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男生戴什么手表:黄帝内经》中秘藏了多少体质养生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47:00

黄帝内经》中秘藏了多少体质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 秘藏, 体质, 智慧, 养生 《黄帝内经》博大精深,自问世以来,就指导着中医的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黄帝内经》是一本必须研习的书籍;对于欲求用中医养生智慧来养生防病的人来说,《黄帝内经》也是一本必须了解和学习的书籍。在我写本书时,写作思路也非常明确,就是以中华源头文化论中医文化,利用中华先贤的养生智慧——体质养生来破译现代人的健康问题,教会人们如何顺应自己的体质来合理地养生,防病治病。在这一章中,就让我们挖掘《黄帝内经》中体质养生的智慧,认真学习体质养生的基本指导思想,为把体质养生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黄帝内经》中最早提到体质养生“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

  有些人对《黄帝内经》中是否真的存在有关体质养生的内容存在怀疑。前一段时间, 我在给一家企业员工讲养生保健课时, 一位自称很喜欢中医的女士就这样问过我: “刘教授, 您说体质养生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 可是我怎么没发现《黄帝内经》中有哪句是讲体质养生的呢”? 为了帮她正确理解《黄帝内经》中所藏的体质养生智慧, 我将《黄帝内经》中所暗藏的体质养生的内容大致地给她讲解了一些。估计不少人都会有类似这位女士的困惑。因此,在这本书中,我也给大家列举《黄帝内经》中几个有关体质养生的内容。

  翻开《黄帝内经》,无论是从体质的形成,还是从体质的分类或是不同人群体质差异等方面,我们都能从中找到相关的论据。

  比如: 《灵枢·寿夭刚柔》中讲道: “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体先天素质有刚柔、强弱、长短、阴阳等的不同,它很明确地点明了人的体质差异与生俱来,反映在性情、脏腑、形体、寒热偏性上。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则根据人的形体、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映、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 这是传统医学对人体体质的最早分类。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我根据原文制作成一个表格。

  《黄帝内经》关于体质的分类颇为严谨,即使现代体质养生专家重新划分中医体质的不同类别时,也是脱胎于此。像上面的这个表格中的分类思想,在现代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中也有体现, 应该说《黄帝内经》中这段有关体质的论述是中医体质分类的鼻祖和源头。

  另外,在《灵枢· 通天》中按人体阴阳偏颇的不同,又将不同的人分为“太阴之人, 少阴之人, 太阳之人, 少阳之人, 阴阳平和之人”。

  “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为了方便理解,我还是用根据原文制作的一个表格来说明这五种人的不同体质表现。

  可以说,如果我们认真阅读《黄帝内经》,就能从中找到很多有关体质养生智慧的论述。需要提醒各位的是:《黄帝内经》的确存在体质养生的论述,虽然《黄帝内经》中并未直接提出“体质” 这个概念,但像上文中这样论述体质的文字比比皆是,后面的内容中,我将陆续介绍到!

  ◇问:中医的体质和气质是一回事吗?什么是体质养生?

  ◆答:中医的体质概念和人们常说的气质不同。所谓气质,是指人体在先天和后天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机能,即神的特征。而体质是形与神的综合反映。虽然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就是说体质可以包括气质,而气质不等于体质。

  所谓体质养生,即指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的体质,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和措施,纠正其体质之偏,达到防病延寿的目的。体质养生的方法很多,但一定都要符合人们千差万别的体质。

  阴阳平衡———体质养生的宗旨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凡是有点“道行” 的中医,都会依据阴阳来诊病、治病。因为世界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这里从较为宏观的角度给我们勾勒了什么是阴阳,说明了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是万物都要遵循的准则,是事物变化的根本所在,也是世间万物运化的动力。人体疾病的形成是因为阴阳的失调,所以养生治病的关键也在于恢复阴阳平衡。

  阴阳最初的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动和静等。

  而在中医的辨证论治中, 又把阴阳学说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黄帝内经》把人体看成是各个层次的阴阳对立统一体,《素问· 金匮真言论》有这样的说法: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 故背为阳, 阴中之阳, 心也; 背为阳, 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 阴中之阴, 肾也; 腹为阴, 阴中之至阴, 脾也”。

  这段话把人体的每一脏、每一腑都分出了阴阳,把人体的每一层次,无论是整体与局部,还是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都概括成了阴阳的对立统一体,这充分说明了人本身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

  体质是人体各层次阴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阴阳运动的产物。所以我们只有顺应自然之阴阳、天地之阴阳、自身之阴阳……努力安排好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自然相“合”,与天地相“合”,与自身本质相“合”,使人体内在的、外在的各种阴阳对立关系都达到平衡状态,人才能健康长寿。

  如果藐视阴阳平衡,不懂得自然界万事万物阴阳平衡的关系,而又惯于鲁莽行事的人,无所忌讳,由性胡来,最终会在叛逆自然、叛逆阴阳平衡的生活状态中,放纵自己,自掘坟墓。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重视自然界的阴阳平衡关系,要把阴阳平衡当作体质养生的宗旨,顺应体质,合理养生。

  ◇ 问:阴和阳之间是对立的,那么人体的阴阳之间有矛盾吗?

  ◆答:人体阴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平衡,不能单单用矛盾这个词来概括。事实上,阴和阳之间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也就是说,如果阳气偏旺,那么阴气就必然亏损。另外,随着大自然的阴阳变化人体也相应地有阴阳的消长与转化。比如夜晚属阴、白天属阳,人体的阴阳也会在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中出现阴阳消长交替。此外,阴阳也互相依赖而生,比如人体的机能活动(阳),必须有营养物质(阴)的滋养,但另一方面,机能活动(阳)又能促进营养物质(阴)的生成。当然人体的阴阳关系并不止这些,人体的任何一种生理变化都可以用阴阳来解释,所以人体的阴阳关系非常复杂。

  ◇问:体质的本质是阴阳平衡,那么阴阳转变在人体的生长过程中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答:这个问题举个例子来说明比较直观。为什么幼年的孩子很好动,喜欢到处玩,不喜睡觉,而年老的人就喜欢安安静静地待在房间里呢?这里就有阴阳的区别,人在儿童时期是阳气旺盛的时期,所以各个方面都代表着阳气旺盛的一面,例如生长的特性,好动的特性

  等;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成年时人体的阴气阳气达到平衡,身体停止了生长;在成年以后,阳气就逐渐衰减,人到老年时,就是阳气不足的时期,阴盛阳衰,所以老年人喜静恶动。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的生长过程中,阴阳的变化规律是:阳盛阴弱→阴阳平衡→阴盛阳衰,而人死亡之后则是全阴的状态。

相关主题

  • 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
回复 引用

订阅 报告 TOP

刘建军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刘建军 当前在线

中医养生版

UID
938 
帖子
1586 
精华
复兴币
6845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7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6 

版主 (中医养生版)

UID
938 
帖子
1586 
精华
积分
24 
复兴币
6845  
推广分
5  
鲜花
311  
鸡蛋
0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09-6-6 
最后登录
2009-11-10 
2# 发表于 2009-10-27 10:17 体质先天有异,调养后天有别

  “人之生也, 有刚有柔, 有弱有强, 有短有长, 有阴有阳……”  

  ———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

  人,没有不关心自己的,也没有不爱护自己的。尤其是现在, 各种养生理念大量宣传,养生保健已经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新知”,茶余饭后闲聊的主要话题, 并且很多人现在都已打响了“保卫自我” 的养生“战役”。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朋友为了养生,今天学炒菜,明天去健身,后天要修心…… 总之, 养生内容五花八门, 目的就是让自己更健康些,更长寿些。这些愿望是美好的, 可很多人常常是费力却不讨健康之好,不是因为没能坚持自己的养生计划,就是因为养生方法不适合自己的体质而导致身体出现新的健康问题,不得不放弃。

  文清是我一个交往多年的朋友,上个月的一天深夜,我突然接到她的电话。原来她在网上看到人家推荐一种补血调血的“四物汤” (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15克,加4碗中等大小饭碗的水,煮到最后只剩一碗水的量就可以了),想到自己平日里总是面色苍白、肌肤粗糙,文清马上就购齐了材料,煲起了“四物汤”。结果,喝了才3天,就出现了意想

  不到的症状:口干舌燥,还有烦热感,大便也解不出来了。听她这么说,我狠狠地把她训了一顿。因为她是典型的阴虚体质,根本不适合喝这个“四物汤”。这个汤对于血虚的人来说, 养生效果颇佳, 可以补血美容,可是对于阴虚的人来说却犹如“毒物”,不仅不能美容,还会使阴虚体质更加偏颇,出现“上火” 等症状,严重损害健康。我一边教训她, 一边教给她一些适合她体质的美容养生方法,比如用滋阴双耳汤来调补,做法是:黑木耳10克、银耳10克、枸杞子3克,淘洗干净,放入碗中加适量的水和冰糖隔水炖1小时后温服。阴虚体质者经常服此汤,可以滋阴,还能补血、排毒、悦泽肌肤。

  不光是文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对养生的认知都存在误区,总是喜欢把别人的养生方法随意“拿来” 用到自己的身上,可是人与人的体质不同,即使是同一类体质的人,别人的养生方法也未必就适合你,因为人的体质会有很多微妙的差异! 就像《灵枢· 寿夭刚柔》中所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出生以来, 其性情、脏腑、形体、寒热偏性等就不同———有人强壮, 有人瘦弱, 有人高, 有人矮, 有人体质偏阳, 有人体质偏阴……除此之外,人在后天生活中由于受地域、经历、习惯、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人的体质进一步差异化。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身体,要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独特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养生方法能完全适合于你,因此在养生保健时,不能盲目跟从,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遵循“异”和“顺”的原则。

  “异”就是要了解不同的人体质有差异,对于别人的养生方法,不能随便“拿来”;“顺” 就是要顺应自己的体质,以自我为主,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只有这样做,才是养生的真谛,才不会因为错误的养生方法导致体质有失偏颇,而危害健康。

  ◇问:“因人摄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在体质与病因、病理的关系上, 《黄帝内经》中认为不同体质的人对不同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对相同致病因子的耐受性不同,某种体质的人易患某些病;感邪以后,因体质不同也会“为病各异”。

  因此,应根据不同的体质,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措施。例如,木型之人,耐春夏,不耐秋冬,因此在春夏就要采取措施,预先壮阳;火型之人,性情急迫,当注意缓和情绪,宁心静神。这就是中医养生学“因人摄生”的理论基础。

  体质养生要注重生活调摄

  “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很多人一听到“养生” 二字,就非要找个偏方、秘方什么的用到自己的身上,才觉得管用。很多朋友要我给他们推荐一些养生的“秘方”和“偏方”,其实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也不可能出现一个偏方或一个秘方就能让你平安一生、健康长寿的奇迹。如果一定要说“秘方”,

  我倒觉得“重视日常生活调摄”, 应该是一个很重要、也很简单的养生“秘方”。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这样的句子: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说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都是能够顺应天地阴阳的自然变化,而合理地调适生活,做到饮食有节、作息顺应天时、不妄事操劳、避免过度的房事等, 这样就可以使人形神俱旺,阴阳协调统一,尽享天年。所以,我要提醒每一个人,不要把养生的事想得太复杂,本于生活,做好生活调摄,就是最好的养生方式,也是体质养生的重要指导思想。

  也许有人会问了,从体质养生角度来看,生活调摄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概括起来是三句话。

  首先,要注意“防未病”。防未病是体质养生的核心内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点出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性———不要等病已发生再去治疗,而是在疾病发生之前行动,如果疾病已发生, “乱子” 已经形成了,

  再去治疗,就如同口渴了才掘井,战争开始了再去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所以为了健康长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把“防未病” 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注重饮食保健,科学睡眠,合理用脑,健康查体等。把“防未病”的内容也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体质养生的重要组成内容。

  其次,要顺应体质合理生活。体质不同, 人生活环境、饮食需要、作息规律、疾病防治等都有自己的独特要求。所以每一个人都要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再顺应自己的体质特殊性,注意合理地调摄。比如阴虚体质的人,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滋阴清热, 饮食宜清淡, 少吃肥腻厚味、燥烈之品;而阳虚体质的人,养生关键重在补阳,就要多食羊肉、狗肉、鹿肉、山药、红枣等具有壮阳、健脾功效的食物。

  最后,要注意调“神” 养生,注重“心神合一”。《黄帝内经》中早就提出了“心神合一” 的养生理念。在人体这个统一整体中,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统帅调节下,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无“神” 把持的人体就会丧失生命的活力,有“神” 把持的人体是人, 无“神” 把持的人体就只是一具“皮囊” 而已。正如

  《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所说: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心神调养的重要性。既然如此, 我们每个人都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形神合一”的养生观,充分重视“神” 的调养。调“神” 养生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自由选择,比如通过绘画、书法、音乐、下棋、雕刻、种花、集邮、垂钓、旅游等来培养自己的情趣爱好, 使精神有所寄托,从而起到很好的养“神”作用。

  体质养生除了在生活中要做好上面的各种调摄外,还要注意环境的卫生、合理的运动、预防职业病等,只有做好了必要的生活防护,顺应天时、地利,保证人和,才能保证体质不失偏颇,健康长寿。

  ◇问:《黄帝内经》中将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和阴阳和平之人5类。这跟现在的中医9种体质又有何关联呢?

  ◆答:太阴之人,类似于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等;少阴之人类似于气虚体质、血虚体质等;太阳之人类似于阳热体质(偏向于湿热体质)等;少阳之人,类似于阴虚体质等;阴阳和平之人即类似于近代医家所说的平和体质者。 回复 引用

报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