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吃什么补阴虚最好:文化精英眼中的“性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19:36
 当所有的爱情都成为奢侈品,谈性的文字就成了消耗品。

  婚姻是体制,其实恋爱也是体制。如果你违背了一男一女的恋爱准则,就要被社会、家长、道德所谴责,这就是体制的强悍。 

  非典型性图书“一夜情”

  2003年5月,就在“非典”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本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了19个都市女性的一夜情经历的图书《天亮以后说分手》上市了。非典导致的出版业全线萧条并没有阻止这本书强劲的销售势头,一个月内,“天亮”一书的销售量就突破了5万册,这个销售数字让许多业内人士都无法相信。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仅在“天亮”一书出版一个月内,图书市场上突然涌现出数本以“天亮”为名、以实录一夜情经历为内容的书,《天亮以后不分手》、《天不亮就分手》,这些绕口令似的名字让很多人觉得好笑,可是就在大家取笑这些跟风书籍的同时,业界传来的讯息是:所有的系列的书,不论是天亮还是天不亮,是分手还是不分手,都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其中《天亮以后说分手》四个月内共销售15万册。中国的图书市场一瞬间即被“一夜情”全面占领。

  性学专家李银河说,一夜情存在的社会条件是乡土社会向都市社会的转变,实际上也就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熟人社会制约开放的性关系,陌生人社会就恰恰相反,一种完全建立在陌生基础上的男女两性关系,让人重拾自由。也许正是这样,中国社会悄然经历着向都市社会的转变,而“一夜情”图书的热销,把这种悄然的转变暴露了出来。“一夜情”图书同时暴露的,还有都市男女日益加重的感情无助感与陌生感。那个出版《天亮以后说分手》一书的陈总编给这部书编织的理由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一夜情’中‘情’的成分,产生‘一夜情’的原因有相当是心理的因素、是情感宣泄的需要。而选择不认识的人宣泄内心的苦闷,互不干扰,非常安全。”同时这位主编又对“一夜情”人士的原谅是:“他们是社会压力、生活压力最大的一群人,有些人可能也遭遇过婚姻家庭方面的挫折,所以容易碰到这个问题……”

  劈腿就是对体制的反抗?

  《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中萨曼莎有句经典的话:“婚姻,就是两个人一周不停做爱的合法化”。这句话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女人)都认可,另一角度说大家都认可结婚是一种体制。日本的著名导演兼畅销书作家村上龙有很著名的论断“过了三十五岁的还独身的极品男人是反常;而未结婚的极品女人比比皆是。”这是因为男人更被体制所束缚,或许是因为这个世界仍然是男权的。而村上龙站在一个日本社会观察者的角度说:女人首先站到了体制前沿来反抗,所以要红杏出墙,当然这也是“生物性力量对体制的不堪忍受”,他说“男人都是消耗品,甚至是一次性打火机,用完就扔掉,眉头都不要皱”。

  婚姻是体制,其实恋爱也是体制。如果你违背了一男一女的恋爱准则,就要被社会、家长、道德所谴责,这就是体制的强悍。所以我们有了一个委婉的叫法——“劈腿”。在流行文化先进于我们的台湾省,早已开始研究这个了。他们引进了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博士的书,诸如《劈腿是天性》(佩珀?史瓦茲著)、《为什么男人爱劈腿,女人爱唠叨?》(亚伦?皮斯&芭芭拉?皮斯著)之类的书籍。企图指出,“劈腿是天性无误,男女之间一定要永远维持劈腿、被劈腿的可能性,这样两人之间才会有紧张感,才会有比较理想的关系”。很多日本男女公然说“因为我另外有情人,才让我能更爱我的配偶。”、“我宁可我的丈夫有外遇,那样大概不会像现在这样乏味、了无生气!”这多少跟国人的主旋律恋爱观相差太远,但又是很多人未敢表明的心声。

  时代落差的心理补偿

  说来惭愧,有时候和几个无聊友人(同性)看到电视里火辣的丰乳广告,就感叹“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啊,我们那时候……”。是的,有丹碧丝广告刚泛滥的时候,对于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主流人群来说的青春期就已经过去了。但是青春期过去了,只是性朦胧阶段过去了,情感往往在涉及婚姻的时候,才真正显露出我们关于性与爱的教育的先天不足。曾看到有人说这个网络资讯时代是“审美不能自理”的时代,其实也是“感情不能自理”的时代,只要去看看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然后从那些“泛红”的标题点击进去,必然可以到达一群不能自理者的乐园——“两性论坛”之类。这是一个巨大的落差,一边是高速前行、色情泛滥的网络时代,一边是从未有过正确的性导向和爱教育的无知者。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徐安琪专家认为,一夜情现象的背后有一个社会心理基础:“在道德作为个人私生活唯一评价的年代,如此的观念犹如一张大网,对个人行为具有极大约束力。同时,基层单位对职工的私生活也有行政制约,偶尔的感情‘出轨’会对个人前程如升迁、加薪以及声誉都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如今,这些状况对普通人来说都不存在了,“个人行为‘出轨’的社会和心理成本明显降低。”而回过头来,我们看西方的电影、听西方的音乐、读西方的图书,它们更主张的是疏导,而不是抑制。如《Perfect Alibis—How to Have an Affair and Get Away with It》一书的作者提倡“外遇恐怖平衡论”,劈腿要守法则原理,“你和对方的关系像是坐翘翘板,为求绝对平衡,双方都应握有彼此把柄,如此一来,谁都不敢轻易豁出去。”另一个两性作家干脆说:“你要的男人是那种字典里没有‘安定’和‘专情’的大情圣,即使同时拥有两打以上的女朋友,还是觉得内心很空虚。这种男人永远无法眼里只有一个你,因为他的爱情领域无限宽广,只要见到女人就会有反应。”

  文化精英谈性正浓

  在国内,以上的论调统统要被驳斥为“危险的”、“荒唐的”和“谬误的”。当我们这个时代的实际和理论、私下的真相和公开的谎言,已经不那么匹配的时候,出现了一本有着“百名作家”的超豪华谈话阵容的图书《谈性正浓》,翻开目录竟然有“换妻”这样的题目跃到瞳孔里——如果封面是纯白色的,说不定会有人误以为是本当代的“性爱白皮书”。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少女之心》这些书从来不曾在民间消失,但是“精英谈性”无疑在中国是罕见的,更何况是大规模的一群赫赫有名的精英。印象中李敖之女李文有篇杂文也叫“谈性正浓的种群”,开篇好像说要解放观念首先解放语言,她举荤段子之例,而《谈性正浓》这部书里是用文字对谈(形式虽是座谈,但看得出作家们是用文字交流),文字有遮蔽性,更何况是公开的文字,所以包括主编荆歌在内,每逢一个话题,都自我撇清——我没网恋过、我没外遇过、我没换妻过(这个更要说想也没想过)。这种撇清并不利于话题的深入。

  李文讲荤段子可以调节气氛,《谈性正浓》里也“收集”了一些“段子”,我看仅《换妻》一节就有5、6个“段子”,有杂志上的小道消息,有亲耳所闻者,有博览群书得来的——这几点都是作家们有的“特有资源”,小说家诗人导演都是日常生活的观察家,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事、报纸上的社会新闻有格外的敏感和体悟,当然读书更是必修课,所以《谈性正浓》带给我们的其实要比“性”,甚至单纯的情感,这个话题更多、更广泛。封面上的宣传语是“一部敏感话题的对话录,一部情感生活的指南书”——读过的人都觉得“指南”到也未必,这些作家常常“指东打西”,更或许就像诗人说“功夫在诗外”,它提供了性和感情之外的一些随想和领悟。有些思想的片断,做成小说太短,做成诗太小,收录在一本谈话录中,以免如唾随风也好。遗憾是,这部谈话录,味道还不够“浓”,或者说这些精英们多少显得有点保守。更准确的说法是,名字只是一个旗帜,实质上公开的话语仍然是遮掩的。这也是我们这个“谈性读物的泛滥时代”的真实状况,也是主流文化精英并不坦诚的真实状况。 

    1,关于“换妻”

  谈话者:作家朱文、叶弥、罗望子、麦家、张者、荆歌(主持)

  朱文:换妻游戏。作为一种性幻想,一定会让很多人着迷。一定有很多人去实践了它,然后它就不再是性幻想了。性幻想五彩缤纷,而性幻想的破灭总是大同小异。

  罗望子:关于换妻现象,重要的是你换了没有,而不是换了谁,是妻子还是情人。难道情人就一定不如妻子重要吗?不错,妻子是原始股,但是原始股就一定是绩优股吗?恰恰相反,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来看,情人总是比妻子会带来更多的痛苦或者欢乐。所以,那样的斤斤计较,恰恰说明了议论者的小儿科。其实,看看中外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为了情人——动辄发动一场战争,或者舍弃江山社稷就清楚了,可是又有谁听说过为了老婆而舍生忘死的呢。还有一点请不要忘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的流动方式大大增加,流动机会更为频繁,同居时代悄然来临,妻子和情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早晨的夫妻下午可能成为路人是事实,今天的情人明天会成为夫妻更是事实。

  朱文:当换妻游戏完全等同于换夫游戏时,这才是一个平等的游戏,一个严肃的游戏。在一个男权社会,当一个男人拥有很多妻子,换上一、两个实在是轻松的事。一夫一妻制是这个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也许应该尊敬这个基础。但是每个人应该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热衷换妻游戏的人尽可以享受你们换妻的乐趣,哪怕相约到一个荒岛上去,去做“少数民族”,但不要试图冒犯公共道德。

  罗望子:我把它看成一种游戏,游戏总是快乐的,至少在表层上,如果不快乐,谁又愿意换呢。这是它的首要特征。其次它具有隐蔽性和公开性,公开只在相对的人群中公开,隐蔽性是说这种游戏不可能广而告之,也无此必要。它还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稳定也只是一种相对的稳定,更多的则是灵活的即兴式的任意搭配。也就是它是临时的,短暂的,它不可能像妻子和情人那样,保持长久的关系。它是一种庆祝和狂欢,类似于古代祭祀,但又是突如其来的和心领神会的,不一定是相熟相识的朋友,却一定是发生在所谓的精英阶层和另类阶层。

  朱文:应在总统与平民、穷人与富人、健康人与残疾人、天主教与伊斯兰教、城市与乡村、老人与年轻人之间提倡换妻游戏,应在下岗工人与暴发户之间、在战火中敌对的双方之间、在美国与伊拉克之间提倡换妻游戏,应在地球人与火星人之间提倡换妻游戏。但不得提倡中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换妻游戏。

  朱文:但是换妻游戏仍然不会带来一个更为公正、更为健康的社会。设想一对一无是处、相貌丑陋的夫妻将没有人愿意和他们玩换妻游戏,他们多么孤独。如果有一天,当换妻游戏成为社会主流时,那些恪守一夫一妻的人将成为道德败坏者。

  2,关于“外遇”

  谈话者:作家陆离、燕华君、欧阳黔森、王大进、陶纯、荆歌(主持)

  荆歌:夫妻双方,有一方出轨,当然会给另一方带来情感上的伤害。我曾听一些妻子说,在有外遇和招妓两者间,她们更不能容忍的是有外遇。因为,宿娼只是肉体的,而不涉及心灵。把心给了别人,这才是妻子们最难以接受的。我就想,灵魂和肉体,在我们的情爱价值体系中,哪一个更重要呢?灵与肉,对个人而言如果是一样重要,那么,对婚姻来说,两者也不该此轻彼重呀。我不知道,对男人来说,妻子与别的男人发生了肉体关系,比之纯粹爱上一个别的男人,哪一项更严重。

  陆离:荆歌这个说法让我觉得,当今妻子必须在丈夫外遇与招妓之间选择其一。时代确实变得太快了,十年前,大家对招妓肯定有看法。再往前推,我记得以前看小人书,好像是《南京路上好八连》,讲解放军战士刚刚进驻上海,面对妓女们的百般挑逗,他们一个个横眉冷对,正气凛然。小人书那页的插图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战士们的形象非常高大,那气势就把妓女们逼矮了半截。好像“小姐”这个词“忽如一夜春风来”,一下子随着许多渴望美好生活的女孩子和男人们诞生,并且开放了,然后以出奇的爆发力和顽强的渗透力,悍然成为了当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男人女人都不得不面对。

  王大进: 说女人们往往能容忍丈夫的宿娼,而不能容忍丈夫有一个情人,因为宿娼只是纯粹的肉体行为,而不是心灵的背叛。事实上我个人首先觉得一个妻子并不是真的能容忍丈夫的宿娼,而是比较而言,她更不能忍受丈夫有一个情人。所以更加不能容忍丈夫有情人这一事实,这里面除了对丈夫生了异心的气愤外,有没有可能还有对未来发展的担心?简单地说,大部分妻子可能把丈夫宿娼只看作是一次偶然的越轨,而情人就不一样了,它会有延续性。宿娼除了不作心灵相许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是一次性的交易。一次性完了,就从此了无牵扯。而情人就不一样了,固定的对象,专一的情感,可能会保持更长时间的性行为(而不像宿娼只是一次性的)。如果说嫖娼只是偶犯,那么和情人的关系,就算是屡犯了。性质不一样了。所以,妻子们是不能容忍的。

  燕华君:美国性学专家海蒂认为,男人用来解释外遇常见的理由是家庭性生活不满足;男人不断需要外遇来支撑他们的婚姻。海蒂站在男人立场上说出了全世界男人的辛酸之处。性生活不满足咋办?又不能杀老婆,心智简单些的男人就去招妓——比较外遇,招妓过程简单且没有后果,只要不惹上艾滋,一星期换一个,倒也新鲜欲滴。心智较为复杂的男人无路可走,只好一头扎进外遇这口深井——比较招妓,外遇有诸多好处:情调,暧昧,紧张,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倾城之恋,如火如荼的性。

  王大进:在夫妻关系中,精神的背叛是可怕的。这在许多文学作品里我们都可以看到,比如说一个男人和妻子做爱,他脑海里却想的是另一个女人;一个妻子麻木、被动地接受着丈夫的性侵犯,却根本就不爱他。这时候肉体就不那么重要了。大概是沈从文的一篇小说,写一个丈夫去看望在船上当低级妓女的妻子。显然,在那种困难的生活状况下,他对妻子的职业是承认的,就是说他并不在乎妻子肉体的出卖。但是,如果这时妻子爱上了某个嫖客,那么结果又会怎样呢?在丈夫的眼里,性质肯定就全然不同了。

  燕华君:女人外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红杏出墙,与之相对应女外遇丈夫要虚戴一顶绿色帽子,以示区别。女外遇大多属于揭竿而起型,一般来说,家庭里轮不上她们首先兴风作浪。但是一旦横下心来,她们走得比男外遇更远,尤其是她们无意中尝到另一个男人的性甜头,那就是老房子着火,没得救。俗话说:通向男人的捷径是嘴巴,通向女人的捷径是阴道。女外遇的逻辑思维应该这样:先是纯粹地爱上一个男人,然后再一步步地发展到肉体关系。你别指望女外遇跟男外遇一样,仅仅只发生肉体关系,而不产生内心感情。女外遇的婚外情顺序正好和男外遇相反:是先有感情再有肉体的。所以,更纯粹更强大,也更无可救药。

  陶纯:总之,这是一个享乐的时代,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真正的爱情会越来越少。我们追求,并且赞美灵与肉真正的结合,但我们很难再轻易得到,这是无奈的,悲观的。也许几百年之后,人们只能从艺术作品里欣赏那种伟大而又纯洁的爱情了。 谈性畅销书指南

  话说“一夜情”图书的畅销似乎让每一个出版商都听到了冲锋令,于是很快更多更全面的有关“情爱话题”与“性话题”的图书面市。所有的这些图书共同促成了一个新的图书种类被定义:两性读物。现在,当我们打开新浪网读书频道,“两性”读物必然位列热门读书分类排行前几名。在此我们可以分类例举:

  1,情爱指导类

  定位读者:处于婚姻与爱情的困境中,需要寻求开解与指导的已婚读者

  《谈性正浓——百名作家关于情爱的对话》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作者:荆歌

  宣传语:“谈性正浓”是作家荆歌于《青春》杂志全力主持的专栏,被评为年度“读者最喜欢的专栏”。苏童、叶兆言、毕飞宇、李敬泽、韩东、王小帅、陆川等近百名作家、诗人、导演激情讨论,话题包括网恋、异国爱情、性骚扰、外遇、变性、性描写、性感、私家侦探、选美、换妻、电影分级等数十个,关于爱,关于性,丝丝剖析,在对话中展示思考的魅力……

  《揭示夫妻争执密码:不吵不成好夫妻》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作者:[美]波尼?玛斯琳

  宣传语:美国著名精神治疗医师波尼?玛斯琳博士通过大量真实而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六种类型的吵架夫妻的案例,对其吵架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提出婚姻的三层次理论,指导你通过自我剖析,解读自己和伴侣的言行背后所隐藏的真正涵义,并对改善夫妻关系提出了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是一本充满问题的书。从中你能够获得很多信息,同时也能被引导着去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进而觅到获得幸福婚姻的秘方。

  《为什么男人爱撒谎女人爱哭泣》

  接力出版社作者:[澳]亚伦·皮斯芭芭拉·皮斯

  宣传语:本书揭示了令女人困惑的男人秘密:为什么男人对朋友的私生活状况了解得很少?为什么男人逃避情感责任?为什么成年男人对“小男孩”的玩具还这么感兴趣?为什么男人好象一次只能做一件事?男人们到底在厕所里讨论什么?……同时告知男人,若想获得女人的芳心,必须懂得女人总是喋喋不休?为什么女人总喜欢倾诉苦恼?为什么女人总要夸大其词?为什么女人从来不切中要害?为什么女人想知道每一个细节?……

  2,性文化探究类

  定位读者:对性文化、性现象感兴趣的文化人或好奇者

  《世界性史图鉴》

  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作者:刘达临

  宣传语:作者是有“中国性学第一人”之称的刘达临教授,其撰写的《中国性史图鉴》在国内引起轰动。本书是有史以来西方世界性事和情欲故事的总体,它从社会学、哲学、医学、法律等广大范畴中,旁征博引,勾勒出生动且丰富的西方性文化史话,描述出各种族、阶级、性别和世代的性行为整体,探究历史上西方人如何经历堕胎、避孕、性冷淡导致的婚姻关系动摇及同性恋、艾滋病……是一部包含了异性和同性间几乎一切性别关系中的社会史。

  《爱经全书》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作者: [古罗马]奥维德

  宣传语:《爱经》共有三卷,奥维德假称受爱神和爱神之母委托,分别向男女两性宣讲恋爱的技巧和艺术。第一卷向男性宣讲恋爱的场所,教导男性应该到何处去寻找自己喜爱的女子,以及怎样接近并取悦她们的艺术;第二卷指导男性应当如何维系与所爱女子的爱情关系。最后一卷是女性的课堂,专门为女性寻找恋爱的武器,教导女性如何取悦男人,如何使爱情久长的艺术。 3,口述实录类

  定位读者:遇到情感问题,需要寻求排解或参照的读者或隐私窥视狂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考察》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作者:方刚

  宣传语:我这一生,就在性和感情之间折腾。其实我也渴望稳定的人生伴侣,但我的个性和生活经历决定了性的状况。读了其他人的故事,我发现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而丰富的。方刚你把我们生命中最难以碰触的东西挖掘出来了,这真是无情的真实!——边婕(本书性伙伴数量最多的受访者)。

  《中国当代都市十对夫妻口述实录:无性婚姻》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作者:卞庆奎

  宣传语:婚姻是社会的基础。婚姻的不和谐,势必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带着“无性婚姻”的诸多疑问,笔者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深入采访。在采访中我发现,造成无性婚姻的现状虽有多方面因素,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尽管不少受访者的婚姻是无性的,无爱的,甚至早已死亡,但是在孩子、房子、票子、面子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面前,绝大多数夫妻宁可忍受这份残缺,这份死亡,而不去选择中国式离婚。这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悲哀。

  4,性爱指导类

  定位读者:对性知识好奇、渴望了解异性或自身生理或心理的年轻读者

  《值得等:待到禁果成熟时》

  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美]蒂姆·斯塔福德定价:18.00元

  宣传语:上帝造男造女之后,送给亚当、夏娃最棒的一份礼物,就是“性”了。只是,没到适当的时间,不能提前拆开这份礼物。就好像别人送我们生日礼物,生日前就已偷窥了礼物内容,生日当天就少了惊喜,也少了期待。这书按部就班抽丝剥茧地针对你的现状,将问题一一澄清,同时例举了不少实例。虽然实例中的主人公是外国人,但我们跟他们的“性观念、性行为、性冲动...”都有很多共通之处。

  《海蒂性学报告:情爱篇》

  海南出版社 出版作者:[美]雪儿·海蒂著

  宣传语:在这份报告中,雪儿?海蒂倾听4500名女性的衷情吐露,当一组既定的性别歧视文化已告固定,它对弱势的女性将会造成多大的创伤,两性伴侣之间的“感情契约”会因此而扭曲,女性只被要求付出,卒致造成她们由于已付出太多,而不得不忍受继续的被剥削。海蒂以问卷的方式,广泛的向男女就性行为、两性互动、感情交流,甚至吵架争执等私密性的问题,展开调查和收集具体的叙述。

  《倾听你的荷尔蒙:女人一生的朋友》

  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美]黄颖博士定价:20.00元

  宣传语:大多数女性都听说过荷尔蒙,知道它是人体内的激素,但她们大多不知道荷尔蒙“长什么样”,无法清晰地回答:荷尔蒙到底起什么作用?荷尔蒙是如何在体内运行的,运行的规则又是什么?荷尔蒙在女人一生中的预算是多少?它与女人的健康、美丽,女人的体形、体重,女人的心情,女人在两性相处时的“性”福,女人的亚健康状态有什么关系……

  结语: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孔夫子的话,今天搬出来用的,也多是那些“食髓知味”的文人。总有一种论调说“文化”是最空屁的,也是成本最低的,最能挣钱的行当。更刻薄点说像是另一种“无烟工业”,尤其是把“性话题”当“绝对隐私”来包装,半遮半掩的时候。饥渴太长时间的大众,看到坦诚相待的私密图书多数有些令人兴奋,然后兴奋变成某种亢奋,亢奋过后多半是一种厌恶。这就是普通读者眼中的(多数操纵在书商手中的)图书市场的规律。当谈性的文字成了一次性消耗品,大量泛滥的时候,所有的爱情也就成了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