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哪里有助于睡眠:循环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22:35

随着水产养殖向集约高密度养殖方式发展,而这种养殖方式多以不断的换水来改善池塘水质,造成了对地下水的采用愈发加剧。过渡抽用地下水容易造成地层下陷等问题。为克服该弊端,台湾渔政机关从70年代起,大力通过以推动循环水养殖,实施节水措施。据测算,自1991年至2002年,这一措施已使养殖用水已由24亿立方米下降至10亿立方米,减少用水量接近60%。

1984年,台湾省渔业局补助养殖业者设置循环水设施。1993年,“农业委员会”水产试验所引进丹麦的循环水养鳗系统。通过对这一系统的运用研究,建立了多种设施利用型循环水养殖模式以及室内自动化超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并在各重要养殖地区推广运用。

一、淡水鱼塘

台湾地区较常使用的淡水循环水养殖模式可大致上区分成三大类型:1. 简易式循环水模式。2.  微生物处理模式。3.机械(物理)过滤模式。

 简易式循环水模式亦称为本土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本模式是为顺应较大面积养殖池使用所设计的,通常将1-2吨圆形FRP桶内置滤材,配合抽水机将养殖废水抽至该桶内,经由滤材吸附有害物质后再行排入养殖池内。多年来渔政单位所执行的循环水养殖示范户补助计划中,本模式是最广泛被示范户所采用者。

 微生物过滤法,常见有毛刷过滤和生物旋转盘过滤两种方式,效果好,制造容易,造价便宜而且操作简单,维护也不困难。

 机械过滤也是常见循环水处理模式,此模式占地小、操作简单且较不受天候影响的特性。常见有网袋式过滤筒及轮式过滤机。

 二、海水鱼塘:

 咸水鱼塭循环水养殖,目前国内常使用的计有模式为:1. 草虾池与文蛤池用水循环、2.草虾池与西刀舌池用水循环、3. 草虾池与龙须菜池用水循环、4. 草虾池与虱目鱼池用水循环、5.

 草虾池与其它鱼类池用水循环等。其利用原理为养殖生物代谢所排泄出来的物质、残饵、有机物质等,这些物质经过细菌分解成氮化物及磷酸盐、硫酸盐类等,这些营养盐被植物性浮游藻类、水生植物吸收,养殖生物再将植物性浮游藻类、水生植物做为饵料生物来源,而达到自然平衡状态,使水域达到净化作用。

 三、超集约循环水养殖系统

 超集约养殖可大幅缩小温室厂房面积,进而大幅节省温室建筑、自动化投饵及收获设备所需的投资。再加上大幅减少用水,故温度调节所需能源大幅减少,同时有利于进行最关键的水质及系统自动化监控,避免人为及设备的误失。以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水产试验所自丹麦引进室内自动化超集约循环水养鳗系统为例,该系统为技术密集及资本密集的设备,养鳗系统包括养鳗槽、刷网机、自动投饵机、溶氧传感器、筛网过滤机、曝气中和槽、生物滤床、滴滤塔、紫外线杀菌箱、氧气锥及回流抽水机等。经试养测试分析后,认为养殖欧洲鳗效果显著,活存率、成长率均佳,达到稳定、省力的生产目标,养殖密度每吨水可达80公斤以上,较之台湾传统式室外养鳗池的养殖密度2~3公斤约提升为30~40倍,而单位产出用水量仅为传统方法的1/30左右。丹麦发展的超高密度欧洲鳗循环水养殖系统,操作使用多年来,对岛内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提升贡献很大。该系统设备费高,且台湾系属亚热带气候与欧洲有所差异,因而有部分问题待改善。

 四、循环水养殖的执行与推动成果

1991年“农业委员会水产试验所”自丹麦引进室内自动化超集约循环水养鳗系统,对于当时水产养殖的用水问题提供极佳的解决对策。此养鳗系统更可提高养殖用水效率达90%。

 1996年“农业委员会水产试验所竹北分所”于传统室外养殖池欧洲鳗循环水养殖试验,试验结果发现增加循环水设施确实有提高鳗鱼生产量的效果,生产一公斤鳗鱼的淡水用水量为3.6~4.4吨,比没有使用循环水的用水量15.0吨/公斤,更可节省70%以上的用水量。

 1990至2006年间,推广设置循环水设施的养殖户已逾千户。期间透过“循环水养殖技术训练与推广”计划,每年定期邀请长年研究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学者、专家,办理为期4天的“循环水养殖技术训练与推广”讲习,已有27梯次541位受训人次。办理讲习训练使养殖渔民了解熟悉设施的特性与效能,助于推广工作的推动与成效的扩大。      

对历年来接受渔政单位补助的循环水养殖推广户与一般非循环水用水户进行用水调查,发现循环用水的地下用水节水效率一般在28.8~83.8%之间,平均49.1%。若以鱼种平均地下用水量而言,循环水用水量18,720m3 / ha / 年,远低于非循环水用水量45,060m3/ha/年,平均鱼种循环水地下水用水量为非循环水用水量的41.5%。平均鱼种可节省26,340m3 / ha /年的单位地下水用水量。

五、结论

水源为养殖渔业的基础,台湾淡水资源缺乏,欲求养殖渔业与环境生态和谐永续发展,亟需节省淡水资源使用。除推广纯海水养殖外,另一重点即发展循环水养殖,以节省淡水资源。依据“农业工程研究中心”长期观测及研究,初步推估一般鱼塭使用循环水设施可提高鱼塭养殖用水效率达40%以上,而超高密度自动化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若以室内养鳗系统为例,此循环过滤系统更可提高养殖用水效率达90%。成效相当显著。      然而,循环水养殖除了需提高技术层面外,尚需经济支持相配合。循环水养殖系统往往成本高于传统鱼塭养殖系统。因此仍需持续研发各鱼种经济有效的循环水养殖模式,致力提升生产力及降低生产成本,才能维持循环水养殖的永续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