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tube videos:大学应该学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00:59
大学四年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三年多的时间,对一个人来说,也长也短。长的足以看完好多书,长的可以想清楚许多问题;短的根本不能想清楚人生这个大问题,甚至大学需要学什么也没有想的特别清楚,只是想到了一些大致轮廓。

    记得大一刚到学校的时候,作为一个新生蛋子,难免会有所谓的前辈将自己的一些或者前人传给他们的观点说给我们听。说什么大学有几门必修课:专业课、逃课、挂科、谈恋爱。有没有其他的我也记不清楚了,本来记性就不好,也不好为难自己。

    转眼自己也算是老鸟了,就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一个句号了。

    我个人觉得,大学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学会做人。这个本来应该是大学以前就应该慢慢教我们体验的东西。可是鉴于中国的教育现状,大学之前清楚自己怎么做人还是比较奢望的一件事情。大学以前我们基本上就学会一件事情:应付考试。以前的生活回想起来也的确算是悲剧:到学龄后被父母送到学校,在被同伴的比较中,在长辈的“好好学习”教诲下,小学的梦想是上初中,初中的梦想是上个不错的高中,高中的梦想是上一个不错的大学。而现在的大学也是比较悲剧的,那就是出去后可以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几乎从来不知道自己走的这条路是谁的路。借着大学还算比较宽松的环境,虽然所谓的学术自由等等不大可能,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还是有必要的。人类社会是个群体,很偏激的也很模糊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别人的看法的想法很明显是行不通的。活着的意义是什么,100个人却可以给出200种不同的答案也不过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可是不管你的意义定位在哪里,这个意义必须至少对一部分人有现实的意义,只对某个人自己有意义的事情那叫没意义。所以思考怎么做人的大前提必须是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

    接下来觉得比较重要的事情是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里存在很普遍的现象,别人做什么事,自己做什么事。一个同学问室友考不考研,当问了几个人家都考研的时候,或许自己也就决定去考了,想想真的很可笑。走了20年别人的路都走成一种习惯了。不经意间看到一句话是说一个人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没有思考就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人尊重。我个人是比较赞成这句话的,虽说乍听起来有点偏激之嫌。现在是一个获取信息相当容易的时代,什么信息上网一搜就OK了,这就更要求我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了。许多人是看到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信,和别人争论时坚持一个观点的理由竟然就是别人都是这么说的,看来我们食嗟来之食实在是一种习惯了。

    大学逃课这件事,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持赞成的观点的。不过要是逃课只是为了去游戏,那还是别逃了。逃课究竟去做什么事呢。逃课可以去图书馆多浏览浏览书,拓宽自己的视野或许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大多数网络小说还是算了,看了也没什么长进。也不知道是哪位人士说:“大学之大,非高楼大厦之谓也,大师之谓也。”逃课的另一个去处就是去听学校里受学生好评的大师的课,当然你也可以有选择的去听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的老师的课。对于“课是不能逃的,老师怎么样都是老师,比你强”这种观点,我还是嗤之以鼻的。如果你很幸运的选对了专业,那么你可以安心的去听听老师们的课了,给老师留下个好印象期末考试估计也很随意就可以得到高分,还有奖学金等你呢(课讲得实在是乏味的老师除外)。不过你真不能只是满足于学好课本上的东西,太狭隘了。如果有幸学校有大师,能和他们交上朋友你将会终生受益。

    挂科的事不想多说,没什么好处,你找工作时就知道了。

    谁要是再在我的面前说谈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我就准备抽他一巴掌了。为了恋爱而恋爱,那么结果几乎只能是悲剧。记得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是这样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乃一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也;“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也。或许独自一个人去思考,清楚的认识了自己,也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之努力奋斗了,你的爱情就真的来了(有点牵强了,谁让这种东西本就是无迹可寻的)。

    对大学的感悟可能也就这么多了,写出来可以给刚上大学的人做一些参考也就满意了。以此当做大学生身份的句号了圆与不圆也就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