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aps buds01 16aw:浅说“铜钱假币”的鉴别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49:46
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大量假铜元充斥市场,尤其是近几年来出现了大量“高档铜元”,此类铜元图像基本逼真,做工也十分精细,重量、尺寸、包浆与真币所差无几,一般的收藏者很难辨别。那么究竟要怎样识别真假铜圆呢?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假币的制造工艺和制造方法,才能有效的识别它。一般假币通过三种方法制造:第一种是用翻砂法制作(其中分普通翻砂和石蜡精铸两种),制造完成后手工挫边打磨,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铜币较易识别;第二种电脑做模板,一般是先在真品表面镀一层电脑能识别的金属材料(如水银等)或采用电脑三维技术,放入扫描仪中将图像输入计算机,再用计算机控制电火花打制铜模,由冲床冲压而成,此法制成的铜币较难识别,流入市场后具有很强的杀伤力;第三种是改刻和掘刻,这种币只要泉友对版别熟悉不难识别(市场上常见的用川版改的鄂、浙、粤等)。
     本人在收藏过程中也经常碰到假币,感到尤其头疼,但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总结,发现此类铜币和真币存在一些差别。现总结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不对的地方也请同行指正。
     一.常见假币的基本特征:假币重量大多偏低,直径略偏大,铜色偏黑包浆不符,铜质浮松,声音尖而短(俗称”五要素”)。
     二.从币的图案、文字上来看:假币上的多数文字图案显得纤弱,有失大气,图文上总会留下败笔之处,外缘厚薄不均匀或有刀削之感,图文相对较浮浅模糊不清,使得币面相对呆板,无凹凸感,缺乏真币的神韵
     三.从珠圈,内齿圈来看:多数齿圈有粘连现象,有的齿圈长短不一,深浅不一,有的还出现齿圈几乎不全,形成像弱打的感觉,混淆你的视觉
     四.从底板来看:整个铜币略显的不够平整,可以看到一些微小起伏,多数还有毛刺粒子状和小气泡或气孔等。有的在底板上能看到锉纹和刻刀的痕迹,但有的币需用高倍放大镜才能看到
     五.包浆:此类币包浆可谓五花八门,有七彩底光(一般用电击枪电击产生的电火花所致,或用高锰酸钾(K2MnO2)浸泡所致),有咖啡色(将币放入带色的醋盐卤液中浸上半天,拿出后不洗晾干,几天内就能生成),深褐色的厚包浆,棕花斑颜色包浆均采用颜料和胶水粘上。有的是经火烤烟熏等方法形成。现在市场上出现将深坑古币上刮下的绿锈,用胶水粘上。还有更狠的,将假币深埋土中,定期向土里浇酸、醋或盐之类的液体,据我认识的一名泉友介绍,他是每天向土里撒点尿,效果非常好。3-6个月后挖出晒干,其包浆上的药性神仙都难辨别,象此类假币最好的识别方法是用鼻子闻即能发觉异味,有的也可用橡皮搓和用针挑,方法因币而宜。
     六.流铜和暗记:有人很注意流铜和暗记,认为那就是真币的代言。个人认为时下造假者都是采用电脑真币扫描,流铜和暗记均被录入再现。这一鉴别方法仅只能作为历史了
     七.打磨冲压:有意将假铜币打磨和冲压,让币产生流通后或弱打的假象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这一现象时下还比较盛行,网上和市场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币只有通过工艺图文和币的神韵来区别它。
     八.原光假币:原光假币只有通过它的工艺图文和重量直径及神韵来对比识别它。时下造假者正看准原光假币这个市场,大量制造这样的假币来投放市场,初识泉友切切当心
     九.粘连嵌入币:粘连嵌入币是一眼货,没有一枚嵌入币的包浆是对的,全部偏黑,因为嵌入的另一面需要磨平,磨即会产生高温,导致原包装锈发黑。还有就是仔细看边道,一般嵌入币比正常币略厚。
     十.臆造混配:不同省份面背混配,或不同造币厂的面背混配。这类钱包浆基本都不对,另要细心看边道,边道如无包浆或有手工掘迹基本无真钱 。
     十一.气孔和边道:翻砂制造由于手工不易控制温度,这样就会在币的表面产生气孔,温差大而铜水浇铸压力小形成气孔就大,一般翻砂币都有气孔,只是大小问题,用高倍放大镜就能看出,过去假币都在边道上采用微型锉刀将毛边修整打磨圆滑,现在发现直接将假币无规则的磕碰,造成流通碰伤的假象。
     十二.改刻和掘刻:这类币最简易的辩别方法是面部满文,还有就是特定改掘刻部位的神韵和背部英文,有的还可发觉它的刻迹,总之这类币只要细心,辩伪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