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少女r轻型航母:《对佛教礼仪的误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6:11:59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等的仪式,

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这里面问题很多,现在简单的说到下

面几种:

 


       (一)礼佛

 


        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西洋神教徒,说我们是拜偶像,是迷

信,其实佛是我们的教主,是人而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们也是快要成

佛的人,这是我们皈依处,是我们的领导者,尊重佛菩萨,当有所表示,好像

恭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对他表示恭

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槃了,还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都不在我们这个世

界,不得不用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象,作为恭敬礼拜的对

象,因为这是表示佛菩萨的形象,我们才要恭敬礼拜他,并不因为他是纸、

土、木、石。如我们敬爱我们的国家,要怎样表示尊敬呢?用颜色布做成国

旗,当升旗的时候,恭恭敬敬向国旗行礼,我们能否说这是迷信的行为?天主

教也有像,基督教虽没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为敬礼的对象,有的还跪下祷

告,这与拜佛有何差别呢?说佛教礼佛为拜偶像,这是西洋神教徒对我们礼佛

的意义不够理解。

 


       至于香花灯烛呢?佛在世时,在印度是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的,灯烛是表

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洁,信佛礼佛,一方面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以表示

虔敬,一方面即表示从佛得到光明清净,并不是献花烧香,使佛闻得香味、点

灯点烛佛才能看到一切,西洋宗教,尤其是天主教,还不是用这些东西吗?这

本是一般宗教的共同仪式。礼佛要恭敬虔诚、礼佛的时候,要观想为真正的

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东想西,或者讲话,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礼佛的意

义。

 


      (二)礼忏


       佛教徒礼忏诵经,异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误以为迷信。不知道

“忏”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作错了以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因为一个

人,在过去世以及现生中,谁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的罪恶,留下招引苦

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

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佛法有礼忏的法门,这等

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进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的

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一般人不会忏悔要怎么办呢。古代祖师就编集忏悔的仪规,教我们一句一

句念诵,口诵心思,也就是知道里面的意义,忏悔自己的罪业了,忏仪中教我

们怎样的礼佛,求佛菩萨慈悲加护,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杀生、偷盗、邪淫

等的不是,一心发愿改往修来,这些都是过去祖师们教我们忏悔的仪规,(耶

教也有耶稣示范的祷告文)但主要还是要从心里发出真切的悔改心。

 


       有些人,连现成的仪规也不会念诵,就请出家人领导着念,慢慢地自己不

知道忏悔,专门请出家人来为自己礼忏了,有的父母眷属去世了为要藉三宝的

恩威,来消除父母眷属的罪业,也请出家人来礼忏,以求亡者的超升,然而如

不明佛法本意,为了铺排门面为了民间风俗,只是费几个钱,请几个出家人来

礼忏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无忏悔恳切的诚意,那是失掉忏

礼的意义了。

 


       佛教到了后来,忏悔的意义糢糊了。学佛的自己不忏,事无大小都请出家

人,弄得出家人为了佛事忙,今天为这家礼忏,明天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

院,天天以佛事为唯一事业;出家人主要事业,放弃不管,这难怪佛教要衰败

了,所以忏侮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的忏悔,甚至是一小时的忏悔,

也是超过请了许多人,作几天佛事的功德,了解这个道理,如对父母要尽儿女

的孝心,那么为自己父母礼忏的功德很大。因为血缘相通,关系密切的缘故。

不要把礼忏,做功德,当作出家人的职业,这不但毫无好处只有增加世俗的毁

谤与误会。

 


      (三)课诵

 


       学佛的人,在早晚诵经念佛,在佛教里面叫课诵。基督教早晚及饮食时候

有祷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诵经,这种宗教行仪,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为

了这件事情,有几位问我,不学佛还好,一学佛问题就大了,我的母亲早上晚

上一做功课,就要一两个钟头,如学佛的都这样,家里的事情简直没有办法推

动了,在一部份的居士间,确有这种情形,使人误会佛教为老年有闲的佛教,

非一般人所宜学,其实,早晚课诵,并不是一定诵什么经,念什么佛,也不一

定诵持多久,可以随心所欲依实际情形而定时间,主要的须称念三皈依,十愿

也是重要的,日本从中国传去的佛教、净土宗、天台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

功课,简要而不费多少时间,这还是唐、宋时代的佛教情况,我们中国近代的

课诵,一、是丛林所用的,丛林住了几百人,集合一次就须费好长时间,为适

应这特殊环境所以课诵较长。二、元、明以来佛教趋向混合,于是编集的课诵

仪规,具备各种内容,适合不同宗派的修学。其实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

从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时间短些不要紧,次数不妨增多,终

之学佛,不只是念诵仪规,在家学佛,绝不可因功课繁长而影响家庭的工作。

 


      (四)烧纸


       古代中国祭祖时有焚帛风俗,烧一点绸缎,给祖先享用。后来为了简省就

改用纸来代替,到后代做成钱,元宝钞票,甚至于扎房子、汽车来焚化,这些

都是古代传来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

 


       这些事情,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表示一点孝意。自己饮

食,想到父母祖先,自己住屋穿衣,想到祖先,不忘记父祖的恩德,有慎终追

远的意义。佛教传来中国,适应中国,方便的与念经礼佛合在一起,但是在儒

家“送死为大事”及“厚葬”的风气下,不免铺张浪费,烧得越多越好,这才

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评,而佛教也被认为迷信浪费了。佛教徒明白这个意义,最

好不要烧纸箔等,佛教里并没有这些。

 


       如果为了要纪念先人,象征的少烧一点,不要拿到寺庙里去烧,免得佛教

为我们受罪。

 


      (五)抽签,问卜扶乩

 


       有些佛寺中,有抽签、问卜甚至有扶乩等举动,引起社会的的讥嫌,指为

迷信。其实纯正的佛教,不容许此种行为(有没有效验,是另外一件事)。真

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过去及现在作有恶业,绝不能趋吉避凶的方法可

以避免。修善得善果,作恶将来避不了恶报,要得到善的果报,就得多做有功

德的事情。佛弟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如法合理的作去,绝不使用投

机取巧的下劣作风。这几样都与佛教无关,佛弟子真的信仰佛教,应绝对避免

这些低级的宗教行为。

 


        四、由于佛教现况而来的误解

 


        一般中国人,不明了佛教,不明了佛教国际的情形,专以中国佛教的现

况,随便批评佛教。下面便是常听到两种:

 


        (一)信仰佛教的国家就会衰亡

 


       他们以为印度是因信佛才亡国,他们要求中国富强,于是武断的认为不能

信仰佛教,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研究过佛教历史的都知道,过去印度最强盛时

代,便是佛教最兴盛时代,那时候,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一印度,把佛教传播

到全世界。后来婆罗门教复兴,摧残佛教,印度也就日见纷乱。当印度为回教

及大英帝国灭亡时,佛教已经衰败甚至没有了。中国历史上,也有这种实例。

现在称华侨为唐人、中国为唐山,就可见到中国唐朝国势的强盛,那个时候,

恰是佛教最兴盛的时代,唐武宗破坏佛教,也就是唐代衰落了。唐以后,宋太

祖、太宗、真宗、仁宗都崇信佛教,也就是宋朝兴盛的时期。明太祖本身是出

过家的,太宗也非常信佛,不都是政治修明,国力隆盛的时代吗!日本现在虽

然失败了,但在明治维新之后挤入世界强国之列,他们大都是信奉佛教的,信

佛谁说能使国家衰弱?所以从历史看来国势强盛时代正是佛教兴盛的时代。为

什么希望现代的中国富强,而反对提倡佛教呢!

 


      (二)佛教对社会没有益处

 


       近代中国人士,看到天主教、基督教办有学校医院等,而佛教少有举办,

就认为佛教是消极,不做有利社会的事业,与社会无益,这是错误的论调,最

多只能说,近代中国佛教徒不努力,不尽责,绝不是佛教要我们不做,过去的

中国佛教,也办有慈善事业,现代的日本佛教徒,办大学、中学等很多,出家

人也多有任大学与中学的校长与教授,慈善事业,也由寺院僧众来主办。特别

在锡兰、缅甸、泰国的佛教徒,都能与教育保持密切的关系,兼办慈善事业。

所以不能说佛教不能给予社会以实利,而只能说中国佛教徒没有尽了佛弟子的

责任,应该多从这方面努力,才会更合乎佛教救世的本意,使佛教发达起来。

 


        中国一般人士,对于佛教的误解还多得很,今天所说的,是比较普遍的,

希望大家知道了这些意义,做一个有纯正信仰的佛教徒,至少也能够清除一下

对佛教的误会,使纯正佛教的本意发扬出来。否则看来信仰佛教极其虔诚,而

实包含了种种错误,信得似是而非,这也难怪社会的讥嫌了。

 


       附录:一、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

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

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

 


       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

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

 


       或疑经中常言空义,岂不与前说相反,今按大菩提心,实具有悲智二义。

悲者如前所说(即积极的大悲心)智者,不执着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无我

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利生事业,若解此意,即知常人执着我相而利益众生

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不久、不澈底。若要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

澈底者,必须学习佛法,了解悲智之义,如是所做利生事业乃能十分圆满也。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着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

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之事业。亦犹如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习惯一一推翻,

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

 


       今能了解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真精神所在,则常人谓佛教是迷信,是消极

者,固可因此而知其不当。即谓佛教为一切宗教中最高尚之宗教,或谓佛法为

世界一切哲学中最玄妙之哲学者,亦未为尽理。因佛法是真能:

 


      (一)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二)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予以正见。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予以正

行。破除世间一切幻觉而予以正觉。

 


     (三)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

 


     (四)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不仅中国,现今如欧美诸国人,正在热烈的研究及提倡。出版之佛教书籍

及杂志等甚多。故望已为佛教徒者,须澈底研究佛法之真理,而努力实行,自

不愧为佛教徒之名,其未信佛法者,亦宜虚心下气,尽力研究,然后才对佛法

再加以评论,此为余所希望者。以上是略说佛法大意。

 


        又佛法与宗教其旨趣亦复相异,兹比较如次:

 


        一、宗教有崇拜一神或多神及其教主,认为彼等有无上之权威,所谓神圣

不可侵犯。

 


       佛法则依法不依人,固然佛是三界中尊,但本体上,却是心、佛、众生三

无差别,可见一者尊卑悬殊,一者平等无二。

 


        二、一般宗教家所奉之圣典,皆不许人讨论。

 


       佛法则依义不依语,绝非不容讨论。但佛法之理所说究竟为众所公认共许

者,殆无讨论必要耳,可见一者思想甚拘束,一者思想甚自由。

 


       三、一般宗教之信仰,只许纯粹感情之服从,不容许理性之批评。佛法则

无上圣智,必依自证得来,佛法固重信仰。但他教之信是强信以为教主之智

慧,绝非信徒所能及。佛法之信是起信,以佛徒之本性,原与教主相同,即是

令人自尊自重不可蒙昧自己最清净最圆满之本心。故此信乃极平等,极高尚之

信也。可见一则系勉强服从,一则系自由发展。

 


       佛法与宗教异,尚有种种之说,今且略之,吾言佛法非宗教非于佛法有所

私,而于他种宗教有所恶也。当知一切宗教,各有其长处,皆能令人向善。彼

等有信仰之诚,是吾所敬,彼等有求真之心,尤吾所爱,但惜其不如佛浩广大

精微,真究竟耳所说佛法与宗教异,大致如此。

 


       附录:二、佛教的真理是什么


       瑜伽真实义品把真理叫做真实,分为四大类,称为四种真实:

       一、世间构成真实:是指随类随俗的常识真实,这又分为两类:一是世间

非人类所以为的真实,二是世间人类从自然及习惯中所幻觉的真实。


       二、道理构成真实:是指学术家以研究推演中所得的学理真实,这又分四

类:一是科学家由实验所得的真实。二是哲学家由思辨所得的真实。三是神教

者从神契信仰中所得的真实。四是心(定)教者从静坐修养等所得的真实。


       三、烦恼障智净所行真实:是指出世圣者以解脱智所证的真实,这又分二

类:一是小乘圣者声闻缘觉所证的我空真实。二是大乘圣者所证一分法空的真

实。
       四、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是指大乘圣者正遍知觉所证的法空真实,这又

分二类:一是菩萨分证的法空真实。二是佛陀满证的法空真实。


       佛教绝不武断,也绝不轻易否定他人的真理,只是把各种真理,分成了类

别与等级,各还各的本来地位,各存各的应有价值,有一种外道的神教,动辄

就是抹煞异己者的一切价值,给戴上一个魔鬼的帽子,佛教绝不会如此的独

断。以上所举的四种真实,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可以承认它们都是真理,只是

有着高下轻重的分别而已。


       事实上,世间所谓的真理,常识的真理是最经不起考验的,古代常识的真

理,到了后代往往竟成了笑话,甲地常识的真理到了乙地往往竟成了趣谈。至

于学者发明的真理,无论从化验中得来也好,从推理中得来也好,从神契的神

秘经验中得来的也好,从修炼身心,调息静坐中得来也好,可能有部份真理,

但总是出于暂有的,幻有的,局部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佛教的真理,是我空及法空以后所得的结果,我空了,烦恼障断除。法空

了,所知障断除。我空之后即解脱生死,法空之后即不住涅槃。金刚经所说: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便是说明我空的境界,烦恼即菩

提,(正觉)生死即涅槃(寂灭)便是说明法空的境界,非空非有,不落两边

的中道妙理,也只有证了法空之后的人,才能亲自实证。

 


       佛教的最后真理,证得二空究竟的真理,不在世间法中,已无名言可说,

所谓“离名言相,离心缘相”便是究竟真理,佛典中勉强给它标出名目,叫做

一真法界或真如理体。但是,佛教的究竟真理,虽然无可名状,它却并未离开

世间万象,世间万象的某一象也都是究竟真理的一部份,因此,禅宗慧能大师

就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教的目的讲

空,是空去我执的烦恼障及法执的所知障,并不是要否定世间的万象,佛教的

真理是在一个觉字、唯有自觉才能了生死,惟有自觉觉他才能渡众生,唯有觉

行圆满才能成佛。

 


       附录:三、正信的佛教是什么

 


       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

慧,充满了仁慈,充满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有言有行而且能得到证明的教

育,根据这种教育的信仰而建立的教团形态,便是佛教。

 


        所谓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

正的信赖。正信的内容,应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第一必须有永久性的,第二

必须要普遍性的,第三必须是必然性的。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是过去一向如此,

现在到处如此,未来必然如此,凡是对于一种道理或一桩事物的信仰或信赖,

如果经不起这三个条件的考验,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个宗教的教理,经

不起时代的考验,通不过环境的疏导,开不出新兴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

正信。


       但也无可讳言的,正信的佛教,在大乘教的流行地区,尤其是在中国,一

向是被山林的高僧以及少数的士君子们所专有的,至于民间的正信,因受文化

水准和生活条件的影响,始终未能普及,一般的民众,都在儒释道三教混杂信

仰的观念中生活,比如对于鬼神的崇拜以及人死即为鬼的信念,都不是佛教的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