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b set 临时变量:会用数据看问题——听李希贵的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3:11:37

 

从校长到教育局长,再到校长,弃官从教,李希贵走了常人不常走的人生轨迹。2007年在北京召开的名校长高峰论坛上,我有幸聆听了李希贵的管理思想。他演讲的题目是《唤醒校园里沉睡的数据》,他从平时容易忽略的数据中谈教育科学,立意新颖,说服力强,丰富了管理思想的理趣、情趣和文趣(这“三趣”是我借用肖川教授的)。

在报告的开头,李校长讲述了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故事——在克里米亚半岛战役期间,南丁格尔最开始使用图表来说明,死于不卫生条件的士兵比死于战斗中的士兵还要多。数据和图表在战争中拯救了很多生命,由此可以假设,在学校里,数据就有可能拯救或教化更多的孩子。

李校长告诉我们:当你为自己学校确立办学目标,或者发展战略时,离不开对学校客观情况的分析,你可以定性分析,但定量分析可能会让你更确切地了解学校。李校长用观察的方法,研究了“清华大学领导执行力培训班发言情况”。结果发现,发言的次数和座位编排的关系不大,发言的次数与演讲者所处的位置有关。而后,李校长用同样的方法观察了六节课堂教学,深度了解了影响学生发言的积极性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发言的次数与座位编排的关系也不大,而与教师讲课时所处的位置以及投影幕的位置关系很大。他的研究改变了我们一直以来的习惯看法:前排是好位置;也支持了教育界一直倡导的民主课堂的观点:教师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去。

我们习惯用分数直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看似很科学的标准,其实是很不科学的。李校长把某个学生多次的数学考试分数,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该生的数学成绩非常不稳定;当改用名次动态图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该生的成绩很稳定。成绩出现波动的原因是考试的范围不同,学生对旧知识没有复习,新知识掌握得还可以。诊断教学建议是: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可以预见,如果我们仅用表格中的数据评价该生的数学成绩,就会挫伤他的自信心,评价也就失去了诊断和反拨作用。

因此,李校长建议,“测量:从习以为常中走出来。”他对几个班的学生作业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优秀学生部分作业不做,成绩变化不大;作业布置需要分层次才更有效。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布置作业的随意性很大,往往都是一刀切:一样的题目,一样的要求,一样的标准。其结果可想而知,优秀学生吃不饱,浪费时间;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吃不消,浪费精力。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业布置一定要适合学生,作业的难度一定要在学生通过努力能够企及的范围之内,这样的作业才是有意义的,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报告的结尾,李校长用了一个很人性化的题目:测量幸福。他把十位优秀教师与十位随机抽取的教师课堂教学流程效益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1、优秀教师群体课堂学生人均效能明显高于随机抽取的教师群体的课堂学生人均效能。2、导致出现这样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优秀教师群体的课堂上,学生听和读的时间所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52.4%和2.1%,明显低于随机抽取教师的比例62.2%和13.3%,而课堂上学生写的时间所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30.2%,又明显高于随机抽取教师的比例11.9%。可见,语文课堂上仅满足于学生的听和读,效益是十分低下的。3、无论是优秀教师还是随机抽取的教师,课堂上学生的说、表演和辅导他人的时间都十分的少,而听的时间都超过了总时间的一半,因此,即使优秀教师群体课堂的学生人均效能也只有1089秒,合计18.15分钟,占一节课45分钟的40.3%,还有60%的时间是低效或无效的。4、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需要加大力度,压缩学生听的时间,让学生多说、多写、多交流,在表演、辅导他人方便多下功夫。

以上结果是基于这样的预设:当人们学习时,他们大约记住阅读的10%,听到的20%,看见的30%,说的70%,做的90%。这种预设是教育家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而得出来的,然而,“满堂灌”现象仍然随处可见,“做中学”的教育理想在当今还没有成为大众教师的自觉行为。

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要善于从数据中发现信息,善于从信息中提炼教育规律,善于从教育规律中完善教育思想,善于在教育思想的统领下创造性地实践,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摘自守望教育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