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2 黄道火炬:邓小平如何评价毛泽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0:49:15

邓小平如何评价毛泽东  

2011-08-22 10:09:25|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毛泽东逝世后,全世界都在议论和揣测“毛泽东以后的中国”。

 西方的一些舆论家们认为中国已经而且必然要“否定毛”,“非毛化”。

 港台的报纸也说:“大陆批毛,势在必行。”

 国内在对待毛泽东问题上也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一种是把中国共产党的失误,甚至把林彪、“四人帮”的罪行也归罪于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历史。

 197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党中央于6月间决定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代表中央在庆祝国庆30周年的大会上作重要讲话。

 这个讲话必须对建国30年的历史作出总结,必然涉及到对“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同志以及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

 邓小平对这个讲话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说,讲话要有一些新的内容,要能讲出一个新的水平。

 中共中央对这个讲话十分重视,成立了一个以胡乔木为主的起草小组,从6月底开始工作。整个起草工作,是在中央常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中央决定这个讲话稿必须提交9月底召开的四中全会上通过。

 8月下旬,邓小平找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谈话,就讲话的初稿提出了重要的意见。

 根据小平同志的意见,起草小组进行了修改,9月1日,修改稿报送中央负责同志。3天后,邓小平再约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谈话。他说,现在的稿子,对毛主席的地位,毛主席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所做的贡献,讲得太弱了。还是要讲在30年的历史上,毛主席是有伟大功绩的。要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30年的整个历史衔接起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前提下写这个报告。小平同志强调:现在要注意,有些从“左”的方面来攻击党的人,也打着维护毛主席的旗号。这是一个新动向。所以,这个稿子要批判来自“左”的以及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

 稿子第二次修改后,小平同志看了很满意。

 9月下旬,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叶剑英的这个讲话稿。

 9月29日,在建国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发表了这一重要讲话。讲话对建国以来的历史作了一个初步的总结,作为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同时,讲话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

 叶剑英在讲话中宣布了我们党准备对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作出一个正式的结论来。这就拉开了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序幕。

 11月,中央组织了由胡乔木负责的历史决议的起草小组,邓力群等20多名理论工作者参与起草。中央常委由邓小平、胡耀邦来指导这项工作。到1981年6月,整个决议的起草与修改历时两年,邓小平始终充当了《决议》的总设计师的角色,为《决议》的起草付出了他的智慧和心血。这期间,他同起草小组的工作人员,或者在中央会议上进行过十六七次的谈话,他关注的核心是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1980年3月,胡乔木等人拟出了《决议》提纲,送给邓小平审阅。

3月19日,邓小平约请胡乔木、邓力群等人谈话。他说:我看了起草小组的提纲,感到铺得太宽了。要避免叙述性的写法,要写得集中一些。对重要问题要加以论断,论断性的语言要多些。当然要准确。

邓小平说,中心的意思应该是三条:第一,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的决定传达下去以后,一部分人中思想相当混乱。有的反对给刘少奇平反,认为这样做违反了毛泽东思想;有的则认为,既然给刘少奇同志平反,就说明毛泽东思想错了,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好的。必须澄清这些混乱思想。

第二,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

第三,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他说,还是过去的话,这个总结宜粗还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争取在决议通过以后,党内、人民中间思想得到明确,认识得到一致,历史上重大问题的议论到此基本结束。

6月,决议草稿出来了。邓小平看后不太满意。

邓小平于6月27日同胡耀邦、胡乔木、姚依林、邓力群等人谈话,他说,这个决议草稿不行,要重新来。

 7月,起草小组根据邓小平的意见,对草稿作了较大的修改。并将修改后的稿子提交中央书记处讨论。

 在经过反复修改,并在小范围内征求意见后,10月中共中央又组织4000名高级干部对草稿进行讨论,进一步征求修改意见,大约进行了20天。

 讨论中,大多数同志对这些草稿中历史地科学地评价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对于肯定毛泽东思想,表示了赞同的意见。

也有些同志提出了不太正确的意见。特别有些挨过整的人,带着私人感情,对毛泽东提了不正确的批评。

 有人说:“毛泽东同志犯了很多错误,《决议》中就干脆不写毛泽东思想部分。”

 有人提出:“毛泽东发动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是完全错误的,连古今中外哪一个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发生的问题也比不上这个严重。”

 有人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打倒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归根到底,他不是为了革命事业,而是维护自己的地位,这表明他的品质不高尚。”

 有人说:“评价毛泽东可以分前后两段,前期是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后期是极左主义者。”

 有人甚至说:“整个建国30年来,中国发生很多次重大错误和失误,所有这些错误都应该由毛泽东一个人负责。”

 邓小平看了有关讨论意见的简报,首先肯定大家“畅所欲言,众说纷纭,有些意见很好”。对于一些偏激的意见,邓小平认为必须予以澄清。

 10月25日邓小平召集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提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评价不恰当,老工人通不过,土改时期翻身的贫下中农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通不过。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决议》稿中阐述毛泽东思想的这一部分不能不要,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它还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

 说到这里,邓小平严肃地说:“如果不写或写不好这个部分,整个决议都不如不做。”“不写或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邓小平认为讨论过程中有些同志把许多问题都归结到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品质上,这是不对的。他指出:对于错误,包括毛泽东的错误,一定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分析各种不同的情况,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个人品质上。毛泽东不是孤立的人,他直到去世,一直是我们党的领袖。对于毛泽东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1981年底3月底,决议草稿又送达中共中央52位主要负责人征求意见。

 6月22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举行预备会议,对决议稿进行第四轮大的讨论。讨论一共进行了8天,又吸收了实质性的意见差不多将近100条,并且又增加了3000多字。

 6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建国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摘自《邓小平生平全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