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1c型内燃机车水泵:处世之道:做人做事的糊涂艺术(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3:58:36
 

做人做事的糊涂艺术(二)

第二章:处世大智若愚的糊涂谋略

    苏轼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说:“力辞干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若愚。”里面的“大智若愚”当也可与“难得糊涂”有得一比。唐代的李贽也有类似观点:“盖众川合流,务俗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以实其坚。是故大智若愚焉耳。”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可见大智若愚并非真愚,而是一种处世的谋略,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纳。


    古有名言“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古钱币的圆形方孔,大家都是知道的,为人处世,就要像这钱一样,边缘也要圆活,但内心要守正,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

第18节:识时务者为俊杰

    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古雄才大略之人皆能顺应时势而成大事,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兵法说,战法应该“与时迁移,随物变化”,这也就是“造势”的奥妙所在。其实,掌握时机永远是政治家的智慧体现。在什么时候实施自己的计划,什么时候又欲擒故纵,这些都是智慧。有时,等待的结果是养虎为患,而有时,等待则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郑庄公时,同父异母的共叔段要谋反篡位,庄公开始表现的无动于衷,但暗地里密切注视着共叔段的动向,当他确知共叔段己准备妥当之时,觉得己找到诛灭共叔段的合法借口,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囚禁了武姜氏,并将共叔段诛灭。

    由此可见,能够准确地识别时机的转换,是英雄创业的基本素质。鬼谷子在《逸文》中说:“圣人之所以能永垂不朽,就是能把握时机的变化。”所以无论在行动上,还是计划上,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讲求适应环境的策略,只是一味固守己见,绝对是要失败的。

    萧何是刘邦的第一功臣,在汉高祖开创西汉王朝的大业中,萧何忠贞不二地追随刘邦:在丰沛起义中首任沛丞,刘邦屈就汉王时任汉丞,西汉建国以后,任汉皇朝的丞相,并享有“带剑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权。在近三年的反秦战争中,他赞襄帷幄,筹措军需,直到打下咸阳进入汉中。在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中,萧何在后方精心经营,保证了兵源和军需的充足供应。危难关头,他多次力挽狂澜,使刘邦绝处逢生。其中脍炙人口的故事有:“咸阳清收丞相府”、“力谏刘邦就汉王”、“收用巴蜀,还定三秦”、“月下追韩信”、“制定九章律”、“诱捕淮阴”……萧何以其超人的智慧、胸襟和气魄为西汉王朝的创建和稳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建国以后,刘邦的江山渐渐稳定了,事过境迁,而萧何的功劳有那么大,刘邦对他自然会猜忌和怀疑。汉十二年初萧何看到长安周围人多地少,就请求刘邦把上林苑中的空闲土地交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本来利国利民的一件小事,不料使刘邦龙颜大怒,以受人钱财为由,将萧何关进大牢。困惑莫名的老丞相,出了监牢,才明白自己犯了“自媚于民”的错误。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萧何留守京城。战争中,刘邦不断派使者回来,回来一次就一定要去见萧何,问候萧何。萧何的幕僚警告他:“君灭族不远矣”。萧何一听此言,如五雷轰顶,方明白自己已有了功高盖主之嫌,再继续做收揽民心的事情就必然引起皇帝的疑心,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就利用权势以极低的价格强买民田民宅,激起民怨。终于使刘邦将他看做为子孙谋利,胸无大志的人物。刘邦回到京城,收到了一大堆平民百姓告萧何的状子,然后对萧何放心了许多。

 第19节:用傻痴之状迷惑对手(1)

    古语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范蠡在政通人和之际“转业”经商便是识时务的表现。这其中的启示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心里明白故意扮傻,那样并非就真是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最忌的一点就是恃才傲物,不知饶人。太露锋芒很容易遭人嫉恨;功高震主只能招致杀身之祸。所以,在处世的过程中要懂得适时"扮傻",特别是在和领导交往的过程中,不要过于显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要纠正对方的错误。在与人处世中,扮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而以幽默反唇相讥;也可以用傻痴之状去迷惑对手。

    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危险随时会出现,人们通常会通过扮傻弄呆来逃避危难,保全自身。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大师孙膑,曾经和庞涓是同学,拜鬼谷子先生为师一起学习兵法。有一年,当听到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到魏国做将相时,庞涓再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决定下山,谋求富贵。

    庞涓到了魏国,见到魏王。魏王问他治国安邦、统兵打仗等方面的才能、见识。庞涓倾尽胸中所有,滔滔不绝地讲了很长时间,魏王听了,很兴奋,便任命他为元帅、执掌魏国兵权。

    后来,孙膑经人推荐也来到了魏国,魏王对孙膑也很敬重,打算封孙膑先生为副军师,与庞涓同掌兵权。庞涓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情况,得知自己下山后,孙膑在先生教诲下,学问才能更高于从前,十分嫉妒,暗自咬牙。表面上却说:“臣与孙膑,同窗结义,孙膑是臣的兄长,怎么能屈居副职、在我之下?不如先拜为客卿,待建立功绩、获得国人尊敬后,直接封为军师。那时,我愿让位,甘居孙兄之下。”魏王听罢,很满意庞涓的处世为人,便同意了。

    其实,这不过是庞涓防范孙膑与他争权的计谋,他已下定决心,必须除掉孙膑!否则,日后必然屈居其下了!于是便设计陷害孙膑。说孙膑私通齐使,要叛魏投齐,于是魏王大发雷霆,不容半句解释,就令武士把他抓起来,押到军师府问罪!

    庞涓为了得到孙膑的兵书,故意不让他死,建议魏王用尖刀剜剔下孙膑的两个膝盖骨。并在脸上用黑墨刺上“私通敌国”四字。

这时,庞涓泪流满面走进来,亲自为孙膑上药、包裹,把他抱进卧室,百般抚慰,无微不至地照料。一个月之后,孙膑伤口基本愈合,但再不能走路,只能盘腿坐在床上,真成了废人。

    孙膑知道庞涓也想全面学习这十三篇兵法,就高兴地答应把鬼谷先生所传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及注释讲解写出来;而且从那天起,日以继夜地在木简上写起来,日复一日,忘食废寝,以致人都劳累变了形。

    后来孙膑无意中从一个佣人那里知道,庞涓等他写完兵书就准备把他处死,身心一下子凉透了!第二天,正要继续写书的孙膑,当着小孩儿及两个卫士的面,他忽然大叫一声,昏倒在地,大呕大吐,两眼翻白、四肢乱颤。过了一会儿,醒过来,却神态恍惚,无端发怒,立起眼睛大骂:“你们为什么要用毒药害我?!”骂着,推翻了书案卓椅,扫掉了烛台文具,接着,抓起花费心血好不容易写成的部分孙子兵法,一齐扔到火盆里。立时,烈焰升起。孙膑则把身子扑向火,头发胡子都烧着了。

    人们慌忙把他救起,他仍神志不清地又哭又骂。那些书简则已化成灰烬,抢救不及。等庞涓急慌慌跑来,只见孙膑满脸吐出之物,脏不忍睹;又爬在地上,忽而磕头求饶、忽而呵呵大笑,完全一副疯癫状态。庞涓使劲甩开他脏兮兮的痉挛的手,心里疑惑。怀疑孙膑是装疯,就命令把他拽到猪圈里。孙膑浑身污秽不堪,披头散发,全然不觉地在猪圈泥水中滚倒,直怔怔瞪着两眼,又哭、又笑……

第20节:用傻痴之状迷惑对手(2)

    庞涓又派人在夜晚、四周别无他人时,悄悄送食物给孙膑:“我是庞府下人,深知先生冤屈,实在同情您。请您悄悄吃点东西,别让庞将军知道!”孙膑一把打翻食物,狰狞起面孔,厉声大骂:“你又要毒死我吗?!”来人气极,就捡起猪粪、泥块给他。孙膑接过来就往嘴里塞,毫无感觉的模样。于是来人回报庞涓:孙膑是真疯了。

    庞涓这时才有些相信,渐渐的对孙膑的看管不那么严了,但仍命令:无论孙膑在什么地方,当天必须向他报告。

    然而,真正知道孙膑是装风避祸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当初了解孙膑的才能与智谋、向魏王推荐孙膑的人。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墨子墨翟。

    他把孙膑的境遇告诉了齐国大将田忌,又讲述了孙膑的杰出才能。田忌把情况报告了齐威王,齐威王要他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要把孙膑救出来,为齐国效力。

    于是,田忌派人到魏国,趁庞涓疏忽,在一个夜晚,先用一人扮作疯了的孙膑把真孙膑换出来,脱离庞涓的监视,然后快马加鞭迅速载着孙膑逃出了魏国。等庞涓发现时,已经晚了。

    孙膑到了齐国,齐王十分敬重。后来在马陵道之战中,庞涓忽然被一棵大树挡住去路,隐约见到树身有字迹。此时天色已黑,庞涓令人点亮火把,亲自上前辨认树上之字。只见树上用墨写了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庞涓立刻大惊失色:“我中计了!”话音未落,一声锣响,万弩齐发,箭如骤雨,庞涓“扑通”栽倒在地身亡。

    虽然“扮傻”很辛苦和不容易的,但是到了危及生命的时候,它还是一种很有效的生存技巧。

    假痴假呆的意思不是伪装,有装聋作哑、痴痴呆呆的意思,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非常清醒的。从难得糊涂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很高的谋略,算是高招,因为它能够保全利益。用于政治谋略,就是韬晦之计。在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给人以碌碌无为的印象,实际上却隐藏自己的才能,掩盖内心的政治抱负,以免引起政敌的警觉,以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抱负。

第21节:好马也要吃回头草

    一个人在一系列不可抗拒的因素下,要想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道路,就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注意“长远”两个字,既然重在长远,就不能在意眼前,该退让的时候就退让。

    有一则寓言故事,一匹精良的马从草原上经过,眼前全是绿油油的青草,它一边随便地吃几口,一边向前走。

    它越走越远,而草越来越少,几天后,它已经接近沙漠的边缘了。它只要回头走就可以重新吃到美味的青草,但它坚持想:“我是一匹精良的马,好马不吃回头草。”后来,在饥饿的折磨下,它倒在了沙漠中。

    在古代,像这样有“骨气”的人,宁可被活活饿死也不屈服,的确是很伟大,但有时候,你并不能把“骨气”与“意气”划分得清楚。绝大多数人在面临该不该退让时,都把“意气”当成“骨气”,或用“骨气”来包装“意气”,明知“回头草”又鲜又嫩,却怎么也不肯回头去吃。

    如果你不吃回头草就会饿死,吃"回头草"时又会碰到周围人对你的非议。因此你吃你的草,全然不要顾忌那么多,你只要认真诚恳地吃,填饱肚子,养肥自己就可以了!何况时间一久,别人也会忘记你是一匹吃回头草的马,甚至当你回头草吃得有成就时,别人还会佩服你:果然是一匹“好马”!

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饿死的“好马”就变成了“死马”,也就不是一匹“好马”了。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A君因故被炒鱿鱼,一个星期后,老板要他回去,他愤然拒绝:“好马不吃回头草!”

    B君被女朋友甩了,过了一段时间,女朋友回头向他认错,要求重归于好,B君无情地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使很多人不知丧失了多少机会。绝大多数人在面临该不该回头时,往往意气用事,明知“回头草”又鲜又嫩,却怎么也不肯回头去吃,自以为这样才是有“志气”。其实,在面临回不回头的关卡时,你要考虑的不是面子问题和志气问题,而是现实问题。

    比如,你现在有没有“草”可吃?如果有,这些“草”能不能吃饱?如果不能吃饱,或目前无“草”可吃,那么未来会不会有“草”可吃?还有,这“回头草”本身的“草色”如何?值不值得去吃?

    甲午战争后,袁世凯的北洋势力迅速崛起,袁世凯继李鸿章之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中握有六镇新军,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实权人物。投机政客江朝宗找关系、走后门,终于攀上了老袁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为了讨好老袁,江朝宗不惜破费钱财上下打点,终于取得了老袁的信任,为自己打开了升官发财之路。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08年慈禧和光绪帝相继死去,载沣摄政。为报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出卖其兄光绪帝的一箭之仇,载沣上台后首先罢免了袁世凯的官职,将他开缺回籍。老袁失势后,满清亲贵铁良任军机大臣、陆军部尚书,成为当时朝中的实权人物。

    江朝宗本是个趋炎附势之徒,看到老袁失势,后悔莫及,只怪自己当初走错了庙门白花了那么多冤枉钱。经再三考虑之后,他决定改换门庭投靠铁良。

    江朝宗带了厚礼,面见铁良,二人臭味机投,经江朝宗一阵吹捧赞扬,铁良已飘飘然。这时江朝宗趁机献策说:“袁世凯的六镇新军不听调遗,不如将他们分开,另外还要在北京设立一个稽查处,专门处置新军中有越轨行为的官兵。这样才能逐步铲除袁世凯在新军中的势力。”

    铁良此时正为如何控制新军的事发愁,听了这一计策,正中下怀,对江朝宗十分赏识,予以重用。

    江朝宗由此得志,每天坐着八抬大轿,前呼后拥,不可一世。

    但是,好景不长,几年后袁世凯东山再起,清朝灭亡,民国兴起。老袁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又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江朝宗看到袁世凯重新得势,便吃起了“回头草”。他带上厚礼,拜见老袁,痛哭流涕地向老袁表白心迹,说明自己的一片忠心。老袁明知江朝宗是个趋炎附势之徒,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当总统少不了要有些吹喇叭抬轿子的,便不计前嫌重新启用了江朝宗。江朝宗心里也明白,自己过去有叛袁劣迹,此时只有在老袁面前倍加卖力地表现自己才能取得信任。于是,便不择手段地替老袁抛售情报,铲除政敌。袁世凯恢复帝制后,江朝宗马不停蹄地前后奔走,组织请愿团向袁氏“劝进”。由于江朝宗的出色表演,袁世凯终于尽释前嫌委以重任。

    很多人都会面临“吃”与“不吃”的选择。如果草不好,不吃也就罢了,可如果是棵好草,是不是回头再吃呢?刘备是匹“好马”吗?是的。可是他依然会三顾茅庐,成为千古美谈。

第22节:糊糊涂涂避祸灾

    如果是“好马”就要敢于面对,敢于从头再来。是“好马”,必要的时候就要吃“回头草”,因为这个世界上“好马”很多而“回头草”很少。

    中国人向来是很精明的,越是精明的人越知道聪明人处世难,容易招致妒嫉、非议,甚至为聪明而丧生。曹操因为妒嫉杨修的才能而杀了他;隋炀帝因为妒嫉王胄的诗才,也把他杀了,还吟着王胄的诗句“庭草无人随意绿”,洋洋自得地说:“你还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吗?”所以,从老子开始,中国人就深悟了“大智若愚”的道理,越是聪明,表现得越是愚笨,以便在别人的轻视和疏忽中找到自我发展的空间。

    据说,在舜未登上天子位的时候,他的异母弟弟象,为图占家业,几次要谋害他。昏聩的父亲和后母也总是偏心、纵容象。有一次,父亲和后母找舜,说谷仓顶坏了,要他爬上去修理。当舜一上到仓顶,父、母、弟弟就抽了梯子,放起一把火想要烧死他。幸亏他撑起大斗笠,乘着一阵大风往下一跳,才得脱险。

    另一次,父亲和后母让舜去淘井。那井很深,刚把舜吊到井底,上面的人就收了绳子,推下几大堆泥土去,以为这一回舜死定了。象很高兴,没想到,当他来到舜的卧室时,却看见舜正坐在床上弹琴。这是咋回事?原来那井底还另有一个出口,舜是从那里脱生的。这一下,象惊呆了,他悔恨、羞惭不已,上前向哥哥道歉。舜呢,显得若无其事的样子,他微微一笑,说:“我并不计较。”

    在战国时,有一次,万章与孟子谈论到这个故事中的舜。

    万章认为,舜或者是糊涂,或者是伪善,二者必居其一。孟子则不同意这种看法。

    万章说:“怎么不对?两件事里,都表现出舜并不知象要害他,这岂不是糊涂?”

    孟子说:“怎么不知道!只不过舜对弟弟,比较宽厚、仁慈罢了。”

    万章说:“依您之见,舜是心里忧心忡忡,表现得却像没那么回事,这岂不是强颜为欢,是十足的伪善吗?”

    孟子直摇头:“不,这怎么叫伪善?既然象已承认自己错了,有悔改之意,舜又怎能不高兴?这不叫伪善,叫宽宏大度啊。”

    明代宗景泰年间,广东副使韩雍遍访四方,宣扬王命。到江西时,一天忽然听说宁王的弟弟来了,韩雍一面谎称有病,请王爷稍等片刻,一面派人马上去叫三司(明代将各省之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并索要白木几,然后韩雍才出来匍匐在地拜迎王爷。

    王爷一进门,就全讲的是他哥哥要宁王反叛朝廷的情况。韩雍推说自己耳朵有毛病,听不清楚,请王爷把要讲的都写下来。王爷要纸,韩雍就让手下人将白木几抬进来。王爷将情况详细地写在白木几上,就告辞了。

    韩雍将情况报告了朝廷,皇上派钦差大臣来稽查,却没有找到宁王谋反的任何证据。这时王爷兄弟已经握手言欢,王爷拒不承认说过他哥哥要反叛的话。钦差大臣回京后,朝廷即以离间亲王罪判处韩雍,要将他披枷戴锁送监。韩雍出示王爷亲笔书写在白木几上的状子,才获得释放。

    以上两个例子,以表面上看,似乎舜和韩雍很傻,糊里糊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精明人的糊涂啊!

第23节:别忘了包藏心机

    长期以来,中国人喜欢“藏拙”,把自己不行、不能的地方藏起来,不让人发现,而最好的藏拙办法就是装愚。愚笨似乎总是一个可以并且应该得到原谅的缺点。一个人已经愚笨了,对他还能有什么要求?特别是处于某种轻重不得的尴尬局面时,装愚也许是最佳选择了。

    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有名的大夫,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宁武子经历了卫国两代的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两个朝代国家局势完全不同,他却安然做了两朝元老。卫文公时,国家安定,政治清平,他把自己的才智能力全都发挥了出来,是个智者。到卫成公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他仍然在朝做官,却表现得十分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不懂。但就在这愚笨外表的掩饰下,他还为国家做了不少事情。所以,孔子对他评价很高,说他那种聪明的表现别人还做得到,而他在乱世中为人处世的那种包藏心机的愚笨表现,则是别人所学不来的。

    其实,真正学不到的是宁武子的那种不惜装愚来利国利民的情操。从这个意义上讲,宁武子是个不折不扣的为人高手。

    明武宗南巡,扬州知府蒋瑶少不得要接待圣驾,但蒋瑶为人清廉方正,不肯横征暴敛来巴结皇上身边的那些小人,因此,得罪了他们。

    明武宗是个钓鱼迷,这一天正好钓到一条大鲤鱼,想找个人给卖了。可御钓之鱼岂是常人买得起的?那些小人一看机会到了,就对皇帝说,这条鱼卖给扬州知府最合适了。明武宗听了,真的把蒋瑶叫来,要他买下鲤鱼。

    蒋瑶回家取来了妻子的首饰和几件好一点的衣服,跪在地上献给皇帝,说道:“皇上此鱼乃无价之宝,臣这里只有妻女的一些首饰和衣物,臣死罪死罪。” 

    蒋瑶一则拿不出钱,二则即使拿得出钱也难以同皇上做买卖,三则更不能同皇上斗智,冒犯了龙颜,这样就正好遂了小人们的心愿。所以,蒋瑶进退无路,干脆装傻,好像同普通渔翁做生意一般,把妻女的东西拿来换。这样做,充其量出一回洋相罢了。明武宗看到蒋瑶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银子,只好把这条鲤鱼赐给了他。

    北魏的崔巨伦曾身陷敌手,对方统帅听说过他的才能和名望,想利用他,崔巨伦却想脱身逃走,他奉命作诗,便胡诌一首,弄得大家哄然大笑,以为他徒有虚名,不把他当回事,崔巨伦才得以脱身。

    然而,装愚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行得通的,有些场合下,愚蠢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显示自己的才能,才会得到对方的尊重从而保全自己。

    嘉靖年间倭寇侵掠江南,昆山有个姓夏的书生被倭寇俘虏,他就自称有诗才。倭寇将领一听,待他如同上宾,每天同他作诗唱和,夏生因此免遭于祸。过了很久,夏生要求回家,倭寇将领还送给他许多礼物。

    崔巨伦不能不装愚,因为对方想利用的就是他的才,在这种场合,才本身是个祸根。而夏生不能装愚,因为倭寇对杀一个愚人毫不在乎,但他们武化之余还需要点文化,加上本身对中国诗歌的欣赏和爱好,一个有诗才的中国人在他们眼里是很有价值的。崔、夏二人要是不分对象互换一下位置,那就都得遭殃了。

    人在装愚时,总还想有点作为,要是纯粹用于自保的话,那干脆再披上厚一点的盔甲,装醉、装聋、装疯、装死,让对方无从下手,办法也许更有效一些,特别对那些已有名声且身处相熟者中间的人,尤为适用。

    魏晋时,阮藉是竹林七贤其中之一。魏国权臣司马昭原想同阮藉结为儿女亲家,让阮藉把女儿嫁给司马长炎,即日后废掉魏帝建立西晋的晋武帝。阮藉不想卷入当时黑暗的政治,又不便明着反对,就借嗜酒而连醉60天。司马昭见他终日沉醉,连话也搭不上一句,只好作罢。以后,司马昭的心腹钟会多次访问阮藉,想请他谈谈对国事的看法,以便抓住把柄定他的罪。可阮藉整天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钟会开不了口,只好怏怏而回。

    阮藉之醉可以说是真醉,也可以说是假醉,真假不在这60天,而是他差不多一生都在醉,这个醉就是有意识的了,因为当时的政治极为险恶,文人要想保持清白而又得善终,难乎其难。

    这种缺乏起码人身保障的情形,在整个传统社会中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即使在政治不那么黑暗的时候,身为官宦的人也时常需要用装傻来避免落入难以解释的困境。

    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曾任刑部、兵部主事,因为触犯了大宦官刘瑾而受了廷杖,并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王守仁出了朝门,换上平民服装,立即上车前往贵州。过江时,他写了一篇吊唁屈原的祭文,又写了投江绝命辞,假装投江自尽。绝命辞传到京城,刘瑾听说王守仁已死,才打消了派刺客暗杀他的念头。

    愚到不可及这一步,可谓鬼神莫测了。

第24节:以平庸的面貌示人

    古人曰:“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修理房屋,一般所用的木材,多选择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先干涸。有一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所以聪明的人从不轻易炫耀自己的才能。

  上古有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与别的鸟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从它的表现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这是在现代高度竞争社会中,看似平庸,但是却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的一种方式。

  春秋时,公孙仪任鲁国的宰相,他很喜欢吃鱼,国内的人都争着买鱼献给他,公孙仪一概不接受。他弟弟问他:"你既喜欢吃鱼,为什么又不要呢?"公孙仪回答:“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如果接受了别人的鱼,必然要按别人的意愿办事,那就可能触犯法律;触犯法律,就会被免去宰相;免去宰相,虽然喜欢吃鱼可还会有谁送给你吗?不接受鱼而不被免去宰相,这样,虽然没有要人家的鱼,但却能长久地自己买鱼吃。”

  公孙仪的头脑在他身居宰相高位时也十分清醒。他能辩证地认为只有不吃别人的鱼,才能真正长远地吃自己的鱼。世上不知有多少人没有公孙仪这份智谋。在小利面前,贪心过剩,结果被别人牵住了鼻子。特别是一些已取得一定地位和成就的人,由于他们有好的影响力,人们对他们一般都是有所求的。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心当然会对其曲意逢迎,投其所好。如果因为贪图小利,成了别人的工具,那么违法乱纪之事就在所难免,最后的结果必将丧失以前所有的一切。

  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看似平庸,实则是成功的基础。

第25节:危与安互相转化

  明强让人成事,藏锋让人保身,若统一两者于一体,合理运用,则何等高明。

  古语有云:“日中则冥,月盈则蚀”,更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说法。清代曾国藩也早就指出,做人弓不拉满,势不使尽盛时欲作衰时想,上场欲作退场思,功高震主时一定要明哲保身,这样才能转危为安。

  王翦是秦朝是有名的大将,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王派王翦儿子王贲进攻魏国,魏王投降。

  魏被灭后,三晋之地已尽数入秦了。为了尽快统一中国,秦准备尽早灭楚,但是楚国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王在灭楚大战需要多少兵力的这个问题上拿不准主意,于是征求众将的建议。秦王问年轻将领李信需要多少兵力可以灭楚,李信回答最多不过二十万人。这个李信,年少英勇,高大威武。曾率数千军马追击燕太子丹,最后使燕太子丹被迫自杀。秦王政因此非常相信李信的能力和勇猛,所以秦王政一开始就询问他。在问完李信后,秦王政又问王翦,王翦却回答说没有六十万人马是万万不行地。秦王政听后对王翦说:“王将军你已经老了,连胆子也变小了。李将军果敢威武,说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派李信及蒙恬率军二十万伐楚。王翦以自己的话不被采用为由,便称病回到家乡频阳。

  但由于李信年少英勇,不免有些心高气傲。结果被楚军找到了一个反击的良机,向李信的部队发动突击,攻破了秦军两座营垒,杀了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楚军在打败李信军后,还一直向西进军,大有反攻秦国的势头。秦王政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怒。于是亲自赶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王翦出来率领大军攻楚。王翦起先假意推辞,说自已年老体弱,又有病在身,疲乏无力,实在不能担当重任,请秦王另选良将。秦王政又再次向王翦道歉,并执意要王翦为将。王翦说:“如果大王一定要任用我为大将,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政立即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并表示愿意听从王翦的谋划。

  王翦率领秦国六十万大军准备出发了,秦王政亲自到灞上为王翦送行。王翦临行时,请求秦王先行赏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王政说:“将军为国作战,以后有的是赏赐,还用得着害怕家里会穷困?”王翦说:“作为大王的将军,有功劳才可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顾念我的时候,我就应该及时向大王请求赏赐一些产业来留给子孙后代。”秦王听后大笑。

  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在这期间,连续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请求赏赐良田。有人觉得王翦索取无度,应该适可而止,就对王翦说:“将军连续请求赐予家业,太过分了吧。”王翦说:“不对。秦王暴魇疑人,现在这支六十万的大军几乎是秦国的全部军力,如果我不多次请求赏赐来表示自已的意志,秦王能不怀疑我吗?”

  一年后,王翦攻破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尽收楚地入秦,设为郡县。王翦给人的印象是一员智将,在伐楚之时,用请求赏赐田地来消除秦王的疑心,并成为一个典故,王翦请田由此而来。王翦请田也就成了明哲保身的代名词。从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攻百越直到班师回朝,秦王都不曾表示过怀疑,实属难得。王翦的安逸终老与白起的不得善终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般来说,投身于政治事业的人理应当学些明哲保身之道。也就是说当自己尚有一定余势时及早引退或藏锋,以免与强大的对手和不可逆转的态势发生冲突,使自己遭受损失和耻辱。

  因此任何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比上司高明。功可以高而不可震主;位可以尊而绝不能僭越;权可以大而万不能对上司构成威胁。在处世中声望太高时,切记别忘了向自己头上淋一些“污水”。

第26节:骄横是危险之源

   古往今来因骄横而奢侈、淫逸、放荡,以至于无恶不作,终致危险败家的事例数不胜数。其中许多是父兄骄,子弟也骄;也有父兄并不骄,而是疏于管教子弟,致使其因骄横而倒行逆施乃至丧身灭族。

  西汉的上官桀,年轻时只是个小小的羽林侍郎。由于接近皇帝,一次偶然机会使他发了迹。一天,他跟随武帝到甘泉宫,路上恰遇大风雨,辇车无法前进,车盖也被刮得东倒西歪,使帝驾无法避风雨。于是上官桀把车盖解下来双手擎着以护驾,大风大雨持续了好长时间,他始终勉力用车盖挡住风雨以护驾。事后,武帝对他的膂力感到很惊奇,升迁他做了未央厩令,负责喂养马匹,仍是个不大的官职。但他善于阿谀逢迎、巧言令色,随时为自己寻找升迁的机会。有一次,武帝生了一场病,病好后见许多马匹都很瘦弱,就对他大发脾气道:“你以为我再也不能来看我的马了吗?”并打算把他交付审判。上官桀磕着头说:“我听说圣体不安,日日夜夜都在忧伤着,确实没有心思再去喂马了。”边说边涕泪交流。武帝大为感动,认为他很忠诚,从此便格外亲近、宠幸他,封官赐爵至太仆,位在霍光之上。武帝临终遗诏命霍光任大将军辅少主,以上官桀为副。自此之后,上官桀的骄横日甚一日,仗着孙女儿是皇后,开始与霍光争权。此人正是所谓得运乘时、幸致显宦而自骄自满者。

  其子上官安由于家庭中的耳濡目染,加上因为是皇后之父而封侯升官,于是由骄横而淫乱再而作恶多端。在宫殿上受到赏赐,出来后便骄示于人:"刚才和我的女婿一起喝酒呢,好开心哟!"他常常喝醉了酒,光着身子在内室走进走出,淫乱无度,连他父亲身边的妻妾也不放过。

  上官桀、上官安父子由极骄极满终至要杀害霍光,废皇帝而自立,最后被朝廷灭族。此乃父骄而子傲,终于败家的典型例子。

  东汉大恶梁冀的父亲梁商,虽然是皇后的父亲,又被封为大将军,皇亲兼居高位,但为人较为谦恭和顺,且又能荐举贤才,每逢民间闹饥荒,他总要拿出自己封地的租谷赈济灾民。因此,东汉顺帝很倚重他,旁人也大加称赞。可惜的是,梁商谨慎有余,而果敢威严不足,虽然对亲属子弟也时有告诫,但终究没有约束教导好自己的儿子梁冀,致使其骄横逐渐发展,最后招致灭族的惨祸。

  梁冀在他父亲活着的时候,就非常暴戾骄横,干了许多违法的事情。洛阳令吕放曾经向梁商检举过梁冀,因而使他受到梁商的责备,梁冀便派人刺杀了吕放。事后还施放烟幕,嫁祸吕放的仇家,以遮蔽其父的耳目。

  梁商死后,梁冀任大将军。东汉顺帝去世后,无论冲帝还是质帝在位时,都由梁太后临朝,太后即梁冀的妹妹,这样实际上是梁冀专权。质帝虽然年仅八岁,但很聪明,眼睛瞧着梁冀,对朝臣们说:“这是一位跋扈将军。”梁冀听后,当天便把他毒死了。

  桓帝初年,梁冀和他的家族成员一个个都加官晋爵,这就使其更加骄奢淫侈。那时候,全国各地凡向朝廷进贡,都得先送梁冀,皇帝还在其次。官吏和百姓带着礼物和金钱去向梁冀求官或求情的,一批又一批地接连不断。梁冀更是由骄而淫乱,竟和自己父亲的美人私通。在人行大路上,谁家的妇女长得漂亮一点,只要被梁家的爪牙们见到了,随时都有被抢掠去的危险。随着荣宠和权力的增加,梁冀的骄横更变本加厉,穷凶极恶。他掠夺良家妇女充作奴婢,多达数千人,毒杀向他辞行的荆州刺史,暗杀上书朝廷指斥其罪行的郎中。最后,恶贯满盈,祸及三族,终遭来灭顶之灾。

第27节:看清形势隐身自保

  从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出把骄横称为败家之弊的根源,实乃不虚不妄之言。

  在处世中,常因一言一事不够恰当而得罪下人,所以糊涂学中提倡以隐为策,言其而寓事理中。

  唐高宗时代,高宗想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问群臣可否。老臣长孙无忌等坚决反对,但许敬宗支持,他说:“田舍翁多收十石麦,尚欲更故妇,况天子呢?”高宗又问李责。李责是三朝元老,功高望重,他为了既不得罪众同僚,又能讨好高宗和武则天,便耍起了滑头。他既不明确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只是说:“此乃陛下的家务事,何必问外人?”高宗听后,心中有底,便堂而皇之地把武则天立为皇后了。李责正是凭着这样一种隐术,一直受到重用和尊重。

  宋代的种放深得糊涂奥秘,虽然名利心切,急于出人头地,但为了更高更有效的仕途,却先当起了隐士。北宋初年,种放声称放弃了科举仕进之途,表现得极为超凡脱俗,以求身隐而名显。结果,从宋太宗时候起便不断有人上表推荐种放,皇帝也下诏令他进京任事。到真宗咸平五年,当真宗赐钱10万、绢帛百匹,遣使前去诏请时,他便来到了京城开封,被授以昭文馆直学士、左谏议大夫的职位,真宗赐给种放昭庆坊甲第一所,钱30万,银器500两。这时,种放府门庭若市,来访者络绎不绝,他也逢场作戏,应付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唐朝的孟浩然,早年即显示出超人的才华,且名传京师,他很想到政坛上去一展身手。他与王维是好朋友,王维在内置值班时约孟浩然入内闲谈,恰遇玄宗驾临。玄宗久闻浩然之名,当下便让浩然朗诵自己的诗作。不料,诗中有“不才明主弃”一句,惹怒了玄宗。玄宗以为孟浩然是在讽刺他不分贤愚,埋没人才,孟浩然不但没得到什么官做,还惹怒了天颜。孟浩然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这一下仕途更加无望了,“当路谁想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于是告别友人,离开长安回到故乡过起了隐居生活。此后,孟浩然由儒而道,在山水田园诗意中倾诉痛苦,消磨时光,抒发“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的感叹去了。坦然地放弃仕途上的功名利禄,而选择寂寞平静,保全了一世英名。

  富贵和权势有时是祸水,如果看清楚了形势就应隐身以求自保。

  晋朝张翰见齐王炯道德败坏,失去人心,就辞去大司马府高级官员职务,对同郡的顾荣说:“天下纷乱不安,拥有盛名的人,想要退隐都很艰难。我本来就是乡野之人,性好闲适,早已不求一时的名望。你要好好以你的聪明防患于未然,以你的智慧预留后路。”于是就叫人驾车赶回故乡。不久,齐王炯败亡,许多人都说张翰有先见之明。

  以上几个事例,欲掩弥补以隐为策,实则是糊涂术的典型运用。


第28节:该低头时且低头

  中国有一句著名的俗语,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但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志进取者,将此当作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取得休生养息的时间,以图将来东山再起,而绝不一味地消极乃至消沉;那些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人,往往将此看作是事业的尽头,或是畏缩不前,不愿克服目前的障碍,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听天由命。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乃至争权夺利的斗争极其复杂,有时瞬息万变,忍受暂时的屈辱,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正是这个意思。其实,这只是一个较低的境界,较高的境界是有意识地主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两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都不乏其例。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朝臣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很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他,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故意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后来,李渊成了唐朝的开国皇帝。

  明朝的名臣张居正也是在不动声色地暗中结纳人缘,积蓄力量才登上相位的。高拱在未当首辅宰相之前,张居正就看出了苗头,尽心与他结纳,两人互为钦佩,经常称赞对方的才能,等高拱做宰相之后,张居正又紧紧追随他,高拱为人性格直爽而倨傲,很多人因受不了他的役使而离开了,惟独张居正能够卑辞以事,始终没有离开。

  冯保是内宫太监,为人狡黠奸诈,与张居正的关系很好。按顺序本当升他为司礼太监,但因高拱推荐了其他人而落选,所以对高拱怀恨在心。后来明穆宗去世,遗诏由高拱等人为顾命大臣,但因冯保篡改了诏书,改成高拱、张居正、冯保等人一同为顾命大臣辅佐新君。高拱无法与冯保等人长期共事,就上书历数太监专权的弊端,并作了其他准备,满以为可以一下子把冯保驱逐出朝。

  高拱把一切准备情况都告诉了张居正,希望他暗中支持,谁知张居正竟把情况透漏给了冯保。冯保立即找皇太后哭泣,列举高拱专权的罪状,太后当即拟旨,斥逐高拱。

  第二天,朝廷大集群臣,宣读两宫及皇上诏书,高拱本以为计谋成功,谁知诏书竟历数自己的罪状,解除了自己的一切官职。高拱又惊又怒,悲伤得趴在地上不能起身,张居正连忙把他扶起,雇了一辆驴车把他送走。

  冯保还想罗织罪名诛杀高拱,亏张居正从中巧妙斡旋,才未得逞。在高拱去世后,张居正等人还向朝廷请求恢复他的官职荣誉。后来神宗亲政,重理高拱旧案,赠他太师头衔,追加文襄名号。就这样,张居正在宫内宫外,先朝今朝,都游刃有余,稳稳当当地升官。


第29节:人人都有当“孙子”的时候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总有一些时候,主动权不是掌握在你的手里,而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你都需要求人,都需要表现低姿态。要知道求人和低姿态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遭遇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害怕。表现低姿态和求人,这一方面表明,在某些问题上,主动权不在你手里,另一方面也说明你在发展。一个人在发展事业的初期,总是求人的时候多。正如俗话所说:“人人都有当孙子的时候。”其实这句话并不粗俗,孙子的意思无非意味着你有一个爷爷,人人都有当孙子的时候意味着你处在一个相对的人际关系之中,你在你爷爷面前是孙子,你在你儿子面前是父亲。

  在社会生活中,有时别人需要求你,有时你需要求别人。社会本来就是如此。

  如果你对社会上的这种求人的现状很不适应,你就很难在社会上取得大的发展。

  而如果你的事业发展到你自认为再也不用求人的时候,那么说明你已经达到固步自封的时候。此时,你必须提高警惕了!求人既有它被动的一面,也有它主动的一面。那说明你在拼命地寻求发展,你在奋斗。

  在社会上保持低姿态有时是你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中的一种。它与你的道德和气节无关,当你遇到一个很低的门的时候,你必须低头。

  你要能够平心静气地接受你的生活,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之中,你会认识到,有时,求和与表现低姿态也是一种奋斗,也是一种拼搏。对于年轻人来说,学会忍受比学会抗争是更复杂、更重要的工程。既然人人都需要求人,既然人人都需要保持低姿态,为什么许多人宁可信守“万事不求人”的古训而把自己封闭起来呢?宁可忍受某些生活的缺陷,把问题搁置起来而不去求人,而不去表现低姿态呢?

  许多人在求人之前,就老想着别人可能会很傲慢地对待你,会轻视你,会对你视而不见,甚至会侮辱你,把你赶出门去……这样你就退缩了,就丧失了勇气。正因为如此,你可就打出了“万事不求人”的招牌,宁可忍受不办事的后果,忍受不办事的麻烦,把事情搁置起来,也不去求人。其实,别人是否重视你,别人是否尊重你,这是别人的事,也是别人的权利。你不可能拿手枪逼迫别人重视你、尊重你。尤其在你求别人办事的时候,你没有选择的余地,你必须以低姿态去对待能帮你办事的人。而对方则有选择的余地,别人完全有可能没认识到你的价值,完全有可能因为不需要你而忽视你。

  如果你要成功,你就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必须以平和的心态去对付这样的事。要知道你的身高、体重、知识水平、智力状况并不会因为别人的轻视或怠慢而有丝毫的改变,也不会因为有别人的夸奖和称赞有丝毫的变化。当一个人外在的实力和成就还不太突出的时候,一个人尊严的支撑主要靠自尊,即尊重自己。自尊是一个人的尊严的起点和基础。一个人首先要有自尊,然后他才能具有真正的尊严。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因为上司的微笑就昂首挺胸,因为一个人的白眼而垂头丧气的话,那么他还有没有尊严可言?

  当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实力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对个人的尊严抱过高的奢望,而必须依靠自己的内在的尊严生活和工作。记住,你有你自己的优势,当你在你实力不足的领域之中办事,就需要求别人办事以解决遇到的问题。正如你找医生看病要付钱一样,你找别人办事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第三章:职场--外圆内方的糊涂境界

  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

  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有时候会影响工作。个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很多情况取决于我们人际关系的和谐和手段。


第30节:莫将仇恨写在脸上

  自古以来,凡是成功者,很少有因外界事物而亦喜亦忧的。当然,人有时会高兴,有时不免忧愁,但千万不要被情绪所左右。有高兴的事,表现在脸上无妨,但悲哀的事,就不要表现出来。因为将一切都表现在表面上,便会促使情绪强烈化。如果把仇恨表现在脸上,这种情绪也会加倍。因此,成功立业之人,对这方面都尽量不形于色。

  当你有不愉快的事情,突然被上司看到,并因你之不形于色感到奇怪,则你应该高兴,因为上司会觉得:“这个人遇到这种情况仍然不变,究竟此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而无法透知你的底细。

  当你被大家认定是不会随便改变脸色的人,你的上司可能早已在心里对你敬畏三分,无论上司如何骂你、嘲讽你,你都能默默承受,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这种修养需要有相当的自信才可做到。在你失意和得意时,都能泰然自若,不表现出不悦之色及骄傲之情,旁人看来,也会觉得你很伟大。

  这并非意味做了错事时也不道歉。应该道歉时,就要道歉,却也不必感到自己很糟糕、不中用,你要做一个负责不卑躬屈膝的人。千万不要闷闷不乐,因某事而过分拘泥不化。丰臣秀吉曾说:“人不可以总是感到卑下。”自觉卑贱是最愚笨的事。而道歉并非是卑躬屈膝的低头,而是坦然低头,且不伤害自己的自尊。

  《菜根谭》中有:“雁飞过潭,潭不留影。”意思就是说,雁飞过了潭,它的影子也不会留在潭面上。

  只是在那一瞬间,它的影子会留在潭面上,一旦飞去后,潭面又恢复到原状。即外面所发生的事,我们当然不能没有反应,但不要老是拘泥于心,毕竟往事已矣。日本有一首歌,它的歌词是:“晴也好,阴也好,富士山始终不变。”

  由此看来,经常不露声色是对的,上司也会产生敬畏之心。倘若有一天你突然展颜一笑,会令人感到有无限的吸引力,这将是多么动人的魅力啊!


第31节:喜怒不形于色

  什么样的人最有“心机”?当然是面无表情、喜怒不形于色的出家人。但普通人无法与出家人相比,都有七情六欲,不可能毫无表情,可一个喜怒都表现在脸上的人无疑时刻暴露了你内心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是暂时的也会被高手识破,所以做人要谨慎。

  不管你心里有多大波涛在起伏,你都不要表现出来,都要藏在心里。这样做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你心里的事是你自己的,让别人来一同承受是不公平的。其二,你都表现出来人家会觉得你这个人太浅薄,没有“心机”,什么事都沉不住气。

  在生活中,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是能够成大事的。此种人并非是卑躬屈膝,装出笑脸,更不是为了奉承上司,强露笑齿,而始终保持自然的神态,喜怒不形于色。没有一定的知识和阅历的人,尤其是刚工作不久的人,是很难做到的。但只要你想做,并不是不可能做到。你每天起床后,或睡觉之前,对自己说一声:“我绝不表现出不耐烦的神色。”以此警惕自己。或者是在日记上,仔细写出来,要每天持续不断地做。

  自古以来,凡是成功者很少有因外界的事物而亦喜亦忧的。当然,人有时会高兴,有时候不免忧愁,但千万不要被情绪所左右。有高兴的事,表现在脸上无妨,但悲哀的事就尽量不要表现出来。因为将一切都表现在表面上,更会促使情绪强烈化,而不能忍受悲哀。如把愤恨表现在脸上,恨也会加倍。因此,成功立业之人,对这方面都尽量不形于色。

  当你有不愉快的事,突然被上司了解到,并因你不形于色感到奇怪,你应该高兴。因为上司会觉得:这个人遇到这种情况仍脸色不变,究竟此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而无法透知你的底细。

  当你被大家认定是不会随便改变脸色的人,你的上司可能早已在心里对你敬畏三分。无论上司如何骂你、嘲讽你、冷淡你,你都能默默忍受,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这种修养需要有相当的自信才可做到。

  当你失意或得意时,都能泰然自若,不表现出不悦之色或骄矜之色,旁人看来,会觉得你很了不起。

  与上司交涉时,要堂堂正正地由正面接触,谈论的道理要证据充分,如此上司便不敢不重视你。且在争辩时,你必须说一声:“我不敢与您强争,否则会伤感情,但请您再多多考虑。”如此一来,上司会觉得你替他保留了一点面子,抗拒心就会减少。如你逼他太甚,一定会激起他的怒火,他势必不肯认输,而跟你争辩到底,一场争斗就免不了了。

  所以,我们要为对方留下一条退路。当你的上司向你表示折服,你一定要表示出你的诚意:“因为我有我的立场,因此不得不向您提出这些违背您的议案。事实上,我并不是要反驳,只是为了整体的利益才这样做,这点请多多包涵……幸亏能得到你的谅解,让我松了一口气,今后还请多多指教……”这样以低姿态来跟他说出你的真意。

  正面的争论以及诚恳的态度,这两者都具备,则上司必然无法战胜你,也会向你认输,说:“这个人的头脑真好,这人品也真不错,看样子我原来误解了他。”


  不管是沉默还是有必要的争论,都必须就事论事,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为人处事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32节:适时为上司背黑锅

  上司既然是人不是神,决策就会有失误之时。即使一直正确,群众中也可能出现对立面。这时,也许有些人会站在群众一边,同领导对着干,这可就糟透了。这样做无疑是掉进了晋升道路中难以自拔的陷阱。聪明的做法是,当领导与群众发生矛盾时,你应该大胆地站出来为领导做解释与协调工作,最终还是有益于群众利益的。但作为领导,当最需要人支持的时候你支持了他,也就自然视你作为知己。实际上,上级与下属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它既可以是领导与部下的关系,也可以是朋友关系。诚然,领导与部下身份不同,是有距离的,但身份不同的人,在心理上却不一定有隔阂。一旦你与上级的关系发展到知己这个层次,较之于同僚,你就获得了很大的心理优势,你也可能因此而得到上级的特别关怀与支持。甚至,你们之间可以无话不谈。至此,是否可以预言,您的晋升之日已经为期不远了呢?

  某公司部门经理方某由于办事不力,受到公司总经理的指责,并扣发了他们部门所有职员的奖金。这样一来,大家很有怨气,认为方经理办事失当,造成的责任却由大家来承担,所以一时间怨气冲天,方经理处境非常困难。

  这时秘书小卜站出来对大家说:“其实方经理在受到批评的时候还为大家据理力争,要求总经理只处分他自己而不要扣大家的奖金。”听到这些,大家对方经理的气消了一半儿,小卜接着说:“方经理从总经理那里回来很难过,表示下月一定想办法补回奖金,把大家的损失通过别的方法补回来。”小卜又对大家讲:“其实这次失误除方经理的责任外,我们大家也有责任。请大家体谅方经理的处境,齐心协力,把公司业务搞好。”


  小卜的调解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按说这并不是秘书职权之内的事,但小卜的做法却使方经理如释重负,心情豁然开朗。接着方经理又推出了自己的方案,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热情,纠纷很快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小卜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小的,方经理当然对他另眼相看,善于为领导排犹解难,对于升迁竞争的确是有利的。

  在关键时刻,在你的上级最需要的时刻,你能够及时而勇敢地、得体而巧妙地站出来,为他解除尴尬、窘迫的局面,这往往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你会突然发现,原来比较一般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原来只是工作上的关系,增加了感情上的色彩;原来对你的评价一般,而现在一下子发现了你更多的优点,你原来的缺点也似乎得到了“重新解释”。甚至你会发现,你的晋升之日已经指日可待了。

  在某日用品公司广告部供职的涂小姐,直接管理她的是广告部主任。主任虽然接近五十岁,却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人,经常和年轻属下打成一片。

  涂小姐佩服主任的原因是,公司领导层在广告方面的“主旋律”趋向于保守,而主任却一直顶着压力坚持锐意进取。前不久,公司开始新的一轮广告战,广告的载体以公共汽车车身为主,图案是公司聘请的某香港歌星拍摄的。可是,当部分广告样印上公共汽车车身后,歌星的头部刚好在车窗位置。当车窗开启后,歌星的人和身子就被分隔了,远远看去非常难看。公司董事长对这次广告非常不满意,当着广告部员工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主任。

   在同事们都在一边旁观时,涂小姐挺身而出,主动承认广告策划是主任的意思,但是图案的大小和排列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当她承诺会在最快的时间内交出新的广告案时,董事长便没有继续斥责主任。刚才还灰头土脸的主任挽回了一点颜面,对涂小姐也是一脸感激。

  后来,主任获得了升迁的机会,登上公司经理的位置。主任离开后,当即提拔涂小姐坐上了广告部主任的位置。

  在上司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上做他的“挡箭牌”,为他化解尴尬、窘迫的局面,会让他从内心接纳你,并心存感激。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交往中,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件事情明明是上一级领导耽误了或处理不当,可在追究责任时,上面却指责自己没有及时汇报,或汇报不准确。在这些小事情上,特别是没有太大干系的事情上,给领导错怪了,便大可不必去申辩。因为,上司总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希望不出大乱子,希望大家都听他的。如果你为了一点小事便不厌其烦地为自己申辩,以致于给公司造成种种过多的麻烦,那尽管你的申辩是正确的、有力的,其客观效果也并不好,反而会使上司讨厌你,认为你心胸狭窄,斤斤计较。

  所以说,适当地“糊涂”是医治这种情绪病的良方。对人对事,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大可“糊涂”待之。“糊涂”者,指不必事事计较谁是谁非,不去时时考虑个人得失,不去每每分析谁占了我便宜,不去常常思量自己有没有吃亏。
                  
第33节:有理也要让同事三分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可见人深知没有理就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会感觉理亏,可是得理了,“理”在你手中了,你又会如何?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领导批评别人,很有点“得理不让人”的味道,气势汹汹的,结果被批评者要么是毫不买账,言行举止反而变本加厉;要么是口服心不服,一肚子不开心,这实在是于事无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天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事,不可能事事顺心,很有可能你是有理的,但有理就一定要不让人吗?

  讲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有以理服人才能让人接受。所以大家都讲理是一种前提,但有理也应该学会让人,在不是很原则的问题上,批评应该委婉,应该能让人容易接受,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冲突都是由于一方或双方纠缠不清或得理不让人,一定要小事大闹,争个胜负,结果矛盾越闹越大,事情越搞越僵。这时应该学学“难得糊涂”的心态,在这些小事上,没有必要那么清楚明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妨糊涂一下,得理也要让三分,用宽容之心待人。所以说,“得理让人”不失为一种成功的处世方式。

  有两个小和尚为了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谁。第一个小和尚怒气冲冲地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在静心听完他的话之后,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于是第一个小和尚得意洋洋地跑回去宣扬。第二个小和尚不服气,也跑来找师父评理,师父在听完他的叙述之后,也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待第二个小和尚满心欢喜地离开后,一直跟在师父身旁的第三个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解地向师父问道:“师父,您平时不是教我们要诚实,不可说违背良心的谎话吗?可是您刚才却对两位师兄都说他们是对的,这岂不是违背了您平日的教导吗?”师父听完之后,不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微笑地对他说:“你是对的!”第三位小和尚此时才恍然大悟,立刻拜谢师父的教诲。

  其实以每一个人的立场来看,他们都是对的。只不过因为每一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或意见,无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另外的角度,所以没有办法站在别人的立场去为他人着想,冲突与争执也因此就在所难免了。如果能够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凡事都以“你是对的”来先为别人考虑,那么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与争执就可以避免了。

  因此,凡事都要争个是非的做法并不可取,有时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危害。如当你被别人误会或受到别人指责时,这时如果你偏要反复解释或还击,结果就有可能越描越黑,事情越闹越大。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不妨把心胸放宽一些,没有必要去理会,装装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许事情就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对于公司员工来说,办公室是办公场所,虽然人和人相处总会有摩擦,但是切记要理性处理,不要盛气凌人,非得争个你死我活才肯放手。就算你赢了,大家也会对你另眼相看,觉得你是个不给朋友余地,不尊重他人的同事,以后也会暗地里防着你,于是你会失去真正的朋友。而且被你损了尊严的同事,也会对你记恨在心,这样你就无意中多了一个敌人。

  为此,一要有话好好说,切忌把与人交谈当成辩论比赛。在办公室里与人相处要友善,说话态度要和气,即使是有了一定的级别,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与别人说话。虽然有时候,大家的意见不能够统一,但是有意见可以保留,对于那些原则性并不很强的问题,没有必要争得你死我活。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值得提出来,你也不希望大动干戈地把小分歧变成大冲突。如果一味好辩逞强,会让同事们对你敬而远之。

  同时说话也要分场合、要有分寸,最关键的是要得体。不卑不亢的说话态度,优雅的肢体语言,活泼俏皮的幽默,这些都属于语言的艺术。

  如果你是一位嘴巴不肯饶人的人,那么你在与同事交谈时,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不能总想在嘴巴上占尽同事的便宜,否则时间长了,同事就会逐渐疏远你。例如,有些人喜欢说别人的笑话,讨人家的便宜,虽是玩笑,也绝不肯以自己吃亏而告终;有些人喜欢争辩,有理要争理,没理也要争三分;有些人不论国家大事,还是日常生活小事,一见对方有破绽,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让对方败下阵来不可;有些人对本来就争不清的问题,也想要争个水落石出;有些人极具侵略性,常常主动出击,人家不说他,他总是先说人家,永远要做胜利者,而且要别人信服他。他们喜欢大呼小叫,见高拜、见低踩,小事要化大,令人烦不胜烦。

  对于这类人,怎生是好?当他因某事大发雷霆,但这事与你没半点关系,最好别花时间去了解,将麻烦留给别人好了;有人找你评个公道,淡淡地说:“事情始末我不清楚,不敢妄下断语。”当然,茶余饭后,有人提及,你同样只宜做听众,切莫提意见。这样,来者不会怪你,连那位老兄也不会听到你任何评语,对你自然不会有“新仇”。

  要是事情与你有直接关系,最好采取低姿态,对方脾气火爆就让他发泄,切忌与他对骂,而且要避免直接与他摊牌。要做报告的话,只将事情始末以白纸黑字呈报上级或老板,所有是与非任由他去裁决。但你要保持风度,在事后也应保持缄默,或者索性忘却整件事,只记取对方的弱点就够了。

  因此,聪明的人都善于把精明智慧放在心上,须知智慧不是一个戴在脸上的华丽面具,不是老挂在嘴旁的口头禅,精明智慧只应体现在踏踏实实的人生进程中。所以,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尊重别人,不要动辄就口无遮拦地对别人品头论足、议论别人的美丑贤愚,不要老揪住别人的小过失不放。如果我们不学会尊重各种各样的人,就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同理,平日不可因追求一时的口语之快而作意气之争,更不可因意气用事而得理不饶人,做到有理也要让同事三分。        

第34节:理解万岁(1)


  “小不忍则乱大谋”,“难得糊涂”,“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人的至理名言。在今天的职场上同样“放之四海而皆准”。在职场中,经常会碰到看起来很吃亏的事,比如工作的调动、环境的变迁等,或者很受委屈的事,比如本该自己升职、加薪的,却花落别人等,或者无辜受到老板、上司的批评,当了别人的替罪羊,或者受到同事的误解,乃至算计。凡此种种,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忍耐、理解、宽容、豁达。

  宽容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艺术,也是立身处世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人格的涵养。宽以待人,不仅可以消灾免祸,还可以远避羞辱。如果自己没错什么,别人侮辱自己,那与己无关,不算是真正的侮辱;如果自己做错了什么,别人侮辱了自己,那是自取其辱,就更应该宽容别人。

  当上司或同事与你发生冲突时,你应当冷静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比如,你不能忍受经理在众人面前为一个小过错对你大加指责,但如果你是经理,你会非常大度地容忍下属的当众顶撞吗?反之,如果不是采取息事宁人、宽容大度的方式来化解矛盾、冲突,而是针锋相对,其结果可能就是两败俱伤。

  大学毕业后,小华在一家信息公司做了两年,自认为在业务与资历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就不免飘飘然。这时小华被人事部调至一个新部门,部门里的一个老家伙--老张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小华眼里,老张就是我的对手,公司里多少个有胆、有识、有为的年轻人都在跟老张的较量中纷纷落马,摔得鼻青脸肿,夹着尾巴落荒而逃,其中一位还是总经理的博士小舅子。所以当知道自己要和老张搭档时,极度自负的小华觉得有一种将遇良才、棋逢对手的感觉,大有和老张一决胜负的勇气。小华觉得自己始终占据着各方面的优势:年轻、博学、新潮、反应灵敏、懂电脑、懂英文,这些都是老张无法具备的;对上会迎合领导,对下擅长人际关系,交友广阔,朋友遍天下。
              
第35节:理解万岁(2)

  小华有什么比不上他老张呢?老张惟一能炫耀的就是他的经历和经验。据说他是十几年前和公司老总一起创业的元老。但是除此之外他还有什么可以炫耀呢?有老江湖阅历的人都应该明白用新不用旧的道理,旧人对公司了解太多,并且以功臣自居,会引起老大的反感。朱元璋不就大摆鸿门宴,杀了开国元老吗?还有,经验不过是过去经过的体验,对现在的新形势、新局面不一定适用。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老张就这么一点嫉贤妒才的功底,小华已一目了然,不必再打探什么,足有把握为大批年轻才子报仇雪耻。

  小华决定,第一天上班就给老张一点颜色看看。小华的新部门是公司策划部,就是现在流行的企业形象策划、广告企划部门。在信息公司,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是老总直接领导、最为重视的一个部门。在讨论公司的一个可行性方案时,其他人说什么小华都不提支持或者反对意见,只要老张一开口,小华就立即提出反对意见,并罗列出十条八条、头头是道的不可能因素,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老张观念之落伍、学识之老化。说话时,小华似乎看到老张无声地叹了一口气。我得意地想,你老张气归气,私下里还是不得不正视自己老了,落后了,比不上年轻人了。

  接下来的几天,由于小华的在场,小华迅速而果断的办事能力几乎让所有的同事都发现老张在工作中的弊端。几次老张头上冒汗,口中念叨着“老了,老了”。小华正想着老张应该考虑一下知难而退,把位子让给年轻人尽情发挥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使小华的算盘全部落空。

  那天老张领了一个人来找小华,替他安排工作,说这人是他……老张故意让我打断他的话,然后接着说是他以前小孙子的老师。我为了让老张尽失颜面,故意把那人刁难一番,横挑鼻子竖挑眼,直到一纸调令让他去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部门。

  第二天,董事长把小华叫去,小华才知道小华刁难的那个人是董事长孙子以前的幼儿园老师。那以后,董事长对小华此恨绵绵无绝期,总经理对小华此恨绵绵有时尽,部门经理对小华不恨不爱,好像小华并不存在,至多是一个可多可少的物品。

  小华怒气冲冲地找老张质问,老张幸灾乐祸地说要想不办错事,就一定要先学会不打断别人说话,其他没什么可以传授给我的。小华恨得直咬牙,而又不得不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小华的每一步棋都没有置他于死地。他呢?没有任何动静,但一出手就是杀手锏。没几天,我就被调离了所在部门,又调到一个新部门。

  而小华被调去的部门正是董事长孙子的幼儿园老师所在的部门。老张隔着部门向这位仁兄传授权宜,告诉他我不过是懂英文、懂电脑的毛头小子,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不用害怕,有他撑腰没有问题。同时,老张找小华的部门经理喝酒,让小华的顶头上司对小华防备防备再防备。从部门经理瞧我的眼神,我就知道这个部门我又待不长了。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小华,这才后悔没有继续脚踏实地地认真工作,却无端花费精力在公司人事上。小华更醒悟到,对手是用来学习的,特别是“老而辣的姜”。或许小华跟老张多共事一段时间,就会学习到他身上的优点。人事是领导的事,是小华分外的事情。现在小华因为自己所谓的才华已经像一只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的,只得决心另外去寻一份工作了。

  这位年轻人的教训恰好印证了职场上一大定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永远是最愚蠢的做法,不仅会招致同事的鄙视,更会使上司产生对你的负面评价。

  以针尖对麦芒之势对待竞争对手,也许会出一时之气,但你们的争执在同事眼里常常会变成一场闹剧或背后议论的话题。而这时你们的形象都不会被描述得很完美。别以为与竞争对手的争辩是在显示你的伶牙利齿,尤其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大动肝火,会让人觉得你原来竟是如此重视自己的得失。如果一个人和某个同事吵过架,谁也不会怀疑什么,可如果这个人和所有的同事都吵过架,那就不能不说他有问题了。

  同时,发生正面冲突会使自己失去冷静和理智,从而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事实证明,许多人都常常后悔自己的盛怒之下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