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声电热水器报价:广东电视台岭南戏曲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3:47:31
南派粤剧小武登场
2006-12-21 19:42:37
马 少 萍 小武 粤剧传统行当之一。所谓行当,是指传统戏曲中根据不同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而划分出来的角色类型,或称脚色,各有不同表演特色和规矩。清代,粤剧有“十大行当”的分工,就是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即小生、小武、文武小生等)、八贴、九夫、十杂。后期再变为“六柱制”:文武生、小生、丑生、正印花旦、第二花旦、须生。小武,也就是擅长武功的青年男子,在京剧里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粤剧就没有此分。欣赏小武,自然看其武打,《三帅困崤山》一场《斩三帅》是群打,尽见功架。当然,小武透过眼神、身段、唱腔表现出来的火气,也是值得留意的。此外,唱功方面,《三》剧一幕《夜困曹府》里孟明视唱的“困曹腔”,又或是当年靓少佳唱的《先轸陈言》,亦是非常着名的。 《三帅困崤山》 说的是公元前六二八年的“崤山之战”,秦晋两代本有姻亲关系,秦遣女嫁晋,后秦襄公登位,为争霸业,派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攻晋,被晋元帅先轸于崤山所伏被俘,晋襄公母亲力劝释放三人,先轸得知力追阻拦,惜终为秦国蹇叔所救。 此戏其实早于清末,由公爷创和靓青主演,剧名叫《秦蹇叔素服哭师、白乙丙夜困崤山》,具备《斩三帅》、《哭师》等排场。三十年代,此剧叫做《落魂崖》,由靓少佳、靓次伯等主演,靓少佳演孟明视一角;卢启光当时,以他的说话“兵都未轮到,只做小学徒”,后五十年代,靓少佳找何建青重编此剧,并为培育卢启光,将角色让给卢启光,自己演先轸角色。京剧大师周信芳看了此剧,赞靓少佳为“广东一条腿”,须知道粤剧重“手”、京剧重“腿”,以“腿”功誉之,可见其身手不凡。 一百五十分钟速记一个世纪以上的戏曲财产,如何取舍? 话说明年(2000)艺术节的粤剧戏码是《三帅困崤山》,一个有丰富排场的古老小武剧目。我跟摄影师张志伟在八号风球的六月七日早上,登上火车,广州去也,采访此剧的编剧何建青先生和当年挂帅的卢启光先生。 先来个介口 何建青,27年出生,擅写粤剧南派武戏剧目。自小从父亲何渭生处学懂不少粤剧古老排场传统表演程式,本投身报业采访娱乐新闻,后受名伶靓少佳所邀,从此踏上编剧的不归路,并拜老艺人龚益富为师,以二十多岁就写了《三帅困崤山》、《时迁盗甲》、《罗通扫北》等着名武戏。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60年再出任以靓少佳为总团长的广州粤剧团编剧,66年文革时,因所编的《十奏严嵩》和吴晗的《海瑞罢官》相似,同被视为大毒草,何被放逐回乡,监督劳改,78年以《小刀会》再现江湖,至今仍有写剧本,也很为粤剧振兴出谋划策而奔走相告,惟剧本创作渐少,转以研究粤剧发展为主。 至于现年七十三岁的卢启光,擅演小武行当,八岁学戏,曾拜小武靓昭仔和京剧王玉奎为师,故能融合南北两派武功。47至50年在香港演出时,夥拍陈锦棠,53年返穗学艺,岂料文革时被判劳改十五年,下放青海。80年回穗,间有演出。卢启光当年因唱《满江红》而失声十年,61年割除声带息肉,后因劳改而被逼“休息”,伤口得以复合,他笑说“而家最好声”。 正印出场 在名片上印“末流编剧”的何建青外号“癫三”,自言因为说话率直,不分场合,对官直斥其非而得此称号。他认为无论写戏也好,做戏也好,应先从武戏入手,因为武戏规律严格,要求剧本在几句曲里便要表达剧中人物的性格来。如《三帅困崤山》主角孟明视一出场唱“少年掌握三帅印,古往今来有几人,猎猎云旗西风紧,马肥秋日好行军”,二十八个字便交待出什么身份,什么气氛,将孟明视的侵略性格表现出来。“限住多句就多句,你整多几句,戏当堂无晒”,何建青说这种多一分嫌多,小一分嫌少的要求,是培养编剧的好训练。坐在旁边的卢启光则补充说,编剧一开始时以写武戏较易,因为唱曲不及文戏那么多,文理自然较轻省,其次是由于唱曲精,排场必然多,编起来便较易入文。不过他强调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点的。 何建青另一样的坚持是对粤剧传统“南派”的拥护。不妨在此跟读者“想当年”。根据罗品超在黎键编的《香港粤剧口述史》里记载,相传少林拳的洪熙官逃难藏身于红船(清末粤剧戏班所栖身的戏船),一次无意显露功夫后而将武艺传给红船内众兄弟,这就是“南拳”的由来。粤剧传统功架的基础在南拳,被称为南派。南派重拙硬净,相对来说,京剧的北派在舞台上就显得轻盈美观了。后来薛觉先马师曾于三十年代争雄,薛引入北派,试图改造粤剧,粤剧史论家麦啸霞说薛<以平(京)剧为老兄,以电影为诤友”,为粤剧带来重大影响。何建青认为这方面的负面影响就是令到粤剧失去本身的特色。他说当年的老倌们为一新耳目,引入翻跟斗杂耍等,但又不是全部学会,只是学别人的皮毛,他对此表示不满。何建青强调某些外省戏的运用已经一早结合本土特色,变成地方化,并说如果粤剧没有自身的地方特色,根本就没有存在价值,他表示南北两派不应互成壁垒,但认为广东地方戏始终是属于南派的。 卢启光则表示他并不反对在粤剧里运用北派,“合用就得”,他说粤剧里其实有很多源流都是从北面传下来的,有时不能划得太清。他评价南派由于是“露于外”,所以“必然僵”,而京剧则“温而不散”。他认为总体应以粤剧为主,兄弟剧(其他地方剧)为副,杂技灯光为助。 煞科 不过在提到表演方面,何卢二人绝对赞同程式的重要,所谓程式,就是一些既定规范的动作身段,卢启光说戏曲没有程式就没有生命;而何建青在他的《红船旧话》里提到当年马师曾到美国“取经”来改革粤剧,返到香港后演出《龙城飞将》,将粤剧表演程式“拉山”、“踢甲”、“扎架”通通取缔,认为这些图案化的表演,陈旧不堪,理应淘汰,但最后却被观众“柴台”。但卢启光在这点亦强调,程式要配合现实表现,不能“一刀”,要靠演员本身的文化修为,认为若没有内涵,干走程式也是枉然的。卢说到这即时示范一句“如此奈何”的动作如何在眼神做手唱腔的稍微进出间见功力。吾不材,写不到这分别给读者看,见谅。 下去(官腔) 电影大师费里尼说过“每一件艺术品都活在它能够被理解和表现的范畴内,把它从原始语言迁移,复制到另一个语言上,意味着抹煞它,否定它。”费里尼原是指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我将它借用作戏曲与文字方面,戏曲是综合艺术,透过唱做念打口手眼身步在舞台上呈现它的艺术生命,我的文字若表达不到那百分之一的美来,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谢谢。 摘自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