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冷空气的定压比热:清蒸汉朝 (7)-煮酒论史-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0:50:43
41.陈胜在陈县搭起草台班子
陈胜、吴广的目的地,是渔阳,即今北京密云。北京现在是祖国的心脏,当时可是不折不扣的边疆。当时去北京,就相当现在去石河子、狮子河。
这些人是徒步行军的,道路和天气情况好呢,就走得快一点,反之就慢一点。也是这些人的不幸(或幸运),走到蕲县的大泽乡这个地方,偏偏下起了大暴雨,也难怪,这一带本来就属于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所以正常得很。
但是这雨一直下就麻烦了,道路泥泞、河水高涨淹没桥梁,这没法赶路啊!
没法赶路就歇着呗,还不行,为什么?帝国法律规定,耽误行程、超出指定期限,不管你有什么客观原因,一律判处死刑。
怎么办呢?

大泽乡以东,不远的芒、砀山中,有个姓刘的山贼,在打劫过往行人时顺便打听到一个消息。
都这时候了,你还打劫?快去找份有前途的事业好不好?
什么?
造反呀,你没听说大泽乡有人造反了吗,领头的是个楚人,姓陈。
好啊,我也是楚人,我也要造反!

吴广一剑杀了带队的将尉,推举陈胜为首领,揭竿而起,附近的百姓,早就受够了官吏的压榨,纷纷加入,于是陈胜、吴广先攻击大泽乡的乡府(乡是亭上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再向蕲县县城进军,县里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欺压百姓的大小官吏们,这时可就吓得尿裤子了!
陈胜、吴广一口气拿下蕲县县城,于是树起反秦大旗,招兵买马。结果是四方响应,势如破竹,等到攻下陈县,陈胜、吴广已经拥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1000多人,步兵更达数万之多。
陈县曾经是楚国的都城,陈胜在陈县搭起草台班子,创建了一个新国家,国号楚。

读史闲话:
传统说法认为他建立的国家叫张楚,个人认为,张楚的意思其实是张大楚国,中国人的习惯,国号以单字为主,张楚张楚,其实就是大楚。
 42.陈胜起义的消息传到沛县
陈胜起义的消息传到沛县,县里的干部们可就犯了嘀咕,县令活动了一下心眼,打算弃暗投明,投身革命,他对萧何、曹参等心腹说:
“要不我们也起义吧!”
萧何、曹参忽悠他说:
“你是朝廷委任的一县之长,现在却打算造反,万一下面的人反对,岂不糟糕?不如把在外逃亡的那些家伙找回来,胁迫这里的人一块干,那就保险了!”
县令一听有道理,就把刘三找来吧,屠夫樊哙不是他的妹夫么,叫樊哙去!
但是樊哙一出城,县令又明白了,萧何、曹参这是在忽悠我啊,刘三这些亡命之徒进了县城,不听我的命令怎么办?
所以当刘邦兴冲冲地来到县城外,发现城门紧闭,这时萧何、曹参逃出来,对他说:
县令没上当,还要杀我们呢!
刘邦这时已经纠集了不少流浪汉,就在县城外头驻扎,写了封信,绑在箭上,射进城里。县里人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
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这应当是萧何、曹参的代笔,以刘邦的口气表达。
县令的犹豫反复带来了杀身之祸,百姓们早就怨气满腹,于是砸了衙门,杀了县令,打开城门。
于是沛县革命成功,但问题也来了,刘邦是秦帝国的一名乡镇基层干部,萧何、曹参是县里的领导,樊哙则是个体户。这些人聚在一起,自然要推举个头。
谁当头呢?
要不萧何、曹参,你们二位是县里的领导,见多识广…
当时萧何、曹参集结的人马有3000人之多,而刘邦的喽罗,不过数百人而已,按实力、资历,萧何、曹参更有领导资格。
但这二位毕竟是官场中人,墨水也喝得多,在肚子里计算、论证又验算了一遍,觉得造反这件事风险太大,所谓枪打出头鸟,况且曹参本人就是搞法律的专业人士,两人一合计,“首恶从重,胁从者从轻。”就让老刘做这个首恶吧!
于是萧何、曹参推举刘邦。
樊哙是杀狗的,周勃是给人吹萧的,夏侯婴是司机,这几个人,想当头也当不上,好了,也推举刘邦吧!
最终,刘邦盛情难却,当上头领,称号叫“沛公”。

读史闲话:
推举一个人顶缸,金庸的《侠客行》里长乐帮众人也有这样的心态,金大侠是熟读史书的人,不知是不是这段历史对他有所启发。
43.江东风云起
陈胜起义的消息也越过大江,传到了江东大郡——会稽,这会稽郡,说起来可是个大郡,管辖着今天浙江的大部分和江苏的南部,居民在百万人左右,下设大小20多个县城,当时在任的郡守,唤作殷通。

读史闲话:
会稽,其实就是会计。绍兴有座会稽山,当年大禹在这里开全国诸侯代表大会,“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所以古代的会稽,就是现代的绍兴。
不过这里所讲述的会稽郡暴动,却不发生在绍兴。为什么呢?秦代的会稽郡虽然用了会稽之名,郡政府所在地,却设在吴县(今苏州)。所以项羽登场的舞台,是在吴侬软语的姑苏。当然项羽籍贯在下相(今江苏宿迁),即使在吴住久了,习惯了吴语,在口中所说的方言,与今天的苏州话也是有所差异。不过想想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男子,倘是说着温柔的吴方言与人厮杀,倒是一件蛮有趣的事情。

殷通对项梁吐露了自己的计划,他打算运用本郡的力量,起兵响应,但是他也有顾虑,作为地方官,他不擅长带兵作战。
殷通说了个名字——桓楚——这个人你晓得哇,我想让你和他一块担任将军,指挥军队。
项梁点点头,沉思了半晌,说桓楚这个家伙啊,我不知道——但是,我的侄儿项羽和他熟得很,桓楚的下落,只有他知道,要不把他喊过来问问。
殷通同意了,于是项梁赶快回家,把侄儿项羽领到郡政府,这项羽,全副武装地就进来了,门卫忙说,哎,你谁啊,随便就往里闯,这里是郡政府,上访到信访办登记去!
项梁说,他是郡守请来的客人,在下的侄儿。
项羽进了大院,项梁让他在堂外候着,自个儿进去通报,殷通说那就进来吧!身高八尺的项羽便一抬腿,迈进了郡守办公室。殷通一看这人,好个凶神恶煞的大块头,不是一般人啊!
(项羽身高八尺,古尺一尺约等于23厘米,所以八尺也就差不多一米八四,跟姚明比差了点,不过古人平均身高低于现代人,所以项羽在古代算是个高个子。)
听说你跟桓楚认识?
不太熟,经常见面喝酒谈人生理想罢了!
这还不熟?那就请你找他过来吧,我有要事与他商量。
项羽拿眼一瞄叔叔,叔叔喝道:
傻小子,愣着干啥,当然——可以了(原话为:可行矣!)
那就动手吧!项羽就拔出了佩剑,殷通说,你拔剑做甚——啊,这啊了一半,殷通斗大的一颗脑袋可就滚下来了!
听到里面的异动,外面的卫兵可就都冲进来了,项羽也不搭理他们,提起殷通的头颅给他叔叔,他叔项梁也一副若无其事的德性,一手拎着殷通的头颅,一手就把郡守的大印揣怀里了。
现在我是郡守了!
卫兵队长怒骂,放屁!几十个人操起家伙就向这叔侄俩扑过来了,项梁说,几位别冲动!话音刚落,这些人已经倒在项羽的剑下,血流淌了一地!
说了别冲动,都挺熟的,何必呢!项梁一副惋惜不已的表情。
项羽从死者身上的血窟窿里拔出剑,抬头看看剩下的卫兵。
卫兵们慢慢退到院子里,项羽也跟出来,外面的人更多,怎么着也有百来个。
项羽暴喝一声,象狮子冲进羊群,这一通厮杀,严格地说更象是屠杀,《史记》上写得很简略,“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项梁这时也走到庭院里,轻叹一口气,说了句,差不多了吧?
这话好像是在问项羽?还是在问大家?
项羽收剑,看看那些幸存者。全趴下了,有的双膝跪地,那是求饶的,有的扶着墙壁喘大气,那是认输的,有的坐在地上,呆若木鸡,那是吓傻了,有的干脆躺地上了,那是死了。
44、项梁为什么要杀殷通?
项梁为什么要杀殷通?
殷通不是已经决心起兵了么?
按照常理,他们应该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为什么还要自相残杀?
原因有两条,一条在殷通自己身上,一条在项梁身上。
先说说第一条,殷通起兵,用项梁则项梁,用桓楚则桓楚,为什么要两虎并用,很简单,权力制衡嘛,用两个人,互相牵制,殷通就不会被架空,这是殷通的小算盘。可惜殷通找不到桓楚,只好向项梁求助,但项梁何许人也?怎么会摸不清你殷通的算计!
再说说第二条,项梁倘是个谦谦君子,或许愿意做殷通的部下,但金鳞岂是池中物,项梁是楚国的贵族后裔、名将项燕的儿子,哪里会甘心屈居你个秦朝派来的地方官的帐下!领袖的地位,有能力的人居之,无德无能的殷通,一旦成为项梁叔侄夺取起义军领导权的障碍,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项羽杀殷通这件事,发生在秦二世元年,时已深秋,郡政府门外的树都开始落叶了,人们也开始换上厚实点的衣服,假如你有的话。秋意正浓,江东百姓却沸腾了,因为项梁叔侄俩开始招兵买马了。
说起来江苏、浙江这一带的风俗,并不象一般人印象中苏州弹词那样的柔软,尤其在古代,几乎可以说是民风大大的彪悍!
为什么这么说?
原来苏杭这一带,原本是吴、越、楚三个国家的领土,这吴国,虽说自称是周太伯的后裔,(周太伯是周太王的大儿子。周太王的王后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就是太伯,老二虞仲,老三季历,都没听说过,没关系,老三季历的儿子你一定熟,他就是周文王姬昌。因为太王要把小儿子季历册立为接班人,身为长子的太伯体谅父亲的用意,主动让贤,和虞仲流亡到遥远的东南方,成为了当地土蛮的首领,建立起一个国家,就是吴。)这越国也被认为是大禹的后代,但说到底,和晋、鲁这样的中原国家还是截然不同,体现在民风上,就是不注重那些唧唧歪歪的儒家礼仪,也不大穿宽袍长袖,打仗也很少使用中原流行的战车。
吴、越、楚地古民风,有两大特色,一是重承诺,用流行语说,就是讲诚信,吴国公子季札出使北方,拜访徐国国君,徐国国君一眼看中了季札的宝剑,却又不好意思开口,季札心里明白,打算送给他。但是外交使命还没有完成,身上不佩剑,有失身份,所以想等到回国途中经过徐国再送剑。没想到徐国国君是个短命鬼,《史记》记载说,“还至,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没有说出的承诺都要遵守,可见吴人诚信信念之强烈。项羽时代,有个叫季布的同乡兼部下,也是讲诚信的典型人物,有句谚语“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说得正是此人。
45.曾经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大秦雄师去了哪里?
吴、越、楚地古民风的另一特色,就是轻生死。“其俗剽轻,易发怒”,三言两语不合,就容易脸红脖子粗,最后发展到扭作一团厮打直到打破头为止。在战场上,吴、越、楚的士兵也表现得特别勇敢,好冲锋,一鼓作气,拿下对手,但是打持久战就不行了,当年项燕败给王翦,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后面讲到七国之乱,周亚夫用来对付吴楚叛军,也是坚守持久这一招,可见这已经成为智者的共识。
项梁叔侄在江东一共征召了八千人。这八千人,就是所谓的江东子弟兵,项家军的主力精锐所在。项梁、项羽对这支部队的感情之深厚,也非文字可语。后来项羽兵败,发出了如下的感慨:
“我项籍(项羽名籍,古人自称用名,跟别人打招呼用字)带领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何面见之?纵然他们不说,我项籍难道不有愧于心吗?”
于是自尽在乌江边,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发生在秦二世元年七月的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发展得很快,连在陈县隐姓埋名做门卫的张耳、陈馀也袒露身份,到陈胜司令部报到。陈胜在当雇农的时候,就从卖杂货的小贩那里听说过这两位传奇人物的大名,当然热烈欢迎。
于是陈胜派出大军,向四方扩张。北路大军,任命他的老朋友武臣当将军,带着张耳、陈馀去光复赵国旧地。南路大军,光复楚国旧地。东路大军,任命周福为将军,光复魏国和齐国旧地。西路大军,则以周章为将军,直接攻击秦朝心腹——关中。
这几路进展得都很顺利,到八月,北路大军已经收复邯郸,重建赵国,将军武臣当了赵王,陈馀当上了赵国的大将军,张耳当上了赵国的丞相。又派一个叫韩广的将军,去收复了燕国旧地。九月,韩广成了燕王。而与此同时,齐国、魏国也恢复起来。于是,从前的六国,复原了五个,只有韩国,还没有恢复,但重建韩国这件事,还非等张良出手不可,所以暂且放在后面再说。
事情到了这一步,实在让人迷惑不解,曾经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大秦雄师去了哪里?
46.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
李斯和韩非共同的老师荀子有句名言,“齐之技击不能当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
什么意思?
齐国的所谓“技击之士”,在战场上斩获一颗人头,国家就赏赐给他八两黄铜,这其实是雇佣军的做法,所以齐国的军队,被认为自由散漫,战斗力不强。
魏国的所谓“武卒”,是一种选拔制度。选拔的依据是类似于“铁人三项”的体能测试。一个壮年男子,在披挂全副铠甲的情况下,能拉开十二石重的强弓,然后身背五十支利箭,手持戈,腰佩剑,携带三天的食粮,每日急行军一百里。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就选拔为武卒,给予免除徭役和授予田宅的优厚待遇。
魏国的兵制看上去不错,其实却存在极大的弊端,因为人的气力是会衰退的,参加测试的时候身体情况良好,未必作战的时候同样强壮勇敢。而且待遇是固定的终身制,就好像计划经济时代,你只要进一个好单位,就吃喝不愁,工作的积极性,反而降低。所以魏军的战斗力,强而不能持久。
秦国怎么样呢?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张仪这样描述秦的军队:
“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
孟贲,是著名的勇士。秦军士卒与六国的士兵相比,简直是勇士和懦夫之比。为什么这么说?六国的士兵穿着甲胄,戴着头盔,怀着自保的心情参加战斗。而秦军呢?他们脱去盔甲,奋勇杀敌,左手提着首级,右胳膊夹着俘虏。
读史闲话:
张仪说得太夸张了,这种姿势,怎么打仗,真实的情况,是秦军士卒把斩获的首级系在腰间。而且秦军士卒不穿盔甲的说法也不可靠,秦国非常重视军械制造,都不穿盔甲的话,干脆别造了!纵横家说话,十句有九句夸张得不靠谱。张仪所说的情形,只有秦军的敢死队,或许比较接近。
 47.秦的精锐之师
秦军的勇猛,与他们的激励机制有关。
应该说,商鞅为秦国制订了一套严格乃至严酷却不失公正的规章制度,从最高级的“通侯”到最低级的“公士”,一共二十级,每一级的工资及其他待遇都有显著的差别。
那么,这套制度是如何运转的呢?评上去一级,要不要考外语?要不要给评委送礼?要不要找找“内线”?
看来不需要。
秦法的要害,在于两个字:罚、赏。
首先是罚,秦国刑法的最大特点是连坐和轻罪重罚。你不犯罪,但是在家里,你的邻居、亲戚犯罪,你要受牵连。在军中,同一个小组的战友逃跑或,组内其他人也要受罚。军官领兵作战,没有斩下敌人的首级,秦国法官就要斩军官的首级。
其次是赏。商鞅时代,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这就是著名的“军功爵”。
重罚让你身陷残酷的法网,只有上阵杀敌才能赢得奖赏,抵消罪责。这样的制度,将整个秦国变成了一个大军营、大监狱。
通透地看秦国,你会发现这个国家其实只有三种职业:
(1)农民。
耕种田地,上交粮食,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
(2)军人。
上阵杀敌,夺取别国土地。
(3)法律人士。
秦国大大小小的官吏,包括王(后来的皇帝)在内,无非是充当立法者和执法者的角色。

那么,秦军既然如此勇猛,那么朝廷为什么不调遣这些虎狼之师去对付陈胜、吴广的乌合之众呢?
我的观点是,虎狼之师的利齿,原来已经因为滥用过度的缘故,磨损报废了!
为什么这么说?
在灭楚的一节中,我们已经提到过,秦的精锐之师,在百万左右。统一之后,可能征召了不少东方的百姓入伍,但这些百姓,为秦服役,完全是强迫拉壮丁,离心力远大于向心力,所以不可能成为秦军的主力。
因此,秦的精锐之师,还是以秦本土的子弟为主。
我们注意到,统一以后,秦的精锐之师,其实分成了两大主力军团。一个是蒙恬统帅的北伐军团,也可以叫做长城军团。一个是南征军团,也可以叫做岭南军团。
这两大主力军团,似乎长城军团更符合嫡系部队的特征,而岭南军团中,有不少是罪犯、上门女婿和生意人。(只因为社会偏见,中国古代的上门女婿和生意人居然被当成罪犯的同类看待,真是可叹)。
史书有证,“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那么,这两大军团在南北两个战场,又有怎样的经历呢?
48.百越丛林里发生了什么?
先说说南征军团,百越丛林里发生了什么?
早在秦统一中国的当年或此后不久,秦始皇便派遣大军南下攻打百越,这支部队,或许是灭楚秦军的一部分,补充了一部分当地兵源,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上说“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可见兵力达五十万之多,分为五路,这里的几个地名,镡城、九嶷在湖南,番禺就是今广州,南野、余干都在江西,所以双方的主战场应该就在湘赣粤的交界地带。
那么,南征秦军的对手是谁,情况又如何呢?
对手是百越,从文化渊源上说,都是夏朝的后裔。所谓百,是虚指多而已,并不存在真正的一百个越人部落,而且这个“越”和广东的简称“粤”,应该是相通的。而“越”这个单词的意思,实际就是汉语中的“人”,所以所谓“百越”,就是“好多人”。
“百越”人口众多,却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也不存在统一的部落联盟的组织,这可能是地理环境过于复杂所导致难以统一。比较大的部落,有生活在浙江南部的东瓯越人,福建一带的闽越,江西湖南一带的扬越,广东一带的南越,广西一带的西瓯越人,越南一带的骆越等等,《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越人的种类,确实多而复杂。
从人种、语言的角度,现代的壮、侗、苗、瑶、台湾的原住民以及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越南的京族和芒族,与古代的百越族都有一定程度的渊源关系。
这些百越族人,喜欢凿穿牙齿,截断头发(和汉人的蓄发相比),流行纹身,擅长游泳打水仗,当然也爱吃生猛海鲜,制作工艺也蛮发达,擅长制作青铜宝剑,战国时期的一流铸剑师,几乎都是越人,如欧冶子,就出自瓯越部落。天下闻名的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等宝剑,都是他的杰作。
对手似乎并不能形成强劲的合力,南征秦军的战绩又如何呢?“三年不解甲弛弩”,可见战事持续三年,仍未分出胜负,有陷入持久战的危险。
这支秦军的统帅,是屠睢,他的官职是“尉”,或许他就是当年尉缭的后任。他的部将,有任嚣、赵佗,赵佗是河北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其他几位,应该也是北方人为主。
49.丛林困扰
这些北方人来到南方的亚热带原始丛林,想必有不少困扰。
一没有城市与大片农田,无法实现当地补给。这就要求秦军有一条漫长的补给线,从中原源源不断地把粮食运来,这在古代,绝对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二是复杂的地形利于游击却不利于大兵团作战。秦军习惯的平原战场,在这里几乎没有。淮南王说得好,“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弗能尽著。”“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
大家都看过《野战排》之类的越战题材片,越南游击队正是利用丛林地形,伏击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当年秦军与百越之战,颇有几分相似。论单兵战斗能力,论集团对阵战术,论武器装备,百越人根本不能与秦军匹敌。但正是丛林、溪谷、毒蛇、瘟疫,这些因素让秦军一筹莫展。
可以想像百越人的战术,一是丛林狙击,埋伏在丛林中用小弓毒箭狙击秦军士兵。一是在秦军的饮用水中下蛊投毒,造成人心惶惶。一是挖陷阱、设机关,用对付野兽的办法对付秦军。一是夜袭,使秦军不能安寝,人马疲惫。最后,就是引诱秦军分散,各个击破。
不过屠睢的部队中,还包括水军楼船之士,在水陆联合作战的威力下,终于迫使闽越屈服,秦朝在福建设立了闽中郡。但在南越和西瓯,战事急剧恶化,甚至秦军主帅屠睢也在战斗中阵亡,史称“伏尸流血”,极为惨烈。
在不利的形势下,秦军被迫退至五岭之线,战争陷入僵局。
为了解决补给问题,秦朝“使监禄凿渠运河”,即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此后,运输队和援军可以顺江而下,抵达前线。
在新的主帅任嚣的部署下,秦军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终于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百越,在此设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
虽然战争结束,但显然治安尚未恢复,南征秦军奉命留守岭南,成为岭南军团,后来秦始皇又把六国的贵族、生意人和一万多“剩女”发配到这里,开发岭南。
50.岭南军团为什么不北上增援呢?
那么,当中原告急,岭南军团为什么不北上增援呢?
《复活的军团》说:
“当起义突然爆发的时候,这部分秦军正在戍守刚刚平定的南部疆土。在帝国存亡的关头,他们选择了沉默。司马迁记载,当地的最高长官下令,堵塞南北之间所有的通道,军队严禁北上作战。南部秦军就这样彻底抛弃了自己亲手创建的大帝国。”
这段论述,应该是以《史记南越列传》如下记载为依据的。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谿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这的确是一个原因,但是从这段记载中,并没有证据证明朝廷曾经下令岭南军团北上增援。
在本人看来,或许,大秦帝国朝廷根本就没有征召过岭南的军队。同样是《史记》,在《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说:
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
什么意思?大意就是使者向二世皇帝报告东方造反,就被逮捕法办,而蒙骗皇帝说,天下太平,几个蟊贼,无须担忧,就能得到二世皇帝欢心。
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一直维持到起义军打进关中,快到咸阳了,真相才得以大白,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
这时候会不会征召岭南军团?不会,距离太遥远了,等到任嚣、赵佗赶到,黄花菜都凉了。
这种情形,庄周有一个寓言,恰如其分。
庄子在路上遇到马上就要干涸的车辙积水里有一条鱼。
鱼说:“求求你,给我点水吧”
庄子回答:“等我到海滨,引东海之水来救你!”
鱼:“靠,等你回来,可以到卖干鱼的店里找我了!”
所以,大秦帝国在危险迫在眉睫的时刻又怎么会去征调岭南军团这壶“东海之水”呢?而等到局势稳定,朝廷以为危险已经过去,同样也没有必要征调。等到巨鹿大战,刘邦入关之时,秦帝国又面临同样问题,何况此时岭南已经自我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