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生日祝福在哪里:红十字会和计划生育在中国的变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10:28

红十字会和计划生育在中国的变味 

2011-11-22 14:06:34

        何亚福

11月22日《中国经济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多地红十字会强收学生会费 公众本能抵制捐款》的评论文章说:近日,西安、南京、长春等地陆续曝出中小学生被学校“要求”加入红十字会,参加青少年运动项目并缴纳会费的新闻。还没有从“郭美美事件”中脱身的红十字会再次陷入全民声讨的泥淖中:“强制捐款”、“被自愿”、“敛财”、“坑学生”、“连孩子都不放过”……媒体的口水和网友的板砖恨不得将红十字会就地处决。反应最快的当属西安市教育局,媒体报道后,他们立马顺应民意,叫停红十字会的青少年项目,并要求已经上缴的会费全部退还。

这篇评论文章提出如下问题:一个延续百年的传统怎么“进口”到中国,就变了味儿呢?红十字会为何能把好事办糟?

我认为,国际上的东西,到了中国就变味,不单是红十字会如此,计划生育也是如此。计划生育的前身,本来是美国的桑格夫人(1879-1966年)倡导的家庭计划。桑格夫人的母亲由于缺乏避孕措施,生了11个孩子。桑格夫人曾在纽约市贫民区当产科护士,因目睹了纽约贫民区妇女非意愿怀孕导致产妇的高死亡率,于是投身于家庭计划事业,并用毕生的精力推动自愿避孕节育的实施。

现在一些非洲国家缺乏避孕措施,非意愿怀孕现象比较普遍,生育率远远高于世代更替水平。下面是一些非洲国家在2005-2010年的总和生育率:尼日尔7.19,几内亚比绍7.07,布隆迪6.8,利比里亚6.77,刚果6.7,马里6.52。如果在这些国家提供避孕节育服务,显然是一件好事。当然,这些国家的公民有权接受、也有权不接受避孕节育服务。这是因为,实行家庭计划本来是公民的权利,权利是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的,你的权利你做主。然而,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变成了公民的义务,而义务是必须履行的,是强制的。这就完全变味了。试问: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存在“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诸如此类血腥的计生标语?

11月15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说:“郭美美事件三天毁掉红会一百年。”其实毁掉的是中国红十字会,而不是国际红十字会。国际红十字会创立于1863年,它的创始人是瑞士人亨利-杜南。在过去一百多年中,国际红十字会坚持人道主义、志愿服务等原则,在世界范围内做了很多救死扶伤的好事。可以说,亨利-杜南倡导的国际红十字会并没有变味,变味的是中国红十字会。同样道理,桑格夫人倡导的家庭计划并没有变味,变味的是中国计划生育。

红十字会和计划生育在中国的变味,其中有一个共同特点是:把自愿变成强制。然而,赵白鸽并不承认中国计划生育和红十字会存在“强制”现象。2004年7月15日,时任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的赵白鸽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是强迫性的,人们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计划生育的。”今年11月5日,新任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中国,一些学校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大概每个人一年收两块到五块钱的会费,而且遵循自愿的原则。”中国红十字会的变味,不仅是因为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时涉嫌强制收会费,还因为慈善捐款的收支不透明以及涉嫌参与经商牟利等。

当然,中国红十字会的强制性,与中国计划生育的强制性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一年只不过收区区几块钱会费;而中国计划生育对“超生”夫妇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少则几千、几万元,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因此,中国计划生育比中国红十字会更加声名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