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羽的歌曲: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评点材料作文《鞭子与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15:13

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评点材料作文《鞭子与驴》  

2011-11-12 23:12:28|  分类: 写作灯塔

2002年四川大学和《华西都市报》联合举办了“真性情”作文大赛,优胜者将破格都四川大学,并任选专业。决赛作文两题,任选其一:1《意外》、2《鞭子与驴》 

驴性·奴性·创造性               

――“真性情作文大赛”阅卷手记

                              李镇西(苏州大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  

给材料作文,是延续多年的高考作文基本形式――无论是前些年的写读后感还是近年的话题作文,都离不开具体的材料,考生的一切思考都必须从材料出发。那么,给材料作文是否就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有人认为,既然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就不应该在作文中有任何限制,因为命题作文或者给材料作文,必然会束缚学生激情的奔涌、思维的喷射。  

我个人坚决反对这种观点。因为这是对学生作文――不客气地说――不负责任的误导!真正的创造性绝非无视任何规范的天马行空;恰恰是在规范而富有弹性的空间内所展开的创造,方能真正闪烁智慧的火花。  有意思的是,以“真性情”命名的这次作文大赛的冬令营第二次现场作文考试,正是给材料作文――要求选手就寓言《鞭子与驴》写读后感。在许多人看来,比起《意外》,这篇读后感更难写――不但是因为这种作文形式比较老套,而且给材料作文似乎不容易写出新意。但是,正是在这“老套”的“限制”中,真正优秀的选手展现出了他们富有个性而充满创造的 “真性情”。  顾名思义,所谓“读后感”必须先“读”后“感”,写作的基本前提是要把材料读懂,具体到这篇寓言,就是要正确领会其寓意――任何创造性思维都应该以此为起点。从阅卷的情况看,绝大多数选手都能准确理解《鞭子与驴》的寓意,然后在此基础上飞扬自己的思想,挥洒自己的才华。 

 “不用煞费苦心地去胡思乱想什么‘创造性’,只要忠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就能使自己的作文与众不同,因为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经常对我学生说的一句话。这次评卷,许多同学的佳作再次证明了我的这个观点。对惰性的批判,是寓言《鞭子与驴》的基本思想指向。不少同学没有刻意去寻求什么“新奇”的立意,而是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把批判的解剖刀对准了自己的心灵,其文因此便显出了个性的魅力。他们由寓言中主人不挥鞭驴就不拉车的现象联想到自己在各方面的惰性:能够做好的事却不愿主动去做,非要他人采取强制手段――“鞭挞”不可,使自己成了一头随时等待鞭子的“驴”。有的同学甚至在作文这样尖锐地鞭挞自己:“我就是一头驴!”还有同学进而在作文中呼唤自己:“做自己的鞭子吧!战胜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样的作文,思维角度谈不上多么“独特”,但它们因真诚而打动了评委。  

同样是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有同学则由《鞭子与驴》想到现行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弊端:应试教育是“鞭子”,学生就是“驴”;学生本来是很爱学习的,但长期扼杀个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渐渐厌学,以至于没有鞭子的抽打就不会主动学习。还有同学想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畸形关系:“我全家都是驴,爷爷是驴,爸爸是驴,妈妈是驴,因为他们都曾被人鞭挞过,而且现在仍习惯于被鞭挞;同时,每一个人都是鞭子,人人都喜欢鞭挞别人。等到我长大了,我可能也会成鞭子,专门打别人。”这些来自生活的切身感受,使文章读来有一种直抵心灵的力量。  

更令评委欣慰的,是一些同学在作文中表现出思维的深刻性,他们透过“驴性”看到“奴性”及其形成的原因:驴不是天生喜欢挨揍,而是别人养成的。有一位同学写道:“驴本来也是自由的动物,但因主人长期的鞭挞,它也就习惯了鞭子的抽打。驴的奴性是可悲的,但主人的奴役更可悲!”在这里,写驴性实际上是在写人性:人本来是自由的,一旦被他人当作工具,在鞭子的“调教”下便养成奴性!还有同学由此想到鲁迅对中华民族劣根性的批判,于是在作文中把思想的利刃对准了我们民族的弱点:“这种奴性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但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拥有,而且作为一个民族也有。”有同学进而剖析道:“这种奴性不是老百姓天生就有的,而是长期被奴役的结果。长期被人当作牛马,于是便成了牛马!这劣根性也不是我们民族天生就有的,而是长期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在阅卷中,评委们每每为这样的佳作拍案叫绝。作为高中生,能够具有如此深刻而犀利的批判性思维,我们感到后生可畏。  

这次作文大赛的佳作再次证明:必要的形式规范和内容指向并不是精神囚禁的桎梏,而是思想腾飞的助跑线。就读后感写作来说,一千个读者固然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读者”所理解到的“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是“哈姆雷特”而非“冉·阿让”或“阿Q”。对于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作者来说,从来就没有陈旧的作文题,而只有陈旧的写作――因为人的天性不是驴性不是奴性,而是创造性。
 

根据下面一则寓言的文意,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体会作文。

 

有一个人买来一头驴,让它拉车,它却站着一动也不动。这个人以为它没吃饱,便给它拿来了饲料。但这头驴吃得肚子滚圆,仍然站着一动也不动。

“也许它不会拉车吧。”赶车人想。他借来一匹马,让它拉车给驴看。马示范完了拉车的动作,驴还是站着不动。

“也许马示范得不好吧。”赶车人又这样认为。他借来一头牛拉车给驴看,驴站在一旁没精打采地东张西望,一点也没有心思看牛拉车。

赶车的人气极了,挥起手中的鞭子向驴屁股狠狠地挥去,只见驴熟练地拉着车大步地往前赶去。

“你会拉车,为什么一直站着不动?”赶车人问。

驴回答说:“你一直没有挥鞭子。”

要求:理解材料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议论文四篇,记叙文一篇)                                 不待扬鞭自奋蹄 (议论文) 

这真是一头吃饱了找抽的蠢驴!

驴吃饱了肚子却不拉车,看了做拉车示范的马和牛后还是不拉车,但当主人把鞭子狠狠抽在它的屁股上时,它立马乖乖地拉起车来。岂止是驴如此,生活中似此驴一般需要他人挥动鞭子才拉车前行的人何其多哉又何其悲哉!不待扬鞭自奋蹄,这才是应有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

对待工作和生活,我们需要一份积极主动的责任感。

驴该拉车,天经地义。如果是自己的责任,那么与其等待鞭子抽来才去做,何如积极主动地去做呢!生活中,大凡事业有成者,无不是积极主动地投身生活,投身工作者。袁隆平名满天下,誉满全球,他的成功是靠着谁不断地向他挥动鞭子吗?否。他靠的是对生活的热爱,靠的是对工作的积极,靠的是对事业的主动。如果说袁隆平的身上也有鞭子的抽打的话,那鞭子也是他自己抽打给自己的。这根鞭子就是积极主动对待生活和工作神圣的责任感。

对待工作和生活,我们还需要一份自我约束的进取心。

驴子知道车该自己拉,但就是磨蹭着不去拉,它不能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而只有看见鞭子挥起,感到鞭子的抽打,才能拉起车子前行。这真是一头奴性十足的毛驴!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身上也常常有这种奴性的表现。面对工作,面对学习,面对困难,明明知道该自己做,明明知道自己早晚必须得做,明明知道如果自己不做的话一定会有不好的结果,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生活中无所作为的庸人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最终一定也会挨上生活重重的鞭子,但那时一切都晚了。

对待工作和生活,我们更需要一份超越自我的使命感。

人不是驴子,人是天地间大写的生命,人需要超越自我。面对生活与工作,有四种态度:一种是从不完成,一种是被动完成,一种是主动完成,一种是创造性地完成。如果袁隆平不是抱定了自我超越的使命感,他怎能在杂交水稻研究的领域里数十年如一日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不断有新的创造,并当之无愧地成为杂交水稻世界第一人吗?而今,年逾古稀的袁隆平,依旧以饱满的热情和时间赛跑,他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超越自己的生命。

驴子拉车事小,人生价值的实现事大。在生活和工作中,愿我们每个人都少一份被动,少一份消极,多一份主动,多一份积极。伏首甘为人民马,不待扬鞭自奋蹄,这才是人生应该追求的高境界。

                   从《鞭子与驴》想到的    (议论文)
  《鞭子与驴》这个寓言,相信不少的人都知道。那头被赶车人买来的驴,在主人好吃好喝款待下,在牛和马的示范下,它依然不知道主人意欲何为。赶车人气愤不过,挥鞭抽打,驴子这才熟练地拉车大踏步向前走。寓言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一问一答。
  “你会拉车,为什么一直站着不动?”赶车人问。
  驴回答说:“你一直没有挥鞭子。”
  看到这里,我很为赶车人和驴悲哀。
  赶车人的悲哀在于他买驴却不知道驴的脾性。他纵然使尽千般手段依然不得法,不能让驴为其工作。纵观四海,发现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就说选择人才吧,我们对选拔对象成长的环境、个人的才能和品行不清楚,缺乏必要的认知,却想当然地许以好处,殊不知这样并不能激发他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相反会滋生出惰性,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们必须清楚自己要用的对象,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汉高祖刘邦深谙此道。他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话语:“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无可厚非,刘邦乃是一位知人善用的高手。如果赶车人对驴性有深刻的认识,也就不用费那么多的周折。
  同时,寓言中的驴一样的可悲。在长期的鞭笞下,驴的自主意识被禁锢,变得懒惰,变得被动。不鞭不动,是它既定的工作思维。所以当赶车人给予特别宽松的条件时,它仍然跳不出旧窠,最终不得不承受那挥来的一鞭又一鞭。
  我们在怜惜驴子的时候,是否思考过自己也犯有类似的毛病。面对工作,面对学习,面对困难,明明知道主动些,想想办法就能办成,但往往就随了自己,把工作、学习搁一边,把困难时时挂嘴边,有的甚至变成一副打不死揪不干的样子。这些脾性,与驴并无两样。在这个时候,我觉得还是应该挨上生活重重的鞭子!
  驴拉车事小,但其意义却大。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有用的东西,摒弃惰性,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用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满腔的生活热情,自主而有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以期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潜能与激励  (议论文) 
      美国知名学者奥图博士说:“人脑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我们均只用了不到1%的大脑潜力。”如果我们能再发挥出其中一小半潜能,就可能轻易学会40种语言,记忆整套百科全书,由此说来,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由于惰性、恶习、自私以及平庸和自卑的思想,让自己的潜能沉睡,没将其发挥出来,就像鞭子下的驴,不是“不能”,而是“不为”。清代秋谨所言:“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所以,人的潜能是需要适当的激励才能发挥出来,不然就成了那只原地不动的驴。
     媒体曾经报道过在云南的野象谷,有位工作人员遭到野象袭击,居然徒手顺着光滑的竹子爬到三四米高的竹枝上逃命,脱险后,那个工作人员自己也很吃惊,想不通自己是怎么上去的。这种平时尚未表现出来但经外部条件刺激而激发出来的能力就是潜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都会遇上置于死地的绝境,我们的潜能就容易在安稳舒适的环境中沉睡,甚至能做的事也“不为”了。因此,也需要一条“鞭子”来激发我们的潜能,才能把“不为”的事做了,甚至把“不能”的事也做了。于是“鞭子”就无处不在,孩子用赏识来激励,职员用薪酬激励,士兵则用近乎残酷的极限训练来激发潜能,“鞭子”虽不一样,但却都取得了一致的良性结果:孩子变得更自信,职员变得更加积极工作,士兵的作战能力也得了到及大提升。
     一所大学做过一个试验,将学生分成三组,一组用表扬的方式来激励,二组不进行任何激励,任其自由发展,三组只用批评来激励,结果一组进步最大,二组几乎没有变化,三组稍有进步。赞赏的激励能让人看到前进的方向,变得主动自信,把“要我做”变为了“我要做”,调动起主观意识的能动性,潜能得到了最好的激发,这是进步最大的原因所在;而没有激励的二组,就如行走在没有灯塔的海面上,找不到方向,没有对比,做与不做,或对或错都无所谓,当然也无进步可言。对于三组的批评激励,则停留在被动的“要我做”层面,有着像驴一样的惰性,要有进步就避免不了“棍棒底下出人才”无耐之举。所以人们的潜能要得到有效的激励,“鞭子”还得用得恰到好处。
     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先生也有一个关于潜能激励的典范,有一次公司业绩不佳,他提出如果公司当年的税前利润能达到8%,他就会穿上草裙和夏威夷衫在华尔街上跳草裙舞。当时员工们都觉得这个目标过高,几乎不可能实现,但又想看山姆当街跳草裙舞,于是大家齐心努力,果然达到了山姆提出的目标,结果山姆真的在美国金融之都华尔街上跳起了欢快的草裙舞,当时被媒体大肆曝光。可见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几乎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
     潜能就像一座深蕴的金矿,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才能现出价值,当逆境与痛苦、不幸与失败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时,当“鞭子”扬来时,也许就是潜能暴发的引线,让我们一以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迎接挑战,掘发潜能,别让自己成为棒打才动的那头驴。

                            鞭      子       (议论文)
                         
     鞭子,对于国人来说,应该是最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因为,国人的历史,几乎与“鞭子”相关。
     1840年,国门,被鸦片战争的“鞭子”轰开,列强的铁蹄,任意践踏了清政府神圣的土地;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国人更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皮鞭”生活;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人还自己挥着鞭子……
     如今,“鞭子”何尝灭迹?不防听听笔者道来。
     官场上的“鞭子”。
     这种“鞭子”是一种权力,执鞭者是领导。领导的“鞭子”一挥,你不做也得做,做了,并且做好了,还挨“鞭子”。因为,领导心情不好,你恰赶上了他(她)火气正盛的时候,你不挨“鞭”叫谁挨去?
     那怎样才能不挨领导的“鞭”呢?那就乖乖儿,学会拍马溜须、察言观色,领导指东你就不能往西,坚持“领导的话绝对都是真理”的思想,处处维护领导的尊严和形象,你保证平安无事,甚至,还会平步青云。
     家庭中的“鞭子”。
     持“大男子主义”的丈夫,受了窝囊气,回家就吼妻子,你你你啥呀?家里的物件啥不是我买的?对方若不甘示弱,顶上两句,那可就干柴碰到烈火了,“鞭影”立即纵横交错,雷厉风行。结果,不是你伤就是我残,最后,分道扬镳,把个完整的家庭搞得支离破碎。不适合,分离,那无可厚非。但平白无故的,无辜的孩子、老人,也搭上了沉重的代价。
    反之,男“寄”女下的,也不例外。妻子整日哼哼:你有啥本事?白挂个葫芦当男人,却靠老娘维持生计!哼来哼去,另一方忍无可忍,于是,“鞭子剧”就搬上了“家庭影院”来了。
     ——这种“鞭子”,也是一种权力,一种地位。
     形形色色的“鞭子”中,最明显的,应该数“教鞭”了。
     古之教鞭乃戒尺,是先生用来惩罚学生用的。据说,古时候,先生惩罚学生是这样的,受罚的学生,被头顶一盆水,若水溢出或盆落,那学生就挨戒尺抽了。轻者,身上留两三道伤痕;重者,皮开肉绽。
     如此严厉,谁敢不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因此,训出了一拨儿“孔乙己”来了。
     当然,任何事物皆有两面性,不能一刀切。定也有些学生最终能“辉煌发迹”的,不然,“戒尺”何以衍生到“教鞭”呢?
     有句话说得好:榨油榨油,榨了才出油。谁敢说这句话没有道理?试举个例吧。在我们校,就有这么两位老师,他们抓同样的科目。一个采用“惩罚”教学,不及格,冲厕所、抄课文、扫地……那惩罚手段,五花八门,目不暇接。另一个则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坚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的理念。结果期末,采用“惩罚”教学的老师,他的班,无论是及格率还是优秀率、平均分,都是首屈一指。因此捞了个县“优秀教师”荣誉。而另一个,虽然培养出了一帮动手能力极强的学生,但因成绩考不上,结果被家长骂无能,被领导训。
     看来,挨鞭,是国人的一种习惯,一种传统,而且,好象已经演绎成了一种光荣。
     真是莫名其妙!
 

                      卖 菜(记叙文) 

那年高考,我以0.5分之差落榜了。家里已无力供应我继续复读,而且我也不想让父母再为我操心劳力。默默地卷起铺盖卷,怀着满腹失落的心情,黯然地离开学校,回到老家那个偏僻的小山村。一连数日,我不吃不喝,整天郁郁寡欢,心情糟糕到了极点,甚至连死的念头都有了。在家种地为生的父亲虽然没有责怪我,但从他那双红肿的眼睛里看得出他是多么失望和伤心。
    那时,村里按人口分菜地。我家人口多分的菜地也多。母亲劝父亲将部分菜地改成种庄稼,父亲却不答应,一直坚持将菜地全部种成菜。菜多了吃不了,父亲常常隔三差五地挑到集镇上去卖,以便换回几个零用钱和我上学的书费、生活费。而今我却让他失望了。
    记不清是回家后的第几天。清晨,我正在被窝里蒙头大睡,父亲喊我起来,说和我一起到镇上卖菜。父亲挑着满满一担韭菜在头里走着。看着佝偻着腰、满头白发的父亲,我心里很惶愧,几次要求替父亲挑,可父亲都不肯,坚持自己挑,说你肩膀嫩,挑不了。我只好提着秤杆跟在后边。到了镇上一看,赶集的人熙熙攘攘,好摊位早已被沾满了。我们找了个地摊摆好。父亲让我掌秤他守摊。我一百个不乐意,可也只好如此。
     我蹲在摊前,拿着秤杆,茫然地望着来来往往地人流。我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明天又将走向何方。满脑子胡思乱想着。
     “买菜啊,看看吧,新鲜着呢!”听到父亲跟人搭话,我这才会过神来。原来,过来了几个顾客,一边询问菜的价格,一边翻看菜的质量。终于有一个中年妇女说要两斤。我抓起一大捆韭菜放在秤盘里。第一次掌秤心里慌慌的,提秤的手直哆嗦。终于稳住秤一称,足足三斤重。我破开捆抽出一些,又称还多着,又抽出一些,再称还多着。我红着脸,一抬头看见那个买菜的妇女脸色开始沉下来。如此又反复了几次,直到第四次才刚好平秤。刚要结账,不料那个妇女却说不买了不买了,“这个小青年真小气”,说着转身就走。我很生气:费了好大劲,你却说不买了。正要理论,这时父亲站起来说:对不起,我儿子第一次卖菜,您多担待。也许是父亲说的真诚,那妇女又折回来,冷冷地说:“要不是看你这菜好,说什么也不买了。”说着站在一边。
     父亲一边笑着,一边拿过一小捆韭菜放在斗盘里。一称不够,父亲从另一捆韭菜里抽出一把放上,再称还不够,父亲又抽出一小把放上。我很奇怪,父亲卖了这么多年的菜,耍了这么多年的秤杆子,在家里一向号称一把准,那眼像长秤钩子,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一撒目,或者放手里轻轻一掂,份量多少八九不离十。可这回却怎么了不准了?我默默地站在一边看着。随着秤杆的几次起落,父亲终于称好了秤。我看到,那个等着买菜的妇女一直微笑着。最后拿着菜乐呵呵地走了。
     那几个还在一边等着的顾客陆续买上了自己称心的菜。一挑子菜不出两个钟头就卖完了。父亲显然很高兴,让我挑着空筐子,自己一边“吧唧吧唧”地抽烟,一边跟在一边走。
    半路上,我将心中的疑惑说出来。父亲抖着满脸的皱纹笑着说:傻小子,这卖东西是一门学问。开始你要少给,慢慢往里添,买的看着斗盘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心里就会高兴,买起来才会更痛快,才会多买。要是一开始你就多给,再从斗盘里一次次往外拿,这样买东西的看着斗盘里越来越少,心里就会不痛快,就会嫌这嫌那,本来想多买点也不多买了,甚至干脆不买了。这种事以前我遇到的多了,碰壁多了,才琢磨出这个理。每次要是都像你那样撂挑子,那这买卖还做不做,家还养不养……
    我心里一震,想不到老实巴交的父亲心里却有这么多道道。他能悟出顾客的这个心理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实践,而且他又是多么善于总结!是养家糊口的责任感让父亲用心琢磨他的买卖经。我继而一想,是啊,岂止是做买卖这样,做什么不都是这样的吗?其实哪样都离不了勤于钻研,那样不需要责任的驱赶?
    从此,我开始振作起来。先是出去打工,几年后靠原始积累的几个钱自己干起了零售批发。而今已拥有了一个总店,两个连锁店。我也成了身边人眼里的成功人士,但我却仍然忘不了那年随父亲卖菜的情景,正是那次卖菜的经历让我懂得了做人要有责任意识,凡事都有学问,只要用心琢磨,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