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公务员公告:“破门而出”正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17:24

“破门而出”正解(金台随感)

司徒伟智

《 人民日报 》( 2011年12月03日   08 版)

  “走转改”活动中,一位年轻的新闻界同行告知,到农村住了半个多月,新鲜事儿密集。可惜以往自己安于派定的“职教”条线,如今对乡间政经社文诸课题下笔顿感陌生,暴露出知识准备不足。“还得在各方面重新学习才行哟。”他表示。

  “重新学习,好!”我为他高兴的同时,联想起前辈谆谆告诫的“通才”培养。

  人生在世,本当学而不倦,目光四射。有一桩旧闻,廖沫沙于1961年写过杂文《史和戏》,提出“破门而出”说,后来在浩劫中被诬为“鼓励三家村同伙向党进攻”。老人家平反后,解释道:“这个后来遭致无数批判的‘名言’,其实与批判家们过于丰富的想象力全不相干。其含义实际简单而又简单,无非就是祝贺老朋友吴晗同志作为历史学家却有胆识打破学科分工的门限,闯入戏剧这一行,写出了剧本《海瑞罢官》。按照我的想法,不仅文科领域内各学科不必门限森严,就是文、理、工科之间,也不该老死不相往来。”

  遗憾的是,不要说如此大跨度的“破门而出”了,就是小小的跨越,我们做了吗?比如时下新闻报道的同行,我写娱乐,你写物流,何曾换位来着?上世纪80年代,我几次听到廖沫沙发挥其“破门而出”说,鼓励年轻报人不囿于分工门限,成为“多面手”。在给《理论与实践》主编陈乃举的杂文集《春华集》作序时,他力倡“编辑也来写写文章”。“编稿与写稿之间,并没有也不可能有一条楚河汉界。编辑者要发现作者、编排版面。而在编辑之余,广泛涉猎书报、刻苦从事写作,无疑会开拓知识视野,提高文字能力,从而反过来促进自己编辑工作能力的提高。”他常举出抗战时期合作办报的夏衍,说他如何编辑之余写得又多又好,他还钦佩邹韬奋、叶圣陶等大家,赞扬“既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都是一身而兼编与写二任的多面手”。

  编辑只管日复一日组编某一种版面,记者只管日复一日采写某一行业新闻,如此“单打一”,岂能不误事?一些年轻记者,东一个会,西一个会,抄来几条行业统发消息,就算完成一天“工作量”。久而久之,一旦遇上需要写综述啦、特写啦,他就打退堂鼓,更不要说让他写书评、杂文等了。事实是,现代媒体挑战性强,变化度大,各种传播信息不时涌现、稍纵即逝,你没有“十八般武艺”,就必然导致一次次机会丧失。欲不失时机最优化地工作,业内人士该力争学习各类本领,适应各种体裁。廖沫沙的“三家村”战友邓拓甚至提出,做新闻业得多面手,得“学会多种技术,例如编辑、排版、采访、摄影等等”,即不局限于文字,还包括图片呢。

  “破门而出”的外延,理当拓宽再拓宽。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记者》一书中说得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应该像哲学家培根一样,把一切知识都当作自己的领域。要培养对历史、政治、宗教、文学、音乐、艺术、戏剧、电影等的兴趣。”因为媒体信息林林总总、包罗万象,“记者应当是具有各方面知识的通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