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淘宝上如何退货:丁东:参观文革博物馆--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16:59:35
博客网 博客中国 历史

参观文革博物馆

作者:丁东 2008-02-07 08:11:52 发表于:博客中国

在中国大陆,文革是一个历史的禁区。如今不论是大众传媒,还是大中小学教材,几乎都看不到这段历史的踪影。以至于现在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一代,几乎不知道文革为何物?作家巴金在上世纪80年代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直到他前年去世,这个博物馆也不见任何踪影。原因很简单。当局把文革看成共产党执政史上疮疤,亮出来不好看,于是能遮就遮,能捂就捂。

然而,百密一疏,一家民间的文革博物馆,还是在中国大陆出现了。这就是位于汕头市澄海塔山风景区的塔园,文革博物馆是其中的主要景点。此园的发起人和设计师是前汕头市副市长彭启安。他退下来以后,出面募捐,为塔园建设募集了上千万元。第一笔是汕头市政府捐60万元,还有汕头电力工业局30万元,汕头交通委员会30万元,汕头电信局30万元,汕头汽车运输公司30万元,汕头公路局15万元,汕头海湾大桥有限公司10万元,澄海电力局10万元。刚刚过世的李嘉诚先生也有捐款。彭启安为此多次与先生联系,最初先生没有考虑这个项目。彭又写了第二封信,大意为,先生有济世之心,办医院、盖民房,但办文革纪念地以警示后人,亦是治病救人,善莫大焉!不久,李嘉诚基金会给他打来电话,为塔园捐款30万元。

博物馆目前只能算初具规模,陈列的文革年代的实物并不多,主要是与文革相关的中文书籍,搜集得也并不是很全。工夫下得较大的是将大型画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用影刻的方式展出。最有特色的部分是安息园。澄海是‘文革’的重灾区。据统计,澄海在文革中非正常死亡400余人,伤残4500多人。在安息园中,葬有文革冤死者71人。有意味的是,设计者的视野不限于当地。他们用黑色大理石建立了两堵“文革蒙难者英名墙”,能够搜集到的全国在文革期间蒙难人士的姓名尽刻其上。其中既有像刘少奇这样的高官,老舍这样的知名作家,更有大量不为公众所知的普通人。所有死者的姓名同样大小,如果不细看,就不能从大量不出名的死者中找出名人。现在已经刻上去的名字已有数千,两侧还可以继续增加。这使我想到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主体就是美国在越战中全部死者的姓名,也是刻在黑色背景的石墙上。

在中国,文革中死于非命的当然不止这几千人。好在这座黑色的石墙开了一个头,其他的死者的亲属、朋友以及有志于记录历史的人们还可以不断地补充。虽然官方力图让人们淡忘文革,但中华民族毕竟有着悠久的史学传统。每一代都会出现有历史责任感的志士仁人,其中既有布衣出身的平民,也有彭启安这样的退休官员。他们形成的民间的力量虽然微薄,但道义在这里,良知在这里。历史终究是割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