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图:中考作文失分误区及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4:56:30
中考作文失分误区及对策——从2010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阅卷说起文章作者:王占柱  
  2010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目是“________来了”。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从作文题目上看,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考生容易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取写作素材,容易从写作材料中流露真情实感,容易用不同的文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从写作选材上看,可以不拘一格,有宽泛的内容。大的方面可以选取低碳生活、世博会、爱国精神、民族自信、民生疾苦、忧患意识、中美关系、体育精神等入题;小的细节可以挖掘读书励志、感念恩情、见义勇为、战胜自我、抵制网络诱惑等入文。
  从写作难度看,不设审题障碍,考生可以一眼明白考试的要求,明白写作的方向,明白发挥的空间。文体不限,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利用自己惯常的表述形式,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但从阅卷现场上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卷面总分是120分,其中作文50分,作文分占试卷总分的41%以上,可以说是一个得分大户,占据语文考分的半壁江山。我统计了承德县500份作文试卷,平均分为37.6分,据满分差了12.4分,而且如果严格地按照评分标准去评的话,平均分不会超过35分。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这500份作文我一份一份地读了,其中得44分以上的几份作文实际上距离一类文还差很远。
  中考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短暂的时间,紧张的氛围,要求的限制,要在考场上写出一篇反映真实水平、符合阅卷老师口味、夺取高分的作文实属不易。那么,考场上作文过多失分,误区又在哪儿呢?
  一、书写误区
  书写求快而卷面乱,主要体现在:字体不工整,标点不正确,修改不得法。考生从小学升入中学以后,伴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笔记的增多,书写速度的加快,由楷书逐渐到行书,由于中间没有正确过渡,导致书写步入误区。在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笔记中,文字成了“自由体”,不是斜,就是连扯不断,一旦形成再进行改正,难度就大了。而到考场作文时,再想一笔一画正楷书写,速度既慢又不实用,直接影响到作文的速度。“标点不正确”就是不会正确使用标点,分不清标点所占的位置。有时省略号挤在一个格,省略号后面又出现一个叹号;更有甚者,一点到底,根本分不清逗号和句号。“修改不得法”主要体现在错了之后,用涂改液涂,用胶纸粘,或乱勾乱抹,卷面不清楚、不干净。而阅卷老师平均1.2分钟或不到1分钟就阅读一份卷子,很容易因卷面乱而扣分。
  二、选材误区
  作文的选材是决定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考场作文的失分点主要表现在选材俗套,失之平淡。半命题作文更是草率下笔,拟题雷同。许多学生拿到作文题后,往往按照第一反应确定需要补填的词语。在我统计的承德县500份作文中,标题为《中考来了》和《春天来了》的作文占42%,其中一个考场的30份作文中,《春天来了》的标题竟有15个,占这个考场总数的50%。这样的作文毫无新意,平淡如水;叙事蜻蜓点水,又缺少必要的细节描写。有的考生喜欢凭空编造,任意拔高,导致材料失真,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往往会笑话百出,让阅卷老师十分头痛,得分自然不会高了。
  三、结构误区
  考场中一类文的标准,我认为更看重的是作文的结构,匀称得体的结构给人一种和谐之美。失分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一是缺乏整体的外在美,段落比例失衡,老三段式,一段到底,段落过大,段落过少或者过多。二是缺乏变化美,一路平铺直叙,没有突出重点。三是缺乏严谨美,没有过渡,忽视照应。四是不能扣题或者不能多处扣题。
  四、语言误区
  失误一:用词不当,贻笑大方。许多考生由于平时不注重语言的积累和揣摩,在考场作文时,常常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有的甚至生编硬造,令人费解。
  失误二:语言空泛,形象不明。记叙文中,仅仅泛泛地交代事情,缺少具体而形象的描写;议论文中则是叙例不简洁,议论不深入,论证缺乏力量。
  失误三:语言平庸,味同嚼蜡。有些考生写文章信手涂鸦,不推敲语言,不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语言平庸无表现力,读来味同嚼蜡。记叙文中,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议论文中,缺少严密雄辩而富有气势的语句。
  失误四:过多铺陈,喧宾夺主。
  五、立意误区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考场上学生受时间、思维、地域的限制,立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没有中心,中心不突出,材料不能突出中心或者没有围绕一个中心,中心格调不高等。
  既然考场作文存在如此多的失分误区,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应试策略:
  一、回归生活,从源头做起
  鼓励学生“要作文先做人”,写出真实水平的文章,写出创新作文,强化语文基本功。作文既是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水平的工具,更是学生倾吐自我、传情达意“为己所用”的载体和窗口。所以,学生为什么写、写什么远比怎么写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作文教学不解决源头问题,只从“应试”的角度寻找出路,不从“应需”的方面为学生增加动力,学生的作文只能走入误区,陷入为“秀”作文而写作文的泥淖,最终使得写真情实感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纠正弊端一定要从日常教学中做起,否则,难有实效。
  二、重视书写,扎实训练技巧
  平时重视书写技巧的训练,最好每周一节书法课或写字课,而且从起始年级抓起。不仅要从书法的起笔运笔、间架结构、穿插避让方面给学生以指导,还要从具体使用作文纸上给予指导,例如题目从第五格写起;标题尽可能不要过长或过短,10个字左右为宜;字要稍大一些;首行必须缩进两字;段落尽可能不用大段落;如果有错字或错句,不要用涂改液,也不要用笔画许多道道,最好用修改符号;破折号、省略号占两格,其他标点占一格,位置处在左下角;汉字位置在格中偏左一些,占四分之三,留下空隙便于阅卷人区分汉字,也使整个卷面显得整齐。
  三、发挥特长,进行针对训练
  要发挥优势,规避短处。针对已定题目,全面分析,认真比较,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去写。角度选好,先确定文体。写记叙文,以材料的详略得当、情节的曲折完整、人物的性格突出取胜;写议论文,以材料的丰富、说理的透彻取胜;写小说,以情节的引人、语言的生动、形象的典型取胜;写童话或寓言,以文体的独特、想象的丰富、材料的奇特取胜。分文体训练避免了今天练这个,明天练那个,结果哪一个也没有练好的情况。
  四、创新形式,避免千篇一律
  “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种文体,一种写法,时间长了,如果不是名篇佳作,可能就没有什么滋味了。对考场作文来说,就很有可能因引不起阅卷老师的兴趣而造成得分很低的情况。我看的500份作文,给我的一个突出感觉是形式单一,千篇一律,标题不是《中考来了》、《春天来了》,就是《夏天来了》、《幸福来了》。形式上多是纯粹的叙述,没有主次,偶尔出现一两篇日记体、镜头体或题记式,也是不伦不类,让人看后啼笑皆非。例如一篇《春天来了》的作文,镜头一——采访对象:大树,地点:森林,内容:春姑娘让我披上新装,使我重新展现自我风采,贡献自己;镜头二——采访对象:小草,地点:草原,内容:春姑娘让我重新钻出地面,感受生命;镜头三——采访对象:鲜花,地点:公园,内容:春姑娘让我绽开美丽容颜,装点世界。感受:春天来了,一幅竞争的画面,让人欣喜。这样的三个镜头尽管构成了镜头体,但内容空洞。
  有的学生爱在文章开头写“题记”,在结尾处写“后记”。教师要指导到位,题记一定要简约,一定要扣住写作的中心,切忌长篇大论。有的考生一则题记长达二三百字,后记也是如此,这就喧宾夺主了。如果自己写得很有文采可自己写,若感觉不够好,还是借鉴的好。最好是引用、化用一些古诗词、警句、名言、歌词等。如:“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就真的只是苦难。如果它能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体会到特别的甘甜。”——题记。“就像向日葵追寻太阳,人总是追求崇高与完美,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在苦难中雕琢自我的过程。”——后记。
  五、锤炼语言,有目的地加工
  学生写一篇作文,如果处处笔下生花当然很好,但这很不现实。一篇作文如有几处“生花”之句,就会使文章提高一个层次。而在阅卷中,语言的精妙又是阅卷教师评价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要项。这就需要学生尽可能地在作文中写出佳句来,哪怕只有一两句,阅卷教师也可能心中为之一动,多给几分。
  1.句式变化。
  (1)把常式句变成倒装句。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把一般的句子变成比喻句、拟人句。如:①路瘦瘦的已容不下我的身影。②寒冬的数句鸡鸣唱亮了清晨。
  (3)把长句变成短句。如:一场夜雨,洗净了大地的尘沙,绿了田野,红了西红柿,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色让人喜欢。
  2.语言变化。
  把平面化的语言变成立体化的语言。如:
  (1)是奶奶一勺勺的童话把我喂大。
  (2)老师一串清晰的脚印板书在弯弯的小路上。
  (3)老师在喋喋不休地批发着人生的意义。
  3.技巧变化。
  (1)来一点景物描写。如:窗外,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如泣如诉。一如我升入初三以来的心,冷冷的,湿湿的。
  (2)来一点细节描写。如: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觉。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
  (3)来一点煽情。如:饭堂的叔叔阿姨还是那么粗鲁地对待下一届的学生吗?为什么我现在脑海中记住他们的却还是前天多给了一碗紫菜汤时的温柔?
  (4)设一点优美的意境。如:轻轻打开一扇窗,静静啜饮一口茶,让窗外栀子花香与茶中馥香一道,伴我沉思,伴我品味。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把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加强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河北承德县教育局教研室;06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