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要吃奶:从拍卖翡翠到翡翠拍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42:42

从拍卖翡翠到翡翠拍卖

翡翠竹节

       挖掘并提升艺术价值——拍卖之于翡翠的应有之义

       只有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才应见诸艺术品拍卖,也只有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才能在艺术品拍卖中彰显其相应的经济价值。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拍卖只是在喧嚣下将价码推至哗然,但艺术品拍卖的本质意义在于挖掘并提升标的物本身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的体现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的产物。拍卖之于翡翠的意义,也在于此。

       翡翠,更多的是被人们看成一种奢侈品,其售卖的普遍性及佩戴的普及性让大众着实无法将其与以“物以稀为贵”为原则的艺术品拍卖联系起来。然而,翡翠饰品所呈现的巧妙构思、精湛技艺堪比任何的艺术门类;随翡翠原料的日渐稀缺,种份佳、水头足的翡翠也并不比其他珍罕的艺术品容易见到。售卖的普遍性理应引发更多人对翡翠竞买的冲动,佩戴的普及性也让翡翠比其他的艺术门类多了实用价值的优势。 

       翡翠拍卖——山雨欲来风满楼

       内地的艺术品拍卖至今仅走过十余年的历程,几乎没有一个拍卖门类是发端于内地的。我们现在做的充其量是在照搬欧美及香港几百年来确立的现有模式及成功经验,并且但凡被“拿来”,便会在短时间内发挥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内地藏家及投资者资金有限且国内艺术品价格基数过低时,他们首先选择的定是传统概念中的“艺术品”——书画和瓷器杂项。“价格补涨”阶段的丰厚回报使得闲钱不多的人们心无旁骛。到了2003年左右,书、瓷两大项达到价格上的阶段性高位,竞买人群及注入资金却持续增加,欧美及香港开展了上百年的油画雕塑拍卖被内地提上日程,并且仅仅用了三年,价格就翻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而回望十年前的内地油画雕塑拍卖,并不比现今的翡翠拍卖乐观多少。

       “原始股”是投资者梦寐以求的,内地拍卖公司为了迎合买家的需求,不断尝试着各种似乎比翡翠更能被称之为“艺术”的拍卖门类,然而,“原始”+“绩优”并非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也只有已经被欧美及香港拍卖公司用时间和成绩验证了的“珠宝翡翠拍卖”才能最终沉淀下来。四分天下的项目模式必将在惨淡的尝试中被无奈接受,而后又被内地做到极致。嘉德、华辰等内地艺术品拍卖的领军者直到现在一直将珠宝翡翠作为常态项目运作,便缘于此。

       发挥先动优势——为你的钱袋子保驾护航

       价格是大多数收藏者最为敏感的事情。事实也证明,某个艺术门类“被拍卖”了,其价格在短时间内会被迅速提升,原因很简单:一则,拍卖具有强大的“枪弹论”效应,不管你是否有兴趣,一本精美的拍卖图录总会填鸭式的“被递到”手中,而媒体乐此不疲的报道也不由得你不去关注;二则,拍卖公司的目标群体多半是有钱一族,他们的投资甚至投机理念根深蒂固,“一夜暴富”的故事使越来越多的人介入其中,供求平衡的被打破带来的必定是价格的陡升。

       然而,拍卖场上最赚钱的未必是最有钱的,意识比金钱或许更重要。吴作人的油画《解放南京号外》1996年在嘉德拍得46.75万,对于当时不温不火的油画拍卖来说算是不错的成绩,2007年在华辰再次亮相,拍出了1232万元的高价,十年时间增值近三十倍,虽然现在看来1232万元的价格物有所值,但存在的上涨空间又有多少?放眼长远,当确认某个艺术门类必定成为日后炙手可热的项目时,“先动优势”带给你的不但是坐享其成,还有一份十足的安全感;立足现在,随波逐流未尝可取,耐得住寂寞或许才是正道。

 吴作人 《解放南京号外》

       精品理念——艺术品拍卖的不二法则

       如果您说价格太高的翡翠精品没有实力去染指,但其实只要是有质量保障的较为高档的翡翠物件也未尝不可以考虑。几年前拿到一本艺术品拍卖图录,首先考虑的是买哪些不买哪些,对真伪几乎不用作太多的甄别。而现在拿到一本图录,首先考虑的是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哪个仿造的拙劣,哪个仿得还有一定水准。毕竟,前些年内地就有数的几家艺术品拍卖公司,有数的几百个买家;而现在仅作艺术品拍卖的公司,全国就有几百家,每年上拍的艺术品多达几十万件。有数的艺术品面对无数的拍品,势必良莠不齐、鱼目混珠。但即便如此,热钱、新人还是不断涌入,由此引发的结果便是:前些年的精品见不到了;前些年的中档拍品现在上了封面了;只要是流传有序的、经过早期著录的、有前些年购买发票的,不管档次如何,其价格都让人瞠舌了。

       可想而知,当收藏家、投资家发现翡翠这一艺拍的价格洼地;当欧美及香港翡翠拍卖的成功模式被照搬到内地;当出现上百家公司竞相介入时,但凡是有迹可寻的较为高档的物件都会变得难能可贵;至于精品,到时恐怕也只有翻看现在的图册聊以回味的份儿了。

 翡翠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