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适合的人群: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纷纷扰扰的世界与高高低低的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29:57

2010-10-11 15:47:44|  分类: 修心感言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再美的鲜花也有凋谢的时候

        一朵鲜花,无论是在含苞待放的时候,还是在尽情盛开的时候,都是很美的,都会引来众人的青睐与顾恋。丹青手会用画笔记录这朵鲜花的娇艳,诗人会用文字描绘这朵鲜花的动人,摄影师会用相机拍摄这朵鲜花的妩媚。恋人会用鲜花表达爱情,友人会用鲜花表达友情,子女会用鲜花表达孝顺。心情不好的人,看到鲜花,脸上也会暂时露出笑容;游兴正浓的人,会用微笑和鲜花合影;自私的人,甚至会将鲜花偷回家。总之,鲜花总是和掌声、赞叹、惊艳、美好连在一起的!

        可是,再美的鲜花也会凋谢的!凋谢的时候,丹青手、诗人、摄影师都不见了,所有的人都不屑一顾了,只有“林黛玉”用眼泪和悲伤来光顾。其实,林黛玉也不是真的对落花有什么兴趣,她真正感兴趣的还是她自己的不如意,她只是借落花以宣泄自己的失落,落花只是她的一个工具而已!若是开在田野里的鲜花,甚至在还没有凋落的时候,就被农民用镰刀割下来,放置在一边,等待其干枯之后当做柴火烧!

        这就是一朵鲜花的命运!盛开时,享受最辉煌的赞誉与照顾;凋落时,门庭冷落,甚至连一个眼神的关注都是奢求了。假如鲜花真的像人一样有感情,想到前后的差别,一定要气愤得一病不起了。

        仔细品味一朵鲜花的命运,其实就是这么可怜!风光的只是那么有限的几天,冷落的却是它的一生一世!

        二、人的一生比鲜花好不了多少

        我们不要只对鲜花感慨!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比鲜花好不了多少!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再年轻漂亮的脸蛋,也有容颜衰老的一天,年轻时极高的回头率,只是滋长了内心的傲慢,随着容颜渐渐衰老,再也没有了回头率,但是年轻漂亮时被培养起来的傲慢却仍然驻留在心里,像老鼠一样啃噬着自己的心灵。

        因为再强健的身体,也有衰老的一天。过去有多少奥运冠军,他们如今去了何处?年轻时一步迈三个楼梯,将老人远远甩在后面的游戏,如今只能更换角色——眼睁睁地看着其它年轻人在自己面前一步三个楼梯地“平步青云”,将自己远远甩在后面。

        因为再辉煌的事业,也有倒塌的一天。从古以来,多少人在年轻时干着他们认为可以流传千古的事业,可是这样的事业,有几件能够一直延续到今天?看看秦始皇留下的长城与兵马俑就知道了,他所从事的事业,其实早就倒塌了!

        因为再顽强的生命,也有死亡的一天。从古到今,有无数的人降生,至今还活着的有几个呢?

        因为再高贵的地位、权利,也有失去的时候,从古到今,那些权倾一时的帝王将相,去往了何方?

        因为再美好的爱情、再和睦的家庭、再可歌可泣的友情,都有消亡的一天!在我们生命画句号的时候,这一切的一切也走到了结尾!

        所以说,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并不比鲜花的命运好多少!

        三、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世界的纷纷扰扰、迁流不息与人生的高高低低、阴晴圆缺?

        生命既然如此无可奈何,我们是不是注定要用悲观与痛苦的态度来面对包括成功与辉煌在内的一切呢?不是的!悲观和痛苦的心态是一种低劣得不能再低劣的心态,凡夫都不愿意接受,何况圣者呢?

        那么,我们该用什么心态来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呢?听听云谷禅师用佛教最究竟的观点对袁了凡的教诫。云谷禅师向袁了凡介绍了一种心态:

    符录家有云:“不会书符,被鬼神笑。”此有秘传,只是不动念也。执笔书符,先把万缘放下,一尘不起。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

    简单地说,这种心态就叫做“万缘放下、一尘不起、念头不动、无思无虑”的心态,也就是内心没有喜怒哀乐、没有任何妄想纷飞的心态。从字面上,这种心态就可以这么简单地加以介绍。因为古人具有很好的儒道佛的修养,根基高,这么说就足够了,但是对于今天的我们,绝对不能就这样简单地滑过去。要在此善加体会: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

    云谷禅师没有对这种心态加以详细阐发,只是宣说了这种心态的功德:安住在这种心态中画符,这种符就具有驱鬼的神奇妙用;如果不安住在这种心态中画符,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被鬼神耻笑!

    我们要仔细思维,为什么在这种心态下画符,鬼神就害怕了呢?我们要知道,恶鬼与邪神所害怕的就是光明,就像黑暗遇到光明之后,黑暗立即就会消失;又像冰雪遇到阳光之后,就会渐渐融化;同样,恶鬼与邪神所惧怕的就是光明,遇到光明之后,它们就会消失殆尽。当然,这种光明不是太阳与蜡烛的有漏光明,而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无漏“心光”。

    这种心光,我们每个人都有,只是平时由于心里的各种爱恨情仇、喜怒哀乐、思考算计等等,使得自己对自己心中的光明熟视无睹。如果我们非常专注地在思考一个问题,此时眼睛明明看到一个人走过去了,却好像没有看到一样;耳朵即便听到了一个声音,也好像没有听到一样;鼻子闻到味道,也好像没有闻到一样;嘴里吃食物,也不会知道是什么味道。这就是心的能力被心中的念头所蒙蔽的例子。

    同样,我们内心无始以来就存在的这种心光被内心的喜怒哀乐、思考算计等遮蔽了。其实,她一直就在那里!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即便我们处在人生最黑暗最痛苦的时候,她也是在那里默默无闻地“注视”着我们。

    我们如何发现她的存在呢?很简单,就是歇下妄念,歇下内心的恩恩冤冤、烦烦恼恼、思考算计!《楞严经》中说:歇即菩提!歇了之后,她就显露出来了!心光显露出来之后,一切的痛苦烦恼就会如同虚空中的云雾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外在的恶鬼与邪神也会消失掉!

    光说没有用!试试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人说得对不对,自己去实践一下就知道了!

    六祖惠能大师对弟子惠明也这样引导:他先让惠明在一块石头上坐下;然后叫他放下万缘,歇念忘虑,端坐观心;然后再问他“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意思是,你刚才心中什么也不思考的时候,什么是你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呢?也即你的妄念是生灭的,灭掉了就没有了;这当中有没有一个灭不掉的东西(也即本来面目)呢?惠明言下大悟,也即在惠能大师的这个引导下,他终于发现了自己内在的心光。惠明还不死心,继续问惠能说:“还有没有其它奥秘,您没有告诉我呢?”惠能大师微笑着对他说:“宇宙人生的一切秘密全在你刚才悟到的这个心光之中,你自己慢慢去体悟吧!”

    惠明可以发现自心的这个奥秘,其实我们也能,就是看我们是不是把这件事当回事。当回事——像我们平时挣钱、谈恋爱一样努力、上心,肯定也可以发现这个秘密的。如果不当一回事,恐怕还是依然如故!

    这种心态,孔子称其为“中庸”。所谓“中”,就是“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所谓“庸”,就是“无有变易,之谓庸”。当内心无思无虑时,一种无有变易的心光就会露出来,这就是“中庸”!

    这种心态,孟子称其为“仁爱”。当这种心光无余袒露出来之时,内心就会充满无尽的仁爱!佛门中所说的“悲智双运”,就是指大悲仁爱,它是这种智慧之光所固有的一种属性。

    这种心态,道家称其为“道德、太上”。因其为万物之母,所以称为“道”;因其能生万物,所以称其为“德”;因其随众生驰求之心,变现一切,故称其为“太上”。这种心态,道家修仙者也称其为“神仙、真人、元神、混沌、纯阳”等等。

    这种心态,小乘称其为“无我”,因为“我”在这其中了不可得之故。大乘教下称其为“止观双运”,因其虽一念不生,却了了分明之故。唯识称其为圆成实,圆满真实之故。中观称其为空性,空空洞洞,犹如虚空之故。净土宗称其为净土,因其纤尘不染之故;也称其为极乐,于其上安身立命,无比安乐之故。

    在佛教经书中,还有其它不同的称呼:《楞严经》称之为“真心”,真常不变之故;《菩萨戒》呼为“心地”,发生万善故;《般若经》唤作“菩提”,与觉为体故;《华严经》立为“法界”,交彻融摄故;《金刚经》号为“如来”,无所从来故;《般若经》呼为“涅槃”,众圣所归故;《金光明》号曰“如如”,真常不变故;《净名经》号曰“法身”,报化依止故;《起信论》名曰“真如”,不生不灭故;《涅槃经》呼为“佛性”,三身本体故;《圆觉》中名曰“总持”,流出功德故;《胜鬘经》号曰“如来藏”,隐覆含摄故;《了义经》名为“圆觉”,破暗独照故。

        禅宗虽杜绝名言,一名不立,但为了度化众生,也随机立名:有时呼为“自己”,众生本性故;有时名为“正眼”,鉴诸有相故;有时号曰“妙心”,虚灵寂照故;有时名曰“主人翁”,从来荷负故;有时呼为“无底钵”,随处生涯故;有时唤作“没弦琴”,韵出今时故;有时号曰“无尽灯”,照破迷情故;有时名曰“无根树”,根蒂坚牢故;有时呼为“吹毛剑”,截断尘根故;有时唤作“无为国”,海晏河清故;有时号曰“牟尼珠”,济益贫穷故;有时名曰“无鑐锁”,关闭六情故;乃至名“泥牛、木马、心源、心印、心镜、心月、心珠”,种种异名,不可具录。(以上所引出自《真心直说》。)

        因此永明寿禅师在《唯心诀》中说:“一法千名,应缘立号,备在众经,不能具引。”

        四、在此处安身立命

        在此处安身立命,是什么风景呢?云谷禅师继续解释道:   

    孟子论立命之学,而曰:“夭寿不二”。夫夭寿,至二者也,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

        意思是说,孟子谈论安身立命之学的时候说:死亡与活着是一样的。死亡和活着是两个极端,但是我们的内心不起任何妄念的时候,什么是死亡,什么是活着呢?也即歇念忘虑时,死亡、活着等体验与认知,都彻底消融,只剩下这点心光独耀,此时何处去找死亡与活着呢?其实,死亡与活着都是虚妄分别心生起后,才会有的认知与体验;虚妄分别心消失之后,这种认知与体验也会消失,犹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云谷禅师继续解释道:

    细分之,丰歉不二,然后可立贫富之命;穷通不二,然后可立贵贱之命;夭寿不二,然后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

    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再细细观察分析下去,就会发现,富有和欠缺也是分别心产生之后才有的认知与体验,将分别心去除之后,回归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一念心光之中时,就知道富有和欠缺本来就是无二的道理,在这种境界中,就可以知道如何去面对贫穷或富有了。在此境界之中,也会知道运气好和运气不好本来也是无二的道理,此时,就可以知道如何去面对富贵与卑贱了。在此境界之中,也会知道死亡和活着本来无二的道理,此时,就可以知道如何去面对死亡与活着了。人生在世,因为将死亡与活着看得最重,所以孟子只说了“夭寿不二”,其实人世的一切顺逆与对立都概括在其中了。

    分别心的特点就是产生二元对立的认知与体验,没有分别心,这种二元对立与体验就无处安身了。没有分别心之后,并非如木头石块一般无知无觉,而是有一个明明了了、空空洞洞的远离二元分别的觉知性存在,这个无分别的觉知就是云谷禅师所要教导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处。

        五、用禅定来锤炼这种心境

        薄地凡夫习惯于妄念纷飞的境界,而对这种一念不生、心光独露的心境,会感到陌生和不适应。因此,要通过禅定来锤炼这种心境。

       米拉日巴大师教诫了锤炼这种心境的五种原则:

        第一、内心要像婴儿一般无思无虑、对外境不起心。初生婴儿见到事物时,心里不会说话,只是用眼睛看。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这样锻炼自己——眼睛虽然视物,耳朵虽然闻声,鼻子虽然闻到气味,舌头虽然尝到味道,身体虽然触及软硬冷热等等,但意根不起妄想分别。这是断除外执著的要求。

       第二、内心要像尸体没有任何执著般断除我执。尸体不会有任何“自我”的思想与执著,禅定时也应该如此,没有任何自我的概念与执著在内心产生,如死尸般断绝一切内在的执著。这是断除内执著的要求。

       第三、内心要像大海无波一般没有任何掉举。大海宁静时,看不到一丝波纹。同样,安住于这种心境时,就要像大海无波一般。这是内外执著断尽时的止。

       第四、内心要像持续燃烧的灯焰一般明清。这是胜观的要求,也即内心虽然一念不生,但要保持明明了了、清清楚楚。这是与止双运的胜观。

       第五、内心如大山一般无有动摇。将这种止观双运的定境坚持下去,像大山一样稳固。这是止观双运境界的稳固。

       通过以上五种原则的禅修,心会渐渐习惯于这种远离一切妄想执著的无漏大乐境界。

        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不是我们只能守着这个“心光”无所作为呢?绝对不是!这根本不是圣者的境界,而是庸俗的断见而已!是佛所呵斥的“焦芽败种”,大乘圣者都是安住在这个“心光”之中,展开无尽的自利利他的事业,如《金刚经》中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云谷禅师继续对袁了凡解释道: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意思是说:至于改变自己的身口意以求善报或利他,这就是“积德祈天”之事了。所谓的“修”,就是身口意若有过恶,都应当对治而去除;所谓“求”,如果有一毫的执著挂碍,都应当斩断。到了这个境地,就达到了“先天”无思无虑、绝相超宗的境界,这就是佛门中真正的学问。

    所谓“感应”,是指我们内在的真心具有感知一切身口意,并且能够回应我们的身口意,将我们所祈求的一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能力。这其实就是无欺的因果规律。憨山大师《参禅法要》中说:“一切善恶因果,除此心外,无片事可得。”也就是说,因果实际上就是我们心灵之上的一条无欺的法则,除了心之外,还有什么因果呢?

    明白了这个因果不虚的道理,就可以展开无尽的利生事业。一切安乐的根本在于内心!正如六祖大师所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云谷禅师还教诫袁了凡说: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命运是自己的起心动念所创造的,福报是自己的善念所感召来的。《诗经》与《书经》中所说的这句话,确实是正确的道理。我们佛门的教典中也说:“这个常住真心是有求必应的,向其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说妄语是释迦佛的大戒,诸佛菩萨怎么会用谎言来欺骗众生呢?

    所以,如果需要某个结果,尽管“在无思无虑处感格”——也即歇下狂心,在此一念不生的真诚之处,认真地去祈祷、去相信、去接受!在此远离恐惧、焦虑、贪婪、愤恨、自私的真常心态中,去体验上苍所恩赐的一切!在此充满感恩与仁爱的大乐心态中,去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众生!所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也即用此无变的心光、充满大爱的不变真心,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一切“花开花落”、荣辱得失、顺逆高低!

    用此无变的心态面对纷纷扰扰的世界与高高低低的人生,就可以达到古人所说的境界: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七、学习佛法,就这么点事!

        我们就是要在此处安身,在此处立命!学习佛法,无论你如何轰轰烈烈,无论你如何孜孜以求,说白了,就这么点事!懂也是这么点事,不懂也是这么点事!会也是这么点事,不会也是这么点事!

        除此之外,无论用什么美妙的词汇来谈论,都毫不相干!

        善知识!你会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