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治性功能勃起障:浅解“命意源头在腰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23:47

浅解“命意源头在腰隙”

     太极拳有一句世代相传的经典:命意源头在腰隙。在几年的练习中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断加深。虽然有前辈从内功心法的层面来解释这句话,但是一来我功夫尚很粗浅,二来不想把读者带入玄而又玄的境地,故只从自己在太极拳平时的练习中对身法和劲力的体会来解释这句话,现记录如下:

   从动作的接续来看,由于腰是上下肢的连接部位,要把动作做得连贯圆满,必须将腰完全放松。惟其如此,上肢和下肢才能互相协调,不至于有凹凸处。比如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揽雀尾转云手,若不能将腰完全放松,两手由按转平抹的时候下肢就不能随着手的移动而转换方向,若如此,后脚膝盖和脚尖的方向就不能一致,上下肢必然脱节。这样的转换非常吃力,而且不容易站稳(若想站稳,须辅以扣脚。但是扣脚又是非常不必要的)。

   从拳架的稳固性来看,如果上半身与下半身脱节,上半身就会处于没有支撑的状态,此时上半身的架子是“浮空”的,练习者脚下非常吃力,而且难以平衡,这种状态,用武术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没有“根”。这种情况又以虚步为尤甚。以上步七星为例,上肢做七星拳状,脚下虚步,若不能松腰,上肢和下肢分离,此时虽然勉强能站稳,但这种平衡是极其微弱的,不说用力推,就是被别人贴住,都必然失去平衡。这种一碰就倒的架子是没有用的空架子。反之,若能将腰完全放松,上下肢连为一体,就犹如坐在凳子上一样舒服。当外力进来的时候,还能够通过整个身体传入地下,此时再蹬地,借助地面的反作用力,就能顶住外力,对于高手来说,甚至可以抓住对方力量断续的时机,使对方倒下。

   从劲力的传导来看,若不能松腰,下肢蹬地的劲力就不能通过腰传到手上。这时,手上或者没有劲力,或者只有肩部肌肉紧张发出的力(这个力实际上起不了多大作用)。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有一句被广为引用的话:“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说的就是劲力的传导方向。根据我的理解,当我们用脚蹬地的时候,地面可以有三个反作用力,一是地面对我们自身重力的反作用力,二是我们蹬地时给地面的力的反作用力,三是对方加到我们身上的力(对抗时)的反作用力。这三个力从地面通过脚传至腿,进而通过腰传至手上。一般来说,脚下的力传至腿是没问题的,但是,要想传至手上,则必须经过腰。因为只有到了手上,才能将力加到对方身上,所以这时腰就成了关键(即所谓“主宰于腰”),如果腰没有放松,就有了凹凸的地方,劲力就“断”了。以揽雀尾的按式为例,当腰不松时,劲力到腰就断了,此时既接不住对方的劲力,自己的劲力也加不到对方身上。接不住对方的劲力,是因为全身不能成为一个整体,不能将对方劲力通过腰传至地下。对方劲力进来的时候,就容易失去重心(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后脚脚尖会翘起,失去根基)。因为劲力到腰之后不能顺利传出,自然不能对对手造成威胁。

   从听劲的灵敏程度来看,只有松腰,肩肘才可以顺利放松。唯有松腰,掤才能圆撑,捋才能轻遂,不至于受人所制。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推手时才能够准确的感觉到对方的劲力(即所谓“听劲”),才能做到不丢不顶、粘连黏随。

   有一些习拳者也听过“命意源头在腰隙”这一说法,但是却误解了这句经典拳论,他们将这句话理解为练太极拳要特别注意转腰,于是在练习中,每一个动作的转换都将腰转得特别夸张。太极拳要转腰固然不错,但是将腰的转动夸张化就走向错误的一面了。我们知道,劲力如果要传导出去,手上的力点、肩、脚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也就是“身正”,但是行拳中必须随时转换方向,也就必须不断调整形体,以保持身正,这当然需要通过腰的转动来实现。比如揽雀尾的捋式转挤式,只有调整腰胯使得身正,才能够挤出去。我曾看到不少练习者十分刻意的(甚至是用力的)转腰,这是十分错误的,因为刻意的转腰不仅没有使腰放松,反而使腰更紧了,这样仅仅是上肢在动,也是空架子。实际上,高手过招的时候虽然也在不断调整腰胯,但是却不会让别人发现的。

   讲了那么多,如何松腰呢?这要求百会领起,命门后撑(两腰眼后凸),尾闾卷起,提肛收胯。这样,腰以上的躯干就能连成一线,通过腰这一枢纽与腿脚相连并最终接地。

   如何自我检验呢?方法如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膝盖微松,右脚并不踩实(左脚亦可),按照上述方法放松,当感觉松好之后向右转腰(若左脚不踩实,则向左转),当右脚尖能随腰的转动而向右转(注意不要人为地撇脚),说明上下肢连成一体,腰已松好。

   太极拳讲究“松”,唯有“松”,才能积柔成刚。肩、肘、腕要松,腰、胯要松,膝、踝也要松,全身上下无不要松。郑曼青大师说杨澄甫宗师一直强调“松”,据说郑曼老体会“松”就用了五十年,松开肩、肘、腕是第一步,松腰胯则是关键,只有在训练中不断的练习,才能够把腰松开,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