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诺依曼理论基本点:中国各地名吃及其典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57:44

中国各地名吃及其典故

八宝粥、过桥米线、豆腐、臭豆腐、杭州东坡肉、海南文昌鸡、北京烤鸭、冰糖葫芦、涮羊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醉鸡、麻辣烫、叫化鸡、回锅肉、东坡肘子、宫宝鸡丁、佛跳墙的来由和典故
 
一、“八宝粥(腊八粥)”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中国腊八节,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也叫八宝粥,相传腊八节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献糜的故事,取八种香谷和果实制粥供佛,故名八宝粥,腊八粥制法简单,营养丰富,味道香甜。到了宋代,民间争相效仿,广为流传,成为一道深受人民喜爱的美食。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8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
    每逢农历十二月八日,古代寺院要取香谷和果实等杂煮成粥糜敬佛,民间也效法在腊月初八煮这样的粥吃,以消灾除病。宋代杭州民间的腊八粥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和米煮成的。明清时各地盛行吃腊八粥。

二、“过桥米线”的由来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源于滇南蒙自,传说蒙自县城的南湖旧的风景美,常有文墨客攻书读诗于此。有位杨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其妻每日备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见不支。其妻焦虑心疼,思忖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许时待她再去收碗筷时,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揭开盖子,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侍,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
     后来不少都仿效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由于从杨秀才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汤,二是切成薄片的各类嫩肉,三是米线和时鲜蔬菜

三、“豆腐”的由来

     “中国是豆腐的‘师傅之国’”。“豆腐丰富了人们的营养,这是对人类的一个伟大的贡献”。提起中国的豆腐来,日本人总是怀着敬佩的心情竭力赞扬。 1963年,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到日本奈良参加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纪念活动,当时,日本许多从事豆制品业的头面人物也参加了。据说,他们之所以参加纪念活动,是为了感谢鉴真东渡时把豆腐的制法带到日本。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参加者手里都提着装满各种豆制品的布袋,布袋上还写着“唐传豆腐干,淮南堂制”字样。
     淮南堂是我国淮南一家豆腐坊的名字,原是为了纪念豆腐的发明人——汉代淮南王刘安而起的。堂堂淮南王怎么会发明豆腐呢?原来刘安讲求黄老之术,在淮南朝夕修炼。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制出了鲜美的豆腐,并把他献给刘安享用。刘安一尝,果然好吃,下令大量制作。这样,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淮南王刘安的名下了。传说刘安后来在八公山“升天”,山上修建了淮南王刘安庙,“八公山豆腐”,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四、“臭豆腐”的由来

   臭豆腐很有名气,究其来历有段“古”: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赴京考试落第,又无盘缠返乡。王家原以做豆腐湖口,王致和亦懂此手艺,于是留京以磨豆腐谋生。一日,遇到豆腐滞销,积存不少,王生怕豆腐变坏,血本无归,便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以盐香料,置于坛中,并封其口,以为这样便可造出腐乳来。谁知过了一些日子坛口打开,腐乳做不出来,豆腐臭气熏天。王生试尝之,其味鲜美。遂将此臭豆腐试销,竟也获得顾客好评臭豆腐从此流传开去,到了清末,臭豆腐已是大行其道,连慈喜太后也嗜吃此物。
 

五、“杭州东坡肉”的由来

    “东坡肉”是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 期的著名诗人,他对诗人、书法有很深的造诣,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 究。他自己会烹制菜肴,并十分擅长烧肉,在他的许多名诗中,亦有 关于饮食方面的内容,如<<食猪肉>>、<<老饕赋>>、<<丁公默送蝤蛑 >>、<<豆粥>>、<<羹>>等诗,都反映出他对饮食烹调的浓厚兴趣。 “东坡肉”起先是苏东坡在黄州制作的,那时他曾将烧肉之法写 在<<食猪肉>>一诗中:“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 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 得自家君莫管。”但此菜当时并无名称,以其名字命名为“东坡肉” ,是在他到杭州做太守的时候。当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 任后组织民工铲除葑草,疏通湖卷,筑堤建桥,使西湖重新恢复了容 貌,并增加了景点。杭州城里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听说他平时最喜 欢吃红烧肉,于是不少人不约而同地上门送猪肉。他收到许多猪肉后 ,便让家人将肉切成方块,加调味和酒,用他的烹调方法煨制成红烧 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后,称赞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腻,于是人们便以他的名字将此烧肉命名为“东坡肉”。后来此 菜流传开来,并成为中外闻名的传统佳肴,一直盛名不衰。

六、“海南文昌鸡”的由来

     文昌鸡是中国最佳食用型鸡种 之一,在海南素有“没有文昌鸡不成席”之说。鸡食蓉树籽而肥,放养8--9个月再笼圈于安静避光之处,饲以花生饼、椰肉丝、热米饭等催肥。食文昌鸡以白切为主,另有椰汁乳鸡、酥鸡、炸子鸡等。其白切加工方法和作料俱独特。文昌鸡皮黄且脆,肉嫩且美,骨酥且鲜。
     文昌鸡出名的说法,一是:1936年,当时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回乡探亲,准备在文昌召开一次全岛性大会,各县选送佳肴。恰逢“西安事变”,大会未开成,但宋子文把部分美食带回广州,供众“官员”品尝,文昌鸡由此传扬东南亚。另一说历史更为久远:传说清朝海南锦山地区一人在江浙做大官,某年春节回家探亲,将要离家时到文昌潭牛天赐村拜访老学友。这位学友用正宗的文昌鸡款待他,还选几只较好的文昌鸡让其带回江浙,款待亲朋好友,文昌鸡从此出名。

七、“北京烤鸭”的由来

    烤鸭的祖先是西方的烤鹅。烤鹅技术被两次传入中国,一次是在元朝,一次是在清朝。元朝的时候,蒙古帝国占领了很大的地盘,从中国的东部,到地中海地区,都是他的地盘。所以西方人如马可波罗可以到中国来。他们带来了不少西方的文化,包括大炮,也包括烤鹅。在元大都就有了烤鸭店。为什么从烤鹅变成烤鸭?这是因为鸭子是中国的特产。在清朝末年,烤鸭的方法改变了,从焖炉改为挂炉,而且吃法也带有明显的山东的特色,实际上烤鸭店就是山东荣城人开办的。其特点是用饼、大葱或黄瓜、酱和鸭子一起吃。饼卷大葱黄瓜和酱,是山东最常吃的东西。而且这时候,烤鸭的鸭子也从一般鸭子变成填鸭。填鸭的方法也来自欧洲烤鹅的方法。

八、“冰糖葫芦”的由来

     那是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她突然变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眼见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棠球子’(即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于是龙颜大悦,命如法炮制。
    后来,这酸脆香甜的山楂传到民间,就成了冰糖葫芦。

九、  “涮羊肉”的由来

    史书记载,涮羊肉最早始于我国东北和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原称“涮锅”。据说,涮羊肉的起源之一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
    相传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在北征途中,忽然想起清炖羊肉了。厨师急忙杀羊剥皮,剔骨割肉。这时,探马报道:“敌军铺天盖地而来,离此不远了。”兵贵神速,眼看清炖羊肉吃不上了,聪明的厨师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羊肉上拣了一个好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煮沸的水中,用饭勺草草地搅一下,便急急忙忙捞在碗里,加了点盐,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饥不择食,饱餐了一顿,感到这肉片格外鲜嫩。待忽必烈胜利返朝后,重赏了厨师,问清了这种羊肉片的烹调技术,御赐菜名为“涮羊肉”。

十、“麻婆豆腐”的由来

麻婆豆腐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在成都北郊万福桥头有一家小吃店,店主是位脸上有麻子的妇女,因丈夫姓陈,所以被人称为陈麻婆,她做出来的豆腐,自然就叫麻婆豆腐了。
  这个菜就不多说了,中国人都知道,做之前,豆腐一定要放盐开水里小火煮煮,一是豆腐会变的结实不容易碎,二是可以去掉豆腥味,总之是好处多多,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好了。

十一、“鱼香肉丝”的来历 
 
  中国有八大菜系,它们分别是川、粤、闽、苏、浙、湘、徽、鲁菜,鱼香肉丝来源于川菜。
  鱼香肉丝的来历。相传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他们家里的人很喜欢吃鱼,对调味也很讲究,所以他们在烧鱼的时候都要放一些葱、姜、蒜、酒、醋、酱油等去腥增味的调料。有一次晚上这个家中的女主人在炒另一只菜的时候,她为了不使配料浪费,她把上次烧鱼时用剩的配料都放在这款菜中炒和,当时她还以为这款菜可能味不是很好吃,可能家中的男人回来后不好交待,她正在发呆之际,她的老公做生意回家了。这个老公不知是肚饥之故还是感觉这碗菜的特别,而他还没等开饭就用手抓起就往嘴中咽,还没等一分钟,他迫不及待地问老婆此菜是用何做的,她刚在结结巴巴时,她意外地发现其老公连连称赞其菜之味,她老公见她没回答,又问了一句“怎么好吃是用什么做得”,就这样老婆才一五一十地给他讲了一遍。而这款菜是用烧鱼的配料来炒和其它菜肴,才会其味无穷,所以取名为鱼香炒,而得此名。
  后来这款菜经过了四川人若干年的改进,现已早早列入四川菜谱,如鱼香猪肝、鱼香肉丝、鱼香茄子和鱼香三丝等。如今因此菜风味独特,使各地的人们所欢迎而风靡全国。
 
十二、“醉鸡”的传说 
 
  在浙江农村,每到春节,几乎家家户户的席上都有醉鸡。这种鸡肉酒香扑鼻,鲜嫩可口,食后回味无穷,是人们饮酒佐餐的佳品。是谁发明了醉鸡呢?历史上尚无可考,民间传说却不少。
  很久以前,在浙江五夫一个小村庄里,住着弟兄三人,父母双亡。三兄弟互敬互爱,过着和睦的日子。后来,三兄弟陆续结了婚。老大、老二娶的都是富人家的姑娘,她们嫁妆不少,但人较懒惰。老三娶了个穷人家的姑娘,虽无嫁妆,可是心灵手巧,十分能干。尽管大媳妇、二媳妇倚仗着娘家的钱势看不起她,但她总是默默地操持着家务,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哥、二哥看在眼里,有心想叫她当家理财,但又担心自己的两位媳妇有意见。后来,三位兄弟想出一个办法:让三位姻娌比赛一下,谁胜了就让谁当家。比赛内容就是看谁把鸡做得最好吃。条件是每人一只鸡,但不准加油,不准用其它菜来配,三天后三个人同时拿出自己做好的鸡,让大家品尝。
  大媳妇、二媳妇拿到鸡后冥思苦想,一心想在比赛中获胜。
  三天后,三位兄弟围桌坐下,叫三姻娌上鸡。只见大媳妇兴冲冲地端上了一锅清炖鸡,黄色的油珠浮在汤上,食之汤鲜而肉柴。三位兄弟吃后没有吭声。
  二媳妇端上一盘白切鸡,食之爽口,嚼之有味,但略嫌清淡。大家尝后也没说什么。
  轮到三媳妇,只见她不慌不忙地端上一个大盖碗一揭开碗盖,一股诱人的清香立刻布满了房间,使人食欲大振。三位兄弟急忙动箸,只觉得鸡肉又鲜又嫩,吃到嘴里满口生香。两位嫂子也忍不住一人夹了一块鸡肉放在嘴里,果然酒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大家都称赞三媳妇的鸡做得好。两位嫂嫂也心悦诚服。从此,三媳妇就名正言顺地当了家。
  三媳妇的鸡是怎样做的呢?说出来也简单得很。
  首先,将宰好的鸡褪干净,去掉内脏。烧半锅水,放入适量的葱、姜,待水开后,把鸡放入锅内煮。煮到鸡肉离骨时,取出鸡,在鸡身内外薄薄地抹一层盐。把鸡晾凉后,斩成小块,码入干净的盆中,再倒入黄酒。黄酒要没过鸡块,将盆盖严,腌两天即可。酒香扑鼻,美妙无比。由于这种鸡是用酒醉出来的,故名“醉鸡”。
  直到今天,浙江人民吃醉鸡时,还会想起这位勤劳能干的三媳妇。

十三、“麻辣烫”的起源 

  据说,麻辣烫起源于长江之滨,最初的时候,是船工和纤夫创造了麻辣烫的吃法。
  从四川宜宾到三峡内的巫山,这一带由于水流湍急,纤夫自然是少不了的风景,他们在拉纤之余,在江边拾上几块石头,支起瓦罐,舀几瓢江水,撸上把干柴生火,在罐里加入 蔬菜,没有蔬菜就就地取材,拔些野菜,放入海椒、花椒等调料,涮烫食之,吃后滋味美不可言,既可果腹,又可驱寒、袪湿;制作方便的煮食习俗便在江边沿袭。这就是麻辣烫的起源。
  后来,码头上的小贩见这种涮烫方式有利可图,便将菜品和炉具加以改造,置于挑担两头,边走边吆喝,江边桥头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享用起来。麻辣烫渐渐从江边上了岸。
  重庆城内的饭馆把这种饮食方式店堂化,麻辣烫就开始发展起来,到了当代,麻辣烫更是因为方便,自助,快捷的优点迅速名扬大河南北,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饮食。
 
十四、“叫化鸡”的典故
 
  江苏常熟名菜,又称黄泥煨鸡。相传明末清初时,常熟虞山麓有一叫化偶得一鸡,苦无炊具、调料,无奈,宰杀去脏后,带毛涂泥,放入柴火堆中煨烤,熟后敲去泥壳,鸡毛随壳而脱,香气四溢。适逢隐居在虞山的大学士钱牧斋路过,试尝,觉其味独特,归家命其家人稍加调味如法炮制,更感鲜美。此后,遂成为名菜,并一直流传至今。
 
十五、“回锅肉”的典故 

  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码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早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早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十六、“东坡肘子”的来历 

  东坡肘子其实并非苏东坡之功,而是其妻子王弗的妙作。一次,王弗在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她连忙加各种配料再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一来微黄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东坡。苏东坡向有美食家之名,不仅自己反复炮制,还向亲友大力推广,于是,东坡肘子也就得以传世。
 
十七、“宫宝鸡丁”的典故

  清代咸丰进士丁宝桢,任山东巡抚期间,奉恭亲王密令将受慈禧宠幸的太监安德海诛杀。此举大快人心,一时名噪朝野,加之治理黄河水患、筹备渤海海防、创办山东机器局等政绩卓著,因而声誉颇佳。调任四川总督后,又建四川机器局、修都江堰、整治吏治。1885年英国占领缅甸、侵犯西藏时,他又主管筹划西南防务。以此受到当时及后人推重和尊敬。“宫保鸡丁”以其荣誉封衔“宫保”而名播天下。
  宫保鸡丁并不是丁宫保创制,而是其偏爱的菜肴。相传有一次外出归来已晚,众人饥肠辘辘,丁急传速备饭。家厨措手不及,便现抓了鸡丁、辣椒、花生米等原料,速炒成菜后竟大受赞赏。光绪二年(1876),丁出任四川总督时,也将家厨携带入川。天府花生不亚于山东,只是调料中缺少了甜面酱,后改用豆瓣辣酱,略加白糖,滋味更佳。丁常以此菜宴请川籍同僚,博得众人称赞,纷纷传扬。由于此菜色泽鲜明、油而不腻、辣而不猛、肉质细嫩、软滑酥脆,老少皆宜,一时享有“国菜”美名。


十八、佛跳墙的由来 

  佛跳墙是一道非常有名的闽菜,相传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此菜以十八种主料,十二种辅料制作而成。其中原料有:鸡肉、鸭肉、鲍鱼、鸭掌、鱼翅、海参、干贝、鱼肚、水鱼肉、虾肉、枸杞、桂圆、香菇、笋尖、竹蛏等等。调料有:蚝油、盐、冰塘、加饭酒、姜、葱、老抽、生油、上汤等。三十多种原料分别加工调制后,分层装进绍兴酒坛中。坛中有绍兴名酒与料调合,先以荷叶封口,而后加盖。用质纯无烟的炭火(旺火)烧沸后再用微火煨五、六个小时而成。
  据说此菜最初由当时福州官钱局一位官员的内眷所做。这位官员设家宴请布政使周莲,菜上桌后香飘四溢,周莲品尝后赞不绝口,命家厨郑春发仿制。郑春发十几岁就开始学艺,曾在京、杭、苏、粤从厨深造,手艺极高。他请教了官员的内眷之后,回家对此菜进行了改造,原料多用海鲜,少用肉,并起名为“坛烧八宝”。
  后来,郑春发集股开办三友斋菜馆,后又更名为聚春圆。聚春圆主要承办官场宴席,根据一些美食家的建议,郑春发不断改进此菜的配料,并正式起名为“福寿全”,为聚春圆的第一菜。许多美食家、文人墨客都慕名远道而来,品味此菜后,赞叹不已,席间有一秀才以诗助兴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此菜便以“佛跳墙”之名而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