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度穿什么衣服合适:怎样进行自我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42:01
一、正涌认识自己的几种方法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除了身高、体重、血压等可以用仪器迅速而简便地测出外,其他诸
    如对品质、能力、品性、性格等等的了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虽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设计了
    众多的测验和量表,但一般人还是不知从何着手讲行测试.更何况一些复杂品质在目前尚没
    有可行的方法或工县直接测试。因此,人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往往采取一些间接的方法。
    通常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
     我们看不见自己的面孔,常常借助于镜子,同样,我们不易评价自己的品质,就得依靠别
    人对我们的态度和反应。这正如心理学家库里所指出的,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自我评价的
    一面镜子。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借自己的外显行为将自己介绍给别人,反过来
    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又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因此,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周围的人对自己如何评价。当然,他人的评价并非都很准确,这正如镜子因凸凹不平会
    歪曲人的形象一样。倘若我们能和多数人交往,注意倾听多数人的意见或反应,善于从周围
    的人的一系列评价中,概括出一些较稳定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基础,这将大大有助于自我了
    解。
     (二)通过和别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有一种评估自己的内驱力;在缺乏客观
    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人们将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社会实践证实了这个理论
    的这两个观点。每当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反躬自问自己:“我在某方面的能力到底如何”
    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和别人进行比较,以判定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形象。自己跑步
    的速度是通过与别人赛跑中比较出来的;个子的高矮也是通过“比个儿”而确定的;个人认识
    评价自己的品质、能力等都是如此。我们总是通过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对比来估
    价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三)“约哈里窗”——利用回馈请客观认识自己
     “约哈里窗”是社会学家约瑟夫·卢福特和哈里·伊阿那设计的一种交流模型。根据“约
    哈里窗”的原理,人自身储存的信息有四种形态;或称其为有同种区域:其一,开放区,即包括
    本人和其他人都知道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二,盲目区,包含其他人了解,而本人却没有意识
    到(或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三,隐蔽区,包含本人了解,而其他人也不了解的有关本
    人的信息;其四,未知区,包含本人不了解,其他人也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如图所示:
    表1-2
    ┌─────┬─────────────┬─────────────┐
    │ │自己知道 │自己不知道 │
    ├─────┼─────────────┼─────────────┤
    │别人知道 │自己和他人都了解的部分 │自己人知道而他人知道的部分│
    ├─────┼─────────────┼─────────────┤
    │别人不知道│自己了解而他人不了解的部分│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邵分 │
    └─────┴─────────────┴─────────────┘
    
     运用“约哈里窗”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第一步是,请5个或10个非常了解你的朋友,
     要他们列出你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先从好朋友做起,看到底怎么样看你。如果想进一步客
     观地评价自己,再请那些你最不喜欢的人列出你的优缺点,也就是让别人做你的镜子,利用
     别人给你的回馈,帮助你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第二步,你自己也拿出一张纸来,自己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将自己列出的与
     别人列出的—一比较,便可能产生上表中列出的四种情况。由“约哈里窗”你也许会发现自
     己有许多优点,别人并不知道,也可能出现别人认为你的优点,你自己反而不觉得,这样你可
     进一步了解自己。同样,你的缺点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形。“约哈里窗”了解和评价自己,要比
     从自我观察的材料中分析、评价自己更客观、准确、可靠。
     (四)通过和自己比较认识自己
     这种与自己的比较包括两方面:一是将目前的“自我”与过去的或将来的“自找”作比较:
     二是将自己的期望与实际获得的成就相比较。这两方面都是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不可缺
     少的。个体的自尊、自信、自大、自卑等主要取决于个体内在状态与自我期望等主观因素。
     往往是这些因素决定着个体对自己的感情、态度的判断和评估。我们往往依据自己在一定
     活动中的成败,对自己的学识、素养和才能作出判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有的同学期
     望获得第一名,而以屈居第二为奇耻大辱,而有的同学却为成绩及格而兴高采烈;有的年轻
     朋友因某种条件较差的工作而愁眉不展,自叹苦不堪言,而老工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却“以苦
     为乐”,干劲十足,如此等等,都反映了人们的判断水平。每一个年轻朋友,都是将自己心目
     中形成的理想的“我”的形象与现在的“我”进行比较,这往往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要追求、
     寻长这个理想的“我”,就需要坚定、忍耐,专心致志和顽强地自我进取,就得克服懒惰、懈怠、
     消极、怯弱等习性。
     (五)通过内省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说明了古人也懂得内省的重要。我们不仅应该依据他人的
     态度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更主要的还应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个体关于自己的情感、定
     势和信念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知觉自己的内心状态;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观察与这些行为
     相关的环境。要处理好这些信息,就需要“内省”。也就是说要认识自己还必须把自己正在
     进行的心理活动作为自己注意的对象,对自己已有的心理经验有所认识。当然,正确的内省
     必须遵循现行社会中通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普遍的社会文化准则和行为规范,否则,是
     不可能给自己作出公止客观的评价的。青少年在青春期常用的一个方式就是记日记。日记
     不仅是自我暴露、自我交流的手段,还是白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监督的手段。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非常善于内省和自我分析的。例如达尔文在自我分析时曾说;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且对其进行
    精细观察的能力,我可能是在众人之上。”革命老前辈、教育家吴玉章经常全面、深刻、尖锐
    地分析自己,终成伟大的共产本义战士。他在自传中写道:“我觉得,我有些优点,但同时又
    是缺点。如我忠诚坦白,但因此缺乏警惕性,易受人欺;有恒心毅力,但因此作事迟缓,不敏
    捷;志趣远大,但又因好大不顾实力,常常不能完成计划;特别是‘党八股’的毛病深,写文章
    总是长而拙;我艰苦而耐劳,克已为人,往往因此不应该让步者让步;我能好恶人,但不能‘打
    而知其恶,告内知其美’,特别是在使用干部上常受其善,不为威胁,不为利诱,能知足安分,
    存心做一个好人,能随时代潮流并进,心志纯洁,大公无私。17岁以前,很沉默寡言,但以后
    又变为多言,现在还是有不必多言而哓哓不已。有时应言而又隐忍不发。”
     让我们高举理智之灯沿着心理的隧道来烛照它的光明,人要前进,向着幽深的自我前
    进,只有分析自己,认识自我,才能实现自我。
     二、青少年“自我认识”的几种失误
     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正确地了解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准
    确地运用自找评价和自我描述反映自身的客观特性,是我们青少年朋友苦基追求的。但是,
    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妄自尊大”者或“妄自暮薄”者。究其主观原因,就在于在自己认识。
    评价自己时,有失偏颇。这主要表现在:
     (一)拒绝认识目已
     由丁对本身们某个方面不满意,有些人就采取不承认或不接受自已的真实面目的态度。
    比如,有的人不愿总承认自己穷困,常常装成很富有的样子,有时甚至还在众人面前恣意挥
    霍搞“炫耀消费”。又如,有的人不愿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常在众人面前逞能去干力所不及的
    工作。这些作法的目的就是拒绝承队目已,将真正的自我隐藏起来,希望在别人心目中建立
    起另一个形象。
     (二)推诿
     在个体对自我的认识过程中,自我肯定往往强于自我否定,有时甚至很不客观。为了对
    自己获得一个满意的印象,往往还会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例如,把自己的不成功仅
    仅归咎于外部无法控制的力量以及“自我”以外的因素。如情况复杂,信息不灵,时间不足,等
    等,而把成功常常归功于自己。
     (三)回避他人和不与他人接触
     既然别人是我们了解自己的镜子,如果一个人拒绝认识自己。那么就自然害怕照“镜
    子”。不去和其他人接触,当然也就听不到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了。回避和不与他人接触还有
    一种心理保护作用是,减少了和别人比较的机会。因为他人成功、胜利、喜悦往往对自身的
    心理平衡具有威胁,往往会反衬出自己的渺小和无能,因此,自卑的人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
    用以自我防卫。显然,这不是一种健全的态度。譬如口吃的人,越怕人家笑,越在人前不讲
    话,越是回避,心里就越紧张,说话也就越结巴。
     (四)“抱负水准”不切自身实际
     年轻人在社会和学校生活中,充满幻想,往往“心比天高”,但是几经周折和失败,往往又
    会感叹自己“命比纸薄”。仔细观察一些青少年失败的原因,就会发现他们并非能力低下;而
    往往是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不符合自身的实际,超过了本身能力的限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说明了认识他人的个易。认识自己何尝又不需更作旷日
    持久的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