行概括和分类,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分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外有病属表,内有病属里。从病势深浅上讲,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表里辨证适用于外感病,可察知病情的轻重深浅及病势趋向。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的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实辨证可为治疗提供依据,补虚泻实。阴阳辨证将一切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阴阳两纲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

        八纲辨证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如表里与寒热虚实相联系,寒热与虚实表里相联系,虚实与寒热表里相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每对纲领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从阴转阳,从阳转阴。表里、寒热、虚实也常同时并见,如表里同病,寒热、虚实错杂等。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还可以出现与疾病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等。

        八纲辨证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应用八纲辨证可确定证候的类型,判断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八纲辨证是其余各种辨证方法不可缺少的要素。各种辨证是在八纲辨证基础上的深化。

2:气、血、津液:

        中医认为:气有两种含义,一指具有营养脏腑组织功能的精细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一指这些精细物质所滋养的组织器官所产生的机能活动(如五脏六腑之气、经脉之气)。因此生理上的气有物质与功能两种含义。

        气,又有先天、后天之分。两者的结合体又称宗气。原气又称元气——先天、后天之气的结合体。元气充沛,脏腑功能就旺盛,如元气不足,即久病损伤元气,则脏腑气衰,抗邪无力,治疗时就要注意增补元气,以固根本。

        真气(正气)——先天之气——原气(元气)。

        真气(正气)——后天之气——宗气——又分营气、卫气。

 

        在临床辨证上,又分气虚、气滞。

        气虚:常见肺气虚、脾胃气虚、心气虚、肾气虚等。难道这些不是“功能”和能量代谢低下嘛!

        肺气虚:呼吸短促、动则更甚,咳嗽多痰,懒言音低。治宜补气、补益肺气,方如四君子汤加减。补肺汤加减。

        试译:肺气虚,乃肺(脏)之机能低下,机能乃功能也。脏之功能乃指“能量代谢”状况而言,所谓“虚”则“不足”也。“补气”这个概念,无非就是如何将肺脏之机能(中医所指肺之机能全部)——功能——能量代谢状况增补和加强而意。

        从宏观生物力能学角度认为:此乃“肺”之局部功能,与整体功能在生命活动的相互作用中,其协调趋向平衡的能力明显不足,及局部功能——位能(势能)、动能的作功能力低下。

 

        脾胃气虚:纳少便溏,胸腹胀闷,四肢倦怠,内脏下垂。治则健脾开胃、补中益气等。

        试译:乃脾胃功能低下。“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这是中医脾胃机能之内涵)。治理:如何“开胃”,使其“受纳”增加,使其“运化”功能增强。

        从宏观生物力能学角度认为:此乃“脾胃”之局部功能,与整体功能在生命活动的相互作用中,其协调趋向平衡的能力明显不足,及局部功能——位能(势能)、动能的作功能力低下。

 

        心气虚,心阳虚:心悸怔仲,气短神疲,心慌自汗,脉细弱而数。治法:补益心气(四君子汤加减),温补心阳(苓桂术甘汤加减),回阳救逆(四逆汤、参附汤加减)。

        试译:常见于心力衰竭,神经官能症、心力不齐、休克等。

        中医曰:“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随气行”。实则:中医之“气”乃“能量”也。“气虚”乃局部的“能量代谢”之“功能衰弱”。治则:应加强整体的能量代谢状况,使整体中各局部的功能,能及时得到“温补”和增强。

 

        心血虚,心阴虚:心悸,心烦,健忘,失眠等。脉细,面色不华,唇舌色淡等。

        试译:心血虚多见于贫血。治法:养血安神,滋养心阴。心血虚者,可用补心丹加减。心阴虚者,可用朱砂安神丸加减。实则:血为气母,血亏则“气”(功能)不生(亏)。治应滋、补、养血为益。血“旺”则“气”(功能)旺。

 

        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肾主藏精,主水,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其华在发,与人体的生殖,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腰膝酸软,头昏目眩,耳鸣,脑力衰退,小便清长,或余沥不尽,遗尿失禁,水肿,性机能减退。

        试译:肾气虚,肾阳虚。“肾阳虚则外寒”乃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减退,性神经衰弱等。实则乃整体机能、功能衰弱、减退。

        “肾阴虚则内热”,乃久病耗阴,劳损过度,参与整体能量代谢的各类激素分泌过盛而致。

        从宏观生物力能学角度认为:此乃“肾”之局部功能,与整体功能在生命活动的相互作用中,其协调趋向平衡的能力都明显的超出“正常域界”,一是局部功能——位能(势能)、动能的作功能力低下、二是局部“功能过盛”所致。

 

        气滞:常见肝气郁滞、脾胃气滞、肺气壅滞。共有症候:疼痛多呈“攻痛”或“窜痛”、胀闷感。

        肝气郁滞:情志不舒,胁肋胀满疼痛,妇女月经不调,乳房作痛等。

        试译:气滞乃“功能”郁结。

        肝气郁滞乃(中医肝“内涵”)的功能不畅而郁结滞痛,往往与神经系统(交感、付交感)有关。

 

        脾胃气滞(胸腹胀满疼痛,食少嗳气,便秘矢气不扬,甚者呕吐)。

        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热喜按,口泛清水,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等)。

        脾胃湿热(脾湿胃热,食厌油膩,恶心呕吐,尿黄而赤等),多见于食量过高,油腻过多,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黄疸等消化道症状为著。

        试译:以上描述,在病理的认知上,全是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或“功能郁结”不散,或“功能虚寒”而滞,或由某些原因而至“功能过盛”而湿热。总之,这些病症的出现,皆是超出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域界,或过盛、或郁结气滞、或过度虚弱。

 

        气滞血瘀:“气为血帅,血随气行”。常见心血瘀阻,血瘀肠胃,血瘀下焦,血瘀脉络等。治则:活血化瘀。

        试译:“气滞”乃局部“功能”的阻滞,常见于血液循环不畅,局部肌肉(横纹肌、平滑肌)的痉挛或萎缩状态。总之,是“局部功能”在与整体其他各部的相互作用中,由各种病因而致“局部能量代谢不畅”,整体性势能不能持续趋向新的平衡的一种病态。其实质仍是“功能障碍”而已。

 

        津液:津液病症大致可分津液不足和津液结聚两类。

        津液不足,又称伤津。常与阴虚内热现象同时存在。治宜养阴生津,方如增液汤。

        津液结聚,又分痰证、饮证等。

        试译:这些也都是指机体某局部的“功能障碍”,名则指“津液”,实则,其语言描述,还是“功能”方面症状描述——如:咽喉、口唇、皮肤干燥;肌肉消瘦;干咳少痰或痰中见血丝;心烦潮热;大便秘结;舌燥少津等。因为“望闻问切”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能再对“津液”这些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认知了。

 

        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种朴素的哲学道理,去分析和认知人的生命活动生理、病理状况的。虽然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的自圆其说,但终归是一种原始的哲学思辨。中医临床的诊断方法,无异于“望闻问切”与主观的“思维揣摩”,仅凭这种直观的研究方法,就严重的限制了中医临床的“思维范畴”——在复杂、模糊和抽象的“象”的框架中,仅能观察、摸索和分析认知这些“功能”现象。所以,中医学的根本内涵,就是一个“整体观的功能医学”。

        由于其研究方法的限制,而使我们的中医在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门派众多,思维混乱,各执己词,互不相让。并且,这种直观思维的研究方法,是“八卦的嘴,两头有理”,随意性很大。虽然我们中医在临床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如果其基础理论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一直充当“祖先”的忠诚卫士,一味的“抱住继承”而不放,那就有点守旧了。如果,我们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思变,那我们这个学科就会很不情愿的被历史所淘汰。

 

        中医的“形”是一个抽象的架构,这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和研究方法的限制,所以,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内涵,就是一个整体观的“功能医学”。

        现代医学,是建立在现代各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它的重大贡献,就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各级物质结构方面的探索。它通过解剖、理化分析等各种现代的研究方法,对其物质结构的客观形态,层层不断揭示其奥秘(不再赘述)。但是,由其研究方法的限制,使整体生命活动的各级物质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受到了极大是“伤害”。所以,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仅是一个整体中各局部组织的“结构医学”。其整体“活”的因素和“功能”的探讨,有很多还是“生物学谜”。

        中医是“功能医学”(其“形”和“象”的架构是抽象的);西医是“结构医学”(其整体“活”的因素和“功能”的描述有很多都是抽象的,都未能提到客观和必然的高度——如“自我调解”、自控系统、代偿机能、增生机制等抽象描述)。以上这两种认知角度,是很值得我们慎重思考和探讨的。

3:气、血、精、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它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精、津液是通过经脉来运行、输布的,同时经脉亦靠其来滋养的。故气、血、精、津液和脏腑、经脉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其中关于精的生成和作用,将在本章“肾脏”中论述,这里从略。  

一、气  

(一)气的含义  

在祖国医学中对“气”的反应比较广泛,但归纳起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呼吸之气、水谷精气等;二是指脏腑、经络组织的功能活动,如心气、肺气、经气等。  

(二)气的分类  

由于气在人体所分布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来源与功能特点,因此就有不同的名称,主要的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1.元气    元气又名真气、原气。属先天之气。它来源于父母,为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于肾,依靠后天之气的滋养和补充。故《灵枢、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与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元气充沛,则人体健壮而少病,反之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则元气不足,身体虚弱,易致各种疾病。  

2.宗气    宗气为后天之气,是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运化之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于胸中,主要功能有二:一是出喉咙而行呼吸;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灵枢·邪客篇》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运行正常与否,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3.营气    营,有营运和营养两种含义。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精微中富有营养的物质。它分布于脉管之中,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营养人体。《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营气与血同行于脉中,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故常“营血”并称。  

4.卫气    卫有保卫、卫护之义。卫气亦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精微的剽悍部分。行于脉外,其运行迅速而滑利,主要功能有三:一是卫护肌肤,抗御外邪人侵,二是控制汗孔开合,调节体温;三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等,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属于阳气的一部分,故有“卫阳”之称。  

(三)气的功能  

《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说明气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1.推动作用    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都依赖气的激发,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脏腑、经络功能会减退,还会引起血虚、血脉瘀滞和水湿停滞等病变。  

2.温煦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即指气有熏蒸温煦的作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能维持正常的体温,是与气的温煦作用密切相关。若温煦作用不足,便可出现畏寒肢冷,血运迟缓等。  

3.防御作用   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犯,,又能与入侵之病邪作斗争,若驱邪外出,则身体康复,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则易受邪而发病。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4.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精、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若这一功能不足,便可出现出血、自汗、遗尿、遗精等病症。  

5.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若这一功能失常,就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到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  

上述气的五种功能,它们密切配合,相互为用,才能保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四)气病证治  

气的病证一般分为气虚、气滞和气逆。  

1.气虚:  

气虚证是由于正气不足所引起的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减退的病变。临床以肺、脾之气不足为多见。  

[主证]神疲乏力,头晕、自汗,易于感冒等;肺气虚可见面色白、呼吸气短、少气懒言、语音低微等;    气虚可见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纳差、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舌淡胖嫩、脉濡无力。  

[治法]补气  

[常用方药]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  

2.气滞  

气滞证又称气郁证,是指体内气机运行不畅,停留于某一部位所产生的病变。临床常见的有肝气郁结、脾胃气滞。  

[主证]以胸、胁、腹部胀痛为主,时轻时重,走窜不定,嗳气或矢气后痛减;肝气郁结可见情志不舒,两胁窜痛,或乳房胀疼、月脂不调等;脾胃气滞可见腹满胀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治法]理气、行气。  

[常用方药]肝气郁结用疏肝散、逍遥丸,药用柴胡、香附、郁金、青皮、川栋子等;脾胃气滞用枳实导滞丸,药用木香、砂仁、白莞仁、枳实、厚朴、槟榔等。  

3.气逆  

气逆证为气机升降失调,是指气应下降而反上逆所产生的病变。临床以肺气上逆、胃气上逆为多见。  

[主治]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  

[治法]理气、降气。  

[常用方药]肺气上逆用苏子降气汤、药用苏子、莱菔子、前胡等;胃气上逆用桔皮竹茹汤或旋复代赭石汤,药用桔皮、半夏、竹茹、旋复花、代赭石、沉香等。  

二、血  

(一)血的概念  

血是运行于脉管中的红色液体,是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通过气之推动,循着经脉运行全身,以维持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  

(二)血的生成  

血液的主要来源,是由脾胃所摄取的水谷精激,化为营气,经过肺的作用,贯注心脉而成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受气取计,变化而赤,是谓血”。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此外,肾取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能生髓,髓可生血,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三)血的功能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就是此意。因此,若血不足,便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虚的病理变化,出现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毛发干枯、肌肤干燥、四肢麻木等症状。  

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充足,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若血虚,则神无所养,常会出现惊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病症。  

血和气的关系非常密切。血的生成和运行,有赖于气的化生和推动,故称“气能生血”,“气为血帅”;而气的生成和作用,亦有赖于血的滋养,且气必须依附于血,才能运行,故又称“血为气母”,“血能载气”。这些都是说明气血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病理上,也常互相影响。《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如气滞可导致血瘀,气虚可引起血虚,反之亦然。  

(四)血病证治  

血的病证一般分为血虚、血瘀和出血。  

1.血虚  

血虚证是指机体内血液亏虚所引起的证候。  

[主证]面色苍白,唇甲色淡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乏力、手足发麻,舌淡,脉细无力等。  

[治法]补血,亦可与补气、补肾法同用。  

[常用方药]四物汤、人参养荣汤;药用当归、白芍、熟地、何首乌、丹参等。  

2.血瘀  

血瘀证是指体内血流不畅,经脉受阻,血液瘀滞所引起的证候。  

[主证]局部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或有肿块,或见出血;全身性血瘀证,一般多在久病或重病时出现,可见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等。  

[治法]活血化瘀。  

[常用方药]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药用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坤草、乳香、没药等。  

3.出血  

出血证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的证候。  

[主证]由于出血原因不同,脉证也不同。  

(1)火热迫血妄行者:血色鲜红、面赤、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脉炫滑数。  

(2)气虚失于统摄者:血色淡而难止,神疲乏力,心慌、气短、舌淡、脉细软。  

(3)阴虚火旺伤络者:出血量不多,血色鲜红或淡红,颧红、心烦、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止血  

[常用方药]血热者用犀角地黄汤、十灰散;气虚者用归脾汤;阴虚者用茜根散、生地黄饮子等;常用药有大蓟、小蓟、地榆、仙鹤草、侧伯炭、白芨、三七、血余炭等。  

三、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人体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主要指体液而言,还包括唾液、胃液、肠液和泪涕等。其中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二者可相互转化,故统称为“津液”。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的简要说明,由此可见,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脾的运化,上送到肺,由肺的宣降,通调水道,再由肾的气化蒸腾、升清降浊,以三焦为通道,随着气的升降出入,布散于全身而环流不息。将多余的水液,气化成汗与尿排出体外,以维护人体水液代谢平衡。因此不论是气的病变或各脏腑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肺、脾、肾三脏的失调,都可影响津液的代谢平衡而发生病变。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津液的功能主要是滋润和濡养作用。即润泽皮毛、肌肤、滋润脏腑、经脉、充养骨髓,脑髓,润滑眼、鼻、口等孔窍和滑利关节等,津液在脉内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因津液与血、汗、尿都有密切关系,故《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论述;《伤寒论》也有“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这些理论在临床上都是很有价值的。  

(四)津液病证施治  

津液病证一般分为津液亏损与水液内停。  

1.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受劫所引起的病证,轻者表现为伤津,重者表现为伤阴。  

[主证]唇、舌、咽喉及皮肤干燥,便秘、尿少,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软等;伤阴者,还可有心烦、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等.  

[治法]生津、养阴  

     [常用方药]增液汤、五汁饮;药用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芦根、山药等。      

     2. 水液内停  

     水液内停是指由肺、脾、肾和三焦功能失司,致水液调节失常,造成体内水湿潴留所引起的病证。      

     [主证]咳嗽痰多,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便溏,小便不利,肢重或全身水肿等,舌苔厚腻,脉滑、濡  

     [治法]温阳化水或健脾除湿。  

     [常用方药]五苓散、五皮饮;药用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冬瓜皮、桑白皮等  

5:人体脏腑组织的阴阳性:
        上为阳,下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四肢为阳,躯干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器官的功能属阳,形体属阴。
  
  五行的相生相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的相生相克,不是绝对的。相生之中,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克生。
  
  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眼、舌、口、鼻、耳、前阴、后阴)、五志等,连结成一个「五脏系统」的整体。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包。
  
  五脏:
  心: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心包络:亦称心包,是包裹在心脏外围的一层衣膜,膜上分布着明显的脉络。护卫心脏,传导心主的命令。
  
  肝:肝藏血。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肝气通于目, 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与喉咙、声音有关。(金实不鸣,金破不鸣)。
  
  肾:藏精气,主生殖,发育。主滋养和温煦各脏腑组织。主水。主纳气。 主骨、生髓、充脑, 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司二阴。
  
  命门:部位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肚脐后面遥遥相对,脊椎骨上面)。命门即是肾阳, 『肾无此即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膀胱无此即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 脾胃无此则不能蒸化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 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
  
  六腑:
  胆:附于肝,与肝相连,和肝共同发挥疏泄作用。胆内贮藏〝精汁〞(胆汁)。因胆汁清净,又称为〝中精之腑〞。 临床上对惊悸、胆怯、失眠,多梦等证,常由胆来治疗。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连小肠。分上、中、下三部。上口为贲门,称为上脘;下口为幽门,称为下脘: 上下脘之间名为中脘。主要功能是受纳和熟腐水谷。
  
  小肠:上连于胃,下通大肠。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吸收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华部分, 归之于脾,转输五脏。同时将糟粕中的水液,渗入膀胱,杂檅下送大肠。小肠的功能,往往概括在脾的功能中。
  
  大肠:上端接小肠,交换之处称阑门;下端为肛门。生理功能是传泻糟糪粕。
  
  膀胱:位于小腹,接受由肾和三焦下注的水液,有贮藏和排泄小便的作用。
  
  三焦:上中下三焦的总称。因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脏器,而是人体胸腹之上中下三部及其所在脏腑的概括, 有〝孤腑〞、〝外腑〞之别称。主要功能是运行水液,敷布原气,主持诸气,司人体气化以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病理上,上焦病包括心、肺的病变, 中焦病包括脾、胃的病变,下焦病主要指肝肾的病变。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心(火)与脾(土):心主血,藏神。脾主运化,统血。脾气不足,血的生化来源缺乏─心血不足,心悸、失眠、面色苍白、唇舌色淡。 脾虚不能统血─血不循经。心气虚弱─脾运失健,食欲不振、肢体倦怠、心血不足、夜不安寐。
  
  心(火)与肾(水):水火阴阳相互为用。心阳不振─水寒不化而反上凌心,心悸、水肿等〝水气凌心〞证。肾阴不足─心阳独亢,心悸、怔忡、心烦、失眠。
  
  肝(木)与脾(土):肝所藏之血 ,有赖脾的滋生:脾的运话,需肝的疏泄协调。 脾运不健─肝血不足、头晕、目眩、视物模糊、月经量少色淡。 肝气郁结─脾气壅滞、脘腹胀痛、食减。
  
  肝(木)与肾(水):肝藏血,肾藏精。子母之脏。 肝血依赖肾精滋养,肾精得肝血所化之精的填补。精血同源,肝肾同源。 肾阴不足─肝阳偏亢, 下劫肾阴, 头晕、头痛、目眩、耳鸣、腰酸、遗精、月经不调。甚至肝风内动、筋肉跳动、肢体麻木。
  
  脾(土)与肺(金):脾虚─肺虚,体倦无力、少气、懒言。脾失健运─水湿不行,聚而成痰、咳嗽、痰多。 肺失通调─脾运不健、湿停中焦、腹胀、水肿,纳呆、便溏。
  
  脾(土)与肾(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阳虚弱─影响脾的运作,形体恶寒、肠鸣、腹泻 脾运不健─肾精、肾阳亏虚、腰酸、膝冷、头晕耳鸣,身倦。
  
  肺(金)与肾(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肾气虚弱─肾不纳气、呼吸不利、动则气喘。肾阴不足─肺阴虚而见潮热,干咳。 肺阴不足─肺肾阴虚,潮热、盗汗、干咳音嗄、腰酸腿软。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互为表里):
  心与小肠:心经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赤,排尿时前阴灼热等小肠实热证。反之,若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及心,见心烦、舌赤,甚则舌体糜烂。
  
  肝与胆:同主疏泄。肝火旺或胆火盛,都可出现胁痛、口苦、咽干,性躁易怒。肝胆湿热而致的黄疸,既有发黄、口苦之胆汁外溢,有有胁痛、纳呆等肝气郁结表现。
  
  脾与胃:脾运不佳,久则影响胃纳;胃纳失常,亦可影响脾运,临床常见脾胃同病。
  
  肺与大肠:肺有火热之邪,气机壅塞,肃降失职,则可引起大肠实热,壅滞不通,而见便秘不行;反之,若大肠积热,津亏液燥,大便秘结,传导阻滞,亦能影响肺气肃降,出现咳喘。
  
  肾与膀胱:共同完成水津的调节与排泄。膀胱的气化作用决定于肾气的盛衰,肾气充盛则膀胱开合有度,水液能正常代谢。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消化功能在胃、小肠与胆的协同作用下完成;吸收功能主要在小肠,同时与大肠、三焦也有关; 排泄功能则在膀胱、大肠和三焦共同作用而完成。
  
  发病原理:
  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和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即正气)和外界环境(各种致病因素,即邪气)相互斗争中,邪气处于暂时的优势。
  
  致病因素: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伏气)
  疫疠: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来致病因素,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气候的特殊变化及环境卫生不良。
  
  七情:
  喜:喜乐过度影响到肺。
  怒:不独伤肝,亦可伤及其它脏器。
  忧:忧伤肺,亦能伤脾。
  思:思虑伤神(心),也能伤脾。
  悲:伤心,也有因内脏发生变化,而后产生悲哀症状。
  恐:伤肾。肾藏志,心藏神,血不足则志歉,志歉则易恐,恐则神祛。
  惊: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饮食和劳逸:
  房室不洁:色欲过度,损伤肾中所藏之精气。
  
  创伤和虫兽伤害:
  虫积:因饮食不慎,恣食生冷瓜果以及油腻肥甘之品,致湿停热生,酝酿生虫,久而成积。或误食污秽不洁的食物所致。
  
  中毒:毒蛇猛兽,饮食中毒,药物中毒。
  遗传。
  
  痰饮:内脏功能失调,津液凝聚而成的病理性产物。一般以质稠浊的叫痰,清稀的称饮。
  
  瘀血:又称蓄血,因气虚、气滞或血寒等原因,使血液运行不畅,或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瘀血形成后,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肺与大肠病辨证,风寒束肺、寒邪客肺、饮停于肺、痰湿阻肺四症比较:
  
  风寒束肺:咳嗽痰液稀白、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白苔、脉浮紧。
  
  寒邪客肺:咳嗽气喘、痰液稀白、形寒肢冷、不发热、舌淡苔白、脉迟缓。
  
  饮停于肺:咳嗽气喘、痰液清稀、色白量多呈泡沫状、喉中痰鸣倚息、不能平卧、胸闷、甚则心悸、下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弦。
  
  痰湿阻肺:咳嗽痰多质黏、色白易吐、胸闷、甚则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风热犯肺、热邪壅肺、燥邪犯肺三症鉴别:
  
  风热犯肺:冬春多见,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恶风、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热邪壅肺:冬春多见,咳嗽气喘痰黄高热、口渴烦躁不安、甚则鼻翼煽动、衄血咯血、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舌红苔黄、脉滑数。
  
  燥邪犯肺:秋季多见,干咳痰少质黏、唇舌咽鼻干燥欠润、恶寒发热、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数。
  
  大肠湿热:下利黏、或黄色稀水、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小溲短赤、或有寒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大肠液亏:大便干结难解、数日一行、口干咽燥、口臭、头晕、舌红少津、细涩、肠虚滑泻、便泄无度或失禁脱肛、腹痛隐隐、喜热喜按、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脾与胃病辨证:
  
  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尤甚、便溏肢倦、食少懒言、面色萎黄、或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脾阳虚:腹痛喜暖喜按、肢冷尿少、或肢体困重、或浮肿、或带下清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脾气下陷:脘腹坠胀、或便意频数、肛门坠重或久痢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舌淡苔白、脉弱。
  
  脾不统血: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舌淡苔白、脉细弱。
  
  胃病寒热虚实鉴别:
  
  胃寒:冷痛、清水、口淡不渴、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迟。
  胃热:灼痛、吞酸、渴喜冷饮、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胃阴虚:隐痛、干呕 口咽干燥、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食滞胃脘:胀痛、酸腐食物、口中腐臭、酸臭、苔厚腻、脉滑。
  
  肝与胆病辨证:
  
  肝阳化风:上实下虚证,眩晕欲仆、头摇肢颤、语言骞涩、或舌强不语、或卒然倒地、不省人事、偏瘫?、头痛项强、手足麻木、步履不正、舌红苔白或腻、脉弦而有力。
  
  热极生风:热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高热神昏、躁热如狂、舌红绛、脉弦数有力。
  
  阴虚动风:虚证,手足蠕动、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口咽干燥、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血虚生风:虚证,手足震颤、肌肉润动、关节拘急不利、肢体麻木、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舌淡苔白、脉细。
  
  肾与膀胱病辨证
  
  肾阴虚:五心烦热生火、舌红苔少或裂或剥、口干、头晕目眩耳鸣、面色憔悴、盗汗、失眠、遗精、便干溺赤、脉细数。
  
  肾阳虚:畏寒(经常畏寒,以冬为甚)、水肿、面色胱白、便溏、溺清长、气虚、阳萎、舌胖而润、脉沉迟。
  
  肾虚(不分阴阳):1. 腰酸 2. 肢软 3. 发脱 4. 齿摇 5. 二尺脉弱
  
  肾病五证比较表
  
  肾阳虚:虚证,腰膝酸痛、畏寒肢冷、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五更泄泻、或浮肿、舌淡胖苔白、脉沉弱。
  
  肾阴虚:虚证,腰膝酸痛、失眠多梦、阳强易举、遗精早泄、潮热盗汗咽干鹳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肾精不足:虚证,痿软、成人精少、经闭发脱齿摇、健忘耳聋、动作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肾气不固:虚证,腰膝酸软、听力减退、小便频数而清、余沥不尽、遗尿失禁、滑精早泄、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
  
  肾不纳气:虚证,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自汗神疲、声音低祛、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弱。
  
  脏腑兼病辨证:
  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肝血虚、心肾阳虚、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脾肾阳虚、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肝火犯肺、气血津液辨证
  
  气病:
  气虚证,脏腑机能减退所反应的证候,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动则诸症加剧甚则或见腹部有坠胀感、脱肛,子宫下垂,小便失禁,舌淡,脉虚弱无力。
  
  气陷证,脏气不足,络脉失养而松弛,以致升举无力,而反下陷的证候 往往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常见于泄泻、痢疾,脱肛,腹部坠胀,子宫下垂。
  
  气滞证,脏腑经络,或形体四肢发生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胀痛(胀甚于痛),时轻时重,走窜不定,得嗳气或矢气后痛减。
  
  气逆证,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反应的证候,因脏腑不同而有不同表现,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肝气升发太过则见头痛,眩晕,昏厥,吐血。
  
  血病:
  血虚证,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候,面色萎黄或珖白,唇色淡白,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肢麻发落,爪甲色淡无华,舌淡,脉细无力。
  
  血瘀证,瘀血阻滞于脏腑、经脉所引起的证候,局部疼痛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肿块,或见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面色晦暗,口唇及皮肤青紫,或见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血热证,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的证候 以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为主要表现。舌象多见红绛,脉象多见弦数。
  
  血寒证,络脉寒凝气滞,血行不畅,渐致瘀滞的病证,少腹疼痛,或腹内积块;或手足疼痛,遇寒增剧,得温痛减;或形寒肢冷,肢体肌肤紫暗发凉;妇女月经愆期,小腹冷痛,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质淡暗或淡紫苔白,脉沉迟涩。
  
  气血两虚,血滞血瘀 气机郁滞而致血行障碍出现瘀阻的证候,常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噪,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舌质紫暗,或见紫斑,脉涩。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或夹血块,或乳房胀痛。
  
  气虚血瘀,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的证候,气虚常见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血瘀常见腹内症积,疼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舌紫,脉涩。
  
  气血两虚,气虚则全身机能活动减退,血虚则脏腑百脉失濡,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口唇、爪甲、目_淡白不荣,心悸失眠。舌象多见淡嫩,脉象细弱无力。
  
  气不摄血,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出血的证候,血证只要与气虚证同见,便属气不摄血。
  
  津液病,气随血脱,大出血时引起气随血脱的证候,多见于肝、胃、肺本有宿疾,脉道突然破裂,以致大量出血,气随血脱。
  
  津液不足,脏腑肌肤等组织,缺乏津液濡润所表现干燥现象的病证,又称内燥证,口燥咽干,皮肤干枯,大便干结难解,小便短少而黄,舌红少津,脉细数或细小。
  
  水液停聚,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影响脏腑经脉输布和排泄水液功能的证候,水肿或痰饮。
  
  
  六经辨证:
  综合病的部位、性质、病机、病势,加以分析归纳,别为某经病证,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
  
  太阳病:太阳主表,为诸经的藩篱,外邪侵袭,大多由此而入。太阳病的主要脉证是脉浮,头项强痛痛和恶寒。
  
  阳明病:阳明病是外感病阳亢邪热炽盛的极期阶段,其性质属里热实证。
  
  少阳病:少阳病是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又未入阳明之经,处于表里之间的半表半里热证。
  
  太阴病:太阴病主要表现为脾虚湿盛的证候。太阴属脾,阳明属胃,互为表里。太阴病的发生,可由三阳治疗失当, 损伤脾阳而起;也可由于风寒之邪直接侵犯而起病。主要证候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
  
  少阴病:少阴病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最为危险的阶段,其性质属全身性虚寒证。 少阴包括心肾二脏,为人身之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则为少阴之病。少阴 一经,兼水火二气,寒热杂居,其为病表现不一,如病偏于寒,则证类太阴,并偏于热,则证类太阳。
  
  厥阴病:厥阴病属于寒热错杂证,见于伤寒的较后阶段。由于厥阴是三阴之尽,又是阴尽阳生 之脏,故病情演变多趋极端,不是极寒就是极热。因此厥阴证候特点,为阴阳偏盛偏衰,寒热错杂混同出现。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是人体正常结构功能的一部分。卫代表人体防御病那,捍卫肌肤的能力;气代表维护呼吸和血液循环以及各脏腑活动的功能;营代表消化吸 收和代谢功能及体内的营养物质;血代表血液、体液以及它们的功能。 卫、气、营、血是温热病划分病变发展过程和病势浅深的四个阶段。病在"卫分" 比较轻浅,病在"气分"则稍重,病在"营分"为病重,病在"血分"为最重。卫气营血辨证就是把温热病所表现的错综复杂的证侯归纳综合,概括为"卫"、"气"、"营 "、"血"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藉以说明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情的轻重,病势的进退,病位的深浅。
  
  卫分:卫分是机体的外围,包括皮肤、肌肉、上呼吸道等部分,具有调节体温和防御外界致病因子的作用。温热病首先影响到这些部位,因而出现卫分的证侯,如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等。可用清热解毒佐以辛凉解表之剂。
  
  气分:气分是人体各脏俯的功能。病邪由卫分传入气分,表示病势较深,病情加重;营分、血分证经治疗后传出而成气分证候,说明病情转轻。气分的证候表示胃、肠、脾、肺等脏器的生理功能受累,其表现为大热,大渴,大汗,谵语或狂躁不安,腹胀满,腹痛,尿少黄赤,大便秘结或腹泻黄臭稀粪水,或有呕吐,纳差,咳嗽等,舌红苔黄或灰黑起芒刺,脉沉数有力。治疗宜攻下逐瘀、急下存津。
  
  营分:营分主要是指人体的津液、营养物质及其对人体的营养作用而言。病由气分传变而来,或伏邪内发,病情较气分证有所增重,每致津液耗伤,且神经系统遭受影响,因而出现高烧,尤其夜间较高,烦躁不安,不能入睡,口干,皮肤出现斑疹,舌质红绛而干,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如邪入心包,则精神神经方面症状更加严重,表现为表情淡漠,神志昏迷,躁扰谵语,循衣摸床等。主要用清营开窍之药物。若伴有四肢拘急,项强抽搐,角弓反张,口歪舌颤等症状,则为热动肝风,应增用平肝熄风之药物。
  
  血分:血分主要指运行在血管中的血液及其生理功能。病邪由营分传入血分时,多数仍带有营分证侯,因而两者临床表现颇有相似之处,但血分病势更深,病情较重,并影响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而出现血液、体液、神经精神系统等一系列证侯,表现为寒战,高热,头部和全身剧痛,呼吸困难,谵妄狂躁,甚至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伴有吐血、咯血、衄血、尿血或便血,皮肤出现紫黑斑疹,舌绛紫,舌苔焦黄起芒刺或无苔,脉数而洪大或数而沉细。多见于感染性疾患的极期和晚期,病邪炽盛而正气已衰,病情已到危重阶段,须凉血止血,并速用固脱或开闭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