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触摸:当代现实与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命运和地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0:47:06
江西杜会科学·1992年第1期
当代现实与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命运和地位
刘声珑
自本世纪中叶起,一场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为标志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在全世界范
围内蓬勃兴起和发展,引起了经济、政治、文化、劳动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阶级、民族、国
际关系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方面,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比较长
时期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另方面,战后在东欧和亚洲的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出于它们年轻、经验不足
等种种原因,在实践中出现了某些失误,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和挫折,甚至倒退。于是,一些正直的但
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人,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动摇、怀疑、甚至丧失信心,另一些
人则公开否定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说什么“马克思的所谓历史的自然规律实际上不是一个科学的
规律,而不过是它的历史哲学而已,……”①“在信息经济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
通过知识实现的。”②这些话的实质无非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不是科学”,剩余价值学说“过
时了”。
马克思一生中对人类做过很多贡献,而他的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对资本
主义社会特殊规律的发现,这是社会历史领域两大划时代的发现。其理论表现就是历史唯物论和剩余
价值学说,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一般,后者是特殊;或者如列宁所说:“现在,自从《资本论
》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③
试问,在当代如果挖掉了这两大发现、即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最精华而又最能体现无产阶级利益
的两把锋利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还有没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面对这种挑战,本文试图从当代世
界现实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具体分析和探讨:马克思发现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
律是否仍有效?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到底是什么?剩余价值规律还起不起作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
义是否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历史唯物论最根本的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马克思以这
个原理为指针,从大量历史发展线索的表层现象背后,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两条普遍规律即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运
动就是在这两条规律的支配下,通过构成这两条规律的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来实现的。同时,对三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是不能作抽象的、不分层次的、
折衷的理解。应该理解为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因素;由三个基本因素所构成的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
发展的根本动力。
如果说,在历史唯物论创立之前或之初,人们不是从现实内社会部去找、而是从社会外部去找社
57-会发展的根本因秦或最终决定因素,或者说不是着眼于物质动因,而是求助于精神动因(在古代求助
于神的意志,近代则借助于人的意志)来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是错误但是可以理解的话,那末
在历史唯物论创立1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用精神、意识或它的变种一科学理论当作历史发展的根本动
因,不仅是错误,而且是反动的。但是,这在当代世界大有人在。例如,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就
直接了当地说:“如果要问在我们这个时代究竟是什么力量恰好强大到足以破坏资本主义特权和机能
堡垒的基砂,并且能在这些堡垒的位置上建立起它自己的制度和社会机构,那么回答肯定是这样的:
统治我们时代的力量就是科学力量和科学工艺学的力量”④
历史唯物论认为,科学“首先……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⑥当代
科学的发展更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性,科学不仅能改变人的物质生活方式,而且能改变人的精神生
活方式。但它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母动力或原动力,而是子动力或派生动力。
(一)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它表现在:1、生产决定科学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在
古代与畜牧业、农业生产相适应产生了天文学、数学;与近代大机器工业相适应,是力学、物理学、
化学、地质学的发展,随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相对论、量子力学、高能物理学相继创立;本世纪五
十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生产的需要,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在生产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由于现代生产规模日益社会化,生产周期日益缩短,科学研究的规模则日益扩
大,科研进度日益加快。2、生产为科学活动提供日益完善的技术装备和观测、实验手段。例如,电子
显微镜、射电望远镜的问世,使人的视觉深入到10.1厘米的微观世界和扩展到距地球约200亿光年的
宇观世界;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使人的脑力得到部分地解放,并使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更精确化、迅速
化。3、生产的发展还直接推动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也即劳动或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获
得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经过加工提炼,直接上升到科学理论,用公式来表示就是:“生产一技术
一科学”。
(二)科学是生产力,系指它是潜在的生产力,不是现实的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力中一种独立
的、直按的要素。也就是说科学作为理论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现实生产力,还必须通过技
术这个中间环节把它自身的成果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并物化在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生产资料中,
即必须作透到生产力的三个要素中去,再通过三要素的相互作用,方能构成现实的新的生产力。用公
式表示是:“科学一技术一生产”。新生产力的向前运动,推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至社会生活各
个方面的向前运动。
我们把上述遗公式街接起来得到“生产一技术一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一个开放性的完整公式,它
包含了遗个相互衔接的过程,而且是双向的即“生产“技术=科学”,它恰当地反映了现实的循环往
复地生产运动,从而说明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第一过程是第二过程的基础,第二过程是第一过程的
前提,又说明了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生产一技术一科学一技术一生产”和人类认识运
动的总公式“实践一认识一实践”十分相符,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与一般认识论也是相统
一的。这里必须明确,我们不是否定科学的预见性或超前作用,应该肯定科学有预见性或超前作用,
而且.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自身的预见性或超前作用日益显著,但是这种预见性或超前作用仍然要
受实践的制约,因为,任何科学预见必须借助逻辑推理,而逻辑推理的规律、规则和格,是长期以来
人类亿万次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世界上不存在着任何脱离实际的理论上的超前作用。正如
马克思所说:“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
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能产生。”⑥
(三)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还必须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因为人类的劳动生产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即
群体或集体的劳动生产。就是说必须以一定的生产方式或者说必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劳动生
产,否则就不可能进行生产即不可能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从而不能产生科学和技术。!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提离或基础的,亨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
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⑦这为大量的历史事实所说明:不同的生产关
系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是不同的,同一种生产关系如果说在它建立的初期对科学技术起促进作用的
话,则它的晚期往往钗阻碍作用。
(四)科学革命不能代替社会革命。这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本世纪六十
年代左右,若干科技发达国家先后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国外有些学者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及与此
相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技术
社会形态⑥。这种划分是符合逻辑的,也符合历史发展的一个序列,因为社会静态结构是多层次、多
方而、多因素的,它的动态发展必然是多线性的。所以,还有人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把人类社会发
展划分不同的序列,这均是合理的。例如,有人以经济形式为标准,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自然经
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等。然而,第一、不能以此来否定历史唯物论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把
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条主轴线。
相反,历史唯物论的划分法更全面、更深刻。它揭示了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下有生产力做基木,上有
上层建筑为网络的整个社会机休的立体结构:揭示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相互关
系,揭示了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以生产关系为纽带的阶级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
程、规律性及其内在的动力系统。第二、不能以科学革命来否定社会革命。憋而言之,社会主义代替
资本主义必须通过社会革命(尽管形式会有所变化)才能完成,科技革命根木不能消除两种经济社会
形态的对立。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统治我们时代的力量”不是“科学”,仍然是生产(含生产关系)。道理
很简单,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归根结底不以生产来解释人类社会各方面的进步,1那是
非常荒谬的。所以,马克报创立的历史唯物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它的有效性与人类社会共存。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和方法原则,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由它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所
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这条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内在矛盾得以滋生和发展的温床,它揭示了资本
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趋势。从而也证实了唯物史观理论和方法原则的正确性。可是,由
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西方某些人士从两个方面对剩余价值学说进行夹击,一
方面认为信息社会取消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另方面以“知识价值论”来否定劳动价值,因而,在
他们看来,建立在这两块基石之上的剩余价值学说当然“过时了”。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问题“本质上是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
的问题……它在一百年前还有用,现在都越来越不切实际了”⑨,其理由是:1、信息是无形的东西,
只存在于人的头脑,它不是土地、硬件或证券;2、“无形财产”和“有形财产”不同,它无极限,人
人可用,用的人越多,信息量越大。因此,信息这种“无形财产”不存在所有权问题。这两个理由是
站不住脚的。第一、信息虽然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无形的东西,但是,生产信息、发射信息、作输
信息、接收信息、使用信息等都必须借助物质载体和其他物质手段,如电子计算机、电视机、激光
器、光导纤维和通讯卫星等物质硬件。而这些硬件是有形的东西,有个归谁所有的问题,因而就有生
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英国的剑桥和苏格兰硅谷、台湾的新竹等高技术开发
区,资本家大量财产的存在,倒真是说明了托夫勒的理论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第二、在资本主义
条件下,信息并不是人人可用、无极限的。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信息的“白领工人”不能赤
手空拳地光凭脑子就可以生产信息,必须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与资本家拿握的专供生产信
息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方能生产信息。因此,信息并不是人人可用、无极限的。第三、历史和现实都
勺9告诉我们,科技革命带来的是生产日益社会化,因此它不仅解决不了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而且使生
产资料日益集中,资本日益积聚。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生产的转化,第
二次科技革命,带来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这次科技革命使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化,而且跨国公司、国际垄断联盟也相继出现。在美国,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大
公司,2946年仅24家,1953年增至234家。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另一基石。但从它诞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思想家的请
难。一百多年前,法国经济学家巴师夏的一位信徒就曾经公开地说:“驳倒价值理论是反对马克思的
人的唯一任务,因为如果同意这个定理,那就必然要承认马克思以铁的逻辑所做出的差不多全部结
论。”⑩当今,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的条件下,他们又企图以“知识价值论”或“信息价值
论”来取代劳动价值论。这仍然是徒劳的。
的确,新的科学技术使劳动生产起了很大变化,其表现是:1、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兰领工
人”日益减少,“白领工人”日益增多;2、“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益衰退,有如夕阳,“知识密集
型”产业蓬勃兴起,有如朝阳,3、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4、劳动者由直接操纵劳动工具
从事生产,变为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这一切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改变不了这样两
个事实:第一、新的生产工具(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等)在生产中的应用不能创造新的价值,因为它
们都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变资本范围,“象不变资本的任何其他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
白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并且“改进机器,在生产中采取利用自然力的新方法,使
得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用同样数量的劳动和资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产品,但绝不是创造更多的交换
价值。”⑩第二、新的科学技术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但改变不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事实。因为,不管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者说“白领工人”和“兰领工人”均必须借助生产资料,通过辛勤的劳动方
能增殖价值。知识与生产知识,或者说知识具有价值与知识生产价值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上述事实说明,信息社会者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知识价值论”不能代替劳动价值
论,在这两块基石上形成的剩余价值规律仍然起作用,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仍然存在,并将越演越
烈,社会化大生产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全社会所有。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这是铁的历史必然
性,任何人也无法扭转。
①宾克菜:《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9页。
②奈斯比特:《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③《歹lJ宁全集》第一卷,第122页。
④海尔布隆纳:《美国资本主义的局限》纽约,1966年,第11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37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焦》第一卷,第362页。
⑥“技术社会形态”是北大赵家祥等同志提出的,以区别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概念。请参
阅《新技术革命与唯物史观的发展》,第5s页。
⑨《预测与前提一托夫勒未来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07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第353页注③。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424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371卷。
(责任编辑贺绍恩)
长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