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脱毛的正确方法:“虚其心”与“实其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3:29:28
王文杰
以五千之言创造洋洋哲学大观的老子,留下许多力透纸背、穿透人心的哲学的警句,给人以警醒。“虚其心,实其腹”,当算是其中之一。
虚其心,实其腹,是老子设想的一种意境。虚心实腹,是指人的一种心境下的两个状态。“虚其心”,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心不在焉,无所事事,然后,“实其腹”,饱食终日,朝不虑夕。老子讲的虚其心,是指率性虚淡,随遇而安,虽外有大千世界,而内心虚旷无垠,小小心房,能容得下天地;拳拳之心,可比容于江海,进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所谓实呢,是指在“虚”的状态下有所得、有所获的另一种安然,是一种精神得到满足后的慰藉与愉悦。虚与实,实际上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体。虚,是前提;实,是结果。“虚”到极处,方可“实”到好处。
要虚其心,必先静心。人心的构造是一致的,但人心又是千奇百态的:善良的,丑恶的;慈悲的,邪厉的;狠鸷的,绵软的;粗犷的,鄙琐的;宽宏的,狭裨的;高尚的,卑微的;恬静的,驰躁的;扎实的,浮滑的……庄子把人心分为十二种:喜怒哀乐、虑叹变热、姚佚启态。有人对这十二种心态作了解释:喜则心生欢悦,怒则当时嗔恨,哀则举体悲号,乐则行于舞忭,虑则抑度未来,叹则咨嗟以往,变则改易旧事,热则屈服不伸,姚则轻浮躁动,佚则奢华放纵,启则开张情欲,态则骄淫妖冶。虚其心,就是让各种心态安抚下来,以宁贴的心理面对纷呈的生活,以安静的心态应对噪杂的外界,以平常的心境看待不平常的事情,以平和的心情处理世态的炎凉。可谓持一不变的“虚心”,应对万变的世界。
要虚其心,实其腹,就要处理好虚与实、得与失的关系。苏东坡的《赤壁赋》,通篇才华横溢,堪称经典,可最精彩之语莫过这几句:“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一方面,表示诗人对世间的一切都不在意,非我所有,哪怕是一毫之取也不沾,表现极为吝啬的实用型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心虚旷得能容下大自然的一切,哪怕是江上的一缕清风,山间的一弯明月,概不拒绝,全是装在心里的囊中之物。
心静下来,才能挤掉杂质,排除浊气,把心扩张到最大的限度,使空灵高远、纯净如洗的心境腾出足够的空间,去按受和容纳更多有益的东西,这也就是使 “腹”实起来了。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而安。一个人肚子里要有货,要有真才实学,要干一番自己追逐的事业并且能获得成就,心不专一,恐难成事,神不安静,怕难有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阶段一般干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甚至是一生只孜孜不倦不懈追求一件事。干什么事,就要确立以什么事为中心,不能多头绪。庄子说“吾生有涯而学无涯”,他用有生之涯追求无涯的知识。他身为漆园小吏,一个不过芝麻大个官,聘他为相,他不为所动,一心作自己的学问,达到“形若曳枯木”、“止若聚死灰”那样的痴迷程度。因此,才创造出了仪态万方、汪洋恣肆、“其言宏绰”、“其旨玄妙”的《庄子》。
虚其心,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的过程。《礼记·乐记》上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人来世上,要面对许多诱惑,怎么样有一分心澄如水的清高,留一点与世无争的清净,存一些纯正无邪的天真?明僧株宏,在《竹窗随笔》中把“酒色财气”比作一团火,人在这团火面前,犹五物在火旁:一如干草,才触即燃;其二如木,嘘之则燃;其三如铁,不可得燃,而犹可熔也;其四如水,不唯不燃,反能灭火,燃隔之釜瓮,犹可沸也;其五如空,任其燔灼,体恒自如。做到自身如空,远离邪火,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自身素质,搞好自身修养。提到修养,大凡不过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吾日三省吾身”的方式,经常反省自己,反思自己,使自己在随时提醒自己中保持一种清醒和理智,安然地生活在一种规范有序的状态中;另一种是“退而省其私”的方式,是专指在遇到问题,碰到矛盾的特定环境下的修养过程,一个“退”字,形象概括了这种修养是,卑处一隅,独善其身,是以自己为中心点而不很看中客观对象的思想修炼过程,经过这种封闭型的心理的磨炼,有多少斗气的人平和了,想不开的豁然开朗,钻牛角尖的走出了困境,抱怨怀才不遇的不再顾及仕途枯荣,怒火中烧的渐渐烟飞灰灭,甚至在迷途上走的很远,在泥潭里陷得不浅的人,都可以在自救中获得新的生命的感应。
把人生看淡一点,特别是把身外之物看淡一些,虚其心,不失为一剂良药。其实,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黄燮的“芳草垂杨共一堤,各自伤心绿”,辛弃疾的“事如芳草春常在,人似浮云影不留”,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儒林外史》上的“桃花何苦红如此,杨柳忽然青可怜”,这些都是借寄自然景色抒发对人生的不满之情。虽然有看破红尘的颓废之感,诗中也不乏宿命论的灰色格调,但他们把复杂的人生看得如此简约、如此透辟的深刻洞察力,还是让人有几分惊叹的。有一个叫李开先的人,在《喻意》中吟道:“梦中有客惠佳酒,呼奴抱去热来尝,忽听鸡声惊梦觉,鼻内犹闻酒气香,追悔一时用意错,酒佳凉饮有何妨?”把人生看作用酒浸泡过的梦,醇香中夹杂着浓烈的苦涩,苦涩中酿就着令人回味的余香,如梦的人生虽虚幻迷离,却可触可摸;似酒的人生历历在目,却又飘逸不定。实际上都是人生不如意的流露。其实,人还是想开一点好,没必要把有限的人生搅到无限的物质追求这种痛苦多于幸福之中。当多大的官算个头,赚多少钱算个够?老百姓的话朴素但很深刻。随遇而安,任性逍遥,看起来是“无为”,实际上是普通人的人生哲学的最精彩之处。物各有性,人各有志,各有各的活法,飞在最高处、鹏程九万里的大鹏鸟毕竟是少数的,况且,这种大鹏鸟又是传说的。
《解放军报》 2000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