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做纤维瘤切除吗:杜家和主讲第四十九章:德善德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26:57
  • 杜家和主讲[第45章]大巧若拙
  • 杜家和主讲第四十三章至柔与至坚
  • 杜家和主讲:第四十四章知足知止
  • 杜家和讲《老子》第24章阴阳和
  • 杜家和讲《老子》第四十一章闻道
  • 杜家和讲《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
  • 杜家和主讲:[第四十六章]常足http://www.hljnews.cn 2011-05-30 来源:老年日报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语译】天下有道的时候,世间就不存在争斗,于是战马就被用来耕田;天下无道的时候,所有的马都用来作战,甚至有母马在战场上产下小马的事情发生。对于人来说,最大的祸患在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在于贪得无厌。所以说,懂得满足的这种满足,才真正是长久的满足。

        【解说】本章中,老子根据世道是否太平来判定有道还是无道。天下有道,百姓就能够安居乐业;天下无道,就会战乱频生。有道和无道的对比,体现出的是老子的悲悯情怀,表现了老子企盼和平、反对战争的社会理想。老子认为,战乱的起因是攫取,是由于人的贪得无厌,是由于人的不知道满足。基于此,老子提出人要懂得满足,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知足常乐”。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曾经为朋友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常想一二”,下联是“不思八九”,横批是“如意”。他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很多人都对现实的环境不甚满意,而现实的环境确实也不是最好的。但是从另外的角度看,至少我们还活着,比之于逝去的人,我们是幸福的;至少我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比之于每天都要忍饥挨饿的人,我们是幸福的;至少我们可以不时地与三五好友相聚长谈,比之于孤独症患者,我们是幸福的。所以我们要懂得满足,只有这样才能有较高的幸福指数。人不能没有进取心,但我们知道时间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维度,过去已成往事,将来还没有到来,人生的意义在于当下,所以人要活在当下,要好好珍惜现有的一切,好高骛远只会为自己平添痛苦。

        有一颗平常心,过平平淡淡的日子,人就会获得幸福感。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一首歌《常回家看看》,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人非常繁忙,回家看看父母似乎已经成为奢侈的事情了,所以空巢老人多了起来。实际上,即使再忙,回家看看父母的时间总是有的,可能由于事情过于平常,因此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著名散文作家毕淑敏说,时光催人老,尽孝要趁早啊,为儿女的,千万莫作“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憾事!经常回家看看父母,实际上也就是珍惜当下的表现。

        总之,我们要懂得满足,要珍惜当下的生活。人生中悔之晚矣的事情少了,快乐就多了起来。知道满足,过平平常常日子,这样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

    杜家和主讲第四十七章:不为而成http://www.hljnews.cn 2011-06-13 来源:老年日报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语译】不用走出自己的家门,就能够知道天下的事情;不用看窗外的天空,就能够知道自然界的变化。走得越远,反而知道的东西越少。因此,圣人不用去经历就可以知道,不用看见就可以明白,不用做什么就可以成功。

        【解说】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确实,有了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可靠的知识,“道听途说”所获得的知识,在可靠性上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人讲:“实践出真知。”说的都是亲身实践的重要性。然而,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人的所有知识不可能都从亲身实践中来。你需要获得历史知识,但你无法回到过去;你需要获得地理知识,但你无法走遍全天下。怎么办?看书、学习。亲身参与实践可以获取知识,看书、学习,同样可以获取知识。正因为如此,才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的古语;正因为如此,老子才在这里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不需要通过直接的实践同样可以获取知识,这只是《老子》本章中所讲内容的表层,更重要的是老子的“绝圣弃智”的主张。老子认为,具体的知识是雕虫小技,拥有它们仅仅是一种巧智;过分看重它们,则会导致人心不古,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耍心眼”,“耍心眼”的人是不招人待见的。得道之人,也就是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圣人,所拥有的不是“巧智”的知识,而是大的智慧。大的智慧,也就是圆融的智慧,拥有了圆融的智慧,就能够做到身有傲骨,心无傲气。我们可能很难说清楚人性的善与恶,但我们都知道人生而平等,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心灵的或高尚、或庸俗才有所分别。如果一个人心存傲气,自然会排斥外物,限制自己心与外物的交流,也就很难成为得道之人。“巧智”往往是用来炫耀的,而得道之人拥有圆融的大智慧,反而显得谦恭。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中,唯有第十五卦“谦”卦的每爻都是吉祥卦意,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虚心才能使人博大精深,才能使人从对待万事万物的宽大与包容中,领略到一种自由自在、无挂无碍的圆融之美。这样的人才是无往而不胜的,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炫耀自己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知与真识。

    杜家和主讲[第48章]为学与为道http://www.hljnews.cn 2011-06-27 来源:老年日报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语译】探求学问,需要知识日益地增加;体道悟道,需要知识日益地减少。体道悟道的过程中,需要知识减少再减少,最终达到无所作为的地步。然而,无所作为却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成。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个人的感觉总是好像无所事事,如果有很多事情要做,就没有办法掌控天下了。

        【解说】本章谈论的核心问题是“无为而无不为”,这一老子哲学的重要命题我们在第三十七章中谈论过,这里姑且将其搁置起来,谈一谈老子在本章中所讲的为学与为道。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在《与友人书》中说:“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我们经常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学习上的进步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才能够学有所成,也就是当初毛泽东所讲的要“天天向上”。很多“50后”和“60后”可能还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兴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很多人曾经下定决心要学习英语,但由于仅仅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最终并没有多么大的进展;有些人坚持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英语教学节目《Follow Me》,每天花费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由于能够持之以恒,最终掌握了英语。学贵以恒,急于求成是不行的,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更非为学之道。

        为学日益,比较好理解,其中的事理我们也都能够接受。为道日损呢?为什么老子说体道悟道需要忘掉知识呢?这实际上涉及到学与思的关系问题。我们都熟悉《论语·为政》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需要学习,因为人需要有知识,但更需要有思想。可是一个人在求学之路上如果完全汲汲于知识,则会侵蚀思想的独立性。这样的话,拥有再多的知识,也是“书虫”,而且可能知识越多,越远离老子所讲的道。北京大学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学术圣地,培养出了很多拥有知识的人,而其最令人景仰的品格,则正如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在《永远的校园》中所言:“这真是一块圣地。数十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于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这更是一种精神合成的魅力。科学与民主是未经确认却是事实上的北大校训。二者作为刚柔结合的象征,构成了北大的精神支柱。”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既具有渊博学识更具有独立的精神品格的人,相比之下,后者可能更加重要。基于此,我们才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也是老子“为道日损”的话语蕴含的精髓之所在。

    杜家和主讲第四十九章:德善德信http://www.hljnews.cn 2011-07-04 来源:老年日报

        【原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语译】得道之人往往没有一己的偏见,以百姓的心意作为自己的心意。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的话,大家就都能够一心向善。诚信的人,我信任他;不诚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的话,大家就都能够诚实守信。有道之人掌控天下,能使天下和顺;治理天下,能使人心归于质朴。即使大家都专注于自己的利益,得道之人也能够使他们保持孩童的纯真状态。

        【解说】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某天早晨醒来,忽然觉得特别的舒适,内心充满喜悦,清晨的阳光温暖无比。阅读《老子》的这一章,我们的感觉与此类似。

        本章中,老子谈论的是圣人,也就是真正的得道之人的博爱之心,这是一种襟怀,也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大多数的人总是能够接纳和原谅自己,而对他人则比较苛刻,而得道之人则能做到像悦纳自己一样悦纳他人。以善良之心对待善良之人,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这种做法我们也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不善者”我们为什么还要“善之”呢?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在一切情况之下都要与人为善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人都是有缺点的,我们就要学会接受别人。从另外的意义上说,十恶不赦的人也是不存在的,天使在天上,恶魔在地下,我们的生活世界中既没有天使也没有恶魔,有的只是并非绝对完美的人,活生生的人。能够坦然接受这一点,我们就会认可老子所讲的话。

        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一定的生存策略的,所以人难免有谎言,虽然谎言可能是善良的,或者对他人是无害的。能够与人为善的人自然也就会以“信”待“不信”者。在我们的生活中,别人从你的手里借钱但不还这可能会令你很头痛,但细细想来,别人可能真的是忘记了,也可能真的是没钱还你,所以大可不必对此事耿耿于怀,伤了彼此的和气。我们都熟悉“狼来了”的故事,那是教育孩子不要说谎的经典文本,而事实上,孩子,也包括成人,偶尔说出一点谎言完全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并不能因此就认定其是人格上出现了问题。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的美国教授曾经讲过这样的话:中国与美国存在很多差异,差异之一就是对待真话和假话的不同态度。一个人讲了十句话,其中有九句是假的,美国人仍然会很重视他所讲的那句真话;一个人讲了十句话,其中有一句是假的,中国人可能因此就会否定他所讲的那九句真话的价值。这位洋教授比对的现象真的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真的应该做到老子所讲的“不信者,吾亦信之”。

        每个人都能善待他人,相信他人,大家就都能够诚实守信,我们的社会就会是和谐社会。