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宣肺贴膏的贴法图:[转贴]平路:一个民国,各自表述 【猫眼看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4:13:27
平路:一个民国,各自表述

2010-10-11

  近几年,大陆文化界流行谈“民国”。研究“民国”成了一股热潮。上个月,广州出版的《新周刊》,封面故事也是“民国范儿”。

  两岸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不少分歧的语意。依对岸的理解,“民国”概指一九一二到一九四九,毛泽东拿下江山为止。这个“范儿”,听说是个百搭词,恰似一种风尚,也好似我们语汇里的“规范”。相比于一九四九之后,尤其文革一片灰蓝蚂蚁的集体经验,比起那种贫瘠与单调,共和国之前的“民国”,现下对岸的眼光里,它充满泼辣的生命力,甚至是前卫与创新的年代。

  “民国”蔚然成风尚,也衍生出商机,包括月份牌、老照片,包括张爱玲、徐悲鸿,包括建筑式样,北京的燕京(现在的北大)、南京的中山陵,都是愈看愈顺眼的民国建筑。

  正因为“民国”过渡到“共和国”是断代,其后的文革则是彻底的断绝,大陆文化界遥想“民国”,追怀时就多了漫涣的美感。又因为相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新中国”,一九四九前的“民国”曾被定义为腐朽的“旧社会”,如今大陆的文化人正替它平反:提到“教养”、“文人襟怀”、“饱满的民风”,当时,“民国”至少有特立独行的个人,再加上它衔接晚清一向被低估的现代化元素,“民国”虽然诸事初定,却早有了邮政、金融种种机制,并不似原以为的那般一无是处、那般死气沉沉。

  这时候,对岸讲“民国”,那是怀旧、是翻案,也是某种借古讽今;对岸讲起民国人,就觉得曾经大开大阖,有豪情有胆识,气魄是大的。这么心有戚戚,也因为中国的问题老是卷土重来:廿一世纪的中国人,仍在面临又一次的诸事初定,仍在面临一个帝国的庞大转型。

  相比之下,台湾就叫做“中华民国”,我们的“民国”一直不绝如缕。提起这两个字,多了现实的况味,少了怀旧的美感。

  台湾的历史多元,以一九四五做汇流点,就有两股等待汇编的支流,如同英文大写的“Y”。从流行事物到老房子,殖民时代在台湾土地上留下甚多屐印。身世上既多了分岔点,我们看待“民国”,比起大陆的从极贬抑到极红火,看似少了点浪漫与激情,其实,更可以看得清楚。

  与对岸比,台湾长年累积的优势,就在眼光中的冷静与理性。

  一九一二建立的民国,当时是救亡的时代,从革命领袖到实权军阀,都带了毛躁与急切。急于推行没把握的事,飞快推向极端,再全面推翻。回溯起来,最是这份激情误事!如【新周刊】讨论“民国范儿”文中说的:“民国的空前绝后,全在于速度——所有旧东西被快速摧毁,被新东西飞砂走石地席卷覆盖。”相形之下,台湾累积出对于速度的戒惧。譬如,我们由经验中体认到,改革的关键在社会力的茁壮,这事急不得,要缓缓地由下扎根。

  对岸庆祝辛亥一百年,脱不了神格化的宏大论述;此地的民国一百年,我们如今的强项应该不在做大做强的声势,而在于回溯与前瞻的深度吧!换句话说,重要的尤是重述过往时的反思与反省:在反省中重述,或者在重述中反省,并拉出多元角度地回看,包括一九四九之前的“民国”:那个过激的时代,并思索其遗痕与烙印。(作者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