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施华洛世奇杯子:熊春锦先生:东方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04:05

三、东方龙文化反应的地球文明史:

   我们的地球具有46亿年以上的漫长历史,地球的地壳板块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地发生沉陷、凸起、漂移、转动、层叠、堆积,局部改构与整体巨变相互交叉,彻底毁坏重构与局部毁损相继,同样使地球上的生命不仅具有量变,同时也存在彻底的质变。今天,新闻报道中又报道青海发生7.1级的地震,那也就昭示着地球的地壳正在量变和质变当中,并且会特别典型和频繁。

   地壳中保留下来的各时期的地层,好比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球变化史册。地质学中,地质年代的划分则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的前提。地质年代,包括地球初期发展阶段、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为了深入地揭示各地质年代中地层和生物的特征,“代”之下又分出次一级的地质时代,包括古生代的六个纪、中生代三个纪和新生代两个纪。

   智能文明在研究地球的构造史当中,已经获得的许许多多长足的经验和知识,但是作为人类的灵魂在地球上的变迁,构成不同的文明,这个与地球的变化是同步的。地球形质不同的毁灭变化和重新组合,产生了地球上的不同生命形态,但是灵魂却始终不灭。人类的灵魂,与地球的生灭共存,在漫长的地球历史演变过程中,曾经经历了“鱼纪期”、“龙纪期”、“人纪期”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而过渡到当今的时代。

   灵魂不灭,载体置换,这是人类与地球共生共存的重要特点之一。而且,人类不灭的一点灵光,具有全息携带隐显信息的功能。它的存在,既使躯体这个硬件具有活力,同时也在发育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重演律,在胚胎发育阶段再次浓缩性地重演人类生命从水生(鱼纪期)向水陆两栖(龙纪期)、再向纯陆地生命(人纪期)变化的过程。

   地球每一次发生不适宜任何生物存在的“大毁灭”以后,地球上的高等生命,全都只是形灭而神不灭。他们的神、他们的灵魂虽然丧失了依附的有形载体,但是却在另度空间中幸存,静静地等候地球经过剧变以后的沉静安详,再次诞生出新的物种形体,并且及时进入其中高级物种的体内,形神合一而构成新的生命体。所以,人类在地球上曾经很自然地经历过鱼纪期、龙纪期、人纪期这三大类不同的有相形态生命转换期。

  ⒈以鱼纪期为例分析:

   人类的鱼纪期虽然有史难考,有这个历史,但是难以找到确实的证据。其实,关于这个鱼纪期的记载,在东方的龙文化当中是有记录的,最典型的记录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太极阴阳图。太极阴阳图,实际上是“鱼图”,是两条鱼在太极模式当中衔尾转动。中国道家的太极阴阳鱼图,极其形象和全息地象形表意了人类在鱼纪期的信息,双鱼衔尾而动,极其生动地表述着“天一生水”而水中出鱼的人类鱼纪历史。中国的民间,迄今都还流传着鲤鱼跃龙门、一跃功成为飞龙的美好传说。这些都并非是空穴来风,不是妄想臆造,也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它还是源自于中国的龙文化是修身者内观积累的文化。因为修身者在慧观图文于自己的体内时,可以内观到在自己海底小腹盆腔中出现鳌鱼成龙的过程。“鲤鱼跃龙门”,鱼化成龙。体内之鱼成龙易,自然界鲤鱼成龙却极难。人类十月怀胎的过程中,就含有鱼纪历史的重演律。鱼龙互变史的再现,也会在胚胎十月怀胎的过程当中,在胚胎期再次展现一下。龙是两栖性的高级生命,由它载着人类的灵魂,完成有相载体的水生向陆生的转换和过渡过程。

  ⒉以龙纪期为例分析:

   东方龙文化中的龙,是一种水陆两栖型的中国龙。这个龙纪期的“龙”,并不是指西方神传文化中所说的龙,也不是指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各种恐龙。中国文化中所指的龙,是指三亿年之前当时地球上所诞生各种生命体中最高等的一种龙的物种。这类龙的物种,区别于其它龙种的最大特点,就是能自由穿越有相的三维度空间和高维度空间,表现出“能显能隐”、“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生理特征。龙的这一生理现象,正如孔子拜见老子第一次“高端会唔”时对老子的评价:“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予又何规老聃哉?”这段话,就是说孔子所见到的老子那就是一条龙,这个龙的表现就是聚则成形,构成龙体,散而成章。这个“章”指的是什么呢?“章”本身在古代是音乐的意思,音以十篇为一章,为一个组合,并不是指的文章。其中,既有龙吟之声,也有龙形之彩,双重意思都在这个章里面,所以“散而成章”,乘五彩而成十音,乘云气而养乎阴阳,因为龙行而雨施,它能够调节阴阳,滋养阴阳,滋养万物。众人见到它,口就会傻傻张着而合不拢,完全看呆了,根本无法按照常规去进行理解,无法按照常规去评价老子。

   在东方龙文化的当中,非常重视龙的作用,龙行雨施。中国人近百年完全忘记了祖宗的教训,自以为是,竭泽而渔,贪图口欲和金钱,把塘、湖、水库里面的水断流抽干,把里面的鱼虾、王八全部一网打尽,却不知道这种行为,最容易引起龙族的不满,因为人们伤害了它的同类,就再也不会在这个地区兴云布雨了。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很可能就是某一地域的气候失去了自然调节的能力,造成大面积干旱的结果。久旱不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就存在着“竭泽而渔伤龙气,云不行来雨不施”这种因素,与这是密切相关的。只是现在的人们,已经忘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真正内容,哪怕我们在高呼人与自然和谐,但是如何去和谐?由于私心和贪欲蒙蔽了心智,人们还远远不能走进根文化,走进东方的龙文化当中寻找到真正的答案,非常可惜。

   孔子当年第一次拜见老子时,就如此评价老子是一条龙。的确,老子就是东方龙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他就是东方巨龙文化的形象大使。老子所亲自撰写的五千言,就是一部最典型的大慧大智、完美合一的结晶之作。

   人体内含有龙全息信息的现象,修身者全都可以亲自在体内获得真实的验证。儿童和孩子们在德慧智的元教育方法中进行经典诵读时,比成年人会更轻松容易地获得验证。从中国数千年以来无数前辈修身的体验中,人们既可能体证出龙的全息观,也可以体证出鱼的全息观,但是从来没有人在自己体内求证出自己是猴子的全息信息,唯独这个验证不出来,虽然中国的修身文化当中有“心猿意马”的说法,但是同样不能证出自己就是猴子的信息。由此可见,达尔文的人类进化论,人是从猿猴变化而来的学说,只是一家之言,只是智能局限性的一种推论,并不能作为颠扑不破的科学论断而断言,但是我们却把这当做至高无上的真理,奉行了几十年。智能科学的天然局限性,如果不求助慧能相助,它根本就无法突破自己的瓶颈,只能不断产生谬论,然后又不断地被科学所推翻。

   我找到了一些史料,证明龙是存在的,龙在人纪期也没有消失。在日本大阪的瑞龙寺里面,就收藏着明治四年时由中国输入的一条龙标本。根据发现这条龙的中国农民表示,当时他是经过河边的时候,看见了这只奄奄一息的龙,就用棍子把它打晕了,装在布袋子里,然后就拿到港口去卖。后来就被一个日本商人买回了日本,在它的身上刷上了金漆,制成了标本。这条龙全身有鳞片,眼睛很大,头上长着四只角,嘴边还垂下两条须,而且牙齿大口都非常明显,有恐龙一般的背脊。这个龙体长一公尺,它的脚却只有三爪。脚上的爪趾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区分龙等级的重要标志。五爪龙,就称为真正的金龙,像封建社会皇帝龙袍上绣的一定是五爪金龙,属于真正的天龙。民间和唱戏的一旦用绣了五爪龙的衣服,就会被定下谋反的重罪而被全家抄斩。宰相官员只能用绣四爪的龙,这一品种称为“蛟”,并不能称为龙。还有三爪的龙,那等级就更低了。日本现存的龙标本是三爪,那就说明它只是水中的一种蛟龙,还没有成气候,这种蛟龙还处在发育阶段,因为它只有一米长,是一条小龙。这个现象,也说明了无论是蛟龙,还是五爪金龙,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我们人类观看到的龙的真实形态。

  ⒊以人纪期为例分析:

   三亿年以前地球曾经发生过一次毁灭性的剧变。当时,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除了龙因为具有自然穿越多重空间的能力而逃避成功外,其它生物全部毁灭而消失。在生态破坏毁灭基础上重构诞生的新的地球生态环境,由于不再能象从前那样构成产生养育成形龙的有相形体,同时也不再完美地适宜于龙类的顺利生存发展。龙类在高维时空中,就瞅准了新地球生态中所自然诞生的新物种形体——人类,地球所诞生的人类形体,被龙的灵魂植入形体之中共构而形成的生命,也就是人类祖先的形和神,就称之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这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东方的炎黄子孙。应当说,地球人类全部都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像很多同学都熟悉的德国皇家歌剧院的演唱家卡特琳娜,2004年她随欧洲康复养生学院组织的“洞天福地拜访团”到了华山,她进山不久,就感觉到自己曾经在华山呆过,她几乎走一走就要停下来,进入历史当中去回忆和验证,回溯一段自己的历史,还不时夹杂着认识到历史上所犯错误时,发自内心的痛悔和悲号。在登苍龙岭前的龙王庙中,更是久久徘徊无法离去,和龙王师尊进行的心灵交流,使她百感交集,有一种久别后重逢的情感,即便是“神速”的诉说,也难以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道尽太多的思念和找寻之苦。她只好擦干眼泪,并且承诺自己会再来一次。在2005年的时候,她就亲自一个人去了中国,并且在华山上一住就是七天。回到德国一个月以后,她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并且内观到自己的宝宝就是一条龙,过了一个礼拜以后,子宫里面的小宝宝跟她进行心灵交流的时候,就告诉她:我叫白龙。胎儿直接说自己是小白龙。因为卡特琳娜是高龄产妇头胎生产,42岁才怀这个孩子,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当预产期过了还没动静的时候,她就变得有点紧张了。这个时候,反而是子宫内的胎儿安慰自己的妈妈,这个小白龙用自己的神在体内给妈妈演示了一套安全生产的体操,告诉妈妈说只要好好按照演示的这套体操锻炼一个星期,那么在生他的时候肯定就不会太疼,而且也会是顺产,不会有任何的危险。当这位母亲按照未出生的胎儿所讲的方法,刚刚练习了一个星期时,这个自称为是小白龙的孩子就如约在2006年的5月31日顺利降生了。这是发生在一个与中国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地地道道的西方人身上的奇怪现象。

   而且,还不止这一例。雷欧纳德是德累斯顿银行的一个高级职员,他身体患有严重的肝硬化病,两个手呈现典型的朱砂掌(肝掌),他找遍了柏林所有医院和知名的专家,所有的医生对他的疾病都束手无策,并普遍认为他的寿命不久。他心里的负担特别重,后来经一个人介绍,就找到我这里,经过两次的治疗以后,他双手的朱砂掌(肝掌)全部都退红了,红气都退尽了,他感觉到非常奇怪,去进行肝臓化验以后,肝臓的各项指标也都趋于正常了。他就带着对中医、对道医的惊喜和疑问,请求和我单独进行一次长谈,特别想了解为什么有这么好的疗效,我是如何将这个西医认定为不治之症的肝硬化轻松治好,使他重新回归健康。后来,我就给他介绍了一些道家修身内求的方法,他很痛快就接受了,也非常认真进行实践了。短短的三个月左右,他就在自己体内看到了一条龙。龙在西方文化里,被打上了一种暴力和凶恶的标签,西方人认为龙都是邪恶的。因此,当他看到这条龙的时候,就非常惊慌,上网搜集了各宗教民俗关于龙的记载和图片,但是那些记载和图片都是外行说内行,以智解慧,根本没办法正确解答他内心的疑惑。后来,他又找到我这里,我就把龙的来龙去脉和龙的各种现象细细致致讲解了一番,解除了他的疑惑。后来在他进一步的实践中,又从自己的五臓当中观察到了五条颜色各异的龙,而且还验证了东方文化当中聚则成形、散则成光成图的特点,基本上他都验证过了,也就是《易经》里面记载的“内文明”,“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在他身上获得了良好的验证。

   修身内证,可以慧观到自己体内各种各样的龙。这一点,不论是东方人的修身内证,还是西方人的修身内证,全都可以验证出自己体内龙的全息存在性,并且存在地域的分别性和民族的差异性。许多民族和地域中的人,在修身内证中只能证出自己体内的蛇,而证不出龙来。我考察了一下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很多西方人和其它民族的人求证不出来,但是通过实践老子的方法,实践中国东方龙文化的方法,就可以证出这个龙来呢?那是因为方法的不同,能量获取的来源和方位不同造成的制约性和局限性,就构成了见蛇不见龙,其中以未能及时与天道能量场接通传输联接性是关键原因之一,因为如果能与地球地气连通能量渠道的话,那么见蛇是很轻松的主要现象。与天的能量场,特别是与道的能量场建立了联系的人,才能够从深层次解析出我们基因当中的龙的信息,这点在玛雅文化当中可以获得验证。像在玛雅文化当中就存在着龙文化,虽然西方把它称为蛇,实际上很多图都是画的龙,而绝不是蛇。玛雅人的计数方法中,有一种二十位为单元的计算方法,它中央就是一条龙。

 


人类发展分期表

 

 

   人类发展阶段,的确是非常漫长,非常悠久。如果从分期来说,光是我们人在地球上这三亿到四亿多年的时间里,也还有一个人即是神的时期,神退化成人的时期,幸存者逐渐延续,在自然灾害面前进行延续的这样一个时期,根据现存历史上有文字记载和考古物证的内容来验证地球的人纪文明,已经有四个文明分期。根达亚文明、米索不达亚文明、穆里亚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这是继人即神文明之后,已经连续演化的四个大文明分期。

   在神退化为人的早期,人都有三只眼的,具有超能力,后来由于大陆的沉没,这个文明就被破坏掉了。当时的人大部分都回到了高维空间,以另外一种形态化为神;而少量幸存者延续下来,就开始人类的饮食期了。在这之前,人类饮食功能还不具备,而在米索不达亚文明期间,就启动了饮食文明。这个文明期,发生了地球磁极此起彼伏的转化,毁灭掉了。

   然后,人类就进入了植物能量文明期。这个植物能量文明期,也就是餐素食果期和呼吸生成期,人类应用植物能量来进行生产力发展和精神文明教育。这个文明期,也是因大陆沉没而毁灭。这个历史时期,距离现在大概是一万五千三百年前。

   大家比较熟悉,电视电影里西方对亚特兰蒂斯文明研究得比较多一些。这个时期,是质元光能文明期,它是高度利用质元光能来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更具有移植外星科技的成分,应用隐态的光能,作为能量源和能量资源。比如说,利用宇宙射线的能量、太阳光的能量,通过构造太阳金字塔,再加上菱形体水晶构面,水土合一,吸收宇宙能量和太阳的能量来发展高科技,它的高科技比现在人类科技要高级得多。这个文明期,是被毁灭在核战争当中,也就是在一万多年以前,曾经有一场残酷的核战争,并且造成了大陆板块的沉没,在海里面就沉下去了,一万六千年到一万年前这个期间就消失在人类视野中了,这样才继续轮转到第五个人纪期。

   现在,我们处在第五个人纪期,而且也是幸存者在延续。我们这一个人纪期,是一种意识情感的智能文明。意识情感,可能在中国表现得格外突出,智能文明特别典型,慧性是被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期间的结束,将发生在2012年12月21号冬至那一天,就将摆脱智能文明的制约,而重新开启慧性文明的朗照时期。那个时候,道德就会逐步崛起,慧智同运的文明就会相应诞生。现在我们已知的科学,在那个时候就会成为小儿科,人类就会顺利就入四维空间、五维空间,超越金钱的制约,获得一种真正全面的发展,这是我们这个人纪文明即将面临的一个现象。这个人纪文明之所以在2012年出现这样的改变,与整个太阳系摆脱5125年这样一个能量低迷供应期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在寻找历史的时候,以历史为一镜,就可以知道东方龙文化的兴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兴旺是什么兴旺?而被替代又是怎样替代?人类漫长的历史经验说明:内文明则外文明,内天下文明则外天下文明。人类集约性的内文明,是共构外天下文明史的基础条件。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距离2012年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整个太阳系即将摆脱银河系能量场对人类慧性思识的制约,离弃愚智的蒙昧和道德的背叛,重新回归于慧智同运的新时期,重建尊道贵德的新时代。在这个漫长的5125年的智能文明即将消逝的时候,我们提前重温一下东方古老的龙文化,去迎接龙文化的再次到来,摆脱愚智时代对我们形成的制约,对于我们展开双臂,去迎接太阳系地球文明发展史中道德文明新春天,是极其具有意义和帮助的一种探讨。

东方龙文化的原貌,由于2500多年儒学智能型的解读,早就已经丢失道学之本义,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原义丢失,而仅剩智能所能理解的常义。这个现象,需要我们重新去证明而恢复过来,要以道解智,以道去解读我们东方的龙文化。

 

四、咬文嚼字细论东方之文

   上面,我们既依据“内取诸于身”,同时又“外取诸于物”,简要讨论了各种文明现象。大道的特征,就是“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无所不及,无所不至,无所不在。东方龙文化研究的基础,始终离不开“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根本原则,也离不开“为大于其细”的技术方法。易道文化中,修身的“内文明”和“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就是极其精准的“为大于其细”。

   文明、文化,都是组词,为大于其细,就必须拆词解字释文,咬文嚼字而细品其味。在东方龙文化的基因库之中,“字”的母亲是“文”,“文”的母亲则是“符”,所以咬文嚼字的关键就是回溯于文,就是“咬文”。这个“咬”,只有“以道解儒”、“以慧解智”,才能具有从“字”回溯于“文”,再慧观其文,透过有质有形之文,进入有质无形的“众文”之境内而大明白,透显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这种类似感受,才能比较正确地去认知东方的龙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智能认知的局限中,去人云亦云地解读东方龙文化。

   文,在2500年以前的东方龙文化时期,在人们的慧识尚未关闭丧失之前,祖先们将慧观万物所知,归纳为三个大的系统,分别称之为:天文、人文、地理。地理,也是一种“文”,只是慧观中的结构形态,与慧观天和人所观察到的“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故单独以“理”而命名。东方龙文化中慧观下诞生的“文”和“理”,这个“文”和“理”的本义,到底是不是儒学智能所解释的“花纹、纹理”呢?《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从《说文解字》的解释当中就可以看出,智能文明无法解读《易经》当中所提到的“内文明”以及“见龙在田”和“天下文明”。孔子六十多岁才开始学易,他没有自己学生颜回那种坐忘的能力。他在六十多岁才学易的情况下,能不能见到这个“内文明”?能不能够“见龙在田”而“天下文明”呢?我觉得这里面是需要考证的,并持有一定保留意见的。

   我们现在解读《易经》里面的这些词,从中可以看出,如果我们不能产生“内文明”,当然不能“见龙在田”,这个“内文明”就不能够出现,因为这是完全在慧观内视当中出现的,只有慧识和智识同步去解读,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这个“文”的本义和后来在智能文明期当中衍生出来的多种智能型的解读,并且能够真正产生突破,也就容易理解东方龙文化的真谛是“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

   在慧智共运之中,仰观于宇宙天空时,发现的宇宙天体能量结构物元图,名之为“天文”;内观于体内,发现的能量结构物元图,名之为“人文”;俯察大地时,所发现的地气能量结构物元图,名之为“地理”。所以站在东方龙文化的范畴当中,去解析什么叫天文、什么叫地理、什么叫人文,那是与智能文明的解析大相径庭的。

   现在很多人解释什么叫天文的时候,认为天文是指天上的星体,并且还发明望远镜去进行观察。但可惜,东方龙文化的天文,绝不仅仅是观察天上肉眼可见的星星。对于肉眼可见的星星,只是观察其中的体元、物元和质元的坐标定位图,而并不是真正的天文。

   对于地理来说,也是这样,我们也有很多的误识。山脉也有它的文,叫龙脉之文,平原上也有地龙之文,山有山文,田园也有田文,水里面也有水文,山文、水文等各种地理之文,并非指的肉眼可见的文。五岳的文,全部都刻在石碑上,像华岳的文、嵩岳的文、泰岳的文,都有一张图,大家可以去看看,那就是它们的山文。在地图上,也可以发现显态共构的文结构。像在阿尔比斯山脉,它就有一条巨龙,我们当时在一张地图上发现了它隐态的共构结构,对此有更深的感受。

   最早期,东方人是用玉来类似表述这个文,这点跟玛雅人一样,玛雅人也特别爱好玉。玉石的体内,就含有这个文,而且这些文能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启示和启迪,对认识我们体内的文有所帮助。文的本质,是由有质而无形的质元能量,构成各种物元形态,能被慧智共运者捕捉和分类的一种质能型的文化基因。文,是万物表达自己本体现象和动态的一种物元的标识。文的结构特征,能反映出本体的全息性。文,是万物转化成物元形态,向外界表达自己全息信息的一种符号,既具有无形有质的特征,同时又能被描画记录,当其被描画显影的时候,也就称之为“文”。自然万物不同的文,全都可以用显态的形式记录和表达,使不具备慧识能力的人,也同样能够了解其中的道义,观文识义,记文表述本质。这一过程,只有慧智同运的人才能更准确地记录和解读。

   例如,两千五百年以后的人们解释甲骨文的时候,已经大都局限在智能当中理解,缺乏慧识同步的理解,也就非常容易偏离众多甲骨文的原意,改变了甲骨文慧性记录符号的本质,强行冠以纯智识的概念,失去了本来面貌,使人们距离修身文化越来越遥远而难以回归。2500年以后的智能文明,可能因为自己第三只眼的生理功能丢失,人们所研究的“文”,只能停留在肉眼可见的层面,研究自己身上的“文”,也就只能伸出手来,看一看自己手掌的 “文”,看一看自己指头上的“文”;拿一块玉在自己手上,也只能看一看玉石内部的纹络而已,并不能进到自己体内,返观内视三腔之“文”,内视三个丹田之“文”。我们仅仅从“文”的演变退化当中,就可以看出这些内容。

   从文至字演变蜕化中看慧性与智能的转化:


“文”的演变

 

  

   上面的图表中,图例式地分析了“文”从性蜕慧眼、去性从心、去心从脑的逐步蜕变过程。这个“文”的变迁史,除了第一阶段无史据可考,需要修身自证以外;其余三个阶段,全都“铁案如山”,无法否定,东方龙文化的变迁就显得十分有趣。

   慧观到的“文”的立体图,可以说是甲骨文的原形、原生态。甲骨文的“文”,是慧观象形表意,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文的中心,画了一只眼睛在垂帘内视,画的是自己的丹田,是甲骨文的一种象形表意。到了钟鼎文、金文时期,“文”的中间画了一个心,用心观来进行表意。

   第一个“文”,是一个慧观内视下所能“见”到的立体“文”。这个“文”,一旦能够在体内慧观内视到,就可以见到它具有动态活力的现象,它不仅呈现出这种物元的结构状态,而且还可以体元化,可以化成一条金龙,并且能够载着心神丹元和首焱,轻松地穿越人体大脑的皮层、质层与核心层,来完成心和脑以及神和体元、物元、质元进行连接的过程,使大脑三层结构的这一“硬件”,完整地与心和意的体元“软件”系统全部安装成功,能够高效地同步运行。在慧识观察中,看到了“文”化龙载心神的现象,如同心脑合一之象、慧智同运之意。“文”,并非单纯的一个符号,也并非一个字义所能全整表达,“文”之符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以及丰富的内容,可以表述着世间万物,具有动态性。在肉眼不可观的世界里形成了种种的图案;而在显态中,则形成了文明、文化以及文字。

   “文”的甲骨文象意,表述的是:共同运用自己的第三只眼垂帘,返观内视自己的丹田,在体内求得见文、见龙,使龙和文都能见到,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良好变化。

   关于太阳系在银河系一天当中的变化,我曾经形容像是冬天的变化。实际上在整个银河系的年来说,5125年还只是其中一天的变化,只是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变化而已。因为银河系一年,太阳系整整绕着银河系转一圈,需要几亿年,时间更长。只不过人们对银河系一天的昼夜交替变化不太理解,用地球的四季变化作比喻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味道。我们即将摆脱这个区间的控制,回到道德春天即将到来的时期,所以我们需要正确掌握这个变化过程。

   第一个慧观当中的文和甲骨文的“文”,用第三只眼去观,那么就容易看到。在钟鼎文时期,变成用心去感格,格物致知到物格知至,这个过程可以产生一种心生其文的表意,但并没有像慧观和以性之观那么清晰。当性用自己的神来进行整体观察的时候,要比慧眼更详尽和深化。“去性从心”以后,开始用心观,就变得稍微退步了一些。最后过渡到“去心从脑”,一旦到了“去心从脑”阶段,这个“文”就跟现代的“字”基本相近了,慧性的内含就失去了,而完全服从智能的需求,在谈论这个“文”的本质了。

   “文”与慧和心的关系,从以上的甲骨文以及金文的“文”中可以得到体现,外围似一个呈“大”字而站的人形,甲骨文是着重突出一只慧眼返观内视下丹田,指引人们去“见龙在田,天下文明”钟鼎文的内部,则是着重突出了中心的一个心形图案。这一历史阶段期中,人类已经是逐步丧失了直接用性(神)和用慧的能力,而需要以心智为主导来释读万象。心生其文,也就成了重要特征。人类进入到小篆构文时期以后,在这个“文”上就非常明显地直接表现出“去心从脑”惟智独尊的转化,标示和记载了丢失慧识而智能全面取代的必然趋势。

   “文”之形的变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记录着人类慧性的丢失和智能的崛起。这与庄子的记录,也是不谋而合的。《庄子·缮性》中,曾经揭示人类的离道失德和性慧的相继迷失和心智的产生:“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下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人类在“去性从心”的蜕变中,必然需要借助“文”的信息作用和全息作用等功能,但是过度让后天心智运用“文”,以及将先天慧性之“文”转化成为后天智能象形表意之“文”,却又会使人产生依赖性和加重后天智能对先天慧性系统的屏蔽性,并且大量消耗体内的慧性质元能量,所以说“文灭质”。而“博溺心”的结果,就是“去心从脑”的必然产生,愚智时期随着德能获取的障碍、性和慧被智能所屏蔽而必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