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士火腿 电影高清迅雷:母亲,您一路走走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13:24

                                                           母亲,您一路走好!
大家好!
        衷心感谢各位家人、各位乡邻和各位朋友亲临柩前,为我母亲送行!2010年1月2日(古历2009年11月18日)下午1时左右,母亲带着对美好世界的留恋,带着对儿孙们的牵挂,满怀遗憾地告别了人世,享年77岁。
        敬爱的母亲,您含辛茹苦把我们儿孙拉扯长大成人,而自己却积劳成疾,几年前表面上看起来还很健康的你,竟隐伏着夺命病魔!几经抗争之后,您最终还是被万恶的病魔击倒了,仅那么一刹那,您便与儿孙们阴阳两隔。从此,儿孙们再也没有机会见到您那写满沧桑、充满慈爱的面容;再也没有机会抚摸您那因病痛而扭曲的肢体;再也没有机会聆听您那带着爱意的唠叨和责骂;再也没有机会吃上您亲手炒的可口菜肴;再也没有机会坐在您面前尽情地倾诉自己的烦恼……“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和不幸!当我和德科参加了工作,开始有能力让您的日子过得稍稍滋润一些,可以让您享享“不为柴米愁”之清福的时候,上苍却把不幸降临在您——我敬爱的慈母身上!您的欢笑,您的恼怒,您的呵护,这一切的一切,就那么突然间变成了回忆。敬爱的母亲,在这个猎猎寒风的冬日,您可知儿孙们是怎样揪心的痛?您可知儿孙们内心深处那种“深恩未报惭为子,饮泣难消羞作人”的感受?
        痛心伤永世,悲泪忆深情。记得2009年8月30日傍晚在修华离世后我专程赶回来吃丧宴时,坐在我身旁的舅舅和与前来帮忙料理修华丧事的聘夫大叔,目光殷殷、言语切切地一再叮嘱我:你母亲来日无多,你要抽时间多回来看看你的母亲,说不定哪一天你母亲突然走了,你会留下巨大遗憾的。舅舅和聘叔的话极大地触动和震撼了我的心灵。“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是哦,您在生时,在省城工作的我从年头忙到年尾,虽说离家不算远,一年中也只得回家几次,来去匆匆中往往只有片言寒暄,藏在心里的亲情,总是不那么容易说出口或没有机会说出口,而此时此刻,面对您的遗容,儿子带着一种复杂的感情重温过去的岁月,惟有伴着沉重的思绪回忆您生前的点点滴滴,背着沉重的包袱向您倾诉衷肠。“穷天下之声,难以抒其哀”。儿子仅仅希望通过这篇悼词,能稍稍谈却儿子对您的愧疚,激励我和我的家人在悲痛中醒悟,在醒悟中奋发,在奋发中进取,在进取中不忘先辈们走过的足迹和寄予后人的深深的期望。
        母亲:您是一位坚强而有毅力的母亲。您的身躯不算高大,但全身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您降生的年代,时值社会动荡,民生窘迫,您从小便尝尽了贫穷生活的艰辛。五十年代,我从您那羸弱的身躯里诞生,在以后的十多年里,您一共生育了我们兄弟五个。六七十年代,我们兄弟一个个嗷嗷待哺,全家人靠着父亲一份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您携子将雏,为养家糊口咬紧牙关,一年到头忙里忙外——洒扫尘除、养鸡喂猪、挑水劈柴、洗衣做饭、喂养孩子等家务活,您自是大包大揽,而割稻打谷、碾米送粮、肩挑手提等本应由男人干的重体力农活,您也一样也没少干。如此这般地走过了数十载,风雨人生中遍历世代炎凉、尘世辛酸。“故园风雨几经年,大厦撑持靠擎天”。您用瘦削的肩膀挑起了一个大家庭的生活重担,终于把我们兄弟拉扯长大成人。正是您数十年如一日地过度劳累而又极度缺乏营养,才种下了病根,才落下了任何灵丹妙药都无法使之逆转的多种疾病。
        母亲:您是一位无私而甘于奉献的母亲。您的一生,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虽目不识丁,足不出户,但您明晓事理,待人诚恳,乐善好施,是平凡的女中君子。您一生劳碌,为了在困境中支撑起一个家庭而节衣缩食,过着清水一般的生活;您相夫教子,把本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快乐和幸福都留给吾辈。为了儿孙,您不知受过多少苦累,不知受过多少委屈,不知流过多少泪水,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作为长子,您为我付出的更多。小时的我,格外淘气好动,在随心所欲的疯玩中,先后两次摔断了手臂,本来已被繁重的农活和家务拖累得心力交瘁的您,带着又痛又恼的心情,一次又一次地跑到离家10公里以外的地方找接骨名医为我疗骨伤。六十年代初,适逢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老百姓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饱饭,记得您经常饿得脑袋发晕双眼发黑,但十岁左右的我不懂得日夜操劳、备受煎熬的母亲饿肚子的滋味是多么的难受,每当吃饭时,我三扒两口、“横扫残云如卷席”地吞下了自己碗里的饭,然后便垂涎欲滴地盯着您的饭碗,这个时候您总会充满慈爱地分一坨饭给我,而宁愿自己承受饥肠辘辘、翻肠倒胃的苦楚。长大后,每当我想起这撼天动地的情景,我便会情不自禁地鼻子发酸,从心底里喊一声“母亲伟大”、“母爱伟大”!正是您特有的无私奉献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一种极为朴素直观的生活图景植入到了我的脑海深处,成为滋润我日后成长的养料,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母亲:您是一位乐观而充满自信的母亲。在您的一生中,您经历的艰难困苦可以车载斗量,看似柔弱无助的您,却很少自怨自艾、悲天悯人。没有上过学的您,骨子里似乎明白一个道理:人生旅途,一如春夏秋冬,有风、有雨、有雪;有潮起潮落;有云卷云舒。您就像一位沉着老练的舵手驾驭航船一样,纵使遭遇狂风暴雨、滔天巨浪,也如水中赏月,泰然处之,轻松面对。记得我从部队复员返乡后,为了圆一个“记者梦”,我成天“躲进小楼成一统”,夜以继日地读书写作,这时,不免有诸如“看这个书呆子以后怎么过日子”之类的闲言碎语传进我的耳朵,甚至连父亲也担心我“这样下去会赚不到饭吃的”!但生性乐观的您却鼓励我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断言我会有个好前途,我自己也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风物长宜放眼量,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诗句,激励自己“追梦”到底。果然没过多久,我爱好写作的特长就被好几家媒体看中。1980年5月,我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您的殷切期望,从田埂上走向了人文荟萃的省会长沙,踏进了三湘第一报——湖南日报社的大门。正是您一如既往的鼓励和支持,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才终告实现。母亲,儿子的小小成功里有您的一半功劳哦!
        母亲,您是一位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母亲。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您遇事如每逢生日或过年过节,总是替儿孙们和亲友们着想,宁可自己守着一份简单和孤独,而尽量为儿孙亲友省掉一些麻烦。虽然,随着年岁的增大,您内心的孤独感也与日俱增,每逢遇到按风俗习惯该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您会比平时倍加思念着亲人,尤其思念在外打拼的我和德科,但您总是把这份思念及其由这份思念带来的孤独感埋藏在心底,总会事前打电话交代我们:有时间就回来,没时间就下次回来,或者交代我们早几天回来晚几天回来都没关系,以让我们安定心思,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作出不太麻烦的安排。许多的节日,我们都在您的宽容和理解中,提前或推迟回来,只是象征性地陪您过过节。至于您的生日,您总是将它当作平常的日子来过。由于您的生日是古历5月7日,离端午节仅两天之隔,我们就总是将这两个日子合并,待到端午节再回来和您“意思一下”生日,这的确省了我们许多的麻烦,但我们感激之中有内疚。再说,您的一辈子就没做过几次生日。听小舅舅说,有年您过生日,他专程跑过来想吃您的生日饭,您对他说:平时你随时可以来,今天不欢迎你来,只是在邻居的劝说下,才让他吃了顿家常便饭。我当然知道,您不让舅舅来吃生日饭并不是吝啬,而是不想做生,不想给任何亲友添麻烦。当时光列车驶入2009年,您的病情每况愈下,及至在病入膏肓,朝不保夕的风烛残年,您还不时地叮嘱我不要挂欠您,尤其叮嘱舅舅和我在您百年之后,一定要简办您的丧事,不要惊动同事朋友和平日来往不多的亲戚,说是人死如灯黑,丧事没有大操大办的必要。您还说:在生时自己已经给儿孙添了许多麻烦,假如死了还要给儿孙添麻烦,自己地下有知也会感到不安的!更让我痛断肝肠的是,就在您逝世的前一天即古历2009年11月17日,我给您打电话说:我想回家看看您,只是暂时没有联系到车子,有了车子我就会回来看您。您接住我的话说:你有车子就回来,没有车子就春节回来好了。谁知第二天上午,就传来了您“快不行了”的消息,而当我有了车子急匆匆地往回赶时,在半路上就听到了我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您已经睡了,永远地睡了!听守在您跟前为您送终的家人说,1月1日那天即您逝世前的一天,您透露过盼望我和德科及孙子罗烈、罗理回家看您的想法,但当您的儿子士毛要给我们打电话时,您再一次制止了他,到了您知道自己的生命已是灯枯油尽的最后时刻,您一遍又一遍地轻声呼唤着我和德科的名字,可是已经晚了!您和儿子都恨天恨地的错过了最后诀别的机会!您从生下我们到最后离开我们的两万多个日日夜夜里,心海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儿孙、想着家人、想着诸亲百眷和四邻八舍!作为一辈子守着一块黄土过日子的农村女性,能有这种境界和胸怀,能如此达观和开明,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正是您的开明和达观,让我们做儿孙的多了一份轻松!
        母亲:自小调皮的罗烈是您最牵挂的孙子,说实话,我也曾一度对他“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有时真是失望到了极点,但现在可以告慰您的是,罗烈终于长大了,比先前懂事多了。最近,他找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能基本上能满足他个人的生活需求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越来越成熟的。
        母亲:您还十分牵挂着身体有病的儿子士毛,临终前您将私柜的钥匙交给了他,足见您对他的关爱和信赖。我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德科,此时此刻向已魂赴九泉之下的您表个态:我们将尽心尽力帮助士毛医好沉疾,生方设法让他的身体重返健康状况。
       “一生只为他人累,今日方始为己安”。母亲,这辈子我们欠您的情和爱太多太多,我们做您的儿子总感觉还没有做够,倘若人世间真的有轮回,下辈子,我们还要做您的儿子。因为,有您这样的母亲,我们感到温暖!我们感到骄傲!我们感到幸福!
        母亲,您的离开,也许是上天的善意安排——上天不忍心您再遭受在生的痛苦,带着一个脱离了病魔缠身之躯体的健康灵魂,去另一个世界尽享安详的生活,沐浴天界的圣光。母亲,如果是这样,儿子的心也许会得到一丝丝安慰。在您的灵柩面前,儿孙们为您祈祷:愿您神赴瑶台,仙乡享乐从此无忧;愿您九泉有灵,佑我罗家兴旺发达,天长地久,世代福禄齐芳。
        末了,自拟一副挽联送给我最敬爱的母亲:待人宽厚仁慈奉意奉情海河共泣,持家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山岭同悲。

                          母亲,慢慢地垂下您辛勤的双臂,静静地安息吧!

                                      长子:修云
                                      2010年1月5日(古历2009年11月21日)




选自博客日报博友的跟帖:

游客:看完你的文章,连我都泪流满面了,感人肺腑的悼文!
  

女儿红:纯美的文字,纯真的感情!

晓晓茉莉:流泪,感动!

老万:子欲养而亲不在!相信老母亲在天之灵,能感知你的一番心情!

游客:感人至深!

游客:大手笔之下的真感情!


游客:感情真挚,文采飞扬,可评为全国最佳祭文,学习了。

超级女声:读完你的悼母文,我都要流泪了。写的很动人哦!

廖珊:楼主用最美的文辞,表达了对母亲最纯真的感情!


游客:楼主节哀!曹操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不过,我还是为你对母亲的渊深之情所感动。

游客:情动于衷,很优秀的悼文!

选自株洲论坛网友的跟帖:

1、文章感人!楼主节哀!愿老人家一路走好!



2、看了你的文章,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伟大的母亲,这就是中国最典型的慈母,一辈子只为他人着想唯独没有她自己,感人至深!看了此文不禁让我也想起我的母亲,她也是一位贤妻良母,一辈子呕心沥血,直到病重都未曾有过一点要求,想的还是儿女,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她已经离开我们有二十六年了,但她与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日子中的点点滴滴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永远记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罗老师节哀!您的母亲一定能感受到您对她老人家的哀思,会安息九泉的。

湖南在线网友跟帖:

4、文中的母亲一生辛苦,节衣缩食,为了这个家庭而付出了自己的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母亲,是值得我们大家钦佩的母亲,当她离开自己的儿女之时,可见她的孩子对此的难过,楼主借此文以怀念自己的母亲,一路走好!

湖南红网网友跟帖:

5、声声情、字字泪,楼主孝心可嘉!祝天国的母亲一路好走。同时希望楼主化悲痛为力量。

6、子欲孝而亲不在。祝老母亲在天国一路走好!永远护着她的后人!

7、母爱如流!孝心无价!祝福母亲,问好楼主!

8、孝心无价!真诚感人!

9、感人的文章,楼主节哀。

10、您的悼文,娓娓道来,真情自然流露,好文!

11、哀情恸天,母亲在天之灵会有感知。问好楼主。

12、看了第一行,竟是不忍再看下去。终于还是看完了,亦是如你一般的痛着。年近杖朝,溘然长逝,算是喜丧,只是子女的痛还是一如乳儿吧。只是活到这般年岁的人,总是对人生通透了些,看透了人间的生离死别。文字朴实,情感真挚。


  


                               母亲葬礼追记
    母亲,您一生最风光的时刻,可能要算您的丧事和葬礼了。
    年近杖朝,溘然长逝,不为难自己亦不折磨他人,按照习俗,可称之为“喜丧”。
    合村乡邻,遐迩亲友,纷沓而至。平素和母亲相亲相好、过从甚密的,抚棺痛哭,凄楚而深情地呼唤着您的灵魂;远些的,生疏点的,在逝者亲人们哀哀不已的悲情气氛中,也被感染得流下几滴“金豆子”,然后用餐巾纸擦了擦眼睛便奔向了宴席。罗家屋内屋外,既有痛失亲人的嚎啕,也有吆五喝六的嬉闹;既有交头接耳的议论,也有无声的或低低的抽泣声......丧事带“丧”,并非尽皆悲苦哀愁,而是悲中有喜、苦中有乐、哀中有闹、愁中有欢。这是习惯,更是乡俗,爱热闹的母亲若有灵,定会抿嘴一笑的。在世时,母亲一辈子辛勤劳碌,没享受过儿孙亲友众星捧月般的体面场景,这回母亲乘鹤仙去,穿孝服的下跪的“白茫茫一片”,丧宴摆了几十桌,还请来了乡村乐队营造气氛。由德科在经济上担纲“主角”,我做“配角”,众位亲朋戚友贴心贴意、献策出力,将母亲的丧事办得风光无限,这,不知可否算作儿孙们对母亲您的一种迟来的补偿和告慰?
    母亲:2010年1月2日(古历2009年11月18日)上午,在您生命的最后时刻,守在您身边的人可多啦——儿子士毛德科、媳妇郭芝林、孙女罗波、孙子罗理和罗迈,还有您的干女儿凌瑞田、陈志稀夫妇,我儿时的朋友陈扬湘、张利民夫妇及吴干军夫妇;近邻陈扬甫、陈小林夫妇及侄儿罗迈等等,无不唏嘘着鼓励您并和您一道参与和“阎王爷”的“生命拔河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和您做了一辈子朋友的村上的老支书、老妇女主任吴克明、吴清莲夫妇,得知您已至弥留之际时,也巍巍颤颤地赶来为您送终!当有如惊雷般的噩耗传出后,小姨妈、小舅舅等十多位乡邻近亲,均陆续赶至您的卧榻之侧看望您的遗容;郭芝林、凌瑞田、张利民等还为你净身穿衣,而“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我和晋湘及孙子罗烈,因种种原因憾乎惜乎未能为您送终,籍此一笺,儿子孙子向您的在天之灵负荆请罪!作为“亡羊补牢”、将功补过之策,也只剩下将您的丧事办得隆重一点了!
    做儿孙的尽力为慈母办好丧事,乃应尽之孝,无需自褒,而在您的丧事和葬礼中,我耳闻目睹了许多感人的情景和细节,却不得不提、不得不赞。
    母亲:您的丧事由陈秋生为主全盘操办、聘夫大叔当参谋作指导、吴干军管账,而我的小学同学刘够良则为您做道场法事、超度亡灵。他们带着对您的缅怀之情,倾尽心力地操办您的丧事和葬礼,深怕有丝毫的疏漏和闪失。一场包含着系统工程萌芽的隆重丧事,环节多多、千头万绪,要做到百举百全、万无一失,并非易事,但他们三人用心用情用智用责,加上良好的协同、配合,硬是将您的丧事办得井井有条、章法有致。能写会画又善操持红白喜事的聘夫大叔,对我家总是抛出一副热心肠,从父亲陨殁,大弟修华过世,到母亲孤露,三人的灵魂都得到了他的抚慰,现在他年逾古稀,体魄和精神已不如前,但他善始善终为母亲操办丧事。“行得春风有夏雨”,帮人就是帮自己。假如聘夫大叔偶遇一时之难,想必定会得助于人、得助于天的。
    办理丧事烹制丧宴,厨房的师傅“一白带两黑”——每天天未亮,就开始忙碌开了,白天自是忙忙迭迭、手脚匆匆,晚上,其余人开始闲了下来,但他们直至凌晨子时都忙得像高速旋转的陀螺,辛苦非比寻常。刘国全、陈小良夫妇及陈绍秋、晏理其等,以自己忘我劳动和奉献精神,将丧宴的菜肴烹制得咸淡适中、美味可口,受到众食客的交口称赞。
    1月3日上午,天气突然变得阴冷起来。在刘够良的引领下,我和士毛、舅舅和亲邻陈志稀冒着凛冽的北风,到我家对面的山上为母亲的永久安息之“家”选址。做法事的刘够良圈定了一个大体位置后,便开始测山岗、观流水、察阴阳、辨方位、细运算、定红线,祭拜各路神仙,选择着能让孝家获得福禄寿及子孙绵延的坟坑。在树桩放线后,已年过花甲、满脸络腮白胡子的陈志稀扬起弯月形砍刀,将大约两丈见方内的树木一颗颗地砍断,直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只可惜这天浓雾弥漫,能见度不过百米,舅舅和刘够良都不满意坟坑的定位有“估计”的成分,当日下午,“天公”收了雾罩,两人便再次上山将坟坑位置校准。据说,母亲的坟坑算得一处靠岭朝山、藏风聚气,可保人丁旺盛、家道发达的吉穴。
    为母亲阴宅开坑,定于1月4日。然而,是日天气突变,寒流骤降,刺骨的北风裹挟着冰冷的雨点,冷得人直打哆嗦。面对如此恶劣天气,向前、陈传怀、陈建业、匡细平、陈明田、刘显光、陈互助等八人,一任冷雨淋寒风吹,挥锄舞锹,轮流上阵,将母亲的坟坑开挖得周周正正。
    打杂者多为年龄“一把”的“妈妈辈”或“娭毑辈”。她们工作的特点是见事做事,“为人所不为,不为人所为”。负责端茶倒水的匡秋球、丁春花,从早到晚都晃动着她们忙碌的身影,其“微笑服务”有如一股春风吹暖了客人们的心扉。惠田、利民和杨如等,每天一大早就来我家帮忙料理杂务,晚上也总要将相关的事务处理好之后才回到自己的家,丧事结束后室内室外的收拾整理,也都是她们完成的,可谓为我母亲的丧事“站好最后一班岗”。和我可称八拜之交的陈扬湘,是打杂者中的“须眉”,尽管前些年他经历过一次“生命之大劫”,但他在我母亲的丧事中干的都是飞歩跑腿的活儿,骑着一辆摩托顶风冒雨,四处奔波,煞是辛苦。
    也许是慈母的德行感动了上天,翌日出殡,气象台所预报的“连续三天阴雨”的消息失准了,我起床观天侯,但见风停雨止,这给母亲丧事的“主力队员”“八大金刚”减少了麻烦。由一班壮汉组成的“抬重”金刚,同心协力直奔母亲阴宅,他们遇岩攀岩、遇坎越坎;逢坡上坡、逢水踩水,平平安安地将母亲的“寝屋”抬上了山头、放进了母亲的安息之所。当我和德科跪于坑前,牵起衣角接下禄米之后,整个葬礼就算结束了。母亲终于回到了那片曾经浸透过她的血与汗、爱与恨、苦与乐的土地;那片生养过她、折磨过她、温暖过她的土地,和先于她走的祖父、父亲和木林葬在了同一座山头,共同度过归天后永恒寂寥的岁月。陈敏等留山人员坚守到最后,让母亲的“新家”伴着舅舅的颌首顺利完工。
    母亲的丧事,折射出我的桑梓地民风淳朴、人际和谐;村民古道热肠、以善为乐。母亲出殡那天,沿途家家户户都自发地燃放起鞭炮,“噼啪”之声不绝于耳,有的还撒纸钱、烧冥纸,行注目礼。鞭炮硝烟和纸钱烟雾弥漫道路上空,给人以热闹、隆重的感觉。令人感动的是,已生活在乡福利院的陈传奇,得知母亲您2010年1月6日(古历11月21日)出殡,专程赶回来燃放鞭炮。他一个来回,有近10公里的路程,只是苦了他一路蹒跚,挨冻受冷。还有衣食无忧、已居住在醴陵城区儿子家尽享天伦之乐的迪叔,也专程赶回来为为我的母亲吊丧,给了我们兄弟一个小小的意外。
    母亲:您生前有个交代和嘱咐:您离世后不要惊动我和德科的同事朋友和外地的亲戚,尽量不要给他们添麻烦。但得到您捐生的消息后,德科为一校之长的株洲云峰驾校,几乎倾校而出,有的教练还来了好几次。株洲的姑妈听到您“羽化”的消息,顿时泣不成声,其女儿桂香夫妇代表姑母专程来看望您。麦彩虹、麦彩霞、麦华军和麦华威兄妹带着大包大包的鞭炮从株洲赶来向您告别,彩虹悲悲切切的哭声感动了在场的许多人。在长沙长郡中学读书的罗迈,在您出殡那天,执意要赶回来参加您的葬礼。为了招呼到“的士”,他在削骨朔风中伫立等候了两个多小时!近两三年来和我来往最频繁的朋友、醴陵老乡史有德,每天都关注着我的行踪。为了不给他添麻烦,我一开始就将我您去世的消息瞒着他,只说我您病重,在株洲的一家医院抢救,但此期间他拨打过我数次电话,表示要来看望您。1月4日,他甚至联系好了车子,但我按您生前的嘱咐,用善意的谎言婉拒了他,谁知事后他批评我没有将他当朋友看待,“天天见面的朋友都瞒着我,这么大的事都不让我表示一下心意,这还算朋友?”是啊,所谓朋友,是使对方活得
更加温暖、惬意的那些人;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是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史有德正是这样的朋友。我的另一位朋友邓新奇,承担着接我夫人及我夫人两位表姐的任务。他的驾龄不到一年,新买的车子才跑了一万多公里,平素很少出远门,偶尔出去一次也得由夫人陪伴,但我的事他没说二话,破例冒险而又安全地将我的亲人送到了现场。
    一切都结束了,除了那寒冷,便是那又开始飘洒的稀稀疏疏的雨雪以及身后那群紧追着的、充满深情的目光。走的时候,我的心好像被什么掏空了似的。我与妻子晋湘、儿子罗烈、侄儿罗理一起坐上德科的小车,缓缓地离开了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土,离开了故土中永远平和安祥的双亲,回到同样既熟悉又陌生的省城长沙。
                                             
                             罗修云          2010年1月11日煞笔

网友跟帖选登:
(1)支持你,你的博文真是不错!谢谢您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知识!
欣赏了您精彩的新作! lmx
(2)难得一见的高水平博文,学生收藏了。     一飞冲天
(3)真情实感、旁征博引、文采飞扬,上乘之作!
(4)我是上海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您的文章写得真好,学生收藏做范文了。 杨平
(5)难以超越的文章高手! 匿名网友  
(6)笔调轻松,感情沉痛;文辞美极了,心情糟透了。楼主,可以这样评价您和您的文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