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仲基宋慧乔 贴吧:心理治疗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9:39:54

心理治疗基础

第一章 ­

心理治疗是在治疗者与来访者建立的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是激发和调动来访者改善其动机和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

心理咨询是采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来访者减轻或消除其烦恼、改善其生活状态、解决其遇到的危机、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决策的能力的专业领域。 ­

整合的倾向:所谓折衷主义多用于对心理治疗的临床技术方法及非理论性的综合现象。而整合一词常用于更为理论性的现象,如创立理论体系、框架或在概念水平上对心理治疗模型的融合。即折衷主义更多地用于技术层面,而整合更多地用于理论水平上的兼收并蓄。这两种情况均被认为是整合的倾向。 ­

有关心理治疗道德准则主要涉及下列几方面内容: ­

⑴ 心理治疗工作者应明确其临床服务工作(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自强自立,而并非使来访者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对治疗者产生一种心理依赖。 ­

⑵ 心理治疗工作者在其临床服务工作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应尊重来访者,按照本专业 的道德规范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不得与来访者发展专业工作以外的社会关系。 ­

⑶ 心理治疗工作者应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权,在临床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在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中涉及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纪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临床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 ­

⑷ 心理治疗工作者在从事临床服务工作时,应按照有关的政策与法规所制定的标准收费。个人不得接受和索取额外报酬。 ­

⑸ 心理治疗工作者在采用心理测量工具时应全面了解有关测量(包括各种量表、问卷)的目的、内容及局限性,严格按照测验指导手册中的规范*作各种心理测量工具,并能正确和合理地向来访者解释有关测量的结果。测验使用的记录及书面报告应妥善保存。 ­

⑹ 除上述有关的要求之外,心理治疗有自己的治疗理论、技术方法;治疗过程有自己的特点、规律;在发达国家许多心理治疗已列入保险计划,政府部门对心理治疗专业有专门的政策和法规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这些均是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特征。 ­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似之处: ­

⑴ 二者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常常是一致的。 ­

⑵ 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是相似的。 ­

⑶ 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二者是相似的。 ­

⑷ 二者都注重建立在帮助者和求助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 长的必要条件。 ­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主要区别: ­

⑴ 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心理治疗则主要针对患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工作。 ­

⑵ 心理咨询所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职业 选择方面的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主要为某些心理障碍、行为障碍、身心疾病等。 ­

⑶ 心理咨询一般用时较短;而心理治疗费时较长,治疗由几次至几十次不等,甚至经年累月才能完成。 ­

⑷ 心理咨询工作主要在意识层次进行,更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的教育性、支持性和指导性,焦点在于找出已经存在于来访者身上的内在因素,并使之得到发展;心理治疗的某些学派,主要针对无意识领域进行工作,并且其工作具有对峙性,重点在于重建来访者的人格。 ­

⑸ 心理咨询工作是更为直接的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的目标进行;;心理治疗的目的则不那么具体,其目标是使人产生改变和成长。 ­

⑹ 除上述区别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还存在其他一些显而易见的不同点。例如:二者所接受的培训有所不同。心理咨询工作者一般是由大学的心理学系毕业;心理治疗工作者一般是在大学中的临床心理学系进行培训的。心理咨询工作多在非医疗的情境中进行,如学校和社区;而心理治疗工作者多在医疗情境中或私人开业的诊所中进行。其他区别还包括,二者起源有所不同;二者在国外各有自己的专业组织和章程等。 ­

心理治疗发展的三大倾向: ­

⑴ 发展不同的心理治疗模型的倾向。 ­

⑵ 发展特定治疗方法的倾向。 ­

⑶ 心理治疗的整合倾向。 ­

心理治疗中各家派趋向于整合的原因: ­

⑴ 各种疗法剧增。 ­

⑵ 单一理论模型的不足。 ­

⑶ 各种疗法疗效相近。 ­

⑷ 通力寻求影响治疗效果的共同因素。 ­

⑸ 强调来访者的特点和治疗关系。 ­

⑹ 社会和公众的压力和要求。 ­

新中国成立后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 ­

⑴ 启动阶段:1949年至1965年。 ­

⑵ 空白阶段:1966年至1977年。 ­

⑶ 准备阶段:1978年至1986年。 ­

⑷ 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

心理治疗受中国文化影响所反映出的主要特点: ­

⑴ 指导式的治疗倾向。 ­

⑵ 整合的治疗倾向。 ­

⑶ 顺应自然的治疗倾向。 ­

⑷ 发展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疗法的努力。 ­

四类重要的治疗取向: ­

⑴ 分析取向的治疗 ­

主要包括从弗洛伊德以来的各种心理分析疗法,经典的心理分析,新心理分析疗法,以及各种以心理分析为主导的短程疗法。这一取向的治疗主要以无意识动机、领悟、人格重建等为其理论的基石。 ­

⑵ 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取向的治疗 ­

包括存在主义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以后改称为以人为中心疗法)、格式塔(完形)疗法等,这类治疗被认为是“体验和关系取向”的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强调个体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重要性,它是一种强调以多种不同的方法去理解人的内心主观世界的治疗体系,但并未形成一套统一的理论及系统化的治疗技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观点来源于人本主义的哲学。该疗法重视来访者与治疗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治疗关系的特定性决定了治疗的效果,一旦来访者与治疗者建立起真实的关系,来访者内在的成长力量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完形疗法则采用了一整套技术来帮助来访者注意其目前正在经验着的事物,并协助来访者学会在任何时候都能觉察到自己内心的各种感觉和感受。 ­

⑶ 行为和认知取向的治疗 ­

包括行为治疗以及各种认知疗法,如贝克(A·Beck)的认知疗法、埃利斯(A·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等,被认为是“行动取向”的治疗。行为治疗认为非适应性行为是习得的,通过治疗要重新学习新的适应性行为,矫正非适应性行为。治疗中鼓励来访者积极行动,一步一步的实现具体的改变。目前行为治疗越来越重视认知因素的作用,而认知疗法也重视行动在改变中的作用。各种认知疗法均认为导致人出现情绪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原因是不合理的信念和非理性的思维方式。这些治疗重在改变那些非理性的认知,建立理性的人生观。 ­

⑷ 系统观的家庭治疗 ­

包括了各类家庭治疗,如结构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以及不同学派倾向为主的家庭治疗:心理分析家庭治疗、行为家庭治疗等。各种家庭治疗虽各有自己的理论观点与技术方法,但均强调个体问题是系统问题的反映。治疗注重了解个体在成长环境中受到不同背景因素影响的重要性,认为调整个体的家庭或其他使之受到影响的系统,才有助于个体改变的产生。因此这类治疗与上述的治疗不同的地方是治疗并非是个体性的, ­

而是涉及整个家庭。 ­

心理治疗需要经过的三个阶段: ­

⑴ 了解情况、建立关系的初期“心理诊断”阶段。 ­

⑵ 对问题达到领悟并产生改变的中期“帮助与改变”阶段。 ­

⑶ 检查并巩固成果的后期“结束”阶段。 ­

这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

影响心理治疗效果的因素: ­

⑴ 在心理治疗的最初阶段,治疗者须向来访者说明治疗的特点、要求及可能需要花费的大致时间等情况,以使来访者明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取得来访者对治疗者、治疗时间等设置的认同。 ­

⑵ 来访者是否具有强烈的求治动机,对治疗能否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

⑶ 口头表达能力强、智力高、能与治疗者进行沟通、在治疗的早期阶段就能投入其中、具有心理学的头脑等特点的来访者更可能从心理治疗过程中获益。 ­

心理治疗与精神病学领域工作的主要区别: ­

心理治疗的工作重点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寻找障碍的成因,并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来访者进行工作;而精神科医生则重点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待障碍的成因,并以药物为主要的治疗方式。 ­

心理治疗与临床心理学的关系: ­

可以说心理治疗是临床心理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能得出临床心理学与心理治疗是同义语的结论。 ­

*心理治疗通常涉及到两方面的人员,一方是感受到痛苦的来访者(client),有时也称作病人或患者(patient);另一方是专业的帮助人员——治疗者(therapist)。 ­

*自从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心理分析以来,心理治疗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 ­

*从事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在其博士培训期间需要学习会谈技巧、心理诊断、不同心理治疗学派的理论与技术,以及针对各种不同心理问题和障碍特点的治疗等课程和内容。 ­

*弗洛伊德的学说的创立标志着心理治疗的真正的开端。 ­

*罗杰斯的观点为心理治疗领域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同时,也开辟了非医学的心理学家进行心理治疗的先河。 ­

*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的有关介绍文章早在20世纪十年代已在中国出现,而且3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了介绍开展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的文章。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了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以及大学生心理咨询两个专业委员会。 ­

­

第二章 ­

治疗关系是治疗者与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来访者通过这种关系中的支持性因素而发生改变,其实质是一种工作联盟,这种联盟的建立是帮助来访者以更适宜的方式思考和行事的基础。 ­

治疗关系的三个重要方面: ­

⑴来访者与治疗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

⑵治疗任务的协议。 ­

⑶治疗目标的协议。 ­

治疗关系的特征: ­

⑴ 独特性和共性 ­

心理治疗提供了一个封闭和安全的治疗环境,来访者可以与治疗者分享内心最深处的隐私和秘密。因此,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在密切性、结构和态度上与其他社会关系有一定的共性。 ­

治疗关系的独特性: ­

①治疗关系受限于时间和地点,治疗者和病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如治疗室)发生治疗关系。 ­

②治疗关系是一种单项的而非双向的关系。治疗者和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共同关注的是来访者,而不是治疗者自己,这与一般的双向的社会关系有所不同。 ­

⑵ 治疗关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

治疗关系的客观性指对治疗者来说,来访者是一个可以通过接受他人帮助而学习如何适应环境的主体,治疗者保持中立、客观而不加批判的开放态度,不将个人的意见强加给来访者,这就是治疗者所应保持的客观性。 ­

治疗关系的主观性是指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适当的情感卷入,即以共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尊重来访者,使之感到温暖。但治疗者同时应避免过多的个人情感卷入或反移情而损害治疗关系的客观性。 ­

反移情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移情,即治疗者将自己的某种倾向和反映投射到来访者身上的无意识表现。 ­

⑶ 认知和情感因素 ­

认知因素指治疗关系中的知识性因素,如对信息进行解释、对如何行动提供建议、交换信息等。 ­

情感因素指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

⑷ 含糊和清晰 ­

治疗关系对来访者来说是含糊不清的,而治疗者一般在构建治疗关系是则已经相对清晰,治疗者应努力把这种关系介绍清楚。治疗者与来访者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是必要 的。 ­

⑸ 双方的责任 ­

治疗关系意味着治疗者和来访者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不是其中的一方。咨询或治疗可以说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职业,即来访者应对选择其生活方式和治疗目标负责。治疗者的工作是帮助来访者自己做出决定而不是代为决策,这已经成为一条职业道德准则。 ­

⑹ 职业道德和伦理一旦建立了治疗关系,治疗者就必须尊重来访者的隐私权,坚持保密原则;在咨询过程 中必须以帮助来访者为中心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使这一过程服务于个人或其他目的;治疗者不得利用来访者为个人谋取任何利益。 ­

影响治疗关系的因素: ­

⑴ 接受与关心 ­

⑵ 理解与共情 ­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永远不能失掉‘有如’这个特质就是共情”。 ­

⑶ 尊重和温暖 ­

尊重是一种“非占有式”的关怀,来访者被视为有价值的人,因而受到尊重;而治疗者的态度是非批判性的,是对来访者没有保留的关怀,而不是嘲笑、贬低来访者。 ­

温暖是治疗者对来访者的主观态度的体现,它不是能以语言来表达的,不是一种技能,而是存在于治疗者的内心之中,有待于治疗者自己去开发它为来访者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内心成长的治疗气氛。 ­

⑷ 积极关注 ­

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是指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即选择地突出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中积极的方面,帮助来访者认识和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 ­

⑸ 真诚可信 ­

真诚可信就是要求治疗者坦率地与来访者交谈,直截了当地表达你的想法不掩饰和伪装自己。 ­

⑹ 智力和能力 ­

影响治疗关系的其他因素: ­

⑴ 简洁具体 ­

简洁具体不仅仅是要寻找事物的具体细节,更重要的是找出事物的特殊性,使得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来访者的重要的、具体的事实和情感能够得到澄清。 ­

⑵ 对峙 ­

对峙其实就是要指出来访者存在于各种态度、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对峙的意义不是要告诉来访者他做错了什么事情或者说对方是个坏人,也不是治疗者向来访者表达自己不同观点的机会,而是向来访者直接指出其存在的混乱不清、自相矛盾、实质各异的观点、态度或者言行。 ­

⑶ 即时化。 ­

即时化是指治疗者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即从现在双方的情感、感觉、认知出发,有效地帮助来访者暴露内心,澄清问题。 ­

来访者影响治疗关系的因素: ­

来访者的暴露、参与和期望。 ­

准确的共情应包括的三个步骤: ­

⑴ 治疗者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的体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

⑵ 以言语准确的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

⑶ 引导来访者对其感受做进一步的思考。 ­

治疗者应注意自己不能与来访者达到共情的原因,可尝试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

⑴ 我是否经常看问题很主观?我的督导和同事、亲友是这样认为的吗? ­

⑵ 我是否很封闭,或缺乏开放接纳的态度? ­

⑶ 我是否对来访者有适当的关心?是否愿意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分担他们的痛苦和欢乐? ­

⑷ 我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习俗、伦理道德等是否影响了我对来访者的看法? ­

⑸ 我理解了来访者所处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背景了吗? ­

⑹ 我是否放下了自己的参照标准,而进入到来访者的内心? ­

⑺ 我是否顾及到了来访者的情感,并且发掘了来访者谈话的隐藏信息? ­

尊重与接纳的关系: ­

尊重的前提是接纳,接纳是尊重的先决条件。 ­

接纳包含的两层含义: ­

一是我们承认每个个体在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同的;二是认识到每个个体的人生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奋斗、思考和感受的过程。 ­

简洁具体在治疗过程中的功能: ­

⑴ 可以使得治疗者的反应尽量与来访者的感受一致,即帮助治疗者达到准确的共情。 ­

⑵ 由于治疗者做到了简洁具体,因此一旦对来访者的理解不够准确,来访者会比较容易地在最快的时间内对治疗者的错误理解作出纠正,达到有效沟通。 ­

⑶ 通过具体有效的讨论,可帮助来访者对其个人特殊问题的理解,同时也使其对当前自己的感受更加清晰。 ­

如何做到简洁具体: ­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四个“W”,一个“H”来达到简洁具体。即: ­

When——具体的时间 ; Where——具体的场所 ; What——具体的感受 ;Why(Want)——具体的原因(期望) ; How——来访者具体的行为反应 。 ­

即时化的三种类型: ­

⑴ 自我卷入性陈述 ­

自我卷入性陈述是治疗者“自我暴露”的一种形式,指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暴露自己当时的想法和情感,以此来引导来访者深入的暴露和认识自我。 ­

⑵ 关系即时化 ­

关系即时化是指治疗者与来访者讨论治疗者本人在治疗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状态,以此来引导来访者深入的暴露和认识自我。 ­

⑶ 此时此地 ­

此时此地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与来访者就此时此地发生的问题交换意见,展开讨论,把治疗引向纵深发展。 ­

即时化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运用: ­

⑴ 当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发现,来访者的交谈开始变得没有目的和方向,并且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的时候。 ­

⑵ 当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在治疗过程中关系出现紧张时。 ­

⑶ 当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信任成为一个问题时。 ­

⑷ 当治疗者发现自己与来访者之间出现由社会阶层或其他的社会上存在的人际交往模式造成的“社会距离”时。 ­

⑸ 当治疗者发现“依赖”这个问题干扰治疗进程时。 ­

⑹ 当治疗者发现“反依赖”这个问题阻碍了治疗进程时。 ­

⑺ 当治疗者发现,由于与来访者之间的彼此欣赏和吸引使治疗偏离正常轨道时。 ­

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态度关系: ­

­

治疗者对来访者的态度 来访者对治疗者的态度 ­

共情 知道治疗者明白我的感受,温暖和接纳 知道治疗者尊重我,他很仁慈,一点也不会苛刻,是完完全全的接纳我, ­

因此我不会感受到威胁。 ­

真挚和诚实 知道治疗者并不虚伪,也没有带假面具,而是表里一致地与我接触。专业能力知道治疗者有能力帮助我处理我的问题。 ­

对峙的分类: ­

对峙的类型 举例 ­

⒈来访者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异。 某高中生成绩一般,却一直坚持要考重点大学。 ­

⒉来访者的思维、情感与实际行动的差异。 某女士说与丈夫的关系很好,很和睦,但是二人已经很久没有同床了。 ­

⒊来访者对自己的体验与治疗者对其体验印象的差异。某来访者对治疗者表示感谢,认为对治疗者对其帮助很大, ­

但却一直记不清治疗者的名字 而且治疗时总是迟到。 ­

­

第三章 ­

心理分析理论强调无意识内容对个体的情感和行为的重要影响,但由于意识中的检查机制的作用,无意识的内容常常难以进入到意识中并得以表达。因此,应用自由联想原则就是为了抑制检查机制的作用,而使无意识内容有机会流露。 ­

心理分析的理论基础:无意识心理过程的假设、对阻抗和压抑的认识、对性(和攻击)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俄狄浦斯情结。 ­

心理分析的基本原则: ­

弗洛伊德把自由联想称为心理分析疗法的基本原则,即要求来访者不加选择地说出自己想到的任何内容。与之相应的一个原则是治疗者的节制。 ­

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概念: ­

⒈ 意识层次论: ­

心理分析将意识划分为三种不同层次:意识(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和无意识(unconscious)。前意识存在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存储着近期经历的内容。它是处于注意范围之外的意识成分,但这些意识成分很容易进入注意。无意识是我们不能意识到的意识成分。它包含着来自童年早期的被压抑的愿望。无意识的唯一功能是愿望。无意识中 ­

存储的愿望常常是不符合现实中的道德标准的,例如攻击和性的愿望。由于意识的检查功能,这些愿望不可能在现实中获得满足。这些愿望会在检查功能较弱时在梦中浮现并获得满足。此外,无意识的内容也会通过象征性活动浮现。如口误或笔误、一些神经症状等。无意识不仅是指某个心理活动处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而且意味着在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心理活动的系统。 ­

⒉ 人格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要依次经历几个不同阶段: ­

口唇期(0~1岁):幼儿从口唇区域体验到一种近乎性的快感。他们从吸吮、啃咬和吞咽中获得满足。 ­

肛门期(1~3岁):儿童从排便中获得快感,对应区域是肛门区。 ­

性器期(3~6岁左右):儿童开始有一种不成熟的指向异性的性冲动。 ­

潜伏期(6~13岁左右):儿童的性欲倾向受到压抑,快感来源主要是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

生殖期(12~18岁左右):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幼年的性冲动复活,性生活继续着早期发展的途径进行着。 ­

每个阶段的本能满足与外部世界的限制之间的冲突都具有其特点。如果儿童在某个阶段获得过多或过少的满足,都可能难以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过多或过少的满足都可能导致固着(指心理发展固结在某个特定阶段),即个体的一部分心理能量投入在该阶段,使得以后的行为具有该阶段冲突的特征。 ­

性器期可能是对以后生活影响最大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重要发现之一——俄狄浦斯情结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俄狄浦斯情结大约从3岁开始,在4或5岁时达到高峰。在这个阶段中,儿童爱上父母中异性的一方而与同性的一方进行竞争。但是,孩子同时害怕如果这种性愿望在行为上表达出来会引起父母中同性一方的惩罚或愤怒。儿童于是被迫压抑性的愿望,并通过更强的认同与父母中同性的一方以免受惩罚,俄狄浦斯情结从而获得解决。 ­

⒊ 人格结构理论: ­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心理可划分为三个结构: ­

⑴ 本我(id):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它是原始本能和冲动的存储地。这些能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动机。本我没有时间维度,因此压抑到本我中的记忆可以保持得像被压抑时间刚刚发生时一样强烈。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是非理性的。 ­

⑵ 自我(ego):自我从本我中获得能量,但它是心理中意识、理性的成分,功能是做出决定和处理外界现实。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一部分在意识之中,一部分在无意识之中。 ­

⑶ 超我(superego):即良心,存储着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规则与禁忌。超我中的态度主要是个体对父母态度的内化。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 ­

此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

⑴ 个体的行为相当一部分可以说是处于个体不能意识到的力量控制之下。 ­

⑵ 自我、本我和超我几乎总是在相互冲突中。 ­

⒋ 防御机制 ­

自我使用各种程序来完成它的任务,即避免危险、焦虑和痛苦。我们将这些程序称为“防御机制”。 ­

防御机制可分为: ­

⑴ 原始的或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

①投射:把自己难以接受的冲动或情感归于他人。 ­

②投射认同:是指个体会把自我中的某些方面分离出来投射到他人,尤其是对亲近的人身上的幻想。它投射的并不是一种态度或情感,而是自我的一部分。 ­

投射与投射认同的区别:所投射的对象是否在情感上受到了投射的影响。在投射中,对象不受影响;而投射认同具有无意识沟通的作用,对象可能会被诱发产生投射者幻想的情感或行为。 ­

⑵ 神经质的防御机制 ­

①否认:拒绝接受现实,仿佛令人痛苦的事件、想法或情感并不存在一样。 ­

②置换:把一种情境下的情绪,转移到另一种情境中来表现。最经常被置换的情绪是愤怒或敌意。 ­

③隔离:把言语认知和有关的情感割裂开来,使人去除难以忍受的冲突情感。在强迫症中常见。理智化是隔离的一种。 ­

④合理化:为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找借口有些相似,但使用者常常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在自欺欺人。 ­

⑤反向形成:把感到有危险的愿望或冲动转化成相反的表现。 ­

⑥退行:在面对不能接受的冲动时退回心理发展的较早阶段。 ­

⑦压抑:把不能接受的冲动阻挡在意识之外。个体把令人痛苦的事情置之脑后,把它忘记。 ­

⑧抵消:试图用相反的行为挽回不能接受的行为或想法。 ­

⑶ 成熟的防御机制 ­

升华与幽默被弗洛伊德归入成熟的防御机制类型,主要在于它们允许潜在愿望以社会可接 受的方式得到部分的表达和释放。在升华中,自我的满足不再是明显的本能满足。 ­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是一种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它通常采用每周一次的会谈方式,治疗时间大约在12至50次之间,其结果能带来目标症状的解除,以及有限而显著的个性改变。 ­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特点: ­

⑴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均是每周一次,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 ­

⑵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关注的内容非常集中,都会选择一个有限的领域作为治疗的核心。 ­

⑶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目标既包括症状的解除,也包括一些个性变化。 ­

⑷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中的治疗者要比长程治疗中的治疗者更加主动。 ­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适用范围: ­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适应症为不太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适应障碍和一些不很严重的人格障碍。另一些情况如自杀企图、酒精和药物滥用、冲动控制力不足、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或表演类人格障碍通常不适宜采用此法。 ­

此外选用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通常还应同时考虑来访者心理动力学方面的特征。来访者是否适合于采用动力学疗法进行治疗,所依据的三个最重要的方面是:个人历史、面谈评估的内容和来访者的表述风格。 ­

心理分析的基本技术: ­

⑴ 解释 ­

解释是指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对来访者的体验与这些体验的起源的理解和解析,以及依据心理分析不同阶段的目标对这些理解和解析作出言语的表达。一般来说,解释就是试图把原本处于无意识的一些内容使来访者意识到,这些内容包括来访者的幻想、知觉、阻抗、防御等。 ­

⑵ 对阻抗的分析 ­

阻抗是指来访者在意识中或无意识中用来干扰或阻碍治疗进程的各种行为。 ­

⑶ 对移情的分析 ­

移情是指来访者把对童年或过去的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和反映模式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 ­

反移情:广义的来说,反移情是指,来访者在治疗者身上引起的所有情感反应;最狭义的来说,反移情是指,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移情的无意识反应。反移情通常来自治疗者的无意识中的冲突、态度和动机。 ­

在进行解释时,治疗者要注意的事项: ­

⑴解释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

⑵解释的时间选择也要考虑治疗的时间限制。 ­

⑶治疗者要限制在一次治疗中提供的解释数量。 ­

⑷每个解释的深度和复杂程度也应限制。 ­

⑸在提供解释上,治疗者应保持耐心和限制。 ­

⑹在解释时应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

五种常见的阻抗行为的形成: ­

⑴ 减少治疗时间 ­

包括迟到、提早离开、失约或过早中止治疗。 ­

⑵ 限制交谈的量或范围 ­

来访者回避或拒绝谈论某些话题。 ­

⑶ 将治疗与现实生活隔离 ­

来访者否认或力图减少治疗对他们生活的相关影响。 ­

⑷ 见诸行动 ­

可能包括来访者的一些试图将注意从较深问题中引开的行为。 ­

⑸ 迅速康复 ­

有时来访者突然说自己已经治愈,于是他就不必再继续进行治疗或探究个人问题了。 ­

阻抗分析的重要性: ­

在存在阻抗的情况下,想要不处理阻抗而进行核心领域的分析往往是徒劳的。阻抗分析是心理分析的基本程序,是分析患者压抑无意识中的冲动和经验的趋向,对于自我理解和人格改变有很大帮助。 ­

移情的重要性是由两个假设决定的: ­

⑴ 人际关系的困扰是任何来访者问题的重要特点,而无论来访者的其它症状如何。 ­

⑵ 最容易得到的人际问题的例子就是在治疗室中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表现。 ­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 ­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属于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勒伯斯基提出,又称限时支持表达性疗法。 ­

“核心”是指这一焦点问题在来访者的重要而重复出现的人际关系困难中居于中心地位,它代表了来访者症状和人际困难的核心,由于它具有中心地位,在这一领域内有限的变化就可导致来访者功能的明显改善。 ­

“冲突关系”一词强调了来访者在一种关系中的愿望与实际体验的冲突。有时“冲突”一词也反映了在与他人关系中,来访者意识中的愿望与无意识中寻求的内容之间的相互矛盾。 ­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主要包括三个成分: ­

⑴ 愿望(W) ­

愿望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关系中的内心愿望、需要或意向。 ­

⑵ 他人的反应(RO) ­

他人的反应是指在此愿望下个体知觉或预期到的他人的反应,有可能是他人的实际反应,也有可能是个体对他人会作出如何反应的信念和假想。 ­

⑶ 自我的反应(RS) ­

自我的反应是针对他人的反应,个体自身的行为反应和情感反应。 ­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的三个成分是从来访者的关系事件(RE)中概括出来的,关系事件通常是来访者告诉治疗者的他(她)与其他人互动的一个场景。 ­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的治疗目标及重要内容: ­

使用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进行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的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其愿望,而治疗的重要内容是修通来访者对他人的反应的预期或知觉。 ­

修通是指通过将来访者对他人的反应的预期或知觉与早期经验的多次联结,使来访者对自己的这一特点获得完整的理解。 ­

心理动力学的治疗技术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

⑴ 支持性技术 ­

 包括:①界定治疗框架。 ­

②维持重要的防御机制。 ­

③限制自毁行为。 ­

④传达达到治疗目标的希望。 ­

⑤发现进步。 ­

⑥传达真诚的兴趣和尊重。 ­

⑦表达共情。 ­

⑵ 表达性技术 ­

表达性技术的目的是使来访者将原本压抑的、痛苦的内容表达出来并倾听和思考,以达  到领悟和改变。表达性技术是标准的心理分析的解释技术。 ­

促进表达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①阶段1——倾听 ­

以开放接受的态度倾听来访者所说的话。倾听是理解的前提,反应的基础。 ­

②阶段2——理解 ­

理解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理解来访者的意图及其后果,尤其是当这些会影响到重要领域。 ­

③阶段3——反应 ­

治疗者应以来访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来访者自己对理解阶段中的几个方面问题的一些理解。 ­

④阶段1’——重新倾听 ­

与第一个倾听阶段不同的是,现在治疗者知道了来访者对解释的反应,有助于引导治疗  者的下一个反应。在这个阶段中,治疗者既要保持开放态度又要记着原先来访者对问题  的理解,保持这种平衡是重要的。 ­

总的来说,来访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越高(显示出越强的自我力量),治疗者就越少需要依赖支持性技术,而可以增加使用表达性技术的比例。 ­

勒伯斯基推荐的确认核心冲突关系主题的最简单的步骤: ­

⑴ 倾听关系事件。 ­

⑵ 从每个关系事件中找出愿望、他人的反应和自我的反应。 ­

⑶ 从5—7个关系事件中得到的愿望、他人的反应和自我的反应中归纳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愿望、他人的反应和自我的反应,构成核心冲突关系主题。 ­

⑷ 以适当方式向来访者呈现完整的或部分的核心冲突关系主题。 ­

在确认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时还有两点要注意: ­

⑴ 愿望可划分为进步性愿望和退行性愿望。进步性愿望是反映出适当的独立、自信、成人行为的成熟愿望;而退行性愿望反映的是依赖、攻击、施虐或受虐的不成熟倾向。 ­

⑵ 来访者体验到或认为的他人的反应可能与现实情况不符。 ­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的临床应用: ­

⑴ 评估与诊断 ­

核心冲突关系主体的评估基本上遵循标准的评估程序:收集有关生活史和进行精神状况检查,还要在评估中收集关系事件,确认核心冲突关系主题。 ­

⑵ 准备性面谈 ­

在评估完成后,正式治疗开始之前,须进行一次准备性面谈,准备性面谈的内容包括:向来访者呈现核心冲突关系主题并评估来访者的反应以及介绍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框架和结构。介绍包括16次治疗的时间安排,确定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治疗的日期,概括介绍来访者在治疗中的任务和治疗者的工作,并探讨来访者对治疗方式有无任何疑问。 ­

治疗者强调了来访者要遵循两个原则:自由联想原则以及任何重大决定要先讨论后行动的原则。 ­

治疗过程的三个阶段 ­

①第一阶段(第一至第四次) ­

第一阶段的任务是认识核心冲突关系主题的反复出现。 ­

②第二阶段(第五至第十二次) ­

第二阶段的任务是确认和修通他人的反应。主要任务是处理他人的反应。第二阶段的治疗工作的特点就是进行现在与过去的联结,达到修通。对这些移情的修通构成了核心冲 突关系主题法的核心。 ­

③第三阶段(第十三至第十六次) ­

第三阶段是结束阶段。在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中,治疗者应始终对来访者有关治疗结束的各种想法和感受保持警觉。 ­

心理分析的四个主要分支: ­

⑴自我心理学。 ­

⑵客体关系理论。 ­

⑶自体心理学。 ­

⑷人际分析学派。 ­

*梦的隐含内容常常代表了受压抑的愿望。 ­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 ­

*弗洛伊德还建立了人格发展的性心理理论,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的阶段发展理论。 ­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他最重要的贡献,即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独立的结构构成。 ­

*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

*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 ­

*心理分析又称心理动力学,而心理分析流派的疗法常常被称为心理动力学疗法。 ­

*移情是一种最明显的阻抗。 ­

*移情分析是心理分析的最核心的也是最困难的任务。­

    ­

第四章 ­

以人为中心疗法: ­

以人为中心疗法是20世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最初称为“非指导性治疗”,后称为“来访者为中心治疗”,20世纪70年代起称为“以人为中心治疗”。以人为中心疗法被称为是心里治疗理论的“第三种势力”(第一种势力——经典精神分析;第二种势力——行为主义)。 ­

以人为中心疗法最主要的特点: ­

以人为中心疗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治疗关系,罗杰斯认为,良好的治疗关系是心里治疗的基本条件。 ­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 ­

⑴ 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罗杰斯的《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这一阶段中,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治疗”。 ­

⑵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一书出版为标志。在这一阶段中,罗杰斯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

⑶ 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这一阶段取向的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人”。罗杰斯认为,一个人越是接近自己的经验,信任自己的经验,并由自己的内心来评估以及乐于接受自己的成长是一个过程。 ­

⑷ 第四阶段是在1970年至1980年。罗杰斯的影响日益扩大,他的理论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取向”。 ­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 ­

⑴ 人性论 ­

①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 ­

②人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

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于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是回避的态度。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实现倾向相一致的。有机体的评价标准是自我实现倾向。凡是符合于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喜欢所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倾向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他随个体当时的需要状态而不同。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把个体的经验与自我实现有机的协调配合,使人不断迈向自我实现。 ­

③人是可以信任的。 ­

以人为治疗中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是可以信任的,是可以改变的。心理治疗的关键是治疗者对来访者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建立一种有助于来访者发挥个人潜能,促其自我改变的合作关系。 ­

⑵ 自我概念 ­

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来访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 ­

⑶ 价值的条件化 ­

价值条件化是指个体为了满足得到他人积极评价的需要,将生活中重要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观念的一部分。 ­

心理失调的实质: ­

自我概念是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 ­

个体的经验与自我观念之间存在着三种情况: ­

⑴ 符合个体的需要,被个体直接体验、知觉到,被纳入到自我概念之中。 ­

⑵ 由于经验和自我感觉不一致而被忽略。 ­

⑶ 经验和体验被歪曲或被否认,用于解决自我概念和体验的矛盾。 ­

心理治疗的实质: ­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实质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或者说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 ­

非指导性治疗的特点: ­

非指导性心理治疗的基础是罗杰斯对人性的看法。他相信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只有来访者最知道他的问题,只有来访者自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治疗者不过起着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的作用,协助来访者了解自己的问题,促进他的转变。 ­

非指导性治疗与指导性治疗的区别: ­

⑴ 指导性治疗认为,来访者没有能力自己选择治疗目标,所以要由治疗者为来访者确定心理治疗的目标;非指导性治疗认为,来访者拥有自我选择治疗目标的权利和能力。 ­

⑵ 在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地位上,指导性的治疗认为,治疗者是权威,拥有优越的地位,具有控制和*纵治疗过程的权利,而来访者则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非指导性治疗认为,来访者是主角,来访者拥有治疗过程的主动权。 ­

⑶ 在治疗所重视的问题上,治疗性指导重视社会的规范;非指导性治疗重视个体心理上的独立性和保持完整心理状态的权利。 ­

⑷ 对于治疗的结果,指导性治疗注重问题的解决;非指导性治疗重视的是问题背后的来访者这个人的改变与成长。 ­

以人为中心疗法治疗关系的基本特征: ­

⑴ 治疗者与来访者两个人有心理上的接触。 ­

⑵ 来访者大多都陷入一种无助、焦虑与混乱的心理状态。他们也常常会以歪曲的认知方式认识自己来保持自己的自我概念。 ­

⑶ 治疗者处于一种真诚、和谐的状态之中。在治疗关系中,治疗者既是一个真实的个人,又是一个专业的治疗者,治疗者作为一个真诚和谐的个人投入治疗过程,本身就为来访者提供了一种人生示范作用,具有治疗的功能。 ­

⑷ 治疗者对来访者产生一种无条件的尊重与接纳,当治疗者对来访者产生这种无条件的尊重与接纳时,治疗的效果就会随之出现。 ­

⑸ 治疗者对来访者产生共情,不再从自己的立场和观念看待对方。 ­

⑹ 来访者能够体会到治疗者对自己的尊重和共情。 ­

促进人格改变的基本条件: ­

⑴ 真诚 ­

真诚是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

真诚是指治疗者在治疗关系中是一个表里一致、真诚统合的人。 ­

⑵ 无条件的尊重 ­

无条件的尊重是心理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态度,也是心理治疗的前提。 ­

无条件的尊重是指治疗对来访者丝毫不抱任何企图和要求,对来访者表示温暖和接纳。 ­

尊重有以下内涵: ­

①尊重来访者是独特的个体。 ­

②尊重来访者的个体价值。 ­

③尊重来访者是为了帮助他们改变那些不适应的行为,一切为了来访者的利益。 ­

④开启来访者的内部资源。 ­

⑤尊重来访者的自我决定。 ­

⑶ 共情 ­

共情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关键点。共情对于治疗关系的建立,对于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探讨都起着核心性的影响作用。 ­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却永远不能失掉“有如”这个特质就是共情。 ­

共情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⑴ 治疗者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参照标准,进行有效的聆听,设身处地的从来访者的角度去感受他。 ­

⑵ 共情的重点在于感受来访者的情绪感受,而不是来访者的认识。 ­

⑶ 共情并不是完全认同来访者的认知和感受。如同罗杰斯在“共情”的定义中所讲的,不能失去“有如”的本质。 ­

⑷ 共情还包括治疗者能够通过语言把自己对来访者的感受有效地传达给对方。 ­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治疗目标: ­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实质,使帮助来访者去掉那些由于价值条件作用,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我的成分,使其恢复成真正的自我的过程。 ­

以人为中心治疗过程中来访者所发生的变化: ­

⑴ 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

⑵ 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

⑶ 来访者更加相信自己。 ­

⑷ 来访者变得更适应了。 ­

⑸ 来访者原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

以人为中心治疗过程的七个阶段: ­

⑴ 第一阶段:来访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 ­

⑵ 第二阶段:来访者开始“有所动”阶段。 ­

⑶ 第三阶段:来访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 ­

⑷ 第四阶段:来访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 ­

⑸ 第五阶段:来访者能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带有一些迟疑。 ­

⑹ 第六阶段:来访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 ­

⑺ 第七阶段:由于上一个阶段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此阶,段来访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不再看的那么重要。

第五章

行为疗法的理论认为:来访者的各种症状(异常行为或失调的生理功能)都是个体在生活中通过学习而形成并固定下来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设计某些特殊情境和专门程序,使来访者逐步消除反常行为,并经过新的学习训练形成适宜的行为反应。

行为治疗的主要特点是:

⑴ 治疗的目标是改变人的行为。

⑵ 以行为原理为理论基础。

⑶ 更强调针对当前的行为、环境及事件,而不过分追究其过去的经验。

行为治疗的历史发展:

⑴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J..B.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成为行为主义诞生的标志。

⑵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首次提出“行为治疗”的术语。

⑶ 到了70年代,行为治疗在整个心理治疗领域中被誉为第二势力。

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主要包括:

⑴ 经典条件反射

①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消退:要想让一个新的S—R联系持久存在,就得持续地把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结合起来,否则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削弱直至最终消失。这种条件性的S—R联系渐渐消失的现象叫做消退。

泛化: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应形成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新刺激越近似于原刺激,条件反应被诱发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一现象称为泛化。

实验性神经症是指在心理实验中所发生的一种因被试无法把握实验情景,并进行*作所导致的一种状态。

②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

华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有两大特点:一是拒绝研究意识;二是要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⑵ 操作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系统研究,后经斯金纳发展提出的。

①桑代克的联想学习理论

爱德华·桑代克是动物心理实验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首创迷箱与迷笼实验工具。

②斯金纳德的*作条件作用原理

布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的理论又被称为*作行为理论。

强化是指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过程。包括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

正性强化是指增加正面的奖励、报酬、赞扬或感谢等作为行为矫正的一种手段,称之为正强化,又称为积极强化。

负性强化是指以减少(负性)反面的惩罚、剥夺、批评等作为行为矫正的一种手段,称之为负强化。

惩罚是指在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一定的具有减弱某种行为倾向的刺激,如批评、罚款、剥夺等。

⑶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模式实际上都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习得的,学习者无须事事通过亲身接受外来的强化进行学习,而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替代性的得到强化。

模仿学习(又叫观察学习)指个体通过他人的行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

替代反应:当个体受到示范者行为的暗示而表现出一种与示范者相似的反应,被称为替代反应。

行为治疗中个体行为的分类:

行为治疗中将个体行为分为适应性(正常)行为与非适应性(异常)行为。非适应性行为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为表现的过度;另一类是行为表现不足。

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

⑴ 非适应性行为同适应性行为一样,也是后天习得的,即是行为者通过学习获得了异常行为。

⑵ 行为当事人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后天所习得的非适应性行为,或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以代替非适应性行为。

⑶ 一般来说无论是适应性行为,还是非适应性行为,作为一种习惯性行为的存在和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它们所带来的结果所维持的,即此种行为会给行为者自身带来某种“获益”。

行为治疗的主要特征:

⑴ 明确而系统的*作步骤和测量方法。

⑵ 强调来访者目前的问题。

⑶ 以行为为导向。

⑷ 教育和指导性。

行为治疗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⑴ 建立治疗关系。

在治疗关系中,治疗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取得来访者的尊重,这更有利于对来访者的指导,并促其行为上的改变。

⑵ 澄清问题行为。

⑶ 对问题的分析。

⑷ 确立治疗目标。

⑸ 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指具体的实施治疗计划。

⑹ 对治疗进展的检测与评估。

⑺ 治疗的结束。

也可概括为:

⑴ 确定治疗目标及方法。

⑵ 行为矫正过程。

⑶ 对治疗效果及进程的评定。

行为功能分析是指在进行行为矫正前,对引发来访者的问题行为的起因、所带来的后果以及来访者在此方面的动机与需求等作出评估,以便对症下药,确定来访者的问题行为和治疗的目标与方法。

行为功能分析的实施:

⑴ 把握问题行为的诱因。

在分析问题行为出现的诱因时需要注意:

①应排除引发问题行为的生物原因的可能性。

②应尽量将引发问题行为的情景具体化,以澄清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

③应重视首次问题行为出现时的情境。

④重视问题行为发生的(外在)客观情境与(内在)主观想法之间的互动关系。

⑵了解问题行为的反应,并将问题反应具体化。

可具体分为:

①行为方面——来访者的言行表现,如强迫动作等。

②认知方面——来访者对此是如何想的,如自责、无奈等。

③情绪方面——来访者在问题发生的过程中及其前后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恐惧等。

④躯体方面——来访者身体上的感受及症状,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失眠、胸闷、头痛等。

⑶分析问题行为所带来的实际后果,洞察其背后的实际意义及功能。

问题行为可能会给来访者及他人带来的实际后果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问题行为会使来访者得到某种积极的获益与需要的满足。

②问题行为可以使来访者避免某种消极的情况与事件的出现。

③问题行为的发生还可能使他人为来访者作某些事。

此外对问题行为带来的后果还可以从后果的获益性或一级获益性与二级获益性来分析。

获益性包括:产生了问题行为本身会给来访者带来什么好处,不产生问题行为会使来访者失去什么好处;或者说,产生了问题行为会使来访者能避免什么坏处,而不产生问题行为则会给来访者带来什么不利之处。

一级获益性是指问题行为本身给来访者带来的好处。

二级获益性是指问题行为进一步使他人作出某种改变,来访者因此而获益。

行为治疗常用的技术与方法:

㈠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又称为松弛反应训练,是一种通过机体的主动放松来增强行为者对体内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效方法。对于应付过渡焦虑、恐惧、稳定情绪等具有特殊疗效。放松训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训练放松所产生的躯体反应,达到缓解焦虑情绪的目的。

放松训练通常可分为4种训练方法:

⒈ 渐进性肌肉放松法。

⒉ 肌肉紧张/放松法。

⒊ 呼吸放松方法。

⒋ 其他放松方法

⑴ 冥想放松

要求来访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视觉刺激、听觉刺激或运动知觉刺激上。

⑵ 引导意象性放松。

⑶ 催眠放松。

⑷ 生物反馈放松方法。

㈡ 系统脱敏

系统脱敏是指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消除焦虑、恐惧状态及其他不适反应的一种行为 疗法,由J.沃尔佩(Wolpe)首创,称作“交互抑制疗法”或“对抗性条件反射”。

系统脱敏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程序:

⒈ 让来访者掌握自我放松的技术。

⒉ 建立引起焦虑与恐惧不良反应情境及情绪感受的等级层次。

⑴ 治疗者要与来访者一起找出一系列使来访者感到焦虑(或恐怖)等不良反应的事件,通常是靠来访者的口头报告。并评价出对每一件事感到焦虑(或恐怖)的主观程度。

⑵ 将来访者报告出的事件按焦虑(或恐怖)严重性的等级程度由小至大顺序排列并列表。可根据有关事件适当增减,一般所建立的事件等级层次以6至10个左右为宜。

⒊ 脱敏治疗的实施

⑴ 想象系统脱敏。

①来访者进入放松状态时向治疗者示意,治疗者通过口述让来访者想象,每当进入到所指定的情境想象时都示意。让来访者保持这一想象中的情境30秒左右。

②让来访者停止想象,评价其SUD等级。

③让来访者休息两分钟,再重新进入放松阶段。

重复上述步骤,想象事件的保持时间比上一次延长,直至来访者对此一事件不再感到焦虑恐惧为止。(一般无需达到零,只要连续2~3次,SUD值达到10左右即可)。通常每次的治疗时间在30分钟左右,每次治疗过程中,脱敏训练所涉的等级事件一般不宜过多(以2~3个为宜)。

⑵ 现实系统脱敏

现实系统脱敏法也称接触脱敏法,脱敏的实施一般是建立在想象脱敏训练的基础之上的。

㈢ 厌恶疗法

厌恶治疗又称对抗性条件反射治疗,是将某种负性(不愉快)刺激及厌恶反应与来访者的非适应性行为(要矫正的行为)结合起来,从而使来访者因感到厌恶而最终放弃该行为。

厌恶治疗在应用的技术手段上一般可采用:

⒈ 电击厌恶刺激。

⒉ 药物厌恶刺激。

⒊ 机械厌恶刺激。

⒋ 想象厌恶刺激。

㈣ 满灌疗法

满灌疗法又称冲击疗法,是让来访者暴露在使其感到强烈恐惧或焦虑情绪的各种不同刺激情境中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满灌疗法的治疗过程是在保证来访者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将来访者完全置于最感到焦虑、恐惧的事物或情境之中,让其面对和体验这种焦虑的感受,并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在此过程中不允许来访者逃避,直到来访者逐渐适应于该事物或情境——焦虑或恐惧有所下降为止,并最终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反应的治疗目的。满灌治疗过程中,每次暴露持续的时间在十几分钟至一、两个小时不等。

㈤ 模仿学习与角色扮演

模仿学习的主要原理是来自社会学习理论,即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复杂 行为的原理。

角色扮演是指在治疗者的指导下,以排演现实生活短剧的形式,重现来访者问题行为现的场景,让来访者身临其境的进入角色,使其在行为过程和关系互动中学习改变旧有的行为模式、探索和掌握新的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条件反射程序:

程序 目的 应用

正强化 增加行为 行为为之后给以奖励

负强化 增加行为 行为之后撤销厌恶刺激

无强化 减少行为 无刺激

惩    罚 减少行为 行为之后给予厌恶刺激或撤销正面刺激

*行为治疗是通过学习训练矫正行为障碍的一种治疗方法,行为治疗与心理分析、来访者中心疗法并列为现代心理治疗中的三大主要流派。


第六章
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疗法的总称。认知治疗特别注重改变不良认知,既不合理的、歪曲的、消极的信念和想法,认为不良的认知是引发自我挫败行为的根本原因,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认知观念,可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认知治疗的产生:
1976年贝克出版了专著《认知疗法与情绪障碍》,首次提出了认知治疗这一专业术语和心理治疗方法,1979年又出版了《抑郁症的认知治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认知治疗的理论基础、治疗过程及其技术应用。
认知治疗理论与心理分析及经典行为主义理论的分歧:
认知治疗把人的感觉、知觉、思维和动机看作是意识现象,这是认知治疗理论同心理分析学说和行为主义理论的最根本分歧。
认知治疗认为,个体通过意识过程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做出评价和解释从而产生各种观念,正是这些观念决定着个体的情感和行为。而在心理分析理论中人类的意识经验是很表面的东西,心理分析强调无意识,而将意识经验排斥在研究范围之外。认知治疗不像心理分析那样重视童年创伤经历对目前问题的影响,着重解决此时此地的问题。
经典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外在刺激和人的反应之间的关系作为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对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感知、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采取回避的态度,而认知治疗所强调的恰恰是这些心理认知过程。
认知治疗的主要特点:
⑴ 限时、短程。
⑵ 结构式会谈。
⑶ 平等合作的治疗关系。
⑷ 坦诚布公的治疗形式。
⑸ 科学的研究方法。
⑹ 以学习理论为基础。
⑺ 围绕问题。
⑻ 苏格拉底式逻辑提问。
常用的认知治疗方法:
⑴ 合理情绪疗法(RET)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观点是:一切错误的思考方式或不合理的信念,是导致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其目的是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埃利斯将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归纳为ABC理论:A指诱发事件;B指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C指个体在这一事件发生后的情绪和行为反应。RET理论认为,A并不是C的直接原因,而是在A发生之后,个体必然对A做出某种评价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直接原因。
改变不合理的想法,并以合理的观念替代,是RET治疗实践的核心。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是对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质疑,加以驳斥和辩论D,最终产生治疗效果E。A-B-C-D-E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模型。
⑵ 自我指导训练
自我指导训练用于攻击性儿童、多动症儿童以及某些有不良行为的成人。
自我指导训练的工作包括两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由指导者示范,大声讲出有关许多自我表达的词句。
②第二阶段由来访者自己大声地讲,自己边讲边做,以后声音逐渐放轻,直至最后自己默念。
⑶ 贝克的认知转变法。
贝克认知治疗的重要观点:
⑴ 图式
图式指过去经验中有组织的知识构形,人们用它来解释新的经验。它是从儿时开始建立起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决定对自我和对外部世界如何知觉和编码的内部心理模型。它虽然随生活经历不断得到修改和补充,却是相当稳固的,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⑵ 自动式思维
自动式思维是介于外部刺激事件与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反应之间的想法。由于它们总是自动出现在头脑当中,使得人们的许多判断、推理象是一些模糊的、跳跃的自动化反应。
⑶ 共同感受
共同感受指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出现的,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知觉和思维过程。
⑷ 规则
规则是认知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人们据此评价过去、指导现在和预测未来。
认知治疗的基本原理:
⑴ 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发生的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
⑵ 认知、情感和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良认知和负性情绪、异常行为彼此之间相互加强,形成恶性循环,是情感和行为问题迁延不愈的原因。
⑶ 情绪障碍者常存在认知歪曲,只有识别和矫正其歪曲的认知,其问题才可能得到改善。
常见的认知歪曲形式:
⑴ 武断的推论。
在缺乏充分的证据或证据不够客观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主观感受就草率得出结论。
⑵ 过度引申。
又称过分概括化。只根据个别事件,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自己或他人做出关于能力、智力和价值等整体素质的普遍性结论。
⑶ 选择性概括。
仅仅根据个别细节,不考虑与其相矛盾的地方或其他证据,就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
⑷ “ 全或无”的思维方式。
以绝对化的思考方式对事物作出判断或评价,要么全对,要么全错。
⑸ 夸大或缩小。
对客观事物作出歪曲的评价,或过分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或过分贬低自己的成绩、优点。
⑹ 个人化。
将一切不幸、事故都归因于自己的过失,并不断自责。
此外,认知歪曲还包括应该倾向、选择性消极注意等。
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
认知治疗技术包括两大方面: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
⒈ 认知技术
贝克曾提出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⑴ 识别负性自动式思维。
负性自动式思维的特征:
①它是不经逻辑推理突然出现在大脑中的,具有自动性。
②它是负性的、消极的、总与不良的情感相关联。
③它貌似有理,但存在认知歪曲,常常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④它不随意,来访者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排除它。
⑤它虽然一闪而过,持续时间很短,但对情绪影响极为深刻。
⑵ 识别认知性错误。
⑶ 真实性验证。
真实性验证是认知治疗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将来访者的负性自动式思维和错误观念看作是一种假设,然后鼓励来访者对其真实性进行检验。
有两种具体*作方法:
①言语盘问法。
②行为实验。
⑷ 去中心化。
⑸ 抑郁或焦虑水平的自我监控。
⒉ 行为技术
⑴ 完成和愉快的评定(M和P技术)
⑵ 活动安排表
⑶ 等级任务练习
⑷ 模仿与角色扮演
模仿的内容:行为、思考方式、态度。
认知治疗中的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在认知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认知治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常用的家庭作业有:
⑴ 认知治疗日记
每天出现特殊的情绪变化时,同时记录当时的情景、情绪和自动化想法,并尝试寻找积 极的、合理的替代想法。
⑵ 二栏或三栏认知作业。
⑶ 情绪自评作业。
⑷ 心境记录曲线。
认知治疗的基本过程:
⑴ 早期:建立治疗关系、明确问题、确立治疗目标。
⑵ 中期:实施治疗
引起认知改变的主要途径有三种:
①信念不能被证实
指在收集资料检验信念的过程中,没有得到事实证据的支持,却发现它们与以往的生活经验相矛盾,或找到与信念完全相反的证据,这必将导致原先的认知发生动摇。
②概念重建
指改变观察、理解问题的角度,赋予问题不同的解释,促使来访者重新选择,从而改变其态度和行为。
③领悟
只来访者对自身问题的本质达到了理解,从而使情绪和行为问题有所改善。
⑶ 后期:结束阶段的工作。
在结束阶段,治疗者要与来访者共同回顾在治疗过程中的收获及体会,针对具体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和角色颠倒的联系。还要不断以家庭作业的形式,继续对新的认知观念进行巩固复习,使之真正成为来访者自身的思考模式,并学会在治疗结束以后自己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知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来访者成为自己的治疗者,而不是要治疗者来帮他解决所有的问题。
抑郁症的认知模型:
抑郁症的认知模型包括两个层次:浅层的负性自动式思维和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
认知三联征:抑郁者对自我、对自己的经验、对自己的将来的认识都是负性的,认为自己是有缺陷的。
抑郁症的认知治疗重点:
⑴ 请来访者回忆最近发生的一个具体典型事件。
⑵ 用想象或角色扮演再现当时的情绪体验。
⑶ 会谈时人为引起来访者的情绪改变。
⑷ 请来访者说明事件对他的意义。
抑郁症的症状:
心境抑郁;参与活动的兴趣或愉快感明显减少;体重减少或增加;失眠或睡眠过多;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疲劳或精力不足;无价值感,或过多或不适当的负罪感;失去思考或集中注意的能力;反复想到死亡。
抑郁症的主要特点:
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言语动作减少、迟缓。精神症状以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最为突出。
图式、认知歪曲与自动式思维的关系:

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

认知歪曲

情境→自动式思维→情感和行为问题

第七章
森田疗法是由日本学者森田正马于1920年前后创立的一种针对神经症(森田称之为神经质)的疗法。
森田疗法的主要特点是:
不问患者的过去,而是重视现实生活,通过现实生活去换得体验性的认识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森田理论的发展:
⑴ 高良理论
高良武久用“适应不安”代替了森田的疑病学说,用神经质症代替了神经质。提出了 “主观的虚构性”和“伪装外表的防御单纯化”的概念。
主观虚构性:神经质症患者往往不能冷静、客观地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特别对于症状,患者被劣等感所支配,再加上不安的情绪,往往作出明显失误的判断。而患者都极力夸大与自己不利的事情。这种现象称之为神经质症患者的“主观虚构性”。
防御单纯化:不安心理是正常人常有的,可神经质症患者却难以承受,拼命地把那些所谓的不适全部当敌人来斗争。如果把一种心理现象当作对自己生存最有害的,并想把它排除掉,这种心理机制称为“防御单纯化”。
⑵ 大原理论
大原健士郎提出。
⑶ 田代理论
森田疗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⒈ 神经质与神经质症
森田把森田疗法的治疗对象称作神经质。他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有一种担心患病的精神倾向,这种倾向在其程度过强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一种异常的精神倾向(疑病素质),并渐渐呈现出复杂、顽固的神经质症状。因此,他把容易陷入疑病倾向的素质基础上产生的一些症状,作为神经症的一个类型,用时还采用了“神经质”这个用来描述性格倾向的术语。
神经质症是由高良武久提出来的。他认为,神经质症是神经症中的一部分,只有神经质症才是森田疗法的真正适应症。
神经质症的特征:
⑴ 患者具有克服病态恢复正常的强烈愿望。
⑵ 患者对自己的病态有批评能力。
⑶ 正常人能充分理解本症的发生机制,没有难于理解的心理变化。
⑷ 本症在疑病素质的基础上,由某种体验诱发,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自我暗示、精神拮抗、思想矛盾等使之发展,形成心因性疾病。
⑸ 症状带有主观的虚构性。
⑹ 患者可能有非社会性的一面(社会适应性差),但没有明显的反社会性。
⑺ 患者没有实质性的智能障碍或情感迟钝。
精神自我冲突是患者的意志力和精神症状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患者感到不能控制他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临床上以有无精神自我冲突状态作为判断是否神经质症的重要依据。
⒉ 森田神经质的发生机制
森田对神经质病理的主要理论是疑病素质学说和精神交互作用学说,他认为,发病=素质机遇病因。素质指疑病素质,机遇也称诱因,是指某种状况下使之产生病态体验的事情,病因指精神交互作用,而发病的最主要条件是疑病素质。
⑴ 疑病素质
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是靠这种内向性和外向性的协调活动而形成的,如果人的精神活动出现大的偏向,就会逐步形成一种明显的精神倾向性。具有疑病素质的人精神活动内向,内省力强,过分追求完美,对自己身心活动状态及异常很敏感,被自我内省所束缚,总担心自己的身心健康。
神经质患者的性格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内向性,在其内向性的另一方面,还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欲望(完善欲)、进取心、硬不服输的反抗心理。
⑵ 生的欲望
高良武久用“适应不安”来解释人们的不安心理。
适应不安:人在自然界中活动,人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必然会存在某种不安的心理,即为能否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自身的身心状况能否适应外界环境这样的问题而烦恼。这种不安的心理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出现,称之为“适应不安”。适应不安的程度随着个人的素质、年龄、现在所处的环境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高良武久还指出:恐 怖、不安、担心、痛苦等心里虽然令人不快,但却是我们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保护机制,是为适应环境发出的警戒信号。
⑶ 精神交互作用
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更加吸引注意进一步固着于这种感觉,感觉与注意交互作用,彼此促进,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的这一过程。
⑷ 思想矛盾和精神拮抗
思想矛盾即心理冲突,是指思想愿望和实际情况不同,因而发生了矛盾。森田认为,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智、理解与体验之间,常常有不一致甚至矛盾的现象。不了解这种差异,根据个人主观想象来构筑事实或企图安排事实,希望客观事物按照自身的主观愿望产生某种变化,就会出现思想矛盾。
神拮抗:森田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有一种对应和调节的现象,这种现象类似人体中作用相反、彼此制约、相互调节的拮抗肌的作用,因此被称为精神拮抗作用。
综上所述,森田神经质的形成机理就是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⒈ “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
顺应自然是指患者要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及与之相伴随的苦恼,真正认识到对它抵制、反抗或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学习和工作。顺应自然并非单纯地忍耐,在症状存在的同时,做日常生活中应做的事,进行建设性的行动,随着良好的实践自然而然的使被动的一面得以改变。
顺应自然的涵义:
⑴ 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情感。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使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的情感,尤其是那些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要让患者意识到,积极的情感是要通过亲身体验,并经过反复体验才能培养起来的。
⑵ 认识精神活动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要改变这一点,就应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不好的想法在头脑中闪现,是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不好的事情,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因此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需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
⑶ 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心身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对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除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继发性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认清这一点,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而使症状得以减轻以至消除。
⑷ 认清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务的客观规律。
神经质症患者产生精神冲突和苦恼的根源在于人的思想矛盾,产生这种思想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不理解人性的实质。即对不安、恐惧、身体不适等一些令人不快的感觉,没有认识到它们是人人都会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而总想避免或消除之。
总而言之,顺应自然,就应注意不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套客观事物,认清任何客观事物都有自身的活动规律,包括每个人的感觉、情感、精神活动以及神经质症状的形成与改变都有一定之规,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使主观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才能跳出思想矛盾的怪圈。
⒉ “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
顺应自然的态度并不是说对自己的一切活动都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要患者一方面对自己的症状和不良情绪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靠自己本来固有的上进心,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确切的说,为所当为应该是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的一部分。
⑴ 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忍受痛苦,为所当为”即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在具体的治疗中则以对患者行动的指导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作为治疗的目的。
实践的行动可以产生以下作用:
①会把一直指向向内心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防止对自己的过分洞察。
②行动时由于把原来集中于自身的精神能量投向了外部世界,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上,这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使之从症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症状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被淡化甚至完全消失。
③行动后必定有所收获,行动给患者带来了自信与成功的喜悦,同时让患者认识到一个人不必等到症状消除后才能行动。
④通过生活方式的训练,逐步陶冶患者的性格。
⑵ 面对现实,陶冶性格
要摆脱痛苦,首先就得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的挑战,通过实际行动体会生活的意义,在实际行动中体会成功的自信。面对现实,为所当为,势必将患者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这是因为要做事情,就要将注意由主观世界移向外部,就要注意所做的事情,这就减少了指向自己心身内部的精神能量。而与外部世界的实际接触又可有助于患者认识自身症状的主观虚构性。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使内向型性格产生某种改变的过程。
“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还反映了森田治疗对意志、情感、行动和性格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即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而行为的改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感,并陶冶一个人的性格。
森田疗法的治疗方法:
⒈ 生活发现会
⒉ 门诊森田治疗
治疗要点:
⑴ 指明症状的本质。
应给患者以明确的信息,其症状表现是功能性的障碍,而并非器质性疾病,也非精神 病,以减轻患者的顾虑心理。
⑵ 认识不安是欲望的一种体现。
⑶ 认识恶性循环。
⑷ 体验顺应自然。
⑸ 日记指导。
⒊ 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分为:
⑴ 绝对卧床期
这一时期一般为4至7天,除洗脸、吃饭、上厕所之外,患者几乎要绝对静卧。
其目的是:
①观察患者在卧床期内的精神状态,能够较好地遵守卧床期规定者,预示着其治疗效果较好,反之则效果较差。
②通过安静的休养,调整身心的疲劳。
③体验烦闷即解脱的心境,即让患者体验,若对苦闷任其自然,那么烦闷和痛苦就会通过情感的自然规律逐渐消失,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烦闷和苦恼,这是森田疗法的主要着眼点。
④激活患者的活动欲,引导进入第二治疗期。
⑵ 轻工作期
这一时期一般为3至7天,患者可在室外做些轻微的劳动或在室内从事工艺活动。
⑶ 重工作期
此期目的在于通过努力工作,使患者体验完成工作后的喜悦,培养对工作的忍耐力。
⑷ 生活训练期
此期又称回归社会准备期,一般为1至2周时间,允许患者白天回到原工作或学习场所,或在医院参与某些较复杂的社会活动,要求每晚仍回病房,并坚持记治疗日记。
治疗周期时间短的约3周即可,长的则可能需要60至70天的时间,平均周期为40至50
天。 

第八章
道家认知疗法的*作程序(ABCDE技术):
⑴ 目前的精神刺激因素。
此步骤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找出目前的精神刺激因素,并进行定性、定量和分类。
⑵ 调查价值系统。
此步骤的主要价值目标是帮助患者认清其价值系统,从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产生应激的主观原因,使治疗者可以在运用道家思想帮助其重建认知时有的放矢。
⑶ 分析心理冲突和应付方式。
此步骤的主要目标是分析确定患者的心理冲突并了解患者的应付方式,针对其不当或不足之处予以调整和强化。
⑷ 道家哲学思想的导入与实践。
这一步骤是道家认知疗法中最重要的核心和关键步骤,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步骤。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让患者熟记32字保健决,并能理解和吸收。
32字保健决: ①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②少私寡欲,知足知止。
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
④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⑸ 评估与强化疗效。
这一步骤的主要目标是评估治疗效果,总结实践经验,强化和巩固疗效。
认知领悟疗法:钟友斌在60年代初用心理动力学的原则对强迫症和恐怖症病人进行实验性治疗。国内称为“钟氏领悟疗法”。
认知领悟疗法与心理分析的异同:
⑴ 承认人有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承认人的一些活动可以在意识以外进行,自己不能理解这些活动的原因,尤其是病态的行为。
⑵ 承认人格结构论,承认人们不自觉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来解决或减轻自己的心理冲突和烦恼,包括病态的恐惧。
⑶ 承认神经症病人患病后有两级获益,尤其是外部获益,给治疗这类疾病造成困难。
⑷ 承认幼年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性体验,对人个性形成的影响,并可成为成年后心理疾病的根源。但不同意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的普遍特性,也不同意把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都归之于幼年性心理的症结。
⑸ 同意心理分析的观点,认为各种神经症病人的焦虑都有其幼年期的焦虑的前例,这是成年焦虑的根源。认为强迫症和恐人症的症状是过去或幼年期的恐惧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 现。
⑹ 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障碍是幼儿性欲的直接表现,是成人的一种非常态的性满足。认知领悟疗法认为这有一定道理,性心理障碍是成年人用幼年的性取乐方式来解决成年人的性欲或解除成年人的苦闷的表现。,是本人意识不到的。
⑺ 用病人易理解的符合其生活经验的解释使之理解、认识并相信其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不合成人逻辑的特点,使之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
⑻ 此外,认知领悟疗法与心理分析和其他心理动力学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主要区别在于:
不论病人的临床表现如何,病程长短,一般治疗十次左右就可以使病情明显好转,甚至症状消失。其治疗关键在于分析症状的幼稚性,病人如能真正理解并接受治疗者的解释,就可使病情减轻。
认知领悟疗法的适应症:
认知疗法的主要适应症为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心理障碍。
认知领悟疗法的治疗过程和步骤:
⑴ 采取治疗者和病人直接会面交谈的方式。
⑵ 初次会见时,让病人和家属报告症状、既往病史和治疗情况。
⑶ 初次会见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直接告诉病人他的病态情绪和行为与幼年时的经历是有密切关系的,现在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在生理年龄和智力年龄方面已经比儿童期成熟了很多,但心理年龄仍处于非常幼稚的阶段,还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来面对成年人的问题。
⑷ 在以后的会见中,可以讯问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一起的有关经历,但不要求勉强回忆“不记事年龄”时期的经历。
恐人症的症状表现:
其核心症状包括:赤面恐怖、对视恐怖、体臭恐怖和敏感性关系妄想。
恐人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⑴ 性格孤僻,不愿和人交流,表面上和异性来往不多,平时自尊心强,极爱面子,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⑵ 在幼年曾有过和异性小伙伴间的性游戏、窥视成年人生殖器或性交的经历,并且当时感到好奇、有趣,主动参与或不完全被动,但又模糊地感到这样做是不好的事情。
⑶ 在青春期性意识逐渐萌发,有渴望和异性恋爱、拥抱、接吻甚至性交的念头,又怕别人看出来,遭到别人的嫌恶。
⑷ 此外,一些学者认为东方的“耻感”文化重视“礼仪廉耻”和在两性关系中情感表达的含蓄,也使青少年成为对视恐怖和敏感关系妄想的易感者,对形成恐人症有很大作用。
恐人症的病理心理本质:
钟友斌认为,恐人症病人对性的态度停留在12、13岁青春期刚开始时的状态,没有随年龄的增长而成熟,但仍然持续的保留着青春期少年的性羞怯心理,与成熟的生理和智力年龄不协调,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便是恐人症的病理心理本质。
用认知领悟疗法治疗恐人症的要点:
⑴ 使病人了解,在青春期出现的成熟的性心理是正常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更不是什么“坏思想”和“坏行为”,只要没有过分的性行为就可以了。
⑵ 帮助病人认识到,他们的性心理发育仍停留在12、13岁时的少年阶段,对性道德的真正意义没有完全理解,才会对幼年时期不懂事时的性游戏进行过分的自责。性道德是针对成年人的,对自己幼年时性游戏和性经历的自我谴责,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幼稚的。
⑶ 对于病人的敏感性关系妄想,想要纠正往往比较困难,常常需要督促、鼓励病人大胆地向别人询问调查以证实他们推想和判断的幼稚性。这一步是治疗中的重点,对于病人领悟其心理幼稚性,达到心理成熟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
强迫症(尤其是强迫动作)的病理心理本质:
一方面能够像成人一样理性的、按逻辑思考,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判断自己的病态行为;另一方面却又像儿童一样不根据实际情况、逻辑原理进行思考而仅凭情感行动。说明在病人的“自我”中有成年的部分和幼年的部分,形成缺乏完整自知力的矛盾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强迫症尤其是强迫动作的病理心理本质。
强迫症的治疗要点:
⑴ 揭露病人“幼年自我”的幼稚性和愚蠢性,让病人认清他那种盲目的、不符合成年人逻辑的恐惧情绪的本质以及为解除这种幼年恐惧所采取的手段都是幼稚可笑的。让病人与“幼年自我”划清界限,尽可能站在“成年自我”的立场上放弃“幼年自我”所策动的行为。
⑵ 强迫动作的病人为了防止他所惧怕的事情“万一”发生,会做出许多费时费力的动作。要让病人认识到这种怕“万一”的想法也是幼稚和不符合成人逻辑的思考方式,是儿童式的恐惧。
引发成年后性心理障碍行为的重要因素:
⑴ 性心理障碍行为出现前不久遇到难以解决的心理困境或性的挫折,而这些困扰相对的超出了他们的应付能力。
⑵ 个人的个性特点,如胆怯、腼腆。在男女关系上表现严肃、内向,对妇女从来没有轻浮的举动,甚至在妇女面前表现出羞怯、脸红。
⑶ 幼年期的性经历,如与同异性儿童的性游戏或受到异性成年人的挑逗。
认知领悟疗法治疗性心理障碍行为的要点:
⑴ 引导病人认识到他们的行为是幼年儿童式的取乐行为,是用幼年方式来宣泄成年人的性欲,解除成年人心理上的困难。
⑵ 要使病人明白,认为妇女虽然表面上对自己的性心理障碍行为表示反感和鄙夷,但实际上是愿意接受的想法,也是幼年儿童的心理,是幼年时期与小女孩进行性游戏时留下的印象,成年妇女的态度则完全不是这样的。
*张亚林等人认为,道家认知疗法对于改变造成神经症及应激性障碍患者症状的人生观和处世方式方面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

第九章
儿童治疗的主要方法:
主要有游戏疗法、关系疗法、非指导性疗法、小组疗法、释放疗法、家庭治疗等等。
游戏治疗是基于游戏是儿童自我表现的自然中介这样一个事实。游戏给儿童提供了一个机会将他们的情感和问题“玩出来”。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成人治疗中使人“表露出”他的问题。游戏治疗是使问题儿童能够自助的方法。在形式上游戏治疗可以是指导性的,也就是说治疗者可以承担对儿童问题进行指导和解释的职责;也可以使非指导性的,治疗者可以将责任和治疗的导向留给儿童自己决定。
游戏治疗的方法:
非指导性游戏疗法在充满赞许的条件下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体验成长的机会。由于游戏是儿童自我表现的自然中介物,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表现出他长期累积的紧张、挫折、不安、攻击性、恐惧、迷惘、混乱等情感,儿童可以使它们公开化。当儿童开始获得情感上的放松时,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能够作为一个个体,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自己、做出自己的决定,在心理上变得更为成熟。通过这一过程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格。
家庭治疗的分类:
⑴ 系统家庭治疗。
⑵ 结构家庭治疗。
⑶ 人本家庭治疗。
*弗洛伊德第一个发展了系统性的儿童治疗方法。
*在儿童期运用心理分析方法的主要障碍,就是无法使用成人心理分析中的最重要技术——自由联想方法。
*儿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他们的父母。因此治疗者必须明确:在多大程度上父母能够保护儿童免受焦虑的困扰,又在多大程度上,父母带孩子到诊所进行精神分析治疗能够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