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小鸟鸟图片:广州“上下九”的名称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20:31
本帖最后由 william 于 2009-9-2 09:39 编辑
广州的传统商业中心“上下九”,指的是“上九路”和“下九路”一带,那么为什么要起“上九”和“下九”呢,这是有典故的。
      西关最早的商业聚落是在宋代的绣衣坊(今下九路),至明代随着开凿大观河发展成为城西主要商业街圩,并逐步扩展为十九个“甫”。即沿西濠和大观河而兴建的街圩。“十九甫”计由西濠金字湾西侧第一津开始,向南成为二、三、四、五、六、七、八甫,转西至下西关是九、十、十一甫,再转东向南为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甫,再向南转向西为十七、十八甫,再转北往东为十九甫。
      第一甫地处通向越秀山脚兰湖的水道,以前人们习惯称为通津,所以仍叫第一津而不称第一甫。至今广州仍流行着:“第一津——无甫(谱)”的歇后语,以及俗语:“人好你话好,唔识花共草,行到第一津,完全冇晒甫(谱)。”
      把街道称为甫,是这些街上店铺渐多,商人为加强自卫,以防兵戎盗贼,每段铺户在街头巷尾建立栅闸、门楼,每段按顺序排列,分别称第×甫,这是甫之由来。(另一说”甫”是脱胎于“浦”或“步”,都是指河涌的上落埗头。当时各甫旁都有河涌流经,当地居民称这些埗头为“水脚”,今沿濠仍有“第×甫水脚”地名) 。
      十九个“甫”,现已改变很大,但其遗址、旧地仍不难寻觅。至今区内仍以甫为街路名的尚有不少,著名的商业街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十八甫,均是古代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十八甫街的旧址。现在的十一甫新街、十二甫西街、十三甫、十五甫正街、十五甫一巷、十五甫三巷、十六甫大街和北街、十七甫北街、十九甫等街名都与遗址有关。 旧日十九“甫”的旧址如下表述:
名  称   起迄地点(地理位置)
第一津   (第一甫)西濠转入金字湾处起。到万善里百市坊(今属越秀区)
第二甫   百市坊到桃源坊
第三甫   桃源坊到石冈街(今中山七路西门口段)
第四甫   石冈街到麻纱巷
第五甫   麻沙巷到青紫坊
第六甫   青紫坊到福安里(今福隆里)
第七甫   福安里到荣业里
第八甫   荣业里到安良里
以上各甫南北走向,今为光复北路、光复中路。
第九甫   由西濠向西至文昌巷口(今文昌路)
第十甫   文昌巷至十六甫新街(今十六甫大街)
第十一甫 十六甫新街至涌边
以上各甫东西走向,现为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恩宁路。
第十二甫 由涌边南北再西转至联桂坊
第十三甫 由联桂坊北折东转再北折至德兴桥
第十四甫 德兴桥(今十八甫北路口)至濠边东西走
第十五甫 濠边至装帽街,南北走
第十六甫 装帽街至鬼驿市(扬巷路口)
第十七甫 鬼驿市至富善东街
第十八甫 富善东街至大观河边
第十九甫 第九甫至大观河边       第九甫以德星里(今德星路)分出上九甫和下九甫。第七甫以上入上西关地区。但第十九甫是有争议的,有学者认为十九甫是后人加上去的,不是原来的十八甫命名。
      “十九甫”变迁最大的是十五甫、十六甫的迁移,十五甫、十六甫原址在今光复南、桨栏路一带,清道光壬午(1822年),两甫被火烧毁,两甫商民集资改在上西关涌(今宝华路南段)重建。并改名为十五甫正街、十六甫新街等,以示不同于昔日的甫址。
      沿大观河南岸的十四甫,明末开河后是繁荣地区,为明末广州出柳波涌主航道,货船含尾进出。十四甫码头,有青云桥沟通第八甫。其后(万历中)塞河,仍留十四甫码头,作为货船航运终点,在西濠十四甫水脚处。至今则仅存此名成为街名。但清《南海县志》称十四甫码头在华光庙前,即瑞兴里口今称万钟西的天后庙。此庙为厚泥精批灰矮小庙宇,两进正堂屋,今为民居。
      广州诸“甫”的地名往往与“水脚”和“水巷”联系一起。时至今日,从今之光复北路至光复南路段仍存三甫、六甫、七甫、八甫水脚和十四甫水脚等街名。另据清末《续修南海县志•卷三》,既有这些“水脚”,还有第五甫水巷、第六甫水巷和第八甫水巷等巷名。不管是水脚还是水巷,都与埗头有关,都表明这里有埗头。事实上,十四甫就曾有码头的记录。此外,十八甫原名蚬子步,可见,甫即埗头,也作“浦”(或步)。明代时,这一带商业发展,人们把“浦”改作“铺”。出于简化的需要,清代时,人们把“铺”写成“甫”,这就是今天“甫”字号地名来由的“基调”。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像十九甫那样,其原先并非埗头,只不过是客观上附近已出现“甫”号地名,便人为地沿袭以序数作专名,以“甫”作通名。
      另外,关于“上九”和“下九”,以及这些“甫”字号的地点由来,还有一个惨痛的典故——“杀人十八甫”。
      相传,清朝初年,平南王尙可喜率领清兵攻占广州城,沿途遭到民众的截击,特别是清兵开到广州市郊龙眼洞时,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几经艰险,才攻陷了广州城。尙可喜发誓要血洗广州,准备下令杀人三日,从西门起连杀十八铺路,以解心头之恨。当时有一个良心未泯的幕僚王湘泉得知内情,大惊失色,心想:“一铺路就是十里路,十八铺就是一百八十里,血洗十八铺,广州不知有多少人死在屠刀下!”他万分焦急之际,突然想到:古代的“铺”(里程单位)与“铺”(商铺)相通,我何不以“铺”(里程单位)代“铺”(商铺),这样可以减少伤害无辜。
      王湘泉马上叫来两个心腹士兵,向他们如此这般交代一番。要他们赶制十几块木牌,写着“第一铺”、“第二铺”,一直写到“十八铺”。然后连夜拿去立标志。从六脉渠的第一津起,算是“第一铺”;横过一条街,又钉上“第二铺”;过二三十米,又钉“第三铺”;转个弯,又钉上“第四铺”;当钉到“第九铺”,发觉这条街很长,怕引起怀疑,聪明的士兵当机立断,以六脉渠为界,分为“上九铺”和“下九铺”。经过一夜奔波,总算将“十八铺”的木牌钉完。
      第二天,执行“杀人十八铺”的清兵不熟悉环境,不知底细,果然杀到钉有“十八铺”的木牌处便罢手。由于范围小了许多,被杀的人也大为减少。从此,“十八甫”的名称便流传下来了。
      据《广州城坊志》的记载,本次屠杀死者高达60余万人,其中有6﹑7千人听闻清兵屠城,仓惶躲藏在六脉渠中,怎知那天刚好碰到一场暴雨,六脉渠水陡涨,几乎全部溺亡,仅有2人活下;另外,有7人躲入大南门后瓮城关帝庙神像腹中而避过一劫。这就是广州历史上的“杀人十八铺,填尸六脉渠”的惨案,史称“庚寅之劫”。
      后来,为了避免露馅,人们悄悄刮掉了木牌中“铺”字的金字旁,这样一来,“铺”字便成了“甫”。就这样,西关出现了一连串带“甫”字的地名。
      以上便是广州西关一带古今地名的历史由来,不管出处在哪,古往今来,从第二甫到十八甫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成为闻名遐迩的传统文化和商业中心。
本文源自广州本土网:http://www.gz106.net/thread-31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