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医院有感染科吗:谈阅读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做批注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28:58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中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不要总是怕这怕那。但放手并不是不管,而是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会学生做批注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是指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这种阅读方法是古今中外通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读书方法。我国古代的学者中不少人的著作就是在对他人文章的批注中形成的。清代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毛泽东主席就是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典范。在他读过的书中,都在重要的地方有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还写着批语。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方法之一,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我认为:教师教学的最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我们知道:将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己学习的人。叶老也有一句教学名言:“教”都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而要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教给学生“点金术”--掌握学习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这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品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的课文阅读教学,应该以课文为例子着重进行做批注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获得阅读的“点金术”。 那么,教师应如何以课文为例子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呢?我觉得下面的做法是比较有效的。

一、课前自读:指导学生把握阅读的步骤,养成做批注的良好习惯。

课前自读,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起着重要作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习惯。一个人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而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所以,进行课前自读方法的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方法指导的首要环节。从掌握阅读方法出发,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课前自读的方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把握阅读的步骤,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

阅读步骤包括三个环节,即:读→思→查,这就是认真阅读课文,接着思考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然后再适当翻查必要的资料。具体方法如下:

1、总体通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把握全局,理清脉络,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的学习目的。

2、疑点发问:可以从下面几处入手:(1)自己欠缺的文化常识;(2)、课文中比较深奥、较难理解的句子、段落;(3)看似矛盾、难以理解的地方。发问不但为下一步的学习树起了问题的靶子,而且有利于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必须注重养成这一习惯。

3、难点求索:自读中遇到的疑难,不要坐等到老师来解决,而要先行一步,进行一番尝试性的探索。或独立思考解答的方法;或查找有关资料作分析比较;或与同学共同讨论。总之是要动脑、动手、动口。这样,总会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有所收获。

(二)、指导学生学会“圈点批注”,做好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一定要强调“手不离笔,随时勾画”。课前自读须作笔记,而且笔记不能敷衍了事。学生由于缺乏具体的方法指导,所做的课前自读的笔记往往比较空洞,比如随便从课文里抄几个词语,摘录几句话,既没有理解性的说明,又看不出思维的“痕迹”,这种笔记是没有实效性的。要使学生通过作笔记培养阅读能力,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向学生明确:所作笔记必须写下自己参考或思索得来的结果。如:抄录了词语,就要写出有关资料对该词语的解释,以及自己对该词语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抄录了句子,就要写出自己对该句子的疑问或理解。

(一)指导学生自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做批注的方法,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浪线(也叫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同时还要教会文字批注。 批注笔记的形式有3种:(1)“眉批”,即批在书头上;(2)“旁批”,即批在句子旁;(3) “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最后还要告诉学生批注笔记可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

1、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该书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

2、提要:在读书中,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这样就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然后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
    3、批语:在读书中,可能产生各种感想、见解、疑问,这时可随手写在书的空白处。如不立即记下,过后就不易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
    4、警语:在读书时,发现重要段落或主要论点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这样,这样,常常会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二)、要认真作好批注。 1、要深入理解,就要能找出课文重点句段和精彩之处,将这些画下来。同时,对文中人物的行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人物的对话中听出弦外之音。     2、批注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共鸣。 3、在批注中,可以谈出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对文章的欣赏,受历史背景、欣赏者、个人阅历、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但审美标准本身并不是统一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来讲,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并培养其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

    二、课堂教读,教给学生分析文章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得法于课内”是语文教学的至理名言。培养“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让学生根据老师对教材的处理随堂记好听课笔记,特别是要能记下老师得出某个结论的具体思路和过程。传授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分析能力,课堂教学是关键。那么,课堂上如何通过课文的教学,来传授阅读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呢?我认为: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平时指导时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的习惯。阅读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和阅读需要来选择。可朗读、默读,序读、跳读,可略读、精读、反复研读,可学习性的阅读和欣赏性的阅读等。我认为朗读教学尤为重要,它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更应该转换教师角色,去扮演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吸取知识,为此,我常指导学生运用“因体探微法”来精读课文,是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最有效手段。所谓“因体探微法”,就是根据文体的规律,利用已掌握的有关知识,一步步深入探索“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三大问题。阅读(精读)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一段文字),都是为解决“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因为体裁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同。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文体规律,教会学生在阅读各类文体时思考问题、分析文章的方法。如记叙文、说明文这两类文体,在分析“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这两个问题时,就可以分别从下面这些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等)

(一)、写了什么:1、什么时间、什么地点?2、有哪些人物?谁主谁次?他们有怎么样的性格特征?3、什么事?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结局怎么样?4、什么景物?景物的形、态、声、色、味、质等是怎么样的?等等。

(二)、怎样写的:1、怎样写人:正面还是侧面?详写还是略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方法中的哪几种?2、怎样叙事: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详写还是略写?3、怎样写环境: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静景还是动景?通过哪种感觉器官来写景?4、怎样安排结构:“文眼”是哪一句?线索是什么?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怎样安排?5、怎样使语言形象、生动:遣词造句有什么特点?运用哪些修辞手法?等等。

说明文:

(一)写了什么:1、说明对象是什么:什么事物或事理?介绍事物的构造、发展过程、原理等的哪些方面?2、说明对象的性质、状态、特点是什么?

(二)怎样写的:1、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2、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语言有什么特点:准确平实还是生动活泼?如何体现?

还有其它文章体裁,都可以根据文体规律,围绕上述两个大问题,提出各种具体问题,作出批注。

至于“为什么这样写”这个问题,无论何种文体,都可以在“写什么”和“怎样写”的各个具体问题中提出--即在每个问题后多加一个“为什么?”并指导学生:在分析解答的时候,要从写作意图和表达技巧两方面考虑。

上述方法,可以说是阅读每一段文字、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的钥匙。学生通过在每篇课文中反反复复的实践,就能掌握这一串钥匙,并学会使用,课外就能够举一反三,阅读任何文章,都能自己分析思考并有所收获了。

此外,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阅读时,如果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展开思维,反复琢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迷惑的问题,并允许学生提出与作品相反的观点和意见。例如;我在教学《朱 飞回来了》后,教师可巧妙地设疑:朱 为何有如此壮举?是什么迫使它们有如此壮举?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做?学生必然会整体把握,注重课文的融会贯通,将思维迁移,如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等,只要不落俗套,不沿袭旧说,能从新角度进行思考,教师就应适时表扬后引导归纳,促使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探求。而对那些内容丰富、情节复杂的课文,尤其是小说,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因为在学生的表述过程中,其思维是多元化,他们既要考虑内容的表达,还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要根据情况随机应变,调整说话的内容。这种由“无声到有声”的过程转化,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

三、课后复读:指导学生总结、比较、探究,培养学生的归纳、辨析能力和探索精神。

课后复读的目的,是巩固课内阅读的成效,并加深理解,获得新知识。要达到这一目的,老师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指导:

(一)、指导学生做好归纳总结,再次完善自己的批注。具体方法有:1、重读课文,“掩卷而思”,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再次做出批注;2、回顾单元的学习内容,从中找出规律,或逐一清理,或列图表,将全部内容组成网络,使支离破碎的知识系统化。

(二)、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比较自己的批注笔记。如同类文章,可以从选材立意、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文章内部的内容,可以替换句子的语气或词语,比较其表达效果等等。把对课文再理解批注出来,与原批注做对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指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提出有价值 的新问题。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加以指导:一是重读一遍用一个角度,解决一个问题。如读《乡村大道》中第一节的重读,读第一遍可着重解决这一节的内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读第二遍可着重解决乡村大道的特点;读第三遍可着重解决语言描写的特点等等。二是在阅读中发现新的问题。如《钓鱼的启示》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篇幅写詹姆斯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时的复杂心情?又如文章结尾处为什么“这件事在詹姆斯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么清晰?”等等。学生经过不断的探究性复读,不但能对课文有更深刻的认识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一种探索习惯。

阅读方法的指导当然不止这些,我所谈的只是自己多年来实践过的一些有效做法而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相信:语文的课文阅读教学,阅读方法指导的意义远远大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指导学生做好批注笔记,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效的措施,对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