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桃园飞机场地址: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2:52:33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学说课稿

——《蚕的生命周期》说课稿

本文是教科版《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说课稿。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我在每个班了解学生对养蚕的认识,结果每个班也就有3-5个学生说:我的家乡有养蚕,我见过蚕。也就是说每个班有90-95%的学生对蚕是不了解的,有的学生竟然问我:蚕是不是树上的毛毛虫?有个学生还问我:蚕蛾是不是蝴蝶?我哑然失笑,学生对蚕竟然一无所知,于是我想到了养蚕,到哪里去找蚕呢?啊!清明节将要到了,我何不让家乡有养蚕的学生带些蚕来养呢?于是我就布置家乡有养蚕的学生如果清明节回家乡就带些蚕回来养。清明节过后,三年级六个班只有两个学生带回了蚕,但数量非常少,只用小盒子装了一两条。                                                                                                                                                                                                                                                                                                                                                                                                                                                                                                                                                                                                                                                     怎么办?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说:你们到梅林批发市场或到一些菜市场看看能否买到蚕。几天后,有几个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我们买到蚕了!“在哪买的?”“福星路上。”我感到非常惊讶!于是通知三年级的学生去买。这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现在全校学生都掀起了养蚕活动,而且把它当作宠物来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将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亲自去实践,去观察、测量、记录、交流。饲养过程不仅是能让学生获得养蚕和蚕演变过程,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研究动物的兴趣和能力的过程。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等目标。下面就谈一谈我是怎样安排教学的。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以引领式“问题”出现的,这体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基本理念。纵观整单元教材,它把内容分成了四大部分:一、迎接蚕宝宝的诞生(1、讲蚕卵是什么样的;2、刚刚出生的蚁蚕又是什么样的?)。二、可爱的蚕宝宝(1、讲爱换新衣的蚕宝宝;2、身肥体壮的蚕宝宝;3、自己盖新房的蚕宝宝);三、蚕宝宝变了新模样(1、蚕宝宝变成了什么样;2、观察蚕茧。)四、蚕的生命周期(1、讲蚕茧的变化;2、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3、小结蚕的一生。)教材没有对这四块内容进行详细地描述,而是把它们作为学生探究的提纲,空间完全是开放的。一改以往《养蚕》教材主要以展示蚕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为内容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知道蚕的生长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养蚕乐趣,开展科学探究的乐趣。所以我就通过课外延伸的养蚕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养好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以达到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经历蚕的生长过程,尤其是在这一个多月的精心喂养蚕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及学会感恩;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布置学生课外养蚕的意义已超出教学本身,实际上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自觉培养过程。

    二、在教具设计方面,我准备了放大镜、蚕卵、黑色的蚁蚕、一龄蚕到五龄的照片和课件、还有录象资料。当然还有学生手上的蚕、蚕茧、蚕蛹、蚕蛾等。只有教具充足,才能真正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本单元的课型特点,将讨论、观察、交流、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我把这单元教学设计成两大块:(1)实践体验性探究活动——课外,学生养蚕、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获得养蚕的乐趣。(2)观察认知性探究活动——课内,通过讨论、观察认识蚕卵、蚕卵中的小生命,爱换新衣的蚕宝宝,身肥体壮的蚕宝宝,自己盖新房的蚕宝宝;这样的设计能激起学生对养蚕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参与养蚕的欲望。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满足了学生的探究心理。    

     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 在《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学中,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学生亲自观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们在整个养蚕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做到会用文字、照片或录象等方式观察记录蚕的行为特征,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在整个养蚕过程中,学生是主人,我是一名组织者、服务者让学生在“做”中获得体验。“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这也是对“做中学”的一种理解。学生在养蚕活动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三(6)班一个男学生养的蚕死了一条,他竟然伤心地哭了起来,哽咽着问我:老师,我的蚕怎么会死的呢?我告诉他:蚕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病会死;缺氧会死(因为我发现有的学生把蚕放在盒子里养,盖是密封的。有的把蚕放在密封的保鲜袋里。);吃了冰冻的桑叶也会死;受伤过重也会死。我让他继续观察找原因。但有一个问题学生是很难发现的:就是蚕在每一次蜕皮前都要一动不动在睡觉,很多学生都以为蚕死了。两天过后,也就是昨天上午我在校门口碰到这个学生,我问他:你的蚕真的死了吗?他说:没死,又活过来了。我问他什么原因?他说:老师,可能就象你说的那样,它是蜕皮之前在睡觉吧?所以,我们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养蚕活动将要结束了,我的体会是:运用“做中学”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 的行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改变了教师“教”的行为,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这就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把师生带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第1课到第5课是指导学生通过亲自饲养、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从而认识蚕的生命周期。前4课按蚕的生长和变化过程进行教学,第5课总结蚕的一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孕育在蚕卵中,新的生命即将从蚕卵里出生。本课指导学生观察孕育着生命的蚕卵,让学生做好饲养小蚕的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以及了解饲养、观察、记录小蚕的方法。

    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知道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知道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能力目标:

1、了解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培养学生坚持观察和记录的意志。

三、教学重难点:

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的孩子平时对一些常见动物的生长、死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很少去关注动物的生命周期。本单元是指导学生通过亲自饲养、观察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从而认识蚕的生命周期。因为养蚕活动中有大量的观察、记录任务,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同时要求学生对蚕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预测。

五、教学准备:

师:录像。生:每人先收集关于蚕的资料,再在小组内形成小组资料。

各小组:一个放大镜;几个蚕卵。

六、教学设计:

(一)汇报收集的资料

全班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课前收集的关于蚕的资料。(设计意图: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展示自己喜欢的新知识。资料中有关于蚕卵、蚕、蛹、蚕蛾各阶段的知识,也有如何养蚕的一些窍门,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学生对蚕的各个阶段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有了一些预知。)

(二)观察蚕卵

师: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的关于蚕的知识,那么,你知道蚕的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自然引入到观察蚕卵的活动中来。)

师:蚕卵的形状、颜色、大小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拿出自己带的蚕卵,没有蚕卵的小组由老师分发蚕卵。

引导学生观察:蚕卵有多大?看不清楚怎么办?(借助放大镜)

小组观察、讨论。

交流汇报,老师适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关于蚕卵颜色的一些问题。

(三)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师:蚕宝宝就要从卵里孵出来了,我们要为它们作哪些准备呢?

生回答出:可以用鞋盒给它做个房子并扎上小孔,还要准备新鲜的桑叶

播放录像。师提示:仔细看、听,看谁获得的信息多!

说说从短片里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出了养蚕窍门;还说出了蚕卵孵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四)指导学生观察记录

1、激发学生进行观察记录。

师:什么样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最适宜蚕卵孵化呢?刚孵出的小蚕到底是什么样的?你想亲眼看一看吗?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来的;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

师: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给我们吃好、穿暖,把我们照顾的无微不至,你能不能把你的蚕宝宝照顾好呢?(用语言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2、指导学生作观察记录

师:你想怎么记录你的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学生说出拍照、写日记、画图、记录表记录等方法。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作好记录,本单元结束时,我们来展示展示自己的成果吧!(激励学生坚持观察和记录。)

板书设计: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观察蚕卵    颜色

                           大小

                           形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激发,学生对养蚕已经兴趣盎然。可是,仅有兴趣没有实践、没有坚持是不行的。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养蚕活动中来,我亲自为他们找来了几百个蚕卵,分发给了没有蚕卵的孩子,顿时,我们三年级掀起了养蚕热潮。
    学生们在后来的养蚕过程中,做到会用文字、照片或画图等方式观察记录蚕的行为特征,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在养蚕过程中,学生是主人,我是一名组织者、服务者。“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我让学生在“做”中获得体验。学生在养蚕活动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每次课前我一到教室他们就立即围到我的身边,争先恐后的问我问题。有孩子问道:老师,我的蚕怎么会死的呢?我告诉他:蚕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会病死;缺氧也会死(因为我发现有的学生把蚕放在盒子里养,盖是密封的。有的把蚕放在密封的保鲜袋里。);吃了冰冻的桑叶也会死;受伤过重也会死。我让他继续观察找原因。有孩子问:我的蚕一动不动,是不是死了呀?我告诉他:蚕在每一次蜕皮前都要一动不动的在睡觉,你再继续观察观察……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们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养蚕活动将要结束了,我的体会是:运用“做中学”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 的行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改变了教师“教”的行为,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附:
学生日记:

学生拍的照片:

学生收集的资料:

 

 

《测量水的温度》说课稿

一、教学资源分析:

1、教学分析

       本课是前一节课学习的继续,课堂中依然是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的方法,并给学生更多操作的机会,锻炼孩子的技能。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操作技能上的学习,在操作上必须注重操作的正确性,通过老师的引导,小组成员的互相的监督,使孩子养成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能准确掌握操作。另外通过测量水温,使孩子对物体变化和热量的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让孩子知道,热量的失去说明了温度的变化,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2、学生分析

       孩子年龄的特点:三年级孩子主要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孩子的逻辑思维较差。此外,本节课的所用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踏实,但思想有些约束,主观能动性稍差。因此我在本节课中,所提出的问题也是由浅入深,问题的解决上尽可能让孩子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多让学生操作,并通过直接接触快速的学习知识和操作技能。

3、教学方式的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是接受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以自我导向、自我监控为主,以收集整理资料、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小组交流和讨论等多种活动方式为辅助,其中记录表的多次使用,是为了培养学生记录习惯和简化教材,使学生更好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二、设计理念:

       我在设计时,内容有浅入深,在技能的训练上,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让学生重复的练习,加强记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正确的方法。热的传递和物质的变化的知识在本课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但这不是本节课重点,它们都是五、六年级要学习的内容,所以不能把知识强压给学生,而应注重孩子的自我认识。另外书本上操作比较繁琐,不易操作,所以我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同时,对书中内容进行修改、整合、使内容简单化,利于孩子操作和对比分析。本人认为针对性强的内容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更利于孩子学习的投入和自信心的建立。

三、具体的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l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适合的温度计。

l        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二)、过程与方法

l        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值在-2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l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四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l        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本节课,主要是以培养孩子的技能为主,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怎样正确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对学生在书中的学习,同学的演示,小组内的测量不断的加强孩子的熟练度,使孩子能准确的掌握使用温度计的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难点

       大自然是奇妙的,我希望孩子能通过亲身经历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本节课就有很好的机会,通过两次测量水温后,可以发现水温的变化,水温越高,温度下降的越快。但这个知识点不是本节课重点,不意占用过多时间,为了让孩子容易找出规律,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我选择通过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间大概控制在5分钟内。

五、教学过程:

(一)、 测量水温的方法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先通过辨别一杯水的温度引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着各式各样的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时应选择适合的温度计。接下来通过书本上的阅读了解测水温的基本方法,分析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加深刻记忆理解,为下面的操作打下的基础。

(二)、测量水温

       请同学进行演示,加强其他孩子对正确操作的印象。演示的方式和前阅读分析比起来更加形象性,更直观,有利孩子的记忆的加深。接下来就是实际动手了,先后两次测量水温,每次测量都包括热水和自来水(热水来源于饮水机中,接水的先后顺序不同,水温也会不同),这样做为了给学生更多操作机会,使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第一次测量后,我会汇总一些组的测量记录,引发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水(自来水或热水)测量的温度会不同?”解决问题后再给孩子一次测量水温的机会,并在测量前提出问题“水温会有变化吗?”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实验。两次测量的先后顺序不同,是下面更好做对比,感受到热的变化,和散热快慢的规律。在实验中孩子的记录十分重要,记录的时间也很重要,因此我要求孩子的两次测量,统一开始同时和结束,结束后做记录。

(三)、思考延伸

       延伸的问题“水温有变化吗?”孩子通过两次不同的测量,很容易观察到。而“散热快慢规律”对于孩子的来说是有些难度的,不容易发现,我的解决方式是,汇总各小组第二次记录情况,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温差的变化,让学生发现水温高,温度下降快,水温低,温度下降慢的规律。

 

《磁极的相互作用》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四课,处于本单元的中间位置,也是极其重要的一课。

学生在前面三课学习的基础上已经认识了各种磁铁,知道了磁铁有磁性并且有两个磁极。在能力方面,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进行科学探究。针对这些情况,对本课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

学会有计划地做实验(玩中学),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能通过实验找到磁铁的南极与北极,探究磁极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

2、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为了顺利达成这些目标,我分析了本课的重难点,教学重点为能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教学难点为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科学探究课中的有结构性的材料准备是极为重要的,它是突破重难点的坚实的基础。这方面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把教材上的悬挂磁铁变为水浮磁铁。因为我觉得水浮磁铁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并且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

整个教学过程我共设计了四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回顾引入。因为本课是上一课知道磁铁有两个磁极,并且这两个磁极有所不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个磁极究竟有什么不同的更深一层的科学探究课,因此把上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作为本课的引入能调动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部分:磁极与方向。教材中这一部分是用标明了南北极的磁铁悬挂起来,转动磁铁,观察它静止后两极所指的方向,既一端指南,一端指北。从而认识磁铁上的南北极。根据对三年级学生兴趣与能力的了解,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以磁铁能指示南北为目标,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片浮力较大的催塑纸轻轻放入水槽中,再放上一根上节课中磁极上标有AB或CD的条形磁铁,轻轻转动催塑纸,观察催塑纸和小磁铁静止下来时所指的方向。学生很容易观察到磁铁指示的是南北方向。并且要求在指南的一端写上一个“南”字,那么学生明白另一端就是北。这个实验由于没有教材等方面的指导,所以我先做了个简单演示,然后出示实验的小要求让学生自己来玩一玩。为了证明指南的一端是固定不变的,就要求反复转动几次催塑纸。由于做了记号,学生脑海里很容易形成这个概念,磁铁能指示南北,并且指南指北的磁极是固定不变的。在亲历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时的总结,出示磁铁上南极和北极的概念,并能用“S”和“N”表示。学生通过实验,把原本标有AB或CD的磁铁重新标上了“N”和“S”。学生自己能找到磁铁的南北极了,这是多么令学生兴奋的事。这也是我的一大尝试。

第三部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在上节课相互靠近没有标明南北极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标明南北极的磁铁再次进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孩子们的热情是显而易见的。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好的探究氛围。利用同步探究上的四种情况,教师给出指导性的板书,学生能较轻松地完成这部分的研究。即认识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一现象。为了巩固这一概念,也为了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我还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两辆小车中分别装有标明南北极的条形磁铁,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来玩小车。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讨论一下其他形状的磁铁如何来找到它的南北极。观看一段频《磁悬浮列车》,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说课材料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这是小学三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五课内容,也是修改后的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由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铁的应用两部分组成。本课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是在探究了解了“磁力”、“磁极”、“磁极的相互作用”后展开的研究。为本课设立的三维目标是是这样的:

科学概念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具体、细致的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

三年级的学生接触科学学习已半年有余,他们有了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在运用时常常还不够严谨,逻辑思维正处于开发期,需要老师多引导。从教材看,从猜测——实验——记录——分析结论这样的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还没有经历过,所以我采用的方法是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在孩子们初步理解了探究的过程后再放手让学生去做,可能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比较被动,但是在试教几次后,我还是觉得教师这样的引领和暗示对学生今后学生科学地、规范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帮助的,只有现在的“扶”,才能有今后“放”,不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可能还是很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在生活中学生已对磁铁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知道了磁铁有磁力,大部分学生知道不同磁铁的磁力是不同的。但对同一块磁铁的磁力会不会变化,学生就不敢很肯定地说了。因此在一开始我并没有提出“一块磁铁的磁力会变化吗?”这样的问题,而是经过三次的实验感受一块磁铁的磁力是一定的。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数据需要重复实验,才比较精确,是为了避免有些学生在实验中操作的失误带来的误解。在此基础上提出“再吸上一块磁铁磁力会不会变化”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挑战性,也很感兴趣。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沉醉于活动的乐趣,而对数据的分析这样的逻辑思维活动感到比较枯燥,因此教师要通过细致的指导,带领学生在玩中收获。我期盼学生能理性的思考这样的数据,从中发现的更多。今天的磁铁是我从几百块磁铁中挑选出来的,相对来说,学生还是比较容易分析的。不过,对于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的孩子,如何从这么一个大表格中分析出数据的特点呢?其实是很难的,因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这也是我试教以来特别困惑的问题,希望在座的老师能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关于记录表没有使用书本上表格的问题,我其实在试教中用了很多次,但是学生对于书本上复杂的表格很难理解,需要在上课花大量的时间去引导填表,这样的话,我认为也失去了表格原来想让学生思维发展的本意,所以舍去不用,只好让学生把记录表带回去小组分享的时候再次理解使用了。

至于本课的结论问题,由于其他不同的磁铁相互合在一起的情况还很多,所以只是给了 “磁力会变化”, 没有明确的结论。其实我还是很期望孩子们能有研究其他形状磁铁的欲望的。

各位老师,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说错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课堂留下了很多遗憾,比如学生对怎么数的理解还是不太透彻,在学生结论的得出时,教师扶的比较多,缺乏说道渠成的效果。希望大家对我的课多提意见,使我有所进步,谢谢!

 

 

《磁铁的两极》说课设计

我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第三课的内容《磁铁的两极》。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磁铁,研究磁铁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①了解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②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②通过实验获取证据,培养验证推测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根据教学目标我把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收集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为本课的重点。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为教学难点。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回形针、铁架台、棉线、记录单等作为这节课的教具和学具。

教学中我采用了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动手操作法,分析归纳法,合作交流法,并把教法和学法融合在整个教学程序中。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遵循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我设计以下教学程序。(课件展示)第一个环节情境激趣,复习旧知。首先与学生交流,老师带了一个神奇的礼盒,它可以把铁块吸住,同学们猜猜看里面装了什么,学生说磁铁,我把礼盒打开,拿出磁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用大小不同的两块磁铁吸同一块铁,揭示学习有关磁力的大小,,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复习磁力的大小,为学习磁极这个概念做好知识准备。

第二个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教材安排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用课件直观演示,钢珠在条形磁铁不同的部位上的滚动,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钢珠总往磁铁的两边跑的现象,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猜猜看。学生可能会说磁铁中间磁力弱,两端磁力强,我顺势引导学生要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探究活动中收集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在第二个试验中,我运用了设疑诱导法,先引导学生把条形磁铁分成四个部分五个点,通过小组讨论,想一想说一说,明确实验的目的。再用课件直观演示将要进行的实验步骤,(吸挂,记录),在此特别强调第一个回形针必须张开才能挂其他回形针及数回形针的方法,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最后以比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既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了让学生通过收集的数据验证猜想,我把每组的实验数据组合在一起展示对照,引导学生观察收集的数据,发现磁铁的两端挂的回形针个数多,中间挂的回形针个数少,归纳出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强中间弱,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归纳能力。紧接着我设计检测蹄形磁铁的磁力也是两端强中间弱,总结磁极的概念。

磁极接近时的相互作用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拿一块没有标志的磁铁的磁极分别靠近另一块没有标志的磁铁的磁极,手有什么感觉?再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感觉磁极有时吸在一起,有时往两边推,我还设计了固定一根磁铁,用另一块磁铁的磁极靠近它,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磁极接近时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现象。最后设计用电脑动态演示这个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亲身感受磁极接近时的相互作用。为了准确的说出,两个磁极接近时,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相互排斥,我引导学生给一块磁铁的磁极编号AB,另一块磁铁的磁极编号CD,让学生动手试一试,记录实验结果,发现每组实验结果有所不同,为下一节课学习做好准备。

最后我将课堂延伸到实际生活,收集磁力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图片激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我的板书力求简洁,将概念叙述清楚。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磁铁有磁性》说课稿本文地址:http://www.wyrj.com/teacher/shuoke/kexue/39109.html

 

 

一、说教材

《磁铁有磁性》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属于建立科学概念为主要线的课文。编写思路是:“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概念——应用”。先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亲自实验,感知磁铁吸引铁类物体,然后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和抽象概括出磁性的概念。最后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一是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二是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要帮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也有两个:一是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二是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的科学品质。

1、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说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3、说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4、说教学准备:

四人一小组,每组一个塑料盘,里面有三个信封,两张记录单。

1、1号袋: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铜片、铝片、铜导线、玻璃珠、竹、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

学生自带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2号袋:每组一块磁铁。(另外准备三块磁铁在“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的实验中每人一块磁铁。)

3、3号袋:每组一份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

4、教师演示用:大磁铁、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杯子和水,一个系着绳的磁铁。两张写有概念的纸条。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基本特点,本课采用“猜测——验证”“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从基本的观察、实验出发,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分析、归纳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在科学学科的探究、研讨活动过程中,不仅能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找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形成有秩序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2、学生心理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关于磁铁的知识,但不完整、不规范。通过课堂教学实验,他们在心里会有想法,随之产生想学、想问的行为。通过讨论,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形成完整、规范的“磁铁有磁性”的知识。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稚气未脱,对大千世界的求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过了一个多学期的科学课训练,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了一些科学的操作习惯,这些都是可供教师利用的教学资源。同时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不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这些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我努力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与预设,做到对课堂上的生成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流程,考虑教学方法。

3、学法

根据科学概念的教学要求,以学生观察实验获取知识为主。在教学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实验和交流,在此基础上获取科学概念。

三、说设计思路

科学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在设计时主要通过学生大胆猜测、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实验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而获得探究活动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使学生形成大胆猜测、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1、善于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敢于猜测。教师在让学生动手操作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和隔物吸铁时,都是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实验结果,使学生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再扩展到一个抽象认识的过程,这样即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测的能力,又丰富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

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站在主体地位,并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掌握知识,教师始终是一个指导者、合作者、探究者。

3、精心设计实验,大胆进行科学探究。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材的特点,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精心设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实验探索规律,而且也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时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淡化结果性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开课出示4个不同颜色金属片(1块为铁,3块为铜)和一个抽奖箱,激趣:你能用手感知抽到银白色金属片,让学生“抽奖”。在学生尝试抽银白色金属片以失败告终的基础上,教师辅助魔法手套准确抽出,从而引出磁铁,观察磁铁吸引铁片。这样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会磁铁的磁性,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本环节主要设计两个活动。

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认识磁铁能吸铁。

首先教师出示实验材料1(展示),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再动手进行小组验证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然后分析归纳出他们的共同点。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加以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形成完整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这一科学概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数量较多的材料的检验,发现其中的规律。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够吸铁,从而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2.辨认铁制品。

利用磁铁吸铁的性质来检验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让学生做一个小小检验员。首先让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然后让学生用磁铁来检验一下自己刚才的判断,填写记录单。接下来让各小组指派代表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对实验情况作小结。教师强调指出:①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的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②看来生活中我们的双眼有时会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因此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了解、认识周围的世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去辨别一些物体。这是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了解周围的世界,突破了教学难点。)

活动二: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1.磁铁隔水吸铁的研究。

师演示隔水吸铁试验。在实验之前,先让学生自己设计磁铁隔水吸铁的实验,并说明设计方案,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隔水吸铁的探究活动。

2.磁铁隔着木片等物吸铁的研究。

此时出示实验材料3,首先认识这些材料。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并记录现象,然后进行汇报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磁铁可以隔着一些非铁物体吸铁,隔着的物质可以是空气,还可以是固体,如:纸、塑料板、木板等;也可以隔着水吸铁。

(设计意图:通过磁铁隔木片及水吸铁的研究,扩大了学生认知的范围,要让学生把关注点不只能局限于固体物质上,并且让学生学习自己设计实验,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意识和能力。)

(三)实践应用,联系生活

生活中你知道那些地方用到磁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用到磁铁的例子,有效的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请学生谈谈有哪些收获

2.在实验中,你们还有其他发现吗?(让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并鼓励学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发现,在课外继续展开尝试有关磁铁的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培养学生梳理和归纳认知的能力;通过拓展延伸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究的精神,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继续开展探究活动,将探究活动引向课外,这也是为后续的研究埋下伏笔,为今后的教学内容作准备。)

本文地址:http://www.wyrj.com/teacher/shuoke/kexue/39109.html


  

《开花了,结果了》 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开花了,结果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第六课内容。本课以学生前几周的观察记录为基础,以最能吸引学生注意的“花”为研究载体,自然过渡到对凤仙花的花的构造和生长过程的探究,最后到果实种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了解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二)、了解探究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三)、达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

(教师课前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1、展示献花的各种情景照片。2、播放自然界植物开花结果过程的录像。3、引导学生对花感兴趣,对“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

学生探究:先欣赏照片和开花结果的过程,在这种情境下,思考“开花和结果”的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然后转入正题:

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师: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

生:分组讨论

(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

交流活动:

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生:学生分小组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

师: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特制作了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的课件,播放给学生看。)

生:学生看后,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

师: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师: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师:指导学生解剖花。(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各个部分。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生:学生解剖花。(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四)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师: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师: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种子)

生: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

师:教师总结。

四、说作业布置:

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做好观察记录。

五、说板书设计:

6.开花了,结果了

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果实里面有种子。

 

 

三年级科学下《水结冰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水结冰了》。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水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冰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与水之间的变化关系。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知道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通过这节课学习,要让学生对温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明白温度的变化是与热量相关的,还可以为后续的集中探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奠定基础。

 3、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通过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变化,了解冰的特点,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3、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

冰的特点和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水为什么能结成冰。

二、说教法

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学会选择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本节课设计以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实验为主,再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冰的特点及水结成冰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实验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

“主动预习,以学定教,综合训练”教学模式告诉我们,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冰和水的异同,发现“温度是使水发生状态变化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冰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展示

1、(复习上节课测量水温的实验)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      )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    )增加。

2、同时,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果把这些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水温会有什么变化?一天后水有什么变化?通过预习,这些问题你解决了吗?(板书:水结冰了)

3、水在冰箱中是如何变成冰的呢?(播放课件)

二、实验操作

(一)冰的观察

水变成冰后有什么特征呢?取一些冰块在小组内用以前观察水的方法仔细观察,冰是什么颜色?隔着冰能不能看到其他物体?冰块有固定形状吗?用手摸一摸冰块,有什么感觉?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

1、小组内观察冰,并作好记录。

2、学生观察后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

 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

(二)冰和水的比较

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

1、在小组内观察比较冰和水,并做好记录。

2、学生比较后小组汇报板书、交流

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

3、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

(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

通过争论得出结论:

(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

   (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

4、交流:物体形态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综合训练

1、放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是因为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 ),水就变成了冰。

2、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说明物体形态的变化跟(   )有关。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五、布置预习

预习49页《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准备保温杯、冰块、食盐。

板书设计:

    

 

 

无色

无味

透明

 

有固定形状

不会流动

坚硬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柔软

 

水结冰了

 

     

                

《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水结冰了》。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水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冰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与水之间的变化关系。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知道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通过这节课学习,要让学生对温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明白温度的变化是与热量相关的,还可以为后续的集中探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见到过冰,对冰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因此,学生理解掌握冰的特点并不难,而且学生渴望探究自然界中自己所不熟知的各种现象,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通过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变化,了解冰的特点,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3、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冰的特点和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水为什么能结成冰。

教学准备:视频课件

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水温计1支。

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学会选择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本节课设计以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实验为主,再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冰的特点及水结成冰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冰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展示

1、(复习上节课测量水温的实验)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      )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    )增加。

2、同时,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果把这些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水温会有什么变化?一天后水有什么变化?通过预习,这些问题你解决了吗?(板书:水结冰了)

3、水在冰箱中是如何变成冰的呢?(播放课件)

二、实验操作

(一)冰的观察

水变成冰后有什么特征呢?取一些冰块在小组内用以前观察水的方法仔细观察,冰是什么颜色?隔着冰能不能看到其他物体?冰块有固定形状吗?用手摸一摸冰块,有什么感觉?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

1、小组内观察冰,并作好记录。

2、学生观察后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

 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

(二)冰和水的比较

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

1、在小组内观察比较冰和水,并做好记录。

2、学生比较后小组汇报板书、交流

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

3、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

(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

通过争论得出结论:

(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

   (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

4、交流:物体形态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综合训练

1、放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是因为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 ),水就变成了冰。

2、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说明物体形态的变化跟(   )有关。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五、布置预习

预习49页《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准备保温杯、冰块、食盐。

板书设计:

              

 

 

无色

无味

透明

 

有固定形状

不会流动

坚硬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柔软

 

水结冰了

 

教学后记:

水结成冰,这种自然现象学生们都知道,但从没有亲自观察水结冰的整个过程。《水结冰了》一课,正是给了学生们这一学习的机会。

我觉得从孩子的年龄出发,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科学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次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为学生准备了直观、形象的视频材料,使学生真正观察到了液态的水是怎样变成冰的,也为了解“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提供了直观上的依据。

另外,为了让学生获得直观经验,我在布置预习时,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冰块,然后亲自把冰带到课堂进行观察。由于各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操作和参与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不少惊喜,比如在观察冰时,学生提出“刚从冰箱中拿出的冰会粘手,所以冰有粘性”、“薄一点的冰透明度高,厚一点的冰透明度低”……又比如,在比较冰和水的异同点时,学生提出“冰是凉凉的,水有凉的也有热的”、“冰会融化,水不会融化”……我们暂且不论这些观点是否正确,就学生的学习态度而言,他们勤于观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向同伴质疑、补充完善。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所以,上完这节课我有一种满足感,因为不用我做过多的讲解,学生们就能在观察操作中学到了知识,从孩子们的脸上,我也看到了他们是快乐的。

-

 

 

 

水的三态变化》说课设计稿

一、教材分析:
新《纲要》提出:幼儿在科学探索领域中,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这一年龄特点,结合新《纲要》中的对科学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与要求,我设计了科学探索活动——《水的三态变化》。整个活动最初通过孩子们发现雪融化的秘密,对水的多变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们亲历操作实验,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水的三态变化,最后用记录表格和语言表达的形式,将探究结果表现出来。
二、设计思路:
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和探究欲望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快乐的事。幼儿的认识活动更是受到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直驱使和控制,因此我设计了幼儿很感兴趣的科学探究活动——《水的三态变化》。本活动幼儿能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水的三态变化的疑惑和问题,孩子们通过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水的三个不同形态。操作实验中孩子们通过认真地观察,探究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幼儿通过思考和适当的方式表达形成想法,将自己观察操作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用表格或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与大自然界中水的直接接触和探究活动,使幼儿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水的特殊性质,探索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2、学会用记录表格形式,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表现出来。
3、幼儿通过了解水的循环过程,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活动前一天让幼儿观察水的特性,即常温下水是透明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可以流动的液体。教师与幼儿一起,把装满水的冰格放进冰箱里。
2、纸杯每人一个、电热锅一个、温度计一个、暖水壶一个、每组一个盛水的小盆
3、记录表格每人一张、彩笔每人一支(用于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教学课件:水的三态变化动画 ——《小水滴变变变》   
五、教法和学法:
新《纲要》中指出,“让幼儿面对真实,向真实发问,与真实接触,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探究解决问题。”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提问法、讨论法。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活动中,幼儿运用了多种感官参加活动。通过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在操作中获得探索经验。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是在积极主动中进行学习。幼儿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法、语言表述法、实验操作法、记录法。
六、活动流程:
(一)感知、讨论
老师将活动前一天放在冰箱里的冰格取出来,发给每组的小朋友。让孩子们观察和触摸,说一说水有什么变化?冰有什么特点?水在什么情况下能变成冰?
小结:水遇冷变成冰。冰不能流动,当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液态的水就会变成固态的冰。
*本小节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触摸,感受冰的特质,知道水遇冷变成冰。
(二)实验操作:
师:水遇冷变成冰,那水遇热会变成什么?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探索一下水遇热会变成什么?教师与幼儿一起操作实验:将水放在电热锅里加热,观察水的变化。当水蒸气遇到凉的锅盖时,会变成水。
*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水遇热变成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冷后变成水。
(三)小组活动:
幼儿将冰块放入盛有热水的杯子里,通过实验,观察冰有什么变化?并利用记录表格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束后,展示幼儿的实验记录,让幼儿用语言叙述出来。
*幼儿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冰融化后变成水
(四)活动总结:播放课件——动画片《小水滴变变变》。引导幼儿认真观看,结合实验,回答出问题,巩固幼儿知识点,解决活动重点。
七、活动延伸

 

 

《水和水蒸气》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水和水蒸气》。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是一个实验:往浅碟子里放入水然后放在阳光下,观察碟子里的水量变化。通过这个实验引出水蒸发成水蒸气的概念。第二部分先是分析水在什么情况下会蒸发得更快些。然后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蜡烛加热汤勺中的水来进行实验。第三部分是讲水蒸气又会重新凝结成水,并通过实验“把冷烧杯倒扣在热水上”进行证明。最后根据这个知识点来解决上一节课的遗留问题: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形成的原因。根据教材内容和三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我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环节一:动态观察,引出蒸发,环节二:实验探究,加快蒸发,环节三:静态观察,发现凝结,环节四:深入思考,解析白汽;环节五:课外延伸,回归生活。下面我进行具体的展开介绍。

一、动态观察,引出“蒸发”

为什么说是“动态观察”呢?因为在上这一堂课之前我让学生回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观察一块湿手帕上的水的变化,分时间段进行记录:5分钟、30分钟、2小时、第2天早上,让每位学生亲身体验一次水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观察学生收获一定很多,所以一上课,我首先请学生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许多学生说手帕慢慢变干了。然后我接着提问那么手帕里的水到哪里去了呢?我请你们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说水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这时我顺势引出蒸发的概念: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蒸发。

学生对于水蒸气肯定很好奇,这时候我再请学生把这块手帕重新打湿,观察一下湿手帕上的水蒸气,可以用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可是为什么啥都没有观察到呢?这个时候我再请学生比较一下水和水蒸气,这样就可以直接地把水蒸气的特点总结出来了: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这个环节是我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添加的,通过这个环节可以使学生明确水和水蒸气的区别,深入的了解水蒸气。

然后请学生举举生活中水蒸发成水蒸气的现象,学生说湿衣服慢慢变干,下雨过后水洼里的水会慢慢变干,洗了的头发会变干等等,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二、实验探究,加快“蒸发”

水会蒸发成水蒸气,那怎样能让它蒸发得快些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

活经验会想到可以用风吹,用太阳晒,用火烧等方法,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让汤勺里的水在短时间内蒸发,我们选择用“酒精灯加热”的方法。课本中是用蜡烛进行加热,但是我觉得这个方法有三个问题:第一,点燃蜡烛会浪费很多时间;第二,蜡烛不容易固定在桌子上;第三,蜡烛加热会产出很多黑烟,影响实验效果。所以我们选择酒精灯,方便而且可以保证实验效果。实验记录单我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让学生观察的更仔细,分成三步记录:刚开始我们发现水中有很多小泡泡,水面没什么明显的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中有很多大泡泡冒出,水变少了;最后我们发现汤勺里的水没有了,都蒸发成了水蒸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加热可以加快水蒸发成水蒸气。

并且表格最后我加入了一栏“加热中我们还发现了汤勺中的水面上方出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亲眼目睹“白汽”现象。

三、静态观察,发现“凝结”

水会蒸发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那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吗?许多学生会说可以重新变成水。“那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看看水蒸气变成水?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实验试试看。”然后进行小组实验:将一只冷烧杯倒扣在热水上,观察烧杯底部的变化。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可以发现烧瓶底部出现了小水珠,得出水蒸气可以重新变成水。

那水变成水蒸气的条件是什么?先不急着回答,我拿出准备好的热烧杯放在热水上,请学生观察,发现热烧杯底部没有水珠。通过这样的对比,再请学生来思考这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得到答案: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是遇冷。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也相应的突破了。

这个时候再来解决上一节课遗留的问题: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由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外壁形成的小水滴。

四、深入思考,解析“白汽”

该环节重点分析第二个实验中汤勺水面出现的“白汽”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烧水时水壶口也会出现这种现象,那么这种“白汽”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这个“白汽”是看得见的,说明它不是水蒸气,因为在前面的知识点中讲过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所以这个“白汽”应该是水。那这个水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再来分析下,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是遇冷,水壶口中的水在加热后会有很多水蒸气跑出来,这些水蒸气温度很高,遇到的外面冷的空气后变成了小水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汽”。这样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再加上深入的分析,这样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也突破了。

五、课外延伸,回归“生活”

   本课最后我出示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

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家里的墙壁上、地面上会有很多“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还可以请学生课后继续查资料研究,让他们意识到科学源于生活,生活展现科学!

 

 

《水结冰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水结冰了》。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水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冰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与水之间的变化关系。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知道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通过这节课学习,要让学生对温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明白温度的变化是与热量相关的,还可以为后续的集中探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奠定基础。

 3、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通过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变化,了解冰的特点,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3、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

冰的特点和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水为什么能结成冰。

二、说教法

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学会选择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本节课设计以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实验为主,再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冰的特点及水结成冰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实验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

“主动预习,以学定教,综合训练”教学模式告诉我们,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冰和水的异同,发现“温度是使水发生状态变化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冰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展示

1、(复习上节课测量水温的实验)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      )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    )增加。

2、同时,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果把这些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水温会有什么变化?一天后水有什么变化?通过预习,这些问题你解决了吗?(板书:水结冰了)

3、水在冰箱中是如何变成冰的呢?(播放课件)

二、实验操作

(一)冰的观察

水变成冰后有什么特征呢?取一些冰块在小组内用以前观察水的方法仔细观察,冰是什么颜色?隔着冰能不能看到其他物体?冰块有固定形状吗?用手摸一摸冰块,有什么感觉?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

1、小组内观察冰,并作好记录。

2、学生观察后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

 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

(二)冰和水的比较

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

1、在小组内观察比较冰和水,并做好记录。

2、学生比较后小组汇报板书、交流

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

3、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

(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

通过争论得出结论:

(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

   (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

4、交流:物体形态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综合训练

1、放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是因为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 ),水就变成了冰。

2、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说明物体形态的变化跟(   )有关。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五、布置预习

预习49页《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准备保温杯、冰块、食盐。

板书设计:

    

 

 

无色

无味

透明

 

有固定形状

不会流动

坚硬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柔软

 

水结冰了

 

     

                

《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水结冰了》。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水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冰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与水之间的变化关系。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知道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通过这节课学习,要让学生对温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明白温度的变化是与热量相关的,还可以为后续的集中探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见到过冰,对冰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因此,学生理解掌握冰的特点并不难,而且学生渴望探究自然界中自己所不熟知的各种现象,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通过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变化,了解冰的特点,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3、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冰的特点和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水为什么能结成冰。

教学准备:视频课件

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水温计1支。

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学会选择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本节课设计以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实验为主,再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冰的特点及水结成冰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冰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展示

1、(复习上节课测量水温的实验)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      )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    )增加。

2、同时,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果把这些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水温会有什么变化?一天后水有什么变化?通过预习,这些问题你解决了吗?(板书:水结冰了)

3、水在冰箱中是如何变成冰的呢?(播放课件)

二、实验操作

(一)冰的观察

水变成冰后有什么特征呢?取一些冰块在小组内用以前观察水的方法仔细观察,冰是什么颜色?隔着冰能不能看到其他物体?冰块有固定形状吗?用手摸一摸冰块,有什么感觉?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

1、小组内观察冰,并作好记录。

2、学生观察后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

 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

(二)冰和水的比较

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

1、在小组内观察比较冰和水,并做好记录。

2、学生比较后小组汇报板书、交流

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

3、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

(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

通过争论得出结论:

(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

   (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

4、交流:物体形态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综合训练

1、放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是因为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 ),水就变成了冰。

2、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说明物体形态的变化跟(   )有关。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五、布置预习

预习49页《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准备保温杯、冰块、食盐。

板书设计:

              

 

 

无色

无味

透明

 

有固定形状

不会流动

坚硬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柔软

 

水结冰了

 

教学后记:

水结成冰,这种自然现象学生们都知道,但从没有亲自观察水结冰的整个过程。《水结冰了》一课,正是给了学生们这一学习的机会。

我觉得从孩子的年龄出发,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科学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次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为学生准备了直观、形象的视频材料,使学生真正观察到了液态的水是怎样变成冰的,也为了解“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提供了直观上的依据。

另外,为了让学生获得直观经验,我在布置预习时,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冰块,然后亲自把冰带到课堂进行观察。由于各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操作和参与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不少惊喜,比如在观察冰时,学生提出“刚从冰箱中拿出的冰会粘手,所以冰有粘性”、“薄一点的冰透明度高,厚一点的冰透明度低”……又比如,在比较冰和水的异同点时,学生提出“冰是凉凉的,水有凉的也有热的”、“冰会融化,水不会融化”……我们暂且不论这些观点是否正确,就学生的学习态度而言,他们勤于观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向同伴质疑、补充完善。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所以,上完这节课我有一种满足感,因为不用我做过多的讲解,学生们就能在观察操作中学到了知识,从孩子们的脸上,我也看到了他们是快乐的。

-

 

 

一、说教材

二、说设计思想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学准备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 说 教 材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在前面的课中,学生探究了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及状态变化。

     本课将主要研究盛有冰块的烧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引导启发学生大胆的做出假设,鼓励他们对每种假设从多个角度进行质疑和分析,通过实验探究烧杯外壁上的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为下一课《水和水蒸气》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 设计思想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设计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再探究。

     这样的探究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实践活动。

     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有猜想做铺垫,学生便有了探索的内驱力。

     设计实验方案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先动脑再动手,体验科学学习探究的无限乐趣。    逐步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 分析 对比实验

 

     过程与方法:1、2、3、4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烧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烧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烧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烧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小组:4只大小一样的烧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水珠是从哪儿来的

 

     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三、实验探究,共享成果

 

      1、老师在每个组的桌子上放两个烧杯,一个装有冰水,另一个装有自来水。请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现象。

      2、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你们猜猜看。课件出示课题:水珠从哪里来

      3、学生预测(师板书)

      4、师生共同分析所提到的猜测。

 

 

 

 

 

 

      1、这些只是大家的猜测,要证实你的猜测是正确的,我们必须经过?(实验)

      2、请学生各组讨论设计实验计划(要求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写清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

      3、各小组汇报交流所设计实验计划

烧杯外壁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实验研究表

      三(  )班 第(  )组   研究员:

 

三、实验探究,共享成果  

      1、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研究并

     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回指导。

     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3、水珠的形成与冰冷的特点有关。

     4、猜测水珠形成原因。

 

 

 

 

 

 

七、板书设计

                        5  水珠从哪里来

                                     渗出(×)

      烧杯外壁水珠-猜想    漫出(×

                                    冰碰到外壁(×

                        实验    与冰有关系 (冷)

                           

                      再猜想  从空气中来(?)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水珠不是冰化成的水;另一个是水珠的形成与冰是有关系的。

      这节课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参与或探究活动,促使学生自行获取信息。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验证了猜测。

 

 

温度和温度计说课

一,说教材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它由4个活动构成:比较冷热程度不同的水,观察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读写,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是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记录,教材进行举例,重点区别零上和零下.指导学生准确使用温度计属技能训练.它与后一课时测量水温的方法有所不同,前一方法适用范围更广.
二,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的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来搭建知识的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愉快地探究知识,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他们感悟到科学的乐趣,达成了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本教学在以学生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理念指导下设计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
遵守这些规定.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经历比较观察温度计的过程.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记录温度是难点(特别是零下的温度),要增加一些几组温度加以训练,运用模型等方式,尽量结合运用,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效益.
五,说教学程序
(一),比较水的温度
1,比较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 提示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2比较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引出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1,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提醒学生观察中的注意事项: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安全.
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
3,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汇报交流.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结合学生生活: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2,"28摄氏度"怎么写 "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 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3,出示自制模型温度计,然后教师设置温度,请同学读或者写,巩固.同时强调:零下温度自0℃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1,每个同学观察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
2,交流:结果是否一样 如果不一样,那什么会不同呢
3,师生讨论,并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我们知道的磁铁》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我们知道的磁铁》。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磁铁的形状、性质及应用。要让学生掌握好本课知识,必须以两个活动展开。第一个活动是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磁铁的事情。先小组内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第二个活动是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整理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对于第三个方面,磁铁有哪些特殊的性质,一般不含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存在分歧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愿望。

二、说教法:

在本课中教师主要起梳理知识和起承转合的作用,因此,教师主要采用课件演示法、谈话法、提问法讲述来展开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以交流、讨论和展示的方式进行学习。所以,学生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法、表演法、动手实验法、谈话法一一展开本课的学习。

四、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          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

过程与方法

1、          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2、          观察磁铁形状,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了解磁铁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          乐于表达和交流。

3、          激发探究兴趣。

说教学重点:

交流、整理关于磁铁的知识。

说教学难点:

知道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说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各样的磁铁、课件、摄影仪、塑料小车、纸蝴蝶、纸船;清明采集盒、新年祝福盒、绣花针、刺绣布、手抄报。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情景剧导入

1、          学生表演情景剧《奶奶的绣花针》,采用的道具有绣花针、刺绣布、磁铁和棉线。

2、          通过学生看表演,帮奶奶找到绣花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环节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找到磁铁,体验找到磁铁的快乐,从而愉快地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说学习新课

1、交流活动:我知道

⑴、教师提问法:关于磁铁,你们知道什么?

⑵、学生分组拿出采集盒讨论交流自己知道的和搜集到的磁铁知识,并请代表汇报,再把磁铁手抄报投影后张贴于黑板上。

⑶、教师课件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学生分享。(采用讲述法)。

(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全班同学对磁铁知识获得清晰印象,引导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了解学生对磁铁知识的掌握情况)

2、整理活动:磁铁知识

磁铁的形状

⑴、游戏活动:给磁铁取名字

每个小组拿出新年祝福盒,与里面的磁铁交朋友,给每一个磁铁朋友取名字。(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快)。

⑵、教师出示课件中的各种磁铁图片,让学生喊出它的名字。

⑶、教师根据学生的取名进行小结并板书。

⑷、教师顺势提问:为什么磁铁要做成许多多形状?(因为磁铁的用途不同)从而导入磁铁的作用。

生活中用到的磁铁

⑴、教师提问:请教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在什么地方发现过磁铁?磁铁在这些地方有什么作用?

⑵、学生汇报(书包里的磁铁,教室里的磁铁……)。

⑶、教师课件演示磁铁在生活、学习、医学、娱乐……应用的图片,让学生获得更清晰的感觉。

⑷、教师小结并板书磁铁的作用

磁铁的特性

⑴、谈话:磁铁的作用真大,我想这肯定与它自身的性质分不开,其实,刚才,你们在汇报交流中,已经知道了磁铁的许多特性,请你们把磁铁的特性写在P65页“我们所了解的磁铁的性质”的记录单中。

⑵   、学生书写后汇报,师板书。

(在这个整理活动中,教师起到引领作用,引领学生梳理有关的磁铁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磁铁的形状、作用、性质,为学生的后续探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说总结延伸

1、          谈话:学了这么多磁铁知识,请你开动小脑瓜,做一次小小发明家。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关于磁铁的小游戏或玩具。

2、          请学生展示小游戏(“磁悬浮列车”、“放风筝”、“赛龙舟”……)

(教师表扬并激励)

(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七、说互动小游戏

1、          教师课件展示动画小游戏《有趣的磁铁》,学生先看演示,再让学生上台操作。

2、          游戏中的快乐抽签,比一比谁最棒?

(通过这个互动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学的轻松愉快,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科学的浓厚兴趣)。

八、说拓展

1、谈话:关于磁铁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众说纷云)

想知道这些问题,就请你认真学好以后的每一课,那么你一定会有完美的收获的。

2、小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此拓展,重在打开学生的学习面,拓宽学生的思路,促使他们不好以后的科学知识)

九、说板书设计

板书如下:          我们知道的磁铁

能吸引铁钴镍

                 

条形

           

性质

   条形                            

能指向南北方向

形状

磁 铁

                              

环形

生活

娱乐

学习

U形

作 用

                                                         磁铁磁

 

 

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                                                        

                                                               ……

                                                   ……

 

 

 

我的板书是网状图,清晰明了地表达了磁铁形状、作用、性质三个方面,而且扼要地概括了全文内容,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掌握。

 

 

 

 

指南针说课材料

《指南针》一课是科学三下第四单元的第六课。本课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指南针的历史”,第二部分是“指南针确定方向”。本课教学在课件的配合辅助下,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了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一)、课件力求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们用FLASH制作了《指南针》课件。

教 “指南针的历史”的时候,“磁石”、“勺形的磁石”、“司南”、“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都没有实物可以供学生观察,如果只让学生观察课文图片,学生没有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这样设计这一部分内容,当我们打开课件,把学生的视线吸引到动态的课件上,让学生从动态的课件上了解“指南针的历史”,从“司南”到“指南鱼”、“水浮式指南针”到“指南针”的整个发展过程。这样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节约时间,提高教育教学速度,达到用时少、效率高的目的。而且同时也解决了教学难点。在第二部分内容“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围起来,看着小小的指南针,听老师讲解指南针怎样使用的话,会引起怎样的混乱,我们可想而知。我们针对学生使用的指南针,通过课件讲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这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解决了课文的教学重点。最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实验操作---“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

(二)、 利用课件以激趣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情绪,主动积极求知,可以在课文刚导入时利用课件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课件的开始部分,我们设计让“指南针”三个字旋转着由远而近,在进入画面以后还左右摇晃,犹如不断晃动的指南针。这样,既具有动感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课件以排难

多媒体使用贵在得法。在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指南针》课件设计中,我充分利用了课件的排难功能。在磁石如何演化为司南时,由于单靠课文一幅图画的理解,非常抽象。我们便利用FLASH的特点让磁石在转动过程中动态的演化为司南,同时,在画面的旁边出现解说文字。

(四)、利用课件把握整体教学思路,形成对知识的立体掌握。

课件的制作本身就是教学思路的体现,所以我们在做本课件时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思路展开。让每一张课件都能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且体现出层递性,能够对已学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在课件的不断切换中在脑中形成对知识的立体的掌握。

 

 

《做一个指南针》说课稿

一、    说教材:

《做一个指南针》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按照实践学习的顺序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通过制作指南针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

二、    说学情:

对于指南针,学生在生活中知道也了解一些,但是没有具体的接触过指南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指南针也加深了一些了解。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个指南针,是一个动手操作课。在这节课中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关键。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三年级孩子动手实践相对较差这一实际,适当降低操作难度,通过教师演示,作品呈现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要过于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应把课堂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自制的指南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上,从而引导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创新,探索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2、过程与方法: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摩擦的方法做一根磁针。

教学难点:

用指南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

钢针、磁铁、大头针、指南针、吹塑纸、水槽、水、塑料杯、线、记录表。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指南针,引入今天的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对指南针的认识,从而激起学生想制作一个指南针的愿望。】

     (二)做磁针

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         用摩擦的方法做一根磁针。

(1)   出示小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钢针变成磁针的方法。

(2)   出示能吸引大头针的剪刀,让学生知道用接触的方法可以使一根钢针变成一根磁针,但需要长时间接触。

(3)   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用摩擦的方法来做一根磁针。并让学生通过演示、学生说等方式进一步的掌握摩擦的方法。

(4)   引导学生用吸引大头针的方法来检验钢针是否变成磁针了。

(5)   小组做磁针并检验。提醒学生要做记录。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摩擦的方法并让学生说方法,以及让学生展示等,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如何做磁针的方法。并且知道如何检验。】

2、         判断南北极。

(1)            提问学生你的磁针有南北极吗?怎样判断?从而引导用指南针来判断。

(2)            展示做法。

(3)            生用指南针判断小组磁针的南北极,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

(4)            生交流小组磁针的南北极。

【设计理念:通过用指南针判断南北极,使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三、安装磁针

     1、通过做好的磁针,引导学生如何去做一个指南针。

     2、通过准备的材料让生选择性的来做一个指南针。

     3、出示做指南针的要求。

  4、生分小组去做指南针,并让学生展示交流。

5、引导学生下去用其他的方法来做一个指南针。

【设计理念:这一部分是极具想象力的,学生根据给的这些材料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指南针。通过积极地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享受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创新,探索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来做一个指南针?】

教学反思:

《做一个指南针》这节课是让学生动手做一个简单的指南针,重点是做一个磁针。在这节课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做磁针。二、做指南针。三、展示交流小组做的指南针。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有条理。能够按照设计的每一部分来进行教学。在做指南针时,重点讲解了用摩擦的方法做磁针,通过老师演示学生说、学生展示等方式来让学生掌握这一方法。学生也学的很快,很感兴趣。在用指南针判断南北极时,学生看起来不是特别清楚,有点模糊。最后在做指南针时,学生只是根据提供的材料选择去做,并没有太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