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文化设计:来自宿迁的调查报告——从“洼地”隆起看创新精神的巨大推动力219.147.196.* 1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57:50

来自宿迁的调查报告——从“洼地”隆起看创新精神的巨大推动力

 

 宿迁市是我省的欠发达地区,如果说苏北是江苏的“洼地”,那么宿迁是“洼地”的“洼地”。1996年建市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24.88亿元,财政收入只有7.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3元,分别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1%、1.79%、54.1%和65.8%。这里没有一个中心城市,四个县城也是破破烂烂,工业几乎是空白,许多指标不仅在江苏是最差的,其中有11项指标还不如西部10个省(区)的水平。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化都是零起点、零基础。

    面对这种特殊的市情、特殊的区位、特殊的地位、特定的发展阶段,宿迁市委、市政府自建市8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宿迁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敢闯敢干,闯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追赶型、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新路子。“洼地”开始隆起。笔者最近和几位专家学者专程到宿迁调研,所到之处,所见所闻,到处是一派喜人的发展景象,令人震憾。宿迁快速发展的原因很多,重要的是一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推动。本文试用宿迁的成功实践来阐释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科学真理。

“洼地”隆起的突出表现是五大突破

    从1996年建市到2004年,仅仅8年多的时间,宿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4年,全市实现GDP335.6亿元,财政收入19.7亿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168.7%和157%,GDP年均递增13.2%,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2.5%。1997年全市以乡镇为单位脱贫,2000年以县(区)为单位达小康。2004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72元,比1996年增长116.2%,年均递增10.1%;农民人均纯收入3467元,增长74%,年均递增7.2%;城乡居民人均储蓄款2478元,增长227.5%,年递增16%。

    宿迁的巨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五个突破:

    第一,集中精力,取得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新突破。宿迁脱贫致富从何入手?他们经过反复思考、论证,敲定咬住工业化不放松,因为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改变农耕社会的助推器。没有工业化,也不可能有农业的产业化。“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是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我们党过去强调的工业化是国家工业化,农村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民起来搞工业化,邓小平称之为“异军突起”,走出一条中国式工业化的新路。苏南的工业化就是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中心城市工业为基础的城乡联动的工业化之路,而宿迁既没有乡镇工业的基础,城市工业也是一穷二白。这么一个纯农业市怎样才能实现工业化?靠上面支持放大项目、办大工业,现时不可能,通过农业产业化来搞工业化,也缺乏基础,吸引外资更是难上加难。他们最终选择的道路是招商引资,紧紧抓住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从上海、苏南、浙江等地大力引进工业项目。他们采取“全员招商、定点招商、离岗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形式,不断掀起招商引资的高潮。全市各级、各部门都牢固树立“集主要精力实现工业突破”的工作导向,始终坚持“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主,经济建设以工业突破为主,工业突破以招商引资为主,招商引资以项目进园区为主’的“四为主”工作方针,把发展工业和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以开发区建设、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着力点,以“引外、引大、引强”作为膨大经济总量的增长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宿迁针对本地实际,坚持围绕“两农”办工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用工业;围绕“两劳”办工业,充分利用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大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项目。坚持一手抓量的扩张,做到小企业“铺天盖地”,一手抓质的提高,做到大企业“顶天立地”。近几年,宿迁工业经济增速持续加快。2004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02.4亿元,同比增长18.8%,工业投资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48.3%,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由此带动了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2004年三次产业之比已由建市之初的47.7:30.8:21.5,转变为28.7:42.2:29.1,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变为  “二三一”。经济结构实现以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截止到2004年底,全市共引进各类工业项目1248个,建成投产的583个,初步形成了木业、食品、酿酒,纺织、建材、化工、机械等具有地方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其中,洋河、双沟大曲位居全国八大名酒之列,绢丝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也是全国重要的玻璃生产基地。这里工业化已初见端倪。今年前两个月,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32.2%,财政收入4.1亿元,增长4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0家,增加84家。开发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市、县开发区、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达6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总投入27亿元,每平方公里达4000万元。

 

    第二,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取得城市化的新突破。市场经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城市化经济。宿迁建市之初,城市化率仅为11.2%,全国少有。他们针对中心城市零基础、零起点的实际,举社会之力、借助外力,建设中心城市,带动三个县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大搞招商引资,发展城市工业;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打造创业型城市,千方百计创造城市化的经济基础。他们坚持“富规划、穷建设”的原则,“不求最大,但求最佳”,“不比高楼大厦、但比绿化美化”、“既比建设状态、更比环境生态”,大力实施“北扩西进、南拓东延”和“引湖纳山”的战略,把骆马湖引进城市变成城边湖,把嶂山森林公园纳入城市变成城中园,全面建设集湖光山色、运河景观、黄河新姿、人文景色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坚持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施工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管理经营精心、精细、精品,中心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特别可喜的是,实施高等级公路联网畅通工程、干线公路网化工程、县乡村公路通达工程和港站枢纽工程,初步形成了适度超前的交通体系。目前,城市建成面积由建市之初的14平方公里发展到56平方公里,人口由14万增长到33万人(规划到2010年达50万人以上,2020年达100万人),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96平方米。

    第三,纳民资,聚民力,实现民营经济的新突破。宿迁从基础差、底于薄、实力弱的市情出发,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力发展混合型经济。他们提出“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做到”四个不限”,即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坚持“六放”方针,放宽领域,拆除门槛,实现民营经济的无障碍发展。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兴办二、三产业,购买、入股、租赁、承包经营国有集体资产,创办“谁出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公益性事业。2004年末,全市已有私营企业11025家,个体工商户7.79万户。注册资本115亿元,从业人员27万人,均比1996年翻了几番。2004年民营经济实现工商税收6.25亿元,同比增长24.3%,占全市工商税收总额的44.4%。民营经济已成为宿迁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各县(区)也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和资源优势,形成了各自特色的民营经济。如沭阳的木材加工业、花卉种植业,泗阳的纺织业,泗洪的水产养殖业、粮食加工业等等。

    第四,以“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解决“三农”问题,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大户,探索农业产业化的新突破。1.组织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大输出。到目前为止全市共输出劳动力达90万人(全市农村劳动力共220万人),外出人员通过务工经商学了本领,换了脑筋,增了收入,每年净赚回收入60亿元。同时,目前已有6000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办企业,为从异地工业化到本地工业化培养了大批创业者。2.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大转移的形势,大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宿迁提出“四全”工程,对全市16-55岁的男性、16-45的女性进行全员普查、全员分类、全员培训、全员转化,目前接受培训的已有1万多人。同时提出“两后双百”工程,即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培训率100%,培训后内转外输就业率100%。近两年来,共培训“两后生”38797人,其中适龄内转外输33536人。3.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如:丝绸领带、丝绸服装、花卉苗木、水产蔬菜、木材加工等。2003年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个,其中省级以上11个,尤其是木材加工业发展较快,全市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200家,销售收入32.5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3和1/5,成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4.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有了好的开端。在农村劳动力大批转移的情况下,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提倡土地向大户集中,每个乡镇专门成立了土地流转信托服务站,目前全市已流转土地13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信息化加速发展。全市手机和固定电话分别为45.9万户和100多万户,电脑的使用也相当普及。“网上宿迁”点击率和浏览量一直位居全省第二,目前全市已有200多家农业企业、1500多户农业大户实现网上交易。沭阳县是有名的花木之乡,共有花农3.2万多户,基本实现网上销售花木,仅新河一个乡镇就有260户花农买了电脑。

 

 


    第五,敢闯敢试,大胆实践,取得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的新突破。在建市之初到2000年,宿迁市教育和卫生事业都存在着资源总量小、机制不活、经费不足、投入渠道单一的问题,拿教育来说,2000年,全市仅有幼儿园415所,入园率仅为55%,高中阶段中学55所,入学率仅为47.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民办教育机构只有63个,每年都有近3万名初中毕业生难以走进高中校门。全市有危旧校舍123万平方米,其中一级危房54万平方米,仅危房改造资金就需3.8亿元。宿迁市面对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投入比较匮乏等实际困难,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做大做强社会事业。十五年来,全市教育领域非政府投入资本达12.7亿元,新增民办31所高中、5所职中、49所初中、49所小学、1600所幼儿园(班),各级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投入也持续增加。2004年,全市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7%和99.1%,超过省规定标准,幼儿园入学率达83%,比2000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中入学率达80.23%,提高33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本科达线6787人,比上年增加1375人,占全省招生净增数的六分之一,高考达线数、达线率上升至全省第八。2002年,按照“省市共建,八校联建,合作办学,公办民营”的办学体制机制,成功兴办起宿迁学院,首创全国公办民营股份制高校模式,目前在校生已超过1万人,共开设44个专业,改写了宿迁没有高校的历史。卫生事业方面,十五年来,全市卫生领域非政府投入达7.3亿元,累计投入9.7亿元,新增民营医疗机构401家,7所县以上综合性医院都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其中市人民医院通过资产重组加入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市第二医院则由上海东方医院控股。目前全市卫生总资产达12.91亿元;比改革前的1999年增长161%。医疗服务价格逐步降低,市、县级医院人均门诊费用分别下降了7.7%、28.4%,住院病人平均费用分别下降了5.53%、15.6%,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改革的实惠。

“洼地”隆起的基本经验

    宿迁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根本在于宿迁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大胆改革,走创新之路。可贵之处是他们发扬敢闯敢试、敢于创新的精神,大胆改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消除体制性障碍,建立经济增长内生机制,激发全民的创业热情,实现创造财富的群体的最大化。现在还不能说宿迁已经建立起一套新的体制和机制,但可以说他们做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并且取得很好的成效,积累了欠发达地区快速崛起的基本经验。

    一、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前提和核心

    鉴于宿迁的贫困,省委、省政府给他们的特殊政策是:“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和支持宿迁市采取比其他地区更加灵活的政策”;2004年又把宿迁确定为江苏省唯一一个经济社会综合改革试点市。同时,省委、省政府在交通基础设施、中心城市和工业园区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省委、省政府的扶持,是宿迁市委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干的前提和支撑,给宿迁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宿迁的同志没有躺在“扶持”上,而是以“扶持”为契机,激发内在活力。他们认为,从根本上说,宿迁发展的好坏,取决于520万宿迁人民的精神状态,更取决于所有党员干部能不能解放思想,敢走新路。因此,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紧扣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运用“团结奋进、敢试敢闯、务实苦干、自立自强”的宿迁精神,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打破思想束缚,冲破认识误区,突破观念障碍,激发广大干群的创业热情。探索了一条“在改革中解放思想,在发展中统一思想,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探索中更新观念,在创新中转换思维”的提高思想认识的路径。这是宿迁崛起的根本动力,也是宿迁的希望所在。

 

    长期以来,宿迁市委善于把精神力量融入地区的发展之中,作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提出的宿迁精神,我的理解包括四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宿迁的实际出发的唯实精神;敢试敢闯,敢于革除保守僵化观念,走自己路的创新精神;为宿迁尽快脱贫、人民致富而团结拼搏的自立自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建设生态宿迁、绿色家园的科学精神。正是有这种创新和奋斗的精神,他们面临贫穷和困难,不是等、靠、要,而是靠自立自强,靠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改变贫困面貌;不是东张西望,到处寻求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埋下身子,调查研究,吃透市情,弄清症结,提出对策,锲而不舍地抓下去,抓出成效。有人对他们提出的“绝招”不理解,甚至认为他们是穷得没有办法提出的“劣招”,其实,他们的许多“招”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是加快宿迁发展的最佳选择。可以这么说,宿迁的成功探索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最好印证。

    二、大力度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后发快进的关键所在。宿迁市按照“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则,确定了“市域经济市场化、经济运行方式民营化、经营性国有集体资产资本化、竞争性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产业化、政府行为法治化”的改革取向,大力度、深层次、全方位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他们紧紧围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赋予的特殊政策,坚持在改革中解放思想,在创新中转换思维,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特别是近两年来,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强力推进工业企业、商业流通企业、竞争性社会事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经营性资产等四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深化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各项改革,积极探索行政审批、财政体制、税收征交、城市经营和粮食购销等方面改革,着力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目前,宿迁市98%的国有集体工商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两化”(即股份化、民营化),“两置换”(即产权置换、职工身份置换),“一保障”(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速度全省最快。洋河、双沟、箭鹿等骨干企业均已改制为股份公司,泗绢、分金亭等企业退出了国有领域,宿迁啤酒厂被青啤集团收购后重现生机。苏玻集团被联想集团收购,2004年实现收入43415万元,上交税收3435万元,比上年增加111.2%,并即将在香港上市。

    改革的最大难点是社会事业的改革,宿迁市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激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内在活力,闯出了依靠市场力量发展社会事业的新天地。在教育事业改革方面,坚持“一保三放开”,即在保证义务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形成义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实行多元化办学的格局。卫生事业改革方面,按照“管办分开、医防分设、医卫分离”的原则,对医院产权制度进行改革,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疗机构。同时,把防保所从乡镇卫生院中分离出来,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防保网络体系。以抗击非典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实施“521工程”,即建设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中心、公共卫生救护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和血液采供中心“五大中心”,强化医疗卫生和药品监督“两项监督”,完善市、县(区)、乡(镇)、村的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全市原5所公办幼儿园、372所集体幼儿园,改为国有民营6所,国有控股8所,股份制114所,合同承办30所,个人独资219所。122所乡镇卫生院均已改制到位,11所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已有10所完成改制。2004年,全市新增民办教育投入2.3亿元,民间资本投入教育事业资金累计达到12.7亿元;新增民办学校17所,民办教育机构总数达到1075所,是2000年的16.3倍,在校生人数达到24.6万人,分别是全市总数的50.7%和22%。2000年以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新增各类社会资本8.1亿元投入教育事业,累计达到9.9亿元;宿迁学院在全省8所院校的大力支持下,越办越好。去年12月全国首届学校体制改革与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宿迁召开,并把宿迁授牌为中央教科所实验基地。全市新增民办医疗机构6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总数达到708家,民间资本投入卫生事业资金累计达到9.7亿元;市人民医院改制后进入南京市鼓楼医院集团,医疗水平迅速提高,病床利用率达到100%;市第二医院和上海东方医疗集团实行优势互补,实现了医疗资源跨区域优化组合。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对宿迁市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办学办院模式的这种开创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

 

 


    所谓创新,应该包括经济体制创新、社会文化体制创新、政治体制创新,而政府创新是这些创新的结合部、突破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宿迁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进行了政府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解决三个突出柯题;实现主个转变,即从单纯的管理、限制向为公民提供高质量服务转变;从封闭、暗箱操作向公开、公平、公正办事转变;从人浮于事,扯皮、推诿向精干、高效,着力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转变,建设一个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绩效政府。他们首先加快告别“审批经济”,在《行政许可法》实施前,通过改革,市级仅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0项,核准事项69项,告知承诺30项。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全面实施了市县乡三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和村帐乡管制度。建立了土地批租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思路,推进市属事业单位改革。加大“诚信宿迁”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通过一系列改革,推进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转变,解决好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着力做好“市场缺位无法办、百姓想办不能办”的事情,进一步强化会计核算中心、投资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招投标管理中心和产权交易中心“五大中心”建设。沭阳县为了适应当地发展的需要,改变人浮于事的现状,对机构、人员进行整合(为了上下对口,原机构名称保留),成立了社会稳定、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地区开发建设、城区拆迁安置、重点工程建设、工作督促等七大指挥部,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急事、办难事,并推行工作会办制和一线工作法,提出工作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寻找,政绩在一线显现,经验在一线总结;积极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岗兼业、离岗创业、提前退休干事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多事少的问题。当然,在改革之初也有人提出这种做法会不会产生一批“官商”,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使机关干部既学到了本领,接受了锻炼,又充分发挥了创业的表率作用。宿迁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最早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引咎辞职制、勤廉公示制,实行乡镇党政和县直机关一把手“公推公选”、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和“市县联动、处科联选”,面向全国公开招考处、科级领导干部,并全面推行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这些做法也受到了中组部和省委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市已公推公选产生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100名,市直部门正职7名,县区部门正职9名,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32名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的处科级领导干部。更为可喜的是,这种创新的制度有利于形成真正为基层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机构和有活力、有闯劲的干部队伍。

    全方位、大力度的改革,推动着宿迁快速发展。实践表明,像苏北宿迁这样贫困的地区搞社会主义不能有过多的条条框框,更不能用传统的、过时的社会主义观点捆住人们的手脚,一定要遵照邓小平的教导,允许他们大胆闯、大胆试,试出一片新天地。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前五年,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改革推动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一下子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后来十几年则是全面改革,要冲破姓“社”姓“资”的禁锢,从根本上改掉那些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不好的政策,改掉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旧体制、旧机制,选择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好政策、好体制。这就需要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创新之路。那么,宿迁现在所走的发展路子,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突破常规,突破僵化模式,进行创新新体制新机制的伟大实践。对他们这种敢试敢闯、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举措,要满腔热情地支持,进而帮助完善,而不能说三道四,过于指责。现在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矛盾和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只有通过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立新的体制和机制,才能激发内在活力,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当然,“全面改革”比“大包干”要复杂得多,改革中要注意改革的力度同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相适应,不能一厢情愿,一蹴而就。

 


    三、抢抓机遇,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永恒主题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针对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着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过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就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特征的拨乱反正。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是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切不能当成权宜之计的口号,时而提时而丢。

    现在有一个问题,一讲宏观调控,就不讲发展,一讲稳定,就不讲改革,这是片面性的。改革和发展始终是我们的主旋律。宿迁市面对贫穷落后的市情,始终把发展放在首位,特别强调抢抓机遇,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他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千方百计把全市经济搞上去,不断增强市域经济竞争力。他们还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审时度势,明确提出要在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认真研究并抢先适应宏观环境,坚决克服用地控紧,银根收紧、能源趋紧、审批从紧所带来的影响,力求在战胜困难中把握机遇,在迎接挑战中加快发展,在破解难题中建立优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全市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好于同期,为建市以来经济形势最好的年份。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3%,工业用电量增长32%,增幅居全省第2位。农村经济有较大改观,农民增收渠道趋向多元化,县域经提位增速,建市之初的沭阳、泗阳、泗洪、宿豫等县历史上均为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经济总量的位次排后。现在,尽管财政状况仍然需要扶持,但城镇面貌变化较大,开发区建设消灭了空白。其中尤以沭阳县的变化最大,经济总量从1996年在全省县(市)中的第48位跃升到2004年的第27位,呈现了蛙跳式的发展势头。目前,沭阳上下普遍确立了发展意识、亲商意识,已享有“苏北小温州”的声誉。

    四、建设一个坚强的、务实的、富有创新精神并致力于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领导班子,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根本关键

    一个地区能不能快速发展,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后进地区的领导班子决不能是后进的领导班子。宿迁之所以能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关键是有一个以仇和同志为首的市委领导班子。这是一个坚强的、务实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这一班人总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把宿迁经济搞上去、让宿迁老百姓富起来。这种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驱使一班人对宿迁的一切,包括发展的事、老百姓的事、社会保障的事、构建和谐社会的事等等,时刻放在心上,从不懈怠。比如城乡低保、农村大病统筹、解决5万名女童上学困难以及25万残疾人、1万6千个五保户、3千名孤弃儿的安排与供养等等,在领导班子的脑海里都在惦记着。仇和与市长张新实带头各领养4名孤儿,自己拿钱每月给每个孤儿100元生活费。榜样的力量是最有说服力的。仇和同志作为市委书记、一把手,是共产党在宿迁的一面旗帜,他有思想有思路,有见识有胆量,敢闯敢干;他身体力行,全身心扑在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事业上,他携老带幼到苏北及宿迁一干就是十几年,从不叫苦叫累;他为了尽快改变宿迁面貌,为了造福宿迁人民,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和社会上的闲言碎语,但他全然不顾,埋头苦干,锲而不舍地向前走。这是难能可贵的。他们的言行和业绩,已经在宿迁的老百姓中树立了良好的共产党人的新形象。

对“洼地”进一步隆起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
    应该充分肯定,8年多的创业实践,宿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许多方面有突破性进展,“洼地”已开始隆起,为宿迁在新世纪的全面振兴奠定了基础,积蓄了力量。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加之许多客观因素制约,一些长期困扰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宿迁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所占比重仍然是最低的一个市。从总量看,2004年宿迁GDP为335.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16%,所占比重最低;从均量看,2004年全省人均GDP突破2万元,达到2400美元,苏北人均GDP也于2003年突破1000美元,而宿迁人均GDP只有6474元,为780美元,占全省平均水平的31%,比全国人均水平还要低。计划到2007年全市人均ODP达到1000美元,到2017年达到3000美元,这要作十分艰苦的努力。面对这种情况,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推进全面发展。为了使宿迁这块“洼地”进一步隆起,迫切需要省委、省政府继续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迫切需要从战略上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不断增强统筹城乡的发展动力,切实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建议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审视、谋划、统筹宿迁的发展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宿迁的扶持力度,在苏北地区率先“突破宿迁”。建议将“继续加大对苏北的扶持力度,重点突破宿迁”写入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延续苏发[2001]12号文件提出的6条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突破宿迁”的政策措施。可不可在行政区划上作些调整,同东陇海线接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增强其带动力和竞争力。

    第二,宿迁的工业化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但在大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吸取苏南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要高度重视培植有特色的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链;要注意节约用地,讲究开发成本;要注意环境保护,要把好关口,杜绝有严重污染的项目进入,特别要保护好骆马湖、洪泽湖的生态。

    第三,在全面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要重视抓大项目。特别要抓好涉及全面性的,如能源、交通、工业等重大项目上有所突破。建议省有关部门配合宿迁市,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一批电力、天然气、高速公路、铁路、运河等项目,积极推进省里大企业和苏南企业到宿迁落户兴业。建议省里制定转移产业的贷款贴息等政策,鼓励省国有控股公司和苏州市国有控股公司参股、控股宿迁开发区开发投资总公司,共同参与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建设。

    第四,中心城市的崛起要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特别要针对宿迁农业大市的特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劳动力输出和输出劳动力回乡创业等方面有所突破。从沭阳县的崛起看,要重视县域经济培育和发展,鼓励各县(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发展有特色的县域经济。要重视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城市化中要重视楚汉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要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五,加大对宿迁市本级财政扶持力度。建议省增加宿迁市补助,以提高宿迁市市本级基本工资和地方津补贴,并进入基数。加大对宿迁市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维持乡镇机构正常运转。宿迁在教育、卫生与社会事业方面的改革走在前面,但财力上有很大困难,特别是中小学,欠债较多,建议省里给予一定经济支持。要支持宿迁市级公共卫生体系“五大中心”(即: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救护、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血液采供)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医防分离后,尽管一些公益性卫生防疫项目已建成,但资金缺口很大,无钱购置必要的设备以投入运行,建议省里给予一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