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加班费:中考语文古诗词:读《谒金门?怀故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9:13:44
中考语文古诗词:读《谒金门•怀故居》
  江苏孙宪双
  【昆山片玉】
  谒金门•怀故居
  [宋]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李好古:南宋末年人,其词或感怆时事,或呼吁北伐,言词激切,情绪昂扬,有《碎锦词》传世。
  【携手攻玉】
  1.关注标题:“谒金门”是词牌,“怀故居”是题目,“故居”指燕子的旧巢,其实比喻词人的故居,因此本词表面上说是燕子归来愁不语,实际上是词人找不到自己的故居了,表现了一种无处可归的飘泊之感,同时寓有家国之感,是那个特定社会现象的典型概括。
  2.关注作者:“注释”中已注明作者的年代和词的风格,据此可推想出本词是通过描写家园破败的景象来表现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斥责和对国事的忧虑。3.关注诗的内容
  (1)所写景物:“花”“雨”“红素(红的花和白的柳絮)”“燕子”“旧巢”“东风”。
  分析:遇雨后的花,经雨水的滋润,呈现出一番花开柳新-的景象,燕子归来,本应高兴,但现在却是“愁不语”,因为“旧巢无觅处”。在用对比手法发问后词人
  以假设之辞,发出“东风”吹去“胡尘”之奇想,俏皮、幽默,不仅真实地反映了词人急切希望扫荡胡尘而又愤于南宋无力扫荡胡尘的思想,而且无情讽刺了南宋坐等胡儿气数尽的苟且行为,真是一箭双雕。
  (2)所抒心情:“愁”“愤”。分析:上片借写燕归无巢,委婉曲折地道出了由于中原沦陷、自己无法返回家乡的悲苦心情,暗寓忧愁国事之意,既以乐景衬哀情,又以物象喻人事。下片既在对比中设问,又在夸张中拟人,抒写忧国之情。下片先将皇帝、文武百官与玉关将士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爱憎分明的爱国情感,最后以辛辣的讽刺结束全篇,既然无人收复失地,那就只有寄希望于“东风”了,若东风能将胡尘吹去,则东风便可被封为万户侯了,辛辣地讥讽南宋朝廷抗敌之无人,谴责了腐朽的南宋统治者,表达了自己渴望收复中原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腐败无能的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满。全词语言明快中有含蓄,幽默中有严肃,在南宋诸多爱国词中,一枝独秀。
  【一校独秀】
  意象之“燕子"
  燕子这种候鸟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其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他物类所能及。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作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飚飓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道“还相雕粱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态尽妍,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水仙子•游越福王府》)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之急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因此成为爱情的象征,“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和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倾诉离情之苦。唐代任宗离家经商湖中,数年不归,其妻郭绍兰作《寄夫》诗“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系于燕足,传给其夫。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任宗见燕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是燕子了,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6)再现明媚绚丽的春光。表现淡泊宁静的闲适心情。燕子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自然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自居易《钱塘湖春行》),“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芹泥随燕嘴,蕊粉上蜂须”(杜甫《徐步》),“燕外晴丝卷,鸥边水叶开”(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清明小院杏花开,半启朱扉燕子来”(张辑《画娥眉•寓豆叶黄》),无不描绘出一种淡雅宜人的景象,流露出诗人一种浑厚清雅之气。不过,这种情况在古诗词中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