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油香精是否合法: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13:07

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对一个老师来说,他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其次导语应该是一部从头到尾充满着悬念的小说,跌宕起伏,极尽峰回路转、一波三折之妙,使整个课堂如行云流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大语文”的神妙境界。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优秀的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言下之意,是说开头应该短小精悍,神秘动人。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一、 诗文名句,创设情境 

雅名贝斯说“陶冶成了人的第二天性,因为陶冶不是天生的,它是与传承、教育、家庭的祖先、团体的本质有关。正是在陶冶的过程中,我内在的精神才被真正唤醒。”用诗文名句导课,正是教师试图“唤醒” 

 学生的过程。新的课标突出了高中语文课程注重审美、应用,探究的基本理念,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等。诗词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 

 例如在讲授孙犁的散文名篇《黄鹂》时,教师先问“大家能说出哪些有关黄鹂的诗文?”,这是课堂上的一个“逗”,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淀,能够说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然后教师总结“在这些诗文中,黄鹂作为春天的使者,给大好春光增添了盎然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那么,在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孙犁的笔下,黄鹂又是怎样的呢?” 

                  

 二、 故事导入,欲擒故纵 

 杜威说“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学生兴趣,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为集中的,导语作为过渡,有时可先宕开一笔,欲擒故纵,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用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如讲故事开始,这样能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要将作品中的情感迁移过来,化而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往往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感情环境,而与文章有着紧密联系的故事能很快将学生导入到一种理想的课堂氛围之中。 

 例如,在讲授英国作家房龙的《<宽容>序言》时,我先讲了一个故事,“在茫茫的草原上,当暴风雨将要来临的时候,人们能看到一种天蓝色的小星星。这是些非常奇怪的天蓝色的小火舌,仿佛暗示着某个神话故事似的。据说这些美丽的小星星是古时候一位勇士的血化成的,他的名字叫丹柯。穿越不过的森林从三面把这族人的营地包围着,而在第四面——才是一片草原。当一场灾难降临时,他要把自己的部族领向幸福,但在密林里,他受到了误解、猜疑、谩骂。于是,他撕开自己的胸膛,捧出自己的燃烧的心脏,用心灵之光将人们带出了死亡之地。但是,在人们狂欢的时刻,他却流尽了鲜血,躺在了地上,而他的心也被人们踩碎,变成了这些美丽的蓝星星。丹柯是一位英雄,他深爱着人们,但却这样悲哀地死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人类的先驱者如何理解恪守传统和大胆创新的关系?从房龙的《<宽容>序言》中,相信大家会找到答案。 

 三、承前启后,串联导入 

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师在导入时,也应该具有开阔的视野,可由文体相同的课文导入,可由作者相同的课文导入,也可由主题相同的课文导入,写作方法相同的课文导入。高中学生语文素养正处于形成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使得语文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更为明显,利用学生已学过的课文内容进行导入,不但能使课堂一开始就使课堂目标和重点、难点更加突出,而且能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学习的一些方法。这样,每一课都能逐渐成为“语文学习网”的组成部分,应用时自然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游刃有余,手到擒来。 

 比如在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时,就可结合刚学过的《过秦论》,联系将要学到的《阿房宫赋》进行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贾谊的千古鸿文《过秦论》,这篇文章气势磅礴,汩汩滔滔,论述了秦王朝的什么过失呢?(学生回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们今天再学一篇有关秦国的文章《六国论》,大家可思考两篇文章在主旨、写作目的和创作角度上的异同点。 

 四、 背景介绍,以情激情 

 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是在文本的残缺中成就其完美的。“形象大于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以现成的答案来规范作品的解读,所以在导入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例如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内容,或是作者的身世背景等等,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而向学生提供背景等材料,决不是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而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解读文章的方式。 

 比如在讲授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使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峻美”。我想,用这句话来概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再恰当不过了。托翁的一生是壮丽的一生,在世界的文坛上,给我们留下了《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伟大的作品,大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长廊。他虽然贵为伯爵,但是他的灵魂却始终放射着自由和博爱的光芒,他爱这块土地,也爱这块土地上受苦受难的人民。可是,他的妻子却不理解他,最后,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独自出走,不久病逝在一个陌生的小站上。托尔斯泰一生为声名所累,所以在他才希望自己死后埋骨于一处自己选择的幸福所在,将它作为自己灵魂的安栖之地。1946年,在他百年华诞之时,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造访了俄罗斯这块古老的土地,在这里,他看到了“世间最美的坟墓”。 

 五、联系实际,内外结合                 

 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处处是语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开阔的视野,留心学生关注的焦点话题,并能信手拈来,认真提炼。这样的开场白,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顺理成章地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从而使语文课真正地和课外联系在一起。 

 比如学习《胡同文化》时,中央台的《大宅门》正在热播,而电视剧也便成了学生课余消闲的话题。于是在上课时,我用了这样的导语:这两天大家课余的热门话题便是白家的是是非非起起落落。大家知道,白景琦在笑声中落地,《大宅门》的主题曲里唱到:“蓦然一声笑,推开两扇门”,生活在皇城根儿的白景琦用他的笑声推开了两扇民族大门,在这两扇大门之中,究竟包含着怎样的京都文化。我们学习了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后,将能找到这个答案。 

   

 六、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判断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主要看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充满悬念的导语,能给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所以在设计课堂导语时,先用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搭设学生思维向更宽广的境界飞跃的平台,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这样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 

例如在学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卢延让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炼字的经典事例。的确,一字之差,却能使作品的境界有天壤之别。“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板书)。大家想想:明明是一枝梅,为什么作者偏偏说是一枝“春”呢?苏轼词云:“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这里为什么要说是对一“溪”云呢?学了《咬文嚼字》,我相信我们对字词的推敲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七、剖析标题,触及重点 

 赞科夫说过:“对课文的第一次阅读或者客体的第一次知觉,对于记忆保持的牢固性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在导语里触及课文重点,这符合记忆规律。有的题目表示文体;有的题目带有象征、抒情意味;有的题目富于文学色彩。文题的形式,集中概括反映了文章内容,还反映了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侧面。 

 比如在学习台湾著名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导语:所谓空中楼阁,就是美好的但又不现实的东西,正如世外桃源,海市蜃楼一样美丽而虚幻。但是李乐薇却用它来冠名自己的小屋。请大家体会一下,如果将文章命名为《我的小屋》好不好?试同原标题比较一下,谈谈自己的感想。 

  诺町丝认为“传统教学过多地重视语言和数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艺术、空间、肢体、人际情感等其它侧面能力的开发,于是忽略了激发学生参与人类生活的动机和道德力量。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发挥人类热情、关切和责任感的课程体系。”作为课堂的第一环节,导入可以是多姿多彩的,在课前偶然听到的一句话,或者上一节课的一个亮点,都可以作为课堂的精彩导入,但是无论如何设计,导入都应该切合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对象,而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基础、生活阅历、心理特征、思维特点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提高授课效果。 

 

 

导语集锦

 成功的导语,如同深深拉开的大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着学生竞相登堂入室。用恢谐幽默、机巧睿智的个性化语言作导语,不但能引人发笑、活跃气氛,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形成进攻型学习状态。

  一、把学生带入图画

  《雨霖铃》是自读课文,揭示很详尽,老师不能畅讲,要留给学生自己研读。于是我决定用渲染情景、引起联想的办法导入自读:

   词中的情节发生在东京城外植满垂柳的汴河码头。凄清冷落的深秋,一场骤雨刚刚下过,树梢上的寒蝉又如泣如诉地叫了起来。这寒蝉,咱们徐州方言叫‘伏凉’,体小、色青、飞得高,立秋以后,爬到高枝儿上叫。宋词中有‘高树寒蝉,说西风消息’的描写……”

  这时有些学生微笑、点头,意思是不错,真有叫‘伏凉’的蝉……这个反应说明:已经开始引起他们的联想,于是我接着说下去:

  “……在长亭送别的人慢慢饮酒,细细地话别。一直挨到傍晚,雨也停了,舟也催促,是起程的时候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十一世纪慢节奏的送别图卷……”

  在宋代,汴河是一条贯通中国东南的交通要道,它与从北方流来的泗水在徐州交流,入运河通往杭州。由于元代黄河夺汴改道,汴河的故道久已湮废。但有人认为,我们学校北边的黄河故道,有可能就是古汴河之道。至于当年汴泗交流在徐州的什么地方,现在已经说不清了,但是我们可以展开想象……”

   由于越说越近,有的学生望望北校墙,墙外不远就是古黄河,是不是汴泗交流的地方?有学生小声讨论……看来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浮想。于是,我再进一层,把他们引入课文深处:

   词中说,‘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也许未必如注释所说‘楚天’是‘泛指南方的天空’,咱们徐州在秦汉之际属于楚国,西楚霸王项羽不是在徐州建都吗?汴泗交流入运河南去,恰恰是经过徐淮一带大片楚地,这‘暮霭沉沉楚天阔’,也许是实指徐淮一带吧?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每当黄昏时分,我们伫立在古黄河岸向东南方远眺,不是一片暮霭沉沉楚天阔’吗?……”

   由于更加切近,如在眼前,引起了学生浓厚学习兴趣,有的急于看书,有的边看书边窃窃私语。我判定:这7分钟的勾勒、泻染,已经引起联想,导入自读的任务已经完成。

       

 二、三段导语 各有千秋

    河南省中师普通话口语教学优质评选在新乡一师进行。每位参评教师要借班作课25分钟。我作课的序号靠后,事先设计的导语恰巧与其他老师的雷同。该我作课了,怎么办?临 时,我想:既要向学生介绍我自己,又要与学生缩短感情距离,还要与所讲内容巧妙融合。于是,我走上讲台,满面笑容地说:

    同学们,听我的老朋友——我们的勾老师、王老师说,(全班50双眼睛一齐投向我)大家都是在豫北平原出生、长大。可是,我想问你们欣赏过大别山的青山秀水吗?(生:没有。)你们品尝过大别山的板栗、油茶、猕猴桃吗?(生:没有。)你们瞻仰过大别山烈士陵园、将军墓吗?(生:没有)你们到过河南省教工之家吗?(生:没有)没关系,欢迎大家到豫南老苏区作客。如果你们要去商城汤泉池省教工之家度假、疗养、观光,车,就从我们潢川师范门前过。我是潢川师范学校的口语教师吴国珍,请到我家喝杯信阳毛尖茶。我将用家乡的土特产热情招待,并愿为我未来的同行们作导游。”此刻,全班异口同声,“谢谢吴老师”。

    我点头示意,接着说:“那么,请大家说,我刚才这段话,用什么样的语调(板书),表达怎样的感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家七嘴八舌,踊跃发言:“热情的语调”、“高兴的心情”、“对我们的爱”。

   是的,大家训练有素,非常活跃,我很喜欢,比我的学生会说。”(鼓掌)“口语表达语言是活的立体的,我们表情达意要靠灵活的语气语调。因此,艺术语言工作者,把语调称作是表情达意的第三张王牌。”同学们的眼神告诉我,我们的配合是默契的。

   一次,在省会郑州,举行中师口语表达训练研讨会,领导安排我讲一节课,听课的不仅有来自省内外的同行100多人,而且还有国家语委推普司的领导、高校的教授、省电教馆、省语委的专家。我心里颇有些紧张,很想通过一段恰当的导语,引人入胜,控制全场,借此使自己放松,我这样开头: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我的新老朋友们:有机会在这里与各位研讨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板书)很荣幸,也不枉我冒酷暑从豫南走来。俗话说,‘丑媳妇不怕见公婆’,请对我的课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是最珍贵的见面礼。坐在前排的朋友们,请委屈一下,假如做我的学生,希望我们初次合作友好、成功。”(走到中间的几位面前,一一握手。)

   你猜怎么样?还真灵。

   元旦期间,学校放了三天假,大部分学生都回家了。不巧,一场大雪使许多乡里交通中断,而同学们却克服种种困难按时返校,我很感动。次日,我去×班上第一节课。新年伊始,该怎样导入新课?我这样设计: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望窗外,雪花纷纷扬扬,大地银装素裹,好一派北国风光;看室内,气氛温暖如春,全班座无虚席,真乃是兴旺景象。”接着,我提高声调,扩大音量说:“瑞雪兆丰年。祝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与祖国一起前进!”热烈的掌声响起,教室的空气一下子活跃起来。“新年伊始,谁第一个上讲台练口才?请描述,昨天你在大别山区的某小站等车时的情景。”我亲切地看着全班同学,他们个个跃跃欲试。

         

三、妙语话文章

    总是有不少学生不太习惯修改文章,认识不到修改文章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大凡一气呵成的,不用改就是好文章。一位作文教师为鼓励学生认真修改文章讲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大家常常写文章,可什么叫文章呢?旧版《辞海》上说:“绘图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文章。”人的脸皮有青有赤也有白,可见,每个人的脸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笑声)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大笑)你看吧,她们每天晨起梳妆,对着镜子,用奥琪增白蜜反复“揣摩”(涂抹),再用高级胭脂、唇膏精心“润色”(大笑),还要用特别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单眼皮)改为“双括号”(双眼皮)不可!(笑声、掌声)你们看,这是何等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使自己的“文章”出类拔萃,成为“真由美”(真优美),不在“修”上下番苦功夫行吗”(笑声)何其芳同志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由此看来,这真是一条至理名言哪。 至于这段妙语的效果,是自在不言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