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动能和势能视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0:45:36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本部分复习提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它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揭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2. 按照2009年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共7章,根据理论内容和逻辑结构,这7章可分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发展和研究对象。第二部分为第2章,主要介绍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形态和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为第3、4章,主要介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第四部分为第5、6章,主要介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第五部分为第7章,主要介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与中国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7章当中着重阐述和介绍的主要理论内容有:(1)劳动价值理论;(2)货币与货币流通理论;(3)剩余价值生产理论;(4)资本主义工资理论;(5)资本积累理论;(6)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7)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8)剩余价值分配理论;(9)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1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12)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4)经济全球化理论。

  3. 学习和复习本部分的目的是: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考生应该从这一目的的要求中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命题的方向和重点。

  4. 从总体上讲,在考研政治的五门课当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比较难理解的一门课,牵扯理解问题比较多的是第2、3、4章,考生在复习这一门课时要把注意力和重点放在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上,切忌死记硬背。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1章 导论

  复习提示:本章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序言部分,是从2001年开始新增加的内容。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研究对象。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是:(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产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开始激化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毛泽东关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与中国革命的理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1√1. 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19世纪中叶。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重大事件。(1)机器大工业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法、德等国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用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生产。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2)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的奠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3)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日益暴露和激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蓬勃发展的反对资本主义的工人斗争的实践,强烈地呼唤着属于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区别: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2√2.理论来源。19世纪初,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它触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研究的最高成就。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研究政治经济学,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区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来源)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必然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了原则性的预见。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实际,深刻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并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实质和经济运行问题作了开创性研究;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作了新的探索。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系列创新和重大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3√1. 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才能获得食物、衣服、房屋等基本生活资料,人类才能生存。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以发展,社会才能发展。因此,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生产是社会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2. 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的三要素。为了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进行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4√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这三个简单要素中,劳动者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叫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是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

  (二)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生产力,后者表现为生产关系。

  5√1. 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劳动者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生产力中不论是人的因素,还是物的因素,都与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区别: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6√2.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也叫经济关系。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这四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首先,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体现在:一方面,生产为分配、交换和消费提供对象;另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其次,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起着积极的反作用,体现在:如果分配、交换和消费适应于生产,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关系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其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并不是消极被动地由生产力所决定,它对生产力起巨大的反作用,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的新的变革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如果生产关系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规律。但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所决定,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才能正确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才能深刻揭示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有反映各自特性的特殊规律,也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运行共性的一般规律。

  (三) 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具有层次性,它不仅要研究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本质层次的生产关系,也要研究经济体制这一经济运行层次的生产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一)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9√1. 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即经济规律。所谓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任何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第一,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这里所说的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制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10√2. 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既然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处理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时,就应该:第一,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第二,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二) 经济规律的类型

  11√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依其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普遍经济规律。即一切社会形态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状况的规律。第二,共有经济规律。即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而商品经济就跨越了几个社会形态。第三,特有经济规律。即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小结与重点]

  本章是考研复习的非重点章,本章复习的重点如下:

  1. 核心概念:物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A. 交换 B. 生产 C. 消费 D. 分配 (B,2002年,文科)

  2. 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 政治法律制度B. 生产关系C. 历史文化传统D. 统治道德规范 (B,2003年)

  第2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复习提示: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形态和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重点是关于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从逻辑关系上讲,本章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准备,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都是商品经济这一社会经济形态。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先了解和掌握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本章全面系统地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其中包括马克思的货币和货币流通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学习本章,除一般地了解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和知识外,主要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价值的实体和本质;二,商品的价值量;三,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四,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 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经济制度。

  (二)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一)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两种基本形态。

  1. 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它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历史时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虽然已出现了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仍处于从属地位,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是自然经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不发展;生产规模狭小;劳动生产率低下,社会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最后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代替。

  2. 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是比自然经济优越和进步的经济形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有两个基本条件:(1)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指出:“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2)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充分条件或决定性条件。马克思指出:“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

  (二) 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1. 简单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存在于多种社会形态中,但从未处于支配地位。

  2. 发达商品经济。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但有商品经济和市场,不等于就是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它应是覆盖全社会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或主导作用。因此,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当商品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时,商品经济也就发展到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在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有了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关系普遍化,才有了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经过几百年时间逐渐发展起来的。

  2√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包含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经济一切矛盾的萌芽;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量、最普遍的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分析商品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区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的现实起点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起点)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1.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3√(1)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特点。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马克思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为别人为社会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是成为商品价值物质承担者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商品的物质形态本身。

  4√(2)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除具有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5√(3)商品的价值及其特点。商品交换过程中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马克思指出:“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其本质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交换的实质是生产两个相交换的商品的劳动的比较与交换。

  6√(4)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7√(5)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其统一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个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价值,因而不可能成为商品;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个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也不可能成为商品。其对立和矛盾性表现在:无论是对商品生产者还是对商品购买者来讲,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能同时兼得。解决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商品顺利通过交换。

  8√2.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

  (1)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在各种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商品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地说,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5)商品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劳动凝结为商品价值,如同水是冰的实体,冰是水的凝结一样。

  (6)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在历史上,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与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密切关系,所以说它在政治经济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二)商品价值与价值量

  商品价值不仅有其质的规定性,即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即价值量的大小和多少的问题。

  9√1.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在个别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劳动叫个别劳动。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商品交换来体现。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这一客观规定对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关系极大。生产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的实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的竞争。

  2.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少量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可以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因而,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中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这一交换比例是由自发的社会过程确定的。

  3.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劳动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有: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2)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看,部门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而每单位商品平均到的劳动量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越小;反之则反。因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个别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不变;但是,这一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所实现的社会价值总量则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区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三)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0√1. 商品内在的矛盾。商品内在有四对矛盾,即:(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3)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及其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分别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角度分析所获得的属性。两者的矛盾表现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首先表现为私人劳动,它要转化为社会劳动。这一转化要以商品的出售为前提,但商品的顺利出售又充满困难。这样,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社会劳动都充满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其它矛盾的根源;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第三,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存在表明,商品生产者一定要按照市场需求生产,或者说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既然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因此相应地也就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和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第一阶段,是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简单价值形式是与原始社会后期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其等式是:

  1只绵羊=2把石斧

  马克思指出:“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这主要有:

  11√1.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在简单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等式左端的商品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另一商品上,因此叫做相对价值形式。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代表使用价值。而等式右端的商品则处于被动地位,它是等价物,起着表现等式左端商品价值的作用,因此叫做等价形式。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就是能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代表价值。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12√2. 简单价值形式是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最初表现形式。上述等式左端的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而且这二因素之间还存在着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通过简单价值形式,内在于这一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外化为两个商品之间的对立。这是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最初表现形式。

  第二阶段,是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表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其等式是:

  第三阶段,是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其等式是:

  第四阶段,是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主要是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其等式是:

  13√从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货币的起源和产生: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产生以后,使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都是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这是商品内在矛盾完备的外化形式。货币产生以后,虽然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换,但商品内在的矛盾不但没有消除和解决,而且进一步激化和发展了。

  (五)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 货币的本质。货币之所以能够表现其它商品的价值,是由于金或者银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因此,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体现在货币的职能之中,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14√(1)价值尺度

  ①含义: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因而能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

  ②货币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其特点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③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的,因此,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只能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等于多少货币间接地表现出来。因此,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无非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它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④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因素的主要有三个:商品的价值、货币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商品的价格不仅可以在量的方面与价值背离,而且可以在质的方面完全背离,即价格可以不是价值的表现,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价格。例如自然界未开垦的土地、人的名誉和良心等。

  ⑤价格标准。货币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叫价格标准。如人民币以元为单位,等分为角、分等。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与货币本身的价格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其区别是:第一,价值尺度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后者则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量。第二,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而价格标准则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第三,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价值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则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第四,价值尺度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而价格标准则不是。

  15√(2)流通手段

  ①含义: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特点是必须是现实上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因而可以是纸币。

  ③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W)—货币(G)—商品(W)。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换分离为买与卖两次行为,突破了物物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从而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但因此也可能出现买卖脱节,从而使经济危机的产生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

  ④货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货币流通。

  ⑤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是: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为商品流通服务。

  ⑥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流通进行计划管理与调节 ,必须自觉遵循货币流通规律)

  ⑦纸币及其流通规律。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纸币流通规律是: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为限。

  ⑧通货膨胀。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导致的纸币贬值和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经济现象。

  ⑨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指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不足而导致的市场需求低迷、纸币升值和价格水平稳定下降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少于货币需求量、市场需求低迷、纸币升值和物价持续普遍下降。

  (3)贮藏手段

  ①含义: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②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③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贮藏好比是一个蓄水池,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因此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16√(4)支付手段

  ①含义: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②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暂时解决了商品交换中缺乏现金的困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经济生活中结成了各种债务链条,加深了商品交换的矛盾,使经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扩大。

  ③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需要有如下的改变:

  ④信用货币。货币形式最初是采取金银条块的形式,后来发展成为铸币形式。到了近代又出现了纸币,并相继出现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如银行券、支票、期票和汇票等,其中银行券是主要形式。信用货币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中产生的。银行券最初是银行向存入金银条块或铸币者开出的凭证,持有人可随时按券面面额兑取金银或铸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金本位制相继放弃,银行券变成了不兑现纸币。银行券变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是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以来的主要货币形式,因而称为现代纸币。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而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贵金属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①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②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进外国商品。③充当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六)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7√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

  (七)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8√1.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尽管商品交换依据价值进行,但是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就使商品的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但这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由于:第一,在每次交换过程中,价格可以和价值不一致,但在长期内,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仍是基本一致的;第二,任何商品的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波动的中心始终是这一商品的价值。

  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八)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19√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第二,自发地刺激生产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引起和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九)市场机制

  20√价值规律的作用借助市场机制得以实现。所谓市场机制,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即就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功能。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十)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都是商品经济,因此,价值规律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都是适用的。只是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由于商品经济的性质,发展阶段和其他经济条件不同,价值规律作用的范围、程度而有所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尊重和充分利用价值规律。从宏观上讲,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分配和配置资源的作用;形成社会有效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机制,激励技术进步和创新;维护有效的市场竞争。从微观上讲,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必须节约社会劳动,降低生产成本;加速企业技术进步,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十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在经济学说史上,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最早是由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的。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创立100多年以来的社会经济实践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这是在新形势下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十二)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但是应该看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于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主要是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马克思虽然注意到并且认为,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都是“总体劳动”的必要构成部分,同样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但毕竟这些劳动在当时还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主体。而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伴随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在生产社会化和科技革命加速发展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和外延所发生的变化表现在:

  1. 创造价值的劳动的领域扩展,即由过去主要的物质生产领域向社会服务和精神文化领域延伸。这部分创造服务和精神财富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2. 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形态和种类发生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的创造性、智能化大大加强,劳动正由以体力劳动为主向以脑力劳动为主转变。第三产业中的劳动,尤其是教育和科技劳动在创造非物质形态的财富中的作用明显凸现。

  3. 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整体性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分工细化,劳动的结合性和整体性大大增强。马克思讲的“总体工人”、“总体劳动”的范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而使以往劳动过程中的管理、协调、监督等许多劳动职能从直接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些劳动作为复杂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小结与重点]

  本章是考研复习的重点章,几乎每年都出题。从2000年~2005年5年间共出了30分题,可见其重要性。本章复习的重点如下:

  1. 核心概念: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劳动二重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流通规律、信用货币、价值规律。

  2.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3.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4.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 货币的产生与职能。

  6. 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

  [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关系是

  A.阶级关系 B.商品交换关系 C.金钱关系 D.竞争关系 (B,1991,文科)

  2.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1993年,文理科)

  3.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C,1994年,理科)

  4.下图中,ox轴表示商品的需求数量,oy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D′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曲线DD′说明:

  A.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呈负相关关系

  B.商品价格的基础是商品需求数量

  C.商品价格是商品需求数量的货币表现

  D.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呈正相关关系 (A,1994年,文科)

  5.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A,1995年,文科)

  6.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A,1995,理科)

  7. 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 软件磁盘本身 B. 软件的有用性

  C. 购买软件的货币 D. 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B,1996年,理科)

  8.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 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苹果

  B. 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 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 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C,1996年,文科)

  9.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自身也有价值 D.可作为支付手段 (C,1999年,理科)

  10.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条件 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2000年,文理科)

  11.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C,2002年,理科)

  12. 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A. 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C,2002年,文科)

  13. 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A. 价格标准B. 价值尺度C. 观念货币D. 货币价值 (A,2002年,理科)

  14. 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 实在的货币B. 信用货币C. 观念上的货币D. 现金 (C,2005年)

  15.贷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 B,2007年)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商品是:

  A.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B.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D.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

  E.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 (BCE,1990,理科)

  2.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价格

  A.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价值的变化

  B.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C.与价值变化的幅度始终保持一致

  D.与价值背离,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E.不以价值为基础,随市场供求关系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ABD,1992年,理科)

  3.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可以

  A. 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 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C. 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D. 充当储蓄手段

  E. 按一定汇率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兑换 (ABDE,1992年,文科)

  4.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C. 价格受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 价格受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 (ACE,1996,文科)

  5.商品的交换价值是:

  A.一种商品价值与另一种商品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B.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C.一种商品使用价值与另一种商品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D.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E.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CD,1988年,文理科)

  6.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

  A.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发行量

  D.货币流通速度 E.商品价格总额 (ABDE,1998年,理科)

  7.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A.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万元 B.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

  C.缴纳房屋契税9000元 D.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万元

  E.交付车库租金200元 (BCE,2000年,文科)

  8.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A.市场竞争 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价格波动

  D.资源的有效配置 E.供求关系的变化 (ACE,2000年,理科)

  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理论基础

  E. 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ABDE,2002年)

  10. 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

  A. 货币供应增速减缓 B. 物价持续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少于货币需求量

  D. 货币升值 E. 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增加 (BCD,2002年)

  11.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AB,2008年)

  (三)分析题

  1. 试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意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1996年,理科)

  答案要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日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更多的盈利;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充满生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第3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复习提示:本章以劳动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介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主义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和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其中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主义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合起来也可称为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规律,即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增殖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本章理论性很强,基本概念很多,比较难理解,是考研复习的重点章。因此,考生应下功夫复习和掌握本章的内容。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一)资本流通形式和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

  1√1. 资本流通公式及其与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本身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其流通形式是:商品(W)—货币(G)—商品(W)。而最初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的流通形式是:货币(G)—商品(W)—更多的货币(G′)。这时,开始预付的货币G已不是普通的货币,而已转化为资本,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商品流通公式(W—G—W)和资本流通公式(G—W—G′)的区别在于:(1)买和卖的顺序不同。(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3)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东西不同。(4)流通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商品流通的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流通的目的是取得特定的商品以满足商品生产者的需要。而资本流通的实际内容是流通终点的货币在数量上要大于流通起点的货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

  G—W—G′这个公式,对一切形式的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都适用,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增殖。所以称之为资本的总公式。

  2.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的总公式G—W—G′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增殖,从形式上看,是和价值规律的要求相矛盾的。这是因为,G—W(即资本家用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要素)和W—G′(出售产品)两个阶段都是流通过程,按照价值规律,流通过程只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不发生价值增殖,但是从公式上看,资本却发生了而且必然发生价值增殖,这就是个矛盾。

  3√(2)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是要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价值增殖是如何发生的。价值增殖,即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是,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所以,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这句话的含义是: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但又要以流通领域为条件。

  根据这个条件,资本要发生价值增殖,资本家必须在G—W阶段购买到这样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而且能创造比这种特殊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

  (二)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

  4√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与劳动不相同,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或耗费。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所以,劳动力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三)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5√1.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及其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具体地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劳动力的再生产。(2)延续劳动者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以使劳动者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特点,即它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就是说,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道德精神和风俗习惯的制约。

  6√2.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其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大于的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之后转化为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秘密所在。

  (四)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7√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劳动过程把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出来,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结合生产产品的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第二,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8√(2)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又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对于这个问题,必须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来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在生产出一定的使用价值的同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凝结成新价值,形成商品价值的另一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种属性来说,必然保存和转移价值”。①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工人的劳动形成的新价值恰好等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资本家得不到剩余价值,那就仅仅是价值形成过程。因此,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②价值增殖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只要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价值形成过程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就生产出剩余价值。所谓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③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当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工人为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时,工人的整个劳动时间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即剩余劳动时间。(区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

  2. 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用m表示。

  3. 资本的本质。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五)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9√1. 区分标准。马克思根据资本家预付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把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 区分的内容。(1)不变资本,是指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用c表示。(2)可变资本,是指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用v表示。

  3. 区分的意义。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体现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六)剩余价值率(m′)

  10√1.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即:

  2. 商品价值的构成。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是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构成。其中后两部分是工人在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

  (七)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物的生产要素作为生产资料在商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使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资料质量和性能的不断提高,将会大大提高商品生产的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数量,但是就价值创造而言,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本身只是生产价值的物的条件,而不是价值的源泉,价值的源泉始终是劳动。在价值生产和价值增殖过程中,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价值(土地除外)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而不增殖。即使是这种转移也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八)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1√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1)含义: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个别企业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2)工作日的最低和最高界限。劳动力的买卖关系没有为工作日确定一个标准长度。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这样,工作日不可能等于或大于24小时,而必然小于24小时。

  12√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含义: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3)在实际中,所有资本家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取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简而言之,超额剩余价值是因,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果(区别: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因果关系)。(4)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其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资本家企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5)在工业中,个别少数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13√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第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九)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4√1. 劳动力和劳动的科学区分。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是劳动能力的支出和耗费。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这是因为:第一,劳动要当作商品出卖,在出卖之前必须已独立存在,但在市场上发生买卖关系时,工人的劳动并不存在,工人不能够出卖并不存在的东西。第二,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和价值的内在尺度,但它本身没有价值。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这是毫无内容的同义语反复。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科学地区分劳动力和劳动的含义,就能够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2.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5√(1)资本主义工资及其本质。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在资本主义经济的现象方面,工资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因此,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的价值一旦采取工资形式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酬的。

  (2)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3)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在二者的变动中,只有实际工资才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的状况。

  (十)资本积累

  16√1. 生产和再生产。人类要生存,物质资料的生产就不能中断,生产过程必须连续不断地反复进行。所以,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再生产过程。任何社会的再生产的实质都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区别: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也有两种类型,即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7√(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①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②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预付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③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家,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当作追加的资本使用,使生产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扩大生产规模。

  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可以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经过几个再生产过程后才会变为剩余价值的替代物,而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全部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

  18√2. 资本积累及其实质。(1)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2)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是出于两种原因:①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是其内在动力;②资本主义的竞争是外在的强制力量。

  (3)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资本家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是由剩余价值转化来的,当资本家用追加的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时,从形式上看,是按照等价交换规律进行的。但从实际内容看,工人不仅要把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再生产出来,而且还要生产出剩余价值来。所以,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4)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影响资本积累因素是:①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越多,资本积累数量也就越多。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剩余价值量会相应增加,资本积累数量也就越多。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全部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费资本则是指每次生产过程中耗费掉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部分,在产品生产中也发挥了作用但其价值并没有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使用如同阳光、空气等自然力一样是无偿的。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部分越大,生产产品的资本耗费越少,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越多,从而有利于资本积累(区别: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与资本积累的关系)。④预付资本的大小。预付资本量越多,生产规模也就越大,资本积累数量也就越多。

  (十一)资本有机构成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资本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

  19√1. 资本的技术构成。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两者的比例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是从物质形态对资本构成的划分。

  2. 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这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

  3. 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一般情况下,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区别: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区别:资本积累过程中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之间的关系)

  (十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一般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单个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实现的。

  20√1. 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资本积聚的直接后果是在个别资本规模扩大的同时社会资本的规模也相应扩大。

  2. 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3.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作为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表现在:(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前提,资本积聚的规模要受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它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则不受这种限制。(2)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是一致的,所以资本积聚可以增大社会资本的规模。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规模(区别: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互相促进,共同使资本积累不断增大,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

  (十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可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日益下降,这就必然造成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由此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即产业后备军;与此同时,随着资本积累和扩大在生产的进行,又必然造成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不断增加,从而使相对过剩人口与日俱增,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多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的生活极不安定,工作没有保证,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许多人陷于待救济的贫困境地。这就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马克思阐述的资本积累一般规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积累同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以及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十四)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1√1.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包括三个部分: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商品价值的这三部分,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时只耗费了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至于剩余价值m则没有耗费资本家的任何资本。因此,把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v)称为成本价格,这样,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转化为成本价格。成本价格抹煞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这个事实。

  22√2.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不仅是成本价格的增加额,而且也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加利润。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利润和剩余价值是同一个东西,二者的区别是,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概念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23√(1)利润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所谓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2)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的区别是:①在质的方面,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②在量的方面,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3)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①剩余价值率。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正相关。

  ②资本有机构成。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为负相关关系。

  ③资本周转速度。利润率通常以一年为单位来计算。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越高,利润率也越高。一个10000元的资本,假如每周转一次可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2000元,那么,资本一年周转一次,利润率就是20%,一年周转2次,利润率就是40%,所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变化。

  ④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不变资本的节省可以使生产同样的剩余价值只需要较少的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十五)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 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24√(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如下表所示,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在商品按照价值出售的条件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使各个生产部门等量资本的利润率高低不同。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便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部门之间竞争,其结果使各部门生产规模和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最终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等于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全社会的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

  生产部门 预付资本 资本有机构成 剩余价值

  (m’=100%) 产品价值 利润 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

  机械 100 90c:10v 10 110 10 10% 20% 20 120

  纺织 100 80c:20v 20 120 20 20% 20% 20 120

  食品 100 70c:30v 30 130 30 30% 20% 20 120

  (在工业中,社会生产价格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

  (2)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①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②社会资本在不同部门所占的比重。平均利润率与社会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所占的比重反相关,而与社会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占比重正相关。

  25√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获得大体相同的等量利润,即平均利润。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有的利润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反映的是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十六)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26√1. 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形成以后,投在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要获得平均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的产品就不再按其价值出售,而是按生产价格出售。所谓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2. 生产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的市场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这种变化,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1)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价格是价值由于剩余价值依照各个部门资本量大小在部门之间均衡分配而发生的一种转形。(2)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平均利润的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3)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

  27√3. 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超额利润。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但这并没有排除各个资本家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这是因为,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反映的是不同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研究平均利润率形成时,把每一个部门看成是一个整体,即假定一个部门内的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是一致的。事实上,这些差别是存在的。这样,那些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经营管理好的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这一超额剩余价值在生产价格形成后就转化为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区别:超额利润和平均利润体现的不同关系)

  [注意:理解和掌握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这一节的内容,重点是把握7大转化。即:(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4)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6)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7)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超额利润。]

  (十七)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 商业资本及其职能。

  28√(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它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

  (2)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产业资本中商品资本的职能,即专门销售商品,实现包含着剩余价值的价值。

  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因销售商品以购销差价形式从产业资本家那里瓜分的由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业资本作为一种与产业资本并列的独立的资本形式,也要获得平均利润,因此,商业利润必须相当于平均利润,商业利润率必须相当于平均利润率。这是通过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以及它们之间的资本转移现实的。

  3. 资本主义的商业形式。资本主义的商业形式主要包括批发商业、期货市场、零售商业和消费信贷等。

  (十八)借贷资本和利息

  1. 借贷资本

  29√(1)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取得利息而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资本主义形式,是从职能资本的循环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资本。借贷资本是非职能资本,借贷资本出现以后,把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合称为职能资本。

  (2)借贷资本的来源。借贷资本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包括:①固定资本的折旧费;②闲置待用的流动资本;③用于积累而没有马上投资的剩余价值。与此同时,另一些资本家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往往需要补充货币资本。这样就产生了借贷关系,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就变成了借贷资本。

  (3)借贷资本有三个特征:①借贷资本是一种商品资本,即资本商品。借贷资本家把他的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实际上就是把货币这种作为资本的特殊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让渡给职能资本家。②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资本,让渡的仅仅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他凭借拥有其所有权可以获取利息。在这里,同一资本取得了两重存在,对于借贷资本家来说,它是财产资本;对于职能资本家来说,它是职能资本。③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即G—G′。

  2. 利息和利息率

  (1)利息。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转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的数量取决于借贷资本数量和利息率两个因素,即:利息量=借贷资本数量×利息率。借贷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使得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要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让出资本使用权而得到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得到的企业利润。企业利润是存在着利息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它在数量上就是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

  30√(2)利息率。利息率是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要低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也不能等于零。利息率在大于零与低于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影响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②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在一定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供求平衡的条件下,利息率由习惯和法律传统来决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为了干预和调节经济,往往通过中央银行对利率总水平进行调节,从而对市场利率产生重要影响。

  (十九)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31√1. 银行及其职能。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货币借贷和货币支付中介的企业。银行的职能是,一方面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和居民手中暂时不用的货币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又通过发放贷款的方式,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

  2. 银行资本及其构成。银行资本是指银行的经营资本,从所有权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借入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

  3. 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是银行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减去银行业务开支的余额。银行利润主要来自贷款利息,而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所以,银行利润也是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率是银行利润与银行自有资本的比率。由于产业部门、商业部门、银行部门之间的竞争,银行利润率也有平均化的趋势。因此,银行资本家经营银行获得按自有资本计算的平均利润(区别:利息率、银行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5. 资本主义银行主要有三类:中央银行、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其中商业银行主要有三种业务:(1)形成银行资本的业务,叫做“负债业务”。(2)向工商企业发放短期贷款,叫做“资产业务”;(3)为资本家办理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叫做“中间业务”。

  (二十)股份资本和股息

  1. 股份资本不是一种独立的资本,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股份资本与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联系在一起。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进行合资经营的企业。股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的一种调整。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财产占有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私人资本由股份公司统一占有、支配和使用,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但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股份公司财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变化,企业内雇佣劳动性质没有变化。

  2. 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收入的凭证。股票的持有者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所有者,而不是债权人。股票的特点有:(1)不返还性,即股票所有者不能向公司退股索回本金;(2)可流通性,即股票可以转让、抵押和买卖。股票的买卖实质上是资本所有权的转让。(3)风险性,即股票所有者有承担清偿公司债务责任的风险。

  3. 股息是股份公司向作为公司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分配企业利润的一种形式,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32√4. 股票价格。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收入的凭证。由于股票能够获得股息收入,因此,可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买卖,股票也就有了价格。但是,股票作为有价证券本身没有价值,因此,股票价格并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股票价格也不等于票面金额,不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即股票价格等于这样一笔货币收入,将它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与凭这张股票所领取的股息相等。这样,股票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股息收入;二是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正相关,与存款利息率反相关。用公式表示:

  股息收入和存款利息是决定股票价格的两个基本因素,在现实经济生产中,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股票的供求关系、公司的经营状况、经济周期、物价变动和国内国际局势等。

  (二十一)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1.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及其形式

  33√(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任何地租都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收入,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它是剩余价值的又一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体现着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2)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它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的不同区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

  34√①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形成的。级差地租的形成,如下表所示:在农业中,由于优等和中等土地的有限性,只耕种这两类地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劣等地也必须投入生产。这样,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就由劣等地决定,而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农产品,可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形成级差地租。所以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和肥沃程度的不同;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前者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后者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由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Ⅱ的实体。但这种超额利润是否转化为和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级差地租Ⅱ,要取决于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一般情况是,在租约有效期内全部归农业资本家所有,在缔定新租约后部分或全部归土地所有者所有。所以,为争夺对土地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总是力图延长租期,而土地所有者则不愿土地租期太长。

  土地类别 投入资本 平均利润 产量(吨) 个别生产价格 社会生产价格 超额

  利润 级差

  地租

  全部产品 每吨 每吨 全部产品

  优等地 100 20 6 120 20 30 180 60 60

  中等地 100 20 5 120 24 30 150 30 30

  劣等地 100 20 4 120 30 30 120 0 0

  35√②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绝对地租是指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形成的。

  绝对地租的形成过程,可以用下表来说明。

  生产部门 资本有机构成 剩余价

  值率(%) 剩余

  价值 平均

  利润 产品

  价值 产品社会

  生产价格 绝对

  地租

  工业 80c+20v 100 20 20 120 120 0

  农业 60c+40v 100 40 20 140 120 20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很长时期内,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于工业,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因此,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等量农业资本能够带来比等量工业资本更多的剩余价值量。但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由此产生的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其它部门的资本不能自由地向农业部门转移,农业部门的剩余价值就不参加全社会的利润率平均化,农产品就按照价值出售。这样,租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按照农产品价值出售农产品获得的超额利润分别转化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而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按照农产品价值出售农产品获得的超额利润则转化为绝对地租。所以,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当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甚至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时,绝对地租仍然存在。这时的绝对地租“来自市场价格超过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余额,简单地说,只能来自产品的垄断价格”。

  2. 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

  (1)垄断地租是因产品的垄断价格而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特殊优越性和稀少性。形成垄断地租的农产品垄断价格不是由产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所决定的,而是由购买的欲望和支付能力决定的。农产品的垄断价格与帝国主义时期的垄断价格不同,不是由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人为制定的价格,而是由于对具有特殊优越性和稀少性的土地的经营垄断为前提的。

  (2)矿山地租是指工业资本家为了开采矿藏而缴纳给矿山所有者的地租。它也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式。

  (3)建筑地段地租是指为建造住宅、工厂、商店等借用土地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它也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式。建筑地段地租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土地位置起决定作用。建筑用土地位置离城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第二,垄断地租越来越占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建筑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城市建筑地段,特别是繁华市区土地的地租不断上涨,形成高额垄断地租。

  (二十二)土地价格

  36√(1)土地本身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没有价值。因此,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把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收入与这块土地的地租收入相等。这样,土地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租;二是存款利息率。土地价格与地租正相关,与存款利息率反相关。用公式表示:

  (2)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地租有上涨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从而使利息率也存在下降的趋势。

  [注意: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经过分配表现为五种具体形式, 即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和地租。在这五种具体形式中,(1)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形式是:产业利润(包括农业利润)、商业利润和银行利润;而利息和地租一般低于平均利润;(2)在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获得平均利润的资本家是产业资本家(包括农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3)在资本主义社会,获利水平相当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形式是产业资本(包括农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形式是借贷资本。]

  二、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一)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37√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自由调节。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重要的新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二) 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

  1. 生产集中。生产集中是指社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这些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份额日益增大。生产集中是生产力发展和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38√2. 垄断形成的过程。垄断形成的一般过程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生产集中是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生产集中之所以必然引起垄断,是因为:首先,生产集中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可能性。当某个部门生产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时,相互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其次,生产集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又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少数大企业为了避免在竞争中的两败俱伤,有必要暂时达成协议联合起来,形成垄断。第三,生产高度集中,在一个部门中形成了少数大企业,这不仅使原有的中小企业无力与之的竞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这也使得少数大企业自然地居于垄断地位。

  正是在生产集中和垄断组织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成了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变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列宁指出:“自由竞争产生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趋势。

  3. 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集中、垄断程度的提高

  39√二战后,在生产力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集中,垄断获得了新发展。

  (1)生产集中的程度更高,大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二战后,大企业不断对中小企业进行兼并,大企业之间进行兼并或并购。兼并的形式多样化,有行业内兼并,跨行业兼并等等。兼并的规模越来越大。

  (2)垄断程度越来越高,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二战后,生产的集中和兼并方式从横向、纵向兼并发展到混合兼并。混合兼并成为战后生产集中和兼并的重要形式。“混合联合公司”成为战后国内垄断组织的新形式。

  (3)垄断企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不断加强。各国的大型垄断企业不仅对国内经济具有控制、支配力量,而且对国内政治有巨大的影响力,甚至对国际经济、政治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

  (4)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发展。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重要的新特征。国家垄断主义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5)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二战前,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国际卡特尔,二战后,随着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三)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垄断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经济特征。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就是垄断”。根据列宁的分析,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

  1.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垄断资本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其统治的。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1)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通过签订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是比较初级的垄断组织。(2)辛迪加是同一部门的几个大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议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3)托拉斯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生产上有密切关系的大企业组成的企业联合体,是较发达的垄断组织形式。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立性,托拉斯以独立企业的身份,由其董事会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4)康采恩是由不同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的一种组织复杂、结构庞大的企业集团,以金融控制为基础,通过控制加入康采恩的企业的股份来实现其垄断统治的。

  40√2.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银行业也形成了集中和垄断。大银行的形成,使银行和工业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银行有了新作用,即由普遍的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所谓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金融寡头是掌握庞大金融资本的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金融资本的统治包括在经济上的统治和政治上的统治两个方面。(1)金融资本在经济上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其统治的。所谓“参与制”,就是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份公司的股票控制额来层层控制总资本远远大于金融寡头自有资本的大型垄断企业的制度。(2)金融寡头在政治上是通过“个人联合”来实现其统治的,如金融寡头亲自或派自己的亲信和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收买政府高级官员和国会议员,聘请曾在政府任职的要员到公司担任高级职务等等。

  3.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主义垄断时期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的意义在于:(1)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必由之路。随着垄断的形成,一方面金融寡头攫取了大量的垄断利润,积累并掌握了巨额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国内有利的投资场所已经不够,金融资本家就必然把大量的过剩资本输出到国外去。(2)资本输出也是金融资本争夺世界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的需要。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问题愈加尖锐,为此而展开的国际间竞争进一步加剧。资本输出可以越过对方的贸易和关税壁垒,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迅速占领和垄断市场。把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直接开发资源,就是垄断廉价原料的稳定来源的最好办法。

  资本输出的形式,一是借贷资本输出,如贷款,又称间接投资;二是产业资本输出,又称直接投资。

  4.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和垄断组织向国外扩张势力范围活动的加剧,垄断组织之间争夺国外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起来。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各国垄断组织之间取得了暂时妥协,达成了国际性协定,以资本输出为基础,形成了垄断世界市场的国际垄断同盟。

  5.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列宁概括的上述五个方面的帝国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如:(1)垄断组织的规模,垄断经济的形式,垄断经济统治的范围不断扩张,如混合联合公司以跨行业、跨部门的方式实行更大规模的垄断经营和统治。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国际垄断资本财团建立了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2)资本的国际流动出现新的特点,国外直接投资、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规模空前增大、速度空前加快;(3)国家出面的国际垄断调节活动频繁,经济走向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4)旧殖民主义瓦解后“新殖民主义”出现;(5)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四)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41√1.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面而产生的,但是垄断产生后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并且凌驾于竞争之上。

  2. 垄断时期存在竞争的原因:(1)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依旧是商品经济,而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2)在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仍然存在着非垄断的“局外企业”,这些“局外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自由竞争。(3)垄断占统治地位的部门内、几个大垄断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

  3.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自由竞争范围仅限于局外企业相互之间,自由竞争不再是竞争的主要形式,也不占主要地位。占主要地位的是由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主要包括:(1)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2)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3)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

  (五)垄断利润

  42√1. 垄断利润。社会化大资本垄断的实质是要取得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所谓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 垄断利润的来源:(1)垄断企业内部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2)存在于垄断企业外部、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企业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包括①通过垄断高价出售消费品侵占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的一部分收入;②通过垄断高价和低价,占有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③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把社会已形成的一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④通过向外扩张、输出资本、不等价交换等形式,掠夺其他国家人民的一部分财富。

  (六)垄断价格

  43√1. 垄断价格。保证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是规定垄断价格。所谓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销售商品时规定的市场价格,它大大高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向非垄断组织的中小企业购买原料、初级产品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市场价格,它低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

  2. 垄断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一些商品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或生产价格,但这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没有否定价值规律。(1)垄断组织人为确定垄断价格时,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2)垄断价格并没有增加或者减小社会商品的价值总量或生产价格总量。垄断价格出现后,全社会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3)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利润,其来源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44√3. 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形式。(1)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竞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市场价格受商品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自由竞争在更广泛的产业之间展开时,形成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市场价格受商品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3)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市场价格以垄断价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区别: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作用形式)

  (七)国家垄断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5√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同势力极大的资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垄断资产阶级在生产日益社会化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生产关系的又一次部分调整。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时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营铁路、邮政、电话等基础设施,国家举办储金局、专卖事业等。(2)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稳定发展时期。(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46√(1)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融为一体,或称国有垄断资本。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一方面国家通过“国有化”,高价收买面临破产的私人垄断企业;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财政拨款,直接投资兴建新企业。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主要从事那些投资多、周转慢、风险大、私人垄断资本不愿经营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原材料生产,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

  (2)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国私共有垄断资本。国家通过购买私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吸收一部分私人垄断资本向国有企业投资,或与私人垄断资本联合兴办新企业等形式,实现与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

  (3)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国家通过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通过财政拨款向私人垄断企业提供贷款、科研费用和各种补贴,调节利息率,通过“经济计划化”、“福利国家”等形式干预和影响社会经济运行。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

  4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战后,随着生产力进一步社会化和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关系的矛盾空前激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单由私人垄断资本无法解决,迫使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加以缓解,具体而论:

  (1)科技革命推动生产迅速扩大与消费需求相对缩小两者之间的矛盾。

  (2)部门间互相依赖加深与私人资本相互间竞争加剧两者之间的矛盾。

  (3)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巨大需求与私人垄断资本积累有限性两者之间的矛盾。

  (4)科学研究和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两者之间的矛盾。

  (5)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与民族市场狭小之间的矛盾。各国垄断资本为了维持自身的利益,不能不展开保持国内市场、争夺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私人垄断资本要加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实力,越来越多地依赖国家力量,要求国家直接出面为其对外经济扩张服务。

  (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是垄断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一次部分调整。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这表现在:(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私人垄断资本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基础;(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私人垄断资本没有改变其资本的本质属性。比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私人垄断资本,普遍采取股份制形式,而资本主义的股份制形式,只是私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而决定股份制企业性质的,一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企业的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股份资本是“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其“本质上就是私人经营,即使由联合的资本家代替单个资本家,也是如此”。(3)国有经济成分是资产阶级国家所有制。现代资产阶级的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表明,在整个社会资本的运动中,国有企业是私人垄断资本的补充,它的活动为私人垄断资本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创造或提供了许多必要条件。从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得到最大利益的是私人垄断资本,国有经济的最大作用在于维护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整体利益。在国有企业中,直接与工人对立的不是资本家,而是它们的代理人,即由“总资本家”委派的代表。可见与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比较,资产阶级国有制经济只是改变了形式,其资本主义的实质没有改变。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维持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是双重的。既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又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有历史局限性。其促进作用表现在:(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保证垄断资本集团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国家利用财政和货币金融等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扩大国内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3)国家通过大量拨款和组织开发新技术,共建新兴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4)国家调节垄断资产阶级与非垄断资产阶级、垄断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利害关系和矛盾,使他们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服从整个阶级的整体的长远利益。(5)通过社会福利和收入政策直接干预劳资关系,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1)国家干预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因为国家干预没有、也不可能抑制资本主义企业为追求利润而盲目扩大生产的内在冲动,同时没有、也不可能限制资本主义企业对劳动者的剥削而克服劳动者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国家采取措施调节这种不平衡状态,往往是压抑生产和供给的同时也抑制了需求;在刺激需求增长时也促进了生产猛烈扩张。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加深、加剧资本主义制度下固有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国家调节不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能消除部门之间比例破坏和经济结构失衡。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目的、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市场机制自发的支配作用,并不因国家干预而改变。(3)国家干预经济不能解决失业问题、贫富悬殊问题,不能消除大量贫困现象。国家干预经济,一没有改变使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二没有改变资本有机构成随资本积累而提高的趋势,因而不能改变劳动者就业状况取决于资本的需要这一基本关系。国家采取刺激投资和生产增长的措施,可以增加就业,但解决不了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的矛盾,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失业现象。(4)由于国家干预不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不解决上述各种矛盾,因而也就不能消除周期性经济危机,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对所有这些矛盾和问题,国家干预所起的作用,都带有“一时缓和,最终加剧”的特点。同时,国家干预经济还带来一系列新的矛盾,如财政赤字、通货膨胀、金融风险、国际经济中新的摩擦和斗争等等。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趋深化,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不断发展和尖锐化,具体体现在:第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第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不断加深。第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化,这些矛盾的发展和尖锐化表明: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日渐成熟。

  (二)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进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前进的。资本主义在其建立初期,是朝气蓬勃、促进生产力加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态,但其自身又有各种内在的矛盾。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一方面表现为在资本关系的一切可能的限度内,生产关系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进行自我调整;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并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资本主义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物质条件。这就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化的大生产。资本主义特别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社会化程度极大提高,不仅生产本身逐渐向全面社会化方向发展,而且生产管理的社会化和资本的社会化也在不断发展,这些都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还产生和锻炼了实现消灭资本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

  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世界上出现以后,几十年来的发展道路却是曲折的,在一些国家里还有向私有制倒退的反复。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矛盾重重,但也还在发展。这就告诉人们,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其中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调整,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部再也找不到缓和的办法,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尖锐化的时候,资本主义才会灭亡。

  (2)新的社会制度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制度创造出较之旧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新制度能更快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新制度的优越性最本质的一点也体现在这里。现实的社会主义各国,都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在生产力并不很发达、甚至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提高了,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才有吸引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社会主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显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内部的调整和变化是很复杂、很曲折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仍有很大的空间。当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世界上就形成了两大社会制度并存的格局。社会主义固然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一些经验。资本主义同样在吸取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现实,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某些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缓和社会和阶级的矛盾。这也使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

  4.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存在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庞大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在科技发展、经济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它们在世界上拥有明显的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空前增强,以跨国公司、跨国财团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势力不断扩大,大批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依赖于西方国家和国际垄断资本。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光明的前景,但在当今世界格局下,社会主义国家仍属于科技、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期。这种世界格局发生根本变化是必然的,但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小结与重点]

  本章是考研复习的重点章,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本章复习的重点如下:

  1. 核心概念:资本总公式、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增殖、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资本集中、利润、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超额利润、商业利润、利息率、银行利润、股票价格、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土地价格、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解决这一矛盾的条件。

  3.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4.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6.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7.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

  8.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9.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

  10. 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作用形式的变化。

  [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B.可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D.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B,1989,理科)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B.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1990,文科)

  3.资本主义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

  A.可变资本之比 B.不变资本之比

  C.全部预付资本之比 D.产业资本之比 (C,1990年,理科)

  4. 私人垄断的产生是由于

  A. 实行殖民政策的结果 B. 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的必然结果

  C.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直接结果 D. 资本家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结果

  (B,1990年,理科)

  5.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得绝对剩余价值 D.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B,1991,文科)

  6.以资本积累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

  A.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 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合并

  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聚 D.组织股份公司 (C,1991年,文科)

  7.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A.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B.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土地追加投资的差别 D.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B,1992年,文科)

  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态(A,1992,文科)

  9.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

  A.资本的积累 B.资本的积聚

  C.资本的集中 D.社会资本的扩大 (C,1992年,理科)

  10.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的

  A.具体劳动而增殖 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抽象劳动而增殖 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B,1994年,理科)

  11.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生产价格 B.成本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价格 (A,1994年,文科)

  12.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D.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B,1995年,理科)

  13.上海《新世界》商城的股票某月某日每股价格为13.30元。该股票价格是

  A.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B.股息的资本化

  C.按股票面额可以从公司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润额

  D.社会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的晴雨表 (B,1997年,文科)

  14.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

  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它部门 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 (D,1997年,理科)

  15.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A.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 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 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B,1998年,理科)

  16.北京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Ⅰ

  C.级差地租Ⅱ D.垄断地租 (B,1998年,理科)

  17. 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 国际卡特尔 B. 混合联合公司

  C. 跨国公司 D. 国际康采恩 (C,1998年,理科)

  18. 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 超额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 (A,1999年,文科)

  19.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商品两因素原理 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D.劳动两重性原理(D,2000年,理科)

  2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2000年,理科)

  2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C,2000年,文科)

  2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 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D,2000年,文理科)

  23.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C,2001年,文理科)

  24.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B,2001年,文科)

  25.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借贷资本 (D,2001年,理科)

  26. 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 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 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 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 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D,2002年,文科)

  27. 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条件下,由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是

  A. 级差地租Ⅰ B. 级差地租Ⅱ C. 绝对地租 D. 垄断地租 (B,2003年)

  28. 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

  A. 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B. 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C. 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D. 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A,2006年)

  29. 作为商品的资本是

  A. 商业资本 B. 借贷资本 C. 产业资本 D. 流通资本 (B,2007年)

  30.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争夺的是( B )

  A.形成级差地租I的超额利润 B.形成级差地租II的超额利润

  C.形成绝对地租的超额利润 D.形成垄断地租的超额利润

  31.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B.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2008年)

  32.某块土地,地租为200万元,土地价格为4000万元。若银行存款利息不变,该土地的地租增加到300万元时,银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价格分别是

  A.5%、9000万元 B.5%、6000万元

  C.6%、9000万元 D.6%、6000万元      (B.2008年)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A. 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B.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C. 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D. 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E.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 (ABCE,1988年,文理科)

  2.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E.商业利润的来源 (ABCD,1991年,文科)

  3.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E.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ABDE,1992,文科)

  4.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力再生产条件的改变,当今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特点有:

  A.工作日的缩短 B.劳动条件有所改善

  C.采取了新的劳动组织与管理 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提高

  E.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ABCD,1992,理科)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垄断资本发展的新现象有

  A. 生产集中发展到跨部门集中 B. 相当数量的大企业被兼并或合并

  C. 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D. 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E. 自由竞争完全为垄断所取代 (ABCD,1993年,文科)

  6.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赢利相混淆。”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应是

  A. 剩余价值和利润无本质区别 B.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内容

  C. 剩余价值是资本的赢利 D.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

  E. 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BDE,1994年,理科)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

  A. 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 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C. 私人垄断资本普遍采取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经济生活强有力的支配者

  E. 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出现 (ABDE,1995年,理科)

  8.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其区别有

  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 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不同

  C.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D.流通中的媒介不同

  E.流通中的目的不同 (ACDE,1997,文科)

  9. 利润率的变动与

  A. 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化 B. 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反方向变化

  C. 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同方向变化 D.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反方向变化

  E. 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同方向变化 (ABE,1997年,理科)

  10. 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 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 垄断价格围绕交换价值波动

  C. 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

  D. 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E. 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ACD,1998年,理科)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

  A. 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 B. 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

  C. 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D. 垄断取代了竞争

  E. 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ABCE,1999年,理科)

  12.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相比,其特点是

  A. 一种资本商品 B. 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

  C. 一种独立形式的资本 D. 采取G-G′的运动形式

  E. 能够获得平均利润 (ABD,2000年,文科)

  13.土地所有者从租种它的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得的地租是农产品的

  A.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B.生产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C.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

  E.价值与平均利润的差额 (CD,2001年,文理科)

  14. 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

  A.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

  B. 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 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D. 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E.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BCDE,2002年,理科)

  15.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A. 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B.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

  C.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D.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E. 生产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ACD,2002年,理科)

  16. 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华的路段为35元/平方米,在郊区为10元/平方米。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住房的

  A.地理位置不同 B. 经营垄断

  C. 土地所有权垄断 D. 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E. 供求状况的不同 (ABE,2002年,文科)

  17. 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

  A. 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 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 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 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E. 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2003,CE)

  18.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 利润率的提高

  C.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 D. 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E.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ACDE,2003)

  19. 股票价格

  A. 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 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C. 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D. 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E. 不是股票的票面额 (ABCE,2003)

  20.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 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E. 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ADE,2003)

  21.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 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D. 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E. 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BCD,2004年)

  22. 资本主义地租中的绝对地租

  A. 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超额利润

  B. 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C. 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 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ABD,2005年)

  23.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A. 资本循环 B. 资本积聚 C. 资本周转 D. 资本集中 (BD,2006年)

  24.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

  A.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C.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D. 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 (ABC,2006年)

  25.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D.节省不变资本 ( AD,2007年)

  26.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

  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 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

  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 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 ( BD,2007年)

  (三)分析题

  1. 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仍然存在着失业工人。据美国劳工部宣布,1992年5月份950万人失业,失业率高达7.5%。试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阐明这一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1993年,理科)

  答案要点:

  近几年美国经济一直不景气,失业人数时多时少,但始终存在着失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相对人口过剩形成的原理才能正确分析这个问题。(1分)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2分)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这必然造成两种对立的趋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社会上劳动力的供给在增多。两种趋势的发展,会使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形成相对过剩人口。(6分)

  相对过剩人口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可见,工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3分)

  2. 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工资水平高出50%。从那时起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试用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阐明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12分)(1994年,理科)

  答案要点: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指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的价格。但在表面现象上,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格”形态,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3分)

  劳动力作为商品,它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些因素组成。劳动力的价值还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4分)

  劳动者的物质生活需要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是受到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而变化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工资水平的差异,主要受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提高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因此,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现在仍然存在差距。(5分)

  3.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1995年,理科)

  答案要点:

  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在商品按照价值出售的条件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高低不同。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部门之间竞争,其结果使各部门生产规模和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最终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实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即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的过程。(6分)

  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要有充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要有自主经营权;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在不同部门之间合理流动;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等等(4分)。

  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城市土地征收使用费,并按不同地段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试析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1998年,文科)

  答案要点:

  我国对城市土地征收使用费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1分)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1分)由于土地等级、位置不同产生级差地租。(2分)

  我国城市土地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城市土地,都应该交纳一定的土地使用费,确保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2分)国家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并按不同地段征收不同的土地使用费,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4分)

  5. 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委员会对于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摘自W. E. 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

  请回答:(1) 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2) 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答案要点:

  ①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4分)

  ②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3分)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2分)

  第4章 资本的运行

  复习提示:本章考察资本的运动过程。即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和垄断资本的国际化。重点是资本运动的一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循环理论、资本周转理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资本的运动过程,从单个产业资本看,表现为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资本循环理论重点是分析资本连续运动的条件及其矛盾。资本周转理论重点是分析资本运动的速度,以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而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看,表现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重点是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基本比例关系即所要求的实现条件。在此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与经济危机。

  本章的理论性很强,比较难理解,是考研复习的重点章,而且,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资本周转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包含着适应于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对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在内的一切社会化大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地说,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和资本周转理论对加强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指导我们认识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性;二是指导我们认识加速资金周转的意义和途径。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条件和规律性;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必须按比例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首先要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之间建立起合理的比例关系,做到比例协调。比例协调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1√1. 产业资本及其循环。资本是在不断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而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只有产业资本。所谓产业资本是指投在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它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做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是:

  2√2.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①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资本家用货币资本购买劳动力(A)和生产资料( )。用公式表示是: 。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发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的职能。②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用公式表示是: 。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发挥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③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即销售产品,实现价值与剩余价值。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职能形式,发挥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用公式表示是:W′—G′。

  从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中,可以看出,把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3. 产业资本在循环中不仅存在三种形式,经历三个阶段,而且采取三种不同的循环方式: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生产资本的循环(P…W′—G′?G—W…P)和商品资本循环(W′—G′?G—W…P…W′)。因此,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二) 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3√保证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第一,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并存,简称并存性。第二,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在时间上连续继起,简称继起性。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继起性是由并存性决定的,没有并存性也就没有继起性,同样,并存性是继起性的结果,如果继起性受到阻碍,并存性也就成为不可能。

  (三) 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的含义: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主要受资本周转时间和生产资本构成两个因素的影响。

  (四)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4√1. 资本周转时间。资本周转时间是指产业资本的一个循环周期的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生产时间是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它包括劳动时间、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以及正常的停工时间。流通时间是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2. 资本周转次数。资本周转速度用资本周转次数表示。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资本周转次数(n)=一年(U)/资本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一般以月份为单位,用u表示)。

  可见,资本的周转速度和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或反相关;与周转次数成正比,或正相关。

  (五)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5√资本周转的速度除取决于资本周转时间以外,还取决于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1.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

  2. 划分的内容。(1)固定资本是指购买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的生产资本。它们在物质上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其价值则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并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价值的全部周转。(2)流动资本是指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劳动对象的物质要素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其价值也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收回。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以工资形式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工人,在商品出售以后,又全部周转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所以,用于劳动力的资本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全部收回,因此,也把它叫做流动资本(区别:可变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3.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是:(1)二者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2)二者周转的时间不同;(3)二者回收方式不同。固定资本是一次预付,分批逐渐收回,流动资本是一次预付,一次收回;(4)二者的物质更新方法不同。

  6√4. 流动资本和流通资本的区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对生产资本不同构成部分的一种划分。因此,流动资本对应的是固定资本。至于产业资本中的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都是处于流通领域的资本形式,称之为流通资本。流通资本对应的是生产资本。(区别:流动资本和流通资本)

  7√5.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是:第一,划分的根据不同。第二,划分的对象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对预付资本的划分,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对生产资本的划分。第三,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属于固定资本,而原料、燃料等劳动对象属于流动资本,工资既是可变资本,又属流动资本。如下表所示:

  第四,划分的目的不同。把预付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剥削实质。而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考察生产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区别:不变和可变资本、货币、生产和商品资本与固定和流动资本)

  (六) 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8√1. 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的磨损。如上所述,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根据它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有形磨损也叫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在生产中因正常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无形磨损也叫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间,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无形磨损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另一种是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所造成的固定资本价值的损失,并不能完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有不断加速的趋势。正因为如此,资本家企业总是尽可能地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用以减少和弥补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区别: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区别)

  2. 固定资本的折旧。固定资本的折旧,就是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根据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年提取的固定资本补偿金,叫做折旧基金或折旧费。用公式表示就是:

  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例,叫折旧率。折旧率的计算公式是:

  (七) 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

  制约资本运动(周转)速度的因素有二:

  1. 资本周转时间。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或反相关。

  9√2. 生产资本构成。生产资本构成对预付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资本周转速度与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比重反相关,而与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比重正相关。由于预付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各不相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所占比重会发生变化。因此,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时,要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统一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所谓预付资本总周转是指预付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用公式表示就是:

  (八) 资本周转速度对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10√1. 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的影响是: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商品总量,资本周转速度与年商品总量正相关。

  2.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是: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第一,增加年剩余价值量(M):M=m′vn;第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M′):M′=m′vn/v=m′n;(区别: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和年剩余价值率体现的不同关系);第三,节省预付资本量;第四,减少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提高固定资本利用率,加速固定资本更新。

  (九)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1. 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运动

  (1)个别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每个企业的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都独立地进行循环和周转,实现价值增值。这种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就是个别资本或单个资本。

  (2)社会总资本。各单个资本虽然是彼此分离各自独立的,但不可能单独地、孤立地存在和运动。为了实现价值增殖,它们必须通过流通过程彼此发生一定的关系或联系,通过这种联系,各个独立的资本便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的个别运动便汇合成了一个整体运动。这种互相联系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而互相交错的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11√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既然是由个别资本的运动的总和所构成,因而社会总资本运动和单个运动有许多共同之处:①从运动的内容看,都包括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消费;②从运动的形式看,都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③从运动的过程看,都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④从运动的目的看,都是为了价值增殖。

  但是社会总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也存在区别:①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②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③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流通;④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价值补偿,而且包括实物补偿。

  正是由于社会总资本和个别资本的运动的运动有着重大区别,所以在研究了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以后,还必须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单独的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阐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规律性,以及在更加展开的形态上揭露资本主义经济所包含的对抗性矛盾。

  2. 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

  12√由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和个别资本的运动存在重大差别,所以,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必须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社会总产品是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在价值上是社会总产值(∑c+v+m)。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总产品表现为社会总商品资本。

  3.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3√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所要研究的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再生产和流通,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顺利进行的问题。这就要分析:(1)社会总产品怎么顺利出售,从而实现其价值,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部分价值都能得到补偿即收回,以便继续预付资本进行再生产,即所谓价值补偿。(2)各个资本家企业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和工人所消费的消费品,从哪里重新购买,使已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都能得到补偿,可以继续进行再生产,即所谓实物补偿。所以,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十) 分析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14√1. 把社会总产品从实物上按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与此相适应,把整个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第Ⅱ部类即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2. 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c+v+m三部分。

  (十一)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资本主义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来划分,可分为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1.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当作追加的资本使用,使生产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

  (十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 简单再生产的图式马克思根据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给出了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经济结构(分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和社会总产品构成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w

  Ⅱ2000c+500v+500m=3000w

  在以上图式中,第Ⅰ部类产品的价值是6000,其实物形态是生产资料;第Ⅱ部类产品的价值是3000,其实物形态是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品价值为9000,只有当这9000单位产品全部按照价值顺利进行交换之后,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2. 简单再生产的交换过程

  如下图所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要经过三次交换过程。

  (1)第Ⅰ部类内部各资本家企业之间的交换。补偿已消耗掉的4000单位的生产资料及其价值。

  (2)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补偿资本家和工人所消耗的1000单位的消费资料及其价值。

  (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分别补偿第Ⅰ部类资本家和工人所消耗的2000单位消费资料及其价值,以及第Ⅱ部类已消耗掉的2000单位的生产资料及其价值。

  经过以上三次交换过程,9000单位 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了补偿,在实物上得到了替换,从而下一年度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2.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上述三次交换过程表明: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可以用三个公式来表示。

  15√(1)基本条件:Ⅰ(v+m)=Ⅱc。 即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应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这一公式体现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要正常进行,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Ⅰ(c+v+m)=Ⅰc+Ⅱc。即第Ⅰ部类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要满足全社会简单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要。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二者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3)Ⅱ(c+v+m)=Ⅰ(v+m)+Ⅱ(v+m)。即第Ⅱ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要满足全社会简单再生产对消费资料的需要。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二者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十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及其意义

  1.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为了实现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追加的资本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用于追加的生产资料,一部分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用于追加的劳动力。所以,在社会总产品中,必须为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以及提供追加的劳动力所需要的消费资料。这样,扩大再生产要现实地进行,必须具备下列两个前提条件(也叫物质条件):

  (1)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为了保证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就是:Ⅰ(c+v+m)>Ⅰc+Ⅱc, 公式两端同时减去Ⅰc,即

  Ⅰ(v+m)>Ⅱc

  (2)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消费资料。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追加的消费资料,第二部类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外,也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如用 表示剩余价值中资本家用了个人消费的部分,那么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则为m- 。(积累的部分在再生产中,一部分用于追加的生产资料,即Δc;一部分用于追加的可变资本,即Δv,因此,m- =Δc+Δv)用公式表示就是:Ⅱ(c+v+m)>Ⅰ(v+ )+Ⅱ(v+ ),公式两端同时减去Ⅱ(v+ ),即:

  Ⅱ(c+m- )>Ⅰ(v+ )

  2.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 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及交换过程

  ① 扩大再生产进行之前即积累之前的图式

  马克思根据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的要求,给出了扩大再生产进行之前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总产品构成图式:

  Ⅰ 4000c+1000v+1000m=6000w

  Ⅱ 1500c+750v+750m=3000w

  在图式中,Ⅰ(1000v+1000m)>Ⅱ1500c,符合Ⅰ(v+m)>Ⅱc,具备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

  ② 积累之后的图式

  要进行扩大再生产,资本家首先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资本积累。假定积累时资本有机构成不提高,即两大部类分别仍按原有的4:1和2:1的资本有机构成积累。再假定第Ⅰ部类资本家从剩余价值中拿出500单位进行积累,分别转化为追加的不变资本400Δc和追加的可变资本100Δv。第Ⅱ部类资本家从剩余价值中拿出150单位进行积累,分别转化为追加的不变资本100Δc和追加的可变资本50Δv。这样,上述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变化为:

  Ⅰ(4000c+400Δc)+(1000v+100Δv)+500 =6000w

  Ⅱ(1500c+100Δc)+(750v+50Δv)+600 =3000w

  ③ 扩大再生产的交换过程

  如下图所示,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也要经过三次交换过程

  (这里,Δ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Δ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

  ④ 扩大再生产顺利实现之后的图式通过以上三次交换过程,9000单位社会总产品得以全部实现,下一次社会再生产就能够顺利进行。在下一年扩大再生产中,如果剩余价值率仍为100%,这样,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便是:

  Ⅰ 4400c+1100v+1100m=6600w

  Ⅱ 1600c+800v+800m=3200w

  (2) 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三次交换过程表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可以用三个公式表示。

  17√①基本条件:Ⅰ(v+Δv+ )=Ⅱ(c+Δc)

  ②Ⅰ(c+v+m)=Ⅰ(c+Δc)+Ⅱ(c+Δc)

  ③Ⅱ(c+v+m)=Ⅰ(v+Δv+ )+Ⅱ(v+Δv+ )

  [注意:关于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从理解和记忆的角度其要点如下:

  (1) 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都有一个实现的基本条件。

  (2) 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都是两大部类之间交换所表现出来的内容。

  (3)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内容都是第Ⅰ部类用于消费的部分和第Ⅱ部类用于生产的部分相交换或相等。

  (4)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用于消费的共两部分,即:Ⅰ(v+m),第Ⅱ部类用于生产的为一部分,即:Ⅱc。因此,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为:Ⅰ(v+m)=Ⅱc。

  (5)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用于消费的共三部分,即:I(v+Δv+ )。第Ⅱ部类用于生产的为两部分,即Ⅱ(c+Δc)。因此,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为:Ⅰ(v+Δv+ )=Ⅱ(c+Δc)。]

  3.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的意义

  18√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条件和规律性;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必须按比例发展,对一切社会化大生产,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都是适应的。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首先要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之间建立起合理的比例关系,做到比例协调。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应保持平衡。总之,结构优化、比例协调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十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实质和根源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要顺利进行,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使得资本主义再生产充满着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所需要的条件往往难以具备,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的现象和表现,危机爆发时,商品大量积压,工商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大批失业,信用关系崩溃,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极大的混乱和动荡。

  (2)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过剩。

  (3)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①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要相对缩小的矛盾。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就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19√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出现,这就是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也具有周期性质。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爆发所经历的时期,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一般而论,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几个阶段。危机阶段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和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联系在一起的。①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走出萧条、走向复苏的物质基础。当处于萧条阶段时,那些熬过了危机阶段、力图早日走出萧条状况的资本家,往往通过更新固定资本,投资于新的更高效率的机器设备,来求生存求发展。这样,在萧条时期,特别是其中后期,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出现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②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发展实现高涨,导致危机的物质基础。这种集中更新固定资本,发展生产的行为,又为下一次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埋下了伏笔。所以说,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二、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一) 资本主义国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1. 资本主义国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国有制经济是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的资本。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它为资产阶级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当代,国有经济成分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2. 资本主义国有制经济的形成方式。资本主义国有经济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家采取国有化政策,通过高价收买或其他补偿办法,把某些私人企业收归国有。二战后初期,西欧曾掀起过“国有化”热潮,把那些技术落后、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企业收归国有。二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拨款,直接投资兴建新企业。这类企业一般都是投资量大、资本周转慢、回收期长、赢利少、风险大,甚至亏损的企业,私人不愿意在这些企业投资。但这些企业又是社会再生产必不可缺少的。因此只能由国家兴办。

  3. 资本主义国有制经济的性质。国有经济的性质由国家的性质决定。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有制经济仍然是资本主义所有制。所谓国有制,实际上是全体资本家,特别是垄断资本家的共同所有制。因为从实质上看,它是由资产阶级占有,归资产阶级支配,并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国有企业的工人仍然是为资产阶级创造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者。

  4. 国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双重作用。一方面,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为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私人垄断资本利润的增加;另一方面,加重了财政负担,本身又官僚主义严重,效率低下。正是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这种二重性,资产阶级国家有时不得不运用国有化来缓和一下资本主义的矛盾,而一有适当的机会,又要实行非国有化。20世纪80年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非国有化浪潮。

  资本主义适应社会化生产需要,为社会资本再生产创造条件,加强垄断资本统治,保证私人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这就是资本主义国有化和非国有化互相交替的根本原因。

  (二) 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

  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即国私共有垄断资本。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私共有垄断资本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国私共有企业主要有三个产生途径:一是国家向私人企业投资购买私人企业的股票,建立国私共有企业;二是私人垄断资本向国有企业投资,购买国有企业的股票,建立国私共有企业;三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兴办的国私共有企业。

  (三)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

  20√1. 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运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一方面是通过国有经济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并获得垄断利润。另一方面是国家制定并实施各种政策措施调节经济运行。这些政策措施主要有:

  (1)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个方面。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政府对某些地区、阶层实行的津贴和补助等)。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经济高涨时期,政府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目的是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以降低利息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各种有价证券等,以刺激总需求;在经济高涨时期,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以提高利息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各种有价证券以抑制总需求。目的是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3)计划调节。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干预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实施计划调节。资本主义国家实施计划管理的途径、方法主要有财政投资拨款、财政税收杠杆、签订合同、债券发行和利用国有经济直接实施计划等。在计划调节的具体作法上各国有所不同,但是各国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①计划调节的主要对象是私人企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调节其利益关系和经济活动。②计划管理调节的实施,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③计划本身是预测性、指导性的,其主要作用在于向企业传递信息,并借助一整套经济杠杆和严密的法律体系,配合、引导企业适应国家计划。

  (4)社会福利政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社会福利政策,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福利补贴和社会救济。①社会保障,是政府按就业雇员工资额征收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障税,形成社会保障基金,用于退休、失业、伤残时向他们提供一定数额的补偿收入,如老年退休金、失业津贴、伤残保障金等。②福利补助,是普遍性公共福利补贴,公民无论是否参加社会保险,家庭收入状况如何,均可按规定条件获取,如医疗补助、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职业培训等。③社会救济,是国家向低收入的穷人提供的救济,对贫穷老人、伤残人提供医疗救济,向低收入者提供医疗津贴,房屋补贴等。

  (5)立法、行政措施。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行政、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如:①普遍实行反垄断法,限制某些垄断组织的过分膨胀,限制垄断对竞争的过度限制、对中小资本的过分损害,以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总体发展的利益。②收入政策,其内容和措施主要包括收入指数化、非强制性“指导线”方式、强制性收入政策等。此外,政府还运用立法、行政措施干预调节经济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对商品销售、证券交易、劳资关系、行业经营实行立法、行政干预。同时,在政府承担巨额治理污染费用的同时,用立法手段限制污染环境,等等。

  2. 国家对经济活动调节和干预的实质和目标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活动调节和干预的实质是为资产阶级利益,首先是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服务,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保证实现高额垄断利润。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张

  (一) 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

  21√1.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生产专业化。国际分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第一次产业革命而迅速发展,到第二次产业革命后最终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达到一个新阶段,呈现出新的特点。(1)部门间的国际分工发展为更多的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国际范围内的产品生产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专业化、生产工艺专业化。这是当代国际分工的基本趋向和基本特征。(2)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更多的以科技成果为基础的分工。(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格局相对削弱,而以“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劳动密集”产业划分的分工格局表现出来。(4)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类型,由过去的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附属国,变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当代的国际分工,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起支配作用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是当代帝国主义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剥削国际劳动人民的物质基础。

  22√2. 生产国际化。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生产国际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越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是生产社会化超越国界向国际发展的表现。当代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过程,就是生产国际化的过程。(区别:国际分工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关系)

  (二) 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张的主要形式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1. 垄断资本国际化及其形态

  垄断资本国际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扩张的主要形式。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的动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国际化的条件。

  23√资本国际化就是资本的国际流动或国际运动。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为资本在其循环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都以独立化的形式向国际范围扩张。因此,资本国际化的表现有三种形态,即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产业资本国际化。

  (1)商业资本国际化。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商业资本是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是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是商品资本。商品输往国外,即到世界市场销售商品,意味着商品资本走向世界。因此,本来意义上的商品输出,从资本国际化角度来看,表现为商业资本在国际范围的活动,形成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2)借贷资本国际化。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作为帝国主义基本经济特征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但在二次大战以前,资本输出主要是借贷资本的输出,它导致金融资本对全球的统治,并成为这一时期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

  (3)产业资本国际化。产业资本的国际化,是指产业资本越出国界从事商品的生产、在国际范围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它是在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输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二次大战前,已有为数不多的产业资本输出,当时主要是为商品输出服务的。战后,产业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急剧增长,跨国公司大规模地发展起来,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

  2. 垄断资本国际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资本国际化标志着资本国际运动发展的新阶段,它对世界经济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1)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国际化发展,实现了生产要素的跨国配置;带动了科技成果的国际化传播;深化了国际分工;促进了经济增长。总的说来,资本国际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2)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统治。垄断资本国际化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国际垄断利润。因此,资本国际化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化,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统治在世界范围的加强。(3)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资本国际化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也存在消极面。例如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跨国公司控制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导致经济畸形化。(4)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本国际化的诱因,而资本国际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垄断资本国际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

  (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合作

  在当今世界经济新格局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合作的错综复杂关系。

  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本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关系有着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都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这是由垄断资本无限追求垄断利润的本性决定的,它要突破一切地域和国家疆界的局限,来实现自己无限增殖的欲望。但是,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国内市场一样,相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显得狭小和不足。这样各国垄断资本在国际上的经济关系,就自然成为一种经济利害关系,成为一种争夺世界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的关系。二次大战后,垄断资本及其国家的实力对比,由于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化,资本力量增加的国家要求按照新的资本实力对比在经济上重新瓜分世界,而资本实力相对弱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则要努力维持既得利益,不甘心从已经占有的势力范围中退让出去。这样,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必然要演化为重新瓜分世界的关系。

  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矛盾

  (1)贸易领域的矛盾。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尤为突出地表现在贸易领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和国家垄断阶段之后,商品输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冲突,实际上是各国垄断资本在向容量有限的世界市场进行商品输出所产生的结果。贸易顺差意味着多占市场,能实现利润、获取外汇、增加国内就业,减少社会矛盾。而贸易逆差意味着被挤掉市场,减少利润,增加债务,引起失业,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在贸易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2)投资领域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投资领域的矛盾冲突,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它们之间在贸易领域矛盾冲突的直接继续和延伸。二次大战以后,随着政治、科技条件的深刻变化,资本输出由原来主要流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变为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投资主体和形式由原来主要是私人间接投资,变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生产资本的输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特别是进行生产资本输出,对输入资本国而言,其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通过吸引外资输入,可以增加资本投入总量,引进先进技术,从而促进就业扩大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外资大量涌入,可能使资本输入国处于净债务国的不利地位,或者使本国经济过分地依赖外国资金,从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输入往往采取既鼓励又限制、既利用又排斥的态度。这样,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投资领域的矛盾和摩擦更加复杂。

  (3) 货币金融领域的矛盾。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中,无论是商品交换、技术贸易还是资本输出,都需要以货币为媒介。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的争夺,历来是它们之间争夺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的一个重要环节。

  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货币、金融领域的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巩固或加强各自货币地位而展开斗争。二战结束时,美国经济实力最强,黄金储备最多。1944年联合国在美国新罕布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货币金融会议,确立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一定比价、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35美元=1盎司黄金)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这种体制下,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各国中央银行可持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元因此被当作国际货币来使用。美国凭借这种地位和特权,使美元成为加强输出资本、掠夺别国财富、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工具。因此,1973年以前,西欧、日本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与美国之间在货币领域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维持与抵制美元霸主地位的斗争上。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黄金储备迅速减少。国际市场上不断发生抛售美元,抢购黄金高潮,终于迫使美国于1971年8月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随后又两次宣布美元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贬值,西欧、日本等国先后宣布停止本国货币对美元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制”于1973年瓦解。美元的霸主地位丧失,但它还拥有相当的优势,仍然是重要国际储备手段和国际支付手段。这样,1973年以后,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斗争就围绕着美元的这种优势地位和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进行。

  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围绕着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纠纷不断发生。布雷顿森林制度瓦解后,各国相继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政府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让外汇汇率随市场供求情况而波动的汇率制度。

  汇率变动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直接影响,进而又影响国内生产、投资、价格等。因此,各国政府通过立法确定官方汇率或通过中央银行进行干预,运用使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降值或升值的手段来保护或扩张本国的经济利益。本国货币降值,可以增加本国商品出口、减少国外商品进口;本国货币升值,则会增加商品进口,减少商品出口。此外,汇率变动还对资本流动、借债偿债、国内物价、就业、经济增长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围绕汇率变动问题一直在展开激烈的斗争。

  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维护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但是,由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增大,因此它们之间的国际调节和合作也在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也努力寻求某种程度的协调与合作,政府之间的谈判、对话与接触增多、但合作的目的依然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四)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协调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实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这种发达和不发达的关系,二战之前表现为先进的帝国主义宗主国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战后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即南北经济关系。这一经济关系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本特征。

  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到二次大战结束,是帝国主义进行殖民统治的时期,即老殖民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金融资本的对外扩张,导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这种老殖民主义的特征是:帝国主义国家依仗武力征服落后国家和地区,把落后国家和地区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实现殖民统治,即所谓“政治兼并”。使经济落后国家成为自己有保证的商品市场、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

  二战以后,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老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原来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先后取得政治独立,成为主权国家,走上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它们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发展中国家。然而,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留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为了维持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既得利益和支配地位,积极推行新殖民主义,其特征是不断进行经济渗透,来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即所谓“经济兼并”。“新殖民主义”的存在,表明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受着帝国主义的剥削和控制,这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中的本质特征。所以,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作为独立主权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联系,不存在直接的从属关系。但另一方面,在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旧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又是不平等的。它们之间是一种既相依存又相矛盾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遭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控制,是它们两者关系的实质。

  (2)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剥削和掠夺的途径和手段主要有:①通过世界市场上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②通过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③通过资本输出和跨国经营,极力维持旧的国际分工体系,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④通过垄断科学技术,在技术转让中实行种种限制,以保持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附关系。

  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调

  (1)解决南北经济关系的紧迫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掠夺和控制,基本上是沿用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办法,使国际经济在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框架中运行,致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造成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范围内的贫富两极化。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发展中国家长期贫穷落后,尽管广大发展中国家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发展战略失误,本国统治阶级对人民剥削,宗教矛盾和民族冲突等等,但从根本上看,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继续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仍然是当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未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主要原因。邓小平指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自己的责任。

  (2)争取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由于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落后的重要根源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获得平等的发展环境。从发达国家看,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一定条件下获得某种发展,对保证其获得稳定的、长期的垄断利润,对保证其自身经济的增长也是有利的。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联合起来,通过谈判和斗争,限制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控制,逐步消除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尽管是长期的,但也是可能的。

  (3)加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困,发展南南合作十分重要。南南合作既是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力推动。

  (4)促进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发展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而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也需要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人类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也需要双方共同合作来解决,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应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这样做,不但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有利,而且本身就是发达国家发展所必须的。

  [小结与重点]

  本章是考研复习的重点章,本章复习的重点是:

  1. 核心概念:资本循环、产业资本、资本周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有形和无形磨损、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社会总产品、国际分工。

  2.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3. 资本周转时间和生产资本构成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

  4. 资本周转速度对价值增殖的影响。

  5. 社会主义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6.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7.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9. 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

  [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物质产品的总和构成:

  A.社会总产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总产品 (D,1987,文理科)

  2. 假定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v)是2000,剩余价值(m)也是2000,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c)是3000,这时社会总资本

  A. 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 B. 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C. 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D. 只能进行萎缩的再生产 (B,1987年,文理科)

  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Ⅰ(v+m)=Ⅱc B.Ⅰ(v+m)>Ⅱc

  C.Ⅰ(v+m)<Ⅱc D.Ⅰ(c+v)=Ⅱm (A,1989,理科)

  4.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劳动生产的产品的售卖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C,1991年,文科)

  5.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的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A,1998年,文科)

  6.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D,1999年,理科)

  7.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价值如何增殖 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

  C.剩余价值的实现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D,2001年,文科)

  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A. 生产的日益社会化 B. 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

  C. 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 D. 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 (B,2002年,理科)

  9.

  生产资本构成 价值(单位:万) 年周转次数

  固定成本 1000

  其中:厂房 300 1/20

  机械 600 1/10

  小工具 100 1/4

  流动资本 500 3/4

  根据上述资料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为

  A. 1.0次 B. 1.2次 C. 1.3次 D. 1.4次 (B,2003年)

  10.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 Ⅰ(V+M)=ⅡC B. Ⅱ(V+M)=ⅠC

  C. Ⅰ(V+M)>ⅡC D. Ⅱ(V+M)>ⅠC (C,2004年)

  11. 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价值为2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目前已使用2年。这时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价值降为15000元。此时,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质磨损是

  A. 1000元 B. 2000元 C. 3000元 D. 4000元(D,2005年)

  12.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

  A. 80万,100% B. 40万,400% C. 40万,100% D. 80万,400%

  (D,2006年)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社会总产品是指

  A.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当年新创造的价值 B.当年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C.当年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

  D.生产过程中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价值的总和

  E.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剩余部分 (BCD,1991年,文理科)

  2.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

  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E.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 (AC,1991年,文科)

  3.实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有

  A.追加的生产资料 B.追加的货币准备金 C.追加的消费资料

  D.追加的折旧基金 E.追加的银行贷款 (AC,1991年,理科)

  4.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原因有

  A.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磨损 B.新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出现

  C.机器设备因自然力作用形成损耗 D.同类机器设备生产成本降低

  E.机器设备使用不当造成损失 (BD,1995年,文科)

  5. 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 不变资本 B. 固定资本 C. 可变资本

  D. 流动资本 E. 商品资本 (AD,1996年,理科)

  6.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C.节省预付资本 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E.提高机器设备利用率 (BCE,1999年,文理科)

  7.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不同阶段采取的相应职能形式是

  A. 货币资本 B. 固定资本 C. 流动资本

  D. 生产资本 E. 商品资本 (ADE,2002年文科)

  8.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E.生产资本 (ACE,2001年,文科)

  9. 1999年全球互联网上贸易额达到1450亿美元,2000年将达到2000~4000亿美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

  A. 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B. 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C. 原材料的储备时间 D. 劳动者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

  E. 生产过程中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ABC,2001年,文理科)

  10.G-W-G'是

  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        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        D.资本总公式     (AD,2007年)

  11.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

  A.Ⅰc是通过第Ⅰ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B.Ⅱ(v+m)是通过第Ⅱ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C.Ⅰ(v+m)是通过和Ⅱ(v+m)交换实现的

  D.Ⅰ(v+m)是通过和Ⅱc交换实现的 (ABD,2008年)

  (三)分析题

  1.试述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意义。(1993年,文科)

  答案要点:

  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态,具有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及其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是并存的,在时间上是继起的。并存性与继起性互为前提,相互依存。(6分)

  马克思关于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条件的分析,不仅进一步揭示了资本运动中的各种矛盾,而且对社会主义企业用好资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总额,必须合理分配在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态上;三种资金的循环必须保持其连续性,只有遵循资金循环的客观要求,才能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4分)(若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较好,可加1~2分,但不得超过本题规定的总分)

  2.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政策。(2000年,理科)

  答案要点:

  ①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分)

  ②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4分)

  ③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3分)

  3.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业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为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格,该企业最后也不收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到标就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3分)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3分)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4分)(2006年)

  答案要点: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3分)

  从表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征兆。(3分)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3分)

  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人们过多、过快的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牛养殖业和乳品加工行业,一旦供大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2分)这个案例还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1分)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4分)

  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足够的认识,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予以引导和服务。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的供需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条;采取优惠措施,帮助奶农和企业开拓乳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促进其改进生产技术。(4分)(注:如果考生提出的措施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第5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复习提示:本章在前两章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其内容包括三节: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分析和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析和介绍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所有制结构。三、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介绍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分配政策、分配原则和分配形式。

  2004年考纲修订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增加了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因此,就把原来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中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内容调整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门课当中,这就是现在的第5章和第6章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这一部分内容无论放在邓小平理论概论中讲还是放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讲,其基本知识点都差不多,但在不同课中考查的角度,即考查方式、考查重点都会有所不同。这也就是说,上述内容今后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的角度来命题,考查方式、考查重点会有相应的变化。这一点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本章和下面的第6章的现实性很强,虽然不是太难理解,但却是考研复习的重点章,因此,这两章的内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1√1.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各种私有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私有制是为所有者的私人利益服务的。生产资料私有权可以给所有者带来不劳而获的经济效益;公有制为联合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服务,它排除了单纯根据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劳而获地取得经济收益的权利。

  (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最终实现目标。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个科学概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个论述突破了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论述表明:(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通过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1.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公有制已在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但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和多种所有制经济,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2.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突破。表明党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克服超越阶段,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继续改革和调整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使我国进入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4√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非禁即入)。

  (二) 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5√1. 公有制经济的涵义。为了更好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有必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就突破了把公有制经济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把公有制为主体理解为国有经济为主体的误区,标志着在公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突破。

  6√2. 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所有制或所有制形式是不同的,它们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一般地讲,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或资本归谁所有。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指一定所有制经济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一定的所有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

  调整和完善公有制经济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性。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随着改革的深入,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种多样,更有效地促进生产力发展。

  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存在三种基本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是公有独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曾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过巨大贡献。但这种企业制度存在着政企不分、责权不明、约束软化、效率低下等自身所固有的、难以克服的弊端,并非是公有制的最佳实现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之二是股份制。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党的十六届三中会全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三是股份合作制。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利益同享,使劳动者与企业利益结为一体,从而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要支持和鼓励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展。

  (三)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1.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中占有主体地位,这是我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8√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是:(1)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3)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实现形式。

  9√3. 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1)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抓大放小的原则,着力解决国有经济目前存在的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2)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其他行业和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四)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0√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项主要任务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1. 个体经济。(1)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它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一种私有经济。(2)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它在以劳务为主和适宜分散经营的经济活动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个体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繁荣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扩大就业、挖掘民间技艺,以及节省国家投资、增加财政收入等。个体经济作为私有经济仍然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国家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3)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私营经济。(1)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私营业主凭借生产资料占有雇佣工人的劳动成果,获取收入,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但是,它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客观上为社会主义服务。(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私营经济有利于充分利用和开发闲散的资金、技术和资源;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竞争、增加供给、活跃市场、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要;有利于增加税收和劳动者的收入等。私营经济存在着较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国家在保护其合法利益的同时,应加强对它们引导、管理和监督。(3)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区别)

  3. 外资经济。(1)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是指我国同外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是指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动合作经营的企业。在合同期内外商可以用提取折旧费的办法收回投资,并分享企业利润,合同期满后所有财产归我方所有。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商经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外资经济的经济性质属于国家资本主义。(2)外资企业要遵守我国的法律,接受我国政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等。(3)外资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1√1. 按劳分配及其客观必然性。生产决定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形式取决于生产的社会形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其内涵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是个人消费品。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必然性是:(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2)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按劳分配原则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反对平均主义。科学贯彻这一原则,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12√2.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客观必然性在于:(1)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多种经营方式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存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1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同马克思当年的设想相比较,具有以下的特点: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

  (2)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借助货币工资形式来实现,工资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奖金和津贴是按劳分配的辅助形式。

  (3)按劳分配还不能直接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作为分配尺度,而只能依据通过商品交换所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分配尺度。即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

  (4)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这样,就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企业的经营效果直接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三)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 按生产要素分配。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

  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务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即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管理等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简单地说,是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也就是说,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于社会。

  14√2.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违背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指商品价值是由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它涉及的是生产领域,是生产领域的问题。而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配,它涉及的是分配领域,是分配领域的问题。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相混淆。马克思虽然创造了劳动价值论,但他并没有以此作为分配的根据。马克思正是在资本主义完全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社会中创立劳动价值论的。

  15√3.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要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在实践中是互相交叉、互相影响和互相渗透的。除了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以下几种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是劳动收入,但它不同于按劳分配收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家庭收入中,也包含这种劳动收入的内容。此外,还包括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

  (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指在外资经济和私人经济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其实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3)经营收入。公有制企业的承包经营者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收入中包含的因经营业绩带来的收入。

  (4)资产收益。指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中凭借资产获得的收入。如股息、利息等收入形式。

  (5)资本收入。各种投资者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得的利润收入,主要包括外资经济中外国和港澳台资本家取得的利润,以及我国私营业主取得的收入等。

  (四)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16√1.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必须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公平。一方面把提高效率放在首位,这有助于鼓励先进,发展生产,为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物质基础。效率优先,实质上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奖勤罚懒,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另一方面对过高的个人收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止两极分化,尽量做到社会公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离开生产力发展水平,把抽象的社会公平作为处理分配问题的最高原则,以及借口提高效率,主张两极分化,都是十分有害的。它非但不能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效率,反而会破坏生产。离开共同富裕的目标,单纯强调效率,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到社会难以承受的程度,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失去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基本条件,也会背离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因此,不能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

  17√2. 贯彻效率与公平原则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18√3.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人均收入不断增长,但同时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造成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合理因素,又有不合理因素。一方面,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使收入差距拉大。另一方面,由于地域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差别的存在,再加上国家对收入分配调节的力度不够,也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但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重要表现。政府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防止收入悬殊的政策措施是: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障最低收入。

  [小结与重点]

  本章介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联系紧密,本章复习的重点是:

  1. 核心概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客观依据。

  3. 公有制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及主体地位。

  4.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6. 贯彻效率与公平原则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7. 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

  [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为它

  A. 肯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B. 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C. 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D. 承认社会成员之间富裕程度的差别

  (B,1993年,文科)

  2. 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个体经济 D. 私营经济(B,2000年,理科)

  3. 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

  A. 私营经济 B. 个体经济 C. 集体经济 D. 股份合作制经济

  (A,2001年,文理科)

  4.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 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 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C,2002年,文科)

  5. 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

  A. 投资规模较小 B. 经营方式单一

  C. 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D. 不是法人企业 (C,2002年,文科)

  6.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具有公有性质经济 D. 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B,2003年)

  7. 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 12万元 B. 9万元 C. 8万元 D. 7万元 (C,2004年)

  8.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2005年)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有

  A.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 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奖金收入

  C. 资产收益 D. 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

  E. 按资本取得的收入 (ACDE,1993年,理科)

  2. 现阶段,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 公有制经济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C.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 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

  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ABE,2000年,理科)

  3.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 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 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AB,2001年,理科)

  4. 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 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 坚持共同富裕

  E. 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AD,2002年,文科)

  5. 非公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经济

  A.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 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 与公有经济可以共存 D. 与公有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E.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CDE,2002年,理科)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A. 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 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 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 所指的“劳动”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E. 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ABCD,2002年,文科)

  7. 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

  A. 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 各种生产要素都是有价值 D. 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E. 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 (ABDE,2003年)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A. 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 B. 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C. 直接的社会劳动 D. 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E. 劳动者实际支出的劳动 (BD,2004年)

  9. 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

  A. 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 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 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

  D.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CD,2005年)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

  A、 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B、 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

  C、 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D、 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AD,2006年)

  11. 为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基于

  A. 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 B. 要素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

  C.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D. 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BC,2008年)

  (三)分析题

  1. 试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充分发展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骨干作用的必要性。(1992年,文科)

  答案要点:

  在各种社会形态中,都有一种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社会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个体、私营经济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只是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2分)

  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才能有统一的社会利益和雄厚的物质力量,确保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达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3分)

  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骨干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经济建设、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骨干作用。目前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负担、困扰较多,影响到骨干作用的充分发挥,迫切要求改善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2分)

  进一步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它们的骨干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3分)

  2. 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论述怎样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1999年,文科)

  答案要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实现形式。

  应该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虽然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仍然占优势,并且通过改革,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比重尽管有所减少,但始终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控制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控制力增强。公有制采取多种实现形式,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同时也为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公有制经济的变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并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3.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2002年,文理科)

  答案要点: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克服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问题,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客观性。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使收入差距拉大。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又不能使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国家必须采取对低收入者实行补助,征收累进的收入所得税等措施,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4.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也有国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仅有公有制经济成分,也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时,有人以“八宝饭”为例做了形象比喻:八宝饭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没有糯米不是八宝饭,但糯米本身并不就是八宝饭;八宝饭里还有其他成分,红枣、莲子、核桃、花生、红豆、砂糖等,没有这些成分也不是八宝饭,但这些东西本身也不同于八宝饭。只有把糯米和其他成分组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是八宝饭。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007年)

  答案要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基础。在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城决定这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根本不同。(3分)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其他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公有制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取得了多种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也因此得到改变和发展。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分)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本质上符合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它否定了剥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它既有利于发展公有制经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第四,它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又克服了改革开放前经济体制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弊端,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4分)

  第6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复习提示:和任何社会的生产关系一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包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上一章即第五章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章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存在和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而且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本章分析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学习本章,应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本章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性。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市场经济可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具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就一般性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共同特点。主要是:(1)经济关系市场化。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2)企业经营自主化。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3)政府调控间接化。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4)经济运行法制化。所有生产和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进行。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主要有:(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平等竞争发挥主导作用;(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是一种实现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同时发挥这两个调节手段之长的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为全方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极大地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总体设计并勾画出基本框架,主要包括:(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4)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过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而它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而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党的十五大要求:到2010年,我国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1)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3)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4)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5)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6)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7)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4√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什么样的体制目标,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方式,即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计划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指令性计划方式,另一种是指导性计划方式。市场方式,是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独立决策,由市场价格信号引导资源的流向,从而实现资源的配置。

  计划和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和长短。计划方式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等特点。它的长处是:第一,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重点建设;第二,进行经济预测,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宏观上规划资源配置、总量控制、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第三,可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第四,可兼顾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但它对微观经济活动,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难以发挥作用,容易产生计划脱离实际,经济主体利益受到损害、动力不足、效率低、资源浪费等缺陷。

  市场方式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和微观性等特点。市场机制作为调节手段的长处是:第一,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第二,市场机制能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进步;第三,使企业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促进生产和需求及时协调。但是它也有明显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如对经济总量的平衡,大的结构调整、生态平衡和保护的调节显得无能为力,并可能引起贫富两极分化和生产自发波动等。

  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各自的特点表明,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必须实现计划和市场这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我国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所要建立的经济体制就是能够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使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优势互补,同时发挥这两种调节手段之长的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

  微观经济运行包括企业经济活动和个人经济活动。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具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但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政企不分,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缺乏活力和动力。因此,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经营机制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经济有机体,为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和求得生存与发展而具有的内在功能和运行方式。企业经营机制一般包括:(1)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2)约束机制;(3)运转机制或循环机制。

  5√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其重要性在于。(1)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4)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

  (二)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1. 企业性质。企业性质取决于构成企业的资本或资产的所有制性质。与我国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按照构成企业的资本或资产的所有制性质划分,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性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公有制企业;(2)个体企业;(3)私营企业;(4)三资企业;(5)混合所有制企业。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2. 企业组织形式。

  在市场经济和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企业组织形式具有多样化特点。同一性质的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而不同性质的企业可以有相同的组织形式。企业组织形式本身并不反映企业的性质。企业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1)独资企业;(2)合伙制企业;(3)公司制企业。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 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1. 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

  6√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区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是多样的,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途径。我国的公司制企业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组织形式。

  3.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1)产权清晰。在公司制企业中,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①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作为企业的出资者是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②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③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2)权责明确。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责任、权力、利益清楚。①股东会或股东代表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其职责是通过企业章程,选择企业经营者;股东要按时足额对企业出资,并凭借所有权从企业获得股息或红利,以自己的出资额向企业的债务负有限责任。②董事会是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成员对决策结果负责。③经理向董事会负责,是董事会决策的执行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④监事会代表股东利益,对董事会和经理进行监督。

  (3)政企分开。按照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的原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法人财产制度;明确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建立以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

  (4)管理科学。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4.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7√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一)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8√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发展,我国各类市场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但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还比较低,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各类市场间发育不平衡,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存在部门和地区的市场封锁和分割;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市场法规建设滞后,市场秩序混乱。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必须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培育和规范要素市场,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二)完善市场体系

  9√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指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市场、技术与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三)规范市场秩序

  10√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既是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必须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综合治理。(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这是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体制保证。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是规范的市场秩序的基本要求。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必须遵循和服务于这一基本要求。(2)健全市场主体的自身素质。市场主体的规范和自律,是外部监督机制无法替代的。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健全市场主体的自身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改进市场秩序。(3)加强信用建设。信用的基本解释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取信于人。信用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范畴。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因此,要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4)加强法治,从严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做假等违法犯罪活动。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一)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行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1)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的要求;(3)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4)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宏观调控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可使社会主义经济更加健康地运行。(区别: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

  (二)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2√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指政府调控经济运行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三) 政府的经济职能

  社会主义国家除了具有政治职能外,还具有经济职能。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是由政府来执行的。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这所具有的职能;二是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三是政府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我国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把政府领导和管理经济的职能,同政府机关直接管理企业相等同,这是导致企业缺乏活动的重要原因,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改革中转变政府职能。

  13√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原则是:“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和根本途径是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变要做到:(1)由过去主要管理微观经济活动转向主要管理宏观经济活动;(2)由主要进行直接控制转向主要进行间接调控;(3)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4)由过去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以指导性计划为主;(5)由过去的分钱、分物、批项目、定指标为主转向以规划、协调、监督、服务为主。同时,转变政府职能还要同政府机构的改革和精简相结合。

  (四)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14√1. 宏观调控手段。宏观调控手段主要包括计划手段(国家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所谓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其内容有二:一是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制定和实施各种宏观经济政策;二是综合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在各种经济杠杆中,价格是最有效的经济杠杆。

  2. 宏观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通过各种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产业政策。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一)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5√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根本要求,而且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主要在于:(1)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需要。必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建立一种新型的、使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者都能合理、平等享有的社会保障体系。(2)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要把“企业保险”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减轻国有企业负担,健全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制度,才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劳动力在内的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由于优化劳动力要素组合和破产等原因,必然造成部分劳动者失业,这就要求建立失业保险、实施再就业工程和城镇最低生活费保障制度。否则,新的劳动用工制度和企业破产制度就很难实行。(4)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5)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农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扶持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自愿,也可以实行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6)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16√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区别: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和共同富裕的关系)。社会保障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最基本的内容或核心部分。社会保险制度一般是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构成。

  (三)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7√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党的十六大的要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第三,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第四,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五,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小结与重点]

  本章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核心问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章复习的重点是:

  1. 核心概念: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社会主义价格体系、比价体系、差价体系、宏观调控、社会保障体系。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七大任务。

  5. 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6. 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

  7.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A.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 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 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C,1994年,文科)

  2. 我国国有企业采取股份制形式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广泛筹措资金

  B. 促进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C. 积极培育、发展股票市场

  D. 实现规模经济、推进企业集团化 (B,1994年,理科)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 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 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C,1995年,文理科)

  4. 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A. 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B. 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 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D. 实现共同富裕 (C,1995年,文科)

  5.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培育市场体系 B. 转变政府职能

  C. 价格体系改革 D. 国有企业改革 (D,1996年,理科)

  6.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A.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B.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C.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

  D. 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C,1997年,理科)

  7.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 B.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 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1997年,理科)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 可实现经济的平衡 D. 可保障社会公平 (A,1997年,文科)

  9. 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 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B. 固定价格、浮动价格、自由价格相结合的价格体系

  C. 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1998年,理科)

  10. 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

  A. 计划 B. 金融 C. 市场 D. 财政 (C,1999年,理科)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A. 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 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 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 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A,2002年,理科)

  12. 把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

  A. 无限责任公司 B. 股份有限公司

  C. 有限责任公司 D. 合伙制企业 (B,2004年)

  13.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 股份制 B. 股份合作制 C.合伙制 D. 公司制 (D,2006年)

  14.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

  A.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 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C. 实现充分就业        D. 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 (A,2008年)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的市场体系应该是

  A. 地方性的市场 B. 竞争的市场 C. 开放的市场

  D. 全国统一的市场 E. 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 (BCDE,1993年,文科)

  2. 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间接调控,其特征有

  A. 主要通过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手段实施调控

  B. 国家计划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是指导性的

  C.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直接干预

  D. 行政手段不再成为调节手段

  E. 法律规范、信息指导成为调控的重要手段 (ABCE,1995年,文科)

  3. 我国所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有

  A. 产权清晰 B. 权责明确 C. 政企分开

  D. 股份制度 E. 管理科学 (ABCE,1996年,理科)

  4. 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的所有权益包括

  A. 资产受益权 B. 重大决策权 C. 资产支配权

  D. 选择管理者的权力 E. 经营自主权 (ABD,1998年,文科)

  5. 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形式有

  A. 改组 B. 联合、兼并 C. 出售

  D. 租赁、承包经营 E. 股份合作制 (ABCDE,1999年,理科)

  6. 价格体系的内容包括

  A. 不同商品的比价关系 B. 批零差价关系 C. 统一定价与分散定价的关系

  D. 地区差价关系 E. 季节差价关系 (ABDE,1999年,文科)

  7.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A. 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 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 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D. 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 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BDE,2004年)

  8. 规范市场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要以

  A. 道德为支撑 B. 行政为主导

  C. 产权为基础 D. 法律为保障 (ACD,2005年)

  9.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产业政策 D. 收入政策 (ABCD,2006年)

  10. 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A. 土地市场 B. 商品市场 C. 资本市场 D. 劳动力市场 ( ACD,2007年)

  11. 为了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有

  A. 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 B.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库

  C. 实施物价补贴 D. 调整再贴现率        (ABD,2008年)

  (三)分析题

  1. 前段时期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曾经一度出现盲目高利集资和违章拆借资金等金融秩序混乱的现象,经过国家宏观调节已取得明显成效。试通过上述事实,阐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994年,文科)

  答案要点:

  前段时期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高利集资和违章拆借资金,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膨胀和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国家通过调整银行利率、加强信贷资金管理等调节措施,使金融秩序获得了明显的好转。这个事实表明,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分)

  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分)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形成的市场机制,以价格为信号调节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它富有效率和生机。但市场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难以靠市场自身加以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都证明必须借助和依赖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单个经济主体决策与生产社会化、社会公共利益要求的可能不一致;消除或减少市场调节滞后性、盲目性所导致的损失;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5分)

  2. 下列数据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以1997年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2003年)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GDP增长率 9.2 14.2 13.5 12.6 10.5 9.6 8.8 7.8 7.1 8 7.3

  物价上涨率 3.4 6.4 14.7 24.1 17.1 8.3 2.8 -0.8 -1.4 0.4 0.7

  根据资料,请回答:

  (1)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以及国家的调控目标。

  (2)结合我国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从理论上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答案要点:

  (1)1997年以前是经济过热,高通货膨胀。国家主要采取了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控制总需求扩张,缩小信贷规模。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防止经济过热,在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抑制高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1997年以后是经济过剩,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通货紧缩。国家主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信贷规模。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防止通货紧缩,扩大内需,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2)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呈现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仅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是难以实现的;市场调节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因而需要由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下表的数据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演变状况。单位:%

  年份 1989 1992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GDP增长率 4.1 14.2 10.5 9.6 8.8 7.8 7.1 8.0 7.5 8.0 7.8

  就业增长率 1.83 1.01 0.90 1.30 1.26 1.17 1.07 0.98 1.30 0.98 0.90

  就业弹性系数 0.446 0.071 0.086 0.135 0.143 0.150 0.151 0.123 0.173 0.123 0.115

  就业弹性系数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值。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没有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速度。

  (2)当前为了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答案要点:

  (1)从表中数据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在保持高速度的情况下,却没有拉动就业的同步增长。这主要由于:体制转型深化,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提高,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被人口增长部分抵消,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新增劳动力对就业形成很大的压力。

  (2)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解决好就业问题的措施主要有:确立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并重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又通过扩大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鼓励人们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继续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增加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逐步建立城乡统筹,规范运行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第7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复习提示:本章介绍经济全球化趋势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问题在近年来考研中的地位明显上升。2002年考纲中关于经济全球只有一个知识点。即“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2003年考纲经过修订,经济全球化问题增加为三个知识点。即“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经济全球化要达到共赢共存的目的”。在2004年考纲中,经济全球化及其相关问题扩展为一章。这一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引起注意。

  学习本章应注意两点:一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平时读书阅报时,注意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积累。二是注意本章的内容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中有关经济全球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结合和联系。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一)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

  1√1. 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容和本质。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在运动中相互依存、融合为一个体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是:(1)世界经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相联系。(2)世界经济市场化。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3)世界经济自由化。伴随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政府对国际经济交流的干预呈现减弱的趋势。(4)国际分工水平化。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促使世界市场迅速扩大并形成世界经济体系。(5)国际经济联系的主体除国家外,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

  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2.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萌芽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量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使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二战后,伴随资本主义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和严格限制资本转移,经济全球化速度曾一度减慢。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

  2√3.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原因。(1)生产社会化和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高度社会化和新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2)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和自由化。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基础。(3)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构成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二)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3√1. 跨国公司及其发展。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性的企业,它以本国总公司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业务活动。跨国公司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区别:生产和资本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的关系)。早期的跨国公司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跨国公司获得了飞速发展,代替国际卡特尔成为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2. 二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具体地说是:(1)生产力发展的需要;(2)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3)资本输出的需要;(4)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5)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

  3. 现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条件,绕过贸易壁垒,使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2)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导致国际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协作的加强,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全球化的微观基础。(3)跨国公司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广,推动了国际技术交流。(4)扩大了国际贸易。目前,跨国公司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已高达50%。(5)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1.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但同时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发达国家占主导的情况下出现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可望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各国在面向统一的全球大市场,参与世界市场竞争中,可望促使各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传播;可望为当今世界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后发优势”的宝贵机遇;可望更好地解决资源、环境、人口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等。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比如加剧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还会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内在矛盾和消极面全球化,局部地区的危机易引起全球经济的动荡和危机,增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风险,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易于受到削弱和冲击。

  2.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全球化。一般地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正确的对策应该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发展自己。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和繁荣,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关键在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所有国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少数国家的富裕不应该也不能建立在广大南方国家的贫穷之上。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世界的贫富差距应逐步缩小,而不是不断扩大,否则人类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促进、保持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世界文明才能生机盎然地发展。”十六大报告指出:“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具有二重性的经济全球化面前,同样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巨大挑战和风险。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独立于全球经济之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来说,总体上利大于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应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前提下,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机遇,积极参与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5√经过20多年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我国20多年对外开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又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起点,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十六大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并存和共同发展是长期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于经济全球化本身的二重性,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社会主义制度在与资本主义制度既竞争又合作中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

  [小结与重点]

  本章介绍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跨国公司发展以及我国的开放格局、开放战略等内容在近年的考研中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本章的复习重点是:

  1. 核心概念: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

  2.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内容、本质、原因和二重性。

  3.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4. 跨国公司发展与我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已考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 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行列

  C. 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D. 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A,2003年)

  (二) 不定项选择题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

  A.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 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 资本输出的需要 D. 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E. 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 (ABCDE,1997年,理科)

  (三)分析题

  下面是一组关于经济全球化方面的资料:(2003年,理科)

  材料1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为开发电梯新产品,充分利用全球各国的优势,如在法国制造电梯门系统,在德国制造电子器件,在日本设计电动驱动装置,最后在美国组装。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6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超过国际贸易约5. 5%的年均增长速度。如同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铁路运费的降低曾经有力地推动了19世纪末各国的经济融合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革命,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络的迅速商业化运用,则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和交易成本。到1996年,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已有80%在网上开设网址,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 200万台电脑连接入网,互联网用户达到6 000万人。据一些研究机构预测,2001年全球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3. 5万~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摘自《在动荡中发展》

  材料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 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 65%,而发展中国家为8. 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根据《全球化与中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理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消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摘自《世界经济》,1999(8)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8)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1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3分)

  (2) 根据材料2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3分)

  (3) 综合材料1、2、3,说明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对策。(4分)

  答案要点:

  (1)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获取剩余价值。当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时,资本必然向全球扩张。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进步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 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能从中受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美国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巨大收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扩大。

  (3) 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机遇,积极参与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既促进本国经济的成长,又让合作方获得利益,取得互利和双赢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 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 急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心得体会 请大家帮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题目 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005年10 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答案 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下岗就业问题 06年4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具体时间,流程?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市场经济的内涵,作用和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资本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求05年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请帮帮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有关问题. 06年串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美学原理 有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论文可以从哪些方面写? 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砖头与绣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