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节假日三倍工资:当归四逆汤临床应用经验点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36:13
2010-12-06 11:55
李秀珍 李凤熙
摘 要:介绍运用当归四逆汤为主随证加减治疗厥阴头痛、寒疝腹 痛、血痹、痛经的经验,附病案4则。
关键词:当归四逆汤;痛症;厥阴头痛;寒疝腹痛;血痹;痛经.
中图分类号:R 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23(2000)01―0049―02
当归四逆汤系仲景方(见《伤寒论.厥阴篇》),原方乃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 木通组成,是桂枝汤的变法,功能活血通脉、温经散寒。此方治营血内虚之寒,故以补血活 血之当归为君,以调和营卫之桂枝、白芍为臣,佐细辛以通达表里上下之经脉,使木通以开 通内外阴阳,更以大枣、甘草益中气而培血,则一切血虚寒滞,湿痹挛痛之症,皆可得而治 矣。本此原则,笔者用治以下诸种病症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厥阴头痛
李某,男,32岁,工人,1993年5月初诊。患者3个月来头顶每日呈阵发性掣痛,昼夜不休, 无呕吐,自觉时冷时热,胸闷不适,饮食减少,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经常失眠,恶听音响 ,惧怕光亮,故喜关门窗,垂帐孤眠。稍听到吵闹,则觉痛势更剧,四肢厥冷,脉细,舌质 淡苔白。
拟方:当归15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3g,炙甘草6g,木通10g,炒酸枣仁15g,大枣7枚 。上方连服10剂,头痛逐日减轻,复诊时诉大便干燥,2日1次。以原方加生地黄、火麻仁各 15g,再服3剂,头痛渐愈,饮食及大便转为正常,唯形瘦未复,时有失眠,稍劳累则心悸乏 力,以六味地黄汤加当归调理其后。
按:此病例之所以诊为厥阴头痛,是因为厥阴之脉,上额与督脉交会于巅,故凡营阴久虚, 肝不藏血,若加风寒,则头痛乃作。此类病人,每见面色苍白,精神萎糜,倦怠嗜卧,形寒 肢冷,脉细,其痛势绵绵而不剧,或时作时止,经久不愈,与一般风寒头痛不同。而患者有 形瘦、面色苍白、失眠,以及时寒时热等症,系营血本虚,寒邪外袭,而有营卫不和之象, 故用当归四逆汤养血祛寒、调和营卫而取效。
2 寒疝腹痛
王某,男,50岁,农民,1995年10月初诊。患者既往有少腹两侧疼痛之病史,今年夏天多日 涉水作业疼痛加剧,呕吐肢冷,二便如常,曾请医生诊治,服汤药10余剂病情好转,但每遇 感 冒则复发,此次因骤受风寒而疝痛发作加剧,四肢厥冷,面色苍白,阴囊清冷,睾丸掣痛 , 连及少腹,但无红肿,脉沉细而弦,舌苔白腻。拟方:当归15g,细辛4g,桂枝10g,炒白 芍15g, 炙甘草10g,木通10g,台乌药10g,茯苓15g,小茴香8g,沉香8g,荔枝核15g。服药2剂,疼 痛缓解。4剂后,症状消失。复诊时用十四味建中汤以培补脾肾之阳,以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巢氏《诸病源候论》云:“疝者痛也”,“此由阴气积于内,寒气结搏而不散,脏腑虚 弱 ,风邪冷气与正气相击,则腹痛里急,故云寒疝腹痛也。”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 食病篇》治寒疝腹痛有当归生姜羊肉汤、乌头桂枝汤等方,以温中散寒止痛;其“赤丸”一 方(乌头、细辛、茯苓、半夏)可治寒疝气痛而四肢厥逆,有利水、降逆、止痛之功。寒疝为 病,多由水寒风冷外袭,木失所养,筋无所荣而成。肝经经脉络于阴器,故治寒疝腹痛,须 养血暖肝,温经逐寒,方能获效,当归四逆汤正合此病机也。
3 血痹
刘某,女,27岁,已婚,干部,1996年11月初诊。患者于1996年初因难产大出血后,经常卧 床休息,逐渐感觉背部肌肉发麻,经针灸治疗后背部发麻感稍好转,但四肢又出现发麻,每 到深夜后四肢发麻加重,不能入睡,伴清晨厥冷不温,手指屈伸不灵,必须用热水浸洗或活 动后,麻冷方能缓解,多方治疗无效。面色苍白,口唇及指甲色淡不华,形寒畏冷。月经量 少色淡,周期不准。稍劳累则汗出神疲,舌淡苔薄白,脉细涩。
拟方:当归15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3g,炙甘草6g,大枣10g,木通10g,黄芪30g,川 芎10g,续断15g。服10剂后,夜间四肢发麻减轻,能入睡,第4次复诊加生地黄10g、丹参15 g,并加重桂枝、白芍的用量,连服15剂而愈。
按:痹病之成因,《内经》早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说。惟血痹之病,与《内 经》所论又有不同。《金匮.血痹虚劳病篇》云:“血痹……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 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这是说血痹之症,其外证只是身体不仁,顽麻而不疼痛,并无一般风 湿症关节障碍、肿痛之症状,此其大别也。本例患者难产失血后,营血本虚,卫阳不固,导 致营血涩滞不荣而成血痹之候。《金匮》治血痹本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方,但本病者有面 色苍白,口唇及指甲色淡不华,经少色淡等偏于血虚肝阴不足之症,故当归四逆汤与五物汤 虽同为桂枝汤之变法,若选用前者加入黄芪,则能表里气血两顾,温经行痹并治。
4 痛经
唐某,女,22岁,未婚,教师。1998年3月初诊。患者月经3月未潮,少腹作痛,得温则痛稍 减。伴见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少气懒言,恶心干呕,不思饮食。患者平素喜食生冷瓜果, 脉细而迟,舌苔薄白。
拟方:桂枝12g,炒白芍15g,当归15g,延胡索12g,细辛3g,木通10g,吴茱萸10g,干姜10 g,白蔻仁10g,大枣10枚,炙甘草6g。服上方4剂后,月经来潮,腹痛止。复诊重在调理脾 胃,以香砂六君汤为主调理以善其后。
按:《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云:“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 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 引腰脊……”。龚廷贤《万病回春》亦认为:“经水过期不来作痛者,血虚有寒也,治当温 经养血,痛自止也。”故温经祛寒养血,疏肝破结为治疗痛经之要法。本病起因为寒而又见 形寒肢厥等虚寒症状,故选用当归四逆汤以温血祛寒而收通经之效。但痛经之原因甚多,有 劳伤血脉,有七情郁结,有心脾两虚等之不同,治当审证论治也。
当归四逆汤的主治证候,主要是寒盛血虚,不能荣于四末,其在表的证候,是营阴不足,卫 阳不固;在里的证候,是阳虚寒盛,水气不行。与桂枝汤证所不同者,桂枝汤的见证是营弱 卫强,卫气不共营气谐和;当归四逆汤则是血衰营卫皆虚,经脉痹阻。前者以“浮缓”脉为 主,后者以“细涩”脉为主,当细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