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针灸治疗青春痘:宝鸡农村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与引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19:55

宝鸡农村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与引导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宝鸡文化》编辑部  张 燕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古称陈仓,俗称西府”、周秦故里”,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民风敦厚、纯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农村庙会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庙会是一种集民俗信仰、商品交易、文化娱乐等项目为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农村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与引导,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进步的意义。

一、     我市庙会文化活动的现状

  庙会文化是我国民间百姓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庙会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城乡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它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历久不衰。

    传统的庙会文化活动主要表现为拜神祭祀(给村社所供养菩萨过生日)、抬菩萨出巡等活动,带有部分宗族和封建迷信色彩;广大群众热衷于拜神祭祀,肆意操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造成铺张浪费,影响社会治安。近年来,市场开放,经济活跃,在政府的重视和管理引导下,庙会文化活动有了新的变化,在拜神祭祀过程中进行移风易俗,逐步改革封建礼仪,由政府组织、开展的物资交流、文化艺术、经济信息广泛交流的盛会。组织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咨询服务,使之形成一种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增进了人们情感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城乡庙会内容不断创新,规模越来越大。宝鸡地区从旅游景点到山乡村寨大小庙会却盛况空前,全市12个县区的庙会超过上百个,小庙会上赶会的人流成千上万,像钓鱼台姜子牙庙会、五丈原诸葛亮庙会、岐山县周公庙会等大庙会,会期大都在五至十天左右,每天人山人海,赶会的,做生意的,卖艺的,人流超过数万计。庙会为城乡群众带来的精神愉悦,是无法用金钱物质来取代的。

        二、以往农村庙会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庙会文化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必竞带有一定的宗族和封建迷信色彩,如果不加强管理与引导,势必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经过全面调查,发现以往的庙会文化活动存在着如下问题:

        1、意识不强,认识不足。基层领导对庙会文化活动缺乏理性认识,认为庙会只是农村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活动,没有认识到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没有意识到政府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把它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任其自发、自由活动。

       2、管理制度松散,力度不强。虽然各庙宇都有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人员少,文化水平低,组织能力差,管理机构不健全,政策宣传不到位,寺庙未批先建现象时有发生,庙会文化活动仍有不文明庸俗低趣的形式出现,宗族派系争端尚未完全消除,成为社会治安隐患。

        3、审美取向含糊,品位不高。普遍村社认为,庙会如同村民逢年过节一样,拜神祭祀,操办酒席,请来剧团演戏,宴请亲朋好友。把活动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部份忽视掉,致使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名为活跃氛围而公开放映格调低下的录相片等等。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使庙会文化活动品位明显下降。

        4、文化内涵不够,缺乏开发。庙会既是传统民间集市的一种形式,又是汇集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每个庙会文化活动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挖掘发挥其文化内涵,必将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对农村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与引导

       如何传承和发展农村庙会文化,使之形成一种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值得基层领导探讨的问题。对此,正确引导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宗教活动的依法管理,发挥基层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设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相应措施。主要体现如下:

1、广泛宣传,增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正确认识。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收集提供,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在节庆期间组织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咨询服务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庙会文化活动的要求规范和目的意义。

       2、加强管理,规范对庙会文化活动的行为。把庙会文化活动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把庙会文化活动作为年终分管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每年重大庙会文化活动之前,邀请文化、宗教、法律等专家举办庙会文化知识讲座,组织群众参加,使他们统一思想,增强认识,文明有序地组织庙会文化活动。由政府牵头,协调文化、宗教、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抵制和摒弃一些低级、庸俗、鄙陋的活动内容,使庙会成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

        3、因势利导,开辟农村宣传文化阵地。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增加新的活动形式,渗透先进文化内容。结合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活动,举办各种文体比赛,组织法制图片展览,赠送农业、科技书刊资料,营造“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转化群众思想观念。

        4、传承发展,提高庙会文化活动品位。宝鸡庙会文化活动绚丽多彩,孕育着岐山哨子面、西秦刺绣、社火脸谱、西府道情、西府曲子、凤翔泥塑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直接表达着当地人民的个性特征、亲和力与凝聚力。政府高度重视,紧密配合上级文化部门,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应对措施,健全保护机制,着手在硬件建设、资料搜集与保护传承、研究创新、开拓市场、加强宣传等方面来传承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人、传承单位创造条件,提供环境,给予扶持,让其进行传帮带,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培养新生力量。充分发挥庙会地方特色,组织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表演活动,进一步提高庙会文化活动品位。

5、积极创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加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管理与引导的同时,不断挖掘发挥其文化内涵,积极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使农村庙会文化活动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相结合,与商业营销相互动,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动平台。

四、     庙会文化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

1、庙会文化能够促进市场经济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古老的庙会日益受到追捧,庙会人群越聚越多,庙会经济水涨船高。庙会对传承民风民俗、活跃文化生活、繁荣市场消费起到了独特作用。每逢庙会,人们自发地在固定地点举行集会,在享受戏剧、歌舞、杂耍等文化娱乐活动带来的精神乐趣的同时,还要吃喝、买日常消费品。这样一来,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据说,一个中等规模的庙会,就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消费拉动量。

2、庙会文化充满了强烈的现代气息。有些人之所以对庙会文化存在偏见,是在用老眼光看新时代,看发展变化中的庙会。过去,庙会的确大都以烧香拜佛、求神问卜等封建迷信活动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创新发展和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新元素、新科技、新经济已经成了庙会文化的主角,封建迷信活动越来越没有市场。对此,全国各地的事例很有说服力。据报道,近几年首都北京各个庙会主办方不断创新,逐步引入了现代手段,结合社会热点,提高互动性,增加时尚性。地坛庙会2008年集视频和交互手段于一身的新媒体互动艺术游戏方式,有奥运火炬手、著名电视主持人与游人见面,游人与演员共同表演魔术等,还设置了奥运专业项目体验台。除此之外,戏曲、歌舞、杂技、民间工艺也鲜明地体现出了时代变化。

3、庙会文化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在这方面,全国各地启动庙会文化活动场所发展旅游业的情况比比皆是,已形成了文商交融、庙市合一的特色旅游经济。如北京的潭柘寺、开封的大相国寺等,均形成了新的旅游热点。扶风法门寺庙会驰名海内外,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圣诞日,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数十万游客、僧众蜂拥而至,人流如潮,成为宝鸡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还有岐山周公庙会、陇县龙门洞庙会等等,都利用庙会文化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综合性地展现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地方风情,从而使庙会成为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衍生地和最富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把上百个庙会融入大旅游,必将为宝鸡经济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增添无穷后劲。(柴智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