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群优化算法python:以创先争优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43:27

以创先争优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下) 
2011年11月14日 16:07:30 
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通过创先争优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努力进行文化创造的内在动力和生机活力,要在“创争”中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我们说,创先争优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然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它最终是一定要出成果的,一定要收到成效;没有成果和效果,就不是创先争优,也不能称其为强大动力。笔者以为,这种成效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利益上的成果,一个是精神文化上的成果。没有物质利益上的成果,人民群众不会满意;没有精神文化上的成果,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这两方面的成果都要,这才是科学发展的本意和题中应有之义,也才是创先争优的本意和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迈向文化强国的人才“方队”
 我们必须认识到,成果与人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般而言,凡是那些科学发展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果越多的地方,就是创先争优活动搞得越好的地方;也就意味着这些地方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干得越出色,其中的人才也就越多。否则,这一切成果将是无法解释的,就变成了“天上掉馅饼”的神话。文化创造当然也是如此。文化成果越多、精品力作越多,也就意味着文化人才越多。反过来说,也只有文化人才越来越多,才能够实现文化成果和精品力作越来越多。因此,创先争优一定要鲜明地、响亮地打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旗帜。因为只有抓住人才,才是真正抓住了关键。不能只抓住会议、抓住文件、抓住各种形式和载体,首先得抓住人。只有抓住人,才能真正抓住事情的关键,才能真正使“创争”的各项目标和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从某种意义上说,抓住一个干实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比开多少会、发多少文件都管用。只抓具体的事,不抓具体的人,等于白抓。创先争优之所以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从根本上说是抓住了人,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可以断言,在创先争优中,人才涌现得越多,就越表明创先争优搞得有成效;它产生的社会影响就会越大、意义就会越深远,这两者是相伴相随的。
我们要紧紧围绕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中长期和近期目标这些文化创造的“标杆”去创先争优,去对标进位、夺旗争星,去承诺践诺评诺。要抓紧在全党全社会物色一大批有实力、有潜力的文化创造人才,作为我国迈向文化强国的人才“第一方队”,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同时还要放手培养,允许他们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兴趣进行自由创作。有了“第一方队”,还应该有“第二方队”、“第三方队”。除了国家层面之外,各地区、各部门也都要有自己的文化人才“第一方队”、“第二方队”和“第三方队”。各个方队之间、各地区各部门之间,都要高扬创先争优的旗帜,用创先争优的精神和办法相互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成果多、谁的成果好、谁的实绩突出。既然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那么,除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之外,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都要关心和支持文化建设,都要把它作为自己的份内事。不仅要将其纳入干部考核,而且要提倡党员干部亲自动手创作,积极投入建设。
为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先争优精神在文化领域犹如生生不息的火焰,永远光芒四射。文化创作也最不讲级别、身份、年龄、学历,它要靠真本事。如果至今我们仍然有一些同志对创先争优究竟是怎么回事还不怎么明白的话,那么想一想文化创造的过程,也就明白了。我们一定要为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一定要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这是创先争优在人才工作上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们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以下几种倾向:一是对知识、创新和人才不重视或者重视不够。二是对人才问题缺乏忧患意识,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三是对人才问题强调得多、要求得多,但具体操作不够,没有具体落实。四是求全责备,不识大体,凭个人的好恶和感情用人,喜欢用听话的“老好人”。对那些敢于坚持原则、事业心极强、埋头做事但不会“来事”、个性鲜明的人才,则往往在非本质的小事上“纠结”不已,冷落、埋没甚至压制人才。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要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是非常重要、精辟的论断,可以说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如果我们落实不好,是无法向党和人民交待的,甚至有可能贻误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这话危言耸听吗?绝对不是!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过去我们党在夺取政权之前,求贤若渴,任人唯贤。只要是人才,就敢于大胆使用,一个个性格鲜明、各具特长的优秀人才都跑到共产党这边来了,跟着共产党干。为什么?因为党求贤若渴,人才为知己者死。也因为当时党组织面临生存的危机,党的各级领导者深深意识到,不用、不唯贤才,我们党不仅不能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而且党和军队自身都会陷入困境。然而,在和平时期的今天,虽然党中央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但总有一些同志认为“人才多的是,多用几个少用几个无所谓”。即使要用,他们也喜欢用那些听自己话的人,至于能力平平没有关系;他们习惯用那些经常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走动频繁、所谓“熟悉和了解”的人。过去一篇好文章,就会引起老一辈革命家关注,并从中发现和挖掘人才。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贯彻中央人才工作精神,只是停留在讲些原则的话,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其实这只是完成了工作的前五分之一,后面还有五分之四的具体工作没有落实下去。优秀人才只有优秀的领导人才才会发现、能培养、善使用,因为他们敢担这个责,也有不拘一格、五湖四海选人才的眼光、见识和胸怀。现实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和平时期,对优秀人才的渴望就不需要像战争年代那么强烈和紧迫了?就可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恐怕不是。在未来的征途上,我们党不知道还将经历多少可以预料及无法预料的严峻考验;如果我们精神懈怠、能力不足,不注重发现、培养优秀人才,尤其是不注重发现、培养和储备一批对党忠心耿耿、坚持原则、铁骨铮铮、敢于担当、才华超群的杰出人才;如果我们喜欢选拔那些听话顺从、四平八稳甚至是世故圆滑的人;那么,一旦遇到大的风浪,党就会缺少坚强的骨干团队、缺少有力的人才支撑,就难以抵御风险、驾驭大局。历史的前车之鉴值得记取呵!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先争优就是要重振和恢复我们党在夺取政权之前、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那种精神状态、那种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在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中,都始终保持警醒,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宽阔的胸襟,团结、凝聚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去攻坚克难,追求先进和优秀。
 我们还必须看到,文化艺术领域的人才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要注意予以尊重,特别要注意保护其个性。世界哲学史上有这样一种重要的认识:只有通过精心培植个性,而不是泯灭个性,人们才能变得对自己和他人都有价值,人类生活才能变得丰富多彩。个性就等于发展,凡性格力量丰富充足的时候和地方,个性也就丰足;一个社会中个性的数量一般总是和那个社会中所含天才异禀、精神力量和道德勇气的数量成正比。要注意防止事物的一般倾向总是把平庸推到高位,而那些站在更高思想层面人们的个性,对于修正使人类接受平庸习俗的倾向是绝对必要的。上述观点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胸怀有能力包容个性,鼓励人才大胆进行创新、创造和发明。当然,同时我们也要讲纪律,一切都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原则。要淡化“官本位”的思想意识,防止用“官位、官级”来衡量一切,防止大家都往“官道”上挤。要树立思想家、理论家、宣传家、出版家、作家、科学家、教育家等等各种专家学者在社会上应有的崇高地位,充分肯定和尊重他们的价值。
总之,伴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要造就一大批高层次领军人物和一支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要培养出一大批对党忠诚、富有真正创造力的思想家和各类专家以及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家。这既能显示我们党的力量,又会大大提高党组织的威望。这也是创先争优的历史使命和重大任务。
大力扶持有特色、有品牌的新闻媒体、文化产业创先争优、做大做强
在大量的文化作品或者说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来之后,如何发表和使用?换句话说,如何能够走进市场?这个问题要解决,如果不解决,也会影响文化产品的创作和创造。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通过改革,促进文化产品及其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进一步支持各种新闻媒体和文化企业的发展,尤其要大力扶持那些有特色、有品牌、有影响、深受自己特定读者群和消费者喜爱的新闻媒体和文化企业的发展,鼓励他们进一步做大做强,发挥他们在文化创造与文化消费之间所起的桥梁和纽带的巨大作用。要通过他们的努力创先和争优,使越来越多的人喜爱高质量的文化消费,大大提高国民把收入用于购买和消费文化产品的比例,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新闻媒体和文化企业,将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反过来说,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必定会给它们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韩 旭 作者系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组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