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x y模式:###第七章 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33)(34)(35)(3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7:30:37

转发:第七章 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33)(34)(35)(36)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美国]珍妮?艾里姆

 

33. 南风效应:赞美的力量

 

为了“脱掉”学生身上那无知无识的土气、道德缺失的流气、独生子女的霸气,父母会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教育的结果却往往是大相径庭。有的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改造”,终成社会栋梁;有的则阳奉阴违,伺机待发,令人恐惧;还有的顽固不化,甚而变本加厉,其害无穷。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父母要尊重、关心、激励自己的孩子。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一味地要求或者命令孩子,有时效果反而不好;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体谅孩子,就能很容易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南风效应”的启示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试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先来,他鼓起劲,呼呼地直吹着,直吹得冷风凛凛、寒冷刺骨,哪知道,风越刮,天越冷,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

 

接下来是南风,南风徐徐吹动,轻柔温暖,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春暖身热,于是解开纽扣,继而脱下了大衣。结果是逞强好胜的北风输给了温文尔雅的南风。

 

人们把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达到目的的做法称“南风效应”。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南风效应”给父母的启示是:在处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宽容比惩戒更有效。每个孩子都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简单粗暴的呵斥更有效。

 

当孩子犯了错误后,很多父母都在扮演着“北风”的角色,却忽视了教育有时也有负面作用,那就是当家长一味吹北风的时候,你的“不经意的严厉批评”和“恨铁不成钢似的指责”会让孩子向你裹紧身上的大衣。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诸如自卑、孤僻自闭等,甚至产生报复心理,专门和父母作对。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应该先避开错误的实质,把孩子从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带他们走向温暖的“阳光”,打开他们的心锁。这就是说父母要给孩子用温暖的“南风”逐步吹掉他们自我保护的厚厚的紧紧裹着心灵的大衣。

 

可见,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和关心孩子,多一些关怀,注重“南风”的巨大作用,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错误,以恰当的方法去引导他们、激励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知道——爱永远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

 

小寓言

 

庙里的小沙弥聪明伶俐,深得方丈宠爱。方丈见其颇有慧根,决定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希望他日后学有所成,继承自己的衣钵。

 

一次下山,小沙弥被五光十色的红尘迷住了心窍,从此沉浸在花街柳巷中,拒绝再回到寺庙专心向佛。

20年后,当年的小沙弥已人近中年,多年的红尘俗世经历使他开始明白事理,并深深忏悔自己这些年来的荒唐生活,他决定回到寺里,恳求方丈的原谅,希望能挽回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庙门前:昔日的小沙弥长跪不起。

 

方丈很是厌恶他昔日的行径,拒绝了他的要求,说:“你罪过深重,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也能开花。”方丈顺手指着供桌。

 

桌子开花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方丈连悔过的机会都不给他。伤心失望的昔日小沙弥心灰意冷地离开了寺庙。

 

第二天早上,踏进佛堂的方丈惊呆了:一夜间,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里一丝风也没有,那些盛开的花朵却簌簌急摇,仿佛是焦灼的召唤。

 

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他连忙下山寻找浪子,但已经找不到了。

 

到了深夜,方丈发现:佛桌上开出的那些花朵也凋零了,从头到尾它们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

 

当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一个真心向善的念,是最罕有的奇迹,就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拯救还是制裁?

 

纽约地铁站治安混乱,最严重的问题是地铁里的小偷和抢劫现象。历届政府都采取很强硬的措施,但是无论惩罚措施多么严厉,犯罪率仍居高不下。

 

安东尼奥就任纽约市长后,他力主采取新的治理措施。他采取的办法不是暴力,而是在地铁站里不间断地播放贝多芬、莫扎特的古典音乐。其中《圣母颂》是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

 

结果,地铁站内多发的抢劫、偷盗行为大为减少,发案率也创下历届政府中的最低,纽约市的地铁秩序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拯救还是制裁?”对于执行者来说,这只是选择的方法不同而已。但对于被执行者来说,两种不同做法给他们的感觉是不同的。安东尼奥是智慧的。他选择了拯救,因为拯救一个人的灵魂,要比任何手段都要高明有效。制裁的终极目标也应该是拯救一个人的灵魂。灵魂得救了,才是制裁的最终目的。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教育孩子,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单纯的为惩罚而惩罚,更不是只为发泄父母的愤怒。

 

如果有一个6岁的小孩,他想要喝牛奶,却不小心把牛奶打翻在地。父母这时应该怎么做呢?

 

妈妈可以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怒气冲冲,大声呵斥孩子:“你那么笨呀,连牛奶都不会拿?”

 

第二种:妈妈赶紧自己收拾残局,告诉孩子:“没关系,没关系,你不要过来,不要踩到牛奶,让妈妈来收拾。”

 

第三种:叫孩子一起来收拾,等收拾干净后,教孩子怎么拿牛奶杯才不会把牛奶打翻。

 

显然,一个优秀的父母应该选择第三种做法。因为对于小孩来说,他并不是故意要这样做,而是因为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不了解,才会给父母带来麻烦。但是,孩子毕竟是做错了事情,所以应该来收拾残局,承担不小心做错事的后果。

 

父母这样做产生的积极后果是,孩子以后做事就“不怕做错事”,也有信心和勇气不断尝试,即使有时会出错,但孩子会“心平气和”地对待,并且勇敢地自我承担所做的一切。

当孩子犯错误时要学会宽容、善待,以心平气和的心境来对待。孩子的一个错误发生后,父母发再大的脾气,也于事无补。大声责骂小孩,只会使小孩更害怕,更恐惧而已。而且,愤怒有可能造成更多、更严重的错误。因此,当孩子的错误发生后,父母应该避免歇斯底里的发脾气,而应该教会孩子勇敢面对、勇敢承担。

 

家长不应该把孩子所犯的错误看得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大,非要狠狠教训一顿不可。这样做只能招来孩子委屈的眼泪。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也不要当别人的面大声训斥孩子,重要的是让孩子为自己犯的错误而悔悟。当孩子悔悟的时候,就不要再去责罚他了。

 

小故事

 

陶行知先生曾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一日,他看到一名叫王友的男生正在用泥块砸班上的学生,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上,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的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的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怀揣着糖果离开校长室的王友,此后学习认真,再也没有在学校发生过打架的事情。

 

驱散早恋的迷雾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早恋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也是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在很多家长眼里,早恋是大逆不道,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传出去还会让人笑话。所以很多家长采取了“严防死守”的方法,私看孩子日记,偷听电话,甚至偷偷“跟踪”,但结果往往收效甚微,有些甚至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甚至酿成悲剧。曾在媒体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则报道:16岁的小李和15岁的小王是吉林省舒兰市一所中学的学生,两人产生了感情,但遭到家长们的一致反对,两人为了捍卫年轻的“爱情”,选择了在拉滨铁路线“长眠”。

 

当问题出现时,父母不如先冷静下来,把握孩子内心的动向和需求,以平等的姿态与之交流,因势利导,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感情和心理上的疏导,有效解决孩子的早恋问题。

 

要提醒父母反思的是,孩子的“早恋”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失职造成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正常的情感需求,父母只有及时满足子女的这些需求,才能使其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但一些家长无法全面认知,甚至否定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能正视孩子的情感需要,更没有采取必要的满足措施,导致了彼此之间无话可说。很多专家也指出,目前独生子女在未成年人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在没有兄弟姐妹作为交流对象的时候,把目光转移到父母身上,但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关系,与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这些独生子女在缺乏情感支撑的情况下,便渴望在异性同学身上找到情感寄托,发生“早恋”的几率自然就大大增加。

与其采取“北风”的态度来杜绝孩子的“早恋”,不如在平时就用“南风”的方式来加大对孩子成长中的情感投资,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处理情感问题,科学地与异*往。情感投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长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与他们一起成长。切不可总以“忙”为借口,忽视了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

 

家教故事

 

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曾经向人们讲起过自己年少时的一段经历。

 

奥罕?帕慕克年少时,长相俊秀、气质儒雅,在一所私立学校上学,与一位叫依丝米忒的女孩陷入了情网。依丝米忒是伊斯坦布尔赫赫有名的皮草大王的女儿,貌若天仙,伶俐可爱。

 

奥罕?帕慕克的异常举止,使父亲察觉到儿子一定有了心上人。

 

他并未急于“棒打鸳鸯”,而是挑选了一个晚上单独与帕慕克进行了交流。父亲直言不讳地问道:“告诉爸爸,你喜欢的那个女孩子叫什么?”帕慕克很意外,怔了片刻,随即轻声地交代了整件事。

 

父亲听了,说:“还是到此为止吧,听爸爸的话。”

 

“爸爸,是她主动……”帕慕克辩解。

 

“奥罕,你还太小。”

 

“太小?爸爸,我已经是19岁的男子汉了,而你当年只有17岁不就和妈妈相爱了?”帕慕克反抓住了父亲当年只有17岁就和妈妈恋爱的把柄,并得意地等着父亲妥协。

 

“你说的没错。可是你知道吗?我17岁的时候已经在葡萄酒作坊当酿酒师了,每月能拿二万里拉。我是说,我当时已经能够为爱情埋单。你呢,一个里拉都挣不到,凭什么心安理得地钟爱自己心仪的女孩?”

 

帕慕克被说动了,一声不吭。父亲继续心平气和、语重心长地说:“奥罕,你想想看,一个男人,如果没有经济基础,不能为他的爱人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如果你是女孩,你会怎么看待这样的男人?儿子,我告诉你,我一直认为,一个男人,如果不能自食其力,哪怕他40岁甚至50岁,都不配谈恋爱,谈了,就是早恋……相反,只要他立业了,有了挣钱养家的本事,哪怕15岁恋爱也不算早恋。”

 

父亲的话使帕慕克受到了很大触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从这段虚幻飘渺的爱情中抽身而退。尽管他为此经历了长时间的痛苦,但他牢记着父亲的话,知道自己涉足爱情还太早,于是集中精力在学业上,最后一举考上土耳其最好的国立大学——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

 

成名后的他多次提起当年这件事,并坦言感谢父亲当年“温柔地扼杀了一种愚蠢而羞赧的情绪”,让自己没有虚度青春年华。

34. 自然惩罚法则: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而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给孩子以心理惩罚,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心情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从而让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进而自觉改正错误。

 

自然惩罚法则

 

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育法则——“自然惩罚”。所谓“自然惩罚”,按照卢梭的说法就是:“应该使他们(孩子)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具体来说,就是当孩子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父母不给予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自然惩罚法”的关键是要让孩子感到受惩罚是自作自受,是应该受惩罚的。简单地说,自然惩罚法就是让孩子在自作自受中体验到痛苦的责罚,强化痛苦体验,从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如何运用自然惩罚法,专家有以下建议:

 

⑴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父母要减少对孩子行为的干涉,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会在实践中尝到自己选择的后果。如果父母总是不停地唠叨、埋怨,孩子们就会转移注意力,他们觉得保护自己不受谴责和维护自尊心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有时候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⑵父母可以提醒孩子,但不要教训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懂得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当孩子出现某种不良行为的时候,父母可以提醒他,但不要教训他,因为过失所造成的后果将会给孩子适当的教训。

 

⑶父母要态度坚决,同时又要充满爱心。有的父母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只记得要惩罚孩子,因此常常放弃了父母应该具备的爱心。当孩子没有按照事先说好的去做时,父母不是让自然后果去惩罚孩子,而是过于严厉,对孩子大声斥骂。这样的教育,不再是自然惩罚法,而变成了父母对孩子的惩罚行为。

 

家教故事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这个男孩在学习之余开始了艰难的打工生活,他送过报纸,替人擦皮鞋。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美元,还给了父亲。

 

这个孩子就是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第40任总统。他在*中这样写到:“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让孩子感受错误

 

有时候,父母的强迫、命令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反感,从而无法达到自然惩罚的目的。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错误。例如,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东西,今天又把椅子弄坏了。爸爸毫不留情地让他连续几天站着吃饭,让他体验体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劳累之苦。

 

一个孩子打破了他所用的东西,莫要急于添补,让他自己感受到需要它。例如,当他打破了自己房间的玻璃窗,便让风日夜吹向他,让他体验打破玻璃的后果。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强迫孩子做事。这种单纯的命令,是在利用父母的权力,而这种权力无非是身份、年龄或体力的差别,孩子当然无法在这些方面去与大人抗争。强迫孩子做事会导致他们用其他的方法来抗争。在一个充满权力之争的环境里,很难想象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运用“权力”教育孩子是一种很武断的教育方法,孩子不听你的话,并不是挑战你的权力地位,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自主权。

 

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千万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例如,有些父母在看到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不是打就是骂,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出口气,才算是对孩子进行了教育;还有些父母则对孩子的惩罚没完没了,罚站动辄就是一上午,打孩子会把孩子的屁股打成青一块紫一块;还有一些父母则常会把自己犯下的错误推卸到孩子的身上。这种从身体和心理上无度地折磨孩子,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容易达到教育的目的。

 

所以,在孩子犯了错误后,家长可以施加不是太过分的惩罚,而且这种惩罚也不是感情用事。只有在孩子必须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时,惩罚才有意义。例如,当孩子打伤了别人的孩子,他就要为打伤孩子赔礼道歉;如果孩子故意毁坏了东西,就得从他的零花钱中扣除损失,或者罚他额外干活,以抵偿损失。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泄父母心中的恶气,而是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要努力去改正这些错误,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家教故事

 

7岁的埃迪坐在靠近门边的书桌前写作业,外面风很大,作业本被风吹得“啪啪”直响。埃迪不得不一次次跑去关门,每次关上没多久,一阵猛烈的风就又把门吹开了。

 

这时,邻居山姆叔叔来找埃迪爸爸,他没有进门,和埃迪爸爸俩人就站在大门外闲聊起来。

 

没多久,风又把门吹开了,埃迪又跑去关门。他猛地把门合上,然而大门却因为碰到障碍物反弹了回来,与此同时,埃迪爸爸压抑的叫喊声响起。

 

埃迪惊恐地看到,门外的爸爸五官痛苦地扭曲在一起,头发一根一根地竖着。而他的五根手指则怪异地缠来拧去……看到埃迪出来,爸爸暴怒地冲他扬起了手。原来,刚才爸爸的手放在门框上,埃迪突如其来的关门,差点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埃迪吓坏了,以为这次一定免不了一顿暴打。但是爸爸的巴掌一直没有落下来,埃迪的脸颊,感受到的也仅仅是一阵掌风而已。

 

事后,爸爸对埃迪说:“当时我实在痛得厉害,原想狠狠地打你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门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你。”

 

父亲的这句极为普通的话,却给了埃迪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启示: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于他人,不可推卸责任,无论你是一个父亲、老板,还是领袖,即使你受到了伤害。

 

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自然惩罚法”的另一层含义是:给机会去试试,例如孩子在天冷时一定要穿那好看但太单薄的衣裙,或在上体育课时一定要穿适合宴会穿的硬底皮鞋时,就让他穿,结果必然是“太冷了”、“鞋太滑太硬不能在操场上跑,追不上同学”。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冬天要穿多一些衣服才不会冷,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鞋。

很多年轻妈妈都有过这种经历,妈妈想要制止小孩的某些行为,可小孩却偏偏不听,反而是“越制止越要去做”,让妈妈很是苦恼。例如,有一杯开水放在桌子上,父母担心它烫伤宝宝,会跟宝宝说:“别碰它,会烫伤的。”家里有火炉、暖壶、尖利的东西,父母也是格外小心,反复跟宝宝讲:“别摸这个,会碰伤。”宝宝置之不理,仍依然故我。这时,可以试试自然惩罚的方法。

 

如果宝宝执意要拿盛开水的杯子,他根本不理解“烫伤”的含义,所以也不会理会父母的警告。那么,索性就让宝宝拿一下,他感觉到疼痛,会很快缩回手去,这时再跟他说:“烫着了吧?烫伤是很疼的,下一次要小心。”这样,宝宝会把“烫”和疼的感觉联系起来,类似的盛着开水的杯子不会再去拿。当你再一次向他发出“会烫着”的警告时,他会想到“是很疼的”感觉。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当宝宝真正感受到某些东西对他的害处时,他会自行回避。

 

儿童有时不一定能听明白大人讲的道理,当犯了错误后,家长首先的教育方法应是“自然惩罚”,当然,这种惩罚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必须保证孩子不会受到大的伤害。

 

“自然惩罚”让孩子在真实的感受中学习如何保护自己。这种方法可能比父母反复的警告更有效。在孩子自主的探索中,虽然也会有磕碰撞伤,但他谷会学到很多保护自己的经验。因此,父母不要过度保护、限制他的活动,否则,只会剥夺了他发挥本能的机会,或压抑了自我保护的欲望,时间长了,宝宝就更加不能分辨危险情况,完全依赖大人的保护。

 

孩子有时会受伤,父母不必大惊小怪,提醒、警告、指导、帮助孩子处理伤口是必要的。只要不是十分严重,千万不要因此限制孩子的活动,也不要给孩子一种受伤很可怕的印象。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孩子就长大了,这就叫成长,这就叫教育。自然后果惩罚法就是让孩子去体验,自己在体验中进步。

 

家教故事

 

有个一个马虎的小男孩,经常丢三落四。有一天,他回到家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明天要去夏令营!”

 

妈妈说:“哦,是吗?那你要把东西带好呀!”

 

男孩说:“放心吧,我自己来准备,一定能准备好的。”

 

妈妈看到儿子开始把衣服、鞋子、水壶等东西收拾起来,当他收拾好了,他让妈妈来看,以表示自己很能干。妈妈过来一看,发现儿子没有准备手电,而且衣服带的也不够。但是妈妈很有智慧,她只是提醒了孩子:“儿子,夏令营可是有晚上的活动,而且可能出去会凉一点。你自己再考虑考虑带的东西够不够。”儿子信心满满地说:“你放心吧,我全都准备好啦!”妈妈不说话了。

 

儿子走了,过了几天从夏令营回来了。妈妈问儿子:“玩得怎么样?夏令营过的开心吗?”

 

儿子说:“挺开心的,可就是衣服带得不够,冻得够呛。真没想到山里面这么冷!我还忘了带手电,想跟别人借可是别人都得用,我就只好跌跌撞撞的差一点出麻烦。”

 

妈妈说:“是吗?这可以说是个教训呀,以后如果再有这样的活动你应该知道怎么办了吧?”

 

儿子说:“以后我再出去活动就要像爸爸一样先列一个清单,好好想想,再问问别人,到底需要什么东西,要准备充分一些才对。”

35. 超限效应:唠叨容易使孩子腻烦

一个人的话无论如何动听和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一下子要把人的耳朵灌满似的,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

 

认识“超限效应”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妈妈三番五次地对孩子说“你要将你的屋子收拾干净”,可孩子将妈妈的话当做耳旁风,屋子杂乱依旧;一个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你该戒烟了”,可丈夫依然“恶习”不改,照样“吞云吐雾”;一个销售人员一遍又一遍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强迫式的导购,会让顾客感到不愉快和反感,最后反而不会购买产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人的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的时候,会出现自然的逃避倾向。这是人类出于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由于人的这个特征,在受到外界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的情况下,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就会引起人们心理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情绪。心理学上将这一现象称作“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例如,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健康过分担心,如天气冷了怕感冒,天气热了怕出汗。孩子要上学,外面刮风了,父母就反复劝诫孩子要多穿衣服,早起时说,吃早饭时又说,孩子出门时还说。这让孩子觉得很口罗唆。实际上父母过分的叮咛,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因为过于“唠叨”而容易使孩子产生“超限效应”,感到腻烦而听不进去,或者听得太多感到麻木。

 

还有一些父母,喜欢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大而空的说教。孩子即使认为父母的话在理,也由于在短时间内遭遇“集中轰炸”,而感到难以承受。这也是许多青少年爱“顶牛”的原因。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在,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应注意“度”。如果“过度”,会产生“越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的目的。掌握好“火候”、“分寸”,做到“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小故事

 

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出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批评应该适度

 

父母批评孩子一定要注意度。一旦受到批评,孩子总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如果父母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转变为不耐烦,最后反感至极,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做”的反抗心理。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觉得同样的错误被“穷追不舍”,也才不会感到厌烦。

 

对于孩子来说,更需要的是父母指点迷津的人生忠告,而不是重复的批评的口罗唆。尤其在当孩子遇到考验、困难,或心情沮丧、情绪很坏时,如果父母唠唠叨叨、翻来覆去的用同样的话来批评教育,只会让孩子听得不耐烦,父母也因此生一肚子气。

 

重复批评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有时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有这样一个心理学上的游戏:

 

让一个人快速重复“老鼠”这个词十遍。在他刚刚说完第十遍“老鼠”后,如果有人马上提问:“猫怕什么?”要求他立即回答,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会回答“老鼠”!

 

这个游戏表明,当一个人在无度地重复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概念的时候,他的智力就在重复的过程中不断下降,判断力也在下降,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没有必要有错必究。孩子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等比较差,犯一些小错误是难免的,也有情可原。如果对其要求过于苛刻,以为不管多大的孩子干了错事都是非常糟糕的,是品行或道德问题,凡事上纲上线,搞“阶级斗争”,甚至不惜用谩骂体罚来纠错,势必造成负面影响,使孩子受到重大的心理创伤。

 

要提醒家长们的是,批评的目的是指出错在哪里,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而不是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也不是为发泄父母的愤怒。因此,父母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在批评的同时照顾到孩子的自尊,使孩子真正提高认识,主动改正错误。

 

在教育犯错的孩子时,如果父母能放弃简单粗暴的批评,换成用温和的方式表达,或者让孩子在平和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能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父母可以试着用下面的方法批评孩子,可能会起到比直接批评更好的效果:

 

⑴用赞扬代替批评。“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孩子大多爱听表扬话,不爱听批评话,甚至一听批评就逆反。父母在批评其不足之前,可以真诚地赞扬他的进步或者巧妙地用赞扬进步代替批评不足。例如,在批评孩子的淘气时,妈妈可以先表扬他聪明、点子多、有能力等长处后,然后告诫孩子,如果能把聪明才智用在学习和团结同学上,一定会成为全班最受欢迎的学生。

 

⑵巧妙地指出“美中不足”。有些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也先用了赞扬的原则,但在赞扬后,却使用“但是”来了一个明显的转折。这让孩子产生反感,认为父母的表扬不真诚。对此,父母可以换“但是”为“如果”。比如:“你的学习成绩很不错,如果你能多团结同学,多关心别人,相信你会更受同学欢迎的。”这样的间接提醒,比“但是”后面的直接批评,效果更好,孩子也更乐于接受。

 

当然,采用温和的批评方式,不是说要父母放纵自己的孩子,而是要求父母在提出批评时,一定要讲究策略,当孩子犯错时,既要指出其错误,又不致挫伤其自尊心。当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并且屡教不改时,父母就有必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惩罚性措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唠唠叨叨,更不能马马虎虎。

 

总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需要严格,又必须对孩子表示关心,做到恰到好处。

 

小故事

梁启超自幼聪颖,4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9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在他10岁时,有一次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见院里的一棵杏树花开得太漂亮了,就偷偷地折下了一枝,藏在宽大的袖筒内。这一举动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很生气,可当着众人的面,又不好骂他,那样不仅搅乱了做客的气氛,也让小启超的脸面不好看。

 

到了吃饭的时候,客人们都安排坐下了,梁启超最小,最后一个被安排。这时,父亲忽然心生一计,当众对儿子说:“你自小爱卖弄文才,各位先生也想看看你的墨水有多深。我先出一上联,你若对得好,得到在座的先生认可了,才可以坐下吃饭;如果不尽如人意,就站着吃。”各位客人也齐声附和。梁启超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满口答应下来。父亲略加思考,说道:“上联是: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小启超一听,脸刷地红了,方知父亲已发现了自己偷折杏花的行为,不好当众揭穿,而是用上联来批评他,让他知错改错。于是,他答道:“我的下联是: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出,众人齐声喝彩。

 

父亲见儿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知道自己错了,又对出这么好的下联,赢得大家的赞赏,就原谅了他的这种不体面的行为。小启超既得到了教诲,又留住了面子,从此更加自律了。

 

用心理制裁代替直接的批评

 

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父母可以使用心理制裁代替直接的批评,比如对孩子不予注意、态度冷淡,或让他们自己承担错误的后果,等等。这样会比严厉的批评取得更好的效果。

 

孩子在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或闯了祸,常会产生一种内疚感或恐慌感。这两种心态纠合在一起,会形成孩子做错事后强大的心理压力,促使他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父母加以严厉责备甚至痛打一顿,这会让孩子原有的内疚感消失,孩子可能会想:“我犯了错误,但他们打了我一顿,互相抵消了,事情也就过去了。”

 

有人对小学生做过一个关于“犯错后最怕什么”的调查。调查发现,小学生最怕的并不是“父母的责备和惩罚”,而是“犯错后父母竟然不责备我一句。”这个结果令人深思。

 

与体罚、物质刺激等不良教育手段相比较,心理制裁的教育方式更加有效。因为体罚是以高压手段强制孩子服从,这种封建主义的棍棒教育是以孩子长期心理创伤换得暂时的教育效果,却会在孩子的个性全面发展上造成缺陷;而物质刺激会误导孩子,是以价值观念为代价取得的短期行为,会在孩子的思想意识上投下可怕的阴影。

 

相比之下,心理制裁的教育方式是父母暂时取消对犯错误的孩子的注意、关爱、赞扬、鼓励,使孩子处于暂时被孤立的境地,失去心理上的满足并且产生不安感,激发他们反思自己的错误,主动认识并改正错误。这种教育方式没有体罚、物质刺激等方法的弊端,而且不容易引起逆反,是一种比较理智的教育手段。

 

“心理制裁”的方式很多,以下两种是比较常见的:

 

⑴不予注意。对孩子的某些错误行为采取“不予注意”的态度,视若不见,听而不闻,取消对其赞扬、鼓励,使其情感上“被疏远”,行为上“被轻视”。这会使孩子心理上由焦虑发展为对自己的动机、态度和行为的反省,进而醒悟自己的过错。当然,“不予注意”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等孩子开始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后,再顺势加以教育疏导。

⑵“冷冻”处理。当孩子犯了错误却任性娇气时,父母有意识地“冷冻”气氛:表现出冷淡的神情,冷眼盯视,甚至连冷淡的话也不说。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的哭闹变得无效,发脾气受到冷遇,促使其心理紧张并开始“收敛”,为父母下一步施教创造条件。例如,当有孩子哭闹不停时,如果妈妈回身去爱怜他,他只会越闹越凶。如果父母对他不予理睬,孩子见哭闹无效,反而会停止哭闹。

 

小故事

 

有个小男孩从小充满好奇心,凡事总好寻根究底,不找到答案决不肯罢休。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便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将其宰杀后,把内脏一个一个割离,仔细观察。没想到,这只狗不是别人家的狗,而是校长家的爱犬。校长十分恼火,感到太不像话,如不严加惩罚,以后还不知会干出一些什么出格的事。但是,到底该如何处罚,经过反复考虑,权衡利弊得失,校长采取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方法:罚这个小男孩画出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

 

小男孩知道自己惹下大祸,决心改正错误。于是他按照校长的要求,认真仔细地画好两幅图。校长看后很满意,认为图画得好,杀狗之事就这样了结了。

 

这个小男孩名叫麦克劳德,英国著名解剖学家,曾与班廷医生一道研究发现了医治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两人于1923年荣获诺贝尔奖。

 

的微笑,但小嘉嘉却像听到了严厉的批评,马上停止了乱蹦。因为母亲的批评声音低而轻柔,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当头棒喝”式的高声斥责,偶尔使用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如果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使用,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而如果适当地采用低声调批评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

 

在教育孩子中用低声调,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⑴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

 

⑵低声调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从物理学的角度上讲,父母用低声讲话,孩子就必须集中精神才能听清,即使他在主观上并没有打算认真听,但由于条件反射的听觉动作,还是会不自觉地捕捉你谈话的内容。

 

⑶父母低声批评,孩子也不会使用高声调。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如果父母低声批评,效果则会不一样。心理学认为,人和人对话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就是一个人的低声容易导致对方说话低声,一个人的高声也容易导致对方说话高声。美国的凯尼让大学语言研究班曾与美国海军合作,研究在军事行动中一项指令的下达应该以多大声音发出最合适。实验者们通过电话、舰船上的传声管,向接收者发出各种分贝的声音,结果表明:发送者的声音越高,接收者回答的声音越高;发送者的声音越低,接收者回答的声音越低。这个规律提醒我们,当交谈双方情绪处于紧张和敌对时,一方的低声也有助于降低对方的音量,从而缓解双方的对立状态。

 

⑷低声调可以赶走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的父母,肯定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除了低声批评外,父母还可以采取沉默的方法。当孩子做错了事后,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父母责备他,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小故事

 

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时,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

 

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

 

黄喜很奇怪地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

 

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36. 当头棒喝:使迷途的孩子猛醒

 

夸美纽斯曾经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专章论述过纪律问题,他明确指出:“我们可以从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开始,就是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因为做了的事情不能变成没有做),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

 

要提醒父母的是,教育拒绝欺骗,在惩戒孩子的错误时,你可以大声斥责,当头棒喝,但必须是心底的真情涌动,真情流露。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终身不忘。

 

响鼓要用重锤敲

 

禅宗认为佛法不可思议,不能用语言描述清楚,甚至一开口就会错,一用心也会错,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感觉去体悟。所以,不少禅师在接待初学者,常一言不发地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或“棒喝交驰”提出问题让其回答,借以考验其悟性,打破初学者的执迷,棒喝因之成为佛门特有的施教方式。《续传灯录》“茫茫尽是觅佛汉,举世难尽闲道人。棒喝交驰成药忌,了忘药忌未天真。”后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为棒喝或当头棒喝。

 

俗话说“响鼓要用重锤敲”,它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当头棒喝”的教育方式以其“突然性”和“强烈性”,给孩子比较大的心理震慑,可以促使孩子醒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在某些情况下不可替代的有效的教育方法。“棒喝”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惊人的事实、纪律处分、严肃批评等,对沉溺于错误的孩子以一种突然的提醒或处罚、惩戒。

 

例如,有一个小孩在马路上行走经常不遵守交通规则,父母屡次教导,但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父母很焦急,也很担心。于是有一次,父母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行人因闯红灯而被汽车撞死的事故,就指给孩子看,结果使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慑,从此牢记在心,再也不敢违反交通规则了。这种血的事实会给孩子极大的刺激和深刻的教训,也许比父母的各种说教都有效。

 

“当头棒喝”效应之所以有效,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受性与刺激的阈限有关。如果作用于人的刺激阈限始终维持在中等水平,那么感受性会因此而麻木。刺激阈限大大超过中等水平,感受性十分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谓之“强刺激”;刺激阈限大大低于中等水平,十分微弱,如一只小虫在皮肤上爬行,其感受性也会因此而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称为“弱刺激”。这两种刺激都可能产生“当头棒喝”效应。

感觉的强刺激和弱刺激在生活中随处都有。例如,父母讲话,突然提高音量,或者声音低沉,都能引起孩子的特别注意。

 

一些家长常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别说打,就是一句重话也说不得。其实,只要你真正疼爱孩子,对孩子能有真正深入的了解,能抓住问题的症结,适当的重话是能够起到警醒作用的。但是“当头棒喝”不能与简单粗暴划上等号。父母热烈、丰富的表情,激情满怀、生动传情的眼色,富有逻辑的挚诚挚爱的语言等,都是感受性很强的刺激,通过它们来表达父母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愤怒,从而产生有力的教育效果。倘若把“当头棒喝”演变为对孩子讽刺、谩骂、声嘶力竭的呵斥,简单粗暴的体罚或变相体罚,这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负面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小故事

 

古代,有一个叫黄檗的禅师,身边有许多弟子。他接纳新弟子时,有一套规矩,即不问情由地给对方当头一棒,或者大喝一声,而后提出问题,要对方不假思索地回答。而且每提出一个问题时,都要当头棒喝。

 

黄檗禅师的目的,是考验对方对佛教的虔诚和领悟程度,告诫对方一定要自己悉心去苦读深究,弄清佛法的奥妙。

 

黄檗禅师的这种古怪的传教方法,后来便被佛门采用流传。

 

当头棒喝纠正错误

 

教育家认为,没有表扬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棒喝”的教育同样不会成功。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有些孩子,对父母的正面劝导总是无动于衷,执迷不悟。而如果采用“当头棒喝”,有时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父母对待孩子的一些痼疾,可以使用严厉批评、发怒,甚至包括处罚在内的“重锤敲打”手段,加大刺激的强度,以矫治痼疾。因为“当头棒喝”带有一定威胁性的震慑,它能阻断孩子产生一定的态度和行为,或警戒可能出现的某种严重后果,从而使孩子确立应有的态度,不产生某种行为。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发掘他的闪光点,使用赞美式的教育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效,而且过分表扬和夸奖,也容易使一个普通的孩子变得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甚至认为老师、父母都不如自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这样的孩子踏入社会,就会发现自己并非天才,在工作和人际关系方面都可能面临重重困难。

 

而“当头棒喝”式的教育方式,正是克服“骄、娇”二气的良药。当发现对孩子多次劝导仍然没有效果时,父母可以作一番严厉的批评、斥责甚至惩罚,也许能使他们从迷途中猛然惊出一身冷汗,从而接受教育。

 

有的时候,孩子的行为危害到他们自身或别人的安全,父母就不能不“当头棒喝”,及时制止,甚至不惜使用惩罚手段。例如,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做出违法的事情时,父母就有必要突然对其进行呵斥,以及严厉的批评。

 

因为强刺激效应并非都是正向、积极的,也有其负面、消极的方面,问题在于怎样使用,以便对症下药,恰到好处。当然,教育孩子时,负面刺激要注意适度,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要避免主观、武断和随意。

 

在对孩子采取“当头棒喝”的教育方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发挥刺激效应的可信性。父母在对孩子批评、警策时,需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否则,孩子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应有的效用。

⑵父母在运用“当头棒喝”的教育方式时,只能是偶尔为之。试想,如果父母经常嗓音大、脖子粗、脾气暴,孩子也就对此感到麻木,不当一回事。父母的“当头棒喝”就起不到相应的教育效果了。

 

⑶把握“棒喝”的“度”。由于每个孩子对刺激的反应不一样,能承受的刺激程度也不一样。因此,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棒喝”时,一定要从孩子实际出发,把握分寸,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小故事

 

王一新患了强迫症,洗一件衣服要一小时,还喜欢反复关门……

 

一天,父母把心理医生请到家里。晚上7点,大家坐在一起看电视,王一新又借口衣服脏了得赶紧洗,便认真地洗起上衣来,连搓带冲洗,翻过来、倒过去,折腾起来没完没了。

 

心理医生突然在茶几上用力一拍,大声说:“王一新,够了!”王一新大吃一惊,惊恐地停下来,看着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夺过他的上衣,高声对其父母说:“你们看,这件上衣我是看他前天才穿在身上的,根本不脏。”并迅速地把衣服清洗、拧干、抖开,递给王一新,“看看,跟你花20分钟洗的效果一样。”

 

把衣服挂出去以后,心理医生对其父母悄悄说:“以后你们一发现王一新有这种症状,就这样提醒他,多做几次,慢慢就会有效果。”

 

果然,父母多次这样做。6个月后,王一新的症状就消失了。

 

低声教育效果佳

 

《圣经》上有这样一句话:“沉稳的回答能够平抑疯狂的愤怒。”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布兰德先生曾经研究过与谈话者讲述某一事项时的最佳谈话方式。他的调查结果表明:与雄辩型、演说型的谈话方式相比,沉稳型的谈话方式更能让对方达到更大程度的理解。这似乎说明:低声的谈话方式,能比高声的谈话方式达到更好的说服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面对高声哭闹的孩子,母亲会不由自主地提高嗓音,心里是多么想让孩子安静下来,可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仍然以高嗓门哭闹,无止无休。最终,母亲累得筋疲力尽,仍然是无可奈何。

 

人们常说“有理不在声高”,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同样奏效。当我们批评孩子时,用比较低的声音,有时比用较高的声音效果更好,而且越是批评、呵斥的话题,就越应该用低于平日的声调来讲。

 

3岁的小嘉嘉在别人家的床上又蹦又跳,这时妈妈走近他,用轻得几乎让人听不见的声音在小男孩耳边说:“你觉得不经允许就随便在人家床上乱蹦,可以吗?”

 

母亲的声音十分轻柔,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但小嘉嘉却像听到了严厉的批评,马上停止了乱蹦。因为母亲的批评声音低而轻柔,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当头棒喝”式的高声斥责,偶尔使用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如果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使用,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而如果适当地采用低声调批评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

 

在教育孩子中用低声调,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⑴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

 

⑵低声调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从物理学的角度上讲,父母用低声讲话,孩子就必须集中精神才能听清,即使他在主观上并没有打算认真听,但由于条件反射的听觉动作,还是会不自觉地捕捉你谈话的内容。

 

⑶父母低声批评,孩子也不会使用高声调。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如果父母低声批评,效果则会不一样。心理学认为,人和人对话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就是一个人的低声容易导致对方说话低声,一个人的高声也容易导致对方说话高声。美国的凯尼让大学语言研究班曾与美国海军合作,研究在军事行动中一项指令的下达应该以多大声音发出最合适。实验者们通过电话、舰船上的传声管,向接收者发出各种分贝的声音,结果表明:发送者的声音越高,接收者回答的声音越高;发送者的声音越低,接收者回答的声音越低。这个规律提醒我们,当交谈双方情绪处于紧张和敌对时,一方的低声也有助于降低对方的音量,从而缓解双方的对立状态。

 

⑷低声调可以赶走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的父母,肯定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除了低声批评外,父母还可以采取沉默的方法。当孩子做错了事后,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父母责备他,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小故事

 

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时,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

 

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

 

黄喜很奇怪地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

 

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